杜甫《登樓》的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_第1頁
杜甫《登樓》的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_第2頁
杜甫《登樓》的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_第3頁
杜甫《登樓》的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_第4頁
杜甫《登樓》的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杜甫登樓的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蓱z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注玉壘:山名,在今四川茂汝。北極:即北極星,喻指唐王朝。西山寇盜:指吐蕃。梁父吟:諸葛亮遇到劉備前喜歡誦讀的樂府詩。一、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內容,并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慨。(5分)尾聯(lián)運用了何種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5分)(3)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登樓覽景時怎樣的心情?(2分)( 4) 詩家認為全詩中間兩聯(lián)最令人動情,請從情與景的關系角度賞析其獨到之處。(4分)( 5) 本詩作者登樓抒懷,請結合本詩首聯(lián)具體闡述

2、作者抒懷的內容。(2分)( 6) 本詩最后兩句所使用的主要藝術手法是什么?并作簡要賞析(3分)(7)這是一首即景抒懷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感情?(2分)8) 試分析“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一句中“來”和“變”字好在哪里?(3分)參考答案:頷聯(lián)寫闊大悠遠的自然景象,頸聯(lián)寫國家動蕩不安的局勢;(2分)寄寓古今世事滄桑變幻、祈望國運久遠的感慨。(3分)用典(借古諷今)。(1分)暗諷君王重用奸邪,昏耳貴誤國;(2分)表達自己空懷濟世之心卻報國無門的抑郁與自遣之情。(2分)( 3) 表達了詩人對朝廷內外交困、災患重重的憂憤而又無可奈何的傷感之情。( 4) 景抒懷,熔自然景象、國家災難、個人情思為

3、一體,寫山川聯(lián)系著古往今來社會的變化,談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滲透,互相包容的特色( 5) 一是作者客居他鄉(xiāng)對自己遭遇的傷感,二是看到國家多災多難而對國家的憂慮。( 6) 所使用的主要藝術手法是用典。本詩最后兩句主要使用了后主劉禪和諸葛亮兩個典故。使用后主的典故主要表達了自己對國家*重用宦官而造成國事維艱、吐蕃入侵的局面的擔憂。使用諸葛亮的典故表達了自己空懷濟世之心,苦無獻身之路的感傷。( 7) 表現(xiàn)了詩人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以及要效仿諸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和報國無門的傷感。(意對即可)( 8) “來”即“來臨”是說錦江的兩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鋪天蓋地迎面撲來,烘托錦江春色逐人,氣勢浩大令

4、人有蕩胸撲面的感受,表現(xiàn)詩人對祖國山河的贊美。“變”是“變化,”指玉壘山的浮云變幻莫測從古到今(浮云如白云變蒼狗,世事如滄海變桑田)一字雙關,表現(xiàn)詩人對民族*追懷。(意對即可)*:( 1) 全詩寫景抒情的出發(fā)點應是哪幾個字?詩中哪一句與之相照應?( 2)這首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懷?(4分)答案:( 1)萬方多難。西山寇盜莫相侵。( 2)主要內容:對祖國山河的贊美,對民族*追懷,議論天下形勢,諷喻當朝昏君。情懷:抒發(fā)了空懷濟世之心、苦無獻身之路的憂國憂民的情懷。*.( 1)歷代詩家對此詩評價極高,清代詩人沈德潛說這首詩“氣象宏偉,籠蓋宇宙,此杜詩最上者”。請結合頷聯(lián)說說你是如何

5、理解這一評價的。(5分)( 2) 首聯(lián)詩人寫到“花近高樓傷客心”,結合全詩談談詩中“傷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5分)參考答案(1)頷聯(lián)描述山河壯觀的景象,憑樓遠望,錦江流水挾著蓬院的春色從天地的邊際洶涌而來,玉壘山上的浮云飄忽起滅正象古今世事的風云變幻。(1分)上句向空間開拓視野,下句就時間馳騁遐想,天高地迥,古往今來,形成一個闊大悠遠、囊括宇宙的境界,飽含著對祖國山河的贊美和對民族*追懷;(2分),而且,登高臨遠,視通八方,獨向西北前線游目騁懷,也透露詩人憂國憂民的無限心事。(2分)(2)詩人登樓觀景,近看繁花,滿眼繁花反襯滿腹愁思,抒發(fā)客居他鄉(xiāng)的漂泊與傷感;國家萬方多難的憂國憂民之愁,吐蕃

6、入侵,戰(zhàn)亂頻仍,詩人為國家災難而傷心;自身理想抱負無法實現(xiàn)之痛,雖仰慕諸葛亮那樣的先賢,但難遇明主,為自身懷才不遇二傷心;為君主無道、任用奸佞而傷心。(答對其中3點可得滿分5分)韻譯登樓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發(fā)傷心;萬方多難愁思滿腹我來此外登臨。錦江的春色從天地邊際迎面撲來;從古到今玉壘山的浮云變幻莫測。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極星不可動搖;吐蕃夷狄莫再前來騷擾徒勞入侵??蓢@劉后主那么昏庸還立廟祠祀;日暮時分我要學孔明聊作梁父吟。賞析:這是一首感時撫事的詩。作者寫登樓望見無邊春色,想到萬方多難,浮云變幻,不免傷心感喟。進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極星座一樣,不可動搖,即使吐蕃入侵,也難改變人們的正統(tǒng)觀念。最后坦露了

7、自己要效法諸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大有澄清天下的氣概。首聯(lián)提挈全篇,“萬方多難”,是全詩寫景抒情的出發(fā)點。在這樣一個萬方多難的時候,流離他鄉(xiāng)的詩人愁思滿腹,登上此樓,雖然繁花觸目,詩人卻為國家的災難重重而憂愁,傷感,更加黯然心傷。花傷客心,以樂景寫哀情,和“感時花濺淚”(春望)一樣,同是反襯手法。在行文上,先寫詩人見花傷心的反?,F(xiàn)象,再說是由于萬方多難的緣故,因果倒裝,起勢突兀;“登臨”二字,則以高屋建瓴之勢,領起下面的種種觀感。頷聯(lián)從詩人登樓所見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壯觀,“錦江”、“玉壘”是登樓所見。詩人憑樓遠望,錦江流水挾著蓬勃的春色從天地的邊際洶涌而來,玉壘山上的浮云飄忽起滅,正像古今世勢的

8、風云變幻,詩人聯(lián)想到國家動蕩不安的局勢。上句向空間開拓視野,下句就時間馳騁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來,形成一個闊大悠遠、囊括宇宙的境界,飽含著詩人對祖國山河的贊美和對民族*追懷;而且,登高臨遠,視通八方,獨向西北前線游目騁懷,也透露詩人憂國憂民的無限心事。頸聯(lián)議論天下大勢,“朝廷”、“寇盜”,是詩人登樓所想。北極,星名,居北天正中,這里象征大唐政權。上句“終不改”,反承第四句的“變古今”,是從前一年吐蕃攻陷京城、代宗不久復辟事而來,意思是說大唐帝國氣運久遠;下句“寇盜”“相侵”,進一步說明第二句的“萬方多難”,針對吐蕃的覬覦寄語相告:“莫再徒勞無益地前來侵擾!”詞嚴義正,浩氣凜然,在如焚的焦慮之

9、中透著堅定的信念。尾聯(lián)詠懷古跡,諷喻當朝昏君,寄托詩人的個人懷抱。后主,指蜀漢劉禪,寵信宦官,終于亡國;先主廟在成都錦官門外,西有武侯祠,東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諸葛亮遇劉備前喜歡誦讀的樂府詩篇,用來比喻這首登樓,含有對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詩人佇立樓頭,徘徊沉吟,很快日已西落,在蒼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廟、后主祠依稀可見。想到后主劉禪,詩人不禁喟然而嘆:“可憐那亡國昏君,竟也配和諸葛武侯一樣,專居祠廟,歆享后人香火!”這是以劉禪比喻唐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魚朝恩,造成國事維艱、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劉禪信任黃皓而亡國極其相似。所不同的是,詩人生活的時代只有劉后主那樣的昏君,卻沒有諸葛亮那樣的賢相。而詩人自己,空懷濟世之心,苦無獻身之路,萬里他鄉(xiāng),高樓落日,憂慮滿懷,卻只能靠吟詩來聊以自遣。全詩即景抒懷,寫山川聯(lián)系著古往今來社會的變化,談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滲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國家災難、個人情思為一體,語壯境闊,寄意深遠,體現(xiàn)了詩人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全詩寄景抒情,寫登樓的觀感,俯仰瞻眺,融山川古跡、個人情思為一體,語壯境闊,寄慨遙深,都從空間著眼,體現(xiàn)了詩人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