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測技術實驗1-6_第1頁
感測技術實驗1-6_第2頁
感測技術實驗1-6_第3頁
感測技術實驗1-6_第4頁
感測技術實驗1-6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感測技術 實驗報告班級 姓名(學號) 、 、 實驗名稱 一、實驗目的二、實驗原理及實驗內容三、實驗器材(型號、規(guī)格、件數(shù))四、實驗數(shù)據(jù)及記錄五、數(shù)據(jù)處理及實驗結果分析六、結論班級 姓名(學號) 、 、 實驗一 箔式應變片性能測試差動半橋一、實驗目的1觀察理解箔式應變片的結構及粘貼方式;2熟悉電路的工作原理;3測試應變梁變形的應變輸出。二、實驗原理本實驗說明箔式應變片及單臂直流電橋的原理和工作情況。應變片是最常用的測力元件。當用應變片測試時,應變片要牢固地粘貼在測試體表面,當測件(本實驗中的懸臂梁)受力發(fā)生形變,應變片的敏感柵隨同變形,其電阻值也隨之發(fā)生相應的變化。通過測量電路,轉換成電信號輸

2、出顯示。電橋電路是最常用的非電量電測電路中的一種,當電橋平衡時,橋路對臂電阻乘積相等,電橋輸出為零,在橋臂四個電阻R1、R2、R3、R4中,電阻的相對變化率分別為R1/R1、R2/R2、R3/R3、R4/R4。根據(jù)直流電橋輸出電壓,單臂時,差動半橋時,差動全橋時,由此可見,單臂、半橋、全橋電路的靈敏度依次增大。三 、實驗所需部件直流穩(wěn)壓電源(±4V檔)、電橋、差動放大器、F/V表、測微頭、雙平行懸臂梁、金屬箔式應變片、主、副電源、導線若干。四、 實驗電路五、驗步驟及內容1差動放大器調零開啟儀器電源,差動放大器增益置最大(順時針方向旋到底),“+、-”輸入端用實驗線對地短接,將差動放大

3、器的輸出端與F/V表的輸入插口Vi相連。用“調零”電位器調整差動放大器輸出電壓為零(可先把F/V表的檔位開關置于20V檔,調到零后再調到2V檔,再調零,這樣靈敏度比較高些),然后拔掉實驗線。調零后“調零”電位器位置不要變化。2按實驗電路圖將實驗各部件用實驗線連接成測試橋路。橋路中R1、R2為電橋中的固定電阻,W1為 直流電橋調平衡電位器, Rx、R3為應變片,取二片受力方向不同應變片,形成半橋。直流激勵電源為±4V。3確認接線無誤后開啟儀器電源,并預熱數(shù)分鐘。調整電橋的直流調節(jié)電位器W1,使測試系統(tǒng)輸出接近零。(使電橋接近平衡)4將測微頭裝于懸臂梁前端的永久磁鋼上,并調節(jié)使應變梁處于

4、基本水平狀態(tài)。最好將測微頭調于中段(游標0對在10mm處)整數(shù)位置。5再調整電橋的直流調節(jié)電位器W1,使測試系統(tǒng)輸出為零。(使電橋平衡)6旋動測微頭,帶動懸臂梁分別作向上和向下方向的運動,以水平狀態(tài)下輸出電壓為零,向上和向下各移動7.5mm,測微頭每移動1.5mm記錄一個輸出電壓值,并填在下表中。(注:測微頭每旋一圈是0.5mm。逆時針向上運動,順時針向下運動。)位移X(mm)01.53.04.56.07.5向上位移時輸出V(V)0向下位移時輸出V(V)0六、V-X曲線;線性范圍;電橋靈敏度SV=V/X。注意事項1實驗前應檢查實驗接插線是否完好,連接電路時應盡量使用較短的接插線,以避免引入干擾

5、。2接插線插入插孔時輕輕地做一個小角度的轉動,以保證接觸良好,拔出時也要輕輕地轉動一下拔出,切忌用力拉扯接插線尾部,以免造成線內導線斷裂。3穩(wěn)壓電源不要對地短路,也不能加大電源。4向上移動測微頭7.5mm后再回到原點時,若系統(tǒng)輸出不為零,需重新調零后再向下移動。班級 姓名(學號) 、 、 實驗二 電渦流式傳感器的靜態(tài)標定一、實驗目的:1、 理解電渦流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性能;2、 掌握電渦流式傳感器的靜態(tài)標定方法。二、實驗原理:電渦流式傳感器由平面線圈和金屬渦流片組成(如下圖所示),當線圈中通以高頻交變電流后,在與其平行的金屬片上會感應產(chǎn)生電渦流,電渦流的大小影響線圈的阻抗Z,而渦流的大小

6、與金屬渦流片的電阻率,導磁率、厚度、溫度以及與線圈的距離X有關。當平面線圈、被測體(渦流片)、激勵源確定,并保持環(huán)境溫度不變,阻抗Z只與距離X有關,將阻抗變化轉為電壓信號V輸出,則輸出電壓是距離X的單值函數(shù)。三、實驗所需單元及部件:渦流變換器、F/V表、測微頭、鐵測片、電渦流傳感器、示波器、振動平臺、金屬渦流片、主、副電源。四、實驗步驟: (1) 裝好傳感器(傳感器對準鐵測片安裝)和測微頭。 (2) 觀察傳感器的結構,它是一個扁平線圈。 (3) 用導線將傳感器接入渦流變換器輸入端,將輸出端接至F/V表,電壓表置于20V檔,見圖1,開啟主、副電源。(4) 調節(jié)傳感器的高度,使其與被測鐵片接觸,從

7、此開始讀數(shù),記下電壓表的數(shù)值,填入下表。建議每隔0.10mm讀數(shù),到線性嚴重變壞為止。 圖 1 X(mm)V(v)(5) 用示波器觀察渦流變換器輸入端的波形。如發(fā)現(xiàn)沒有振蕩波形出現(xiàn),再將傳感器遠離被測體。波形為 波形,示波器的時基為 us/cm,故振蕩頻率約為 。 (6) 觀察電渦流傳感器的激勵信號頻率,隨著線圈與電渦流片距離的變化,信號幅度也發(fā)生變化,當渦流片緊貼線圈時電路停振,輸出為零。五、V-X曲線;線性范圍;系統(tǒng)靈敏度S=V/X。注意事項:1、模塊輸入端接入示波器時由于一些示波器的輸入阻抗不高(包括探頭阻抗)以至影響線圈的阻抗,使輸出V變小,并造成初始位置附近的一段死區(qū),示波器探頭不接

8、輸入端即可解決這個問題。2.、被測體與渦流傳感器測試探頭平面盡量平行,并將探頭盡量對準被測體中間,以減少渦流損失。班級 姓名(學號) 、 、 實驗三 差動變面積式電容傳感器的靜態(tài)特性一、實驗目的理解差動變面積式電容傳感器的原理及其特性。二、實驗原理電容式傳感器有多種形式,本儀器中是差動變面積式的電容傳感器。該傳感器由兩組定片和一組動片組成。當安裝于振動臺上的動片上、下改變位置,與兩組靜片之間的重疊面積發(fā)生變化,極間電容也發(fā)生相應變化,成為差動電容。上層定片與動片形成的電容定為C1,下層定片與動片形成的電容定為C2,如將C1 和C2 接入橋路作為相鄰兩臂時,橋路的輸出電壓與電容量的變化有關,即與

9、振動臺的位移有關。 三、所需單元及部件電容傳感器、電容放大器、差動放大器、低通濾波器、F/V表、測微頭。四、有關旋鈕的初始位置差動放大器增益旋鈕置于中間,F(xiàn)/V表置于2V檔,五、實驗步驟(1)按圖接線。圖(2)F/V表打到20V,調節(jié)測微頭,使輸出為零。(3)轉動測微頭,每次0.25mm,記下此時測微頭的讀數(shù)及電壓表的讀數(shù),直至電容動片與上(或下)靜片覆蓋面積最大為止。X(mm)V(mv)(4)退回測微頭至初始位置,并開始以相反方向旋動,同上法,記下X(mm)及V(mv)值。X(mm)V(mv)六、V-X曲線;線性范圍;靈敏度S=V/X。差動變面積式電容傳感器的靜態(tài)特性(實物連接圖)班級 姓名

10、(學號) 、 、 實驗四 硅光電池一、實驗目的:了解硅光電池的原理、結構和性能。二、實驗原理:在光照作用下,由于元件內部產(chǎn)生的勢壘作用,在結合部使光激發(fā)的電子-空穴分離,電子與空穴分別向相反方向移動而產(chǎn)生電勢的現(xiàn)象,稱為光伏效應。硅光電池就是利用這一效應制成的光電探測器件。三、所需單元及元件:硅光電池、直流穩(wěn)壓電源、F/V表。四、實驗步驟:(1).按圖19接線;圖19(2).將F/V表置于2V檔位,直流穩(wěn)壓電源置于±4V檔位;(3).將直流穩(wěn)壓電源的+4V接入儀器上方光敏類傳感器盒的+4V端口;(4).將光強調節(jié)旋鈕逆時針旋轉調至最小,記錄下此時F/V表的讀數(shù),此讀數(shù)是外界自然光對硅

11、光電池的影響;(5).慢慢調節(jié)光強旋鈕,發(fā)光二極管的亮度逐漸增加,注意觀察F/V表的數(shù)字變化;(6).將光強電位器每隔20旋轉一次,并將F/V表的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最后根據(jù)所測得的表格數(shù)據(jù)作出實驗曲線。光強12345678910輸出實物連接圖班級 姓名(學號) 、 、 實驗五 光敏電阻一、實驗目的:了解光敏電阻的工作原理、結構和性能。二、實驗原理:入射光子使物質的導電率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稱為光電導效應。硫化鎘(Cds)光敏電阻就是利用光電導效應的光電探測器的典型元件。根據(jù)制造方法的不同,其光敏面大致可以分為單結晶型、燒結型、真空鍍膜型,本實驗所用光敏電阻的結構如圖20A所示,它是將硫化鎘(Cds)粉

12、末燒結于陶瓷基片上,并在基片上作蛇型電極。通過這樣的方法,可增加電極和光敏電阻結合部分的長度,從而可以得到大電流。三、所需單元及元件:光敏電阻、直流穩(wěn)壓電源、電橋平衡網(wǎng)絡中的W1電位器、F/V表。四、實驗步驟:(1).按圖20B接線;圖20A圖20B(2).將直流穩(wěn)壓電源調至±4V檔位,然后將直流穩(wěn)壓電源的V+端口接入儀器上方的光敏類傳感器盒的+4V端口;(3).將光強調節(jié)旋鈕逆時針旋轉到底,調至最小,F(xiàn)/V表置于2V檔位,調節(jié)電位器W1使得F/V表示數(shù)最小;(4).慢慢調節(jié)光強旋鈕,使發(fā)光二極管的亮度逐漸增加,并注意觀察F/V表的示數(shù)變化;(5).將光強電位器每隔20旋轉一次,并將

13、F/V表的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最后根據(jù)所測得的表格數(shù)據(jù)作出實驗曲線。光強12345678910輸出注意事項:(1).因外界光對光敏元件會產(chǎn)生影響,因此,學生做實驗時應盡量避免外界光的干擾;(2).如果所測的實驗數(shù)據(jù)不穩(wěn)定,應檢查周圍是否有人走動或者物體移動。實物連接圖班級 姓名(學號) 、 、 實驗六 光纖位移傳感器靜態(tài)實驗一、實驗目的理解光纖位移傳感器的原理結構、性能。二、實驗原理反射式光纖位移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圖3A所示,光纖采用Y型結構,兩束多膜光纖一端合并組成光纖探頭,另一端分為兩束,分別作為光源光纖和接收光纖,光纖只起傳輸信號的作用,當光發(fā)射器發(fā)出的紅外光,經(jīng)光源光纖照射至反射面,被反射的光經(jīng)接收光纖至光電轉換器將接受到的光纖轉換為電信號。其輸出的光強決定于反射體距光纖探頭的距離,通過對光強的檢測而得到的位移量如圖3A所示圖 3A三、所需單元及部件主副電源、差動放大器、F/V表、光纖傳感器、振動臺。四、實驗步驟(1)觀察光纖位移傳感器結構,它由兩束光纖混合后,組成Y形光纖,探頭固定在Z型安裝架上,外表為螺絲的端面為半圓分布的光纖探頭。 (2)了解振動臺在實驗儀上的位置(實驗儀臺面上右邊的圓盤,在振動臺上貼有反射紙作為光的反射面。) (3)如圖3B接線:因光/電轉換器內部已按裝好,所以可將電信號直接經(jī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