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金屬學與熱處理第二版(崔忠圻)答案第四章 鐵碳合金4-1 分析Wc=0.2%,Wc=0.6%,Wc=1.2%,的鐵碳合金從液態(tài)平衡冷卻至室溫的轉變過程,用冷卻曲線和組織示意圖說明各階段的組織,并分別計算室溫下的相組成物及組織組成物的含量。答:Wc=0.2%的轉變過程及相組成物和組織組成物含量計算轉變過程:1)液態(tài)合金冷卻至液相線處,從液態(tài)合金中按勻晶轉變析出鐵素體,L,組織為液相+鐵素體2)液態(tài)合金冷卻至包晶溫點(1495),液相合金和鐵素體發(fā)生包晶轉變,形成奧氏體,L+,由于Wc=0.2%高于包晶點0.17%,因此組織為奧氏體加部分液相。3)繼續(xù)冷卻,部分液相發(fā)生勻
2、晶轉變析出奧氏體,直至消耗完所有液相,全部轉變?yōu)閵W氏體組織。4)當合金冷卻至與鐵素體先共析線相交時,從奧氏體中析出先共析鐵素體,組織為奧氏體+先共析鐵素體5)當合金冷卻至共析溫度時,奧氏體碳含量沿鐵素體先共析線變化至共析點碳含量,發(fā)生共析轉變+Fe3C,此時組織為先共析鐵素體+珠光體6)繼續(xù)冷卻,先共析鐵素體和珠光體中的鐵素體都將析出三次滲碳體,但數(shù)量很少,可忽略不計。所以室溫下的組織為:先共析鐵素體+珠光體。組織含量計算:組織含量計算:W(先)=(0.77-0.2)/(0.77-0.0218)×100%76.2%,Wp=1- W(先)23.8%相含量計算:W=(6.69-0.2)/
3、(6.69-0.0218)×100%97.3%,W Fe3C= 1- W2.7%Wc=0.6%的轉變過程及相組成物和組織組成物含量計算:轉變過程:1)液態(tài)合金冷卻至液相線處,從液態(tài)合金處按勻晶轉變析出奧氏體,L,組織為液相+奧氏體。2)繼續(xù)冷卻,直至消耗完所有液相,全部轉變?yōu)閵W氏體組織。3)當合金冷卻至與鐵素體先共析線相交時,從奧氏體中析出先共析鐵素體,組織為奧氏體+先共析鐵素體4)當合金冷卻至共析溫度(727)時,奧氏體碳含量沿鐵素體先共析線變化至共析點,發(fā)生共析轉變+Fe3C,此時組織為先共析鐵素體+珠光體5)珠光體中的鐵素體都將析出三次滲碳體,但數(shù)量很少,可忽略不計。所以室溫下
4、的組織為:先共析二次滲碳體+珠光體組織含量計算:組織含量計算:W(先)=(0.77-0.6)/(0.77-0.0218)×100%22.7%,Wp=1- W(先)77.3%相含量計算:W=(6.69-0.6)/(6.69-0.0218)×100%91.3%,W Fe3C= 1- W8.7%Wc=1.2%的轉變過程及相組成物和組織組成物含量計算:轉變過程:1)液態(tài)合金冷卻至液相線處,從液態(tài)合金處按勻晶轉變析出奧氏體,L,組織為液相+奧氏體。2)繼續(xù)冷卻,直至消耗完所有液相,全部轉變?yōu)閵W氏體組織。3)當合金冷卻至與滲碳體先共析線(碳在奧氏體中的溶解度曲線)相交時,從奧氏體中析出
5、先共析二次滲碳體,組織為奧氏體+先共析二次滲碳體4)當溫度冷卻至共析溫度(727)時,奧氏體碳含量沿溶解度曲線變化至共析點碳含量,發(fā)生共析轉變+Fe3C,組織為珠光體+先共析二次滲碳體5)珠光體中的鐵素體都將析出三次滲碳體,但數(shù)量很少,可忽略不計。所以室溫下的組織為:先共析二次滲碳體+珠光體組織含量計算:組織含量計算:W Fe3C(先)=(1.2-0.77)/(6.69-0.77)×100%7.3%,Wp=1- W Fe3C(先)92.7%相含量計算:W=(6.69-1.2)/(6.69-0.0218)×100%82.3%,W Fe3C= 1- W16.7%4-2 分析Wc
6、=3.5%,Wc=4.7%的鐵碳合金從液態(tài)到室溫的平衡結晶過程,畫出冷卻曲線和組織變化示意圖,并計算室溫下的組織組成物和相組成物。答:1、Wc=3.5%的轉變過程及相組成物和組織組成物含量計算轉變過程:1)液態(tài)合金冷卻至液相線處,從液態(tài)合金中按勻晶轉變析出奧氏體,L,組織為液相合金+奧氏體。2)當合金溫度冷卻至共晶溫度(1127)時,液相合金中的含碳量變化至共晶點,液相合金發(fā)生共晶轉變L+Fe3C,組織為共晶萊氏體Ld+奧氏體。3)溫度繼續(xù)降低,勻晶奧氏體和萊氏體中的奧氏體將析出二次滲碳體。所以組織為:奧氏體+萊氏體+二次滲碳體。4)當溫度降低至共析溫度(727),奧氏體中的碳含量變化值共析點
7、,發(fā)生共析轉變形成珠光體,+Fe3C,組織為珠光體(低溫萊氏體Ld)+二次滲碳體。5)繼續(xù)冷卻,珠光體中的鐵素體將會析出按此滲碳,但數(shù)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室溫下的組織為:珠光體(低溫萊氏體Ld)+滲碳體(二次滲碳體+共晶滲碳體)。組織含量計算:組織含量計算:相含量計算:2、Wc=4.7%的轉變過程及相組成物和組織組成物含量計算轉變過程:1)液態(tài)合金冷卻至液相線處,從液態(tài)合金中按勻晶轉變析出粗大的滲碳體,稱為一次滲碳體,LFe3C,組織為液相合金+ Fe3C。2)當合金溫度冷卻至共晶溫度(1127)時,液相合金中的含碳量變化至共晶點,液相合金發(fā)生共晶轉變L+Fe3C,組織為共晶萊氏體Ld+
8、 Fe3C。3)溫度繼續(xù)降低, 共晶萊氏體中的奧氏體將析出二次滲碳體,組織為:萊氏體+ 一次滲碳體+二次滲碳體。4)當溫度降低至共析溫度(727),共晶萊氏體中奧氏體中的碳含量變化至共析點,發(fā)生共析轉變形成珠光體,+Fe3C,此時組織為:珠光體(低溫萊氏體Ld)+ 一次滲碳體+二次滲碳體。5)繼續(xù)冷卻,珠光體中的鐵素體將會析出三次滲碳體,但數(shù)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室溫下的組織為:珠光體(低溫萊氏體Ld)+ 滲碳體(一次滲碳體+二次滲碳體+共晶滲碳體)。組織含量計算:組織含量計算:WLd=(6.69-2.11)/(6.69-0.77)×(6.69-4.7)/(6.69-2.11)&
9、#215;100%33.5%W Fe3C =1- WLd66.5%相含量計算: W=(6.69-0.77)/(6.69-0.0218)×WLd ×100%29.7%,W Fe3C= 1- W80.3%4-3 計算鐵碳合金中二次滲碳體和三次滲碳體最大可能含量。答:二次滲碳體最大含量:我們知道二次滲碳體是從奧氏體中析出的,隨奧氏體的含量增多,二次滲碳體的含量增多。而且二次滲碳體的含量隨著奧氏體中的碳含量增加而增大所以根據(jù)鐵碳相圖,當鐵碳合金中的碳含量為2.11%可以獲得最多的奧氏體含量以及最大的奧氏體含碳量,也就是所可以得到最多的二次滲碳體含量。其含量=(2.11-0.77)/
10、(6.69-0.77)×100%22.6%三次滲碳體最大含量:我們知道三次滲碳體是從鐵素體中析出的,所以必然隨著鐵素體的含量增多而增多。而且要析出滲碳體必須要足夠的碳含量,所以鐵素體中的碳含量越多,越容易析出三次滲碳體。根據(jù)鐵碳相圖,當鐵碳合金中的碳含量為0.0218%時,可以獲得最多的鐵素體含量。其含量=0.0218/6.69×100%0.33%4-4 分別計算萊氏體中共晶滲碳體、二次滲碳體、共析滲碳體的含量。答:共晶滲碳體含量:W Fe3C(晶)=(4.3-2.11)/(6.69-2.11)×100%47.8%,W A=1- W Fe3C(共)52.2%二次滲
11、碳體含量:W Fe3C=(2.11-0.77)/(6.69-0.77)×W A×100%11.8%共析滲碳體含量:W Fe3C(析)=(0.77-0.0218)/(6.69-0.0218)×(W A - W Fe3C)×100%4.5%4-5 為了區(qū)分兩種弄混的碳鋼,工作人員分別截取了A、B兩塊試樣,加熱至850保溫后以極慢的速度冷卻至室溫,觀察金相組織,結果如下:A試樣的先共析鐵素體面積為41.6%,珠光體的面積為58.4%。B試樣的二次滲碳體的面積為7.3%,珠光體的面積為92.7%。設鐵素體和滲碳體的密度相同,鐵素體中的含碳量為零,試求A、B兩種碳
12、鋼含碳量。答:對于A試樣:設A含碳量為X%,由題述知先共析鐵素體含量為41.6%可以得到41.6%=(0.77-X)/0.77-0.0218×100%,得出X0.45,所以A中含碳量為0.45%。對于A試樣:設B含碳量為Y%,由題述知二次滲碳體含量為7.3%可以得到7.3%=(Y-0.77)/(6.69-0.77) ×100%,得出Y1.2,所以B中含碳量為1.2%。4-6 利用鐵碳相圖說明鐵碳合金的成分、組織和性能之間的關系。答:成分和組織之間的關系:從相組成的角度,不論成分如何變化,鐵碳合金在室溫下的平衡組織都是由鐵素體和滲碳體兩相組成。當碳含量為零,鐵碳合金全部由鐵素
13、體組成,隨著碳含量的增加鐵素體的含量呈直線下降,直到碳含量為6.69%時,鐵素體含量為零,滲碳體含量則由零增至100%。含碳量的變化還會引起組織的變化。隨著成分的變化,將會引起不同性質的結晶和相變過程,從而得到不同的組織。隨著含碳量的增加,鐵碳合金的組織變化順序為:FF+PPP+ Fe3CP+ Fe3C+LdLdLd+ Fe3C(F代表鐵素體,P代表珠光體,Ld代表低溫萊氏體)組織和性能之間的關系:鐵素體相是軟韌相、滲碳體相是硬脆相。珠光體由鐵素體和滲碳體組成,滲碳體以細片狀分散地分布在鐵素體基體上,起強化作用,所以珠光體的強度、硬度較高,但塑性和韌性較差。在亞共析鋼中,隨著含碳量增加,珠光體
14、增多,則強度、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韌性下降。在過共析鋼中,隨著含碳量增加,二次滲碳體含量增多,則強度、硬度升高,當碳含量增加至接近1%時,其強度達到最高值。碳含量繼續(xù)增加,二次滲碳體將會在原奧氏體晶界形成連續(xù)的網(wǎng)狀,降低晶界的強度,使鋼的脆性大大增加,韌性急劇下降。在白口鐵中,隨著碳含量的增加,滲碳體的含量增多,硬度增加,鐵碳合金的塑、韌性單調下降,當組織中出現(xiàn)以滲碳體為基體的低溫萊氏體時,塑、韌性降低至接近于零,且脆性很大,強度很低。鐵碳合金的硬度對組織組成物或組成相的形態(tài)不十分的敏感,其大小主要取決于組成相的數(shù)量和硬度。隨著碳含量增加,高硬度的滲碳體增多,鐵碳合金的硬度呈直線升高。低碳鋼鐵素
15、體含量較多,塑韌性好,切削加工產生的切削熱大,容易粘刀,而且切屑不易折斷,切削加工性能不好。高碳鋼滲碳體含量多,硬度高,嚴重磨損刀具,切削加工性能不好。中碳鋼,鐵素體和滲碳體比例適當,硬度和塑性適中,切削加工性能好。低碳鋼鐵素體含量較多,塑韌性好,可鍛性好;高碳鋼滲碳體含量多,硬度高,可鍛性變差。4-7 鐵碳相圖有哪些應用,又有哪些局限性。答:應用:由鐵碳相圖可以計算出不同成分的鐵碳合金其組成相的相對含量。由鐵碳相圖還可以反映不同成分鐵碳合金的結晶和相變特性。由鐵碳相圖可大致判斷不同成分鐵碳合金的力學性能和物理性能。由鐵碳相圖可大致判斷不同成分鐵碳合金的鑄造性能、可鍛性和切削加工性等工藝性能。局限性:鐵碳相圖反映的是在平衡條件下相的平衡,而不是組織的平衡。相圖只能給出鐵碳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財產信托合同模板
- 中班安全教育《禁止的事情不能做》教案及課件大綱
- 2025《產品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二房東出租房屋租賃合同模板
- 2025科技公司租賃合同模板
- 2025裝飾裝修工程勞務總承包合同
- 2025關于商業(yè)建筑設計合同
- 2025工程承包合作合同協(xié)議
- 玩具管理員課件
- 幼兒園安全教育之乘車安全
- 中國類風濕關節(jié)炎診療指南(2024版)解讀
- 幼兒園小班健康《打針吃藥我不怕》課件
- 新高考背景下高考數(shù)學重點板塊分析與教學建議課件
-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專家共識
- 全廠接地裝置安裝施工方案
- 成都市2022級(2025屆)高中畢業(yè)班摸底測試(零診) 語文試卷(含答案)
- 中國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
- 部編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二教學設計全套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中數(shù)學試卷
- 建筑邊坡工程監(jiān)測技術標準
- 中國應急管理的演化歷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