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章 材料的性能1、布氏硬度布氏硬度的優(yōu)點:測量誤差小,數(shù)據(jù)穩(wěn)定。缺點:壓痕大,不能用于太薄件、成品件及比壓頭還硬的材料。適于測量退火、正火、調質鋼,鑄鐵及有色金屬的硬度(硬度少于450HB)。2、洛氏硬度HRA用于測量高硬度材料, 如硬質合金、表淬層和滲碳層。HRB用于測量低硬度材料, 如有色金屬和退火、正火鋼等。HRC用于測量中等硬度材料,如調質鋼、淬火鋼等。洛氏硬度的優(yōu)點:操作簡便,壓痕小,適用范圍廣。缺點:測量結果分散度大。3、維氏硬度維氏硬度所用載荷小,壓痕淺,適用于測量零件表面的薄硬化層、鍍層及薄片材料的硬度,載荷可調范圍大,對軟硬材料都適用。4、耐磨性是材料抵抗磨損的性能,用磨
2、損量來表示。分類有黏著磨損(咬合磨損)、磨粒磨損、腐蝕磨損。5、接觸疲勞:(滾動軸承、齒輪)經接觸壓應力的反復長期作用后引起的一種表面疲勞剝落損壞的現(xiàn)象。6、蠕變:恒溫、恒應力下,隨著時間的延長,材料發(fā)生緩慢塑變的現(xiàn)象。7、應力強度因子:描述裂紋尖端附近應力場強度的指標。第3章 金屬的結構與結晶1、晶體中原子(分子或離子)在空間的規(guī)則排列的方式為晶體結構。為便于描述晶體結構,把每個原子抽象成一個點,把這些點用假想直線連接起來,構成空間格架,稱為晶格。晶格中每個點稱為結點,由一系列原子所組成的平面成為晶面。由任意兩個原子之間連線所指的方向稱為晶向。組成晶格的最小幾何組成單元稱為晶胞。晶胞的棱邊長
3、度、棱邊夾角稱為晶格常數(shù)。體心立方晶格晶格常數(shù)用邊長a表示,原子半徑為3a/4,每個晶胞包含的原子數(shù)為1/8×8+1=2(個)。屬于體心立方晶格的金屬有 鐵、鉬、鉻等。面心立方晶格原子半徑為2a/4,每個面心立方晶胞中包含原子數(shù)為1/8×8+1/2×6=4(個)典型金屬(金、銀、鋁、銅等)。密排六方晶格每個面心立方晶胞中包含原子數(shù)為為12×1/6+2*1/2+3=6(個)。典型金屬 鋅 等。2、各向異性:晶體中不同晶向上的原子排列緊密程度及不同晶面間距是不同的,所以不同方向上原子結合力也不同,晶體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化學、力學間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差異,此特
4、性稱為各向異性。晶體中的缺陷1)點缺陷包括 空位、間隙原子、置換原子。點缺陷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原子在以各自的平衡位置為中心不停的作熱振動的結果。2)線缺陷:在三維空間中兩維方向尺寸較小,另一維方向的尺寸相對較大的缺陷。 位錯是晶格中的某處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發(fā)生了某些有規(guī)律的錯排現(xiàn)象。 位錯的基本形式:刃型位錯、螺型位錯。 提高位錯密度是金屬強化對重要途徑之一。1) 面缺陷:尺寸在一維很小,另兩維較大的缺陷。常見的是:晶界和亞晶界1.2 凝固1) 晶體的結晶自由能的減少量等于在變化過程中所研究的物質可對外界做功的能量。一個變化的自由能減少,則自發(fā);自由能增加,則非自發(fā)。結晶的溫度條件:在該溫度下固
5、態(tài)自由能<液態(tài)自由能過冷度:理論結晶溫度與實際結晶溫度之差。過冷度越大,液固之間能量狀態(tài)差越大,促使液體結晶的驅動力越大。驅動力達到一定值時,結晶才能進行。冷卻速度越快,過冷度越大。2) 非晶體的結晶 非晶體是一種長程無序,短程有序的混合結構;性質上表現(xiàn)為各向同性。 非晶體的凝固是在一個溫度范圍內逐漸完成的。1.2.2金屬的結晶1、 液態(tài)金屬在理論結晶溫度以下開始結晶的現(xiàn)象稱過冷。理論結晶溫度與實際結晶溫度的差DT稱過冷度, T= T0 T12、金屬的結晶過程 金屬是由許多外形不規(guī)則,位向不同,大小不同的晶粒組成的多晶體。 金屬結晶過程中,晶核形成有兩種形式:均勻形核和非均勻形核。由液體
6、中排列規(guī)則的原子團形成晶核稱均勻形核。以液體中存在的固態(tài)雜質為核心形核稱非均勻形核。3、影響形核和長大的因素及晶粒大小控制 影響形核和長大的重要因素:冷卻速度(或過冷度)和難熔雜質。過冷度較小時,形核率變化低于長大速度,晶核長大速度快,得粗晶粒。過冷度較大時,形核率的增長快些,得細晶粒。改變過冷度可控制結晶后晶粒的大小,過冷度可通過冷卻速度來控制。冷卻速度越快,過冷度越大,晶粒越細,金屬的性能越好(強度、塑性、韌性)。4、細化晶粒是提高金屬材料性能的重要途徑之一。(細晶強化)(1) 增大過冷度 1、金屬型代替砂型2、增大金屬型厚度3、降低金屬型預熱溫度4、提高液態(tài)金屬的冷卻能力。(2) 變質處
7、理,在金屬澆注前添加變質劑來改變晶粒的形狀或大小的處理方法。 作用:1.增大形核率;2.降低長大速率。附加振動法(機械振動、超聲波振動、電磁振動等)。5、金屬塑性變形后的加熱三個階段: 回復-再結晶-晶粒長大(1)、回復:1.溫度:回=(0.250.3)熔2.注:要消除殘余內應力,可采用回復處理,進行一次250300攝氏度的低溫回火 (2)、再結晶:1.再結晶:固態(tài)下,晶粒外形變化,但晶格類型不變2.影響:冷變形強化現(xiàn)象消失,殘余內應力完全消失3.溫度:T再=0.4T熔4.冷加工-在T再以下的加工過程熱加工-在T再以上的加工過程第四章 二元合金合金: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元素或金屬元素與非金屬
8、元素組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組元: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單元。(組成合金的元素或穩(wěn)定的化合物)相: 合金中具有相同的物理、化學性能并與該系統(tǒng)的其余部分以界面分開的物質部分。組織:用金相觀察法,在金屬及合金內部看到的涉及晶體或晶粒的大小、方向、形狀、排列狀況等組成關系的構造情況。相變:在一定條件下一種相轉變成另一稱相。二、1、 固態(tài)合金中有兩類基本相:固溶體和金屬化合物。固溶體:合金在固態(tài)下,組元間會相互溶解,形成在某一組元晶格中包含其他組元的固相。溶劑:基礎金屬 溶質:合金元素 固溶體一般具有與溶質金屬相同的晶體結構a) 置換固溶體:溶質原子代替一部分溶劑原子占據(jù)溶劑晶格中某些結點的位置。b
9、) 間隙固溶體:溶質原子嵌入各結點間的間隙中。固溶強化:由于溶質原子的溶入,使固溶體的晶格發(fā)生畸變,變形抗力增大,合金的強度、硬度升高。金屬間化合物:合金組元形成晶格類型與任一組元都不相同的新相。 表達式:AmBn 特點:熔點較高,硬度很高,脆性高。 例如:滲碳體 Fe3C彌散強化:金屬間化合物作為強化相彌散分布在固溶體基礎上,以提高其強度、硬度及耐磨性。二元合金相圖一、相圖:表達溫度、成分和相之間的關系,表明合金系中不同成分合金在不同溫度下,由哪些相組成以及這些相之間平衡關系的圖形。二、類型1)勻晶相圖定義:兩組元在液態(tài)和固態(tài)均能無限互溶。杠桿定律枝晶偏析:晶粒的成分不均勻現(xiàn)象。 均勻化退火
10、2)共晶相圖:兩組元在液態(tài)無限互溶,在固態(tài)有限溶解,并發(fā)生共晶反應時所構成的相圖。共晶反應:Lcd +e產物是由兩個固相組成的機械混合物,稱為共晶體。共晶體 顯微組織:兩相交替分布,細小分散。3)包晶相圖及其他相圖包晶相圖:兩組元在液態(tài)下無限互溶,在固態(tài)有限溶解,并發(fā)生包晶反應時的相圖。鐵碳合金相變基礎知識 鐵碳平衡相圖1.主要特性點 書上圖4-19 簡化的Fe-Fe3C相圖中各特性點的溫度、碳質量分數(shù)及含義 點的符號 溫度/碳質量分數(shù)/% 說 明 A C D E F G K P S Q153811481227114811489127277277276000 4.306.692.116.690
11、 6.690.02180.770.0057純鐵溶點共晶點,LCAE+Fe3C滲碳體溶點碳在-Fe中的最大溶解度滲碳體-Fe-Fe同素異構轉變點(A3) 滲碳體成分點碳在-Fe中的最大溶解度共析點,ASFP+ Fe3C600時碳在-Fe中的溶解度 2主要特性線a、ACD線和AECF線 ACD線是液相線,AECF線是固相線。b、ECF線 共晶線溫度1148。c、PSK線 共析線溫度727,又稱A1線。d、GS線 A3線。e、ES線 Acm線。f、PQ線 碳在鐵素體中的溶解度線。3相區(qū) 單相區(qū) F、A、L和Fe3C四個。兩相區(qū) L+A、L+Fe3C、A+F、F+Fe3C和A+Fe3C五個。 一、基本
12、相固溶體:鐵素體F 奧氏體A金屬間化合物:滲碳體 Fe3C1)F:碳在-Fe中形成的間隙固溶體(體心立方) 特性:強度、硬度不高,塑性和韌性良好。2)A:碳在-Fe中形成的間隙固溶體(體心立方) 特性:良好的塑性和較低的變形抗力,適于壓力加工。3)Fe3C:碳濃度超過固溶體溶解度后,多余的碳與鐵形成金屬間化合物,含碳量為6.69%。 特性:硬度高、脆性大,作為強化相存在。二、相圖分析1)共晶反應 ECF為共晶線 L4.30%A2.11% + Fe3C Ld萊氏體:共晶混合物2)共析反應 PSK為共析線 A0.77%F0.02185 + Fe3C P珠光體:共析混合物四、含碳量對鐵碳合金組織性能
13、的影響1鐵碳含金的組織隨著含碳量的增加,其鐵素體相對量減少,珠光體相對量增多,滲碳體與萊氏體相對量增多;2鐵碳合金的力學性能隨著含碳量的增加,其強度、硬度增高,而塑性、韌性降低。但當WC1.0%時,因為有網狀Fe3C存在,所以強度下降。 五、鋼在加熱時的轉變1. 奧氏體形成過程鋼在加熱時珠光體向奧氏體的轉變過程稱為奧氏體化。該過程遵循形核和長大的相變基本規(guī)律,它通過以下四個基本階段來完成,如圖3.33所示。1) 奧氏體形核2) 奧氏體晶核長大3) 殘余滲碳體溶解4) 奧氏體成分均勻化(a) 形核 (b) 長大 (c) 殘余Fe3C溶解 (d) A均勻化 圖3.33 共析鋼的奧氏體形成過程示意圖
14、2. 奧氏體晶粒度及其影響因素鋼加熱時所獲得的奧氏體晶粒大小,對冷卻轉變后鋼的性能影響很大。晶粒細小均勻,冷卻后鋼的組織則彌散,強度與塑性、韌性較高。a)起始晶粒度:奧氏體化剛剛完成時的晶粒大小特點: 難以測量,在實際生產中意義不大b) 實際晶粒度: 鋼在某一具體加熱條件下獲得的奧氏體晶粒大?。ㄖ苯佑绊戜摾鋮s后的力學性能) 特點:細小均勻,但提高溫度或延長保溫時間會使晶粒長大。c) 本質晶粒度: 鋼在規(guī)定加熱條件下(930±10保溫3h8h)加熱時奧氏體晶粒長大的傾向,可分為兩類:本質細晶粒鋼:晶粒長大傾向小本質粗晶粒鋼:晶粒長大傾向大鋼中加入合金元素對奧氏體化主要有下列影響:1)延
15、緩鋼的奧氏體化過程 2)細化奧氏體晶粒2、 合金的結晶只有在緩慢冷卻條件下才能得到成分均勻的固溶體。但實際冷速較快,結晶時固相中的原子來不及擴散,使先結晶出的枝晶軸含有較多的高熔點元素(如Cu-Ni合金中的Ni), 后結晶的枝晶間含有較多的低熔點元素(如Cu-Ni合金中的Cu)。3、 在一個枝晶范圍內或一個晶粒范圍內成分不均勻的現(xiàn)象稱作枝晶偏析。4、 冷速越大,液固相線間距越大,枝晶偏析越嚴重。5、 當兩組元在液態(tài)下完全互溶,在固態(tài)下有限互溶,并發(fā)生共晶反應時所構成的相圖稱作共晶相圖。6、 在一定溫度下,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同時結晶出兩個成分和結構都不相同的新固相的轉變稱作共晶轉變或共晶反應。7、
16、 共晶組織,固態(tài)金屬自高溫冷卻時,從同一母相中同時析出,緊密相鄰的兩種或多種不同的相構成的組織。8、 共晶組織中的相稱共晶相。9、 共析反應(共析轉變)是指在一定溫度下,由一定成分的固相同時析出兩個成分和結構完全不同的新固相的過程。10、 固溶體合金液固相線間距越大、偏析傾向大, 樹枝晶發(fā)達, 流動性降低, 補縮能力下降, 分散縮孔增加. 11、 共晶合金結晶溫度低,流動性好,縮孔集中, 偏析小, 鑄造性能好。12、 直接從液相中結晶出的固相稱一次相或初生相。13、 由已有固相析出的新固相稱二次相或次生相。14、 組織組成物是指組成合金顯微組織的獨立部分。【注意組織組成物和相組成物的區(qū)別】15
17、、 含碳量為0.0218% 2.11%的稱鋼16、 含碳量為 2.11% 6.69%的稱鑄鐵。17、 亞共析鋼隨含碳量增加,P 量增加,鋼的強度、硬度升高,塑性、韌性下降。18、 含碳量對工藝性能的影響 切削性能: 中碳鋼合適 可鍛性能: 低碳鋼好 焊接性能: 低碳鋼好 鑄造性能: 共晶合金好 熱處理性能: 以后章節(jié)介紹第五章 金屬的塑性變形與再結晶1、滑移的定義和現(xiàn)象;(采用掛圖和幻燈講解),這里有五個問題:滑移線、滑移帶、滑移距離、滑移面和滑移方向;2、 滑移系:一個滑移面和一個滑移方向構成一個滑移系,滑移系的數(shù)目決定了金屬的塑性好壞,其數(shù)目越多,塑性越好;體心立方晶格:6×2=
18、12個滑移系;塑性較低好;如鐵、鉻等;面心立方晶格:4×3=12個滑移系;塑性最好;如金、銀、銅、鋁等;密排六方晶格:1×3=3個滑移系;塑性最差;如鋅、鎘等;3、滑移的機理:非剛性滑動,而是由位錯的移動實現(xiàn)的。1) 只有位錯線附近的少數(shù)原子移動;2) 原子移動的距離小于一個原子間距;總結:金屬的塑性變形是由滑移這種方式進行的,而滑移又是通過位錯的移動實現(xiàn)的。所以,只要阻礙位錯的移動就可以阻礙滑移的進行,從而提高了塑性變形的抗力,使強度提高。金屬材料常用的五種強化手段(固溶強化、加工硬化、晶粒細化、彌散強化、淬火強化)都是通過這種機理實現(xiàn)的。4、 滑移是指晶體的一部分沿一定
19、的晶面和晶向相對于另一部分移動了原子間距的整數(shù)倍5、 滑移部位:滑移常沿晶體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發(fā)生。因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之間原子間距最大,結合力最弱,產生滑移所需切應力最小。6、 滑移系:滑移系越多,金屬發(fā)生滑移的可能性越大,塑性也越好,其中滑移方向對塑性的貢獻比滑移面更大。7、 孿生是指晶體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對于另一部分所發(fā)生的切變。8、 隨冷塑性變形量增加,金屬的強度、硬度提高,塑性、韌性下降的現(xiàn)象稱加工硬化。1、 加熱可使原子擴散能力增加,金屬將依次發(fā)生回復、再結晶和晶粒長大2、 回復是指在加熱溫度較低時,由于金屬中的點缺陷及位錯近距離遷移而引起的晶內某些變化3、
20、最低再結晶溫度:T再0.4T熔4、 加熱溫度越高,保溫時間越長,金屬的晶粒越粗大,加熱溫度的影響尤為顯著。5、 當變形度很小時,晶格畸變小,不足以引起再結晶.6、 當超過臨界變形度后,隨變形程度增加,變形越來越均勻,再結晶時形核量大而均勻,使再結晶后晶粒細而均勻,達到一定變形量之后,晶粒度基本不變。7、 金屬經冷變形后, 組織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 有自發(fā)恢復到穩(wěn)定狀態(tài)的傾向。但在常溫下,原子擴散能力小,不穩(wěn)定狀態(tài)可長時間維持。8、 回復是指在加熱溫度較低時,由于金屬中的點缺陷及位錯近距離遷移而引起的晶內某些變化。在回復階段,金屬組織變化不明顯,其強度、硬度略有下降,塑性略有提高,但內應力、電阻率等
21、顯著下降。9、 去應力退火:(也是回復的過程)將冷變形金屬低溫加熱,既穩(wěn)定組織又保留加工硬化的熱處理方法。金屬組織變化不明顯,其強度、硬度略有下降,塑性略有提高,但內應力、電阻率等顯著下降。10、 再結晶:冷變形組織在加熱時重新徹底改組的過程。金屬的強度、硬度下降,塑性、韌性提高,加工硬化消失。晶粒的形狀開始發(fā)生變化,由破碎拉長的晶粒變?yōu)樾碌耐暾牡容S晶粒。再結晶也是一個晶核形成和長大的過程,但不是相變過程。11、 把消除加工硬化的熱處理稱為再結晶退火12、 晶粒粗大會使金屬的強度下降,尤其是塑性和韌性降低 。13、 低于再結晶溫度的加工稱為冷加工,而高于再結晶溫度的加工稱為熱加工。14、 提
22、高塑性變形抗力的途徑:1)細化晶粒2)形成固溶體3)形成第二相4)采用冷加工變形二、提高塑性變形抗力的途徑(1)細化晶粒 s = 0+Kd-1/2 d晶粒尺寸, 0、K材料常數(shù)(2)形成固溶體 固溶后,基體晶格畸變,滑移面變得“粗糙”,位錯運動阻力,如淬火(3)形成第二相 彌散分布的第二相可以阻礙位錯運動,第二相粒徑<0.1-0.2時,這種阻擋效果最好(4)采用冷加工變形 冷加工造成加工硬化,即位錯密度,位錯運動受阻。第六章 金屬熱處理及材料改性1、 在臨界點以上加熱,目的是獲得均勻的奧氏體組織,稱奧氏體化。 2、 奧氏體的形成過程 第一步 奧氏體晶核形成:首先在a與Fe3C相界形核。
23、第二步 奧氏體晶核長大:g 晶核通過碳原子的擴散向a 和Fe3C方向長大。 第三步 殘余Fe3C溶解: 鐵素體的成分、結構更接近于奧氏體,因而先消失。殘余的Fe3C 隨保溫時間延長繼續(xù)溶解直至消失。 第四步 奧氏體成分均勻化:Fe3C溶解后,其所在部位碳含量仍很高,通過長時間保溫使奧氏體成分趨于均勻。3、 處于臨界點A1以下的奧氏體稱過冷奧氏體。過冷奧氏體是非穩(wěn)定組織,遲早要發(fā)生轉變。隨過冷度不同,過冷奧氏體將發(fā)生珠光體轉變、貝氏體轉變和馬氏體轉變三種類型轉變。4、 退火:(完全退火、等溫退火、球化退火、去應力退火)將工件加熱到臨界點(Ac1、Ac3)以上或以下某一溫度經過適當保溫后緩慢冷卻,
24、一般是隨爐冷卻的一種工藝操作過程。 目的:(1)改善組織和使成分均勻化,以提高鋼的性能。 (2)消除不平衡的強化狀態(tài)。 (3)經過重結晶以細化晶粒、改善組織,為最終熱處理做好組織上的準備。5、正火:將鋼加熱到Ac3或Accm以上3050,經適當保溫后在空氣中冷卻的一種操作工藝。 目的:(1)普通構件的最終熱處理,正火可使粗大組織細化、均勻化。 (2)重要零件的預先熱處理。 (3)對于過共析鋼、軸承鋼和工具鋼等用正火消除鋼狀Fe3C,以利于球化退火,同時細化晶粒,并為淬火做組織準備。 正火和退火的選擇:低碳鋼(
25、正火),中、高碳鋼(退火) 6、淬火:將鋼加熱到Ac3或Ac1以上3050,經保溫燒透后快冷,使A向M轉變的一種操作工藝過程。 目的:提高鋼的強度和硬度,得到的組織是M (淬火溫度不能過低和太高) 冷卻介質的確定: 水:用于形狀簡單和大截面碳鋼零件的淬火。 鹽水:用于形狀簡單和截面尺寸較大的碳鋼工件的淬火。 油:用于合金鋼和小尺寸碳鋼工件的淬火。 熔融鹽堿:用于形狀復雜、尺寸較小和變形要求較嚴格的零件,經常用于分級淬火和等溫淬火的工藝。 淬硬性:鋼淬火時的硬化能力。 淬透性::以在規(guī)
26、定條件下鋼試樣淬硬溫度和改變分布表征的材料特性稱為淬透性。7、 回火:將淬火鋼加熱到Ac1以下某一溫度,經適當保溫后冷卻到室溫的一種操作工藝過程。目的:(1)使淬火后的M和A殘轉變?yōu)榉€(wěn)定的組織,防止零件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生尺寸和形狀的變化,特別是精密零件。 (2)防止變形和開裂,降低脆性。 (3)通過回火調整零件的強度、硬度、塑性和韌性,以滿足對零件設計和使用的要求。 回火時性能的變化:隨回火溫度升高,強度和硬度下降,塑性和韌性增加。 低溫回火(100250攝氏度) 回火馬氏體 中溫回火(250500攝氏度) 回火托氏體 高溫回火(500650攝氏度
27、) 回火索氏體調質處理=淬火+高溫回火注:退火和正火為預備熱處理,淬火和回火為最終熱處理。8、合金元素對鋼回火的影響(三方面): 提高回火穩(wěn)定性 產生二次硬化 回火脆性9、表面熱處理: a.表面化學熱處理(滲碳、滲氮、碳氮共滲及其它) b.表面淬火(感應加熱表面淬火、激光加熱表面淬火) c.化學氣相沉積 d.物理氣相沉積 e.離子注入10、金屬的合金化:1. 合金強化:a. 固溶強化:強化效果的影響因素:1.與溶質原子引起的畸變程度有關 2.與溶質原子的數(shù)量有關注:固溶強化在提高強度、硬度的同時,仍然保持相當好的塑性、韌性b. 第二相強化:相界面的晶格畸變程度越大或第二相的彌散度越大,強度、硬
28、度越高,對位錯運動的阻力作用越大,強化效果也越顯著。 第二相的強化效果除了與其本身的性能有關外,還與其形狀、分布及大小密度相關c. 細晶強化 第七章 合金鋼 鋼的分類和編號(一) 鋼的分類 低碳鋼(C<= 0.25%) 碳素鋼 中碳鋼(C<= 0.30%0.60%) 高碳鋼(C<= 0.60%) 錳 鋼按化學成分分 鉻 鋼 按合金元素種類分 硼 鋼 鉻鎳鋼 合金鋼 硅錳剛 低合金鋼(合金元素含量< 5%) 按合金元素含量分 中合金鋼(合金元素含量為5%10%) 高合金鋼(合金元素含量> 10%) 普 通 鋼(S < 0.05% ,P <= 0.045%
29、) 優(yōu) 質 鋼(S <= 0.030 %,P <= 0.035%)按質量分 高級優(yōu)質鋼(S <= 0.020 %,P <= 0.030%) 特級優(yōu)質鋼(S <= 0.015 %,P <= 0.025%) 建筑工程用鋼 工程用鋼 橋梁工程用鋼 船舶工程用鋼結構鋼 車輛工程用鋼 調質鋼 機器用鋼 滲碳鋼按用途分 彈簧鋼 軸承鋼 刃具鋼 工具鋼 模具鋼 量具鋼 不銹鋼 特殊鋼 耐熱鋼 耐磨鋼 結構鋼普通結構鋼(包括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冶煉簡單,成本低,具有相當?shù)牧W性能(即馬馬虎虎的性能),能滿足工程用剛的良好焊接性,冷成型性(鍛壓),和較高強度的要求
30、,顧用量很大、1. 成分特點:碳含量通常在0.4%以下,當強度要求高時,含碳量就去上限(最大值)。在含碳量小于0.2%的低碳鋼的基礎上,加入少量合金元素(總量小于3%)而形成低合金高強度合金鋼。Mn是強化的基本元素,即古榕強化,又降低了A3點,即提高強度又改善塑性和韌性。2. 熱處理特點:這類鋼一半不進行而處理,大多在熱軋狀態(tài)下火熱軋后正火狀態(tài)下使用。組織為鐵素體和少量珠光體。當然,如有需要,也可以進行相應的熱處理。優(yōu)質結構鋼(包括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和合金結構鋼)非金屬夾雜物少,質量級別高,一半在熱處理后使用。1. 性能要求:良好的塑性和焊接性能。適用于制造冷沖壓和焊接件。表面硬而耐磨,具有較高韌
31、性和足夠強度。適用于在沖擊和磨損條件下的零件,如汽車上的變速齒輪,內燃機上的凸輪,活塞銷。高屈服點,屈強比,高疲勞強度,足夠的塑性韌性。綜合性能好。適用于齒輪,軸類件,連桿。2. 成分特點:含碳量: 低碳:含碳量一半在0.25%以下。中碳:一般在0.25%-0.55%,這類鋼通常經過調制處理,故也稱調制剛。(綜合性能好) 中高碳:一般為0.45%-0.85%。主要用于制造彈性元件。 高碳:一般為0.95%-1.15%,保證高硬度和耐磨度。主要用于制造滾動軸承。合金化特點:(主要是Cr , Ni , Si , Mn 等元素)3. 熱處理特點:機器零件的制造工藝流程一般為:下料毛坯成型(鍛造等)預
32、備熱處理粗加工最終熱處理精加工裝配 預備熱處理(通常是退火或正火),目的是:降低硬度,便于切削,為淬火做好組織準備。 a.完全退火。退火后為F+P(S) b球化退火 最終熱處理 a.淬火+高溫回火。主要用于調制剛。處理后為回火索氏體。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適用于受力復雜的零件,如齒輪,連桿,螺栓等。 b淬火+中溫回火。主要用于彈簧鋼名主力后為回火托式體。具有高彈性極限,屈服點,和屈強比。 c.淬火+低溫回火。主要用于滾動軸承鋼,處理后的組織為回火馬氏體和未融碳化物及參與奧氏體。具有高硬度耐磨性用于制造各種滾動軸承 d.滲碳+淬火+低溫回火。主要用于滲碳鋼。工具鋼工具鋼按化學成分可分為碳素工具
33、鋼,低合金工具鋼。中合金工具鋼和鋼合金工具鋼。按用途份則分為刃具鋼,模具鋼和量具鋼。1. 性能要求:高硬度,高耐磨,高耐熱,足夠的韌性塑性。2. 成分特點含碳量:中碳:一般為0.3%-0.6%主要用于熱做模具鋼。高碳:一般為0.65%-1.35%。主要用于碳素工具鋼,地和經工具鋼和高速鋼。超高碳:1.4%-2.3%。主要用于高鉻冷作工具鋼合金化特點:低合金化:合金元素小于5%。中高合金化:合金元素大于5%3. 鍛造與熱處理特點鍛造預備熱處理完全退火 用于熱做模具鋼球化退火 用于碳素工具鋼,低合金工具鋼,高速鋼,冷作模具鋼和部分熱做模具鋼。最終熱處理淬火+高溫回火正常淬火+低溫回火(一次硬化法)
34、高溫淬火+多次高溫回火(二次硬化法)具體參見課本91頁特殊性能鋼1. 不銹鋼一 金屬腐蝕的一般概念:得失電子。二 成分特點:含碳量:低碳或超低碳,一般小于0.2%。含碳量越低,則晶間腐蝕傾向越小,耐蝕性越好。中碳或高碳,一般都是馬氏體不銹鋼合金化特點:Cr, Ni是主要元素一, 熱處理特點:淬火+回火,主要用于馬氏體不銹鋼 固溶處理 常用于奧氏體不銹鋼。第八章 鑄鐵含碳量在2以上的鐵碳合金。工業(yè)用鑄鐵一般含碳量為24。碳在鑄鐵中多以石墨形態(tài)存在,有時也以滲碳體形態(tài)存在。除碳外,鑄鐵中還含有13的硅,以及錳、磷、硫等元素。合金鑄鐵還含有鎳、鉻、鉬、鋁、銅、硼、釩等元素。碳、硅是影響鑄鐵顯微組織和
35、性能的主要元素。鑄鐵可分為: 灰口鑄鐵。含碳量較高(2.74.0),碳主要以片狀石墨形態(tài)存在,斷口呈灰色,簡稱灰鐵。熔點低(11451250),凝固時收縮量小,抗壓強度和硬度接近碳素鋼,減震性好。用于制造機床床身、汽缸、箱體等結構件。 白口鑄鐵。碳、硅含量較低,碳主要以滲碳體形態(tài)存在,斷口呈銀白色。凝固時收縮大,易產生縮孔、裂紋。硬度高,脆性大,不能承受沖擊載荷。多用作可鍛鑄鐵的坯件和制作耐磨損的零部件。 可鍛鑄鐵。由白口鑄鐵退火處理后獲得,石墨呈團絮狀分布,簡稱韌鐵。其組織性能均勻,耐磨損,有良好的塑性和韌性。用于制造形狀復雜、能承受強動載荷的零件。 球墨鑄鐵。將灰口鑄鐵鐵水經球化處理后獲得
36、,析出的石墨呈球狀,簡稱球鐵。比普通灰口鑄鐵有較高強度、較好韌性和塑性。用于制造內燃機、汽車零部件及農機具等。 蠕墨鑄鐵。將灰口鑄鐵鐵水經蠕化處理后獲得,析出的石墨呈蠕蟲狀。力學性能與球墨鑄鐵相近,鑄造性能介于灰口鑄鐵與球墨鑄鐵之間。用于制造汽車的零部件。 合金鑄鐵。普通鑄鐵加入適量合金元素(如硅、錳、磷、鎳、鉻、鉬、銅、鋁、硼、釩、錫等)獲得。合金元素使鑄鐵的基體組織發(fā)生變化,從而具有相應的耐熱、耐磨、耐蝕、耐低溫或無磁等特性。用于制造礦山、化工機械和儀器、儀表等的零部件。 鑄鐵的分類分類方法 分類名稱 說明 1.按斷口顏色分 (1)灰鑄鐵 這種鑄鐵中的碳大部分或全部以自由狀態(tài)的片狀石墨形式
37、存在,其斷口呈暗灰色,有一定的力學性能和良好的被切削性能,普遍應用于工業(yè)中 (2)白口鑄鐵 白口鑄鐵是組織中完全沒有或幾乎完全沒有石墨的一種鐵碳合金,其斷口呈白亮色,硬而脆,不能進行切削加工,很少在工業(yè)上直接用來制作機械零件。由于其具有很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又稱激冷鑄鐵或冷硬鑄鐵 (3)麻口鑄鐵 麻口鑄鐵是介于白口鑄鐵和灰鑄鐵之間的一種鑄鐵,其斷口呈灰白相間的麻點狀,性能不好,極少應用 2.按化學成分分 (1)普通鑄鐵 是指不含任何合金元素的鑄鐵,如灰鑄鐵、可鍛鑄鐵、球墨鑄鐵等 (2)合金鑄鐵 是在普通鑄鐵內加入一些合金元素,用以提高某些特殊性能而配制的一種高級鑄鐵。如各種耐蝕、耐熱、耐磨的
38、特殊性能鑄鐵 3.按生產方法和組織性能分 (1)普通灰鑄鐵 參見“灰鑄鐵” (2)孕育鑄鐵 這是在灰鑄鐵基礎上,采用“變質處理”而成,又稱變質鑄鐵。其強度、塑性和韌性均比一般灰鑄鐵好得多,組織也較均勻。主要用于制造力學性能要求較高,而截面尺寸變化較大的大型鑄件 (3)可鍛鑄鐵 可鍛鑄鐵是由一定成分的白口鑄鐵經石墨化退火而成,比灰鑄鐵具有較高的韌性,又稱韌性鑄鐵。它并不可以鍛造,常用來制造承受沖擊載荷的鑄件 (4)球墨鑄鐵 簡稱球鐵。它是通過在澆鑄前往鐵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球化劑和墨化劑,以促進呈球狀石墨結晶而獲得的。它和鋼相比,除塑性、韌性稍低外,其他性能均接近,是兼有鋼和鑄鐵優(yōu)點的優(yōu)良材料,在機
39、械工程上應用廣泛 (5)特殊性能鑄鐵 這是一種有某些特性的鑄鐵,根據(jù)用途的不同,可分為耐磨鑄鐵、耐熱鑄鐵、耐蝕鑄鐵等。大都屬于合金鑄鐵,在機械制造上應用較廣泛 鑄鐵-熱處理工藝1.消除應力退火 由于鑄件壁厚不均勻,在加熱,冷卻及相變過程中,會產生效應力和組織應力。另外大型零件在機加工之后其內部也易殘存應力,所有這些內應力都必須消除。去應力退火通常的加熱溫度為500550保溫時間為28h,然后爐冷(灰口鐵)或空冷(球鐵)。采用這種工藝可消除 鑄件內應力的9095%,但鑄鐵組織不發(fā)生變化。若溫度超過550或保溫時間過長,反而會引起石墨化,使鑄件強度和硬度降低。 2.消除鑄件白口的高溫石墨化退火 鑄
40、件冷卻時,表層及薄截面處,往往產生白口。白口組織硬而脆、加工性能差、易剝落。因此必須采用退火(或正火)的方法消除白口組織。退火工藝為:加熱到550950保溫25 h,隨后爐冷到500-550再出爐空冷。在高溫保溫期間 ,游高滲碳體和共晶滲碳體分解為石墨和A,在隨后護冷過程中二次滲碳體和共析滲碳體也分解,發(fā)生石墨化過程。由于滲碳體的分解,導致硬度下降,從而提高了切削加工性。 3.球鐵的正火 球鐵正火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珠光體基體組織,并細化晶粒,均勻組織,以提高鑄件的機械性能。有時正火也是球鐵表面淬火在組織上的準備、正 火分高溫正火和低溫正火。高溫正火溫度一般不超過950980,低溫正火一般加熱到共
41、折溫度區(qū)間820860。正火之后一般還需進行四人處理,以消除正火時產生的內應力。 4.球鐵的淬火及回火 為了提高球鐵的機械性能,一般鑄件加熱到Afc1以上3050(Afc1代表加熱時A形成終了溫度),保溫后淬入油中,得到馬氏體組織。為了適當降低淬火后的殘余應力,一般淬火后應進行回火,低溫回火組織為回火馬氏作加殘留貝氏體再加球狀石墨。這種組織耐磨性好 ,用于要求高耐磨性,高強度的零件。中溫回火溫度為350-500回火后組織為回火屈氏體加球狀石墨,適用于要求耐磨性好、具有一定效穩(wěn)定性和彈性的厚件。高溫 回火溫度為500-60D,回火后組織為回火索氏作加球狀石墨,具有韌性和強度結合良好的綜合性能,因
42、此在生產中廣泛應用。 5.球鐵的多溫淬火 球鐵經等溫淬火后可以獲得高強度,同時兼有較好的塑性和韌性。多溫淬火加熱溫度的選擇主要考慮使原始組織全部A化、不殘留F,同時也避免A晶粒長大。加熱溫度一般采用Afc1以上3050,等溫處理溫度為0350以保證獲得具有綜合機械性能的下貝氏體組織。稀土鎂鋁球鐵等 溫淬火后b=12001400MPa,k=33.6Jcm2,HRC4751。但應注意等溫淬火后再加一道回火工序。 6.表面淬火 為了提高某些鑄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勞強度,可采用表面淬火?;诣T鐵及球鐵鑄件均可進行表面淬火。一般采用高(中) 頻感應加熱表面淬火和電接觸表面淬火。 7.化學熱處理 對于要
43、求表面耐磨或抗氧化、耐腐蝕的鑄件,可以采用類似于鋼的化學熱處理工藝,如氣體軟氯化、氯化、滲硼、滲硫等處理。 鑄鐵的焊接性鑄鐵含碳量高,塑性差,組織不均勻,焊接性很差,在焊接時,一般容易出現(xiàn)以下問題: 1、焊后易產生白口組織 2、焊后易出現(xiàn)裂紋 3、焊后易產生氣孔 因此,在生產中,鑄鐵是不作為焊接材料的.一般只用來焊補鑄鐵件的鑄造缺陷以及局部破壞的鑄鐵件。鑄鐵的焊補一般采用氣焊或焊條電弧焊。 第九章 有色金屬及其合金5.3.1鋁及其合金1純鋁1、 比重小,比強高。2、 具有優(yōu)良的物理化學性能,導電、導熱性好3、 加工性能好,焊接性能好。2鋁合金分類根據(jù)成分和工藝性能特點分為:形變鋁合金,鑄造鋁合
44、金(結合書中P107圖5-3-1【1】 形變鋁合金(1) 防銹鋁合金:代號“LF”,所含合金元素錳、鎂,主要作用是產生固溶強化和提高耐腐蝕性。(2) 硬鋁合金:代號“LY”時效處理強化(3) 超硬鋁:代號“LC”,室溫強度最高(4) 鍛造鋁合金:代號“LD”,固溶處理和人工時效強化【2】 鑄造鋁合金:代號“ZL”,常用鑄造鋁合金分為al-si,al-mg,al-cu,al-zn系,應用最廣的是AL-SI系合金(1) 鋁硅鑄造鋁合金舉例ZL102(2) 其他鑄造鋁合金:鑄造鋁銅合金,鑄造鋁鎂合金,鑄造鋁鋅合金5.3.2銅及其合金1純銅(1)又稱為紫銅,相對密度為8.96,熔點為1083度。具有良
45、好的導電、導熱性以及抗大氣腐蝕性抗磁性金屬(2)工業(yè)純銅有T1T2T3T4四個牌號,T后數(shù)字越大,純度越低2黃銅(1) 以ZN為主要合金元素,用H+平均含銅量(2) 普通黃銅的組織和性能受含鋅量的影響,工業(yè)黃銅中的鋅含量不超過47%(3) 根據(jù)退火組織分為單相黃銅和雙相黃銅(4) 為了改善黃銅的某些性能加入一些其他的合金元素3青銅工業(yè)上以鋁、硅、鈹、錳、鉛、鈦等為主加元素的銅合金編號為“Q+主加元素符號+主加元素含量”鑄造青銅前面加Z1錫青銅(1)以SN為主加元素,組織性能與含SN量有關見書上P113圖5-3-8(2)含SN量低于8%的塑性好,適于壓力加工,成為壓力加工錫青銅,大于10%成為鑄
46、造錫青銅【2】鋁青銅(1) 以鋁為主加元素,力學性能受含鋁量的影響書P114圖5-3-9(2) 強度高、抗腐蝕性和鑄造型均好【3】 鈹青銅(1) 進行固溶時效處理,力學性能與含BE量及時效處理工藝有關(2) 主要用于制造精密儀器、儀表的彈性元件、耐磨零件等5.3.3軸承合金 編號為“ZCH+基本元素+主加元素+主加元素含量+輔加元素含量”1 錫基軸承合金是SN-SB-CU系合金,膨脹系數(shù)和摩擦系數(shù)小,良好的導熱、抗蝕性和工藝性,適于制造重要的軸承2 鉛基軸承合金是PB-SB-SN-CU系合金,性能低于錫基軸承合金,但是由于價格便宜,常用作低速、低載荷的軸承材料3 其他軸承合金銅基、鋁基軸承合金5.3.4其他有色金屬及其合金1鈦及其合金(1)鈦是銀白色金屬,相對密度小,熔點為1668度,導熱性差(2)鈦合金分為:三類2鎂及其合金(1)鎂的相對密度為1.74,具有很高的化學活性,易在空氣中形成疏松多孔的氧化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理清思路的市政工程考試試題及答案
- 家庭農場農產品直銷市場準入協(xié)議
- 酒店旅游業(yè)智能化服務與運營方案
- 商場工裝室內裝修施工協(xié)議
- 軟件測試及優(yōu)化策略實施方案
- 市場營銷客戶關系管理測試卷
- 電子政務公共服務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方略
- 行政管理與社會責任傳播試題及答案
- 深刻理解的2025年工程經濟試題及答案
- 水電站業(yè)務技術考試試題及答案
- 鄉(xiāng)村振興與規(guī)劃建設知到章節(jié)答案智慧樹2023年同濟大學
- 煤礦安全規(guī)程(2022版)解讀
-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古代詩歌五首》 閱讀鑒賞題 中考題匯總(背誦 含答案)
- 陳長興《用武要言》(附要點解析)
- 防災減災日安全隱患排查臺賬
- 小品搞笑大全劇本完整-搞笑小品劇本:《四大才子》
- 腸結?。ú煌耆阅c梗阻)中醫(yī)診療方案(試行)
- 肩周炎的康復PPT通用課件
- GB/T 328.5-2007建筑防水卷材試驗方法第5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厚度、單位面積質量
- GB/T 15970.6-2007金屬和合金的腐蝕應力腐蝕試驗第6部分:恒載荷或恒位移下預裂紋試樣的制備和應用
- 案款收款賬戶確認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