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熱 能源習題_第1頁
燃燒熱 能源習題_第2頁
燃燒熱 能源習題_第3頁
燃燒熱 能源習題_第4頁
燃燒熱 能源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欄目內容,在學生用書中以獨立形式分冊裝訂!)一、選擇題1下列分別是利用不同能源發(fā)電的實例圖形,其中不屬于新能源開發(fā)利用的是()答案:C2下列性質中,能說明乙醇宜作燃料的是()燃燒時發(fā)生氧化反應充分燃燒的產物不污染環(huán)境乙醇是一種可再生能源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A BC D解析:在選擇燃料時,應從物質的燃燒熱(燃燒熱值高),燃料的儲量(儲量大,可再生),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無影響或盡可能小)等各方面綜合考慮,乙醇燃燒熱值高,充分燃燒生成物為CO2和H2O,對環(huán)境無污染,且可以由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淀粉發(fā)酵制取,是一種可再生能源,而燃燒時發(fā)生氧化反應是所有可燃物燃燒時的共性,故錯誤。答案:D3下列說

2、法正確的是()ACO是不穩(wěn)定的氧化物,它能繼續(xù)和氧氣反應生成穩(wěn)定的CO2,故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B在101 kPa時,1 mol碳燃燒所放出的熱量為碳的燃燒熱C物質燃燒都需要氧氣D物質燃燒放出熱量的多少與外界條件有關解析:A中CO是強還原劑(高溫時),點燃時易和氧氣反應,生成穩(wěn)定的二氧化碳,故CO燃燒是放熱反應;B中碳燃燒有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1 mol碳完全燃燒生成CO2時所放出的熱量叫燃燒熱;任何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都叫燃燒,如H2在Cl2中燃燒。答案:D4下列關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H5 800 kJ·mol1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3、A該反應的反應熱為H5 800 kJ·mol1,是放熱反應B該反應的H與各物質的狀態(tài)有關,與化學計量數也有關C該式的含義為25 、101 kPa下,2 mol C4H10氣體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時放出熱量5 800 kJD該反應為丁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燒熱為5 800 kJ·mol1解析:根據燃燒熱的定義,丁烷的物質的量應為1 mol,故題中方程式不是丁烷的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由題中方程式可知丁烷燃燒熱為2 900 kJ·mol1,再根據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注意事項及意義可知,A、B、C正確,D錯誤。答案:D5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CH4(

4、g)O2(g)=CO2(g)H2O(l)H445.15 kJ/molCH4(g)O2(g)=CO(g)2H2O(l)H607.3 kJ/mol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CH4(g)2O2(g)=CO2(g)2H2O(g)H802.3 kJ/mol則CH4的燃燒熱為()A445.15 kJ/mol B607.3 kJ/molC890.3 kJ/mol D802.3 kJ/mol解析:1 mol甲烷完全燃燒生成CO2(g)和H2O(l)時的H890.3 kJ/mol,故甲烷的燃燒熱為890.3 kJ/mol。答案:C6甲醇屬于可再生能源,可代替汽

5、油作為汽車的燃料,下列能正確表示甲醇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ACH3OH(l)O2(g)=CO2(g)2H2O(l)H763.3 kJ/molBCH3OH(l)O2(g)=CO2(g)2H2O(l)H763.3 kJ/molCCH3OH(l)O2(g)=CO2(g)2H2O(g)H675.3 kJ/molD2CH3OH(l)3O2(g)=2CO2(g)4H2O(l)H1 526.6 kJ/mol解析:根據燃燒熱的定義,書寫表示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時要以1 mol可燃物為標準,其他物質的計量數可用分數,且生成物為穩(wěn)定氧化物。答案:B7已知熱化學方程式C2H2(g)O2(g)=2CO2(g)H2

6、O(g)H1 256 kJ/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炔(C2H2)的燃燒熱為1 256 kJ/molB若轉移10 mol電子,則消耗2.5 mol O2C若生成2 mol液態(tài)水,則H2 512 kJ/molD若形成4 mol碳氧共用電子對,則放出的熱量為2 512 kJ解析:1 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最穩(wěn)定的氧化物時,所放出的熱量稱為該可燃物的燃燒熱。由于熱化學方程式中的水是氣態(tài),不是最穩(wěn)定的狀態(tài),故A不正確。消耗1 mol O2轉移電子4 mol,若轉移10 mol電子,則n(O2) mol2.5 mol,故B正確。生成2 mol氣態(tài)水時,H2 512 kJ/mol,C不正確。形成

7、4 mol碳氧共用電子對,也就是生成1 mol CO2,放出的熱量應為628 kJ。答案:B8煤的氣化是實施節(jié)能環(huán)保的一項重要措施。通常在高溫下將煤轉化為水煤氣,再將水煤氣作為氣體燃料。有關熱化學方程式如下:C(s)H2O(g)=CO(g)H2(g)H1131.3 kJ/mol2CO(g)O2(g)=2CO2(g)H2566.0 kJ/mol2H2(g)O2(g)=2H2O(g)H3483.6 kJ/mol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水煤氣只能用作燃料B水煤氣是一種二級能源,比煤直接燃燒污染小C等質量的CO和H2完全燃燒時,前者放熱多D由反應可以確定H2的燃燒熱為241.8 kJ/mol解析:水

8、煤氣在工業(yè)上還可用作還原性氣體,故A項錯;水煤氣屬于二級能源,其燃燒產物為CO2和H2O,比煤直接燃燒污染小,故B正確;通過、反應可以計算得出,等質量的H2比CO完全燃燒放熱多,故C錯誤;H2燃燒生成的穩(wěn)定的氧化物應為液態(tài)水,故D錯誤。答案:B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H4(g)2O2(g)=CO2(g)2H2O(g)H801.3 kJ/mol結論:CH4的燃燒熱為801.3 kJ/molBSn(s,灰) Sn(s,白)H2.1 kJ/mol(灰錫為粉末狀)結論:錫制品在寒冷的冬天因易轉化為灰錫而損壞C稀溶液中有:H(aq)OH(aq)=H2O(l)H57.3 kJ/mol結論:將鹽酸與氨水的

9、稀溶液混合后,若生成1 mol H2O,則會放出57.3 kJ的能量DC(s,石墨)O2(g)=CO2(g)H393.5 kJ·mol1C(s,金剛石)O2(g)=CO2(g)H395 kJ·mol1結論:相同條件下金剛石性質比石墨穩(wěn)定解析:A錯,H2O為液態(tài)時才是CH4的燃燒熱;C錯,氨水因電離需要吸收熱量,放出的熱量將小于57.3 kJ。D項,將兩方程式相減,得C(s,石墨)=C(s,金剛石)H1.5 kJ/mol意味著石墨變成金剛石要吸收能量,即金剛石比石墨能量高,根據能量高則不穩(wěn)定的規(guī)律,可知D不正確。答案:B10已知:CH4(g)2O2(g)=CO2(g)2H2O

10、(l)HQ1 kJ·mol12H2(g)O2(g)=2H2O(g)HQ2 kJ·mol12H2(g)O2(g)=2H2O(l)HQ3 kJ·mol1常溫下,取體積比為41的甲烷和氫氣的混合氣體11.2 L(標準狀況),經完全燃燒后恢復到常溫,放出的熱量(單位:kJ)為()A0.4Q10.05Q3 B0.4Q10.05Q2C0.4Q10.1Q3 D0.4Q10.2Q3解析:常溫下水呈液態(tài),可利用反應進行計算,11.2 L混合氣體中n(CH4)0.4 mol,n(H2)0.1 mol,即0.4 mol CH4燃燒放出的熱量為0.4Q1 kJ,0.1 mol H2燃燒放

11、出的熱量為0.05Q3 kJ,故總共放出的熱量為(0.4Q10.05Q3) kJ。答案:A二、非選擇題11能源可劃分為一級能源和二級能源。自然界中以現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稱為一級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間接制取的能源稱為二級能源。氫氣是一種高效而沒有污染的二級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來制?。?H2O(l)=2H2(g)O2(g)H571.6 kJ/mol。根據以上敘述回答:(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雙選)()A電能是二級能源B水力是二級能源C天然氣是一級能源 D焦爐氣是一級能源(2)已知: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等質量的氫氣和甲烷分

12、別完全燃燒后,放出的熱量之比約為()A13.4 B11.7C2.61 D4.61(3)關于用水制取二級能源氫氣,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確的是(雙選)()A組成水的氫和氧都是可以燃燒的物質,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況下,使氫成為二級能源B設法將太陽光聚焦,產生高溫,使水分解產生氫氣C尋找高效催化劑,使水分解產生氫氣,同時釋放能量D尋找特殊催化劑,用于開發(fā)廉價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氫氣解析:(1)電能通常是由其他能源(如煤、石油等)間接制取的,應屬于二級能源。直接利用水的動能和勢能,水力應屬于一級能源,若用水力發(fā)電,則發(fā)出的電能應屬于二級能源。天然氣為一級能源。焦爐氣是煉焦的產物,是從煤間接制取的,應屬于二

13、級能源。(3)構成水的氫、氧兩元素與其單質H2和O2性質不同,水不能燃燒,O2也不是可燃物,O2只是能助燃。A錯。水的分解是吸熱反應,利用太陽能產生高溫使水分解,此法可取,B正確。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的速率,卻不能把水分解,水分解的反應是吸熱反應,C錯。D是一個可以肯定的研究方向,以解決分解水制H2的問題。答案:(1)AC(2)C(3)AC12CaCO3(s)=CaO(s)CO2(g)H177.7 kJC(s)H2O(g)=CO(g)H2(g)H131.3 kJ/molH2SO4(l)NaOH(l)=Na2SO4(l)H2O(l)H57.3 kJ/molC(s)O2(g)=CO2(g)H393.

14、5 kJ/molCO(g)O2(g)=CO2(g)H283 kJ/molHNO3(aq)NaOH(aq)=NaNO3(aq)H2O(l)H57.3 kJ/mol2H2(g)O2(g)=2H2O(l)H571.6 kJ/mol(1)上述熱化學方程式中,不正確的有_;不正確的理由分別是_。(2)根據上述信息寫出表示H2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_。(3)上述反應中,表示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表示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解析:(1)中反應熱的單位應是kJ/mol,式不符合實際反應情況,碳和水的反應屬于吸熱反應,H>0;式中H2SO4、NaOH、Na2SO4的聚集狀態(tài)應為aq。(2)據可寫出表

15、示H2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H2(g)O2(g)=H2O(l)H285.8 kJ/mol。(3)燃燒熱是101 kPa 1 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熱量,故、表示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同理,中和熱是指酸堿的稀溶液中和生成1 mol水時所放出的熱量,故可表示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答案:(1)中H單位有誤;不符合客觀事實,H應大于零;除H2O外各物質均處于稀溶液中,應用aq 標注(2)H2(g)O2(g)=H2O(l)H285.8 kJ/mol(3)13“嫦娥一號”登月成功,實現了中國人“奔月”的夢想。(1)發(fā)射“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火箭的第三級使用的推進劑是液氫和液氧,這種推

16、進劑的優(yōu)點是_;_。(請寫兩條)(2)下列是298 K時,氫氣(H2)、碳(C)、辛烷(C8H18)、甲烷(CH4)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H2(g)O2(g)=H2O(l)H285.8 kJ·mol1C(g)O2(g)=CO2(g)H393.5 kJ·mol1C8H18(l)O2(g)=8CO2(g)9H2O(l)H5 518 kJ·mol1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1相同質量的H2、C、C8H18、CH4完全燃燒時,放出熱量最多的是_,通過計算說明等質量的氫氣和碳燃燒時產生熱量的比是_(保留1位小數)。

17、(3)已知:H2(g)=H2(l)H0.92 kJ·mol1O2(g)=O2(l)H6.84 kJ·mol1H2O(l)=H2O(g)H44.0 kJ·mol1請寫出液氫和液氧生成氣態(tài)水的熱化學方程式:_。解析:(1)H2的密度小,相同質量的H2比其他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多,產物H2O不對大氣造成污染。(2)根據各物質燃燒的燃燒熱數據可算出,等質量的H2、C、C8H18、CH4完全燃燒時,H2放出熱量最多。等質量的H2和C燃燒產生的熱量比為:285.84.41。(3)根據H2(g)O2(g)=H2O(l)H285.8 kJ·mol1,以及題給各物質狀態(tài)變化

18、時的焓變,可求出H2(l)O2(l)=H2O(g)的焓變H的數值,H(285.80.92×6.8444) kJ·mol1237.46 kJ·mol1。答案:(1)相同質量時,氫氣放出的熱量多產物為水,無污染(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H24.41(3)H2(l)O2(l)=H2O(g)H237.46 kJ·mol114以下是一些烷烴的燃燒熱(kJ/mol)數據,回答下列問題:化合物燃燒熱化合物燃燒熱甲烷891.0正丁烷2 878.0乙烷1 560.8異丁烷2 869.6丙烷2 221.52­甲基丁烷3 531.3(1)已知:物質的能量越高越不穩(wěn)定,根據表中的數據,比較正丁烷、異丁烷的熱穩(wěn)定性:正丁烷_異丁烷(填“>”或“<”)。(2)寫出表示乙烷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_。(3)相同質量的烷烴,碳的質量分數越大,燃燒放出的熱量_(填“越多”、“越少”或“相同”)。解析:(1)由表中數據可知,正丁烷的燃燒熱大于異丁烷,燃燒熱越大,能量越高,越不穩(wěn)定,由此知正丁烷的熱穩(wěn)定性小于異丁烷。(2)由表查得乙烷的燃燒熱為1 560.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