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學01第一章習題解答_第1頁
土力學01第一章習題解答_第2頁
土力學01第一章習題解答_第3頁
土力學01第一章習題解答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土力學)»部分習題解答(注:為第一版參考答案,校對:建工學院巖土系)(第一章)習題11-2 根據(jù)圖1-5上四根粒徑分布曲線,列表寫出各土的各級粒組含量,估算、 土的C及CC并評價其級配情況。解:各土樣各級粒組的含量如下表:編號>2mm2<00002%9%23%34%21%11%020%62%15%3%0000020%33%11%25%8%2%00004%32%23%16%8105200對土樣:Cud6o/dio 0.38/0.18 2.11Cc d;0/(d60 d10) 0.32 /(0.38 0.18) 1.25因為CU<5,所以該士級配不良。對土樣:Cud60

2、/d101.5/0.095 15.8Cc d30 /(d60 d10)0.22 /(1.5 0.095) 0.28因為CC<1,所以該士級配不良。對土樣:Cud60/d100.45/0.03 15_22一 一Ccd30 /(d60 d10)0.15 /(0.45 0.03) 1.67因為C>5、CC介于1和3之間,所以該土級配良好。注意圖1-5中的橫坐標位置和數(shù)字的估讀。1-8有一塊體積為60 cm3的原狀土樣,重N,烘干后No已知土粒比重(相對密度)Gs = o求土的天然重度、天然含水量W、干重度八飽和重度sat、浮重度'孔隙比e及飽和度S解:分析:由Wf口 V可算得,由

3、W和V可算得 力加上G,共已知3個指標,故 題目可解。W V WsV31.05 103-17.5kN/m60 10 630.85 1036-14.2 kN/m60 10Gs sG2.67 10 26.7kN/mss sWw1.05 0.85w 23.5%Ws0.85s(1 w) d 26.7(1 0.235)e 1 1 0.884Sr17.5w Gs0.235 2.6s 71%(1-12)sat0.88426.7 0.884 10318.9kN/m1 0.884w 18.9 10 8.9kN/m3(1-14)(1-15)(1-16)注意:1.使用國際單位制,計算結(jié)果的精確度適宜,注意結(jié)果的單位

4、;2 .w為已知條件,近似取w=10kN/m3;3 .注意求解順序,條件具備者先做;4,注意各 的取值范圍。1-9 根據(jù)式(1-12)的推導方法用土的單元三相簡圖證明式(1-14)、 (1-17)。證明:略(1-15)、1-10某工地在填土施工中所用土料的含水量為5%為便于夯實需在土料中加水,使其含水量增至15%試問每1000 kg質(zhì)量的土料應(yīng)加多少水解:分析:加水前后M不變。于是:加水前的總質(zhì)量:Ms 5% Ms 1000加水后的總質(zhì)量:M s 15% Ms 1000 M w由(1)得:Ms 952kg ,代入(2)得: Mw 95.2kg(D(2)注意:土料中包含了水和土顆粒,共為 100

5、0kg,另外,注意Mw0Ms1-11用某種土筑堤,土的含水量w = 15%, 土粒比重G=。分層夯實,每層先填,其重度等 =16kN/mt夯實達到飽和度Sr=85%f再填下一層,如夯實時水沒有流失,求每層夯實后的厚度。解:分析:壓實前后 W Vs、w不變,如設(shè)每層填土的土顆粒所占的高度為hs,則壓實前后hs不變,于是有:h1h2, 、hs -(D1 e11 e2式中的h1和h2分別為壓實前后的填土高度,巳和e2分別為壓實前后的空隙比,由題 給條件,求出:s(1 w) 2.67 10 (1 0.15)e - 1 2 1 0.91916* 2 0.471Sr0.85代入(1)式,得:(1 引% 1

6、 0.471h21 0.9190.50.383m1-12某飽和土樣重,體積為cm3,將其烘過一段時間后重為 N,體積縮至cm3,飽 和度Sr =75%試求土樣在烘烤前和烘烤后的含水量及孔隙比和干重度。解:烘烤前:W10.4N,1satW1V21.5cm3, Sr1 100%30.4 10 336 18.6kN/m21.5 10 6烘烤后:W20.33N,V2烘后減少水重:Ww相應(yīng)水體體積:Ww減小的土體積:烘后氣體體積:烘后孔隙體積,由:行:土顆粒體積:得至上烘后水體體積:相應(yīng)的水重:Ww2土顆粒重:行:WsvTW2V2W1,15.7cm3, Sr2 75% 30.33 1036 21.0kN

7、/m15.7 10 6W20.4 0.330.07 10 3/9.810.07N7.14 10 6m3一一一 一_3V1 V2 21.5 15.7 5.8cmVa2VwV 7.14 5.85.8 101.34cm3Sr2Vw2 /Vv2(Vv2 Va2 ) /Vv20.75Vv2 Va2/0.25 1.34/0.25 5.36cm33Vs V2 Vv215.7 5.36 10.34cme2 Yv21Vs 5.36/10.34 0.52Vw2Vv2 Va25.36 1.34 4.02cm3wVv29.81Ws W2 Ww20.291 10 310.34 10 6e2 Sr2Gs4.02 10 6

8、39.44 10-6kN0.33 0.039 0.291N28.1kN/m 3Gs0.52 0.75小0.1362.860.039N篇 2.86d2s1e228.13 18.5kN/m1 0.52由此得烘烤前:W1W1 Ws0.4 0.2910.3 7 4Ws0.291WiGsSr10.374 2.86 /1.07d1s1 ei28.1313.6kN/m1 1.071-13設(shè)有懸液1000其中含土樣cm3,測得土粒重度s = 27 kN/ m3。當懸液攪拌均勻,停放2min后,在液面下20處測得懸液比重G=,并測得水的粘滯系數(shù)x 10 3,試求相應(yīng)于級配曲線上該點的數(shù)據(jù)。解:略1-14 某砂土

9、的重度s = 17 kN/耐,含水量w= % 土粒重度s= kN/m3。其最大孔隙比和最小孔隙比分別為和求該砂土的孔隙比e及相對密實度Dr,并按規(guī)范定其密實度。已知:s=17kN/m3, w=%s=m,故有:e 上)1 箋5 (1 °.086) 1 0.69317又由給出的最大最小孔隙比求得 Dr=,所以由橋規(guī)確定該砂土為中密。1-15試證明Drdmax( d一山。式中dmax、 d、 d min分別相應(yīng)于Smax、e、d ( d max d min )emin的干(容)重度。證:關(guān)鍵是e和d之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由e ,1,可以得到emax1和emin1 ,將其代入 D的表達式,化簡ddmindmax后便可得證。需要注意的是公式中的 emax和dmin是對應(yīng)的,而emin和dma龍對應(yīng)的。1-18 為圖1-5中的四個土樣定出土名,其中土的wl=39% WP=21%解:土: w=39% w=21% 所以:Ip=39-21=18,按表 1-12 定為粘土;土: >的顆粒含量為38%&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