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Java中的關鍵字Java 語言中有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詞被稱為關鍵字。關鍵字對 Java 的編譯器有著特殊的意義,在程序中應用時一定要慎重哦!Java 中常用關鍵字:問:這么多,記不住啊。-_-|答:現在不需要你記住所有,混個眼熟即可,在學習的過程中,你會逐步找到感覺并記住他們對了,差點忘了大事,Java 關鍵字是區(qū)分大小寫的哦!所以 void 是關鍵字,但 Void 就不是了認識Java標識符 問:標識符是神馬? 答:標識符就是用于給 Java 程序中變量、類、方法等命名的符號。使用標識符時,需要遵守幾條規(guī)則: 1. 標識符可以由字母、數字、下劃
2、線(_)、美元符($)組成,但不能包含 、%、空格等其它特殊字符,不能以數字開頭。譬如:123name 就是不合法滴 2. 標識符不能是 Java 關鍵字和保留字( Java 預留的關鍵字,以后的升級版本中有可能作為關鍵字),但可以包含關鍵字和保留字。如:不可以使用 void 作為標識符,但是 Myvoid 可以 3. 標識符是嚴格區(qū)分大小寫的。 所以涅,一定要分清楚 imooc 和 IMooc 是兩個不同的標識符哦! 4. 標識符的命名最
3、好能反映出其作用,做到見名知意。變量是什么簡單的說,我們可以把變量看作是個盒子,可以將鑰匙、手機、飲料等物品存放在這個盒子中,也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換成我們想存放的新物品。在 Java 中,我們通過三個元素描述變量:變量類型、變量名以及變量值。如果我們把變量比作是酒店的房間,要存儲的數據就好比要住宿的客人,我們可以根據客人的要求安排其入住“標準間”或者是“總統套房”,并且可以根據房間名字快速查找到入住客人的信息。同理,在 Java 程序中,我們也可以根據所需要保存的數據的格式,將其保存在指定類型的變量空間中,并且通過變量名快速定位!例如,我們定義了一個變量 love ,用來保存
4、一個字符串 “imooc” , 在程序中只要找到了 love 這個變量,就能找到存儲在里面的 ”imooc”!當然,我們也可以把 love 里面的值更換成新的字符串 “i love imooc” !運行結果:各位小伙伴們一定要注意哦: Java 中的標點符號是英文的。譬如語句結束的分號,是英文符號的分號,千萬表寫成中文滴哦如何命名Java變量如同酒店會給每個房間起個性化的名字一樣,程序中的變量也需要用合理的名字進行管理-變量名!需要注意,給酒店房間起名字時可以是數字,如“802”,也可以是有趣的名字,如“牡丹”、“美國總統”
5、、“水簾洞”等,但在給變量起名字時,必須符合一定的規(guī)則,如下所示:以下變量的命名都是符合規(guī)范的:但請看下面的代碼,你懂得哈:優(yōu)秀攻城師的習慣:1、變量名由多單詞組成時,第一個單詞的首字母小寫,其后單詞的首字母大寫,俗稱駱駝式命名法(也稱駝峰命名法),如 myAge2、變量命名時,盡量簡短且能清楚的表達變量的作用,做到見名知意。如:定義變量名 stuName 保存“學生姓名”信息PS: Java 變量名的長度沒有限制,但 Java 語言是區(qū)分大小寫的,所以 price 和 Price 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變量哦Java中的數據類型通常情況下,為了方便
6、物品的存儲,我們會規(guī)定每個盒子可以存放的物品種類,就好比在“放臭襪子的盒子”里我們是不會放“面包”的!同理,變量的存儲也講究“分門別類”!Java 語言是一種強類型語言。通俗點說就是,在 Java 中存儲的數據都是有類型的,而且必須在編譯時就確定其類型。 Java 中有兩類數據類型:在 Java 的領域里,基本數據類型變量存的是數據本身,而引用類型變量存的是保存數據的空間地址。說白了,基本數據類型變量里存儲的是直接放在抽屜里的東西,而引用數據類型變量里存儲的是這個抽屜的鑰匙,鑰匙和抽屜一一對應。常用的基本數據類型有: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注:關于 float 型和 double 型的區(qū)別,以及
7、char 型和 String 型的不同,在 wiki 中有相關的總結,小伙伴們可以去查看哦String 是一種常見的引用數據類型,用來表示字符串。在程序開發(fā)中,很多操作都要使用字符串來完成,例如系統中的用戶名、密碼、電子郵箱等。Java中變量的使用規(guī)則不得不接受的變量小脾氣:1、Java 中的變量需要先聲明后使用2、變量使用時,可以聲明變量的同時進行初始化,也可以先聲明后賦值3、變量中每次只能賦一個值,但可以修改多次4、main 方法中定義的變量必須先賦值,然后才能輸出5、雖然語法中沒有提示錯誤,但在實際開發(fā)中,變量名不建議使用中文,容易產生安全隱患,譬如后期跨平臺操作時出現亂碼等等
8、關于 String :表示變量中存儲的數據的類型為字符串,后面小節(jié)中會詳細講到,小小期待吧Java中的自動類型轉換在 Java 程序中,不同的基本數據類型的數據之間經常需要進行相互轉換。例如:,代碼中 int 型變量 score1 可以直接為 double 型變量 score2 完成賦值操作,運行結果為: 82.0 這種轉換稱為自動類型轉換。當然自動類型轉換是需要滿足特定的條件的:1. 目標類型能與源類型兼容,如 double 型兼容 int 型,但是 char 型不能兼容 int 型2. 目標類型大于源類型,如 dou
9、ble 類型長度為 8 字節(jié), int 類型為 4 字節(jié),因此 double 類型的變量里直接可以存放 int 類型的數據,但反過來就不可以了Java中的強制類型轉換相信小伙伴們也發(fā)現了,盡管自動類型轉換是很方便的,但并不能滿足所有的編程需要。 例如,當程序中需要將 double 型變量的值賦給一個 int 型變量,該如何實現呢?顯然,這種轉換是不會自動進行的!因為 int 型的存儲范圍比 double 型的小。此時就需要通過強制類型轉換來實現了。語法:( 數據類型 ) 數值運行結果:可以看到,通過強制類型轉換將 75.8 賦值給 int 型變量后,結果為 7
10、5,數值上并未進行四舍五入,而是直接將小數位截斷。明白了吧,強制類型轉換可能會造成數據的丟失哦,小伙伴們在應用時一定要慎重哦!Java常量的應用所謂常量,我們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特殊的變量,它的值被設定后,在程序運行過程中不允許改變。語法:final 常量名 = 值;程序中使用常量可以提高代碼的可維護性。例如,在項目開發(fā)時,我們需要指定用戶的性別,此時可以定義一個常量 SEX,賦值為 "男",在需要指定用戶性別的地方直接調用此常量即可,避免了由于用戶的不規(guī)范賦值導致程序出錯的情況?;镉媯冏⒁饫玻撼A棵话闶褂么髮懽址绾卧贘ava中使用注釋在編寫程序時,經常需要添加一些注釋,用
11、以描述某段代碼的作用。一般來說,對于一份規(guī)范的程序源代碼而言,注釋應該占到源代碼的 1/3 以上。因此,注釋是程序源代碼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定要加以重視哦!Java 中注釋有三種類型:單行注釋、多行注釋、文檔注釋運行結果: Hello Imooc!看:被注釋的代碼塊在程序運行時是不會被執(zhí)行的我們可以通過 javadoc 命令從文檔注釋中提取內容,生成程序的 API 幫助文檔。打開首頁,查看下生成的 API 文檔PS:使用文檔注釋時還可以使用 javadoc 標記,生成更詳細的文檔信息: author
12、60;標明開發(fā)該類模塊的作者 version 標明該類模塊的版本 see 參考轉向,也就是相關主題 param 對方法中某參數的說明 return 對方法返回值的說明 exception 對方法可能拋出的異常進行說明什么是運算符運算符是一種“功能”符號,用以通知 Java 進行相關的運算。
13、譬如,我們需要將變量 age 的值設置為 20 ,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告訴程序需要進行賦值操作。Java 語言中常用的運算符可分為如下幾種:Ø 算術運算符Ø 賦值運算符Ø 比較運算符Ø 邏輯運算符Ø 條件運算符Java中的算術運算符算術運算符主要用于進行基本的算術運算,如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等。Java 中常用的算術運算符: 其中,+ 和 - 既可以出現在操作數的左邊,也可以出現在右邊,但結果是不同滴例1:運行結果:例2:運行結果:一定要注意哦!自增
14、和自減運算符只能用于操作變量,不能直接用于操作數值或常量!例如 5+ 、 8- 等寫法都是錯誤滴!PS:% 用來求余數,也稱為”取模運算符“Java中的賦值運算符賦值運算符是指為變量或常量指定數值的符號。如可以使用 “=” 將右邊的表達式結果賦給左邊的操作數。Java 支持的常用賦值運算符,如下表所示:Java中的比較運算符比較運算符用于判斷兩個數據的大小,例如:大于、等于、不等于。比較的結果是一個布爾值( true 或 false )。Java 中常用的比較運算符如下表所示:注意哦:1、 > 、 < 、 >= 、 <= 只支持左右兩邊操作數是數值
15、類型2、 = 、 != 兩邊的操作數既可以是數值類型,也可以是引用類型Java中的邏輯運算符邏輯運算符主要用于進行邏輯運算。Java 中常用的邏輯運算符如下表所示:我們可以從“投票選舉”的角度理解邏輯運算符:1、 與:要求所有人都投票同意,才能通過某議題2、 或:只要求一個人投票同意就可以通過某議題3、 非:某人原本投票同意,通過非運算符,可以使其投票無效4、 異或:有且只能有一個人投票同意,才可以通過某議題當使用邏輯運算符時,我們會遇到一種很有趣的“短路”現象。譬如:( one > two ) && ( on
16、e < three ) 中,如果能確定左邊 one > two 運行結果為 false , 則系統就認為已經沒有必要執(zhí)行右側的 one < three 啦。同理,在( one > two ) | ( one < three ) 中,如果能確定左邊表達式的運行結果為 true , 則系統也同樣會認為已經沒有必要再進行右側的 one < three 的執(zhí)行啦!Java中的條件運算符條件運算符( ? : )也稱為 “三元運算符”。語法形式:布爾表達式 ? 表達式1 :表達式2運算過程:如果布爾表達式的值為
17、 true ,則返回 表達式1 的值,否則返回 表達式2 的值例如:因為,表達式 8>5 的值為 true ,所以,返回: 8大于5Java中運算符的優(yōu)先級所謂優(yōu)先級,就是在表達式中的運算順序。Java 中常用的運算符的優(yōu)先級如下表所示:級別為 1 的優(yōu)先級最高,級別 11 的優(yōu)先級最低。譬如,x = 7 + 3 * 2 得到的結果是 13 “先乘后加”嘛!PS:大家沒必要去死記運算符的優(yōu)先級順序,實際開發(fā)中,一般會使用小括號輔助進行優(yōu)先級管理。例如:分析:小括號優(yōu)先級最高,因此1、 執(zhí)
18、行 a + 18 ,結果為 302、 執(zhí)行( a + 18 ) % 4 取模,結果為 23、 執(zhí)行 a * ( ( a + 18 ) % 4 ),結果為 24Java條件語句之 if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先做判斷,然后才決定是否要做某件事情。例如,如果考試成績大于 90 分,則獎勵一個 IPHONE 5S 。對于這種“需要先判斷條件,條件滿足后才執(zhí)行的情況”,就可以使用 if 條件語句實現。語法: 執(zhí)行過程: 如:注意哦:如果 if 條件成立時的執(zhí)行語句只有一條,是可以省略大括號滴!但如果執(zhí)行語句
19、有多條,那么大括號就是不可或缺的嘍Java條件語句之 if.elseif.else 語句的操作比 if 語句多了一步: 當條件成立時,則執(zhí)行 if 部分的代碼塊; 條件不成立時,則進入 else 部分。例如,如果考試成績大于 90 分,則獎勵一個 IPHONE 5S ,否則罰做 500 個俯臥撐。語法:執(zhí)行過程: 如:Java條件語句之多重 if多重 if 語句,在條件 1 不滿足的情況下,才會進行條件 2 的判斷;當前面的條件均不成立時,才會執(zhí)行 else 塊內的代碼。例如,如果考試成績大于 90 分,則獎勵一個 IPHONE 5
20、S ,如果成績介于 70 分至 90 分之間,則獎勵一個紅米,否則罰做 500 個俯臥撐。語法: 執(zhí)行過程: 如:該段代碼的含義是:如果 score 值大于90,則獎勵一個 Iphone 5s ,當 score 值小于等于 90 時,先判斷 score 是否大于 70 ,如果 score 是介于 70-90 之間,則獎勵一個紅米,如果成績小于等于 70 ,則罰做 500 個俯臥撐當需要判斷的條件是連續(xù)的區(qū)間時,使用多重 if 語句是非常方便滴!Java條件語句之嵌套 if嵌套 if 語句,只有當外層 if 的條件成立時,才會判斷內層 if 的條件。例如,
21、活動計劃的安排,如果今天是工作日,則去上班,如果今天是周末,則外出游玩;同時,如果周末天氣晴朗,則去室外游樂場游玩,否則去室內游樂場游玩。語法: 執(zhí)行過程: 例如:運行結果為: 去室外游樂場玩Java條件語句之 switch當需要對選項進行等值判斷時,使用 switch 語句更加簡潔明了。例如:根據考試的名次,給予前 4 名不同的獎品。第一名,獎勵筆記本一臺;第二名,獎勵 IPAD 2 一個;第三名,獎勵移動電源一個;最后一名獎勵 U 盤一個。語法:執(zhí)行過程:當 switch 后表達式的值和 case 語句后的值相同時,從該位置開始向下執(zhí)行,直到遇到
22、160;break 語句或者 switch 語句塊結束;如果沒有匹配的 case 語句則執(zhí)行 default 塊的代碼。如:不得不說的幾點小秘密:1、 switch 后面小括號中表達式的值必須是整型或字符型2、 case 后面的值可以是常量數值,如 1、2;也可以是一個常量表達式,如 2+2 ;但不能是變量或帶有變量的表達式,如 a * 23、 case 匹配后,執(zhí)行匹配塊里的程序代碼,如果沒有遇見 break 會繼續(xù)執(zhí)行下一個的 case 塊的內容,直到遇到 break 語句或者 switch 語句塊結束 如 ,運行結果:
23、;4、 可以把功能相同的 case 語句合并起來,如5、 default 塊可以出現在任意位置,也可以省略Java循環(huán)語句之 while生活中,有些時候為了完成任務,需要重復的進行某些動作。如參加 10000 米長跑,需要繞 400 米的賽道反復的跑 25 圈。在 Java 中實現功能時,也經常需要重復執(zhí)行某些代碼,例如,我們?yōu)榱吮硎尽皾饬业膼邸?,希望輸?1000 行“我愛慕課網!”。顯然,此時重復敲 1000 遍輸出語句是不靠譜滴!那么,有木有好的辦法來解決呢? 有,循環(huán)語句!Java 常用的 3 種循環(huán): while 、 do.while 、 for本小節(jié)咱
24、們先來聊聊 while語法: 執(zhí)行過程:< 1 >、 判斷 while 后面的條件是否成立( true / false )< 2 >、 當條件成立時,執(zhí)行循環(huán)內的操作代碼 ,然后重復執(zhí)行< 1 >、< 2 >, 直到循環(huán)條件不成立為止特點:先判斷,后執(zhí)行如:Java循環(huán)語句之 do.whiledo.while 循環(huán)與 while 循環(huán)語法有些類似,但執(zhí)行過程差別比較大。語法: 執(zhí)行過程:<1>、 先執(zhí)行一遍循環(huán)操作,然后判斷循環(huán)條件是否成立<2>、 如果
25、條件成立,繼續(xù)執(zhí)行< 1 > 、< 2 >,直到循環(huán)條件不成立為止特點: 先執(zhí)行,后判斷由此可見,do.while 語句保證循環(huán)至少被執(zhí)行一次!例如,依然輸出 1000 遍“我愛慕課網”,使用 do.while 的實現代碼為: Java循環(huán)語句之 forJava 的循環(huán)結構中除了 while 和 do.while 外,還有 for 循環(huán),三種循環(huán)可以相互替換。語法: 執(zhí)行過程:<1>、 執(zhí)行循環(huán)變量初始化部分,設置循環(huán)的初始狀態(tài),此部分在整個循環(huán)中只執(zhí)行一次<2>、 進行循環(huán)條件的判斷,如果條件為
26、 true ,則執(zhí)行循環(huán)體內代碼;如果為 false ,則直接退出循環(huán)<3>、 執(zhí)行循環(huán)變量變化部分,改變循環(huán)變量的值,以便進行下一次條件判斷<4>、 依次重新執(zhí)行< 2 >、< 3 >、< 4 >,直到退出循環(huán)特點:相比 while 和 do.while 語句結構更加簡潔易讀例如,輸出 1000 遍“我愛慕課網”,使用 for 的實現代碼為:需要留心的幾個小細節(jié):1、 for 關鍵字后面括號中的三個表達式必須用 “;” 隔開,三個表達式都可以省略,但 “;” 不能省略。 a. 省略“循環(huán)變量初始化”,可以在
27、 for 語句之前由賦值語句進行變量初始化操作,如: b. 省略“循環(huán)條件”,可能會造成循環(huán)將一直執(zhí)行下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死循環(huán)”現象,如:在編程過程中要避免“死循環(huán)”的出現,因此,對于上面的代碼可以在循環(huán)體中使用 break 強制跳出循環(huán)(關于 break 的用法會在后面介紹)。 c. 省略“循環(huán)變量變化”,可以在循環(huán)體中進行循環(huán)變量的變化,如:2、 for 循環(huán)變量初始化和循環(huán)變量變化部分,可以是使用 “,” 同時初始化或改變多個循環(huán)變量的值,如:代碼中,初始化變量部分同時對兩個變量 i 和 j 賦初值,循環(huán)變量變化部分也同時對兩個變
28、量進行變化,運行結果:3、 循環(huán)條件部分可以使用邏輯運算符組合的表達式,表示復雜判斷條件,但一定注意運算的優(yōu)先級,如:代碼中,必須同時滿足變量 i 小于 10 ,并且 i 不等于 5 時才會進行循環(huán),輸出變量 i 的值。Java循環(huán)跳轉語句之 break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因為某些原因中斷既定的任務安排。如在參加 10000 米長跑時,才跑了 500 米就由于體力不支,需要退出比賽。在 Java 中,我們可以使用 break 語句退出指定的循環(huán),直接執(zhí)行循環(huán)后面的代碼。例如,使用循環(huán)輸出 1-10的數值,其中,如果數值大于 2 ,并且為 3 的倍數則停止輸出。實現代碼:運行結果:Jav
29、a循環(huán)跳轉語句之 continuecontinue 的作用是跳過循環(huán)體中剩余的語句執(zhí)行下一次循環(huán)。例如,打印 1-10 之間所有的偶數,使用 continue 語句實現代碼為:運行結果:Java 循環(huán)語句之多重循環(huán)循環(huán)體中包含循環(huán)語句的結構稱為多重循環(huán)。三種循環(huán)語句可以自身嵌套,也可以相互嵌套,最常見的就是二重循環(huán)。在二重循環(huán)中,外層循環(huán)每執(zhí)行一次,內層循環(huán)要執(zhí)行一圈。如下所示:例如:使用 * 打印長方形:實現代碼為:執(zhí)行流程:當 i = 1 時,外層循環(huán)條件成立,進入內層循環(huán),開始打印第一行內容。此時, j 從 1 開始,循環(huán) 8 次,內層循環(huán)結束后換行,實現第一行 8
30、個 * 的輸出。接下來返回外層循環(huán) i 變?yōu)?2 ,準備打印下一行,依此類推,直到完成長方形的打印。什么是數組問:編寫代碼保存 4 名學生的考試成績。答:簡單啊,定義 4 個變量唄問:那“計算全年級 400 名學生的考試成績”,腫么辦答: 。數組,就可以幫助你妥妥的解決問題啦!數組可以理解為是一個巨大的“盒子”,里面可以按順序存放多個類型相同的數據,比如可以定義 int 型的數組 scores 存儲 4 名學生的成績數組中的元素都可以通過下標來訪問,下標從 0 開始。例如,可以通過 scores0 獲取數組中的第一個元素 76 ,scores2 就可以取到第三個元素 92 啦!如何使
31、用 Java 中的數組Java 中操作數組只需要四個步驟:1、 聲明數組語法: 數據類型 數組名;或者 數據類型 數組名 ;其中,數組名可以是任意合法的變量名,如:2、 分配空間簡單地說,就是指定數組中最多可存儲多少個元素語法: 數組名 = new 數據類型 數組長度 ;其中,數組長度就是數組中能存放元素的個數,如:話說,我們也可以將上面的兩個步驟合并,在聲明數組的同時為它分配空間,如:3、 賦值分配空間后就可以向數組中放數據了,數組中元素都是通過下標來訪問的,例如向 scores 數組中存放
32、學生成績4、 處理數組中數據我們可以對賦值后的數組進行操作和處理,如獲取并輸出數組中元素的值在 Java 中還提供了另外一種直接創(chuàng)建數組的方式,它將聲明數組、分配空間和賦值合并完成,如它等價于:使用循環(huán)操作 Java 中的數組實際開發(fā)中我們經常使用循環(huán)控制數組成員的操作。如: 運行結果: 其中, 數組名.length 用于獲取數組的長度需要注意的“小毛病”:1、 數組下標從 0 開始。因此 scores3 ,表示數組中的第 4 個元素,而并非第 3 個元素2、 數組下標的范圍是 0 至 數組長度-1 ,如果越界
33、訪問,就會報錯。如:運行時會報如下錯誤: 上面錯誤信息的意思是數組下標超過范圍,即數組訪問越界。在上面的代碼中創(chuàng)建一個長度為 2 的數組,因此數組下標范圍是 0 到 1 ,而程序中下標出現了 2 ,即 scores2 ,超過了范圍,造成數組訪問越界。使用 Arrays 類操作 Java 中的數組Arrays 類是 Java 中提供的一個工具類,在 java.util 包中。該類中包含了一些方法用來直接操作數組,比如可直接實現數組的排序、搜索等(關于類和方法的相關內容在后面的章節(jié)中會詳細講解滴)。Arrays 中常用的方法:1、 排序語法: Arrays.sort
34、(數組名);可以使用 sort( ) 方法實現對數組的排序,只要將數組名放在 sort( ) 方法的括號中,就可以完成對該數組的排序(按升序排列),如:運行結果: 2、 將數組轉換為字符串語法: Arrays.toString(數組名);可以使用 toString( ) 方法將一個數組轉換成字符串,該方法按順序把多個數組元素連接在一起,多個元素之間使用逗號和空格隔開,如:運行結果為: 輸出數組nums中的元素:25,7,126,53,14,86Arrays 類還提供了許多其他方法來操作數組此處就不一一列舉啦,各位小伙伴們可以在 wiki 查
35、閱更多信息使用 foreach 操作數組foreach 并不是 Java 中的關鍵字,是 for 語句的特殊簡化版本,在遍歷數組、集合時, foreach 更簡單便捷。從英文字面意思理解 foreach 也就是“ for 每一個”的意思,那么到底怎么使用 foreach 語句呢?語法:我們分別使用 for 和 foreach 語句來遍歷數組運行結果:看到 foreach 的方便了吧!留個思考問題給大家:如果想在 foreach 語句中獲取數組元素的下標,該如何做呢?Java 中的二維數組所謂二維數組,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是一種“特殊”的一維數組,它的每個數組空間中保存的是一個一
36、維數組。那么如何使用二維數組呢,步驟如下:1、 聲明數組并分配空間或者如:2、 賦值二維數組的賦值,和一維數組類似,可以通過下標來逐個賦值,注意索引從 0 開始也可以在聲明數組的同時為其賦值如:3、 處理數組二維數組的訪問和輸出同一維數組一樣,只是多了一個下標而已。在循環(huán)輸出時,需要里面再內嵌一個循環(huán),即使用二重循環(huán)來輸出二維數組中的每一個元素。如: 運行結果:需要了解的:在定義二維數組時也可以只指定行的個數,然后再為每一行分別指定列的個數。如果每行的列數不同,則創(chuàng)建的是不規(guī)則的二維數組,如下所示:運行結果為:如何定義 Java 中的方法所謂方法,就是用來解決一類問題的代碼的有序組合
37、,是一個功能模塊。一般情況下,定義一個方法的語法是:其中:1、 訪問修飾符:方法允許被訪問的權限范圍, 可以是 public、protected、private 甚至可以省略 ,其中 public 表示該方法可以被其他任何代碼調用,其他幾種修飾符的使用在后面章節(jié)中會詳細講解滴2、 返回值類型:方法返回值的類型,如果方法不返回任何值,則返回值類型指定為 void ;如果方法具有返回值,則需要指定返回值的類型,并且在方法體中使用 return 語句返回值3、 方法名:定義的方法的名字,必須使用合法的標識符4、 參數列表:傳遞給方法的參數列表,參數可以有多個,多個參數間以逗號隔開,每個參數
38、由參數類型和參數名組成,以空格隔開 根據方法是否帶參、是否帶返回值,可將方法分為四類:Ø 無參無返回值方法Ø 無參帶返回值方法Ø 帶參無返回值方法Ø 帶參帶返回值方法Java 中無參無返回值方法的使用如果方法不包含參數,且沒有返回值,我們稱為無參無返回值的方法。方法的使用分兩步:第一步,定義方法例如:下面代碼定義了一個方法名為 show ,沒有參數,且沒有返回值的方法,執(zhí)行的操作為輸出 “ welcome to imooc. ”注意哦:1、 方法體放在一對大括號中,實現特定的操作2、 方法名主要在調用這個方法時使用,需要注意命名的規(guī)范,一般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