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安全知識培訓_第1頁
用電安全知識培訓_第2頁
用電安全知識培訓_第3頁
用電安全知識培訓_第4頁
用電安全知識培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恒進用電安全知識培訓每個人都要用電,用電安全人人有責一、什么是電?在這里我們所說的電,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電線、插座中所提供的市電,指的是電能,是人類所應用能量的一種形式,它是通過電纜、電線從國家的電網中引入到用戶端的。電是看不到的,無形的,但是我們可以用電壓、電流兩個參數(shù)來量化它,到達用戶的插座、電燈、用電設備的電壓為220v和380v,我們家用的電器都是220v的,工廠用電設備電壓220v和380v都有,即使是380v的電線,其對地電壓仍然為220v。電能的應用是通過電流來實現(xiàn)的。二、電的用途:電的用途太廣泛了,大家都有體會,具體說一度電到底具體能做什么? 一度電能使25瓦的燈泡能連續(xù)點亮40

2、小時;家用冰箱能運行一天;普通電風扇能連續(xù)運行15小時;電視機能開10小時;能將8公斤的水燒開;能使電腦工作5個小時;能使電動自行車跑上80公里;可用電炒鍋燒兩個美味的菜;可借助電熱淋浴器洗個舒服的澡。三、下面我們通過對電氣事故危害的分析、認識來體會安全用電的重要性。電氣事故種類很多,起因也很復雜,造成的后果有火災、爆炸、觸電、設備損壞、停電等,我們今天要講的重點就是電氣火災和觸電。1)不安全用電的危害: 電是現(xiàn)在人類生活離不開的能源之一,電能帶來經濟發(fā)展、民生富裕、社會進步,它的好處不言而喻,但是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不安全用電所引發(fā)的事故帶來的危害也是極其嚴重的,教訓是慘痛的。其危害有多種

3、形式,與我們紡織人員直接相關的常見的有電氣火災、觸電事故兩種災難形式,它們會直接導致人員傷殘、死亡,財產損失、聲譽損失。而從歷年國家有關部門的全國火災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電氣火災所占比重最大,引發(fā)的較大以上火災最多,以下有詳細說明2)不安全用電所導致的電氣事故 電氣事故的危害是多樣的,我們常見的有電氣火災和觸電,全世界每年死于電氣事故的約占全部事故的25%;電氣火災約占火災事故總數(shù)的14%。(一)電氣火災: 資料:近三年全國電氣火災情況2008年全國火災統(tǒng)計情況:全年共發(fā)生火災13.3萬起(指統(tǒng)計月,不含森林、草原、軍隊、礦井地下部分火災,下同),死亡1385人,直接財產損失15億元。而公安部消防局

4、提供的數(shù)據(jù)也顯示:2008年在所有火災事故中,電氣火災事故一直是居于整個火災事故首位,電氣火災所占比重呈加大趨勢,從引發(fā)火災的原因看,電線短路、超負荷、電器設備故障等電氣原因引發(fā)火災4萬起,占總數(shù)的30.1%,而由電氣火災造成的損失尤為慘重。2009年全國火災情況:全國共發(fā)生火災12.7萬起(指統(tǒng)計月,不含森林、草原、軍隊、礦井地下部分火災,下同),死亡1076人,受傷580人,直接財產損失13.2億元(不含央視新址園區(qū)火災損失)。 從引發(fā)火災的直接原因看,因電線短路、過負荷及電氣設備故障等電氣原因引起的火災共38770起,占火災總數(shù)的30.5%,在53起較大以上火災中,有31起為電氣原因引起

5、,占58.5%2010年全國火災統(tǒng)計情況顯示:全年共發(fā)生火災13.2萬起(指統(tǒng)計月,不含森林、草原、軍隊、礦井地下部分火災,下同),死亡1108人,受傷573人,直接財產損失17.7億元。電氣火災40481,占火災總數(shù)的30.7%。電氣火災直接原因 我們常見的原因:電氣設備過熱短路、過載、接觸不良、鐵芯發(fā)熱、散熱不良、操作不當違規(guī)用電造成過載、短路導致線路過熱引發(fā)火災電器具和照明燈具形成引燃源電火花、電弧事故火花,包括電器設備正常工作或操作過程中產生的電火花、電焊,線路或設備發(fā)生故障時出現(xiàn)的火花。如:發(fā)生短路時產生的火花、靜電火花、保險絲熔斷時的火花等電氣火災的突出特點:(1)著火后電氣設備可

6、能仍然帶電。(2)因著火后使電氣設備絕緣損壞,或帶電體斷落而形成接地或短路事故,在一定范圍內大地帶點,著火區(qū)域可能存在跨步電壓,存在著觸電危險。(3)充油電氣設備,噴油,容易形成爆炸。(二)觸電傷害:1、什么是觸電?觸電是指人體觸及帶電體后電流對人體的造成的傷害1)人碰到了帶電導體、漏電設備而使電流通過了人體,電壓越高,通過人體的電流越大,通電的時間越長,人體內部組織受到的損傷越嚴重,越易危害人身安全。 2)癥狀:電流通過人體時,使內部組織受到較為嚴重的損傷。出現(xiàn)全身發(fā)熱、發(fā)麻、肌肉發(fā)生不由自主的抽搐,逐漸失去知覺,持續(xù)下去,心臟、呼吸機能和神經系統(tǒng)受傷,直到停止呼吸、心臟停止跳動。2、觸電是

7、怎樣發(fā)生的? 人的身體能導電,大地也能導電。如果人的身體碰到帶電物體,在一定電壓下,電流就可能通過人體與大地構成回路,使通過人體的電流失控達到一定數(shù)值(30mA以上有生命危險;50mA以上可引起心室顫動;100mA足可致死),人身觸電就這樣發(fā)生了。觸電發(fā)生的原因:缺乏電氣安全知識、違規(guī)操作、粗心大意;直接接觸帶電體;接觸發(fā)生故障的電氣設備;過分靠近高壓帶電部分;跨步電壓觸電;電氣設備漏電;其他偶然原因等。 據(jù)統(tǒng)計,每年我國因觸電造成死亡人數(shù)均超過3000人 3 、觸電傷害的類型有兩種,即電擊和電傷。 電傷非致命的 電傷是指電流的熱效應、 化學效應、 機械效應及電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體傷害,電傷會

8、在人體皮膚表面留下明顯的傷痕, 常見的有灼傷、 電烙傷和皮膚金屬化等現(xiàn)象。電擊 電擊是指電流通過人體內部, 破壞人體內部組織, 影響呼吸系統(tǒng)、 心臟及神經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 甚至危及生命。在觸電事故中, 電擊和電傷常會同時發(fā)生。4、觸電事故的規(guī)律:1)觸電事故季節(jié)性明顯,69月事故最多;2)低壓觸電事故多;3)攜帶式設備和移動式設備觸電事故多;4)電氣連接部位觸電事故多;5)錯誤操作和違章作業(yè)造成的觸電事故多;6)不同行業(yè)、不同年齡、不同地域觸電事故各不相同5、電氣事故的特點: 1)電氣事故危害大 2)危險隱患的直觀性識別難 3)電氣事故涉及領域廣 4)電氣事故的防護研究綜合性強, 綜上所述,用

9、電安全是確保國家、企業(yè)財產安全,人民生活幸福平安的重要基石,它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連,做好用電安全也是我們每個企業(yè)員工應盡的義務電氣事故發(fā)生時的處理措施四、電氣事故發(fā)生時的處理措施:1、電氣滅火知識滅火前的電源處理 盡可能先切斷電源,切斷電源后的電氣火災,多數(shù)可按照一般性火災來撲救。充油電氣設備著火時,應立即切斷電源,然后撲救,地面油火不得用水噴射,防止油火漂浮水面而蔓延擴大。不切斷電源滅火的保安措施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發(fā)生接地時,室內不得進入距故障點4米以內,室外不得進入距故障點8米以內。應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劑,如二氧化碳、四氯化碳、二氟氯溴甲烷(1211)和化學干粉等滅火劑。泡

10、沫滅火劑禁止用在帶電火災撲救。使用水槍帶電撲救時,應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并將金屬噴嘴接地。其他人員要防止因地面水漬的導電而觸電。6、觸電事故處理知識發(fā)生觸電時,人不一定立即死亡,立即施救可挽回生命。有資料表明:觸電后1分鐘之內施救,90%;6分鐘之內,10%;12分鐘后,可能性比較小。首先:切斷電源,讓觸電者盡快及時、正確地脫離電源對于低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以下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電源插銷,可立即拉開開關或拔出插銷,斷開電源,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沒有電源開關或電源插銷,可用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或有干燥木柄的斧頭切斷電線斷開電源,或用干木板等絕緣物插到觸電者身下,以隔斷電流-當

11、電線搭落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或拉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如果觸電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沒有緊纏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離電源。但因觸電者的身體是帶電的,其鞋的絕緣也可能遭到破壞。救護人不得接觸觸電者的皮膚,也不能抓他的鞋。注意:1)未斷電前,禁止使用非安全用具接觸觸電者;2)較高地方觸電,應采取防跌落措施避免進一步受傷;3)夜間發(fā)生觸電,應采取應急照明措施;4)在找不到電源時,應果斷弄斷電線(安全);其次:根據(jù)具體情況,迅速對癥救護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 ,主要是受到驚嚇,讓其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并請醫(yī)生前來診治或送往醫(yī)院。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但還有心臟跳動和呼吸,應使觸電者舒適、安靜地平臥、通風、保暖、順氣周圍不圍人,使空氣流通,解開他的衣服以利呼吸,速請醫(yī)生診治或送往醫(yī)院。如果觸電者傷勢嚴重,呼吸停止或心臟跳動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應立即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