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講解和同步練習三章教科版_(8)_第1頁
知識點講解和同步練習三章教科版_(8)_第2頁
知識點講解和同步練習三章教科版_(8)_第3頁
知識點講解和同步練習三章教科版_(8)_第4頁
知識點講解和同步練習三章教科版_(8)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 聲 知識點分析1. 奇妙的聲現(xiàn)象(1)回聲:聲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時,能被反射,反射回來再次被人們聽到的聲音叫做回聲。(2)聽到回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原聲與回聲區(qū)分開。加強原聲:回聲與原聲時間間隔不到0.1秒,回聲就會增強原聲?;祉懀寒斅曉赐V拐駝雍螅曇暨€會持續(xù)一段時間,這種現(xiàn)象稱為混響。混響時間:持續(xù)的這段時間叫混響時間。(3)共鳴(4)動物與聲音2. 噪聲(1)噪聲及其來源:噪聲: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從環(huán)保的角度看城市主要噪聲來源:1)交通運輸噪聲2)工業(yè)機械噪聲3)城市建筑噪聲4)社會生活和公共場所噪聲5)家用電器直接造成室內噪聲污染(2)噪聲的大小

2、及危害:大?。阂苑重悾╠B)為單位來表示聲音的強弱。1)噪聲的作用:除草和診病等2)控制噪聲: 控制噪聲的基本方法:控制噪聲聲源和削弱噪聲的傳播減弱噪聲的主要途徑:在聲源處減弱 在傳聲途徑中減弱 在接收處減弱3. 聲與現(xiàn)代科技1)超生是個多面手2)次聲本領大3)聲識別技術【典型例題】例1. 一輛汽車勻速駛向一座高山,司機鳴笛后4s聽到回聲,若汽車行駛速度為10m/s,則司機聽到回聲時距離高山有多遠?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回聲測距的問題,但比回聲測距加深了難度,因為在聲音向前傳播的過程中,汽車也是向前行駛的,即聲音傳播了4s,汽車也向前行駛了4s,汽車向前行駛了聲音共傳播了已知:t=4s 求:解:答

3、:司機聽到回聲時距離高山660m。例2. 噪聲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聲的辦法中可行的是( )A. 通過科學研究,使噪聲源不發(fā)生振動B. 將所有噪聲源隔離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聲干擾C. 城市里在穿過住宅區(qū)的高速公路兩旁建隔音墻、在一般道路兩旁植樹種花 D. 建筑工地不允許使用大型機械講解:減弱噪聲的方法應首先考慮到人類的生產、生活的需要以及這種方法的現(xiàn)實性。A項中,使噪聲源不發(fā)生振動是不可能的,人類要生產、生活,必然會產生噪聲。B項中,將所有噪聲源遠離在真空容器中也是不現(xiàn)實,工廠里發(fā)出的噪聲是無法隔離的。D項中,建筑工地不使用大型機械將無法施工。只有C項中的修建隔音墻、植樹種花

4、是現(xiàn)實的,也是有效的。例3. 戰(zhàn)國初期,中華大地戰(zhàn)火紛飛。戰(zhàn)爭中的攻城技術花樣不少,地道戰(zhàn)術,是很厲害的一著。為了識破敵人挖洞攻城的陰謀,墨家利用聲學知識,想出了一個辦法。墨子.備學篇中講到:守軍在城內沿城墻根約每隔6m挖一井口,深約3m左右。讓陶工燒制壇子,每個容積在七十八升以上,壇口緊繃薄牛皮,埋入井中,派耳朵靈敏的人日夜值班,將耳朵貼在壇口上偵聽。如果敵人正在挖地道進來,通過壇口的聲音就能覺察。這種方法不僅能判斷敵方是否在挖洞,還能從不同壇口的聲音確定聲源的方向,即地道的大致方位。你能解釋其中的原因嗎?解析:因為敵人挖地道的聲波經由地下傳到壇子,壇子內空氣柱發(fā)生共鳴,再引起壇口蒙皮的振動

5、,因此聲音就大了。并且根據(jù)三、四個相鄰的壇子的聲音響度差,還可以斷定聲源的大致方向。例4. 你發(fā)現(xiàn)了嗎?飛機的噪聲在陰天和晴天聽起來有很大的不同,晴天聽起來輕快且短促,陰天聽起來深沉、久遠并清晰,你能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解釋這是為什么嗎?解析:陰天的云層比晴天的厚,而且由于陰天的空氣潮濕,含有大量的水蒸氣,并且由于聲音在水蒸氣中的傳播速度快,被云層吸收的聲音少,這使得飛機的噪聲在陰天聽起來深沉、久遠并清晰。晴天云層稀薄、空氣干燥、大部分聲音被云層吸收,在空氣中散開來,所以聲音在晴天聽起來輕快且短促。例5. 聽錄音機放出自己的錄音,會覺得不像自己的聲音,但是聽別人錄下的聲音,卻很像?解析:我們是從兩

6、個途徑聽到自己的聲音,一個途徑是聲音通過空氣傳入耳膜,引起聽覺,另一個途徑是聲音直接從口腔內由頭骨傳到內耳,引起聽覺的,當別人說話或唱歌時,就只有從空氣中傳來的聲音,而聽不到從頭骨傳到內耳的聲音,由于頭骨傳到內耳的聲音包含了較多的低音成分,一旦你聽不到這些由頭骨傳來的聲音時,你便會覺得自己的聲音“失真”了。因此,我們聽到錄音機里放出自己的聲音,覺得不像,而別人錄音卻很逼真。例6. 工人師傅檢查機器運轉情況時,常把一根金屬棒的一端放在機器的各個部件上,把另一端靠近耳朵,用耳朵聽。這是為什么?解析:金屬棒可以傳播機器振動情況,把金屬棒的一端放在機器的部件上,機器的振動引起金屬棒相同的振動,從而發(fā)出

7、不同的聲音,工人師傅可以根據(jù)聲音情況,判斷機器的故障。例7. 噪聲來源于雜亂無章的不規(guī)則振動,一切干擾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是噪聲,噪聲對人類有百害而無一利,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解析:噪聲一向為人們所討厭,但也有可利用的地方。噪聲可以控制植物提前或推遲發(fā)芽來除草,利用人體發(fā)出的微弱噪聲探測病灶,利用水下自然噪聲顯示海底情況等,使噪聲也服務于人類。例8. 怎樣才能避免耳朵受到傷害?解析:聲音的強弱通常以分貝數(shù)來表示。分貝數(shù)太大,表示聲音越強。音量增加10分貝,聲音的強度則要擴大10倍;音量增加20分貝,聲音的強度就要擴大100倍。人耳是敏感的聲音接受器,但聲音達到八九十分貝,就有可能傷害到

8、你的耳朵。怎樣才能避免耳朵受到傷害呢?提供以下幾點。第一,不要把加大音量當作淹沒其他聲響的手段。例如乘車的時候,你如果把錄音機的音量加大到別的什么聲音都聽不見了,那肯定會對你的耳朵有害。第二,如果周圍的聲音大到兩個人說話互相聽不清楚,最好換一個地方。第三,如果有時候無法避免過大的聲音,那么等能避開時,要讓你的耳朵休息一下,千萬不要很快進入另一個聲音很大的地方。第四,對經常接觸響聲的人,可專備一副耳塞。例9. 為什么說,“MP3”的響度過大,會危害人的健康?解析:很多同學喜歡聽“MP3”,無論何處都可以使自己處在美妙的音樂氣氛之中,在瀟灑、興奮之余聲音越調越響。因為響度與振幅有關,還與發(fā)聲體與耳

9、朵的距離有關。“MP3”的耳機,可謂離人耳最近,因此不大的振動即可產生過大的響度。根據(jù)測試可超過110分貝,長期影響會引起聽力下降,因此我們今后用“MP3”,千萬記住要選用適當?shù)囊袅??!灸M試題】(答題時間:30分鐘)一、填空題1. 回聲是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了 時,被 ,再次被聽到的聲音。2. 混響是指 ;混響的時間過短,聲音 ;混響的時間過長,不同時間發(fā)出的聲音 。3. 共鳴是指 。4. 超聲波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m/s,合 km/h,如果從某處海面豎直向海底發(fā)出的超聲波經6s返回海面,則該處海的深度是 m5. 實驗和經驗告訴我們,當聲音在空氣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能被 回來。反射

10、回來的聲音再被我們聽到就成了 。如果聲速是340m/s,我們要想聽到回聲,障礙物據(jù)我們至少要 m。二、選擇題:1. “B超”是利用超聲波來診斷病情的,但是人們卻聽不到它發(fā)出的聲音,這是因為( )A. 聲音太小B. 超聲波無法傳到人耳C. 超聲波的頻率小于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D. 超聲波的頻率大于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2. 一場大雪過后,人們會感到外面萬籟俱寂,究其原因,你認為正確的是( )A. 行使的車輛減少,噪聲減少B. 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對噪聲有吸收作用C.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銀妝素裹,噪聲被吸收D. 可能是大雪后氣溫較低,噪聲傳播速度變慢3. 我們周圍有些聲音之所以稱其為噪聲,主要是因為( )A. 響度太大B. 音調太高C. 太刺耳D. 妨礙人們正常工作、學習三、實踐題1. 在教室上課,室外經常有噪聲干擾,請你至少提出3種減小噪聲干擾的方法。四、計算題1. 人們常利用回聲來探知發(fā)聲體與遠處物體的距離。最常用的是用聲納探測海洋深度或魚群所在。聲音在海水中的速度約為1500千米/秒,若在海面某處聲納傳送的聲音4秒后接收到反射回來的信號,則此處海洋深度為多少千米?【試題答案】一、填空題1. 障礙物,反射回來2. 當聲源停止振動后聲音還會持續(xù)一段時間,干澀不豐滿,混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