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中藥飲片的養(yǎng)護方法_第1頁
中藥材、中藥飲片的養(yǎng)護方法_第2頁
中藥材、中藥飲片的養(yǎng)護方法_第3頁
中藥材、中藥飲片的養(yǎng)護方法_第4頁
中藥材、中藥飲片的養(yǎng)護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藥材、中藥飲片的養(yǎng)護    為了做好養(yǎng)護工作,必須掌握各種藥材的性質(zhì)和變異特點。下面將藥材分為易生蟲,易泛油發(fā)霉、易變色走味、易融化怕熱、易潮解風化和失油,等幾種類型。一  易生蟲藥材1、 質(zhì)地松軟、含糖類、脂肪較多的黨參、陳皮、柏子仁、枸杞子等2、 含脂肪蛋白質(zhì)較多的鹿茸、刺猬皮、蜈蚣等3、 質(zhì)地堅實,含淀粉較多的赤小豆、皂角、薏苡仁、芡實等4、 質(zhì)地松散,含芳香揮發(fā)油較多的玫瑰花、款冬花和菊花等二  易生蟲藥材的查看1、        首先檢查垛的上面以及垛底是否有蟲絲或蛀粉等,對易生蟲的

2、藥材的重點品種進行開包檢查。保管易生蟲藥材不僅要勤加檢查外,必須從杜絕害蟲來源,控制其傳播途徑等方面入手。首先庫房必須干燥通風,庫內(nèi)清潔衛(wèi)生。此外要合理安排出庫,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使易生蟲的藥材先出庫。三  易泛油、發(fā)霉藥材1、        含脂肪油、揮發(fā)油和粘性糖質(zhì)的某些藥材易泛油。含油脂多時易受溫度的影響,含粘性糖多的易受濕度的影響。2、        當藥材本身含水量在15%,空氣中相對濕度超過70%,溫度在2035攝適度時,易發(fā)霉。3、      &#

3、160; 對已泛油、發(fā)霉的藥材的治理(1)        撞刷:發(fā)霉不嚴重的藥材,經(jīng)“日曬或烘烤”干透后,可放入麻袋或布袋內(nèi)來回搖晃,通過撞擊摩擦,可將霉去掉。至于條根或片狀藥材,不易使用此方法,可用刷子將霉刷掉。(2)        發(fā)霉后不易撞刷的藥材,可用淘洗的方法除霉。淘洗時可將藥材放在缸內(nèi)或盒內(nèi),   搓洗或刷洗,去霉后撈出曬干即可。(3)        沸水噴洗:發(fā)霉后不易水洗的藥材,可以用開水噴洗。具體方法是:將發(fā)霉藥材灘在席子或干凈的地面上

4、,用沸水噴灑,并隨噴隨翻,噴濕后將其堆在一起,要用麻袋蓋上悶潤約1小時,再用少量的硫磺熏蒸,然后取出曬干即可。(4)        醋洗:不能沾水的藥材,如山茱萸、五味子等發(fā)霉后,可用醋噴洗,每100公斤用醋10-12公斤。具體方法與水洗相同。(5)        油擦:不能見水見熱的藥材,如各種附片發(fā)霉后,可用油擦的方法。具體操作方法是用布沾無異味的食用植物油,在藥材上反復搓擦,即可除去霉跡。四  易變色及散失氣味藥材1、        有一部分花、葉、

5、全草及果實種子類藥材,由于質(zhì)地較薄,個體細小,其所含的色素葉綠素及揮發(fā)油等易受溫度、濕度、空氣、日光等影響而失去原有的色澤或氣味,在潮濕的情況下往往易發(fā)霉或生蟲。2、        易變色、散失氣味藥材的養(yǎng)護不應與易吸潮,含水量較大及易生蟲的藥材堆放在一起,以防止其受潮和感染害蟲,更不要與有特殊氣味藥材混合堆放,以免串味影響質(zhì)量。這類藥材的儲存時間不易過長,更應做到先進先出,以保持藥材的色澤鮮艷,氣味芬芳。五  1、易融化、怕熱藥材主要指熔點比較低,受熱后容易粘連變形,甚至融化流失或使結晶散發(fā)的那些藥材,如乳香,其質(zhì)脆易碎,受熱后即開

6、始變軟,再則融化。有些植物成分經(jīng)蒸溜制成的結晶,如樟腦、冰片等其結晶塊,如受熱后都會加速揮發(fā)散失,保管易融化、怕熱的藥材,必須選擇能保持干燥陰涼的倉庫,并將藥材盛裝在嚴密牢固的包裝容器內(nèi)。3、        易融化、怕熱藥材的養(yǎng)護保管易融化、怕熱藥材應選用堅實的容器,并要求分裝嚴密,碼垛時必須注意牢固,不宜堆的太高,貨垛不宜超過3米為宜,以免受熱和受潮。有些易融化怕熱藥材極易燃燒,因此還應加強消防管理,以免發(fā)生火災事故。六  易潮、風化及失油藥材1、        含有糖類物質(zhì)的結晶藥材,如芒硝

7、,在潮濕空氣種都非常容易吸入水分,并常因溫度影響而逐漸融化變成液體。當開始融化時,一般稱為返潮或潮解。2、        易潮、風化及失油藥材的在庫檢查對易潮解、風化、失油的藥材在儲存過程中必須做好經(jīng)常在庫檢查工作,檢查時,大垛應上下兩處取樣,重點貨垛必須拆包開箱檢查,庫內(nèi)潮濕的應注意抽查底層,溫度高時注意抽查上層,陰雨天則注意抽查外層,儲存時間長,包裝與儲存條件差的應注意勤加檢查。3、        易潮解、風化、失油藥材的養(yǎng)護        庫內(nèi)應保持

8、干燥、陰涼的環(huán)境。貨垛的墊木應墊高到40厘米,墊木上應鋪隔潮物。其中易潮解、風化的藥材,應與其他藥材的貨垛保持一定距離,以防潮解融化后影響其他藥材。不要堆在窗口等易受風吹的地方。七  特殊中藥材的養(yǎng)護1、        劇毒藥材決不能和其他藥材混合堆放,而必須專庫儲存,并設雙人保管,每件包裝均須有明顯的標記,如白砒粉,似硼砂粉,就應注意都要單獨堆碼,貨垛之間應有適當?shù)木嚯x。藤黃、馬錢子應儲存在干燥涼爽的地方,庫內(nèi)地面須鋪勢與墊板,以免受潮而發(fā)粘發(fā)霉。整件的馬錢子、藤黃、一般可在梅雨季節(jié)前即將其原件密封保存,少量則用缸箱等密封。如有受潮

9、,不宜日曬,應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晾干。2、        易燃藥材主要有火硝、硫磺、海金沙、干漆、松香等這類藥材,均不宜生蟲或發(fā)霉,但遇火易燃燒,因此,數(shù)量較大的應該放在危險倉庫內(nèi)儲存;數(shù)量較少的,也應該選擇與其他倉庫有適當距離的倉庫單獨存放,并應遠離電源、火源,同時應有雙人保管。如遇這類藥材著火,用土、沙撲壓效果最好。庫內(nèi)堆垛不宜過高,一般以不超過3米為宜,?;鹣酢⒏善岣荒苤貕?。在不同品種垛與垛只,最好能保持一米以上距離。以免在搬取時相互碰撞摩擦而發(fā)生事故。八  細貴藥材的養(yǎng)護      &

10、#160;  貴重藥材包括人參、鹿茸、麝香、牛黃、犀角、羚羊角、海馬、海龍、馬寶、狗寶、猴棗、熊膽、三七、西紅花、珍珠等以上藥材,有植物類的,也有動物類的,在儲存中,由于成分性質(zhì)的不同,可能發(fā)生各種變異現(xiàn)象。如人參、海馬、海龍、三七、蛤蚧、熊膽等容易生蟲發(fā)霉,西紅花則易失油變色或干枯,犀角、羚羊角受熱易干裂。其中有些還會發(fā)生變異現(xiàn)象,如熊膽受熱后,易發(fā)霉或融化;麝香的容器如不嚴密,易揮發(fā)散失氣味;鹿茸如沒有干透,則容易腐爛發(fā)臭;生曬參不僅易生蟲,受潮后還會發(fā)霉泛油。馬寶、狗寶、猴棗、珍珠等雖不易生蟲發(fā)霉,但如儲存不妥,也會產(chǎn)生變色,這類藥材必須放在安全可靠的庫房內(nèi)儲存,并也應有專人負

11、責保管。人參、猴棗、牛黃等,質(zhì)地易碎,在操作時,應特別注意防止其殘損,一般都應用固定的箱、柜、缸、壇等密閉后,儲存在趕、陰涼、不易受潮受熱的地方,細貴藥材都可以采用密封方法儲存。例如紅參和生曬參通常均用。生曬參、糖參、紅參和燕窩等在梅雨季節(jié)為防潮可裝在鋪有生石灰的箱或罐缸內(nèi)儲存,但要注意不使生石灰和藥材接觸,至于生石灰的用量,可根據(jù)空氣濕度,藥材水分以及具體品種來確定,一般每立方米體積可用生石灰2.5-3公斤冷藏,麝香、人參、燕窩在梅雨都適宜采取冷藏的方法,冷藏的溫度一般為2-10攝氏度,但包裝必須密封,以防止潮氣侵入發(fā)霉。九  中藥飲片    中藥飲片

12、是中藥材經(jīng)過加工炮制的產(chǎn)品1、飲片的養(yǎng)護:保管飲片要避免陽光直射,特別是小包裝塑料袋的飲片,如受熱會使水分蒸發(fā)在袋內(nèi)引起質(zhì)量變異,必須做到先進先出。2、        藥材、中藥飲片的常用養(yǎng)護法     (1)密封法:藥材經(jīng)嚴密封閉后,使其與外界的光線、有害氣體以及害蟲細菌等隔絕,少受各種自然因素的影響,就有可能保持其原有的品質(zhì),避免發(fā)生蟲蛀、霉變等損失。密封時必須在氣溫較低,相對濕度不大時進行,一般以梅雨季節(jié)前為宜。密封的形式很多,一般有按件密封,貨架密封、按垛密封、整庫密封等多種。密封用的材料也很多,有容器、毛

13、氈、木版、芒席、鋸末、干沙等,都可以就地取材。(2)對抗法:這種方法適用于數(shù)量不多的藥材養(yǎng)護,如丹皮與澤瀉同儲在一起,澤瀉就不易生蟲,丹皮不易變色。白花蛇、烏蛇中放入花椒,三七內(nèi)放入樟腦,土鱉蟲內(nèi)放入大蒜頭,當歸內(nèi)放酒等,也都不易生蟲,這主要利用同儲藥材所發(fā)出的特殊氣味,使害蟲不易生存,從而起到防止蟲害作用,但采用這種方法,最好在易生蟲發(fā)霉季節(jié)前先把澤瀉、烏蛇、三七、土元等進行一次蒸烤以殺害蟲,并與密封法結合進行。(3)干燥法:應采用攤晾法、石灰干燥法、密封干燥法對藥材進行干燥處理,降低其水分。(4)臭氧殺菌法:每季度使用臭氧對藥材進行臭氧殺菌。對將有可能發(fā)生微生物污染的藥材,中藥飲片在專用的

14、密封條件下,開啟臭氧發(fā)生器4小時,進行殺菌處理。(5)硫磺熏蒸法:硫磺燃燒后能產(chǎn)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氣體,能毒死害蟲,但由于二氧化硫會灼傷正在生長的植物,并對種子的發(fā)芽有不良影響,因此種子類藥材均不易用硫磺熏蒸處理,又由于二氧化硫遇水生成硫酸,有漂白的作用,易使藥材變色,同時用硫磺熏過的藥材有時會使味道變酸,并有硫酸氣味,因此對易變色,變味和質(zhì)地脆嫩的藥材,不易用此方法。(6)冷藏法:儲藏于冷庫(2-10攝氏度)中藥飲片的儲存與養(yǎng)護第一節(jié)   中藥飲片的保管一、什么是中藥飲片中藥飲片是中藥材經(jīng)過加工炮制的產(chǎn)品。其類型,按中藥材特點與炮制要求而定,通常分為凈選類、切制類、炮炙類、

15、加工類。二、中藥飲片的儲存的一般通則(1)        中藥飲片應按炮制日期,先進先出,以免儲存日久,發(fā)生變質(zhì)。(2)        中藥飲片由于截斷面積增加,與外界空氣接觸面也隨之擴大,因此,吸濕與污染的機會亦多,除嚴格飲片含水量在9%13%的同時,還應該根據(jù)藥材與所加輔料的性質(zhì),選用適當容器儲存,嚴格溫濕度管理。三、中藥飲片的儲存分類保管(一)凈選類飲片雖然加工時經(jīng)過整理除雜,但自然屬性未變,儲存在外因條件下,仍會產(chǎn)生蟲蛀、霉變、泛油、變色等質(zhì)量變異,固宜貯陰涼干燥處。(什么是凈選類飲片:是以中藥材為原料藥,

16、通過挑揀、篩簸、刷撞等加工,去除非藥用部位、雜質(zhì),直接供藥用的飲片?;颈3至酥兴幉牡男?、色、氣味和有效成分。如葶藶子、丁香、番瀉葉、菊花、土鱉蟲等。(二)切制類飲片以片、絲、段、塊為大類,此類飲片經(jīng)烘烤干燥,成品含水量低,但由于表面積增大,若儲期過長或保管不善,仍易受潮、蟲蛀、霉變等。1、        含淀粉較多的飲片    如山藥,澤瀉,白芍,葛根等,切片后要及時干燥,并防污染,宜貯通風干燥陰涼處,防蟲蛀。2、        揮發(fā)油較多的飲片如當歸、川芎、木香、薄荷、荊芥等,儲存室溫不宜過

17、高,反之易喪失香氣或?qū)е路河?,溫度大則易吸潮霉變和蟲蛀,固宜貯陰涼干燥處,防蛀。3、        含糖及粘液質(zhì)較多的飲片如熟地黃、肉蓯蓉、天冬、黨參等,應貯通風干燥處,密封貯存,防霉蛀。4、        種子果實類飲片種子果實類飲片有的經(jīng)炒制后增強了香氣,如萊菔子、紫蘇子、扁豆、薏苡仁等若包裝不堅固則易受倉蟲或鼠咬,固宜儲存在缸,罐中。(什么是切制類飲片:把中藥材切制為橫片、段、絲、塊等制作方法稱為切制類飲片)(三)炮炙類飲片1、        酒、醋炙飲片酒炙飲片:如大

18、黃、常山、黃芩、當歸等;醋炙飲片:如大戟、芫花、甘遂、香附、商陸等,均應貯于密閉容器中,置陰涼處。2、        鹽水炙飲片如知母、澤瀉、巴戟天、車前子等,易吸收空氣中的濕氣而受潮,如儲存溫度高而又過干則鹽分從表面析出,故應貯密閉容器內(nèi),置通風干燥處,防潮。3、        蜜炙飲片如甘草、款冬花、枇杷葉等,炮炙后糖分大,較難干燥,易受潮返軟或粘成團,若儲存溫度過高則蜜融化,易污染、蟲蛀、霉變及鼠咬,通常貯于缸、罐內(nèi),密閉;置通風、干燥、涼爽處儲存,蜜炙品每次制備不宜過多,儲存時間不宜過長。4、 

19、      蒸煮類飲片常含有較多水分,如熟地、炙黃精、制玉竹等,蒸煮后易受毛霉侵染,飲片表面附著霉菌菌絲體,宜密閉儲存,置干燥通風陰涼處。(什么是炮炙飲片:炮炙飲片分為清炒、麩炒、蛤粉炒、米炒、沙炒、鹽水炒、酒炒、醋炒、姜汁炒、蜜炙,煅、制炭、蒸、煮、煨、泡、拌、制霜等)。(四)加工類飲片1、        曲類飲片多以淀粉為粘和劑經(jīng)發(fā)酵后制成,氣清香,易蛀,霉、泛油以鼠咬。2、        霜類飲片易泛油上述加工飲片宜密閉貯陰涼干燥處,不宜久貯。3、    &#

20、160;   礦物加工類飲片如芒硝、硼砂、膽礬等,在干燥空氣中易失去結晶水,故宜貯缸、罐中,密閉,置陰涼處,防風化、潮解??傮w來說,中藥庫房應保持通風,陰涼與干燥,避免日光直射,庫溫控制30以下,相對濕度75%為宜,勤檢查,勤翻曬,經(jīng)常滅鼠,飲片儲存容器必須合適,一般可儲存干木箱,纖維紙箱中,尤以置密封的鐵罐,鐵桶為佳,亦可置瓷罐、缸中,并置石灰或硅膠等吸濕劑。從藥用部位剖析,如花類飲片,易變色,香氣散失,應密封儲存,避光,儲存期不宜超過1年,受潮需灘晾、陰干或低溫烘干(3040),忌曝曬、高溫烘烤;動物類飲片易蛀、霉、泛油變質(zhì),梅雨季節(jié)宜密閉或伴花椒同貯,庫房相對濕度70%以下,要

21、少貯勤進。其他如纖維與木質(zhì)類飲片則一易引起質(zhì)變,無需特殊保管;葉與全草類較易保管,少數(shù)品種易蛀霉,如垂盆草、半邊蓮、透骨草等,宜貯干燥處,貯期不宜過長。第二節(jié)  中藥飲片的養(yǎng)護一、霉菌防治技術(一)干燥防霉法藥材防霉可采用曝曬、攤晾、高溫烘干、石灰吸濕、木炭吸濕,翻垛通風,密封吸濕等方法。1、        曝曬:系受日光的光熱作用散發(fā)水分而使藥材干燥,通過紫外線殺滅霉菌,起到防霉、治霉雙重作用。2、        攤晾:亦稱陰干法,由流經(jīng)溫熱空氣散發(fā)藥材水分而干燥,適于花葉類、果皮類等藥材。3

22、、        高溫烘干(略)。4、        石灰吸濕:采用石灰箱,石灰缸或石灰袋吸濕干燥,吸濕率20%30%,適于易變色、泛油而生霉的品種,但要勤換灰,以免發(fā)熱。5、        木炭吸濕:將烘干木炭,夾置于易潮易霉藥材內(nèi),吸去水分而防霉。6、        翻垛通風:將垛底藥材翻至垛面或堆成通風垛(井字形通風垛),使熱氣水分散發(fā)。7、        密封吸濕:利用密閉的庫房或包裝,使

23、藥材與外界空氣隔離,減少潮氣侵入。(二)冷藏防霉法于梅雨季節(jié)之前,將藥材貯于冷庫,溫度8以下,可達防霉蛀之效,適用較貴重藥材,進入冷庫的藥材含水量必須在安全標準范圍內(nèi),且宜密封包裝,以防潮氣侵入。(三)清潔法貯品一經(jīng)出現(xiàn)霉腐現(xiàn)象,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制止霉腐繼續(xù)發(fā)展,免遭更大的損失,一般先曝曬、烘干或攤晾使其干燥 ,然后將霉除去,具體處理方法有淘洗法、醋洗法、酒洗法(白酒含乙醇量60%以上,適用于不能沾水藥材)、油擦法(適用于膠類、蟾酥類等)、撞擊法、擦刷法、篩簸法等。1、        淘洗法:將發(fā)霉藥材放入缸內(nèi)或盆內(nèi),加水搓洗或刷洗,去霉后撈出曬干即

24、可。在洗時,動作要快,不易久泡,某些表皮粉嫩的藥材如天麻、貝母等,尚須在水內(nèi)加入白礬粉攪勻后再洗,以免搓爛表皮,增加損耗。2、        醋洗法:適于不能沾水的藥材,如山茱萸、五味子等發(fā)霉后,可用醋噴洗,每100公斤用醋10-12公斤,具體方法是,將發(fā)霉的藥薄攤在席子上或干凈無土的地面上,用醋噴灑,并隨噴隨翻;噴濕后,將其堆在一起,要用麻袋蓋上,悶潤1-2小時左右,攤開晾干即可。3、        酒洗法(同上)。4、        油擦法:適用于不能見水見熱的藥材,如各

25、種附片發(fā)霉后,可采用此方法。具體做法是,用布沾無異味的食用植物油,在藥材上反復搓擦,即可除去霉跡。5、        撞刷法:發(fā)霉不嚴重的藥材,經(jīng)“日曬或烘烤干透后,可放入撞籠或麻、布袋內(nèi)來回搖晃,通過互相撞擊摩擦,可以將霉去掉。二、倉蟲防治技術(一)高溫防治法(1)        曝曬,適宜一般不易變色、融化、脆裂、泛油的藥材。一日中較適宜的曝曬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5時,以下午1-3時溫度最高,通常在上午9時左右待場地曬熱后,將藥材攤開,曝曬過程中每隔0.51小時翻動一次,以使曬勻,加速水氣散發(fā),曬畢還須攤晾,使

26、熱氣散盡后,再包裝堆垛。(2)        加熱消毒法:適于適應加熱的藥材,加熱溫度升至5060,經(jīng)0.51小時,至倉蟲體內(nèi)蛋白質(zhì)變性而死亡。(二)低溫冷藏法一般溫度控制在8以下,利用冷庫貯藏藥材。  (三)對抗防治法利用某些藥材揮發(fā)性氣味,以防止同處存放的藥材被蟲蛀,如澤瀉與丹皮同貯,則澤瀉不易蟲蛀,丹皮不易變色。土鱉蟲、全蝎、斑蝥等放入大蒜,也可防蛀。(四)化學防治法利用乙醇蒸氣防蟲蛀,通常將75%95%濃度乙醇噴灑在貯品容器內(nèi),但不得沾染藥材,以使乙醇蒸氣逐漸揮發(fā)。為防止蟲蛀,在日常養(yǎng)護中我們最基本應做到以下幾點:1、

27、0;       清潔衛(wèi)生包括中藥、倉庫及其周圍環(huán)境,庫內(nèi)飲片包裝應嚴實、完整和清潔,倉庫四周的垃圾應徹底清除,以防止倉蟲潛伏,使倉蟲無地自容。2、        藥劑消毒包括空倉、實倉及用品,為預防中藥受感染,入庫前應空倉消毒;也可定期進行實倉消毒,于庫內(nèi)四周、墻角、貨垛底部噴射消毒藥劑,但應避免直接噴到中藥或包裝上。3、        隔離感染即將蟲蛀中藥隔離消毒,防止蔓延,庫內(nèi)中藥應定期檢查,凡查有蟲害中藥,應嚴格與無蟲蛀中藥分離,不得混存,要在密閉庫房或場所內(nèi)處理、消毒已染蟲害

28、的中藥、包裝材料及用具,避免倉蟲傳播入庫。4、        合理的技術管理(1)        加強庫內(nèi)溫濕度管理,選擇干燥通風的庫房,墊高垛底,使中藥保持干燥。(2)        合理安排出庫,易蛀中藥陳貨較新貨更易生蟲,故應視具體品種新陳,質(zhì)量狀況,易蛀中藥宜先行出庫,同時對此類中藥的貨垛,應有明顯標幟,以利于保管養(yǎng)護。三、中藥儲存其他變異與防治(一)中藥泛油的檢查與養(yǎng)護泛油系指中藥表面發(fā)軟、發(fā)粘、呈現(xiàn)油狀物質(zhì),并伴有變色,變質(zhì)之現(xiàn)象。1、   

29、    導致泛油變異的因素(1)中藥性質(zhì)植物類中藥含油脂或含粘液質(zhì)、糖分較多的品種;動物類中藥含脂肪、蛋白質(zhì)的品種皆有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產(chǎn)生變異的可能。(2)溫濕度上述中藥因受潮熱,含水量過高而加劇其呼吸,釋放大量熱量,使其包裝堆垛不利散熱而引起貯品泛油變質(zhì)。(3)保管不善因貯藏不當,導致油脂分解、氧化,生成醛、酮、臭氧化物而產(chǎn)生特殊氣味,稱之“酸敗”。(4)貯藏過久導致中藥成分自然變化或長期接觸空氣而氧化變色;高溫影響使油質(zhì)氧化分解,氣味變異;受熱氧化使糖及糖酸類分解,生成糖醛及類似化合物,使色澤變深,質(zhì)地變軟,糖分外滲,脂肪、蛋白質(zhì)之氧化物分解或有異味的醛酮物質(zhì),產(chǎn)生濃

30、烈的特異氣味。2、        易泛油中藥的養(yǎng)護關鍵在于降低溫度,適當干燥,以降低中藥所含水分并減少與空氣接觸,避免富含油脂類中藥泛油;加強在庫檢查,含油性中藥忌火烘,少量可入石灰缸干燥;子仁類忌鐵質(zhì)容器盛放;儲存場地應陰涼干燥,堆垛不宜過于高大,具體養(yǎng)護方法有密封法、吸潮法、晾曬法。(二)中藥變色的檢查與養(yǎng)護變色系中藥的色澤變化,固有色澤由淺變深、由艷變黯,則體現(xiàn)中藥內(nèi)在質(zhì)量的變化。1、        導致中藥變色的因素(1)酶引起的變色如中藥所含成分有生色基因如酚羥基等,在酶作用下,經(jīng)氧化,聚合,形成大分子有

31、色化合物,則色澤變深,凡含黃酮甙類,羥基蒽醌類及鞣質(zhì)類成分的中藥尤易變色。(2)非酶引起的變色有的中藥所含蛋白質(zhì)中的氨基酸與還原糖作用,生成大分子棕色化合物;有的因中藥所含糖及糖酸類物質(zhì),受溫濕度影響而分解,產(chǎn)生糖醛或類似化合物,因其中含有羰基等活潑基因,能與含氮化合物經(jīng)縮合、環(huán)合等化學反應,形成棕色素或其他色素、導致變色。(3)日光和空氣引起的變色含鮮艷色素的中藥,若過多受日光照射,所含不穩(wěn)定色素就易破壞,導致褪色或變淺變白,上述變色過程中,如溫度高、濕度大,則變色速度加快。2、        易變色中藥的養(yǎng)護庫房儲存此類中藥宜貯干燥、陰涼、避光處,溫

32、度30以下,相對濕度65%75%,養(yǎng)護方法有密封法、吸潮法、晾曬法。(三)易散失氣味中藥的檢驗與養(yǎng)護1、        導致散失氣味變異的因素主要系中藥儲存過程受潮熱、自身溫度升高,使其含有的揮發(fā)性成分散失;或因包裝不嚴、中藥揮發(fā)性成分自然揮發(fā)損失,由此可見,揮發(fā)油在常溫下能揮發(fā),即氧化,分解或自然揮發(fā),溫度增高、濕度增大或中藥受潮都可加快揮發(fā)使其氣味散失。2、        散失氣味中藥的養(yǎng)護儲存宜低溫低濕,存放庫房應干燥、陰涼、避光,相對濕度以70%75%為宜,不宜過多地通風,養(yǎng)護方法有密閉法、防潮法等。(四)

33、易風化、潮解中藥的檢驗與養(yǎng)護含結晶水化合物及鹽類中藥,因長期接觸干燥空氣或風吹,表面逐漸出現(xiàn)粉末狀物質(zhì),稱之“風化”。含鹽類及結晶水的中藥遇到潮濕空氣時,吸收水分而使表面濕潤,并隨水分增多而逐漸融化,稱之“潮解”。1、導致中藥風化、潮解變異的因素(1)導致風化,系因空氣干燥而使結晶水散發(fā);或一些富含鹽分的鹽制中藥易在外表結晶起鹽霜。(2)潮解則是含結晶水的中藥具水溶性,在潮濕空氣中逐漸吸收水分,氣溫升高則加速融化。2、易風化、潮解中藥的養(yǎng)護庫房宜選擇陰涼、避風、避光處,相對濕度70%75%,不宜堆通風垛,包裝物應牢固,養(yǎng)護方法有密封法、晾曬法等。(五)易融化、揮發(fā)、升華中藥的檢驗與養(yǎng)護“融化”

34、系指中藥受熱后,發(fā)生變軟甚至變成液體?!皳]發(fā)”系指液體中藥,在常溫下轉(zhuǎn)變?yōu)闅怏w而散失?!吧A”系指固體中藥,不經(jīng)過液體階段,直接轉(zhuǎn)變?yōu)闅怏w的現(xiàn)象。1、        導致中藥融化、揮發(fā)、升華變異的因素(1)融化因其軟化點及熔點較低,受溫度影響,使之逐漸軟化,成為液體。(2)揮發(fā)系溫度影響所致,溫度愈高則揮發(fā)愈快。(3)升華固體晶體直接轉(zhuǎn)變?yōu)闅怏w而散失,需吸取熱量,溫度愈高,升華愈快。2、        易融化、揮發(fā)和升華中藥的養(yǎng)護庫房應低溫而干燥,庫溫30以下,相對濕度70%75%,包裝應嚴密,養(yǎng)護方法有密封法、吸

35、潮法、冷藏法等。按藥用部位分類,質(zhì)量容易發(fā)生變化的中藥有下列幾種:(一)(1)易蟲蛀、生霉、泛油的根與根莖類中藥主要有:當歸、黨參、懷牛膝、川牛膝、天冬、麥冬、木香、板藍根、太子參、獨活、百部、地黃、前胡、桔梗、紫苑、防風、菖蒲、川芎、白術、玉竹、大黃、黃精、知母、蒼術、薤白、遠志、巴戟天、胡黃連等。(2)易蟲蛀、生霉的根與根莖類藥材主要有:白芷、天花粉、葛根、郁金、防己、甘草、三七、玄參、苦參、紫草、商陸、柴胡、黃芪、銀柴胡、白頭翁、山豆根、白芍、地榆、赤芍、何首烏、烏藥、續(xù)斷、三棱、貝母、天麻、升麻、白茅根、白及、沙參、虎杖、光慈菇、延胡索、蘆根、羌活、澤瀉、干姜、草河車、射干、莪術、黃藥子、萆懈、藕節(jié)、香附、藁本、高良姜、石菖蒲、姜黃、山藥、仙茅、狗脊、山豆根、千年健等。其養(yǎng)護方法有:密封法、吸潮法、低溫法。(二)(1)易蟲蛀、霉變、散氣、變色的花類藥材有玫瑰花、月季花、代代花、款冬花、菊花、西紅花、佛手花、金銀花、梅花、臘梅花、厚樸花等。(2)易蟲蛀、霉變、變色的花類中藥有紅花、旋覆花、槐花、辛夷、葛花、芫花、鬧羊花、山茶花、芙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