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學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_第1頁
力學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_第2頁
力學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_第3頁
力學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力學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從 2020 世紀 7070 年代末開始,我國進入了大跨度橋梁建設的迅猛發(fā)展期。現(xiàn)在,長江成河和珠江三大水系上各種大跨度橋梁紛紛建成,海灣橋梁建設也有了良好開端。發(fā)展最為迅速的是斜拉橋,懸索橋建設也躋身國際先進行列。懸索橋的優(yōu)點是跨度大,缺點是氣動穩(wěn)定性差,容易“風吹橋晃”,甚至造成破壞。抗風設計是這一類柔性橋梁建設的關鍵問題。為了提高穩(wěn)定性,需要流體力學方面的精心設計。懸索橋竟然和流體力學有關,這個事實是經(jīng)過塔科馬峽谷橋(TacomaNarrowBridge)(TacomaNarrowBridge)風毀事故的慘痛教訓才認識到的。事情要追溯到 19401940 年秋天。當

2、時,美國在華盛頓州的塔科馬峽谷上建造了一座主跨度為 853m853m 的懸索橋。建成方四個月,就碰到了八級風,雖然風速還不到 20m/s,20m/s,但是橋卻發(fā)生了劇烈的振動,而且振幅越來越大,直至橋面傾斜到 4545 度左右。最終,因吊桿逐根拉斷導致橋面鋼梁折斷而解體,并墜落到峽谷之中。當時,恰好一個好菜塢的電影隊在以該橋為外景拍攝影片,所以記錄了橋梁從開始振動到最后毀壞的全過程,這一記錄后來成為美國聯(lián)邦公路局調查事故原因的珍貴資料。在為調查這一事故而收集歷史資料時,人們驚異地發(fā)現(xiàn),從 18181818 年起到 1919 世紀末,風引起的橋梁振動至少毀壞了 1111 座懸索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3、結束后,人們對塔科馬橋的風毀事故展開了研究。一部分航空工程師認為塔科馬橋的振動類似于機翼的顛振,并通過橋梁模型的風洞實驗重現(xiàn)了這種風致扭轉發(fā)散振動;與此同時,以馮卡門為代表的流體力學家則認為,塔科馬橋的主梁有著鈍頭的 H H 型斷面,和流線型的機翼不同,存在著明顯的渦流脫落,應該用渦激共振機理來解釋。在 2020 世紀五六十年代,兩種觀點互有爭論,直到 1961963 3年,美國斯坎倫(R.ScanlanR.Scanlan 敷授提出了鈍體斷面的分離流自激顫振理論,才成功地解釋了造成塔科馬橋風毀的致振機理,并由此奠定丁橋梁顫振的理論幕礎。加拿大教授達文波特(DavenportDavenport)

4、則利用隨機振動理論,建立了一套橋梁抖振分析方法。該方法經(jīng)斯坎倫于 19771977 年的修正后,更加完備,可以說,斯坎倫和達文波特奠定了橋梁風振的理論基礎。橋梁的風振問題之所以復雜,是因為橋梁屬于具有不規(guī)則形狀的鈍體結構,不像飛機機翼那樣有著良好的氣動特性斷面;其次橋梁是近地建筑,所經(jīng)受的是近地紊流風,有復雜的地形地貌效應以及攻角和偏角效應;再者鈍體空氣功力學(研究氣體與鈍體結構的相互作用)本身還是一個有待深入研究的領域。所以,可以說,橋梁的抗風設計是對應用空氣動力學的一個挑戰(zhàn)。如上述,大跨度柔性橋梁在風的作用下可能發(fā)生三種類型的振動,即顫振(flutterflutter)、渦振和抖振。顫扳和

5、渦振是自激振動,抖振則屬于強迫振動。穩(wěn)恒的風為什么會造成結構物振動呢?這是因為存在一種機制,它可以借助風而產(chǎn)生一個交變的強迫力。這個機制與結構物本身的運動合關,所以稱為自激,它所造成的振動稱為自激振動。自激振動與強迫振動不同,強迫振動外界存在交變的外力,它與結構本身的運動無關;然而,自激振動中的交變力卻是運動自身激發(fā)的,物體總是以其固有頻率作自激振動。下邊的經(jīng)驗我們可能有所體會,就是,當我們手拿一塊寬的扁平木條在水中劃過時,會感到木條在垂直于運動的方向來回運動,走一個鋸齒形軌跡。實際上,這就是流體流經(jīng)鈍體時,鈍體所產(chǎn)生的自激振動現(xiàn)象。每一種自激振動都有具體的自激機制,橋梁顫振的自激機制大致如下

6、:當風(可以是恒定的風)吹鈍體障礙物時,除了造成正面風壓外,還會在背面產(chǎn)生一個低壓區(qū)。前后壓差形成鈍體斷面所承受的合風壓力。橋梁具有不規(guī)則斷面,所以,一般說來,這個臺風壓力會有一個橫向的分量和迫使鈍體扭轉的扭矩,它造成鈍體的橫向運動和扭轉。顯然,橋梁斷面的運動特別是扭轉又將反過來影響這個臺風壓力的方向。一旦扭轉所造成的合力方向的改變和運動同步了,就會不斷加強這個運動,使橋梁的振幅越來越大。這個同步頻率就是橋梁的扭轉固有頻率。實際運動當然是扭轉與彎曲的復合運動,要復雜得多。同濟大學風工程研究所在研究斜拉橋的自振特性時發(fā)現(xiàn),這種橋梁的側彎和扭轉是強烈耦合的。他們發(fā)展了三維顫振的分析方法,明確了扭轉

7、為主帶少量側彎的振型是造成顫振發(fā)散的主要振型,同時還有若干次要振型的耦合,從而發(fā)現(xiàn)了“多振型耦合顫振”的重要現(xiàn)象,為建立斜拉橋的顫振理論作出了貢獻。渦振也是自激振動:當一定流速的流體流經(jīng)固體障礙物時,會在圓體兩側交替形成渦旋, 然后輪流脫落, 造成對固體障礙物的交變橫向力。 這一現(xiàn)象是馮卡門發(fā)現(xiàn)的,稱為卡門渦街(vortexvortex)。由卡門渦街形成的交變橫向力迫使固體障礙物作橫向振動,這就稱為渦振;風可能使橋梁產(chǎn)生渦振,當渦振頻率與橋梁結構的固有頻率重合時,就可能造成破壞。風會產(chǎn)生隨機脈動風壓,由隨機脈動風壓所激起的響應稱為抖振,抖振屬于強迫振動。因為脈動風壓的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頻段,所以

8、橋梁結構的抖振一般是低頻振動。除了橋梁結構的整體振動以外,斜拉橋的拉索還會發(fā)生“拉索雨風振動”,就是在一定的暴雨和強風條件下,斜拉橋的拉索會發(fā)生大幅度的劇烈振動,這是 2020 世紀 9090 年代首先在日本發(fā)現(xiàn)的有趣現(xiàn)象。現(xiàn)在的解釋是,雨水順著拉索下流,使拉索表面出現(xiàn)一個凸起的水道,稱為“上水線(rivuletrivulet)”,從而破壞了拉索截面的圓形輪廓。在一定的暴雨和強風條件下,上水線的凸起形狀和在拉索上的位置適宜時,恰好形成一種自激機制,從而導致了拉索的自激振動。這里,很容易聯(lián)想到結冰高壓電線的弛振現(xiàn)象,因為結冰的結果同樣是破壞了高壓電線原來規(guī)則的圓形截面。對于拉索雨風振動現(xiàn)象,中國、日本、德國和法國都在努力通過風洞實驗進行捕捉和觀察,以進一步探索其形成條件及抑制方法。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任文敏教授應用計算空氣動力學的方法,指導研究生做了帶有上水線的拉索截面附近的二維流場計算。計算表明,上水線的出現(xiàn)使拉索界面的空氣動力性能發(fā)生了很大改變。這導致一方面尾流區(qū)內渦旋交替脫落的頻率無水線時相比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渦旋脫落的軌跡發(fā)生了橫向漂移。前者引起共振風速改變,后者導致負阻尼的出現(xiàn)而使振幅不斷加大。下圖是清華大學計算的繞流渦量等值線圖,其中圖 a a 是圓截面拉索無上水線時的繞流渦量等值線圖,圖 b b 是拉索有上水線時的繞流渦量等值線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