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tǒng)(課件題)_第1頁
操作系統(tǒng)(課件題)_第2頁
操作系統(tǒng)(課件題)_第3頁
操作系統(tǒng)(課件題)_第4頁
操作系統(tǒng)(課件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第一章在有一個CPU和兩臺輸入輸出設備I/O1和I/O2,且能夠實現搶先式多任務并行工作的多道程序環(huán)境內,投入運行優(yōu)先級由高到低的P1、P2和P3這3個作業(yè)。它們使用設備的先后順序和占用設備時間分別是:作業(yè)P1:I/O2(30ms)、CPU(10ms)、I/O1(30ms)、CPU(10ms)作業(yè)P2:I/O1(20ms)、CPU(20ms)、I/O2(40ms)作業(yè)P3:CPU(30ms)、I/O1(20ms)假設對于其他輔助操作時間可以忽略不計,作業(yè)P1、P2、P3從投入到完成所用的時間分別是 (1) ms、 (2) ms、 (3) ms。3個作業(yè)從投入運行到全部

2、完成,CPU的利用率約為 (4) %,I/O1的利用率約為 (5) %。假設在系統(tǒng)中僅有這3個作業(yè)投入運行,各設備的利用率是指該設備的使用時間同作業(yè)進程組全部完成所占用最長時間的比率。(1)(5)A60 B67 C70 D78 E80F89 G90 H100 I110 J120答案:(1)E,(2)G,(3)G,(4)D,(5)D 多道環(huán)境下各進程使用設備時間圖 1操作系統(tǒng)是一種()。A 通用軟件B系統(tǒng)軟件C應用軟件D軟件包 2.系統(tǒng)軟件是()的軟件。 A向應用軟件提供系統(tǒng)調用等服務 B與具體硬件邏輯功能無關 C在應用軟件的基礎上開發(fā) D并不具體提供人機界面3.操作系統(tǒng)負責為用戶和用戶程序完成

3、所有的 的工作供選擇的答案 A. 硬件無關和應用無關 B.硬件無關和應用相關 C.硬件相關和應用無關 D.硬件相關和應用相關4.操作系統(tǒng)的任務是 供選擇的答案 A. 把源程序轉換為目標代碼 B. 管理計算機系統(tǒng)中的軟、硬件資源 C. 負責存取數據庫中的各種數據 D. 負責文字格式編排和數據計算5所謂()是指將一個以上的作業(yè)讓入主存,并且同時處于運行狀態(tài),這些作業(yè)共享處理機的時間和外圍設備等其他資源。 A多重處理B多道程序設計C實時處理D共行執(zhí)行6. 操作系統(tǒng)中采用多道程序系統(tǒng)設計技術提高CPU和外部設備的()A利用率B可靠性C穩(wěn)定性D兼容性7 .如果分時操作系統(tǒng)的時間片一定,那么(),則響應時

4、間越長。 A用戶數越少 B用戶數越多 C內存越少 D內存越多8.分時操作系統(tǒng)通常采用()策略為用戶服務。A可靠性和靈活性B時間片輪轉C時間片加權分配D短作業(yè)優(yōu)先v 9.下列系統(tǒng)中, 是實時系統(tǒng)供選擇的答案 A. 激光照排系統(tǒng) B. 航空訂票系統(tǒng) C. 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 D. 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tǒng)10.在分時系統(tǒng)中,為使多個用戶能夠同時與系統(tǒng)交互,最關鍵的問題是 ,當用戶數目為100個時,為保證響應時間不超過2秒,此時的時間片最大應為 供選擇的答案(1) A. 計算機具有足夠高的運行速度 B. 系統(tǒng)能及時地接受多個用戶請求 C. 能在短的時間內,使所有用戶程序都能運行 D. 能快速進行內外存對換 (

5、2) A.10ms B.20ms C.50ms D.100ms11.下面關于并發(fā)性的論述中,正確的是。供選擇的答案 A. 并發(fā)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時刻發(fā)生 B.并發(fā)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時刻發(fā)生 C.并發(fā)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時間間隔內發(fā)生 D.并發(fā)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時間間隔內發(fā)生12.在一個單CPU的計算機系統(tǒng)中,有兩臺外部設備R1、R2和三個進程P1、P2、P3。系統(tǒng)采用可剝奪式優(yōu)先級的進程調度方案,且所有進程可以并行使用I/O設備,三個進程的優(yōu)先級、使用設備的先后順序和占用設備時間如所示。假設操作系統(tǒng)的開銷忽略不計,三個進程從投入運行到全部完成,CPU的利用率約為(1) %;R2的利用率約

6、為 (2) %(設備的利用率指該設備的使用時間與進程組全部完成所占用時間的比率)。(1)A60 B67 C78 D90(2)A70 B78 C80 D8913. 配置操作系統(tǒng)的目的是(1). 操作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包括(2)管理、(3)管理、(4)管理、(5)管理。除此之外還為用戶使用操作系統(tǒng)提供了用戶接口。Answer: 1.提高系統(tǒng)的利用率2.處理機3.存儲器4.設備5.文件14.多道程序系統(tǒng)的根本目的是(1)、(2)、 (3)。Answer: 1.CPU的利用率高2.設備并行性好3.系統(tǒng)吞吐量大15. 分時操作系統(tǒng)的基本特征是(1)、(2)、 (3)、(4)。Answer: 1.多路性2.獨

7、立性3.及時性4.交互性16. 利用緩沖區(qū)能有效地緩和(1)和(2)之間速度不匹配的矛盾,虛擬設備的功能是使 (3)變成能被多個進程同時使用的(4)。Answer: 1.CPU 2.I/O 3.一個物理設備 4.邏輯設備17. 操作系統(tǒng)兩個最基本特征是(1)和(2)。Answer: 1.并發(fā)性 2.共享P33 /習題1、2 、1317第二章1.進程是個(動態(tài))概念,而程序是個(靜態(tài))概念。2.在操作系統(tǒng)中,進程是一個具有一定獨立功能的程序在某個數據集上的一次()A等待活動B運行活動C單獨操作D關聯操作3.多道程序環(huán)境下,操作系統(tǒng)分配資源以()為基本單位。A. 程序B指令C進程D作業(yè)4.程序的順

8、序執(zhí)行通常在(A)的工作環(huán)境中,具有(C)特征;程序的并發(fā)性執(zhí)行在(B)的工作環(huán)境中,具有(D)特征。 A.單道程序 B.多道程序 C.程序的可再現性 D.資源共享5.進程在運行過程中有三種基本狀態(tài):1.運行狀態(tài)2.就緒狀態(tài)3.等待狀態(tài) 6.分配到必要的資源并獲得處理機時的進程狀態(tài)是()A就緒狀態(tài)B執(zhí)行狀態(tài)C阻塞狀態(tài)D撤銷狀態(tài)7.在進程管理中,當()時,進程從阻塞狀態(tài)變?yōu)榫途w狀態(tài)。A .進程被進程調度程序選中B .等待某一事件C .等待的事件發(fā)生D .時間片用完8 .進程的三個基本狀態(tài)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進程由就緒狀態(tài)變?yōu)檫\行狀態(tài)的條件是(D);由運行狀態(tài)變?yōu)樽枞麪顟B(tài)的條件是(B)A .

9、時間片用完B .等待某事件發(fā)生C .等待的某事件已發(fā)生D .被進程調度程序選中9 .一個運行的進程用完了分配給他的時間片后,他的狀態(tài)變?yōu)椋ǎ?A .就緒B .等待C .運行D .由用戶自己確定10 .一個進程被喚醒意味著()A .該進程重新占有了CPU B .他的優(yōu)先權變?yōu)樽畲?C . 其PCB移至等待隊列對手 D .進程變?yōu)榫途w狀態(tài)11 .下列的進程狀態(tài)變化中,()變化是不可能發(fā)生的。A運行 就緒B運行 等待C等待 運行D等待 就緒12.能夠標志進程存在的是()A時間片B進程控制塊C操作系統(tǒng)D用戶要求13.在一個進程的生命周期中,該進程與它本身所執(zhí)行的程序個數是(A)關系。對一個可執(zhí)行程序文

10、件,該程序與執(zhí)行它的進程是(B)關系。v 1,2:A 一對一,B一對多 v C多對一,D 多對多14.為使進程由活動就緒變?yōu)閽炱鹁途w,應利用(B)原語、為使進程由執(zhí)行狀態(tài)變?yōu)樽枞麪顟B(tài),應利用(D)原語、為使進程由掛起就緒變?yōu)榛顒泳途w,應利用(C)原語 、為使進程由阻塞狀態(tài)變?yōu)榫途w狀態(tài)應利用(E)原語 。Acreate Bsuspend Cactive DBlock E.wakeup15.進程是操作系統(tǒng)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進程是一個具有一定獨立功能的程序在某個數據集合上的一次 (1) 。進程是一個 (2) 的概念,而程序是一個 (3) 的概念。進程的最基本狀態(tài)有 (4) 。在進程管理中,當 (5)

11、 時,進程從阻塞狀態(tài)變?yōu)榫途w狀態(tài)。在一個單處理機中,若有6個用戶進程,在非管態(tài)的某一時刻,處于就緒狀態(tài)的用戶進程最多有 (6) 個。(1)A單獨操作 B關聯操作 C運行活動 D并發(fā)活動(2)A靜態(tài) B動態(tài) C邏輯 D物理(3)A物理 B邏輯 C動態(tài) D靜態(tài)(4)A就緒、運行、隱蔽 B停止、就緒、運行 C運行、就緒、阻塞 D就緒、撤消、運行(5)A進程被進程調度程序選中 B等待某一事件 C等待事件發(fā)生 D時間片用完(6)A5 B6 C1 D416.進程的五態(tài)模型包括運行狀態(tài)、活躍就緒狀態(tài)、掛起就緒狀態(tài)、活躍阻塞狀態(tài)和掛起阻塞狀態(tài)。針對下圖的進程五態(tài)模型,為了確保進程調度的正常工作,(a)、(b)

12、、(c)的狀態(tài)分別為 (1) ,并增加一條 (2) 。(1)A掛起就緒、掛起阻塞和活躍阻塞 B掛起就緒、活躍阻塞和掛起阻塞 C活躍阻塞、掛起就緒和掛起阻塞 D活躍阻塞、掛起阻塞和掛起就緒(2)A“運行”(a)的“等待”邊 B“運行”(b)的“等待”邊 C(a)“運行”的“恢復或激活”邊 D“活躍就緒”(b)的“等待”邊3進程同步1.用P、V操作管理臨界段時,任何一個進程在進入臨界段之前應調用(P)操作,退出臨階段時應調用(V)操作。 2.對于兩個并發(fā)進程,設互斥信號量mutex,若mutex=0則()v A.表示沒有進程進入臨界段v B.表示有一個進程進入臨界段v C.表示有一個進程進入臨界段

13、,另一個進程等待進入v D.表示有兩個進程進入臨界段 3.若P、V操作的信號量S的初值為2,當前為-1,則表示有()個等待進程。v A0 B1 C2 D3 B4.用P、V操作管理臨界段中的一個共享變量時,信號量的初值應定義為()v A-1 B.0 C.1 D.任意值 5.()是一種只能進行P操作和V操作的特殊變量。A調度B進程C同步D信號量 6.用P、V操作可以解決()互斥問題。A一切 B。某些C。正確 D。錯誤7.有m個進程共享同一臨界資源,若使用信號機對臨界資源的互斥訪問,則信號量的變化范圍是()。經典進程同步問題1.某系統(tǒng)中有一個緩沖區(qū),進程P1不斷地生產產品送入緩沖區(qū),進程P2不斷地從

14、緩沖區(qū)中取產品消費。假設該緩存區(qū)只能容納一個產品。進程P1與P2的同步模型如圖所示:v 圖進程P1與P2的同步模型v 為此,應設信號量Sl的初值為(1),信號量S2的初值為(2)。v (1)A-2 B-1 C0 D1v (2)A2 B-1 C0 D12.某倉庫有兩名發(fā)貨員,一名審核員。當顧客提貨時,只要發(fā)貨員空閑,允許顧客進入倉庫提貨,顧客離開時,審核員檢驗顧客提貨是否正確。其工作流程如圖所示。為了利用PV操作正確地協(xié)調他們之間的工作,設置了兩個信號量S1和S2,且S1的初值為2,S2的初值為1。圖中的a應填寫 (1) ;圖中的b、c和d應分別填寫 (2) 。 (1)AP(S1) BP(S2)

15、 CV(S1) DV(S2)(2)AP(S2)、V(S2)和V(S1) BP(S1)、V(S1)和V(S2) CV(S1)、P(S2)和V(S2) DV(S2)、P(S1)和V(S1) 3.在某超市里有一個收銀員,且同時最多允許有n個顧客購物,可以將顧客和收銀員看成是兩類不同的進程,且工作流程如圖所示。為了利用PV操作正確地協(xié)調這兩類進程之間的工作,設置了3個信號量S1、S2和Sn,且初值分別為0、0和n。這樣圖中的a應填寫 (1) ,圖中的b1、b2應分別填寫 (2) ,圖中的c1、c2應分別填寫 (3) 。(1)AP(S1) BP(S2) CP(Sn) DP(Sn)、P(S1)(2)AP(

16、Sn)、V(S2) BP(Sn)、V(S1) CP(S2)、V(S1) DV(S1)、P(S2)(3)AP(S1)、V(S2) BP(Sn)、V(S1) CP(S2)、V(S1) DV(S1)、P(S2)答案:(1)C,(2)D,(3)A 進程管理1在直接通信方式中,系統(tǒng)通常提供的兩條通信原語如下:請選擇參數填入。Send (1),(2);Receive(3),(4);14:A. sender B. receiver C. text D. message E. mailboxAnswer: 1. B 2.D 3. A 4.D2.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A. 一個進程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或多個線程B.一

17、個線程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或多個線程C.一個線程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或多個進程D.一個進程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或多個進程3.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 不論是系統(tǒng)支持的線程還是用戶級線程,其切換都需要內核的支持。B. 線程是資源分配的單位,進程是調度和分派的單位。C.不論系統(tǒng)中是否有線程,進程都是擁有資源的獨立單位。D.在引入線程的系統(tǒng)中,進程仍然使資源調度和分派的基本單位1請畫出進程三種基本狀態(tài)轉換圖.2. 請畫出進程的五種狀態(tài)轉換圖v P81-83/習題2、7、8、9、18、19、22、23、24、264. 桌上有一空盤,允許存放一只水果。爸爸可向盤中放蘋果也可向盤中放桔子。兒子專等吃盤中的桔子女兒專等吃盤中的蘋

18、果。規(guī)定當盤空時一次只能放一只水果供吃者取用,請用P、V原語實現爸爸、兒子、女兒三個并發(fā)進程的同步。 v 解:在本題中,應設置三個信號量S、So、Sa,信號量S表示盤子是否為空,其初值為1。信號量So表示盤中是否有桔子,其初值為0;信號量Sa表示盤中是否有蘋果,其初值為0。同步描述如下:int Sl;int Sa0;int So0;main() cobegin father(); son(); daughter(); Coend father() while(1) P(S): 將水果放入盤中; if(放入的是桔子)v(So); else v(Sa); son() while(l) p(So);

19、 從盤中取出桔子; v(s); 吃桔子; daughter() while(1) p(Sa); 從盤中取出蘋果; v(s); 吃蘋果; 第三章 處理機調度與死鎖 1.為了使系統(tǒng)中各部分資源得到均衡使用,就必須選擇對資源需求不同的作業(yè)進行合理搭配。這項工作是由( )完成的。A作業(yè)調度 B中級調度 C進程調度 D內存調度2.進程狀態(tài)從就緒態(tài)到運行態(tài)的轉化工作是由( )完成的。A作業(yè)調度 B中級調度 C進程調度 D設備調度3.作業(yè)調度程序從處于()狀態(tài)的隊列中選取適當的作業(yè)投入運行。A運行 B提交 C完成 D后備 4()是作業(yè)存在的唯一標志。作業(yè)名B進程控制塊C作業(yè)控制塊D程序名 5.若進程P1正在

20、運行,操作系統(tǒng)強行撤下P1進程所占用的CPU,讓具有更高優(yōu)先級的進程P2運行,這種調度方式稱為(1),此時P1進程處于(2)狀態(tài)。(1)A中斷方式B搶占方式C非搶占方式D查詢方式(2)A等待B結束C善后處理D就緒6作業(yè)調度算法的選擇??紤]因素之一是使系統(tǒng)有最高的吞吐率,為此應()A.不讓處理機空閑B能夠處理盡可能多的作業(yè)C使各類用戶都滿意D不使系統(tǒng)過于復雜 7.填空:對于FCFS,時間片輪轉,多級反饋隊列三個高級調度算法,他們對短作業(yè)的優(yōu)先程度升高排序為: 。答案: FCFS,時間片輪轉,多級反饋隊列8.假設下列四個作業(yè)同時到達,當使用最高優(yōu)先數優(yōu)先調度算法時,作業(yè)的平均周轉時間為( )小時。

21、A4.5 B10.5 C4.75 D10.25 9.作業(yè)J1,J2,J3,J4的提交時間和運行時間如下表所示。若采用短作業(yè)優(yōu)先調度算法,則作業(yè)調度次序為(18),平均周轉時間為(19)分鐘(這里不考慮操作系統(tǒng)的開銷)答案:C A答案:B11.系統(tǒng)中的四個作業(yè),它們的到達時間、運行時間、開始時間、完成時間和周轉時間如下表所示,該系統(tǒng)采用的作業(yè)調度算法是(A)。A:(1)先來先服務 (2)短作業(yè)優(yōu)先 (3)響應比高者優(yōu)先 (4)不能確定12既考慮作業(yè)等待時間,又考慮作業(yè)執(zhí)行時間的調度算法是()A.最高響應比優(yōu)先B短作業(yè)優(yōu)先C優(yōu)先級調度D先來先服務 13作業(yè)從進入后備隊列到被調度程序選中的時間間隔稱

22、為()周轉時間B響應時間C等待時間D觸發(fā)時間14下述作業(yè)調度算法中,()調度算法與作業(yè)的估計運行時間有關。A.先來先服務B短作業(yè)優(yōu)先C均衡D時間片輪轉15在各種作業(yè)調度算法中,若有作業(yè)同時到達,則平均等待時間最短的算法是()A.先來先服務B優(yōu)先數C最高響應比優(yōu)先D短作業(yè)優(yōu)先 v 證明: 若有三個作業(yè)J1,J2,J3同時在后備作業(yè)隊列中等待運行,其運行時間分別為t1,t2,t3,且滿足關系t1<t2<t3 ,試證明按最短的作業(yè)優(yōu)先調度算法運行這些作業(yè),則總周轉時間最小。 證明:由于按最短的作業(yè)優(yōu)先調度算法運行這些作業(yè),所也三個作業(yè)的總周轉時間為:T1= t1+(t1+t2)+(t1+

23、t2+t3)(1)若不按最短作業(yè)優(yōu)先調度算法運行這些作業(yè),不失一般性,可以假定調度順序為J2,J1,J3,則總周轉時間為: T2= t2+(t1+t2)+(t1+t2+t3)(2)由(2)-(1)得:t2-t1>0。命題得證。證明: 給定一組作業(yè)J1,J2Jn,他們的運行時間分別為t1,t2tn,假定這些作業(yè)同時到達,并且將在一臺CPU上按單道方式運行。試證明按最短的作業(yè)優(yōu)先調度算法運行這些作業(yè),則平均周轉時間最小。證明:不失一般性,假定按最短的作業(yè)優(yōu)先調度算法,調度順序分別為J1,J2Jn,其運行時間分別為: t1,t2tn。則作業(yè)Ji的周轉時間為:Ti=t1+t2+ti。所以,全部作

24、業(yè)的平均周轉時間為:T=T1+T2+Tn/n=t1+(t1+t2) +(t1+t2+t3) + (t1+t2 +tn) /n顯然,當t1t2tn時,每個Ti達到最小值(i=1,2, n)。因此,T最小,命題得證。證明: 給定一組作業(yè)J1,J2Jn,他們的運行時間分別為t1,t2tn,假定這些作業(yè)同時到達,并且將在一臺CPU上按單道方式運行。試證明短作業(yè)優(yōu)先的調度算法使得作業(yè)的平均等待時間最短。證明:不失一般性,假定按最短的作業(yè)優(yōu)先調度算法,調度順序為J1,J2Jn,其運行時間分別為: t1,t2tn。顯然有t1t2tn 。根據題意得:作業(yè)Ji的等待時間為:Wi= t1+t2+ti-1。所以,全

25、部作業(yè)的平均等待時間為:W=W1+W2+Wn/n=t1+(t1+t2) +(t1+t2+t3) + (t1+t2 +tn-1) /n 顯然,當t1t2tn時,每一個Wi達到最小值(i=1,2, n)。因此,W最小,這樣結論得證。3 死鎖 1. 計算機系統(tǒng)出現死鎖是因為(D) 。 A、系統(tǒng)中有多個阻塞進程 B、資源數大大小于系統(tǒng)中的進程數 C、系統(tǒng)中多個進程同時申請的資源總數大大超過系統(tǒng)資源總數 D、若干進程相互等待對方已占有的資源2.若在系統(tǒng)中有若干個互斥資源R、6個并發(fā)進程,每個進程都需5個資源R,那么使系統(tǒng)不發(fā)生死鎖的資源R的最少數目為 ( B) 。 A. 30 B. 25 C. 10 D

26、. 53.為了解決進程間的同步和互斥問題通常采用一種稱為 B 機制的方法。若系統(tǒng)中有5個進程共享若干個資源R,每個進程都需要4個資源R,那么使系統(tǒng)不發(fā)生死鎖的資源R的最少數目是 C 。(1)A調度B信號量C分派 D通訊(2)A20 B18 C16 D15 4.系統(tǒng)中有4個單位的存儲器資源,被n個進程共享,如果每個進程都要求i個單位的存器資源,那么當_C_ 時系統(tǒng)不會發(fā)生死鎖。 A.n=2,i=4 B.n=4,i=3 C.n=3,i=2D.n=3,i=3v 假設系統(tǒng)中有三類互斥資源R1、R2和R3,可用資源數分別為9、8和5。在To時刻系統(tǒng)中有P1、P2、P3、P4和P55個進程,這些進程對資源

27、的最大需求量和已分配資源數如表所示。 To時刻系統(tǒng)狀態(tài)是否是安全的。答案: P2P4P1P3P5 v 某系統(tǒng)中有四種互斥資源R1、R2、R3和R4,可用資源數分別為3、5、6和8。假設在T0時刻有P1、P2、P3和P4 四個進程,并且這些進程對資源的最大需求量和已分配資源數如下表所示,To時刻系統(tǒng)狀態(tài)是否是安全的。答案:P3P2P1P4答案 C, D假設系統(tǒng)中有四類互斥資源R1、R2、R3和R4,可用資源數分別為9、6、3和3。在To時刻系統(tǒng)中有P1、P2、P3和P4四個進程,這些進程對資源的最大需求量和已分配資源數如表2-6所示。在To時刻系統(tǒng)剩余的可用資源數分別為B。 如果進程P1、P2、

28、P3和P4按 D 序列執(zhí)行,那么系統(tǒng)狀態(tài)是安全的。需求量與資源數表(1) A2、1、0和1 B3、1、0和0C3、1、1和1 D3、0、1和1(2) AP1P2P4P3 BP2P1P4P3CP3P4P1P2 DP4P2P1P3v P114 /習題1、36、16、1820第四章 存儲器管理 v 假設某計算機系統(tǒng)的內存大小為256K,在某一時刻內存的使用情況如圖A所示。此時,若進程順序請求20K、10K、5K的存儲空間,系統(tǒng)采用( )算法為進程依次分配內存,則分配后的內存情況如圖B所示。圖A圖BA最佳適應 B最差適應 C首次適應 D循環(huán)首次適應答: B 1當程序經過編譯或者匯編以后,形成了一種由機

29、器指令組成的集合,被稱為( )。A.源程序 B.目標程序 C.可執(zhí)行程序 D.非執(zhí)行程序 Answer:B2存儲管理的目的是( )。A.方便用戶 B.提高內存利用率C.方便用戶和提高內存利用率 D.增加內存實際容量Answer: C3. 外存(如磁盤)上存放的程序和數據( )。A可由CPU直接訪問 B必須在CPU訪問之前移入內存C是必須由文件系統(tǒng)管理的 D必須由進程調度程序管理Answer: B4經過( ),目標程序可以不經過任何改動而裝入物理內存單元。A.靜態(tài)重定位 B.動態(tài)重定位C.編譯或匯編 D.存儲擴充 Answer:A5設內存的分配情況如圖所示,若要申請一塊40K字節(jié)的內存空間,若采

30、用最佳適應算法,則所得到的分區(qū)首址為()。A100K B190K C330K D410KAnswer: C6動態(tài)地址重定位技術依賴于()A重定位裝入程序 B 重定位寄存器 C 地址機構 D 目標程序 Answer:B7邏輯地址就是( )。 A. 用戶地址 B. 相對地址 C. 物理地址 D.絕對地址 Answer:B8可重定位內存分區(qū)分配目的為( )。 A. 解決碎片問題 B. 便于多作業(yè)共享內存 C. 回收空白區(qū)方便 D. 擺脫用戶干預 Answer:A9把邏輯地址轉變?yōu)閮却娴奈锢淼刂返倪^程稱作( )。 A.編譯 B.連接 C.運行 D.重定位 Answer:D10碎片現象的存在使得( )。

31、A.內存空間利用率降低 B. 內存空間利用率提高C. 內存空間利用率得以改善 D. 內存空間利用率不影響 Answer:A11下列( )存儲管理方式能使存儲碎片盡可能少,而且使內存利用率較高。A.固定分區(qū) B.可變分區(qū) C.分頁管理 D.段頁式管理 Answer:C12采用可變分區(qū)管理存儲空間時,若主存中按地址順序依次有五個空閑區(qū),大小分別為15K、28K、10K、226K、110K?,F有五個作業(yè)J1到J5,它們所需的主存空間依次是10K、15K、102K、26K、180K。問如果采用首次適應分配算法,能否把這五個作業(yè)按J1到J5的次序全部裝入主存。使用哪種分配算法裝入這五個作業(yè),可使主存的利

32、用率最高? 答:按首次適應分配算法,不能把這五個作業(yè)全部依次裝入主存。這時J1、J2裝入第1、2個空閑區(qū),J3、J4裝入第4、5個空閑區(qū),J5有180K,無法裝入僅有的10K空閑區(qū)。 能使主存利用率最高的是采用最佳適應分配算法。這時,這五個空閑塊分別裝入作業(yè)J2、J4、J1、J5、J33 基本分頁存儲管理方式 13主存中有兩個空閑區(qū)如圖所示,現有作業(yè)序列依次為Job1要求30K; Job2要求70K;Job3要求50K;使用首次適應、最壞適應和最佳適應算法處理這個作業(yè)序列,試問哪種算法可以滿足分配?為什么?答案:首次適應、最壞適應算法處理這個作業(yè)序列可以滿足分配,最佳適應算法不行。因為后者會分

33、割出無法使用的碎片,浪費主存,從而,不能滿足所有作業(yè)的主存需求。頁式存儲系統(tǒng)的邏輯地址是由頁號和頁內地址兩部分組成.假定頁面的大小為4K,地址變換過程如下圖所示,圖中邏輯地址用十進制表示.圖中有效地址經變換后,十進制物理地址a應為( )。答案: 332201在分頁系統(tǒng)環(huán)境下,程序員編制的程序,其地址空間是連續(xù)的,分頁是由()完成的。v A. 程序員 B.編譯地址 C.用戶 D.系統(tǒng)答案:D2在一個頁式存儲管理系統(tǒng)中,頁表內容如下所示: 若頁的大小為4K,則地址轉換機構將邏輯地址0轉換成的物理地址為()A 8192 B. 4096 C. 2048 D.1024 答案:A3在分頁存儲管理系統(tǒng)中,地

34、址由頁號和頁內地址組成。下圖所示頁式管理的地址結構中,_( )_ 。v A. 頁面的大小為1K,最多有16M個頁 B. 頁面的大小為2K,最多有8M個頁 C. 頁面的大小為4K,最多有1M個頁 D. 頁面的大小為8K,最多有2M個頁 答案:C4頁式虛擬存儲系統(tǒng)的邏輯地址是由頁號和頁內地址兩部分組成.假定頁面的大小為8K,地址變換過程如下圖所示,圖中邏輯地址用十進制表示為9612.圖中有效地址經變換后,十進制物理地址a應為( )。 A42380 B25996 C9612 D8192 答案:B 5 在采用頁式存儲管理的系統(tǒng)中,()。 A、不可以把作業(yè)分散到幾個不連續(xù)的主存區(qū)域 B、不需要采用移動技

35、術移動作業(yè)區(qū) C、不需要硬件支持 D、不采用動態(tài)重定位的方式裝入作業(yè) 答案:B6有一個分頁系統(tǒng),其頁表存放在主存里,(1)如果對主存的一次存取要1.2微秒,試問實現一次業(yè)面訪問的存取需花多少時間?(2)若系統(tǒng)配置了相聯存儲器,命中率為80%,假定頁表表目在相聯存儲器的查找時間忽略不計,試問實現一次頁面訪問的存取時間是多少?答案:(1)2.4微秒 (2)0.8X1.2+0.2X2.4=0.96+0.48=1.44微秒7在一分頁存儲管理系統(tǒng)中,邏輯地址長度為16.,頁面大小為4096字節(jié),現有一邏輯地址為2F6AH,且第0、1、2頁依次存在物理塊10、12、14號中,問相應的物理地址為多少?答案:

36、EF6AH。8.假定某頁式管理系統(tǒng),主存為128KB,分成32塊,塊號為0,1,2,31;某作業(yè)有5塊,其頁號為0,1,2,3,4,被分別裝入主存的3、8、4、6、9塊中,有一邏輯地址為3,70,求出相應的物理地址,并畫圖說明地址變換過程。答案: 每頁大小=每塊大小=128KB/32=4KB 邏輯地址3,70對應的物理地址 4KB×6+70=24KB+70=246464 基本分段存儲管理方式 1分段管理提供( )維的地址結構。A.1 B.2 C.3 D.4 Answer:B2采用段式存儲管理的系統(tǒng)中,若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號,則允許每段的最大長度是()v A 224 B2

37、16 C28 D 232Answer: B3在段頁式存儲管理系統(tǒng)中,內存等分為(),程序按邏輯模塊分成若干()v A. 塊 B.頁號 C.分區(qū) D.段Answer: A D 4段頁式管理每取一次數據,要訪問( )次內存。 A.1 B.2 C.3 D.4 Answer:C5段頁式存儲管理汲取了頁式管理和段式管理的長處,其實現原理結合了頁式和段式管理的基本思想,即( )。A、 用分段方法來分配和管理物理存儲空間,用分頁方法來管理用戶地址空間。B、 用分段方法來分配和管理用戶地址空間,用分頁方法來管理物理存儲空間。C、 用分段方法來分配和管理主存空間,用分頁方法來管理輔存空間。D、 用分段方法來分配

38、和管理輔存空間,用分頁方法來管理主存空間。 Answer:B6在頁式和段式管理中,指令的地址部分結構形式分別為()和()。Answer 頁號和頁內地址 段號和段內地址7給定段表如下:給定地址為段號和位移:1)0,430、2)3,400、3)1,1、4)2,500、5)4,42,試求出對應的主存物理地址。答案: 1)649、2)1727、3)2301、4)越界、5)19945 虛擬存儲器的基本概念 6 請求分頁存儲管理方式 1實現虛擬存儲器的目的是()A實現存儲保護 B實現程序浮動 C擴充輔存容量 D擴充主存容量Answer: D2作業(yè)在執(zhí)行中發(fā)生了缺頁中斷,經操作系統(tǒng)處理后,應讓其執(zhí)行()指令

39、。A被中斷的前一條 B被中斷的 C被中斷的后一條 D啟動時的第一條Answer:B3虛擬存儲管理系統(tǒng)的基礎是程序的()理論。A. 局部性 B. 全局性 C.動態(tài)性 D.虛擬性Answer: A4虛擬存儲技術是( )。v A.補充內存物理空間的技術 B.補充相對地址空間的技術v C.擴充外存空間的技術 D.擴充輸入輸出緩沖區(qū)的技術 Answer: A5虛擬存儲技術與( )不能配合使用。v A.分區(qū)管理 B.動態(tài)分頁管理v C.段式管理 D.段頁式管理Answer: A6在請求頁式存儲管理中,若所需頁面不在內存中,則會引起( )。v A.輸入輸出中斷 B. 時鐘中斷v C.越界中斷 D. 缺頁中斷

40、Answer: D7以下存儲管理技術中,支持虛擬存儲器的技術是( )。v A動態(tài)分區(qū)法 B可重定位分區(qū)法v C請求分頁技術 D對換技術Answer: C8.虛擬存儲管理系統(tǒng)的基礎是程序的(1)理論。這個理論的基本含義是程序執(zhí)行時往往會(2)訪問內存儲。程序的(1)表現在(3)和(4)上。(3)是指最近被訪問的存儲單元可能馬上又要被訪問。(4)是指馬上被訪問的單元,而其附近的單元也可能馬上被訪問。根據這個理論,Denning提出了工作集理論。工作集是進程運行時被頻繁訪問的頁面集合。在進程運行時,如果它的工作頁面都在(5)器內,能夠使用進程有效地運行,否則會出現頻繁的頁面調入/調出現象。供選擇的答

41、案()局部性 全局性 動態(tài)性 虛擬性()頻繁地 均勻地 不均勻地 全面地()、()數據局部性 空間局部性 時間局部性 數據全局性()外部存儲 主存儲 輔助存儲 虛擬存儲答案:(),(),(),(),()9.假定某頁式管理系統(tǒng),主存為64KB,分成16塊,塊號為時0,1,2,3,4,15。設某作業(yè)有4頁,其頁號為0,1,2,3,被分別裝入主存的2,4,1,6塊。(1)該作業(yè)的總長度是多少?(按十進制)(2)寫出該作業(yè)每一頁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3)若給出邏輯地址0,100、1,50、2,0、3、60,計算出相應的內存地址。(方括號內第一個元素為頁號,第二個元素為頁內位移)解:(1)每塊的大小為6

42、4KB/16=4KB因為塊的大小與頁的大小相等,所以每頁為4KB,因此作業(yè)的總長度4KB×4=16KB。(2)頁表為: 頁 號 塊 號 0 2 1 4 2 1 3 6所以,該作業(yè)各頁在內存的起始地址為:第0頁起始地址為:4K×2=8K第1頁起始地址為:4K×4=16K第2頁起始地址為:4K×1=4K第3頁起始地址為:4K×6=24K(3) 邏輯地址0,100的內存地址為 4K×2+100=8192+100=8292 邏輯地址1,50的內存地址為 4K×4+50=16384+50=16434 邏輯地址2,0的內存地址為 4K&

43、#215;1+0=4096 邏輯地址3,60的內存地址為 4K×6+60=24K+60=2463610設有一頁式存儲管理系統(tǒng),向用戶提供的邏輯地址最大空間為16位,主存總共有8個存儲塊。試問主存空間每塊多大?答案:主存每塊大小為8K。 答案:(1)A,(2)B,(3)D 7 頁面置換算法 在一個請求分頁系統(tǒng)中,假定系統(tǒng)分配給一個作業(yè)的物理塊數為3,并且此作業(yè)的頁面走向為4、3、2、1、4、3、5、4、3、2、1、5時頁面的缺頁率。用最佳置換算法計算出程序訪問過程中所發(fā)生的缺頁情況為( ) 。在一個請求分頁系統(tǒng)中,假定系統(tǒng)分配給一個作業(yè)的物理塊數為3,并且此作業(yè)的頁面走向為4、3、2、

44、1、4、3、5、4、3、2、1、5時頁面的缺頁率。用FIFO置換算法計算出程序訪問過程中所發(fā)生的缺頁情況為( ) 。在一個請求分頁系統(tǒng)中,假定系統(tǒng)分配給一個作業(yè)的物理塊數為3,并且此作業(yè)的頁面走向為4、3、2、1、4、3、5、4、3、2、1、5時頁面的缺頁率。用LRU 置換算法計算出程序訪問過程中所發(fā)生的缺頁情況為( ) 。1.在虛擬分頁存儲管理系統(tǒng)中,若進程訪問的頁面不再主存,且主存中沒有可用的空閑塊時,系統(tǒng)正確的處理順序為( )。答案:C2.在請求分頁管理中,若采用先進先出 (FIFO) 頁面置換算法,可能會產生“FIFO異?!?,“FIFO異常”指的是 ( ) 。 A頻繁地出頁入頁的現象

45、B 分配的頁面數增加,缺頁中斷的次數也可能增加 C 進程交換的信息量過大導致系統(tǒng)工作區(qū)不足 D 分配給進程的內存空間不足使里程無法正常工作答案: B3.在一個請求分頁系統(tǒng)中,假定系統(tǒng)分配給一個作業(yè)的物理塊數為3,并且此作業(yè)的頁面走向為2、3、2、1、5、2、4、5、3、2、5、2。用FIFO和LRU兩種置換算法分別計算出程序訪問過程中所發(fā)生的缺頁情況為( ) 。A9次和6次 B9次和7次 C10次和6次 D10次和7次 答案:4.在請求分頁系統(tǒng)中,LRU算法是指( )。A. 最早進入內存的頁先淘汰B. 近期最長時間以來沒被訪問的頁先淘汰C. 近期被訪問次數最少的頁先淘汰D. 以后再也不用的頁先

46、淘汰 答案: B5.系統(tǒng)抖動是指( )。A. 使用機器時,屏幕閃爍的現象B. 剛被調出的頁面又立刻被調入所形成的頻繁調入調出現象C. 系統(tǒng)盤不凈,系統(tǒng)不穩(wěn)定的現象D. 由于內存分配不當,偶然造成內存不夠的現象答案: B6系統(tǒng)“抖動”現象的發(fā)生是由()引起的。A置換算法選擇不當 B交換的信息量過大 C內存容量不足 D請求頁式管理方案Answer: A 7在虛擬存儲系統(tǒng)中,若進程在內存中占3塊(開始時為空),采用先進先出頁面淘汰算法,當執(zhí)行訪問頁號序列為1、2、3、4、1、2、5、1、2、3、4、5、6時,將產生()次缺頁中斷。§ A7 B8 C9 D10Answer: D8.在頁面存儲

47、管理系統(tǒng)中,常用的頁面淘汰算法有:(1)選擇淘汰不再使用或最遠的將來才使用的頁;(2)選擇淘汰在主存駐留時間最長的頁;(3)選擇淘汰離當前時刻最近的一段時間內使用得最少的頁。 Answer:1最佳算法 2先進先出算法 3 最近最少使用 9.在某請求分頁管理系統(tǒng)中,一個作業(yè)共5頁,作業(yè)執(zhí)行時依次訪問如下頁面:1,4,3,1,2,5,1,4,2,1,4,5,若分給該作業(yè)的主存塊數為3,分別采用FIFO,LRU頁面置換算法,求缺頁次數和缺頁率。答案:FIFO算法,缺頁次數=9,缺頁率9/12=75%LRU算法,缺頁次數=8,缺頁率8/12=67%8 請求分段存儲管理方式 1.某段式存儲管理系統(tǒng)中,有一作業(yè)的段表如下:求邏輯地址0,65,1,55,2,90,3,20對應的主存地址(按十進制)(方括號的第一個元素為段號,第二個元素為段內地址) 段 號 段 長主存起始地址狀態(tài)(0在主存,1在外存) 0 1 2 3 200 50 100 150 600 850 1000 0 0 0 1解:邏輯地址0,65:對應的主存地址為600+65=665。邏輯地址1,55:因段內地址超過段長,所以產生段地址越界中斷。邏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