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試驗報告_第1頁
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試驗報告_第2頁
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試驗報告_第3頁
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試驗報告_第4頁
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試驗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試驗報告6月3日星期二試驗目的水泥的凝結(jié)時間、安定性均受水泥漿稠稀的影響,為了不同水 泥具有可比性,水泥必須訂一個標準稠度,通過此項試驗測定 水泥漿達到標準稠度時的用水量,作為凝結(jié)時間和安定性試驗 用水量的標準。用水量第一次取 200.0ml 第二次 145.0ml水泥量500g水灰比第一次水灰比 W/C=0.40第二次 W/C=0.29試驗條件室溫25E,相對濕度大于50%試驗儀器和工具水泥凈漿攪拌機、維卡機、裝凈漿用錐模、量水器、稱試驗步驟(標準法)1、稱取500g水泥試樣,我組第一次用量筒量取 200.0ml水(精 確至0.1ml),并用濕布擦抹水泥凈漿攪拌機的筒壁和葉

2、片;2、將拌合水倒入攪拌鍋內(nèi),隨后加入水泥(在 5至10s內(nèi));3、 將攪拌鍋座上升至攪拌位置開動機器低速攪拌120s,停拌 15s 接著再快速攪拌120s后停機;4、攪拌完畢,立即將水泥凈漿一次裝入模具中,用小刀插搗并 振實,刮去多余凈漿,抹平后放置在維卡儀底座上,將刻度調(diào)與0刻度線處,將試桿降至凈漿表面,擰緊螺釘,之后松開試 桿使其自由沉入凈漿中,30s后記錄讀數(shù)為S=45mm。試驗失敗5、然后第二次量取145.0ml水,重復上述步驟,測得S=29mm, 在誤差允許范圍內(nèi),則完成實驗。試驗結(jié)果(固定水量)結(jié)果得出水量話宜為145ml試驗分析可能試驗用的水泥不合格,有水分,導致的試驗不合格。

3、第一小組戴宇波砂的篩分析試驗報告6月4日星期三試驗目的通過試驗測定砂的顆粒級配,計算砂的細度模數(shù),評定砂的粗細程度砂用量取兩份500g的砂試驗條件室溫25C試驗所需儀器標準篩、搖篩機,由于機器故障,采用手工試驗步驟1、準確稱取試樣500g (兩份),精確到1g;2、將標準篩按孔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疊放,加底盤后,將稱好的試樣倒 入最上層的4.75mm篩內(nèi),加蓋;3、由于機器故障,我們采取人工搖篩,搖約 10mi n;4、按篩孔大小順序再逐個用手篩,篩至每分鐘通過量小于試樣總量0.1%為止。通過的顆粒并入下一號篩中,并和下一號篩中的試樣一起過 篩,按此順序進行,直至各號篩全部篩完為止;5、稱取篩余量

4、試驗結(jié)果第次篩孔尺寸/mm4.752.361.180.600.300.15篩底篩余質(zhì)量/g1823265127513313分計篩余量a/(%)3.34.34.89.551.024.72.4累計篩余量A(%)3.37.612.421.972.997.6100細度模數(shù)=2.03第次篩孔尺寸/mm4.752.361.180.600.300.15篩底篩余質(zhì)量/g343636661821349分計篩余量a/(%)6.87.27.213.336.627.01.9累計篩余量A(%)6.814.021.234.571.198.1100細度模數(shù)=2.20試驗分析兩次平均細度模數(shù)=2.115,在試驗成功范圍內(nèi)。第

5、一小組戴宇波水泥膠砂強度試驗報告6月3日至6月6日試驗所需材料水泥、水、標準砂各材料用量水泥用量500 ( i2g)標準砂用量1350g(芳g)水用量280ml( ±ml)試驗條件室溫22 C,相對濕度大于50%試驗所需儀器、工具仃星式膠砂攪拌機、水泥膠砂試模,試模大小為40mm*40mm*160mm振實臺、抗折抗壓強度試驗機、稱、刮平尺、量水器、刮刀、養(yǎng)護室試驗步驟1、準備好所需材料,稱取 450g水泥、量取225ml水、準備標準砂 一袋(1350g 一袋)試驗前用濕抹布擦拭攪拌鍋、攪拌葉片、下料 漏;2、加水至攪拌鍋中,接著加入水泥,將鍋固定在儀器上,上升至固 定位置;3、開動機

6、器,低速攪拌30s后,在第二個30s開始的同時砂子自動從下料漏斗中進入攪拌鍋,機器自動調(diào)速至咼速再攪拌30s;4、停拌90s,在第一個15s內(nèi)用膠刀將攪拌葉片和攪拌鍋壁上的膠 砂刮入鍋中間;再高速下繼續(xù)攪拌 60s。注意:各個攪拌階段時間 誤差控制在正負1s以內(nèi);5、膠砂制備元成后立即進仃成型,將空試模和模套固疋在振實臺上,用勺子直接將水泥裝入試模中。該環(huán)節(jié)分兩次進行,裝第一層 時每個槽約放300g膠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頂部,來回將料 層振平,接著振實60次;裝第二層膠砂時,用小播料器播平,振實60次,移走模套,取下試模,用金屬直尺以近90°的角度架在試模 頂部一端,并沿試模長

7、度方向以橫向鋸割動作慢慢向令一端移動, 一次將超過試模部分的膠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狀態(tài)來 回將試體表面抹平;& 6月3號10點10分放入水中養(yǎng)護;7、6月4日9點20分從水池中取出拆模,用粉筆在每個試塊的左 右兩邊都標上編號,于該日9點30分放入水中養(yǎng)護,將做好標記的 試體水平放在水中養(yǎng)護,刮平面朝上,試件間保持一定距離,試塊 的六個面都要與水接觸,注意:養(yǎng)護期間試塊之間的間隔或試塊上 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rp8、于6月6日9點30分從養(yǎng)護箱中取出,進行抗折試驗;9、抗折強度試驗滿齡期后取出3條試體先做抗折強度試驗,試驗前擦去試體表面 的水分和砂粒,清除夾具上圓柱表面黏著的

8、雜物,試體放入抗折夾 具內(nèi),應使其側(cè)面與圓柱接觸;采用杠桿式抗折試驗機試驗時,試體放入前,應使杠桿成平衡狀 態(tài),試體放入后調(diào)整夾具,是杠桿在試體折斷時盡可能地接近平衡 位置;抗折試驗的加荷速度為(50±10)N/s。試驗結(jié)果編號齡期抗折荷載P/N13天35024523400試驗結(jié)果抗折強度(f/Mpa)10.8221.0630.94抗 壓 試 驗編號抗壓荷載(P/N)抗壓強度(f/Mpa)123.714.8127.617.2224.515.3228.617.9327.116.9326.316.4平均值26.216.4試驗分析與反思同一試塊,測出的抗壓何載與抗壓強度不想等,甚至有較大差

9、距, 造成的原因,可能是振搗不均勻。第一小組戴宇波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試驗報告 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報告6月5日至6月6日試驗目的通過和易性試驗測定流動性指標,并判斷保水性和黏聚性是否 滿足要求。通過測疋混凝土立方體的抗壓強度,確疋、校核混凝土配合比, 確定混凝土強度等級。試驗條件室溫25E左右,水泥養(yǎng)護室的相對濕度為 95%試驗儀器、工具/、稱、拌合鋼板、拌鏟、振搗棒鋼抹子坍落度筒、卡尺、下料斗立方體試模(棱長150mm壓力試驗機所需材料拌合方法(人工拌合)試驗步驟選用強度等級為32.5的水泥,通過計算得到配合比為水泥:水:砂:石子=1:0.57:2.425我們稱取砂9.4kg、石子20k

10、g、水泥4.7kg、水2.7kg1、按配合比備料;2、濕潤拌板和拌鏟,將砂倒在拌板上,加入水泥,用拌鏟自拌 板一端翻拌至另一端,如此反復,直至顏色均勻,再放入稱好 的粗骨料與之拌合,至少翻拌三次,直至混合均勻為止;3、將干混合料堆成錐形,在中間挖一個凹坑,將已稱好的水,倒入一半左右,注意:不能讓水流出,然后翻拌,并慢慢加入 剩下的水,繼續(xù)翻拌,每翻拌一次,用鏟在混合物料上鏟切一 次,至少翻拌六次;4、拌合時間從加水完畢開始算起,在 10min內(nèi)完成1、用濕布擦凈拌板和坍落度筒,在筒頂部加上漏斗,放 在拌板上,用雙腳踩緊腳踏板;2、 分三次加入混凝土,每次加入混凝土高度為筒的 1/3, 每層用搗

11、棒呈螺旋形由外向中心插搗25次,各次插搗均拌應在截面上均勻分布,插搗第二層和頂層時,插搗棒應插物透本層,并使之插入下一層約 10到20mm插搗頂層時若和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位置則應隨時添加,插搗完畢后,試刮去多余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驗 3、清除筒邊底板上的混凝土后 垂直平穩(wěn)的提起坍落度 步 筒,本過程應在5到10s內(nèi)完成;4、注意:從開始裝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整個過程應不間斷的進行,并在150s內(nèi)完成;提起坍落度筒后立即測量筒高于坍落后混凝土試體最高點之間的高度差亠1、檢查試模,擰緊螺栓,清刷干凈,在壁內(nèi)涂抹脫模劑; 立2、將拌好的混凝土分兩層裝入試模中,每層厚度大致相 體 同,插搗時用垂直的插搗棒按螺旋方向由邊緣向中心進 壓行,插搗底層時搗棒應達到試模地面,插搗上層時,搗棒 度貫穿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