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簡單機械單元測試題(含答案)(word)一、簡單機械選擇題1.工人師傅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為800N的重物緩慢勻速豎直提升3m,人對繩的拉力F為500N,不計繩重和滑輪轉(zhuǎn)軸處的摩擦,則()A.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9mB.動滑輪的重力為200NC.人通過滑輪組彳的有用功為1500J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53.3%【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由圖可知,滑輪組中由2段繩子承擔物體和動滑輪的總重,即n=2,物體勻速豎直提升3m,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nh=2X3m=6m,故A錯誤.此過程中,所做有用功為:W*Gh=800隙3m=2400J,故C錯誤.所做總功為:WwFs=500NX6m=
2、3000J;額外功為:W額=W總-W有=3000J-2400J=600J,不計繩重和滑輪轉(zhuǎn)軸處的摩擦,則額外功為克服動滑輪重力做的功,即W額=G動h,動滑輪的重力G動=W額/h=600J/3m=200N,故B正確為答案.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嗅點24007fi=B0%1 %3000/故D錯誤.考點: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有用功額外功2 .為了將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為100N的物體提升一定高度,設(shè)置了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裝置。當用如圖乙所示隨時間變化的豎直向下的拉力F拉繩時,物體的速度v和物體上升的高度h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分別如圖丙和丁所示。(不計繩重和繩與輪之間的摩擦)。下列計算結(jié)果不正確的是M44J4M19A
3、. 0s1s內(nèi),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大于10NB. 1s2s內(nèi),物體在做加速運動C. 2s3s內(nèi),拉力F的功率是100WD. 2s3s內(nèi),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83.33%【答案】C(1)由圖乙可知,在01s內(nèi),拉力F=30N.取動滑輪和重物為研究對象,受到向下的重力G和G動,向上的支持力F支,及三根繩子向上的拉力F作用,處于靜止狀態(tài);地面對重物的支持力F支=6干=G-3F拉+G動=100N-3X30N+G動=6動+10N10N,故A正確;(2)由圖丙可知,1s2s內(nèi),物體在做加速運動,故B正確;(3)由圖可知在23s內(nèi),重物做勻速運動,V3=2.50m/s,拉力F3=40N,因為從動滑輪上直接引出
4、的繩子股數(shù)(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3,所以拉力F的作用點下降的速度v3=3v3=3X2.50m/s=7.5m/s,拉力做功功率(總功率):P總=F3v3=40NX7.5m/s=300W,故C錯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刀=W有Gh100N雁X100%=F$3hx100%=4ONx刈。83.33%,故D正確。故選C.【點睛】由滑輪組的結(jié)構(gòu)可以看出,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3,則拉力F移動的距離s=3h.(1)已知滑輪組繩子的段數(shù)n和拉力F拉,物體靜止,設(shè)滑輪組對物體的拉力F,其關(guān)系為FI拉=(F+G);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等于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G減去整個滑輪組對物體的拉力F;(2)由F-
5、t圖象得出在12s內(nèi)的拉力F,由h-t圖象得出重物上升的高度,求出拉力F的作用點下降的距離,利用W=Fs求此時拉力做功.(3)由F-t圖象得出在23s內(nèi)的拉力F,由v-t圖象得出重物上升的速度,求出拉力F的作用點下降的速度,利用P=Fv求拉力做功功率,知道拉力F和物重G大小,以及S與h的關(guān)系,利用效率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 .如圖所示,動滑輪重為1N,拉力F為5N,則重物G和彈簧秤讀數(shù)為A. G為4N,彈簧秤讀數(shù)為5NB. G為9N,彈簧秤讀數(shù)為10NC. G為10N,彈簧秤讀數(shù)為5ND. G為9N,彈簧秤讀數(shù)為5N【答案】D【解析】此時彈簧秤與拉力F共同承擔重物和滑輪的重力,因拉力F為5N,
6、所以彈簧秤讀數(shù)也為5N;|1N+G=1ON,所以g=9N,故選項D正確;故選D.4 .如圖所示,手用Fi的力將物體B勻速提升h,Fi做功為300J;若借助滑輪組用F2的力把物體B勻速提升相同高度,F(xiàn)2做功為500J,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滑輪組機械效率為60%B.兩個過程物體B均勻速運動,機械能增加C.滑輪組的自重,繩子和滑輪之間的摩擦等因素導(dǎo)致F2做的功有一部分屬于額外功D.F2做功的功率比Fi做功的功率大【答案】D【解析】【詳解】A.根據(jù)題意知道,用Fi的力將物體B勻速提升h,Fi做的是有用功,即W有=300J,借助滑輪組用F2的力把物體B勻速提升相同高度,F(xiàn)2做的是總功,即W總=500J,
7、由Wi00%知道,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WWr用300Ji00%=i00%=60%W500J,心、故A不符合題意;B.由于兩個過程物體B均做勻速運動,所以,動能不變,但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大,而動能與勢能之和是機械能,所以機械能增大,故B不符合題意;C.由于需要克服滑輪組的自重及繩子和滑輪之間的摩擦做功,即由此導(dǎo)致F2多做一些功,即額外功,故C不符合題意;W-D.由P丁知道,功率由所做的功和完成功所需要的時間決定,根據(jù)題意不知道完成功所用的時間,故無法比較功率的大小,故D符合題意.5.如圖所示,用下列裝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計滑輪自重及摩擦,則最省力的是A.此圖是動滑輪,由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可知,
8、省一半的力,即F=;G;B.此圖是定滑輪,由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可知,不省力,即F=G;C.此圖是滑輪組,繞在動滑輪上的繩子由3股,則F=1G;3D.此圖是滑輪組,繞在動滑輪上的繩子由2股,則F=2g.由以上可知:在滑輪重及摩擦不計的情況下最省力的是C,C符合題意.6 .一均勻木板AB,B端固定在墻壁的轉(zhuǎn)軸上,木板可在豎直面內(nèi)轉(zhuǎn)動,木板下墊有長方形木塊C,恰好使木塊水平放置,如圖所示,現(xiàn)有水平力F由A向B緩慢勻速推動,在推動過程中,推力F將A.逐漸增大B.逐漸減小C.大小不變D.先增加后減小【答案】A【詳解】以桿為研究對象,桿受重力G和C對它的支持力F支,重力的力臂為1g,支持力的力臂為l支,根
9、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支l支=G1g,水平力F由A向B緩慢勻速推動木塊,F(xiàn)支的力臂在減小,重力G及其力臂1g均不變,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在整個過程中支持力在逐漸增大;由于支持力逐漸變大,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可知桿對物體C的壓力也逐漸變大,根據(jù)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C和木板間、C和地面間的摩擦力逐漸增大,木塊C勻速運動,受到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推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由力的平衡條件可知,水平推力F也逐漸增大,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7 .如圖所示,用相同的滑輪不同的繞法提起相同的重物,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計,在物體勻速上升的過程中甲乙A.甲圖省力,機械效率甲圖大8 .甲圖省力,機
10、械效率一樣大C.乙圖省力,機械效率乙圖大D.乙圖省力,機械效率一樣大【答案】B【解析】【詳解】1/、一分析甲、乙兩圖可知,n甲=3、n乙=2;因繩重和摩擦忽略不計,所以由F-(GG動)可nW有Gh知,甲圖更省力;由f=一丁7可知,甲乙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一樣,故選B.W總GhG動h8.下列關(guān)于功、功率、機械效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機械效率越大,做的有用功一定越多B.功率越大,做功越快C.有力作用在物體上,力一定對物體做了功D.功率小,機械效率也一定低【答案】B【解析】【詳解】A.因為機械效率是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所以機械效率越大,做的有用功不一定越多,故A錯誤;8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
11、率越大,做功越快,故B正確;C.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力不做功,故C錯誤;D.機械效率是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與功率的大小無關(guān),故D錯誤.9 .如圖所示的裝置,重100N的物體A在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作用在繩自由端的拉力F是20N,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不計滑輪重和滑輪間摩擦)iy一A.作用在物體A上水平拉力是100NB.作用在物體A上水平拉力是20NC.物體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是80ND.物體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是40N【答案】D【解析】【詳解】AB.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進行分析,因為有兩條繩子作用在動滑輪上,所以作用在物體A上的水平拉力F=2X20N=40NMAB錯誤;CD
12、.因為物體勻速運動,所以摩擦力等于作用在A上的水平拉力,大小為40N,故C錯誤,D正確。10 .如圖所示,屬于費力杠桿的是用鑲子夾物品A.用手推車推貨物C.D.用汽水扳子開瓶蓋B.用羊角錘起釘子【答案】A【解析】【詳解】A、用鐐子夾物品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B、汽水扳子開瓶蓋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G用手推車推貨物,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D、用羊角錘起釘子,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選A.【點睛】此題考查的是杠桿的分類和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11 .工人師傅利用如圖所示的兩
13、種方式,將均為300N的貨物從圖示位置向上緩慢提升一段距離.Fi、F2始終沿豎直方向;圖甲中OB=2OA,圖乙中動,t輪重為60N,重物上升速度為0.01m/s.不計杠桿重、繩重和摩擦,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兩種方式都省一半的力C.乙方式機械效率約為【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由甲圖可知,83.3%B.甲方式D.乙方式Fi由150N逐漸變大F2的功率為3WOB=2OA,即動力臂為阻力臂的2倍,由于不計摩擦、杠桿自重,由圖乙可知,n=3 ,不計繩重和摩 甲圖中,重力即阻力的方向是豎 動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不=W/W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動力為阻力的一半,即Fi=150N;擦,則F2=G+G動)/
14、3=(300N+60N)/3=120N,故A錯誤;直向下的,動力的方向也是豎直向下的,在提升重物的過程中,變,故動力Fi的大小不變,故B錯誤;不計繩重和摩擦,則乙方式機械效率為:息=W南/W南+W額=6卜/6卜+6輪h=G/G+G輪=300N/300N+60N=83.3%,故C正確;乙方式中則乙方式F2的功率為:P=F2 v繩F2=120N,繩子的自由端的速度為v繩=0.01m/sX3=0.03m/s=120NX0.03m/s=3.6W故D錯誤,故選C.考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功率的計算12 .關(guān)于機械效率的問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做的有用功越多,機械效率一定越高B
15、.單位時間內(nèi)做功越多,機械效率一定越高C.省力越多的機械,機械效率一定越高D.額外功在總功中所占比例越小,機械效率一定越高【答案】D【解析】【詳解】A、做功多,有用功不一定多,有用功占總功的比例不一定高,所以機械效率不一定高,故A錯誤;B、有用功占總功的比例與單位時間內(nèi)做功多少無關(guān),故B錯誤;C、省力多的機械的機械效率往往偏低,故C錯誤;D、額外功在總功中所占比例越小,說明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機械效率就越高,故D正確;故選D.【點睛】總功=有用功+額外功;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由機械效率的定義可知,機械效率的高低只與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有關(guān),與做功多少、功率大小無關(guān).13
16、 .如圖所示,用完全相同的四個滑輪和兩根相同的細繩組成甲、乙兩個滑輪組,在各自的自由端施加大小分別為Fi和F2的拉力,將相同的重物緩慢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拉力Fi小于拉力F2B.甲、乙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同C.甲、乙兩滑輪組中的動滑輪都是費力機械D.甲、乙兩滑輪組中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相等【答案】B【解析】【詳解】不計繩重及摩擦,因為拉力F=-GG物+G動),ni=2,n2=3,所以繩端的拉力:Fi=7(G物n2+G動),F(xiàn)2=-(G物+G動),所以FiF2,故A錯誤;因為動滑輪重相同,提升的物體重和高度相同,W額=G動h,W有用=G物h,所以利用滑輪
17、組w有用做的有用功相同、額外功相同,則總功相同;因為刀上三,所以兩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IW總同,故B正確;使用動滑輪能夠省力,動滑輪為省力杠桿,故C錯誤;因為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ni=2,n2=3,提升物體的高度h相同,所以si=2h,S2=3h,則Sih,故D錯誤;i4.如圖所示,某人用扁擔擔起兩筐質(zhì)量為m1、m2的貨物,當他的肩處于O點時,扁擔水平平衡,已知lil2,扁擔和筐的重力不計。若將兩筐的懸掛點向。點移近相同的距離4則/|I2A/:!A/A.扁擔仍能水平平衡B.扁擔右端向下傾斜VlC.要使扁擔恢復(fù)水平平衡需再往某側(cè)筐中加入貨物,其質(zhì)量為(m2-mi)l2l1VlD.要使扁擔
18、恢復(fù)水平平衡需再往某側(cè)筐中加入貨物,其質(zhì)量為(m2-m0-一V12V【答案】D【解析】【詳解】AB.原來平衡時,migli=m2g|2,由圖知,lil2,所以mim2,設(shè)移動相同的距離?l,則左邊:mig(li-A)=migli-migAl,右邊:m2g(l2-Al)=m2gl2-m2gAl,因為mim2,所以miAlgm2(l2-Al)g,則杠桿的左端向下傾斜,故AB錯誤;CD.因為mi(li-)gm2(l2-)g,故往右邊加入貨物后杠桿平衡,即:mi(li-Al)g=(m2+m)(l2-)g,且migli=m2gl2,D正確。Vl,得m=(m2-mi),故C錯誤,l2Vli5.如圖所示,物
19、體浸沒在水中,工人用200N的拉力F在10s內(nèi)將重為400N的物體勻速提升2m,物體沒有露出水面,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80%,不計繩重和摩擦,g=i0N/kg,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露出水面前,工人勻速提升重物時拉力的功率為40WB.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320NC.物體的體積為8Xidm3D.物體露出水面后,此滑輪組提升該物體的機械效率將小于80%【答案】C【解析】【詳解】A.由圖知,n=2,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2h=2x2m=4m拉力端移動的速度:v=s/t=4m/i0s=0.4m/s,拉力的功率:P=Fv=200NX0.4m/s=80Vy故A錯;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刀=W
20、r用/亞總=(G-F浮)h/Fs=(G-F浮)h/FXh=G-F浮/2F=400N-F浮/2X200N=80%解彳導(dǎo):F浮=80N,故B錯;C.由F浮=。水V排g得物體的體積:V=V排=5浮/水g=80N/1x10kg/m3xi0N/kg=8x-31m3,故C正確;D.物體露出水面后,沒有了浮力,相當于增加了提升物體的重,增大了有用功,不計繩重和摩擦,額外功不變,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變大,此滑輪組提升該物體的機械效率將大于80%,故D錯。16.如圖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體A勻速移動5m,物體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5N,不計滑輪、繩子的重力及滑輪與繩子間的摩擦,拉力F做的功為A.5
21、0JB.25JC.100JD.200J【答案】B【解析】【詳解】如圖所示,是動滑輪的特殊用法,拉力是A與地面摩擦力的2倍,故產(chǎn)=2/=2x5n=10N;物體A在水平方向上勻速移動5m,I1$二5x5伽=2,5m則拉力移動的距離:上,拉力F做的功:=2SJ.故選B.17.如圖所示的滑輪組,用F=30N的拉力,拉動水平地面上重為300N的物體,使物體勻速前進了2m.物體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為45N,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拉力做的功是120J繩穿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2m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75%A點受到的拉力為300NA.B,C.D.【答案】C【解析】【詳解】.由圖可知,n=2,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
22、離:物2%22m=4m;故錯誤;拉力做的功:W息Fs繩30N4m=120J;故正確; .克服物體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做的功為有用功,則有用功:W有=$物=45NX2m=90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W100%-90J-100%=75%故正確;W120J .因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運動,則此時A處繩子的拉力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A點受到的拉力:FA=f=45N;故錯誤;故ABD錯誤,C正確。18.為探究動滑輪和定滑輪的特點,設(shè)計如下兩種方式拉升重物,下面關(guān)于探究的做法和認識正確的是()*iA.用動滑輪提升重物上升h高度,測力計也上升h高度B.若拉升同一物體上升相同高度,用動滑輪拉力更小
23、,且做功更少C.減小動滑輪質(zhì)量可以提高動滑輪的機械效率D.若用定滑輪拉重物,當拉力豎直向下最省力【答案】C【解析】【詳解】A.用動滑輪提升重物上升h高度,因為有兩段繩子承重,所以測力計上升2h高度,故A錯誤;B.拉升同一物體上升相同高度,用動滑輪時是否省力還取決于動滑輪的重和摩擦力的大小,而因為要提起動滑輪做功,故做功較多,故B錯誤;WT用WT用一八一,一一C.減小動滑輪質(zhì)量,可以減小額外功,根據(jù)可知,可以提局動W息W用+M外滑輪的機械效率,故C正確.D.用定滑輪拉重物,拉力的力臂為滑輪的半徑,所以向各個方向的拉力都相等,故D錯誤.【點睛】重點理解機械效率為有用功與總功的比,有用功不變,當額外
24、功減小時,總功減小,所以機械效率會提高.19.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杠桿在力F作用下水平平衡,如圖所示,現(xiàn)將彈簧測力計繞B點從a位置轉(zhuǎn)動到b位置過程中,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則拉力F與其力臂的乘積變化情況是()A.一直變小B.一直變大C.一直不變D.先變小后變大【答案】C【解析】【詳解】將測力計繞B點從a位置轉(zhuǎn)動到b位置過程中,鉤碼的重力不變,其力臂OA不變,即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不變;由于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所以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1F2I2可知,拉力F與其力臂的乘積也是不變的.【點睛】重點是杠桿平衡條件的應(yīng)用,要理解當力與杠桿垂直時,力臂是最長的,傾斜后力臂會變短,正是由于杠桿保持平
25、衡,所以力臂減小的同時,拉力要增大.20.如圖所示,用同一滑輪組分別將物體A和物體B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與提升B相比,提升A的過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較大,若不計繩重與摩擦的影響,則提升A的過程A.額外功較小B.額外功較大C.總功較小D.總功較大【答案】D【解析】解:AB.由題知,提起兩物體所用的滑輪組相同,將物體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和摩擦,克服動滑輪重力所做的功是額外功,由W額=G動h可知,提升A和B所做額外功相同,故AB錯誤;WWCD.不計繩重和摩擦的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額外功相同,提W、VWW額升A的過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較大,所以提升A物體所做的有用功較大,其總功較大,故C錯誤,D
26、正確.答案為D.點睛:本題考查對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以及機械效率的認識和理解,注意同一滑輪組提升物體高度相同時額外功是相同的.21.下圖為“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在彈簧測力計拉力作用下,重6N的物體2s內(nèi)勻速上升0.1m,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示(不計繩重與摩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2.4NB.物體上升的速度為0.05m/sC.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功率為0.12W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83.3%【答案】C【解析】分析:由圖可知使用滑輪組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利用WP-Wn求拉力做的總功,再利用t求功率;已知物體的重力和上升高度,利用卬=仃求有用功,滑輪組
27、的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之比。解答: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2.4N,故A正確;物體2s內(nèi)勻速上升0.1m,物體s0dm上升的速度為s = 3h = 3 X,故B正確;n=3,拉力端端移動距離v=-=-0.05m/sO.lm=03m拉力做的總功為:%=24NX03m=072/.拉力的功V%0.7F=0.36V/率為:W -=0.1m = D.6/,故C錯誤;拉力做的有用功為:;滑輪組機械效率為:呼不閏o何V=X10%工出驪W息07。故D正確;故答案為C【點睛】本題考查了使用滑輪組時有用功、總功、功率、機械效率的計算,根據(jù)題圖確定n的大?。ㄖ苯訌膭踊喩弦龅睦K子股數(shù))是本題的突破口,靈活
28、選用公式計算是關(guān)鍵。22 .農(nóng)村建房時,常利用如圖所示的簡易滑輪提升建材。在一次提升建材的過程中,建筑工人用400N的拉力,將重600N的建材在10s內(nèi)勻速提高3m。不計繩重及摩擦,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該滑輪的機械效率中75%B.滑輪所做的有用功為1200JC.滑輪自身白重力為100N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大小為3m【答案】A【解析】【詳解】AB.滑輪所做的有用功為:W有用=Gh=600NX3m=1800J,因為是動滑輪,所以拉力移動的距離是物體提高距離的2倍,即6m,則拉力做的總功為:W總=555=40036m=2400J,所以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WM00%=180OJ100%=75%W總2400J故A正確,B錯誤;C.不計繩重及摩擦,則拉力為:F(GG動),2那么動滑輪的重為:G動=2F-G=2X400N-600N=200N,故C錯誤;D.由圖知,使用的是動滑輪,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2,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nh=2x3m=6m故D錯誤;故選Ao23 .室內(nèi)垃圾桶平時桶蓋關(guān)閉不使垃圾散發(fā)異味,使用時用腳踩踏板,桶蓋開啟.根據(jù)室內(nèi)垃圾桶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可確定:()A桶中只有一個杠桿在起作用,且為省力杠桿B.桶中只有一個杠桿在起作用,且為費力杠桿C.桶中有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退休調(diào)查研究報告-盡責與自在悠閑之間:夾心世代的退休挑戰(zhàn)與新方向調(diào)查
- 合集幼兒園小班體能教案
- 《保育員高級》課件完整版
- 【基于SLP的X電子設(shè)備生產(chǎn)公司新廠房內(nèi)部設(shè)施布局規(guī)劃分析15000字】
- 石斑魚生物考試題及答案
- 安全隱患排查記錄3
- 山東省專監(jiān)考試題及答案
- 熱控專業(yè)考試題庫及答案
- 保安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ps一級考試題及答案
- 外貿(mào)開發(fā)客戶培訓(xùn)資料課件
- 航天工程質(zhì)量管理規(guī)定
- 消防維保工作計劃
- 圖文跨模態(tài)檢索研究綜述
- 高考必背3000高頻英語單詞
- 數(shù)字化管理師復(fù)習測試卷附答案
- 華西糖尿病??谱o士匯報
- 網(wǎng)絡(luò)與信息安全管理員(高級技師)資格理論考試題庫大全(附答案)
- 消費者需求導(dǎo)向的改裝車品牌建設(shè)-洞察分析
- 《建設(shè)工程監(jiān)理規(guī)范表式》及上海市行業(yè)協(xié)會在用表
- 全員安全生產(chǎn)應(yīng)知應(yīng)會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