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力與結合能_第1頁
核力與結合能_第2頁
核力與結合能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9 5 核力與結合能新課標要求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核力的概念、特點及自然界存在的四種根本相互作用; 2知道穩(wěn)定原子核中質子與中子的比例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增大而減?。?3理解結合能的概念,知道核反響中的質量虧損; 4知道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理解質量與能量的關系。二過程與方法 1會根據(jù)質能方程和質量虧損的概念計算核反響中釋放的核能; 2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及數(shù)學計算能力。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樹立起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科學理論對實踐有著指導和預見作用的能 力;2認識開發(fā)和利用核能對解決人類能源危機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質量虧損及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的理解。教學難點 結合能的概念、愛因

2、斯坦的質能方程、質量與能量的關系。教學方法 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設備一套:可供實物投影、放像、課件播放等。課時安排1 課時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復習提問:氦原子核中有兩個質子,質子質量為mp=i.67為0-27kg,帶電量為元電荷e=1.6 10-19C,原子核的直徑的數(shù)量級為10-15m,那么兩個質子之間的庫侖斥力與萬有引力兩者相差多少倍 ?學生通過計算答復:兩者相差1036倍問:在原子核那樣狹小的空間里,帶正電的質子之間的庫侖斥力為萬有引力的1036倍,那么質子為什么能擠在一起而不飛散?會不會在原子核中有一種過去不知道的力,把核子束縛在一起了呢 ?今天就來學習這

3、方面的內容,也就是第五節(jié):核力與結合能板書 點評:讓學生從熟悉的庫侖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出發(fā),比擬氦原子核中兩個質子之 間的庫侖斥力與萬有引力的大小,產生強烈的認知沖突 ,進而引入核力的概念。二進行新課1核力與四種根本相互作用 板書 點撥: 20 世紀初人們只知道自然界存在著兩種力:一種是萬有引力,另一種是電磁 力 庫侖力是一種電磁力 。在相同的距離上,這兩種力的強度差異很大。電磁力大約要比 萬有引力強 1036 倍。基于這兩種力的性質,原子核中的質子要靠自身的引力來抗衡相互間的庫侖斥力是 不可能的。核物理學家猜測,原子核里的核子間有第三種相互作用存在,即存在著一種 核力,是核力把核子緊緊地束縛

4、在核內,形成穩(wěn)定的原子核,后來的實驗證實了科學家的猜測.問:那么核力有怎樣特點呢 ? 學生:閱讀教材核力的特點局部,討論、總結并答復核力特點: 1核力是強相互作用 強力 的一種表現(xiàn)。2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圍在 1.5 >10-15 m之內。 3核力存在于核子之間,每個核子只跟相鄰的核子發(fā)生核力作用,這種性質稱為 核力的飽和性。教師總結:除核力外,核物理學家還在原子核內發(fā)現(xiàn)了自然界的第四種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弱力,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B衰變的原因,即引起中子轉變質子的原因。弱相互作用也是短程力,其力程比強力更短,為10-18m,作用強度那么比電磁力小。點評: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

5、力,同時通過討論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師講述:四種根本相互作用力弱力、強力、電磁力、引力和分別在不同的尺度上發(fā)揮作用: 弱力弱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B衰變的原因t短程力 強力強相互作用:在原子核內,強力將核子束縛在一起t短程力 電磁力:電磁力在原子核外,電磁力使電子不脫離原子核而形成原子,使原了結合成分子,使分子結合成液體和固體。 t 長程力 引力:引力主要在宏觀和宇觀尺度上“獨領風騷。是引力使行星繞著恒星轉,并且聯(lián)系著星系團,決定著宇宙的現(xiàn)狀。t長程力學生:閱讀課本左邊的閱讀內容總結自然界的四種根本相互作用力及它們的作用范 圍。2原子核中質子與中子的比例教師: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增加,穩(wěn)定原

6、子核中的中子數(shù)大于質子數(shù)。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原子核中質子與中子的比例局部及掛圖,思考兩個問題:隨著原 子序數(shù)的增加,穩(wěn)定原子核中的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有怎樣的關系?學生答復: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增加,較輕的原子核質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大致相等,但對于 較重的原子核中子數(shù)大于質子數(shù),越重的元素,兩者相差越多。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思考為什么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增加,穩(wěn)定原子核中的中子數(shù)大于質 子數(shù)?點評:提示學生從電磁力和核力的作用范圍去考慮。 總結:假設質子與中子成對地人工構建原子核,隨原子核的增大,核子間的距離增 大,核力和電磁力都會減小,但核力減小得更快。所以當原子核增大到一定程度時,相 距較遠的質子間的核力缺乏以平衡它

7、們之間的庫侖力,這個原子核就不穩(wěn)定了;假設只增加中子,中子與其他核子沒有庫侖斥力,但有相互吸引的核力,所以有助 于維系原子核的穩(wěn)定,所以穩(wěn)定的重原子核中子數(shù)要比質子數(shù)多。由于核力的作用范圍是有限的,以及核力的飽和性,假設再增大原子核,一些核子 間的距離會大到其間恨本沒有核力的作用,這時候再增加中子,形成的核也一定是不穩(wěn) 定的。因此只有 200 多種穩(wěn)定的原子核長久地留了下來。3結合能 由于核子間存在著強大的核力,原子核是一個鞏固的集合體。要把原子核拆散成核 子,需要克服核力做巨大的功,或者需要巨大的能量。例如用強大的丫光子照射氘核,可以使它分解為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從實驗知道只有當光子能量等于

8、或大于時,這個反響才會發(fā)生.相反的過程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結合成氘核,要放出的能量。這說明要把原子核分開成核子要吸收能量,核子結合成原子核要放出能量,這個能 量叫做原子核的結合能 .原子核越大,它的結合能越高 ,因此有意義的是它的結合能與核子數(shù)之比,稱做比結 合能,也叫平均結合能。比結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結合得越牢固 ,原子核越穩(wěn)定點撥:那么如何求原子核的結合能呢 ?愛因斯坦從相對論得出了物體能量與它的質量 的關系,指出了求原子核的結合能的方法。4質量虧損1質量虧損 講述:科學家研究證明在核反響中原子核的總質量并不相等,例如精確計算說明: 氘核的質量比一個中子和一個質子的質量之和要小一些,

9、這種現(xiàn)象叫做質量虧損,質量 虧損只有在核反響中才能明顯的表現(xiàn)出來 .讓學生回憶質量、能量的定義、單位,向學生指出質量不是能量、能量也不是質量,質量不能轉化能量,能量也不能轉化質量,質量只是物體具有能量多少及能量轉變多少 的一種量度。點評:質量虧損與質量與能量的關系是本節(jié)的難點。 學生很容易從字面上得出錯誤結論: 質量就是能量、能量就是質量,質量可以轉化能量,能量可以轉化質量。 在核反響中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2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 = mc2講述:相對論指出,物體的能量E和質量m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即E =mc2式中,c為真空中的光速。愛因斯坦質能方程說明:物體所具有的能量跟它的

10、質量成正比。由于c2這個數(shù)值十分巨大,因而物體的能量是十分可觀的。3核反響中由于質量虧損而 釋放的能量: £= m c2 講述:物體貯藏著巨大的能量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如何使這樣巨大的能量釋放出來? 從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同樣可以得出,物體的能量變化E與物體的質量變化 m的關系: E= A mc2.單個的質子、中子的質量已經精確測定。用質譜儀或其他儀器測定某種原子核的質 量,與同等數(shù)量的質子、中子的質量之和相比擬,看一看兩條途徑得到的質量之差,就 能推知原子核的結合能。點評:向學生指出以下幾點: 物體的質量包括靜止質量和運動質量,質量虧損指的是靜止質量的減少,減少的 靜止質量轉化為和輻射

11、能量有關的運動質量。 質量虧損并不是這局部質量消失或轉變?yōu)槟芰?,只是靜止質量的減少。 在核反響中仍然遵守質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質量只是物體具有能量多少及能量轉變多少的一種量度。點撥:師生共同閱讀原子核的比結合能掛圖,指出中等大小的核的比結合能最大平均每個核子的質量虧損最大 ,這些核最穩(wěn)定。另一方面如果使較重的核分裂成中等大小 的核,或者把較小的核合并成中等大小的核,核子的比結合能都會增加,這樣可以釋放 能量供人使用。穩(wěn)固練習丨1個質子的質量mp 277u , 1個中子的質量mn 665u.氦核的質量為 509 u.這里u表示原子質量單位, 566X 10-27 kg.由上述數(shù)值,計算

12、2個質子和2個中 子結合成氦核時釋放的能量。 學生:學習課本例題,做穩(wěn)固練習,加深對質量虧損、原子核的結合能及比結合能 的理解三課堂小結根據(jù)愛因斯坦質能方程自然界中物體的質量和能量間存在著一定對應關系:E=mc2,可見物質世界貯藏著巨大能量,問題是如何使貯藏的能量釋放出來。人類以前利用的是 燃料燃燒時釋放的化學能。在發(fā)生化學反響時,是原子外層電子的得失,這種情況下人 類獲取的能量可以說屬于原子的“皮能 。在核反響時,可以產生較大一些的質量虧損, 從而使人類獲得了大得多的能量,這里的變化屬于原子核的變化,相應的能量稱作原子 核能。換句話說,即物體貯藏的能量是巨大的。迄今為止,人類所利用的能量還只是很 小的一局部,如果人類在探索中能掌握新的方式,以產生更大的質量虧損,也就必然能 夠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