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五四制)八年級上冊物理 第一章 物體的運動 章末練習題_第1頁
魯教版(五四制)八年級上冊物理 第一章 物體的運動 章末練習題_第2頁
魯教版(五四制)八年級上冊物理 第一章 物體的運動 章末練習題_第3頁
魯教版(五四制)八年級上冊物理 第一章 物體的運動 章末練習題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機械運動一、選擇題1.關于機械運動的概念,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   A.平常所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參照物來說的B.所謂參照物就是我們假設不動的物體,以它作為參考研究其它物體運動情況C.選取不同的參照物來描繪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果可以是不同的D.研究物體運動,選擇地面做參照物最適宜,因為地面是真正不動的物體2.請根據(jù)如下圖,判斷甲、乙兩船的運動情況A. 甲船可能向右運動,乙船可能靜止    B. 甲船一定向右運動,乙船一定向左運動C. 甲船可能向右運動,乙船一定向左運動  D. 甲船一定向右運

2、動,乙船可能向左運動3.看電視轉(zhuǎn)播的百米賽跑時,盡管運發(fā)動始終處在屏幕內(nèi),但電視觀眾感覺運發(fā)動跑得很快這是因為電視觀眾斷定運發(fā)動情況時所選的參照物是     A. 運發(fā)動                      B. 電視屏幕       

3、0;              C. 電視觀眾自己                      D. 運發(fā)動所在的跑道4.如下圖,小華乘坐的是火車甲,窗外看到的是火車乙,試根據(jù)圖片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4、60; A. 以地面為參照物,乙火車一定是運動的               B. 以甲火車為參照物,乙火車一定是運動的C. 以乙火車為參照物,甲火車一定是靜止的           D. 以地面為參照物,兩列火車一定都是運動的5.由圖可知,速度大小比較正確的選項是   A.&#

5、160;v甲v乙v丙              B. v甲v丙v乙              C. v甲v乙v丙              D. 條件

6、缺乏,無法比較6.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業(yè)大廈建有室外觀光電梯,乘客在隨電梯上升時,能透過玻璃欣賞到美麗的湘江風光,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 以地面為參照物,乘客是靜止的                         B. 以地面為參照物,電梯是靜止的C. 以乘客為參照物,電梯是靜止的 

7、;                        D. 以乘客為參照物,地面是靜止的7.黃梅火車站并列停著兩列客車,坐在甲車上的小武突然發(fā)現(xiàn)乙車正在后退,那么以下判斷中一定錯誤的選項是   A. 甲、乙兩車都靜止在原位置不動   B. 甲車不動,乙車正在后退C. 甲車前

8、進,乙車靜止不動 D. 甲車前進,乙車正在后退8.某同學在跑1000米中,共用時200秒測得第100秒末的速度為4米/秒,第200秒末到達終點的速度為8米/秒,那么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 在前100秒內(nèi)該同學的平均速度為4米/秒B. 在后100秒內(nèi)該同學的平均速度為8米/秒C. 在本次1000米跑步中,該同學的平均速度為6米/秒D. 在本次1000米跑步中,該同學的平均速度為5米/秒9.國慶假期完畢了,爺爺送小明乘列車回家爺爺看著列車徐徐地向前開動了,小明坐在窗邊,卻看到爺爺漸漸向后退去,原因是爺爺和小明所選擇的參照物分別是 &#

9、160;  A. 地面、地面                       B. 列車、地面                     

10、;  C. 列車、列車                       D. 地面、列車10.同學們在練習體育測試工程擲實心球。小明發(fā)現(xiàn)每次雖然用最大的力量擲實心球,可是實心球拋出間隔 并不一樣,小明猜測可能是實心球脫離手時的方向不一樣導致的,請對以上現(xiàn)象提出一個具有探究價值和易于探究的科學問題  A. 投實心球

11、時拋出點與落地間的程度間隔 與哪些因素有關?          B. 投實心球時拋出點與落地間的程度間隔 與初速度是否有關?C. 做拋物運動時物體拋出點與落地間的程度間隔 跟力的大小是否有關?          D. 做拋物運動的物體拋出點與落地間的程度間隔 與拋出角度是否有關?11.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場沿一條直線通過一段路程,運動得越來越快,在通過這段路程的最后3m時

12、,用了2s,那么該物體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 1 m/s                               B. 1.5 m/s        

13、                       C. 2 m/s                         

14、;      D. 2.5 m/s12.我國運發(fā)動劉翔,屢次在世界大賽上打破110m欄的世界記錄,他的跨欄可以說是跑得非??煳覀冊诳措娨曓D(zhuǎn)播時,雖然他總沒有分開小小的電視屏幕,但總能感覺他如同飛人,這是因為我們所選取的參照物是 A. 電視屏幕               B. 電視屏幕上的一條邊     &#

15、160;         C. 比賽場上的觀眾或跑道               D. 我們自己二、填空題 13.甲、乙同時同地向東勻速直線運動,甲所通過的路程是乙的2倍,甲乙所用的時間之比是2:3,那么甲與乙速度之比是_,以甲為參照物乙向_運動 選填“東或“西 14.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2 m/s,讀做_,其意義是_。 15.如圖為

16、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假設頻閃照相機每隔0.2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從A點到F點做的是_運動選填“勻速直線或“變速直線.其中,小球從B點到D點的平均速度是_ m/s.16.“旭日東升是以 _為參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 _為參照物的 17. 蘭州國際馬拉松是國內(nèi)最具影響力的馬拉松賽事之一,去年6月李明同學參加了迷你馬拉松全程5Km,他跑完全程用了41min40s,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m/s;比賽時,他感覺路邊的路燈都在往后退,是以_為參照物 18.在如下圖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場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

17、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1該實驗是根據(jù)公式 _進展測量的;2假如測得小車通過AB段所用的時間tAB=1.6s,那么AB段的平均速VAB= _m/s3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假如小車過了B點才停頓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 _4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同組的小琦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在下半程運動的平均速度,你認為小琦的做法是 _選填“正確或“錯誤的5在實驗中,斜面應選擇較小坡度,這樣設計是為了實驗中便于測量 _ 19.甲、乙兩車運動的st圖象分別如圖a、b所示

18、以甲為參照物,乙是_的選填“靜止或“運動;甲、乙各運動8米,所用時間相差_秒 20.我們常用“頻閃照片來研究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如下圖,記錄了甲、乙兩個運動小球每0.1秒的運動的不同位置根據(jù)底片可以判斷,乙球運動時間的時間為_,_球做變速直線運動選填“甲或“乙 21.甲乙兩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之比為3:2,在相等時間里,通過的路程之比為_,假設通過相等的路程,所需的時間之比為_。 22.如下圖是公路旁的交通標志牌,它告訴汽車駕駛員,從如今起車速不得超過_。假如這時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行駛,那么車_ “有或“沒有違背交通規(guī)那么。車通過收費站時,會看到收費站將逐漸_自己。三、實

19、驗探究題 23.物理實驗課上,某實驗小組利用帶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車和數(shù)字鐘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如下圖,圖中顯示的是他們測量過程中的小車在甲、乙、丙三個位置及其對應時刻的情形,顯示時間的格式是“時:分:秒 1小車從斜面下滑過程中,其能量轉(zhuǎn)化情況是_ 2由圖可知,小車從乙位置運動至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是_m/s; 3小組同學們討論后認為實驗時斜面的傾斜度不宜太大,你認為這樣做的理由是_答案合理即可 24.在綜合理論活動中,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紙錐和小金屬球來研究“空氣阻力和速度的關系。 取三個一樣的紙錐,每個紙錐的質(zhì)量為m,并編號為甲、乙、丙,其中在乙紙錐內(nèi)固定質(zhì)量為3m的小金屬球,在丙紙錐內(nèi)固定質(zhì)量

20、為8m的小金屬球。讓它們從不同高度分別自由落下,并以豎直磚墻為背景,當進入豎直磚墻的區(qū)域時,用照相機通過每隔相等的時間曝光一次的方法記錄紙錐的運動過程,如圖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圖。請根據(jù)圖示答復以下問題: 1對于圖中的這段運動過程,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_; A. 只有甲做勻速直線運動                                       B. 只有乙做勻速直線運動C. 只有丙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