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化學壓軸題專題探究題的經典綜合題含答案_第1頁
2020-2021中考化學壓軸題專題探究題的經典綜合題含答案_第2頁
2020-2021中考化學壓軸題專題探究題的經典綜合題含答案_第3頁
2020-2021中考化學壓軸題專題探究題的經典綜合題含答案_第4頁
2020-2021中考化學壓軸題專題探究題的經典綜合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中考初中化學科學探究題1.氫化車(CaH2)是種白色細顆粒狀固體,能與水發(fā)生劇烈反應,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H+2H2O=Ca(OH»+2H2f,常用作登山運動員的能源提供劑。某化學實驗小組為了探究氫化鈣的性質,將一定量的CaH2加入到碳酸鈉溶液中,立即產生大量氣泡,且溶液變渾濁。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濾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寫化學式)。為進步確定濾液中所含溶質的成分,他們進行了以下實驗探究。(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猜想四:NaOH、Na2CO3、Ca(OH)2經過分析,大家一致認為上述猜想不需要驗證,肯定是錯誤的,原因是

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實驗探究)方案一:取一定量的濾液于試管中,往其中滴加少量稀鹽酸,無明顯實驗現(xiàn)象。方案二:取一定量的濾液于另一試管中,往其中滴加氯化鋇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討論交流)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猜想是正確的。請解釋方案一中無明顯現(xiàn)象的原因是。(拓展探究)上述小組同學將5g氫化鈣樣品(所含雜質不參與反應也不溶于水)加入到50g碳酸鈉溶液中,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應。實驗測得反應過程中產生氣體的質量為0.4g。計算:(1)樣品中CaH2的質量分數(shù)為。(2)原碳酸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3)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答案】CaCONaOH、Ca(OH

3、2四Ns2CO3+Ca(OH>=2NaOH+CaCOJ二稀鹽酸的量很少,先全部與氫氧化鈉反應了84%10.6g18.3%【解析】【詳解】將一定量的CaH2加入到碳酸鈉溶液中,氫化鈣先與水發(fā)生劇烈反應,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H2+2H2O=Ca(OH+2H2f,然后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濾渣的主要成分是CaCO3。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猜想二:碳酸鈉過量,NaOH和NazCQ;猜想三:氫化鈣過量,NaOH、Ca(OH»猜想四:NaOH、NazCQ、Ca(OH)2;猜想四不需要驗證,肯定是錯誤的,原因是碳酸鈉和氫氧化

4、鈣不能共存,化學方程式為:Na2CQ+Ca(OH2=2NaOH+CaCOj。討論交流:方案一:取一定量的濾液于試管中,往其中滴加少量稀鹽酸,無明顯實驗現(xiàn)象。因為稀鹽酸為少量的,所以可能溶液中的存在氫氧化鈉先和稀鹽酸反應,所以不能判斷三個猜測是否正確。方案二:取一定量的濾液于另一試管中,往其中滴加氯化鋇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生成的色沉淀是碳酸鈉和氯化鋼反應生成的碳酸鋼沉淀。故猜想二正確。拓展探究:上述小組同學將5g氫化鈣樣品(所含雜質不參與反應也不溶于水)加入到50g碳酸鈉溶液中,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應。實驗測得反應過程中產生氣體的質量為0.4g。解:設氫化鈣樣品中氫化鈣的質量為x,生成

5、的氫氧化鈣的質量為y,參與反應的碳酸鈉的質量為z,生成的氫氧化鈉為m,生成碳酸鈣的質量為n,CaH2+2H2O=CaOH2+2H242744xy0.4g42744=,解得x=4.2g,y=7.4g,雜質=5g-4.2g=0.8g,樣品中CaH2的質量分數(shù)為xy0.4g100%=84%。5gNa2co3+CaOH2=2NaOH+CaCO31067480100z7.4gmnz=10.6g,m=8g,n=10g,故原碳酸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10.6g,反應后放入溶質為氫氧化8g鈉,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gX100%18.3%。5g-0.8g+50g-0.4g-10g答:(1)樣品中CaH2的質

6、量分數(shù)為84%。(2)原碳酸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10.6g。(3)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8.3%。2.氫氧化鈉是常見的堿,為探究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同學們做了如下實驗:酚酰溶液輜鹽酸Yg生溶清MaQH浩滴Na0H溶液NiOHABC(資料)氯化鎂溶液不能使酚酗:溶液變紅。(1) A中溶液呈紅色,說明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要測定它的酸堿度,可使用(2) B中沒有明顯的現(xiàn)象,該反應真的發(fā)生了嗎?有同學提出,可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某些物質,根據(jù)相應的現(xiàn)象來判斷,下列分析正確的有(填數(shù)字序號)加入Na2CQ溶液,如果不產生氣泡,能證明反應發(fā)生加入CuSQ溶液,如果不產生藍色沉淀,能證明反應發(fā)生。加

7、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呈紫色,能證明反應發(fā)生。(3) 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該實驗證明堿能與某些鹽反應。(4)實驗結束后,將三支試管中的物質倒入一只潔凈的燒杯中,燒杯中出現(xiàn)白色沉淀,靜置,上層清液無色。(提出問題)上層清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呢?(指示劑除外)(作出猜想)經過討論,大家作出兩種合理的猜想:NaCl;(實驗驗證)將猜想補充完整并設計實驗加以驗證。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結論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加溶液猜想正確老師提醒同學們,實驗結束后氫氧化鈉溶液仍要密封保存,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答案】pH試紙2NaOH+MgC2=Mg(OH)2J+2NaClNaCl和MgCl2氫氧化鈉

8、出現(xiàn)白色沉淀CQ+2NaOH=Na2CO+H2O【解析】【分析】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內能是無色酚酗:試液變紅,氫氧化鈉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白色沉淀和氯化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驹斀狻?1) A中溶液呈紅色,說明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要測定它的酸堿度,可使用pH試紙。(2) B中沒有明顯的現(xiàn)象,加入下列物質:加入Na2CO3溶液,如果不產生氣泡,能證明反應發(fā)生;加入CuSQ溶液,如果不產生藍色沉淀,能證明反應發(fā)生;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呈紫色,能證明反應發(fā)生;故選。(3) C實驗證明堿能與某些鹽反應,即氫氧化鈉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白色沉淀和氯化鈉,化學方程式為2Na

9、OH+MgCl2=Mg(OH)2+2NaCl。(4) 實驗結束后,將三支試管中的物質倒入一只潔凈的燒杯中,燒杯中出現(xiàn)白色沉淀,靜置,上層清液無色;經過討論,大家作出兩種合理的猜想:NaCl;NaCl和MgC。將猜想設計實驗加以驗證,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證明猜想正確;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因此要密封保存,化學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军c睛】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5) 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做了如圖所示實驗。(查閱資料)酚獻溶液a.硫酸鈉溶液呈中性;(1)甲實驗試管

10、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稀硫酸硫酸銅溶液抹氟氯化鈉溶流b.氫氧化鎂是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此實驗不足以證明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因此需補充一個對比實驗,請簡要寫出補充的實驗:(2)乙實驗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其中酚儆溶液的作用是(3)丙實驗觀察到試管中有藍色沉淀生成,上層溶液為無色。證明氫氧化鈉和硫酸銅發(fā)生了化學反應。(4)實驗結束后,小組同學對丙實驗試管中無色溶液中溶質的成分展開了探究。(提出問題)試管中無色溶液溶質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設)猜想一:硫酸鈉和氫氧化鈉;猜想二:。(設計實驗)要證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試劑中能達到實驗目的是(填字母序號)。A石蕊溶液B氯化鋼溶液C氯化鎂溶

11、液(拓展延伸)小組同學總結了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又聯(lián)想到學過的氫氧化鈣,發(fā)現(xiàn)二者化學性質相似,原因是在它們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用符號表示)【答案】試管內液面上升將氫氧化鈉溶液換成等體積的水,重復上述實驗2NaOH+H2SOt=Na2SC4+2H2O通過溶液顏色的變化證明反應的發(fā)生硫酸鈉ACOH【解析】【詳解】(1)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導致試管內的壓強小于外界大氣壓,所以甲實驗試管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試管內液面上升;二氧化碳也溶于水,補充的實驗是:將氫氧化鈉溶液換成等體積的水,重復上述實驗;(2)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NaOH+H2SC4=Na2SQ

12、+2H2O,酚酬:遇堿性溶液變紅色,遇酸性、中性溶液不變色,所以酚酗:溶液的作用是:通過溶液顏色的變化證明反應的發(fā)生;(4)猜想假設:丙實驗試管中發(fā)生的反應是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反應后上層溶液為無色,說明溶液中一定沒有硫酸銅,一定含有硫酸鈉,可能含有氫氧化鈉,所以猜想二是:硫酸鈉;設計實驗:紫色石蕊試液遇堿變藍色,硫酸根離子和鋼離子反應會生成硫酸鋼沉淀,氫氧根離子和鎂離子會生成氫氧化鎂沉淀,故選:AC;拓展延伸:堿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所以原因是在它們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6) 小組在學習上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課題時,探究了二氧化碳氣體的收集方

13、法。(查閱資料)通常狀況下,1體積水約能溶解1體積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約為5.6。(提出問題)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實驗設計與操作)實驗一、在通常狀況下,測定二氧化碳溶液水所得溶液調查PH,判斷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體積。K1I-稀鹽酸活塞甲乙丙丁圖1(1)甲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實驗時,需先將甲裝置中的空氣排盡。其操作是:開啟彈簧夾、關閉彈簧夾,打開活塞,滴加稀鹽酸至空氣排盡。檢驗空氣已排盡的方法是.(3)關閉Ki,打開K2、K3o待丙裝置中收集半瓶氣體時,關閉活塞K2和K3,充分振蕩丙裝置。然后用pH計測得如下數(shù)據(jù):物質丁裝置中溶液丙裝置中溶液PH6.505.60分析可

14、知,在丙和丁裝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體積(填“大于”“小于”“等于“)丙和丁裝置中溶液的總體積。(4)實驗中,乙裝置的作用是。若沒有乙裝置,則測出的溶液pH會。實驗二:在通常狀況下分別測定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從而得到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5)用氧氣測量儀測得收集的氣體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起始時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都以21%計),則最終兩種方法收集的氣體中二氧化碳體積分數(shù)較大的是(填“排空氣”或“排水”)法,兩種方法收集的氣體中二氧化碳體積分數(shù)的差值是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氧氣的體積分裂隨時間變化關系困02(結論與反思)(6)由實驗一、二分析,你認為二氧化碳(填“能”或“

15、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減少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措施是。(寫一條即可)【答案】CaCQ+2HCl=CaC2+CQT+H2OK&、K3將燃著的木條放在Ki的導管口處,如果木條熄滅說明空氣已經排盡小于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氫氣體偏小排水法15.7%能升溫【解析】【分析】【詳解】(1)甲裝置中是稀鹽酸和石灰石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2HCl=CaC2+CQT+H2O;(2)實驗時,需先將甲裝置中的空氣排盡。其操作是:開啟彈簧夾Ki,關閉彈簧夾K2、K3;讓空氣從Ki出去;檢驗空氣已排盡的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Ki的導管口處,如果木條熄滅說明空氣已經排盡;(3)分析可知

16、,在丙和丁裝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體積小于丙和丁裝置中溶液的總體積;(4)實驗中,乙裝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氫氣體;若沒有乙裝置,則測出的溶液pH會偏小,因為其中混有的氯化氫氣體溶于水呈酸性;(5)用氧氣測量儀測得收集的氣體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起始時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都以21%計),則最終兩種方法收集的氣體中二氧化碳體積分數(shù)較大的是排水法,因為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明顯小于排空氣法收集到的,兩種方法收集的氣體中二氧化碳體積分數(shù)的差值是15.7%;(6)由實驗一、二分析可知,二氧化碳能夠用排水法收集;因為二氧化碳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所以能減少二氧化碳在水中

17、溶解度的措施是:升溫(合理即可)?!军c睛】5 .小東、小林和小雨同學對氫氧化鈉溶液使酚血:溶液變紅的現(xiàn)象很感興趣,決定做實驗進行探究:氫氧化鈉溶液中到底是哪一種粒子使酚酬:溶液變紅?實驗中可供使用的用品有鹽酸、氯化鈉溶液、氯化鈣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碳酸鈉溶液、酚酗:溶液及若干支試管。(提出假設)假設(1):使酚儆溶液變紅的是H2O。假設(2):使酚酗:溶液變紅的是Na+。假設(3):使酚酗:溶液變紅的是。小東認為不做實驗即可說明假設(1)不成立,原因是。(實驗驗證)(完成下列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及實驗結論)實驗步驟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1)向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滴加酚酬:溶液溶液變?yōu)榧t色

18、小雨認為向實驗步驟(1)后的試管中加入鹽酸也可得出正確結論,你同意她的觀點嗎?(填“同意”或“不同意”)。(實驗拓展)小林將酚酗溶液滴入碳酸鈉溶液中,發(fā)現(xiàn)溶液也變紅。他們經過分析、討論、歸納,得出的結論是?!敬鸢浮縊H-酚酬:溶液中含有水,而酚酬:溶液無色向裝有氯化鈉溶液的試管中滴加酚酬:溶液溶液仍為無色或溶液顏色無變化假設(2)不成立,假設(3)成立同意使酚Mt溶液變紅的不一定是堿溶液(或某些鹽溶液呈堿性,或其它合理答案)【解析】【分析】【詳解】提出假設氫氧化鈉溶液中存在的自由移動的粒子有:H2O、Na+和OH-,根據(jù)假設(1)(2)可知,假設(3)使酚酬:溶液變紅的是:OH-;小東認為不做

19、實驗即可說明假設(1)不成立,原因:酚酗溶液中含有水,而酚酗溶液無色;實驗驗證實驗(1)在排除水分子不可能的情況下,還有Na+和OH,所以為排除Na+的可能性,選含有Na+并且呈中性的鹽溶液氯化鈉溶液,溶液仍為無色,來排除Na+使酚配試液變紅的可能性從而得出正確結論,所以實驗步驟是:向裝有氯化鈉溶液的試管中滴加酚酗:溶液;實驗現(xiàn)象是:溶液仍為無色或溶液顏色無變化;實驗結論是:假設(2)不成立,假設(3)成立;小雨認為向實驗步驟(1)后的試管中加入鹽酸也可得出正確結論,因為加入鹽酸后,溶液中OH-減少,溶液紅色逐漸變淺最后消失,所以同意該觀點;實驗拓展此現(xiàn)象說明碳酸鈉溶液也呈堿性,所以使酚酬:溶

20、液變紅的不一定是堿溶液(或某些鹽溶液呈堿性,或其它合理答案)。6 .在做鹽跟鹽反應的分組實驗時,第一組的同學進行氯化鋼與碳酸鈉溶液的反應,第二組同學進行氯化鋼與硫酸鈉溶液的反應。實驗結束后,兩組的同學將全部的濁液集中倒進一個廢液缸。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濁液進行過濾,探究濾液的成分,請你幫助他們完成該實驗報告中的-。(提出問題)濾液里溶質除氯化鈉外,還有什么物質?(提出猜想)猜想(1)猜想(2)硫酸鈉猜想碳酸鈉猜想(4)碳酸鈉和硫酸鈉(實驗探究)興趣小組的同學為驗證猜想,設計如下的實驗方案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結論(1)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先滴加足量的;猜想(3)是正確的(2)然后再向上述實驗后的試管中

21、滴入氯化鋼溶液【答案】BaC2鹽酸有氣泡產生無明顯現(xiàn)象【解析】【分析】氯化銀與碳酸鈉溶液生成碳酸鋼和氯化鈉,氯化鋼過量,溶液中含有氯化鈉,碳酸鈉過量,溶液中含有碳酸鈉和氯化鈉,碳酸鋼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鋼和水和二氧化碳?!驹斀狻刻岢霾孪肼然y與碳酸鈉溶液反應后,溶液中溶質可能有:NaCl和BaCb,NaCl和Na2CQ。氯化鋼與硫酸鈉溶液反應后溶液中溶質可能有:NaCl和BaC2,NaCl和NazSOu兩組的同學將全部的濁液集中倒進一個廢液缸后,溶液中的溶質除了NaCl可能有:BaCl2;Na2SQ;Na2CC3;Na2CO3和Na2C03o實驗探究因為猜想(3)正確,(1)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

22、先滴加足量的鹽酸,有氣泡產生;(2)然后再向上述實驗后的試管中滴入氯化鋼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故通過以上實驗可知溶液中含有碳酸鈉,沒有硫酸鈉,故猜想(3)正確。【點睛】氯化鋼與碳酸鈉溶液生成碳酸鋼和氯化鈉,碳酸鋼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鋼和水和二氧化7.一同學用某種粗鹽進行提純實驗,步驟見下圖。請回答:(1)步驟和的操作名稱是。(2)步驟判斷加入鹽酸適量”的方法是;步驟加熱蒸發(fā)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這是為了防止,當蒸發(fā)皿中有較多量固體出現(xiàn)時,應,用余熱使水分蒸干。(3)猜想和驗證:猜想驗證的方法現(xiàn)象結論猜想I:固體A中含CaCQ、MgCO3取少量固體A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并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燒杯罩于

23、試管口猜想I成立猜想n:固體A中含取少量固體A于試管中,先滴入,再滴入Na2S。溶液有氣泡放出,無白色沉淀BaCC3猜想出:最后制得的NaCl晶體中還含有Na2SQ取少量NaCl晶體溶于試管中的蒸儲水,猜想出成立【答案】過濾滴加鹽酸至無氣泡放出為止局部過熱造成液滴飛濺停止加熱有氣泡放出,燒杯底變渾濁(合理即可)滴入稀硝酸(或稀鹽酸)猜想n不成立滴入BaC2或Ba(OH)2、或Ba(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解析】【分析】【詳解】(1)由于步驟和都是將固液體進行分離的,故操作名稱為過濾;(2)由于濾液中含有過量的碳酸鈉,故加入鹽酸時會產生氣泡,所以當?shù)渭欲}酸至剛好無氣泡放出時,說明恰好完全反應,鹽

24、酸量為適量;蒸發(fā)結晶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可防止局部過熱,造成固體(或溶液)飛濺;當蒸發(fā)皿中有較多量固體出現(xiàn)時,應停止加熱,利用余熱使水分蒸干;(3)猜想I:由于碳酸鈣、碳酸鎂都能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可以看到的現(xiàn)象應是有氣泡放出,石灰水變渾濁;猜想n:由于猜想的是BaCO3,結合看到的現(xiàn)象宥氣泡放出”,說明往固體中滴入了稀硝酸(或稀鹽酸),因為碳酸鹽能與酸反應產生氣泡;由于再加入硫酸鈉后,不產生白色沉淀,故說明溶液中沒有鋼離子,則猜想n不成立;猜想出:由于結論是猜想成立",即最后制得的NaCl晶體中還含有Na2SC4,故要證明硫酸根離子的

25、存在,可加入可溶性的銀鹽或銀堿,則會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從而說明NaCl晶體中還含有NazSQ。故答案為:驗證的方法現(xiàn)象結論有氣泡放出,燒杯底變渾濁(合理即可)滴入稀硝酸(或稀鹽酸)猜想n不成立滴入BaC2或Ba(OHR、或Ba(NO)3溶液有白色沉淀8.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樂同學探究金屬和鹽溶液反應時,發(fā)現(xiàn)將鈉放入MgCl2溶液中有氣泡和白色沉淀產生。為了進一步探究,小樂同學將充分反應后的混合物過濾,得固體A和濾液B。(查閱資料)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MgCl2溶液呈酸性。(分析與思考)小樂同學根據(jù)所學知識對產生的氣體和固體A進行判斷;(1)產生的氣體是(填序號)。C6H2C2

26、(2)取A加入過量稀鹽酸,A全部溶解,無氣泡產生,則A的化學式是。(提出問題)濾液B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kMgCl2猜想三:NaCkNaOH猜想四:NaCkMgCl2、NaOH小樂同學認為猜想不成立,理由是。(實驗探究)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步驟一:取少量濾液B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酗,振蕩,觀察現(xiàn)象溶液猜想二不成立步驟二:取少量濾液B于試管中,滴加適量NaOH溶液,振蕩,觀察現(xiàn)象產生白色沉淀猜想成立(結論)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鈉不能將位于它后面的金屬從該金屬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拓展)將鈉與MgCl2固體隔絕空氣加熱到一定溫度時,鈉可以從MgCl2中置換出鎂

27、,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答案】Mg(OH)2四氯化鎂和氫氧化鈉會生成氫氧化鎂沉淀,不能共存無明顯現(xiàn)象二2Na+MgCb=2NaCl+Mg【解析】【分析】【詳解】分析與思考(1)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所以產生的氣體是氫氣,故選:;(2)氫氧化鈉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氫氧化鎂沉淀溶于酸,所以A的化學式是Mg(OH)2;提出問題氫氧化鈉會與氯化鎂反應,所以小樂同學認為猜想四不成立,理由是:氯化鎂和氫氧化鈉會生成氫氧化鎂沉淀,不能共存;實驗探究酚血:遇堿變紅色,氫氧化鈉和氯化鎂反應會氫氧化鎂沉淀,所以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步驟一:取少量濾液B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儆,振蕩

28、,觀察現(xiàn)象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猜想二/、成立步驟二:取少量濾液B于試管中,滴加適量NaOH溶液,振蕩,觀察現(xiàn)象產生白色沉淀猜想二成立拓展一一、A氯化鎂和鈉反應會生成氯化鈉和鎂,化學萬程式為:2Na+MgCl22NaCl+Mg。9 .常溫下沒有氧氣存在時,鐵與水幾乎不反應,但高溫下,鐵與水蒸氣能反應生成一種常見鐵的氧化物和一種氣體。小明很好奇,設計如下實驗探究鐵粉與水蒸氣反應后的產物。肥皂液(1)試管尾部放一團濕棉花的目的是。(2)探究生成的氣體是什么?說明生成的氣體是用燃著的木條靠近肥皂泡,有爆鳴聲,稍后有肥皂泡飄到空中。(3)探究試管中剩余固體成分是什么?(查閱資料)常見鐵的氧化物FeOF&

29、;O3Fe3O4顏色、狀態(tài)黑色粉末紅棕色粉末黑色晶體能否被磁鐵吸引否否能(初步驗證)試管中剩余固體為黑色,能全部被磁鐵吸引。(猜想與假設)猜想一:剩余固體是Fe與Fe3O4;猜想二:剩余固體是(實驗探究)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實驗結論)鐵和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思與交流)該黑色固體不可能是F&O3,理由是?!敬鸢浮刻峁┧魵釮2F?O4取少量黑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若固體全部溶解,沒有氣泡冒出,則猜想二正確。若固體全部溶解,有氣泡冒出,則猜想一正確3Fe+4H2。高溫FQO4+4H2Fe2O3紅棕色粉末且不能被磁鐵吸引【解析】【分析】鐵和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

30、氣,氧化鐵是紅棕色粉末且不能被磁鐵吸引?!驹斀狻?1)根據(jù)圖和高溫下,鐵與水蒸氣能反應”,可知試管尾部放一團濕棉花的目的是提供水-M-*/烝氣。(2)用燃著的木條靠近肥皂泡,有爆鳴聲,稍后有肥皂泡飄到空中。說明生成的氣體具有可燃性、密度小于空氣,再根據(jù)反應物為鐵與水蒸氣”,則是H2。猜想與假設能被磁鐵吸引的只有Fe與FesO4,則猜想一Fe與F©3O4;又不可能只有Fe沒有其他反應產物,猜想二是Fe3O4;實驗探究驗證猜想一與猜想二,關鍵是否含有Fa根據(jù)鐵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體,進行設計實驗: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取少量黑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若固體全部溶解,沒有氣泡冒出,則

31、猜想二正確。若固體全部溶解,有氣泡冒出,則猜想一正確。實驗結論根據(jù)高溫下,鐵與水蒸氣能反應生成一種常見鐵的氧化物和一種氣體”和猜想,則鐵和水高溫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Fe+4H2OFe3O4+4H2。反思與交流該黑色固體不可能是Fe2O3,理由是Fe2O3紅棕色粉末且不能被磁鐵吸引。【點睛】10 .宏宏同學發(fā)現(xiàn)上個月做實驗用的氫氧化鈉溶液忘記了蓋瓶蓋。對于該溶液是否變質,宏宏邀約幾個喜歡探究的同學對此進行了探究。請你一起完成下列實驗報告。(1)(提出問題1)該溶液是否變質?(實驗探究1)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解釋與結論取少量該溶液放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稀鹽酸有產生說明該溶液已變質。變質的原因是(請用

32、化學方程式表示)。(2)(提出問題2)該溶液變質程度怎樣?(提出猜想)猜想一:已完全變質,該溶液中溶質只含NazCQ猜想二:部分變質,該溶液中溶質含有。(查閱資料)氯化鋼溶液呈中性。(實驗探究2)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結論先取少量該溶液放于試管中,加入過量氯化鋼溶液有生成猜想成立靜置,取上層清液于另一支試管中,加入-3滴酚酗:溶液2上層清液變紅(3)(提出問題3)怎樣提純該樣品得到純凈的氫氧化鈉固體。(實驗探究3)為得到純凈的氫氧化鈉固體,同學們取該樣品并設計了如圖實驗方案。請回答下列問題:操作a和操作b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為。根據(jù)實驗流程可知,最終所得氫氧化鈉固體質量變質后樣

33、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反思交流)在(實3探究2)中加入過量的氯化鋼溶液的目的是什么??!敬鸢浮繗馀軨Q+2NaOH=Na2CO3+H2ONaOH、Na2CO3白色沉淀二攪拌,使反應充分進行大于將碳酸鈉完全除去【解析】【詳解】(1)提出問題1由于氫氧化鈉易于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碳酸鈉,碳酸鈉能與酸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所以實驗探究1如下: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解釋與結論取少量該溶液放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該溶液已變質。變質的原因是CO2+2NaOH=Na2CO+H2O.(2)提出問題2若氫氧化鈉全部變質,則溶液中只有碳酸鈉,若部分變質,

34、溶液中是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所以猜想二是:該溶液中溶質含有NaOH、Na2CQ;實驗探究2要探究溶液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鈉,因為氯化鋼溶液呈中性,所以用過量的氯化鋼溶液將碳酸鈉除干凈,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生成,上層清液變紅,就說明氫氧化鈉是部分變質。所以實驗如下: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結論先取少量該溶液放于試管中,加入過量氯化鋼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二成立靜置,取上層清液于另一支試管中,加入2-3滴酚酗:溶液上層清液變紅提出問題3,針對怎樣提純該樣品得到純凈的氫氧化鈉固體,進行了實驗探究3操作a和操作b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為:攪拌,使反應充分進行。根據(jù)實驗流程和反應的

35、方程式:CO2+2NaOH=Na2CO+H2。、Ca(OH+Na2CQCaCQj+2NaOH可知,最終所得氫氧化鈉固體質量大于變質前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4)反思交流在實驗探究2探究是否含有含有氫氧化鈉時,因為碳酸鈉溶液呈堿性,所以應將碳酸鈉完全除去,碳酸鈉能與氯化鋼反應生成碳酸鋼和中性的氯化鈉,而氯化鋼溶液呈中性,不會干擾氫氧化鈉的鑒定,所以加入過量的氯化鋼溶液的目的是:將碳酸鈉完全除去,為鑒定氫氧化鈉創(chuàng)造條件?!军c睛】本題考查了久置的NaOH固體是否變質的實驗探究,學生明確實驗現(xiàn)象與結論的關系,并注意結合物質的性質來分析固體變質的原因來解答本題。檢驗氫氧化鈉與碳酸鈉的混合物時,可先把碳酸

36、鈉變成沉淀并且不生成影響氫氧化鈉檢驗的堿性物質,然后使用酚酬:檢驗氫氧化鈉。11 .實驗室中用一氧化碳還原純凈的Fe2O3粉末.反應后裝置中玻璃管內固體粉末由紅色全部變?yōu)楹谏?小明同學認為該黑色固體全部是鐵,但小軍同學提出了質疑,于是同學們提出查閱資料,尋求真理.(查閱資料)一氧化碳還原Fe2O3的固體產物的成分與反應溫度、時間有關,產物可能是533。4、FeO>Fe幾種物質的性質物質性質FeFe2O3FeOFe3O4顏色黑色紅色黑色黑色能否被磁鐵吸引能不能不能能已知反應:Fe3O48HClFeCl22FeCl34H2O,FeCl3溶液呈棕黃色(實驗探究1該小組同學將反應后的黑色固體研細

37、后,用磁鐵吸引,發(fā)現(xiàn)黑色粉末全部能被吸弓I,則該黑色粉末中不可能含有Fe2O3和(填化學式).2黑色固體粉末的成分是什么?猜想I:全部為Fe猜想n:全部為Fe3O4猜想出:(填化學式)將黑色粉末加入到足量的稀鹽酸中,全部溶解,觀察現(xiàn)象:有無色氣體產生,證明該固體中一定含有(填化學式).溶液呈棕黃色由上述實驗現(xiàn)象,得出上述猜想正確.(評價與反思)裝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若撤出裝置中點燃的酒精燈可能造成的后果.【答案】FeOFe和Fe3O4Fem檢驗生成物中的二氧化碳污染環(huán)境【解析】試題分析:將反應后的黑色固體研細后,用磁鐵吸引,發(fā)現(xiàn)黑色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則該黑色粉末中不可能含有Fe2O3和Fe

38、O;黑色固體粉末的成分有三種情況:猜想I:全部為Fe猜想n:全部為Fe3O4猜想m:Fe和Fe3O4;黑色粉末加入到足量的稀鹽酸中,全部溶解,觀察現(xiàn)象:有無色氣體產生,證明該固體中一定含有鐵,因為鐵能夠和酸反應生成氫氣;溶液呈棕黃色由上述實驗現(xiàn)象,得出上述猜想出正確;溶液呈棕黃色,說明該固體中一定含有Fe3O4;裝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檢驗生成物中的二氧化碳;若撤出裝置中點燃的酒精燈可能造成的后果是一氧化碳擴散到空氣中污染環(huán)境??键c:鑒別物質物質的性質和變化基本概念和原理12 .化學興趣小組探究金屬的性質時,將一段去除氧化膜的鎂條,放入一定量的稀鹽酸中,有氣泡產生,充分反應后靜置,發(fā)現(xiàn)試管中有灰白色沉淀。寫出產生氣泡的反應化學方程式O(提出問題)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質?(猜想假設)小華認為灰白色沉淀為碳酸鎂(MgCO3),其他同學認為不需要實驗就能否定小華的猜想,理由是。小宇認為由于反應后氯化鎂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鎂固體。小彤認為灰白色沉淀為。(實驗探究1)實驗操作現(xiàn)象結論取試管中的上層清液,加入適量的氯化鎂固體氯化鎂固體(選填溶解”或不溶解”)小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