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三章《有機化合物》單元測試題(解析版)_第1頁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三章《有機化合物》單元測試題(解析版)_第2頁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三章《有機化合物》單元測試題(解析版)_第3頁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三章《有機化合物》單元測試題(解析版)_第4頁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三章《有機化合物》單元測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三章有機化合物單元測試題(解析版)第三章有機化合物單元測試題一、單選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 .下列物質的成分判斷全部正確的是()物質成分蛋白質纖維素煌合成纖維食品添加劑A羽絨(被)人造棉汽油長筒絲襪谷氨酸鈉B南韓絲光導纖維甘油有機玻璃檸檬酸C桑蠶絲醋酸纖維花生油玻璃鋼山梨酸鉀D羊毛面巾紙牛油硅橡膠三聚鼠胺A. A B.B C.C D.D2 .下列各物質沸點由高到低的順序是()正丁烷2-甲基丙烷丙烷正丁醇A. B .C .D .3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人體攝入過量油脂,可能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等B. 20種氨基酸都是人體必需的C.油脂在脂肪酶的催化下水解

2、生成高級脂肪酸和甘油(丙三醇),利用皂化反應可生產肥皂和甘油D.植物油通過氫化可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4. 1mol甲烷完全與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若生成相同物質的量的四種取代物,則消耗氯 氣的物質的量為:()A. 1mol B . 2mol C . 2.5mol D . 4mol1.5. 酒后駕車是引發(fā)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對駕駛員進行呼氣酒精檢測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藍綠色Cr3+.下列對乙醇的描述與此測定原理有關的是()乙醇沸點低乙醇密度比水小乙醇有還原性乙醇是燃的含氧衍生物乙醇有刺 激性氣味A. B . C . D .6 .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

3、列說法正確的是()A. 1.0L1.0mol L -1的NaAlO2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為22B. 2.4g鎂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MgO MgNb,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 0.2NaC.標準狀況下,3.36LC2H和QH6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碳碳雙鍵的數(shù)目為0.15 N aD.用生氫劑 CaH與水反應制氫時,生成 1molH2時轉移電子數(shù)目為 2 Na7 .有機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的是()5 / 128 .下列關于甲烷、乙烯和苯的說法錯誤的是()A.天然氣、沼氣、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均是甲烷8 .甲烷和乙烯互為同系物C.甲烷和苯都不能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D.乙烯能與液澳發(fā)生加成反應9 .下列有

4、機物中,一定條件下不能.與H2發(fā)生反應的是()A.苯 B .乙烯 C .乙酸 D .乙醛10 .在酸性條件下,可以水解生成相對分子質量相同的兩種物質的有機物是()A.蔗糖 B .麥芽糖 C .乙酸乙酯D .甲酸甲酯11 .下列關于乙醇的說法正確的是()A.乙醇結本中有一O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電離出OH而顯堿性B.乙醇溶于水可電離出少量 H+C.乙醇與鈉反應可以產生氫氣,所以乙醇顯酸性D.乙醇與鈉反應非常平緩,所以乙醇羥基上的氫原子不如H2O中的氫原子活潑12.清潔燃料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壓縮天然氣,另一類是液化石油氣。其主要成分都是( )A.碳氫化合物B .碳水化合物C .氫氣 D .醇類二

5、、填空題13.有機物M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1(1)有機物M的苯環(huán)上的一氯代物后(2) 1 mol M與足量濱水混合,消耗(3) 1 mol M與足量H2加成,消耗卜(4)卜列有美M的說法中不止確的是種。B2的物質的里為mol。imol。OA.在催化劑的作用下,M可與液澳發(fā)生取代反應B. M使濱水褪色的原理與乙烯使濱水褪色的原理相同C. M能使酸性KMnO§液褪色D. M和甲苯互為同系物14. (1)寫出用鍵線式表示的有機物的分子式0X/分子式:(2) CHb=三(7 CTHy分子中最多有 個原子共直線;最多有 個原子共平面。(3)烯燒A是2-丁烯的一種同分異構體,它在催化劑作用下與氫

6、氣反應的產物不是正丁烷,則 A的結構簡式為; A與澳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三、推斷題15.甲、乙、丙、丁分別是甲烷、乙烯、丙烯(CH3CH=CH、苯中的一種;(1)甲、乙能使濱水褪色,甲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但乙分子不是所有原子共平面。(2)丙既不能使 Br2的CC1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3) 丁既不能使Br2的CC1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 KMn的液褪色,但在一定條件下 可與液澳發(fā)生取代反應。一定條件下,1 mol 丁可以和3 mol H 2完全加成。請根據以上敘述完成下列填空:(1)甲的結構簡式 ,乙的名稱 ,丙是 結構。(2) 丁與H2在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

7、加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6 .有機物G (分子式為 C16H2。)是常用的皮革、化工、油漆等合成材料中的軟化劑, 它的一種合成路線如下圖所示:已知:A是一種常見的燃的含氧衍生物,A的質譜圖中最大質荷比為 46,其核磁共振氫譜圖中有三組峰,且峰面積之比為1 : 2 : 3 ;E是苯的同系物,相對分子質量在100110之間,且E苯環(huán)上的一氯代物只有 2種;NitOJl .”HO+ RlhCHOA RiCH=CCHO + HaO&«2ImolF與足量的飽和 NaHCO§液反應可產生氣體 44.8L (標準狀況下);(R、R2表小氫原子或燒基)。請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8、:(1) A的名稱為 請寫出A的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2) A轉化為B的化學方程式為 。(3) C中所含官能團的名稱為 (4) E的結構簡式為 。(5) D和F反應生成 G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6) F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寫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F的同分異構體有 種。 能和NaHCO容液反應; 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遇FeC%溶液顯紫色。(7)參照上述流程信息和己知信息,設計以乙醇和丙醇為原料(無機試劑任選)制備CH3CH=CCC)OHCH3的合成路線。合成路線流程圖示例如下:CH3co011(11/ n,OH A C(濃磁酸小四、實驗題17 .實驗室制乙酸乙酯得主要裝置如圖中A所示,主要步

9、驟:在a試管中按2 : 3 : 2的體積比配制濃硫酸、乙醇、乙酸的混合物;按A圖連接裝置,使產生的蒸氣經導管通到 b試管所盛的飽和碳酸鈉溶液 (加入幾滴酚血:試液)中;小火加熱a試管中的混合液;等b試管中收集到約2 mL產物時停止加熱。撤下 b試管并用力振蕩,然后靜置待其中液體分層;分離出純凈的乙酸乙酯。請回答下列問題:(1)步驟中可觀察到b試管中有細小的氣泡冒出,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A裝置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到冷凝作用外, 另一重要作用是 ; 步驟中分離乙酸乙酯必須使用的一種儀器是 。(3)為證明濃硫酸在該反應中起到了催化劑和吸水劑的作用,某同學利用上圖 A所示 裝置進行了以下 4個實

10、驗。實驗開始先用酒精燈微熱 3min ,再加熱使之微微沸騰 3min。 實驗結束后充分振蕩小試管 b再測有機層的厚度,實驗記錄如下:實驗編號試管a中試劑試管b中試劑測得有機層的厚度/cmA3 mL乙醇、2 mL乙酸、1mL18moi L -1濃硫酸飽和N&CO溶液5.0B3 mL乙醇、2 mL乙酸0.1C3 mL 乙醇、2 mL 乙酸、6 mL 3mol - L -1 H2SQ1.2D3 mL乙醇、2 mL乙酸、鹽酸1.2 實驗D的目的是與實驗 C相對照,證明H+對酯化反應具有催化作用。實驗 D中應加 入鹽酸的體積和濃度分別是 mL和 mol - L -1 。分析實驗 (填實驗編號)的

11、數(shù)據,可以推測出濃H2SO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產率。加熱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產率,但實驗發(fā)現(xiàn)溫度過高乙酸乙酯的產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為充分利用反應物,該同學又設計了圖中甲、乙兩個裝置(利用乙裝置時,待反應完畢冷卻后,再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提取燒瓶中的產物)。你認為更合理的是 。理由五、計算題18 .某種燃A對氫氣的相密度為 36 ,已知該燒中碳氫兩元素的質量比為5: 1,求:(1)確定該煌的分子式(2)如果該煌的一氯取代物有 4種,寫出該煌的結構簡式 (3)煌A可由另一種煌 B通過加成反應而制得,則燒B的可能的是(任寫一種可能的結構簡式)19 .某有機物含碳 85.7%,含氫14.3%,

12、向80 g含澳5%勺澳水中通入該有機物,澳水恰好完全褪色,此時液體總重81.4 g 。求:1)有機物分子式。(2)經測定該有機物分子中有兩個一CH,寫出它的結構簡式。參考答案1 . A【解析】A項,羽絨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人造棉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汽油是含511個碳原子的燃的混合物,長筒絲襪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纖維,谷氨酸鈉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屬于食品添加劑,正確;B項,南韓絲的主要成分是 70額絲和30%滌綸,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 為SiO2,光導纖維不是纖維素,甘油的結構簡式為HOCHCH (OH CHOH甘油中含 C H、O三種元素,甘油不屬于燒,有機玻璃屬于塑料,檸檬酸屬于食品添加劑,錯誤;C

13、項,桑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醋酸纖維是纖維素乙酸酯,醋酸纖維不是纖維素,花生油中含GH、。三種元素,花生油不屬于燒,玻璃鋼屬于復合材料,山梨酸鉀屬于防腐劑,山梨酸鉀 屬于食品添加劑,錯誤;D項,羊毛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面巾紙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牛油中含C H。三種元素,牛油不屬于燒,硅橡膠屬于合成橡膠,三聚氧胺不能用作食品添 加劑,錯誤;答案選 A2 C【解析】正丁烷2-甲基丙烷丙烷均是烷燒,C原子數(shù)小于4的烷燒均是氣體,而正丁醇是液體,故沸點正丁醇最高,對于烷燒,碳原子數(shù)越多沸點越高,正丁烷和2-甲基丙烷均是4個C的烷燒,故丙烷的沸點最低, 對于相同C原子數(shù)的烷燒,支鏈越多沸 點越低,故正

14、丁烷的沸點高于2 -甲基丙烷,故沸點由高到低的順序為:,故選 Co 點睛:該題中關于沸點的比較除了用以上的方法外,還可以結合結構中的知識, 如以上四種物質均為分子晶體,正丁醇分子間可以形成氫鍵,故其沸點最高,正丁烷2-甲基丙烷 丙烷可以比較比較相對分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越大,范德華力越大,熔沸點越高,正丁 烷2-甲基丙烷互為同分異構體,相對分子質量相同,支鏈越多分子極性越小, 范德華力越小,熔沸點越低。3 B【解析】A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等通常是攝入過量油脂引起的,故 A正確;B.氨基酸分 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其中人體不能合成的為氨基酸為必需氨基酸,故B錯誤;C.油脂酸水解生成高級脂肪

15、酸和甘油 (丙三醇),堿性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鈉和甘油,高級脂肪 酸鈉可生產肥皂,故 C正確;D.植物油含有碳碳雙鍵,通過與氫氣加成可得人造脂肪,故 D正確;答案為 Bo 點睛:氨基酸分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氨基酸, 指人體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遠不適應機體的需要,必需由食物蛋白供給,這些氨基酸稱為必需氨基酸共有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8 種。4 C【解析】1mol 甲烷完全與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若生成相同物質的量的四種取代物,所以每種取代物的物質的量是0.25mol ,甲烷和氯氣的取代反應中,被取代的氫原子的物質的量與氯氣的物質的量相等,所

16、以生成0.25mol 一氯甲烷需要氯氣0.25mol 氯氣,生成0.25mol二氯甲烷需要氯氣0.5mol ,生成 0.25mol 三氯甲烷需要氯氣0.75mol 氯氣,生成0.25mol四 氯 化 碳 需 要 氯 氣 1mol , 所 以 總 共 消 耗 氯 氣 的 物 質 的 量 =0.25mol+0.5mol+0.75mol+1mol=2.5mol ,故選C。5 C【解析】駕駛員進行呼氣酒精檢測與乙醇沸點低,易揮發(fā)有關;橙色的K2Cr2O7 酸性水溶液被還原成藍綠色的 Cr3+,則乙醇被氧化,乙醇有還原性;與測定原理有關的是,答案選C。6 B【解析】A溶液中含有水,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

17、成,因此偏鋁酸鈉溶液中氧原子物質 的量大于2mol,故錯誤;B、鎂失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2.4 X2/24mol=0.2mol ,故正確; C QH6可能是丙烯,也可能是環(huán)丙烷,因此碳碳雙鍵的物質的量可能為0.15mol ,也可能小于0.15mol ,故錯誤;Dk CaH+2HO=Ca(OH2+2H2f ,依據反應方程式,轉移電子物質的量為 1 x 2/2mol=1mol,故錯誤。7 B【解析】【分析】 在常見的有機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體結構,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結構,乙炔是直線型結構,其它有機物可在此基礎上進行判斷?!驹斀狻緼、苯分子中12個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選項 A不選;B、甲苯可看彳甲基3

18、取代了苯環(huán)上的1個氫原子,甲基的4個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選項B 選 ;C、苯乙烯分子中苯環(huán)平面與乙烯基所在平面可能共平面,選項C不選;D苯乙快中苯環(huán)與乙快基共平面,選項 D不選。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三章有機化合物單元測試題(解析版)答案選B?!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點,做題時注意從甲烷、乙烯、苯和乙快的結構特點判斷有機分子的空間結構。8. B【解析】天然氣、沼氣、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均是甲烷,A正確;甲烷為烷燒,乙烯為烯燃,結構不同,不可能為同系物,B錯誤;甲烷和苯都不含有不飽和鍵,都不能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C正確;乙烯含有碳碳雙鍵,能夠與液澳發(fā)生加成反應,D正確;正確選

19、項 Bo點睛:苯的結構中不存在真正意義的碳碳雙鍵,它是一種介于單鍵和雙鍵之間的特殊碳碳鍵,它不能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也不能與濱水發(fā)生加成反應而使濱水褪色。9. C【解析】A項,苯分子中含有碳碳不飽和鍵,能與氫氣加成;B項,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能與氫氣加成; C項,乙酸中的碳氧雙鍵不能加成; D項,乙醛分子中含有醛基,可以 和氫氣加成。故選 C10. A【解析】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互為同分異構體,其相對分子質量相等。11. D【解析】【詳解】A、乙醇溶于水,既不能電離出 OH也不能電離出H+,乙醇中含有羥基,因此乙醇溶解水,故 A錯誤;B、乙醇不能電離出 4,故B錯誤;

20、C乙醇與鈉反應可以產生氫氣,不能說明乙醇 顯酸性,故 C錯誤;D乙醇與鈉反應非常平緩,說明乙醇中羥基上的氫原子不如HO中氫原子活潑,故D正確。12. A【解析】試題分析: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 CH,液化石油氣,石油產品之一,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 通常伴有少量的丙烯和丁烯,它們都屬于碳氫化合物,選Ao考點:考查天然氣、石油氣的成分13. (1) 4(2) 2(3) 5(4) D【解析】M的苯環(huán)上的4個氫原子都可被氯原子取代,可得到4種一氯代物;M與足量濱水3 / 12混合發(fā)生加成反應,2 mol碳碳雙鍵與2 mol Br 2加成;M與Hb加成可同時發(fā)生本環(huán)與碳碳雙鍵的加成,共消耗 5 mol H

21、 2; M的苯環(huán)上一個側鏈是不飽和的,不是苯的同系物,M與酸性KMnO溶液發(fā)生的是氧化反應。14. C 5Ho 4 203HTn- c H - r cl CI0- 比r 行6【解析】(1 )寫出用鍵線式表示的有機物的分子式分子式:QHbQ ; ( 2)m CTH3分子中最多有 4個原子共直線如圖#&是異丁烷,則A的結構簡式為cm ; a與澳的四氯化碳溶液發(fā)生加成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Ha=Cch3I+他千CH3Br Br15. (1) CH2=CH,丙烯,正四面體;(2)OO;除了兩個甲基上各有兩個氫原子外,其余的原子均可能工作面,最多有20個原子共平面。(3)烯燒A是2- 丁烯的一種同

22、分異構體,它在催化劑作用下與氫氣反應的產物不是正丁烷,CH主【解析】試題分析:(1)能使濱水褪色,說明含有碳碳雙鍵,即甲、乙為乙烯和丙烯,甲分CH=CH, (2)丙既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說明甲為乙烯,則乙為丙烯,乙烯的結構簡式為 不能使Br2的CC1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則丙可能是甲烷,也可能是3molH完全加成,則丁為苯,苯;(3) 丁在一定條件下可與液澳發(fā)生取代反應,也可以和因此丙為甲烷,甲烷為正四面體結構, It MO考點:考查有機物的性質、空間結構等知識。Cu16. 乙醇 CH3OCH3 2CH3CH2OH+O2 2CH3CHO+2H2O碳碳雙鍵、醛基QZcooh血

23、也中.仆燈岳coocr hjCr :COOCHjOitCHjCH,4- 2H3O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三章有機化合物單元測試題(解析版)匚 H 弓匚 H-OH CH.CHONaOH'1 *CH.CH=CCHO -II."CH3ACT;匚F二匚CQ。卜ICHj17. (1) 2CHCOOH+CK2CHCO0+HaO+COT (2 分);(2)防止倒吸(1 分);分液漏斗(1分);(3)6、6 (1分) AC (2分)大量乙酸、乙醇未經反應就脫離反應體系;溫度過高發(fā)生其他反應(2分)。乙(1分),乙裝置能將易揮發(fā)的反應物乙酸和乙醇冷凝回流到反應容器中,繼續(xù)反應,提高了乙酸、乙醇原料的利用率及產物的產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