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手術室感染控制指南_第1頁
2022年手術室感染控制指南_第2頁
2022年手術室感染控制指南_第3頁
2022年手術室感染控制指南_第4頁
2022年手術室感染控制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手術室感染控制指南一、手術室布局 1、手術室入口要符合無功要求 工作人員按規(guī)定換鞋后才能進入清潔區(qū)域。潔污交替地帶要有隔離帶,如放一條長凳將清潔區(qū)域與污染區(qū)域隔開。接送患者用雙車法,在手術室入口處使用交換車,或在入口處設去除污染裝置。 2、設三條通道,即工作人員通道、手術病人通道、物品供給通道。 3、嚴格劃分三個區(qū)域,即非限制區(qū)、半限制區(qū)、限制區(qū),區(qū)與區(qū)之間用門隔開,設立明顯分界標志。 4、手術間的要求 手術間應需要分設無功手術間、一般手術間和感染手術間。手術間只允許設置必要的器械和物品,如手術床、無影燈、麻醉機、輸液架、電源等設施。2、 手術室的空氣消毒 1、動態(tài)空氣消毒機,每天消毒4h。

2、2、衛(wèi)生清掃 徹底清潔衛(wèi)生是空氣凈化的根底。清潔衛(wèi)生應以濕式清掃為宜。每日對手術間物品外表,地面進展擦拭,每周至少進展一次徹底清掃,全部物品移出手術間,擦洗干凈;地面用水沖刷;墻壁、門窗等均要擦洗干凈。每月徹底清掃后進展空氣培養(yǎng),以監(jiān)測衛(wèi)生效果。手術室空氣細菌數200cfu/m3,手術室空氣不得檢查出致病菌,如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3、 無菌操作技術及管理 1、無功物品的使用及管理(1) 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必須分開放置,嚴防混淆。放置無菌物品的房間和廚柜,每日要清潔消毒。(2) 無菌物品外包裝要有消毒標志及有效期,有效期為714天。(3) 已翻開包布的物品和罐皿類,只限于24

3、小時內存放于手術間使用,不得放回無菌室。無菌容器一經翻開,雖未使用,但需重新滅菌。無菌液體翻開后24小時內使用。(4) 無菌持物鉗涁壓力蒸汽滅菌,每臺手術用一套經滅菌的枯燥持物鉗及鑷子罐目前主張罐內不加消毒液,并于術后重新洗刷干凈,包裝滅菌備用。凡有污染的鑷子、持物鉗等應立即更換,并重新滅菌處理。(5) 煮沸消毒和化學藥品消毒的物品,存放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6) 一次性無菌物品使用前應認真檢查有效期、及包裝有無破損、漏氣,一旦發(fā)現應視作有菌物品。(7) 無菌包內應放有滅菌指示卡,翻開無菌包時應檢查指示卡滅菌效果,達標前方可使用。2、 手術間及人員的管理 1手術安排原那么 無菌手術與污染手術

4、必須分室進展;如果不得不同室進展,就先做無菌般手術,后做污染手術。 2接臺手術處理 接臺手術人員在兩臺手術之間要嚴格實行刷手、消毒手臂及更換無菌手術衣、手套等。兩臺手術之間,盡量用藥液濕式消毒,包括濕試地面。 3人員流動 手術進展中盡量減少人員出入和活動,人員流動是手術室空氣中細菌量變化的主要原因。防止大聲說話、交談、打噴嚏等。嚴格控制參觀人數,特別注意不允許由污染手術間直接入無菌手術間。 4手術間的門窗應嚴密關閉,嚴防污染空氣進入。 5制止患病人員參與手術 患有呼吸道感染、癤腫或手部有破損的醫(yī)務人員不得參與手術和進入手術室。 6限制手術臺上翻動患者 患者進入手術室前應脫去鞋、襪,換上清潔衣褲

5、并戴帽子。盡量減少患者在手術臺上的翻動,以免帶菌飄浮物沉降于無菌手術區(qū)。 7著裝要求 工作人員進入手術室必須著手術消毒衣褲,應將內衣遮蓋,褲腿最好扎緊;戴好帽子,并完全遮住頭發(fā);戴無菌口罩,覆蓋口,鼻部。3、 手術前的準備 1患者術野消毒l 消毒前巡回護士應仔細檢查患者術野皮膚是否清潔,有無療腫,紅腫及皮膚損傷,一旦發(fā)現,應及時與手術醫(yī)生研究補救措施。必要時延期手術,以防止術后感染擴散。l 用2%碘酒涂擦,枯燥后再用75%酒精脫碘。l 操作時以切口為中心向外周消毒,每圈應該銜接嚴密,接觸了外圍皮膚后如有遺漏,不可再返回中心涂擦;感染的傷口那么應由外向內消毒者的手術切勿與患者皮膚接觸。l 消毒范

6、圍應為距手術切口1520cm的區(qū)域,以建立適當的無菌平安帶。4、 手術中的無菌操作(1) 無菌臺的管理 無菌臺是放手術必需用的無菌單,無菌敷料和無菌器械等物品的地方,不能接觸任何非滅菌物品。l 鋪設無菌臺者應穿著刷手衣,戴好帽子、口罩。擦凈臺面,將手洗凈擦干。檢查無菌包是否到達各項要求,如有效期、化學膠帶及包裝是否完整等。l 敷料包第一層用手翻開,第二層用無菌鑷翻開。操作者應始終與無菌臺保持10cm以上的距離。l 刷手護士洗手消毒手臂可用手翻開第三層敷料包布。鋪在臺上的夾層包布向四周下垂,下垂積分30cm以內視為相對無功區(qū)。無菌臺面鋪有四層以上的無菌單 ,刷手護士移動無菌臺時,不可手握邊欄,巡

7、回護士移動無菌臺時不可手氣下垂臺布。l 無菌臺面上擺放的無菌器具,敷料等不可伸手出臺緣外,濕紗布,敷料應放在無菌彎盤內,不可直接放在無菌臺上。弄濕了的手術衣、巾應視為被污染,應及時更換。l 手術開場后,無菌臺上的一切物品不得再用于另一手術或作其他用。已輔好的無菌臺假設4小時未用,應重新做滅菌處理。(2) 使用切口保護膜 手術野按要求鋪無菌手術單,最后用切口保護膜封閉皮膚,防止皮膚暴露及術野浸濕。(3) 操作考前須知l 手術進展中,所有工作人員均要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技術。手術人員臍平面以下,肩膀部以上,背部均視為有菌區(qū),手術器械觸碰以上位置后即視為污染,必須立即更換。器械護士不得從術者身后傳遞器械

8、;巡回護士不可用手超過無菌臺傳遞物品;手術器械的放置不能超過無菌臺欄桿。l 手術人員有必要調換位置時,就消離開手術臺,背對背地實行互換,并注意不得污染手臂及無菌區(qū)域。l 凡已翻開放在無菌臺上的備用物品,不管使用與否,均不得重新放回無菌容器里,必須重新滅菌后才能再使用。l 手術中用過的器械要及時擦凈血跡,以減少細菌污染及增生。無菌臺上備用的器械最好蓋以無菌巾,以減少灰塵污染。有些手術中已應用的器械,如切開胃腸腔等的九剪應視為已污染,必須與其他器械分開,單獨放置和處理。l 手術間的人員應防止不必要的活動,手術的參觀者要與手術區(qū)保持30cm或40cm以上的距離。給手術者擦汗時,術者的頭部應轉向側面并

9、用濕毛巾擦。手術間內不得做與本次手術無關的任何活動,如疊韻,做敷料等 。l 為縮短手術的時間,手術器械和用具應使術者得心應手。在仔細操作的根底上,手術完成得越快越好,術后感染的發(fā)生漲與手術暴露的時間密切相關。l 術后需置引流管的患者,引流管的位置最好自離切口較遠的體壁引出。l 術畢縫合切口前,應先用碘酒,酒精涂擦切口兩側的皮膚??p合后,再用碘酒、酒精涂擦切口,然后用無菌紗布覆蓋、包裹。5、 術后物品處理原那么術后物品處理原那么應為先消毒,后清洗,再滅菌l 用過的器械,將各軸節(jié)翻開,浸泡在消毒液30min后,再清洗。徹底消毒清洗后再進展滅菌。l 用過的可回收敷料,裝入袋內,封閉運送至洗衣房進展處

10、理。l 用過的一次性醫(yī)用物品,按元寶分類放置,回收的物品先做初步消毒回收。不回收的物品,應進展分類,被血液污染的按醫(yī)用垃圾處理,封閉運送至回收站進展燃燒。6、 麻醉操作中的感染預防l 麻醉師也是參與手術人員,進入手術間前同樣應更換手術衣、褲、帽、鞋,進入手術間時應戴口罩。l 麻醉操作前認真洗手,必要時用消毒液刷手并戴無菌手套,嚴格執(zhí)行各項無菌操作規(guī)那么。l 麻醉監(jiān)測系統(tǒng),麻醉機及其他相關設備的外表應保持清潔。所有設備每使用一次后,必須按規(guī)定進展清洗,消毒和滅菌各項操作應在麻醉工作室內進展,而且清洗、包裝、枯燥等均要有明顯的操作區(qū)域劃分。l 清洗前應將器械的關節(jié)翻開,有管腔的器械須先將腔內通條或

11、蓋子取出。l 麻醉及呼吸器械應給予相應的消毒與滅菌,耐高溫,濕熱者可用壓力蒸汽滅菌。滅菌后存放在密閉的無菌物品柜內備用。l 螺紋管、鼻導管、面罩連接物及喉鏡等,應在每次使用后先用高效消毒劑消毒,再用無菌溶液沖洗后掛起晾干,并存入靠近手術間的清潔器械柜內備用 。l 麻醉機應定期消毒處理。l 麻醉中使用的注射器、吸痰管等,宜采用一次性包裝。所用藥液那么以小瓶包裝為好,用過1次后剩余藥液應廢棄。7、 特殊感染手術的隔離技術l 手術通知單上必須注明隔離各類和感染診斷。l 設專用隔離手術間,應位于遠離其他手術間,而距手術室入口較近處。室內設備力求簡單、實用,并掛“隔離標志。l 參加手術人員要有明確分工,

12、防止混亂。手術完畢后工作人員就特別注意手部的清潔消毒。l 運送患者的平車應輔一條大單,將患者整個包裹起來。用過的大單裝黃色塑料袋運送洗衣房消毒、清洗,必要時還應進展滅菌處理。l 謝絕參觀、實習、減少傳播擴散時機。l 術后處理:1、 手術間的環(huán)境和用過的物品必須進展嚴格的清潔、消毒和滅菌。2、 凡手術患者接觸過或用過的器皿、臺面、地面均應用高效消毒劑洗刷、擦拭、或浸泡消毒后再處理。3、 重復使用的物品,在隔離室內裝入黃色塑料袋,并注明標志加封后按雙袋法判定對洗衣房消毒、清洗,或送供給室先滅菌再清洗、包裝滅菌。經二次滅菌后做細菌監(jiān)測,無致病菌方可再使用?;蛘咴谑中g室內經過氧乙酸熏蒸消毒后再送去洗滌

13、、消毒、滅菌。4、 所有用過的一次性物品,應集中于黃色塑料袋內,加封后用雙袋送到燃燒爐或作無害化處理。5、 手術臺、推車、儀器等設備均應放入手術間內,用過氧乙酸熏蒸消毒。密閉24小時后開窗通風,清掃衛(wèi)生,經空氣和物體外表檢測證實無致病菌存活前方可重新使用。6、 術中使用的器具,手套等 用高效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再清洗干凈,包裹,滅菌。7、 參與手術 人員應在手術室內脫去手術衣、鞋套并裝入黃色塑料袋內,更衣前方可離去。8、 一次性銳利器具、針頭、刀片等應裝入防水耐刺的容器內,密封后送去燃燒處理。9、 假設承受手術者為乙肝患者,而醫(yī)護人員又在手術中不慎被刺傷,應立即在局部擠出血液數滴,用皮膚消毒液消毒。除局部采取措施外,術后應及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