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紅棗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推廣項目實施方案0000_第1頁
張掖市紅棗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推廣項目實施方案0000_第2頁
張掖市紅棗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推廣項目實施方案0000_第3頁
張掖市紅棗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推廣項目實施方案0000_第4頁
張掖市紅棗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推廣項目實施方案000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3年中央財政林業(yè)科技其他推廣示范資金項目2013年中央財政林業(yè)科技推廣示范資金項目實施方案 項目名稱:張掖市紅棗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推廣示范 承擔單位:張掖市林業(yè)科學技術推廣站張掖市林業(yè)科學技術推廣站2013年7月一、項目名稱張掖市紅棗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推廣示范二、項目建設地點、內容及規(guī)模(一)建設地點項目建設地點位于張掖市臨澤縣倪家營鄉(xiāng)、臨澤縣沙河鎮(zhèn)、武威市石羊河林場小壩口分場。(二)建設內容及規(guī)模1.示范基地建設建設紅棗優(yōu)質標準化栽培技術示范園500畝,全面輻射推廣紅棗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其中:(1)在張掖市建設紅棗優(yōu)質標準化栽培技術示范園300畝,其中臨澤縣沙河鎮(zhèn)蘭化循環(huán)農業(yè)區(qū)酸棗直播密植

2、優(yōu)質高產示范園250畝(具體地理位置詳見附圖1);倪家營鄉(xiāng)汪家墩村紅棗優(yōu)質豐產栽培示范園50畝(地理位置詳見附圖2)。集成、展示紅棗優(yōu)質標準化栽培配套技術。(2)在武威市石羊河林場小壩口分場建立紅棗優(yōu)質標準化栽培示范基地200畝(具體地理位置詳見附圖3),為該市紅棗發(fā)展提供示范樣板。2.技術推廣與培訓(1)主要推廣酸棗直播建園、土肥水管理、樹體管理、病蟲害防控4項關鍵技術。(2)以示范基地為重點,培訓紅棗主產區(qū)重點鄉(xiāng)村林農3000人(次),推動張掖市紅棗產業(yè)發(fā)展。三、示范推廣的主要栽培技術實施方案示范基地完成項目建設任務示范園建設樹體管理經濟、社會、生態(tài)效益顯著技術培訓推廣現場指導技術交流轉變

3、思想、提升意識直播建園土肥水管理病蟲防控舉辦培訓班(一)技術路線 該項目以省林業(yè)科學技術推廣總站主持完成的靖遠小口大棗豐產栽培技術研究示范項目技術成果為依托,以張掖市林業(yè)科學技術推廣站主持完成的張掖市紅棗商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成果和自主研發(fā)的一種接穗處理保存方法發(fā)明專利為基礎,采用以點示范、全面帶動,示范基地建設與輻射推廣相結合的技術路線,首先增產增效并重,發(fā)揮樣板作用,建立技術配套、品種優(yōu)良、管理規(guī)范、產品優(yōu)質的紅棗標準化栽培技術示范基地;其次良種良法配套,培育帶頭人,通過舉辦各類培訓班,以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進行關鍵技術的推廣,讓更多的技術人員和果農掌握紅棗關鍵生產技術;三是立足產業(yè)需求,完善

4、服務體系,緊密依靠項目區(qū)技術能力強、示范效應好的紅棗專業(yè)合作社,構建林技推廣站+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新型、多元化林業(yè)科學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全面推動紅棗及林果產業(yè)又好又快發(fā)展。項目通過對紅棗關鍵技術的集成、示范和推廣,培育出以臨澤小棗為主的更有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甘肅特色棗產品,以達到促進我省紅棗產業(yè)健康持續(xù)發(fā)展,實現農民增產增收和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目的。(二)示范推廣的主要技術 本項目的實施重點推廣4項關鍵生產技術,同時應用“一種接穗處理保存方法”發(fā)明專利,全面推廣快速建園技術。1.酸棗直播建園技術在嫁接前一年,先培育酸棗苗作為砧木,當年生酸棗苗高50cm以上,苗木基徑0.6cm以上的第二年春便可嫁

5、接。接穗:每年3月下旬-4月上旬,選擇生長健壯的優(yōu)質母樹,采集一年或兩年生粗度達0.6cm以上的棗頭枝作接穗,應用“一種接穗處理保存方法”(專利號 ZL200610104945.3)的專利技術處理接穗,置于低溫(05)能通風的果窖或冷庫內貯藏備用。5月上旬進行嫁接,剪除砧木萌蘗枝,近地面處剪掉上部,并將剪口削平,從砧木中間向下劈一裂口,然后插入接穗。接穗長度5-10cm,有1-2個主芽,上端距主芽lcm處平截,下端削成兩面等長的楔形,削面平直光滑,使兩者能緊密吻合,全面提高成活率。2.土肥水管理技術(1)土壤管理 棗園土壤管理主要包括深翻、中耕除草、棗園間作等。 深翻和中耕除草在早春或秋末深翻

6、1次土壤, 深2030 厘米, 可促發(fā)新根, 消滅地下越冬害蟲。在生長季節(jié),進行中耕除草,提高土壤的保墑能力和地溫,促進棗樹生長。棗園間作 對于在沙荒地、輕鹽堿地上栽植的棗園及密植園,行間間作綠肥, 不但可改良土壤,改善棗園環(huán)境條件,而且可提高土壤肥力,供給棗樹養(yǎng)分;稀植棗園間作物宜選矮稈作物。推廣覆草技術覆草是抑制雜草生長, 減少水分蒸發(fā),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好方法。特別在規(guī)范化棗園,在樹冠下或全園覆蓋雜草、綠肥、農作物碎細秸桿等, 其厚度一般為2025厘米。 (2)施肥合理施肥是促進棗樹正常生長發(fā)育, 減少落花落果, 提高產量和果實品質的重要措施。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樹制宜,科學施肥。施肥時

7、期秋施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在秋末落葉前一個月(9月中旬)進行,此時地溫尚高,根系仍在活動,傷根易愈合。基肥施用量主要根據樹齡大小來確定,幼齡樹(5年生以下)株施有機肥2550公斤,尿素0.20.5公斤,鈣鎂磷肥12公斤;成齡樹株施有機肥100150公斤,鈣鎂磷肥24公斤, 0.51公斤的尿素或0.81.3公斤的磷酸二銨。萌芽前追肥。一般在棗樹萌芽前(4月中下旬)進行。發(fā)芽后,抽枝長葉、花芽分化同時進行,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即形成和分化出全樹8090%的枝、葉和花蕾。萌芽期追肥,目的在于滿足這一需肥關鍵時期對礦質營養(yǎng)的需求,協(xié)調器官間競爭營養(yǎng)的矛盾,促進枝葉健旺生長和花芽分化發(fā)育良好

8、。特別是秋季未施基肥的棗園, 此次追肥更為重要。萌芽期追肥應以速效氮磷肥為主,依樹的大小每株磷酸二銨12公斤?;ㄇ白贩?。在五月下旬至六月前,進行一次追肥,滿足開花枝葉生長及花果對養(yǎng)分的供應,對保證座果極為重要。 花期噴肥。棗樹開花一般數量多, 時間長, 消耗營養(yǎng)多, 由于營養(yǎng)不足, 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因此, 及時追肥補充樹體營養(yǎng), 對提高坐果率極為重要。一般噴施0.3%尿素23次,每次間隔1周。果實膨大期追肥。此期果實細胞迅速分裂,發(fā)育枝處于生長高峰后期,根系處于生長高峰前期,各器官生長發(fā)育都需要大量氮素和其他營養(yǎng)元素。此時營養(yǎng)不足,首先是果實發(fā)育受到抑制,生理落果加重,果實變小,產量明顯下降

9、。其次,根系生長減弱、生理機能減退,葉片光合性能降低,影響樹體營養(yǎng)積累。因此,座果期也是棗樹追肥的關鍵時期。此次追肥7月中旬為宜,追肥以氮為主,每株(30年生樹)施尿素12公斤。施肥方法土壤施肥必須與棗樹根系的分布相適應, 一般應把肥料施在根系分布稍深稍遠的地方, 利用根系的趨肥性, 引導根系向縱深發(fā)展, 擴大根系的吸收范圍。主要方法有: 環(huán)狀施肥。在樹冠外圍稍遠處, 圍繞樹冠挖一環(huán)狀溝,溝寬、深均為40 厘米, 將肥料與表土混合施入溝內,覆土。 放射溝施肥。從樹冠到外圍, 沿水平根生長的方向挖幾條放射溝施肥。溝寬、深均為40 厘米, 長度一般60 cm左右。將肥料與表土混合施入, 覆土。條溝

10、施肥。在行間、株間開溝施肥。在株間距樹干0.8 米左右挖深、寬均為0.4 米的溝, 將肥料與表土混合施入, 覆土。根外追肥,簡單易行, 用肥量小, 發(fā)揮作用快。主要通過葉片上的氣孔和角質層吸收營養(yǎng), 一般噴后15分鐘到2小時即可被吸收利用。葉面噴施尿素磷酸銨、磷酸二氫鉀等肥料, 濃度以0.3%0.5%為宜,最適溫度為1825, 夏季噴肥最好在上午10點前和下午4點后進行, 以免發(fā)生藥害。 (3)灌水管理 棗樹雖是抗旱性很強的樹種, 但土壤水分供應不足,會造成生長結果不良。只有適時適量灌水, 才能滿足棗樹正常生長發(fā)育,實現豐產優(yōu)質。根據生產實踐,應掌握以下時期和方法進行灌水。抓好三個重要的需水時

11、期,即萌芽期、花期和棗果膨大期。催芽水。早春萌芽前, 一般在4月下旬, 結合追肥灌1次催芽水, 可促進營養(yǎng)的吸收運轉, 有利于萌芽、棗頭和棗吊的生長、花芽分化、開花質量、坐果和幼果發(fā)育。 助花水。棗樹花期對水分相當敏感, 水分不足, 授粉受精不良, 降低坐果率。棗樹開花期正處干熱風季節(jié), “焦花”現象相當嚴重。因此, 要結合花前追肥灌1-2次助花水(6月10日25日左右),可明顯提高座果率和產量。保果水。棗樹在幼果發(fā)育期, 需水量較大。此期正值7月中旬, 天氣干旱, 氣溫高, 枝葉易和幼果爭奪水分, 導致幼果萎蔫, 要結合追肥灌1次促果水。另外,如在其他生長期根據土壤墑情,及時灌水,不能造成干

12、旱和樹體萎蔫現象發(fā)生。 封凍水。為了增強棗樹抗寒能力, 在土壤上凍之前, 結合施基肥及早灌1次封凍水。 3.樹體管理技術重點開展棗樹修剪和促花保果等技術的示范與推廣。修剪中采用刻芽、重截發(fā)育枝、夏季摘心、改變枝條方向等手段增加枝葉量。采取控制肥水以及噴施多效唑等技術措施來促進開花,提高坐果率。(1)棗樹開甲 對生長旺盛的棗樹,通過開甲,切斷韌皮部,使葉片制造的營養(yǎng)物質集中供應開花坐果,每年一次。開甲的具體操作方法為:從樹體基部開始向上20厘米樹皮光滑處的主干上進行,第二年在上年甲口上部5厘米處進行,以后以此類推。開甲寬度為0.5厘米,用刀沿樹體周圍將韌皮部切斷,深達木質部,但不傷木質部,剝后用

13、塑料薄膜包扎傷口即可。棗樹開甲可使坐果率提高30%以上。(2)花期噴水 棗樹花期正處高溫干旱天氣,空氣濕度低,易出現棗花柱頭失水脫落現象(焦花)。所以在花期如遇干旱天氣時,應及時澆水或樹上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促進授粉受精,提高坐果率。噴水宜在盛花期上午810時或下午1618時噴進行,可以延長葉片和花的濕潤時間,保持棗園相對濕度在65%左右。一般年份噴23次,嚴重干旱年份噴35次,每次間隔23天。一般結合葉面噴肥0.30.5%尿素。盛花期噴水可提高坐果率達15%左右。(3)棗頭摘心 當年新生棗頭長到2530厘米時,進行棗頭摘心,可控制發(fā)育枝的生長,使留下的二次枝延長生長,增加二次枝的節(jié)數,提高

14、新棗頭坐果數量。一般是弱枝輕摘心,強旺枝重摘心,主要是起到削弱頂端優(yōu)勢,控制棗頭生長,減少營養(yǎng)消耗,緩解新梢和花果之間的爭奪養(yǎng)分的矛盾,提高坐果。(4)棗園放蜂 盛花期在棗園放蜂,增加花粉的傳播媒介,提高棗花授粉幾率,從而提高坐果率。4.病蟲害防控技術 推廣以農業(yè)、生物、物理機械方法為主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控制果園化學用藥量和用藥次數。通過懸掛粘蟲板、樹干纏塑料膜防蟲上樹,安裝太陽能殺蟲燈等技術的示范,控制有害生物;通過無公害化學防治,重點解決桃小食心蟲等為害棗果的主要害蟲,有效提升果品質量。(1)生物防治 6月10日前后,在棗園內懸掛桃小食心蟲性誘劑誘捕器,誘殺雄成蟲,干擾成蟲交配產卵,阻

15、滯繁殖后代。每畝棗園懸掛誘捕器不少于2個。(2)物理防治 誘集防治。早春土壤解凍后,結合春耕淺翻樹下表土,使越冬繭暴露在地表,改變越冬環(huán)境而致其死亡?;蛏钔跇浔P20厘米以上,將表層蟲繭埋入土壤深層,使越冬幼蟲不能順利出土。地膜覆蓋。春季對樹干周圍半徑100厘米內的地面覆蓋地膜,阻止幼蟲出土、化蛹、羽化。清除蟲棗。8月下旬以后,棗果采收前,輕搖樹體,使蟲果震落,結合秋施基肥,把樹盤半徑1米范圍內的含有越冬幼蟲的表土(深15厘米)及落地蟲果填入施肥坑(深40厘米)底部,可以消滅大量越冬幼蟲。(3)化學防治地面防治。于越冬幼蟲出土化蛹前(5月10日15日、6月110日),在樹干周圍半徑1.5米內的地

16、面上,每畝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或辛硫磷500毫升,兌水150-200升,均勻噴灑于樹盤內土面上,然后耙松地表,以延長藥效。每次間隔2025天,連噴2次防止越冬幼蟲出土、化蛹、羽化。比較稠密的老棗園,要全園噴藥,不留死角(包括地埂、土渠埂、草堆)。此方法操作方便、經濟,防效最佳。樹上防治。在蟲卵孵化期,用3%的高滲苯氧威乳油、高效氯氰聚酯或溴氰菊酯2000倍液(每瓶藥兌水1000公斤)于6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四個時間段,各噴霧防治1次,殺滅蟲卵和初孵化的幼蟲。力爭使每株棗樹至少進行3次以上的噴藥防治。四、項目承擔單位及參加人員 (一)項目承擔單位項目實施單位張掖市林業(yè)科學技術

17、推廣站成立于1986年,主要承擔著全市的林業(yè)科學技術推廣和林業(yè)生產組織、社會化服務等工作職能,全站現有職工14人,其中林業(yè)高級工程師4人,工程師5人。近年來先后承擔完成沙區(qū)植被恢復利用與示范推廣等中央財政跨區(qū)域林業(yè)科技推廣和省級林業(yè)科技推廣、農業(yè)成果轉化等項目26項,承擔完成河西萬畝設施葡萄產業(yè)帶建設及延后集成技術應用與標準化生產等省科技重大專項和引智項目8項,引進推廣紅地球葡萄等林果新品種80余種,推廣肉蓯蓉栽培、設施葡萄氣體調控等新技術50余項,先后累計指導建立林業(yè)科技示范點260個,指導建立紅棗、葡萄、梨等特色林果和防沙治沙等林業(yè)生態(tài)科技示范基地6.9萬畝,輻射帶動推廣面積36.8萬畝,

18、為全市林業(yè)生態(tài)建設和特色林果產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先后取得國家發(fā)明專利2項,獲省科技進步一、三等獎2項,市科技進步獎7項,制定頒布“張掖市設施延后紅地球葡萄有機生產”等地方標準5項,有效促進了林業(yè)技術成果轉化,為推進全市現代林業(yè)建設起到了強有力的輻射、示范帶動和科技支撐作用。 (二)項目參與單位項目協(xié)作單位武威市林業(yè)綜合服務中心主要負責全市林業(yè)技術推廣、技術咨詢與服務等相關工作,近年來先后承擔部、省、市科研課題和推廣項目30多項,自列10余項。臨澤縣林果業(yè)技術推廣中心主要從事林果業(yè)技術推廣與應用工作,專業(yè)技術人員具有棗樹豐產栽培技術的推廣示范經驗。 (三)項目實施責任人許爾文,男,甘肅

19、省武威市民勤縣人,1979年生,2004年畢業(yè)于甘肅農業(yè)大學林學院,獲農學學士學位,先后從事林業(yè)生態(tài)、經濟林和林木良種繁育等專業(yè)技術工作。完成了河西沙漠特色產業(yè)肉蓯蓉高效節(jié)水栽培技術集成與示范、河西萬畝設施葡萄產業(yè)帶建設及延后集成技術應用與標準化生產、優(yōu)質苗木快繁技術及產業(yè)化試驗示范、蘆筍新品種引種與示范推廣等項目,在北方果樹、甘肅林業(yè)科技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多篇。其多年的管理經驗及業(yè)務技術水平能勝任本項目的研究和實施。(四)項目參加人員項目組成員分屬林學、經濟林、園藝等專業(yè),長期在林業(yè)科研、生產、推廣一線工作,在技術集成、基地建設、技術推廣、技術培訓等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項目組成員統(tǒng)籌

20、安排、協(xié)調配合,分工明確、各負其責,能夠保證項目圓滿完成。項目組成員名單及主要工作任務序號姓名專業(yè)職務/職稱工作單位主要工作任務1許爾文林學站長/工程師張掖市林業(yè)科學技術推廣站項目總負責2汪永洋園藝副站長/高級工程師張掖市林業(yè)科學技術推廣站項目技術負責3楊 斌林學高級工程師甘肅省林業(yè)科學技術推廣總站技術推廣4周應杰林學副主任/高級工程師武威市林業(yè)綜合服務中心示范基地建設5竇長保林學主任/高級工程師臨澤縣林果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示范基地建設6魏治國園藝副站長/高級工程師張掖市林業(yè)科學技術推廣站參與實施7溫 源林技推廣高級工程師張掖市林業(yè)科學技術推廣站參與實施8武應鵬林技推廣助理工程師張掖市林業(yè)科學技術

21、推廣站參與實施9羅龍發(fā)森林生態(tài)助理研究員張掖市林業(yè)科學技術推廣站參與實施10薛 梅林技推廣工程師張掖市林業(yè)科學技術推廣站經費使用管理11姜 梅林技推廣工程師張掖市林業(yè)科學技術推廣站檔案管理五、項目實施進度安排項目實施期三年(2013年-2015年)。各年度進展計劃和目標如下:2013年:重點完成調查研究和基礎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完成示范區(qū)的選點和規(guī)劃;制定總體實施方案及管理運行辦法;編寫各單項技術試驗的實施方案;集成配套現有栽培技術的總結,建立紅棗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示范園500畝,其中臨澤縣沙河鎮(zhèn)蘭化循環(huán)農業(yè)區(qū)酸棗直播密植優(yōu)質高產示范園250畝,經緯度坐標分別為:A.E100°5'

22、;51.74",N39°8'14.08"B.E100°6'5.84", N39°8'7.65"C.E100°5'56.69",N39°7'55.22"D.E100°5'42.28",N39°8'1.77";倪家營鄉(xiāng)汪家墩村四社白世勝等農戶紅棗優(yōu)質豐產栽培示范園50畝,經緯度坐標分別為:A.E100°7'40.67", N39°2'1.08&quo

23、t; B.E100°7'47.92" ,N39°1'58.43"C.E100°7'44.02",N39°1'53.29"D.E100°7'37.77", N39°1'56.65"武威市石羊河林場小壩口分場200畝,經緯度坐標分別為:A.E102°5919.26,N38°2951.91;B.E102°5938.71,N38°3009.52;C.E102°5941.54,N38

24、76;3007.17;D.E102°5929.96,N38°2958.89;E.E102°5934.82,N38°2954.45;F.E102°5925.71,N38°2947.11。培訓專業(yè)技術人員和果農500人次。按照中央財政林業(yè)科技推廣示范資金項目管理要求,如期上報項目實施情況報告。 2014年:對各單項推廣示范技術進行綜合集成,進行有關重點技術的優(yōu)化篩選,面向棗農廣泛開展技術示范培訓,培訓專業(yè)技術人員和果農1500人次;建立輻射推廣點,推廣紅棗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按照中央財政林業(yè)科技推廣示范資金項目管理要求,如期上報項目實施情況

25、報告。 2015年:對各單項推廣示范技術進行綜合集成,面向棗農廣泛開展技術示范培訓,培訓各類專業(yè)技術人員和果農1000人次;制定紅棗無公害生產技術規(guī)程和紅棗質量等級標準;整理資料,撰寫項目驗收材料,申請項目驗收。六、項目籌資及資金使用計劃(一)項目籌資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國家投資100.0萬元。(二)資金使用計劃項目總投資100萬元。其中:示范基地建設投資30萬元,技術推廣培訓55萬元;其他費用15萬元(詳見項目投資估算表)。項 目金額(萬元)其 中備注國家資金配套資金一、示范基地建設30301.示范基地建設3030二、推廣材料費25252.肥料10103.防治機具和藥劑1515三、技術推廣、培訓30304.技術推廣和培訓12.012.05.設備購置13.013.06.標志牌5.05.0三、科技咨詢及交流費5.05.0四、成果轉讓費5.05.0五、其他費用5.05.07.建設單位管理費3.03.08.其他費用2.02.0總 計100.0100.0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