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學基礎知識_第1頁
病毒學基礎知識_第2頁
病毒學基礎知識_第3頁
病毒學基礎知識_第4頁
病毒學基礎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病毒學基礎知識病毒學基礎知識n病毒(Viruses)是一類結構簡單,只含一種核酸(DNA或RNA)、對抗生素不敏感、營嚴格寄生生活、非細胞形態(tài)的最微小生物。第一節(jié)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第一節(jié)病毒的形態(tài)與結構一、病毒的大小與形態(tài)一、病毒的大小與形態(tài)磚形(痘病毒)磚形(痘病毒)n彈狀(狂犬病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彈狀(狂犬病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n球形(絕大多數(shù)病毒)球形(絕大多數(shù)病毒)二、包含體二、包含體病毒在宿主細胞內增殖后,于細胞中形成病毒在宿主細胞內增殖后,于細胞中形成的一種用光學顯微鏡即可看到的特殊的一種用光學顯微鏡即可看到的特殊“斑塊斑塊” 三、病毒的結構與功能三、病毒的結構與功能 1、核酸

2、(芯髓):、核酸(芯髓):為單股或雙股為單股或雙股RNARNA(或(或DNADNA),),導入活細胞后可形成新的完整病毒,并致細胞病導入活細胞后可形成新的完整病毒,并致細胞病變。變。2 2、衣殼:、衣殼:包圍芯髓的蛋白質稱衣殼,為二十面體或包圍芯髓的蛋白質稱衣殼,為二十面體或螺旋對稱。具有抗原性、保護作用、吸附作用。螺旋對稱。具有抗原性、保護作用、吸附作用。 核酸和衣殼統(tǒng)稱為核衣殼。核酸和衣殼統(tǒng)稱為核衣殼。3 3、襄膜:、襄膜:由脂質、蛋白質和糖類組成,故對乙醚敏由脂質、蛋白質和糖類組成,故對乙醚敏感。有的病毒在襄膜外還有剌突。感。有的病毒在襄膜外還有剌突。4 4、觸須:、觸須:某些無襄膜的病

3、毒所具有。某些無襄膜的病毒所具有。第二節(jié) 病毒的增殖n病毒缺乏生物細胞所具有細胞器、新陳代謝必須病毒缺乏生物細胞所具有細胞器、新陳代謝必須的酶系統(tǒng)和能量。其增殖,只能靠宿主細胞提供的酶系統(tǒng)和能量。其增殖,只能靠宿主細胞提供原料、能量、生物合成場所(細胞器),在病毒原料、能量、生物合成場所(細胞器),在病毒核酸指控下,合成病毒的核酸與蛋白質等成分,核酸指控下,合成病毒的核酸與蛋白質等成分,然后在宿主細胞內裝配為成熟的具有感染性的病然后在宿主細胞內裝配為成熟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體,再以特定的方式釋放到細胞外,感染其它毒體,再以特定的方式釋放到細胞外,感染其它易感細胞,病毒的這種增殖方式稱為復制。所需

4、易感細胞,病毒的這種增殖方式稱為復制。所需時間稱為復制周期。時間稱為復制周期。病毒復制的過程n一、吸附一、吸附n首先是病毒與宿主細胞之間通過靜電引力發(fā)生首先是病毒與宿主細胞之間通過靜電引力發(fā)生的非特異性吸附。其次是病毒與宿主細胞之間的非特異性吸附。其次是病毒與宿主細胞之間有選擇性和有特殊親和力的有選擇性和有特殊親和力的特異性吸附特異性吸附。它是。它是病毒感染具有明顯選擇性的理論基礎。病毒感染具有明顯選擇性的理論基礎。二、穿入二、穿入通過胞飲作用進入細胞,通過胞飲作用進入細胞, 如牛痘病毒如牛痘病毒通過病毒與細胞膜融合后進入細胞,如皰通過病毒與細胞膜融合后進入細胞,如皰疹病毒疹病毒病毒與細胞膜上

5、受體作用進入細胞,如脊病毒與細胞膜上受體作用進入細胞,如脊髓灰質炎病毒髓灰質炎病毒病毒直接完整進入細胞內,如呼腸孤病毒病毒直接完整進入細胞內,如呼腸孤病毒三、脫殼三、脫殼n病毒脫殼包括脫去襄膜和衣殼兩個過程病毒脫殼包括脫去襄膜和衣殼兩個過程脫襄膜,有的在與細胞膜融合時發(fā)生并向胞漿脫襄膜,有的在與細胞膜融合時發(fā)生并向胞漿內釋放核衣殼如皰疹病毒;有的在吞飲泡內發(fā)內釋放核衣殼如皰疹病毒;有的在吞飲泡內發(fā)生如痘病毒。生如痘病毒。脫衣殼,發(fā)生在吞飲泡內或細胞漿內。脫衣殼,發(fā)生在吞飲泡內或細胞漿內。n四、生物合成四、生物合成n包括核酸和蛋白質合成。一般為:包括核酸和蛋白質合成。一般為:nDNA病毒(除痘病

6、毒和虹病毒外)在細病毒(除痘病毒和虹病毒外)在細胞核中復制。胞核中復制。nRNA病毒(含痘病毒和虹病毒)在細胞病毒(含痘病毒和虹病毒)在細胞質中復制。質中復制。n病毒脫殼后釋放核酸,這時在細胞內查病毒脫殼后釋放核酸,這時在細胞內查不到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子,此期稱不到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子,此期稱隱蔽期或黑暗期。隱蔽期或黑暗期。 n五、裝配及釋放五、裝配及釋放無襄膜的無襄膜的DNADNA病毒如腺病毒,核酸病毒如腺病毒,核酸與衣殼在細胞核內裝配,細胞溶解與衣殼在細胞核內裝配,細胞溶解后一次釋放。后一次釋放。無襄膜的無襄膜的RNARNA病毒如脊髓灰質炎病病毒如脊髓灰質炎病毒,核酸與衣殼在細胞漿內裝

7、配,毒,核酸與衣殼在細胞漿內裝配,細胞溶解后一次釋放。細胞溶解后一次釋放。 有襄膜的有襄膜的DNADNA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在核內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在核內裝配為核衣殼。釋放方式有三種:裝配為核衣殼。釋放方式有三種:一是一是移至核移至核膜以芽生方式進入胞漿,獲得核膜成分作為襄膜以芽生方式進入胞漿,獲得核膜成分作為襄膜。并由此漸漸釋放到細胞外;膜。并由此漸漸釋放到細胞外;二是二是通過核膜通過核膜裂隙進入胞漿,從胞漿膜上獲得襄膜,沿核周裂隙進入胞漿,從胞漿膜上獲得襄膜,沿核周圍與內質網(wǎng)相通的部位從細內逐漸釋放。圍與內質網(wǎng)相通的部位從細內逐漸釋放。三是三是復合病毒如牛痘病毒的復合病毒如牛痘病毒的DN

8、ADNA與蛋白質均在胞與蛋白質均在胞漿中合成,形成漿中合成,形成“未成熟顆粒未成熟顆粒”經再分化成為經再分化成為成熟顆粒,其中一部分通過細胞表面釋放,大成熟顆粒,其中一部分通過細胞表面釋放,大部分則通過細胞與細胞之間接觸而擴散釋。部分則通過細胞與細胞之間接觸而擴散釋。有襄膜的有襄膜的RNARNA病毒病毒如副流感病毒,核酸與蛋如副流感病毒,核酸與蛋白質在胞漿中裝配螺旋狀核衣殼,并在感白質在胞漿中裝配螺旋狀核衣殼,并在感染過程中使病毒特異性染過程中使病毒特異性AgAg成分(如血凝素、成分(如血凝素、神經氨酸)整合于細胞膜上。當病毒以芽神經氨酸)整合于細胞膜上。當病毒以芽生方式通過細胞膜時,獲得襄膜

9、,并產生生方式通過細胞膜時,獲得襄膜,并產生剌突。剌突。第三節(jié) 干擾現(xiàn)象與干擾素o 一、干擾現(xiàn)象 一種病毒(活病毒或滅活病毒)作用于宿主一種病毒(活病毒或滅活病毒)作用于宿主細胞后,可導致另一種在免疫學上有關或無細胞后,可導致另一種在免疫學上有關或無關的病毒株不能在其中正常增殖的現(xiàn)象,關的病毒株不能在其中正常增殖的現(xiàn)象,稱稱病毒的干擾現(xiàn)象。病毒的干擾現(xiàn)象。二、干擾素n概念:概念: 干擾素(干擾素(IFNIFN)是病毒或其它因素如干擾素誘生)是病毒或其它因素如干擾素誘生劑,剌激脊椎動物組織細胞(體外或體內)產生劑,剌激脊椎動物組織細胞(體外或體內)產生的一種能干擾病毒增殖的特殊蛋白質。的一種能干

10、擾病毒增殖的特殊蛋白質。n產生機理:產生機理: 病毒與細胞病毒與細胞DNADNA中干擾素基因的中干擾素基因的“抑制物抑制物”結結合,從而消除抑制作用,導致產生特異性合,從而消除抑制作用,導致產生特異性mRNAmRNA合成干擾素。合成干擾素。 干擾素被釋放以后進入另一個細胞,與細胞干擾素被釋放以后進入另一個細胞,與細胞“作用因子約束物作用因子約束物”結合導致產生干擾素。結合導致產生干擾素。n作用機制:作用機制: 干擾素的作用機制不象抗病毒那樣直接滅活干擾素的作用機制不象抗病毒那樣直接滅活病毒。干擾素對病毒體身沒有作用,既不能直病毒。干擾素對病毒體身沒有作用,既不能直接阻止其吸附或穿入,也不能阻斷

11、釋放,而是接阻止其吸附或穿入,也不能阻斷釋放,而是作用于宿主細胞,使其產生抗病毒蛋白質,這作用于宿主細胞,使其產生抗病毒蛋白質,這種蛋白質附著于細胞的核蛋白體上,選擇性地種蛋白質附著于細胞的核蛋白體上,選擇性地抑制病毒抑制病毒mRNAmRNA譯制為病毒蛋白質,從而影響病譯制為病毒蛋白質,從而影響病毒結構蛋白和酶類的合成,使復制受到阻抑而毒結構蛋白和酶類的合成,使復制受到阻抑而呈現(xiàn)抗病毒的作用。即最初感染的細胞由于病呈現(xiàn)抗病毒的作用。即最初感染的細胞由于病毒核酸的剌激被誘導產生干擾素,它透過細胞毒核酸的剌激被誘導產生干擾素,它透過細胞膜向外擴散并進入血液循環(huán)進入其它細胞。膜向外擴散并進入血液循環(huán)

12、進入其它細胞。n干擾素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又具有干擾素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又具有細胞種屬特征。即某一種動物產生的細胞種屬特征。即某一種動物產生的干擾素只能保護同種屬或近緣種屬動干擾素只能保護同種屬或近緣種屬動物細胞。物細胞。n干擾素是一種活性很強的生物制劑,干擾素是一種活性很強的生物制劑,但對沒有但對沒有Ag性(或性(或Ag很弱),故治很弱),故治療病毒性疾病。亦具有抗腫瘤和調節(jié)療病毒性疾病。亦具有抗腫瘤和調節(jié)免疫機能的作用。免疫機能的作用。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病毒的抵抗力與分類病毒的抵抗力與分類一、病毒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一、病毒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l病毒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與細菌繁殖體相似病毒對理化因

13、素的抵抗力與細菌繁殖體相似l用理化因素使病毒喪失感染性的過程稱滅活用理化因素使病毒喪失感染性的過程稱滅活l滅活后的病毒仍然保留其它生物學活性滅活后的病毒仍然保留其它生物學活性1、溫度:病毒耐寒不耐熱。大多數(shù)病毒可在病毒耐寒不耐熱。大多數(shù)病毒可在4以下以下良好生存,尤其在干冰溫度(良好生存,尤其在干冰溫度(70)和液)和液氮(氮(196)下更能長期保持其感染性。)下更能長期保持其感染性。而大多數(shù)病毒于而大多數(shù)病毒于55-601030min滅活,滅活,100迅速滅活。有的在室溫下只能存活數(shù)迅速滅活。有的在室溫下只能存活數(shù)小時(流感、麻疹病毒),有的在自然界中小時(流感、麻疹病毒),有的在自然界中可

14、存活數(shù)日或數(shù)月(腸道病毒群、肝炎病可存活數(shù)日或數(shù)月(腸道病毒群、肝炎病毒)。但豬瘟毒)。但豬瘟Vi可耐受可耐受502h,701h,1000.51h。2、PH:n大多數(shù)病毒在大多數(shù)病毒在PH68的范圍內保持穩(wěn)定。的范圍內保持穩(wěn)定。在在PH9.0的環(huán)境中迅速滅活。的環(huán)境中迅速滅活。n病毒種類不同對病毒種類不同對PH的穩(wěn)定性亦不同。例的穩(wěn)定性亦不同。例如呼腸孤病毒能抗如呼腸孤病毒能抗PH3.0;口蹄疫病毒;口蹄疫病毒在在PH6.06.5及及8.09.0迅速滅活,豬迅速滅活,豬水泡病毒在水泡病毒在PH2.2,24h仍具有感染性。仍具有感染性。 多數(shù)病毒對氧化劑敏感,常用多數(shù)病毒對氧化劑敏感,常用H H

15、2 2O O2 2、K K2 2MOMO4 4、漂白粉、碘化物等滅活病毒。、漂白粉、碘化物等滅活病毒。酚可用于幾種病毒的消毒,但不宜于酚可用于幾種病毒的消毒,但不宜于脊髓灰質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4 4、甘油和抗生素:、甘油和抗生素:常用常用50%50%甘油生理鹽水并加甘油生理鹽水并加“雙抗雙抗”保保存病毒病料。存病毒病料。二、病毒的分類二、病毒的分類1、按病毒的性質綜合來分類:、按病毒的性質綜合來分類:n雙股或單股、有無包膜、立體或螺旋體對稱、雙股或單股、有無包膜、立體或螺旋體對稱、子粒多少、顆粒大小、對乙醚敏感性等方面對子粒多少、顆粒大小、對乙醚敏感性等方面對病毒分類。病毒分類。2、依傳染途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