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高中化學第二章官能團與有機化學反應烴的衍生物第3節(jié)醛和酮糖類第1_第1頁
2017-2018學年高中化學第二章官能團與有機化學反應烴的衍生物第3節(jié)醛和酮糖類第1_第2頁
2017-2018學年高中化學第二章官能團與有機化學反應烴的衍生物第3節(jié)醛和酮糖類第1_第3頁
2017-2018學年高中化學第二章官能團與有機化學反應烴的衍生物第3節(jié)醛和酮糖類第1_第4頁
2017-2018學年高中化學第二章官能團與有機化學反應烴的衍生物第3節(jié)醛和酮糖類第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1 課時醛和酮目標導航1. 了解醛、酮在自然界的存在,能列舉幾種常見醛、酮并寫出其結構式。2.能根據醛、酮的結構特點推測其主要化學性質。3. 了解醛、酮與羧酸、醇等烴的衍生物間的轉化關系?;A知識導學-一、常見的醛、酮1.醛、酮的概念(1) 醛:分子中,羰基碳原子分別與氫原子和烴基_ (或氫原子)相連的化合物叫做醛。醛的官OII能團是_ 。最簡單的醛是甲醛(HCHO。(2) 酮:分子中,與羰基碳原子相連的兩個基團均為烴基,二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酮的官能團為酮羰基或 :。最簡單的酮是丙酮丨丨丨丨 。2 飽和一元脂肪醛、酮的通式:CHO_分子中碳原子數相同的飽和一元脂肪醛和飽和一() L .

2、元脂肪酮互為同分異構體。如 CfCHCHO 與-N- - |互為同分異構體。3醛、酮的命名(以醛基和酮羰基為主)醛、酮的命名與醇的命名相似,如CH一CHO ,CH3命名為 3-甲基丁醛。O CH.CH 第CCHCH3命名為 3-甲基-2- 丁酮。4.常見的醛、酮甲醛乙醛苯甲醛丙酮結構間式HCHOCHCHOCCHOOIICH3(XH3狀態(tài)氣體液體液體液體2溶解性易溶于水易溶于水能溶于水與水以任意比互溶應用制脲醛樹脂、酚醛樹脂、殺菌、防腐制乙酸制造香料、染料的中間體有機溶劑、有機合成原料【議一議】1 以下幾種物質()IICH3ocII屬于醛的是。()II _2含有 i-且分子式為 C4H8O 的有

3、機物一定屬于醛嗎?請寫出符合該條件的所有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答案 不一定,還可以是酮類物質。屬于醛類的同分異構體有:CHCHCHCHOCH3OF I 、II ”1:;: -兩種,屬于酮類的同分異構體只有II :1一種。二、醛、酮的化學性質1 羰基的加成反應(1) 羰基含有不飽和碳原子,可發(fā)生加成反應。能與醛、酮發(fā)生加成反應的試劑有HCN NH及氨的衍生物、醇等,其反應式如下:R十_R2C=o +AE Ric一OA/氏BO(2) 常見的加成反應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0催化刑- ; _ ?0H o|I : I::I=11.丨丨 MI.;- ?()嚴 I - I-;二1;-; HCHO CH2=C

4、CHO Cl CH2CHO3(1)實驗步驟:在潔凈的試管里加入1 mL 2%的 AgNO 溶液,然后一邊搖動試管,一邊滴加2%勺稀氨水,至最初產生的沉淀恰好溶解為止,再滴入3 滴乙醛,振蕩后把試管放在60CH;()CHsCCNII催化刑. i_II(碳鏈加長)。2.醛、酮的氧化反應(1)醛能被 O2催化氧化,寫出乙醛催化氧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催化劑 2CH3COOH遇到銀氨溶液、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等弱氧化劑,也能被氧化。利用上述反應可以鑒別有機物中是否含有_醛基。乙醛與銀氨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3CHQ- 2Ag(NHk)2OHCH3COONH2AgJ+3NH3+H2O乙醛與新制C

5、U(OH)2懸濁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CH 2Cu(OH)2 CHCOO- CuzO+ 2H2Q(3)乙醛的燃燒:占燃2CHCHOF 5O4CQ+ 4HaQ醛、酮的羰基可以發(fā)生多種還原反應,但還原產物一般是醇。例如:RCH-Ri c=o/+H2Ni+ 咼溫、咼【議一1.仔細觀察實驗1,寫出實驗現象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醛、酮的還原反應實驗 1470_熱水中溫熱。實驗現象:試管內壁上附著一層光亮如鏡的金屬銀。實驗結論:硝酸銀與氨水反應生成銀氨溶液,其中含有Ag(NH3)2OH(氫氧化二氨合銀),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乙酸又與氨反應生成乙酸銨,而Ag+被還原成金屬銀,還原生成的

6、銀附著在試管內壁上,形成銀鏡,所以這個反應叫做銀鏡反應。(3) 此實驗涉及的主要的化學反應如下:AgNO+NHH2O=AgOH+NHNO、+ - + -AgO 出 2NH H2O=Ag(NH)2 + OH + 2HO CHCHO 2Ag(NH3)2 + 2OH- CHCOO +NH + 2AgJ+ 3NH+ H2O。(4) 注意事項:試管內壁必須潔凈;銀氨溶液隨用隨配,不可久置;水浴加熱,不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醛用量不宜太多,如乙醛一般滴加3 滴;銀鏡可用稀 HNO 浸泡洗滌除去。實股 22 仔細觀察實驗 2,寫出實驗現象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 實驗步驟:在試管中加入 1

7、0%的 NaOH 溶液 2 mL,滴入 2%的 CuSO 溶液 46 滴,振蕩后 加入乙醛溶液 0.5 mL ,加熱至沸騰。(2) 實驗現象:溶液中有磚紅色沉淀產生。實驗結論:乙醛能被 Cu(OH)2氧化為乙酸,而 Cu(OH)2被還原為磚紅色沉淀 CwQCuSO+2NaOH=NSQ+Cu(OH)2J;CHCH+ 2Cu(OH)2CHCOO+ CuzO+ 2HQ注意事項:新制 Cu(OH)2要隨用隨配,不可久置;配制新制Cu(OH)2懸濁液時,所用NaOH 必須過量。3 銀氨溶液和新制 Cu(OH)2都是弱氧化劑,那么乙醛能否被酸性 KMnO 溶液和溴水氧化?為 什么?答案 可以,因為醛具有較

8、強的還原性,能被 Ag(NH3)2OH 溶液或新制 Cu(OH)2懸濁液等弱 氧化劑氧化。而溴水或酸性 KMnO 溶液的氧化能力比Ag(NH3)2OH 溶液、新制 Cu(OH)2懸濁 液強得多,故溴水、酸性 KMnO 溶液也能氧化乙醛,而自身被還原,從而使溶液退色。重點難點探究-一、含醛基物質的性質及醛基的檢驗51 醛基與醛的關系(1) 醛基為醛類有機物的官能團,因此醛中一定含醛基,而含醛基的物質不一定是醛。(2) 含醛基的物質主要有:醛類;甲酸;甲酸鹽;甲酸某酯;某些糖類,如葡萄 糖、麥芽糖等;其他含醛基的多官能團有機物。2 醛基的性質(1)醛基可被氧化劑氧化為羧基,也可被 H2還原為醇羥基

9、,因此既有還原性,也具有氧化性,可用圖示表示如下:H2O一CH20H原 一CH(被氧化 一C00H(2) 一元醛與新制CU(OH)2反應或發(fā)生銀鏡反應的定量關系:()II11 mol:1 mol Cu2O2 mol Cu(OH)2()_ll_1 mol :2 mol Ag2甲醛發(fā)生氧化反應時,可理解為所以,甲醛分子相當于有2 個一 CHQ 當與足量新制CU(OH)2或銀氨溶液反應時,可存在如下量的關系:1 mol HCH04 mol Cu(OH)22 mol Cu2O1 mol HCH O 4 mol Ag3 檢驗(1) 能和銀氨溶液發(fā)生銀鏡反應實驗中注意事項:1試管內壁(玻璃)要光滑潔凈;2

10、銀氨溶液要現用現配;3銀氨溶液的制備、乙醛的用量及操作要符合實驗說明中的規(guī)定;4混合溶液的溫度不能太高,受熱要均勻,以水浴加熱為宜;5在加熱過程中,試管不能振蕩。(2) 與新制CU(OH)2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實驗中注意事項:1CU(OH)2要新制備的;OH(OIC;! I (H2CO 即 HO 和 CQ)9化氧3化氧62制備CU(OH)2是在 NaOH 溶液中滴加少量 CuSO 溶液,應保持堿過量;73反應條件必須是加熱煮沸?!咎貏e提醒】(1)使溴的 CCI4溶液、KMnO 酸性溶液退色的有機物1能使溴的 CCI4溶液退色的有機物 /C=Ca.分子中含 、一 gC的不飽和有機物,與溴發(fā)生加成反

11、應。b. 酚類與溴發(fā)生取代反應。c.醛類或含醛基物質,能被溴氧化而使溴的 CCI4溶液退色。2能使 KMnO 酸性溶液退色的有機物c 醇類物質發(fā)生氧化反應。d.酚類物質發(fā)生氧化反應。(2)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一定含醛基,但不一定是醛。如甲酸、甲酸鹽、甲酸某酯、葡 萄糖等含醛基物質均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纠?1】醛類因易被 KMnO 酸性溶液或溴水等氧化為羧酸。(1)向乙醛中滴加 KMnO 酸性溶液,可觀察到的現象是某醛的結構簡式為(CH3)2C=CHGCHCHQ 通過實驗方法檢驗其中的官能團。1_ 實驗操作中,應先檢驗哪種官能團?,原因是2檢驗分子中醛基的方法是 _,化學方程式為_ 。3檢驗分子

12、中碳碳雙鍵的方法是 _。解析(1)乙醛中的醛基被 KMnO 酸性溶液氧化而退色。由于碳碳雙鍵、醛基都能使溴水或KMnO 酸性溶液退色,故應先用足量的銀氨溶液或新制氫氧化銅將醛基氧化,檢驗醛基,再加酸酸化,然后加入溴水或KMnO 酸性溶液檢驗碳碳雙鍵。答案 (1)KM nQ 酸性溶液退色結構的物質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COOH Ha.分子中含、一 g c的不飽和有機物,8醛基檢驗碳碳雙鍵要使用溴水或KMnO 酸性溶液,而醛基也能使溴水或 KMnO 酸性溶液退色2在潔凈的試管中加入銀氨溶液和少量試樣后,水浴加熱,有銀鏡生成(或在潔凈的試管中加入少量試樣和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煮沸,有磚紅色沉淀生成)(

13、CH)2C=CHC2CHCHOF2Ag(NH3)20H-2AgJ+3NH+(CH3)2C=CHGCHC00INKHHO或(CH3)2C=CHCCHCH0F2CU(OH)2(CH3)2C=CHCCHC00IH C112OJ+ 2H2O3加入過量銀氨溶液氧化醛基后,調節(jié)溶液至酸性再加入溴水(或 KMnQ 酸性溶液),看是否退色【解題反思】(1) 只要有機物的分子中含有一 CHQ 就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就能被新制的CU(0H)2懸濁液氧化。(2) 醛被銀氨溶液氧化,產物寫成羧酸銨,被新制CU(0H)2懸濁液氧化,產物寫成羧酸。(3) 銀氨溶液或新制CU(0H)2懸濁液為弱氧化劑,不能氧化碳碳雙鍵,但溴水

14、或 KMnQ 酸性溶液為強氧化劑,可氧化一 CHQ 故應先將一 CH0 氧化后再檢驗碳碳雙鍵。1 1變式訓練 1 一個學生做乙醛的還原性實驗時, 取 1 molLCUSO溶液和 0.5 molLNa0H 各 1 mL,在一支潔凈的試管內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0.5 mL 40%的乙醛,加熱至沸騰,結果無磚紅色沉淀出現。實驗失敗的原因可能是()A. 未充分加熱B. 加入乙醛太少C. 加入 Na0H 溶液的量不足D. 加入CUSO溶液不足答案 C解析 醛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必須在強堿性條件下進行。正確的操作是在試管里加入 10%Na0l 溶液 2 mL 再滴入 45 滴2%CUSQ溶液,

15、振蕩得到CU(OH)2堿性懸濁液,再加入 乙醛后,加熱至沸騰后才能出現 CU20 磚紅色沉淀。該學生配制CU(OH)2懸濁液中CUSO有余,明顯不呈強堿性,則不能發(fā)生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二、有機反應中的氧化還原反應1.氧化反應在有機化學反應中,有機物分子中加入氧原子或失去氫原子的反應。催化劑(1)只加氧,如:2CHCH0F Q 2CHC00H只去氫,如:CHCHOHCUOCHCHQFCU+ H2O9(3)氫、氧同時加,不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1CHCH+ H CHCH0 H(不是氧化還原反應)2CHCHBr +HO-TCHCH0 出 HBr(取代反應,不是氧化還原反應)10O IIH2醛()、酮(

16、)茹醇。O(.)II9IIII注意:羧酸(| 川)、酯(廠;:)中的羰基()很難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011_受一 OH 或一 OR 的影響而造成的。(2)有機氧化反應1有機物的燃燒。2烯、炔、含有a-H 的苯的同系物、醇、醛使 KMnO 酸性溶液退色。3醇一-醛一-羧酸或醇酮。O4酚粉紅色。4有機物發(fā)生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的判斷方法氧化反應還原反應加氧或去氫加氫或去氧一定條件 RiCH=C F2()II2叮一 :;C)(氧原子數目多于氫子數目,氧化反應)去氫加氧,如:2 還原反應在有機化學反應中,有機物分子中加入氫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應。Ni如:CHCHOF H2CHCHOH3常見的有機氧化反應和還

17、原反應(1)有機還原反應卄工H2(方香烴) 】 T;應,是由于KMnOH+COOH(氧化反應)碳碳不飽和烴(烯)、一 C= C(炔)、11反應后有機物中碳兀素的平均化合價升高反應后有機物中碳兀素的平均化合價降低在反應中有機物被氧化,作還原劑在反應中有機物被還原,作氧化劑有機物的燃燒和被其他氧化劑氧化的反應有機物與 H2的加成反應【特別提醒】 /c=c(1) 具有還原性的基團主要有、一 g c、一 OH 醇、酚等)、一 CHO 等。常見的氧化劑有 C2、Q、KMnQ 酸性溶液、溴水、銀氨溶液、新制Cu(OH)2懸濁液等。(2) 同一個有機反應,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它可能屬于不同的反應類型,如烯烴

18、、炔烴、醛等與 H2的反應,既屬于加成反應又屬于還原反應。(3)“A 0UBUC這條連續(xù)氧化鏈是“醇一 一醛- 羧酸(一 CHO CHOCOOH)C-HUA-OUB”這條氧化還原鏈是“醇醛一 一羧酸(HOCHCHOCOOH)的特征。【例 2】已知檸檬醛的結構簡式為C C=C HC H2C H2 C=C HC=O .IIICHSCH3H根據已有知識判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它可使 KMnO 酸性溶液退色B. 它可以與溴發(fā)生加成反應C. 它可以發(fā)生銀鏡反應D.它被催化加氫后最終產物的化學式為 CoHoO解析檸檬醛的分子結構中有碳碳雙鍵和醛基, 無論哪一種官能團都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 退色,A

19、 正確;碳碳雙鍵可與溴發(fā)生加成反應, B 正確;醛基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銀鏡反 應,C 正確;檸檬醛12與氫氣完全加成后分子式應為 C0H2Q D 不正確。答案 D【解題反思】 /CC含多官能團的有機物具有每種官能團的性質,如本題目中含有/和一 CHO 然后將這兩種官能團合起來,看是否有共性,如這兩種官能團都能與溴水、高錳酸鉀酸性溶液反應, /cc區(qū)別在于與溴水反應是加成反應,而醛基與溴水反應是氧化反應。變式訓練 2 下列物質中既能與 KMnQ 溶液反應、又能與溴水反應的一組物質是()苯苯酚甲苯乙醇己烯己烷亞硫酸丙醛聚乙烯聚乙炔A.B.C.D.答案 C解析含有碳碳不飽和鍵、醛基的有機物能和溴、

20、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而使溴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退色,連接苯環(huán)的碳原子上含有氫原子的苯的同系物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酚羥基鄰對位含有氫原子的酚能和溴水發(fā)生取代反應而使溴水退色,乙醇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退色,還原性物質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水氧化,和溴水、高錳酸鉀溶液都不反應; 都能和溴水、 高錳酸鉀溶液反應; 和溴水不反應,但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隨堂達標檢測-1 下列關于醛和酮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 由于醛和酮是兩類不同的有機物,故它們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B. 相同碳原子的飽和一元醛和酮互為同分異構體C. 醛和酮都有羰基官能團D. 醛和酮都易發(fā)生加成反應答案

21、 A解析 醛和酮都有羰基官能團, 但是醛分子中羰基的一端連著氫原子,另一端連著烴基或氫原子,而酮分子中羰基兩端都連著烴基。相同碳原子的飽和一元醛和酮分子組成相同, 互為同分異構體;由于都有羰基,故都可與氫氣等發(fā)生加成反應,故選項B C、D 均正確,答案選 A。132.下列試劑可鑒別在不同試劑瓶內的己烯、甲苯和丙醛的是()A. 銀氨溶液和 KMnO 酸性溶液B. KMnO 酸性溶液和 FeCb 溶液C. 銀氨溶液和 FeCl3溶液D. 銀氨溶液和溴的 CCI4溶液答案 D解析 己烯、甲苯和丙醛均能使 KMnO 酸性溶液退色,銀氨溶液只與丙醛反應,FeCI3溶液不 能區(qū)分己烯和甲苯,BQ的 CCI

22、4溶液可以區(qū)分己烯和甲苯,只有 D 正確。3下列物質不可能由醛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得到的是()A* ( H3CH?CHCH?j-CH3IOHB CHSCH?CH2CHOHCK.OHG ICH2OHIX CH3CH?CHCH9CH3ICH2OH答案 A解析 根據醛基與 H 發(fā)生加成反應的特點:一 CHOH CHOH 可知,生成物中一定含有CHOH 結構。4._ 某醛的分子式為 GHwO,其屬于醛類的同分異構體種數為 _種;寫出屬于酮的三種同分異構體:_ 、_ 、_ 。答案 4 CHCOC2CHCH CHCOCH(CH2CHCHCOC2CH解析可用條件變換法推斷:將 GHoO 變?yōu)?GH CHO 丁

23、基的種數就是 C4H9 CHC 的種數。已知丁基有 4 種:一 CHCHCHCH、 CHCHCHCH、一 C(CH)3、一 CHCH(CH)2,所以 GH CHO 有 4 種同分異構體。分別為 CHCHCHCHCHOCHCHCH(CH)CHO (CH3)2CHC2CHO (CH3)3CCHO 屬于酮的同分異構體有CHCOC2CHCH、CHCOCH(C3H2、CHCHCOC2CH。分層訓練14經典基礎題題組 1 醛、酮的結構判斷1.下列關于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甲醛是甲基跟醛基相連而構成的醛B. 醛的官能團是一 COHC. 甲醛和丙醛互為同系物D.飽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組成符合通式 GH2

24、n+2O答案 C()II解析 甲醛的結構式為是氫原子與醛基相連而成的,醛的官能團為“一 CHO并非“一 COH,故 A、B 兩項錯誤;甲醛和丙醛都為飽和一元醛類,故為同系物,符合通式 GHhO,故 C項正確,D 項錯誤。2.已知某有機物的分子式為 GH8O,其中含有一個苯環(huán)、一個羰基。則該有機物可能的結構有()A. 2 種B. 3 種G. 4 種 D . 5 種答案 D解析 從 GHO 中去掉 1 個苯基、1 個羰基后,還剩 1 個碳原子。如果該有機物為酮,則只 有一種結構一一羰基兩側分別為苯基和甲基。如果該有機物為醛,則把醛基與甲基都看做苯環(huán)上的取代基,其相對位置不同可形成鄰、間、對3 種同

25、分異構體;或者苯環(huán)上只有一個取代基。因此,該有機物可能的結構有5 種。3.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凡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一定是醛B.在氧氣中燃燒時,只生成 CQ 和 H2O 的物質一定是烴C. 將 1-丙醇與氧氣的混合氣體通過赤熱的銅,發(fā)生反應生成丙醛D.1 mol 任何一元醛發(fā)生銀鏡反應時,最多可以得到2 mol Ag答案 C解析 易錯選 A 項。分子中含有醛基的物質都可以發(fā)生銀鏡反應,但含有醛基的物質不一定()是醛,如甲酸酯分子中含有,能發(fā)生銀鏡反應,但不是醛,故A 項不正確;烴的15含氧衍生物燃燒也只生成 CO 和 HkO,故 B 項不正確;HCHQ!元醛,但當 1 mol HC

26、H 既生 銀鏡反應時,可以生成 4 mol Ag,故 D 項不正確。題組 2 醛、酮的化學性質4. 下列物質中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是()A.ZSCHOB. HCOOHOIIC. HCOOCkD.CH3CH答案 D解析 A 是醛類,含有醛基;B 的結構簡式為1 11,也含有醛基;C 的結構簡式為廠 6| II :,也含有醛基;D 屬于酮類,不含醛基,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5.某 3 g 醛和足量的銀氨溶液反應,結果析出43.2g Ag,則該醛為()A.甲醛B.乙醛C.丙醛D. 丁醛答案 A解析 因 1 mol 一元醛通常可以還原得到2 mol Ag,現得到 0.4 mol Ag,故醛為 0.2 mol

27、 ,3該醛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02 = 15,此題似乎無解,但 1 mol 甲醛可以得到 4 mol Ag,即 3 g 甲醛可得到43.2 g(0.4 mol)Ag,符合題意。6 科學研究表明,蜜蜂用來傳遞警戒信息的外激素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一一 2 庚酮(CHCOCHCHCHCHCH)。下列關于 2 庚酮化學性質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 ? 庚酮可以由?庚醇氧化制得,它也可以進一步氧化成酸B.2 庚酮可以與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 庚醇C. A 庚酮可以發(fā)生銀鏡反應,也可以與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D. 2 庚酮與庚醛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答案 B解析 醛和酮雖然都含有羰基,但由于羰基所連的原子或原子團

28、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性質:醛可以被銀氨溶液和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氧化生成羧酸,但酮不能。題組 3 多官能團性質的判斷7. 2,6-二甲基-5-庚烯醛又稱甜瓜醛,淡黃色油狀液體,其結構簡式如下:16CHO對于甜瓜醛性質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 該物質可使酸性 KMnO 溶液退色B. 可與 H2發(fā)生加成反應C. 可與新制的銀氨溶液發(fā)生銀鏡反應D. 不能與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答案 D解析A 項正確碳碳雙鍵和醛基均可使酸性KMnO 溶液退色B 項正確碳碳雙鍵和醛基均可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C 項正確有醛基就可與新制的銀氨溶液發(fā)生銀鏡反應D 項不正確有醛基就能與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科學家

29、研制出多種新型殺蟲劑代替DDT 化合物 A 是其中的一種,其結構如右圖。下 列關于 A 的說法正確的是()A. 化合物 A 的分子式為 C5H2QB. 與 FeCb 溶液發(fā)生反應后溶液顯紫色C. 1 mol A 最多可以與 2 mol Cu(OH)2反應D. 1 mol A 最多與 1 mol H2加成答案 A解析 化合物 A 的分子式為 C15H22Q, A 正確;A 中無苯環(huán),沒有酚羥基,B 不正確;1 mol A /C中含 2 mol CHO 1 mol /,則最多可與 4 mol Cu(OH)2反應,可與 3 mol H2發(fā)生加成反應,C、D 不正確。9.有機物 A 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

30、料, 其結構簡式為, 下列檢驗A 中官能團的試劑和順序正確的是()A. 先加 KMnO 酸性溶液,再加銀氨溶液,微熱B. 先加溴水,再加 KMnO 酸性溶液C. 先加銀氨溶液,微熱,再加溴水17D. 先加入足量的新制CU(OH)2懸濁液,微熱,酸化后再加溴水答案D / c=c%解析有機物 A 中所含的官能團有/和一 CHO 二者均能使 KMnO 酸性溶液和溴水退色, 所以 A、B 項錯誤;先加銀氨溶液,微熱,能檢驗出一CHO 但發(fā)生銀鏡反應之后的溶液仍顯堿性,溴水和堿反應,C 錯誤。10.某天然拒食素具有防御非洲大群蚯蚓的作用,其結構簡式如圖(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團的 空間排列)。該拒食素與下列

31、某試劑充分反應,所得有機物分子的官能團數目增加,則該試劑是()18答案 A/解析 該有機物中有:=;,能與 Br2的 CC14溶液發(fā)生加成反應,加成時減少一個/:=;同時增加兩個 Br 原子,故官能團數目增加;Ag(NH)2OH 溶液能將一 CHO 氧化為/COOH 官能團數目不變;C 項,有 HBr 加成時減少一個I:的同時增加一個 Br 原子,/官能團數目不變;D 項,與H2加成時,官能團數目減少。Rl HzTHTH-弋 H()-定條件下- UTHCH。一 CHYHI1【3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EH一 CHTHOI I(1)I H 戈可由_ 和_ 兩種有機物合成。Cth HCHOLHY

32、YH,I II(2) H CH:;轉變?yōu)镃Hj 需經過_、_、_ 等較合理的反應類型。答案(1)HCH0 CHCHCHO消去加成消去解析 根據信息,兩種醛發(fā)生反應時,一種醛的a-H 與另一種醛的醛基上的氧原子相連,CHCHOI I生成羥基,a-C 與醛基上的碳原子相連,則r *是由 HCHO CHCHCHO 加成生A. B的 CC14溶液C. HBr能力提升題11.已知RCH2D. H2H19(1) 請寫出丙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 _(2) 請判別上述哪些化合物互為同分異構體: _。請分別寫出鑒別甲、乙、丙化合物的方法(指明所選試劑及主要現象即可)。1鑒別甲的方法:_ 。2鑒別乙的方法:_。3鑒

33、別丙的方法:_ 。答案(1)醛基、羥基 (2)甲、乙、丙(3)FeCb 溶液,溶液變成紫色NaaCO 溶液, 有大量氣泡產生銀氨溶液,有光亮的銀鏡產生或新制的CU(OH)2懸濁液,有磚紅色沉淀產生 解析(2)甲、乙、丙三種有機物的分子式均為GHQ,但結構不同,三者互為同分異構體。(3)甲含有酚羥基和羰基,可選用飽和溴水或FeCb 溶液來鑒別,加飽和溴水時產生白色沉淀,加 FeCb 溶液后,溶液顯紫色。乙含有羧基,具有弱酸性,可選用 NatCO 溶液或 NaHCO 溶液來鑒別,均有大量氣泡產生。丙中含有醛基和醇羥基, 可用銀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懸濁液進行鑒別。13如圖所示,a 中放置附著

34、氧化銅粉末的石棉絨,向 a 中持續(xù)通入氣態(tài)物質 X,可以觀察 到石棉絨上黑色粉末變成紅色固態(tài)物質,同時c 處的 U 形管中有無色液體生成(假設 X 氣體全部反應,各處反應均完全)。CH2CHCHOCHLCYH?.成的。要使曰 5 一-變?yōu)镃H3應先變?yōu)镃H2CCHO ,CH3CHCH2OH CH3CH3最后再消去。再與 Ha 加成得到20(1)_ X 可能是(填序號)。A. HaB CO21C.H2和 CO D. CH3CHOH 蒸氣(2) 寫出 a 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3) c 處液體主要成分的結構簡式為 _檢驗該物質的操作步驟是 _其現象為_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答案(1)D (2)CH3CHOH CuO-CHCHOF Cu+ H2O (3)CH3CHO 取少量 c 處的液體于試 管中,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 有磚紅色沉淀生成CHCHOF 2Cu(OH)2-CHCOOH+ CU2OJ+ 2H2O(或用銀鏡反應)解析 本題綜合考查了 H2、CO CH3CHOH 和 CHCHO 等物質的還原性。 H、CO 和 CHCHOH 蒸氣都可以使 a 中的黑色粉末(氧化銅)變成紅色物質(銅)。但 H2和 CC 被氧化后的產物分別是H2O 和 CO,它們在通過堿石灰后均被吸收,c 處的 U 形管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