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山東省濰坊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18-2019學年山東省濰坊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18-2019學年山東省濰坊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18-2019學年山東省濰坊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18-2019學年山東省濰坊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8-2019 學年山東省濰坊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2019.1本試卷分第1 卷(選擇題)和第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1 卷 1 至 4 頁,第卷 5 至 8 頁。滿分100 分,時間90 分鐘。第 I 卷(選擇題共50 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 小題,每小題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1993 年出土的唐虞之道竹簡,是研究先秦歷史的重要文物,文章贊頌“禪而不傳”的“唐虞之道”,著重敘述舜知命修身及其仁、義、孝、悌的品德,主張“愛親尊賢”。據此可知, 唐虞之道A. 深受“三綱五?!庇绊態(tài). 適應了后世統(tǒng)治者需求C. 代表新興

2、地主階層利益D. 與儒家思想有共通之處【答案】D【解析】【詳解】文章著重敘述舜知命修身及其仁、義、孝、悌的品德,主張“愛親尊賢”,結合所學儒家思想提倡仁、義、孝、悌,可知唐虞之道與儒家思想有共通之處,故D 正確;西漢董仲舒提出三綱無常,A時間不符合先秦,排除A;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唐虞之道符合后世統(tǒng)治者需求,排除B;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唐虞之道代表新興地主階層利益,排除C?!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知命修身及其仁、義、孝、悌的品德”“愛親尊賢”,聯(lián)系所學儒家思想的主要內容分析解答。2. “孟子有功于圣門, 不可勝言。仲尼只說一個仁字,孟子開口便說仁義。仲尼只說一個志,孟子便說許多養(yǎng)氣出來。只此二字

3、,其功甚多。”這說明孟子A. 強調人格精神B. 提出了性善學說C. 主張民貴君輕D. 深化了對綱常的認識【答案】A【解析】【詳解】 仲尼只說一個仁字,孟子開口便說仁義。仲尼只說一個志,孟子便說許多養(yǎng)氣出來。說明孟子重視“義”和“氣”, “義”是正義,“氣”特指一種精神氣概、 心理素質,是由強烈的道德所生發(fā)出的精神力量,可知孟子強調人格精神,故 A正確; 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孟子的性善學說,排除B;材料信息與民貴君輕無關,排除C;材料信息也沒有涉及對綱常的認識,排除D。3 .孔孟克服了商周天命觀的神秘化傾向,在對天神“敬而遠之”的前提下,從“人”出發(fā)來理解政治生活;漢代有人把孔子說成是通過去、知未來

4、的“神圣”,把六經變成神學經典。這一變化A. 推動儒學不斷發(fā)展完善B. 背離了先秦儒學人文方向C. 確立了儒學的統(tǒng)治地位D. 深受“天人感應”思想影響【答案】B【解析】【詳解】孔孟克服了商周天命觀的神秘化傾向,從“人”出發(fā)來理解政治生活, 體現(xiàn)人文主義精神,漢代有人把孔子說成是“神圣”,把六經變成神學經典, 把孔子和六經神圣化,說明漢代背離了先秦儒學人文方向,B 正確;材料反映漢代把孔子和六經神圣化,背離了先秦儒學人文方向,無法體現(xiàn)推動儒學發(fā)展完善,排除A;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確立了儒學的統(tǒng)治地位,排除C;“天人感應”指天意與人事的交感相應,認為天能影響人事、預示災祥,人的行為也能感應上天,不符合

5、題意,排除D?!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漢代有人把孔子說成是通過去、 知未來的神圣, 把六經變成神學經典”,緊扣關鍵信息分析解答即可。4 .唐憲宗曾將法門寺佛骨迎入宮中供養(yǎng),韓愈認為“佛本夷狄之人,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義”, 要求皇帝“以此骨付之有司, 投諸水火,永絕根本”; 同時他認為道教“老子之所謂道德云者,去仁與義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材料反映了韓愈A. 吸收融合佛教道教思想B. 迎合君主專制集權需求C. 主張重振儒學正統(tǒng)地位D. 論證倫理秩序的合法性【答案】C【解析】【詳解】材料表明韓愈反對佛道二教,不符合儒家仁義思想,主張恢復孔孟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故C正確;材料表明韓愈反對佛道

6、二教,不能體現(xiàn)吸收融合佛教道教思想,排除A;材料信息不能體現(xiàn)韓愈迎合君主專制集權需求,排除C;材料只是說明佛道二教不符合儒家仁義思想,沒有論證倫理秩序的合法性,排除D?!军c睛】 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佛本夷狄之人, 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義”“老子之所謂道德云者,去仁與義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聯(lián)系所學韓愈的思想以及宋明理學產生的背景分析解答。5 .在唐代,“六法俱全,萬象必盡”的吳道子在畫界的地位要高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維,至北宋中期,王維在畫界地位被越抬越高。這一變化是因為A. 商品經濟不斷發(fā)展B. 不同時代產生了不同繪畫技法C. 市井文化日益繁榮D. 宋代文人階層的不斷壯大【答案】

7、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文人畫的特點是集詩書畫印于一體,北宋時期,受理學思想影響,文人階層的不斷壯大,“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體現(xiàn)文人畫的特征,故 D 正確;商品經濟不斷發(fā)展,市民隊伍壯大,世俗畫興起,A不符合題意,排除;B是材料反映的現(xiàn)象,不是原因, 排除; 世俗畫是市井文化日益繁榮的表現(xiàn),王維的畫反映的是文人畫的特點,排除C?!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至北宋中期, 王維在畫界地位被越抬越高”聯(lián)系所學文人畫產生的背景和特點分析解答。6 .李贄認為“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這一觀點A. 深受傳統(tǒng)禮法

8、束縛B. 繼承了王陽明的“良知”說C. 反對盲目迷信孔子D. 否定了“天理”的存在【答案】B【解析】【詳解】 李贄繼承了王陽明的良知論,摒棄了“良知”的先天性局限, 并對個體“自然真情”的本能與性情的合理性意義加以自覺與肯定,B 正確; 材料信息沒有涉及傳統(tǒng)禮法,排除A;材料信息與盲目迷信孔子無關,排除C;材料信息與“天理”無關,排除D。7. 明代小說集“三言”“二拍”中,張廷秀逃生救父中以販布為生的褚衛(wèi)夫婦有二子,夫妻珍重如寶,延師讀書,后二子一起參加殿試,俱在二甲;賣油郎獨占花魁中以二兩本錢起家的秦小官,夫妻偕老,兩個孩兒俱讀書成名。材料反映了A. 市民階層開始興起B(yǎng). 市鎮(zhèn)平民價值觀的近

9、代化傾向C. 傳統(tǒng)觀念根深蒂固D. 明代文學多元化理性化的訴求【答案】C【解析】【詳解】 根據材料的核心內容可知,明代人們的價值追求是學而優(yōu)則仕,深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故 C 正確;宋朝時期市民階層興起,A 錯誤;材料反映了明代人們價值追求是學而優(yōu)則仕,并非價值觀的近代化傾向,排除B;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明代文學多元化,排除D。【點睛】緊扣關鍵信息“延師讀書, 后二子一起參加殿試,俱在二甲”“兩個孩兒俱讀書成名”分析解答即可。8. 唐本草圖經載“菘菜不生北土,初一年,半為蕪菁,二年,菘種都絕。有將菘蕪菁子南種, 亦二年都變”, 為此徐光啟親自試種,結果“種蕪菁三四年, 亦未嘗變菘也”; 此外,他積極試

10、種南洋傳入的甘薯,并解決了甘薯在北方的越冬藏種等問題。材料反映了徐光啟A. 繼承總結前人經驗B. 學習西方農業(yè)思想C. 開展實地調查統(tǒng)計D. 重視農業(yè)實驗方法【答案】D徐光啟重視農業(yè)實根據“徐光啟親自試種”“他積極試種南洋傳入的甘薯”可知,驗,故 D 正確;材料信息強調徐光啟重視農業(yè)實驗,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信息沒有涉及西方農業(yè)思想,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徐光啟重視農業(yè)實驗,而不是實地調查統(tǒng)計,排除C?!军c睛】 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徐光啟親自試種”“他積極試種南洋傳入的甘薯”, 緊扣關鍵信息分析解答即可。9. 下表是 19 世紀中期中國出現(xiàn)的介紹西方史地的著作。據此可知,這些著作A.

11、徹底拋棄了盲目自大的時代局限B. 沖擊了傳統(tǒng)的“夷夏之防”C. 蘊含的思想理念危及清政府統(tǒng)治D. 動搖了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答案】B【解析】【詳解】材料表明林則徐、魏源、姚瑩、徐繼畬的著作介紹了西方的歷史、地理、政治、風土人情等知識,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 說明現(xiàn)今中國人開始向西方學習,沖擊了傳統(tǒng)的“夷夏之防”,B 正確;A表述太絕對,錯誤;林則徐、魏源、姚瑩、徐繼畬屬于封建地主階級,主張了解西方、學習西方,目的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C錯誤;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D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10. 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人對西學的翻譯以軍事技術及相關基礎科學為中心,19 世紀 70 年代后

12、擴展到聲光化電、理工醫(yī)農等方面,以及政治、教育、商務等。張之洞1898 年著的勸學篇把西學分為“西政”“西藝”“西史”,材料表明近代中國A. 學習西方促成制度變革B. “中體西用”思想開始出現(xiàn)C. 對西學的認識不斷深入D. 出現(xiàn)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答案】C【解析】【詳解】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人翻譯西方的軍事技術,70 年代擴展到聲光化電、理工醫(yī)農等方面,張之洞1898 年著的勸學篇把西學分為“西政”“西藝”“西史”,說明中國人對西方的學習由技術到制度的不斷深入,故C正確;維新變法運動開始制度變革,A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19 世紀 60 年代“中體西用”思想已經出現(xiàn), B 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維

13、新變法運動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D 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11. 康有為認為,“仁”是一種原動力,蘊于萬物之中,它不僅包括人道,還包括人性的存在,其本質已經抹除了人為的政治差距以及導致人類分裂和不平等的社會階層。據此可知,康有為A. 借助儒學宣傳平等思想B. 反對封建君主專制C. 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D. 批判封建倫理道德【答案】A【解析】【詳解】 康有為認為, “仁”本質已經抹除了人為的政治差距以及導致人類分裂和不平等的社會階層,說明康有為利用儒家“仁”的思想宣傳人的平等的思想, 故 A正確; 材料沒有涉及君主專制問題,排除B;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康有為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排除C;材料信息

14、與封建倫理道德無關,排除D?!军c睛】 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其本質已經抹除了人為的政治差距以及導致人類分裂和不平等的社會階層”,緊扣關鍵信息分析解答即可。12. 新文化運動被稱為中國的“文藝復興”,但它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文藝復興強調的個人的價值和情欲以及把個人與社會割裂的極端個人主義,而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茍利社稷, 死生以之”的價值核心和精神動力,材料反映了當時A. 否定傳統(tǒng)文化價值的訴求B. 救亡圖存的時代主題C. 抨擊綱常禮教的現(xiàn)實要求D. 全盤西化的文化思潮【解析】【詳解】新文化運動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文藝復興強調的個人的價值和情欲的極端個人主義,而是中華民族以國家利益和命運為重的價值核心和

15、精神動力,這是因為當時中國民族危機加深,救亡圖存成為時代主題,故B 正確; 材料表明新文化運動以傳統(tǒng)的“茍利社稷,死生以之”為核心價值, 故 A錯誤; “茍利社稷, 死生以之”體現(xiàn)的是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愛國思想,與抨擊綱常禮教無關,排除C;材料表明新文化運動以傳統(tǒng)的“茍利社稷,死生以之”為核心價值,無法體現(xiàn)全盤西化的文化思潮,排除D?!军c睛】 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而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茍利社稷, 死生以之的價值核心和精神動力”,聯(lián)系所學新文化運動產生的時代背景分析解答。13. 新三民主義劃定了享有民權的社會群體范圍,把間接民權發(fā)展到直接民權,較之以前的小范圍的“功臣民權”“黨派民權”“階級民權”

16、實是進了一大步。這一做法意在A. 實現(xiàn)國內各民族平等B. 要求實行直接民主C. 擴大革命的群眾基礎D. 徹底實現(xiàn)人民權利【答案】C【解析】【詳解】新三民主義擴大了享有民權的社會群體范圍,把間接民權發(fā)展到直接民權,有利于擴大革命的群眾基礎,故C 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民權主義的內容,A 是民族主義,排除;B是措施,不是材料做法的目的,排除;新三民主義是資產階級民主綱領,不可能徹底實現(xiàn)人民權利,排除D。14.1928 年,毛澤東發(fā)表了井岡山的斗爭等一系列文章,總結了井岡山斗爭和各地建立紅色政權的經驗,論證了中國紅色政權存在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初步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這些文章A. 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

17、成熟B. 系統(tǒng)闡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C. 推動了國共合作初步實現(xiàn)D. 力圖擺脫教條主義對中國革命的束縛【詳解】1928 年,毛澤東發(fā)表了井岡山的斗爭等一系列文章,初步形成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 探索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是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逐步擺脫教條主義對中國革命的束縛,D正確; 1940 年新民主主義論的發(fā)表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成熟,不符合題意,排除A; 1940 年新民主主義論系統(tǒng)闡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B 不符合題意,排除; 1928 年是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國共合作”錯誤,排除C。15.1950 年第一次全國高等教育會議上,教育部提

18、出對人才培養(yǎng)應“專、快、多”,即培養(yǎng)的人才技術專業(yè)、培養(yǎng)速度快、培養(yǎng)人才多;要求高校對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從“通才教育”轉變?yōu)椤皩2沤逃?。這種轉變A. 擴大了高等院校辦學自主權B. 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需要C. 體現(xiàn)了文教事業(yè)“大躍進”D. 有利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答案】B【解析】【詳解】教育部提出對人才培養(yǎng)應“專、 快、 多”, 要求高校對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轉變?yōu)椤皩2沤逃保?結合所學,建國初期我國經濟建設需要大量專業(yè)技術人才,材料中的轉變是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需要,故 B 正確; 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高等院校辦學自主權問題,排除A; 1958年開始大躍進,C錯誤;要求高校對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轉變?yōu)椤皩2沤逃?/p>

19、”,而不是復合型人才,排除D。16.1978 年 2 月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對學術討論和文藝評論中有爭論的問題,不要輕率作結論, 更不要采用簡單的行政方法去處理,應當通過充分討論和實踐的方法去解決”。 這一政策A. 體現(xiàn)了“雙百方針”的基本原則B. 引發(fā)了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C. 促使八個“樣板戲”在全國推廣D. 形成了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可知, “雙百方針”的內涵是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fā)展, 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材料中“對學術討論和文藝評論中有爭論的問題, 不要輕率作結論, 更不要采用簡單的行政方法去處理,應當通過充分討論和實踐的方法去解決”體現(xiàn)了“

20、雙百方針”的基本原則, 故 A正確; 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屬于政治問題,不屬于學術和文藝問題,排除B;文革期間八個“樣板戲”在全國推廣,是“雙百方針”被破壞造成文藝凋零的表現(xiàn),不符合題意,排除C;材料反映的“雙百方針”,是繁榮文藝、發(fā)展科學的政策,沒有形成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排除D。17.1992 年初,鄧小平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視察時說:“要抓住機會,現(xiàn)在就是好機會。我就擔心喪失機會。不抓啊,看到的機會就丟掉了?!边@里的“機會”是指A. 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B. 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發(fā)生轉移C. 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D. 中美建交營造出良好外部環(huán)境【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

21、知,1991 年蘇聯(lián)解體,兩極格局結束,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的主題,我國要抓住機會,大力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故C 正確; 2001 年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A時間錯誤,排除; 1992年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仍然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B錯誤; 1979年中美建交,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D。18. 蘇格拉底經常在公共場合與人交談,通過談話揭露對方的無知,以此來刺激人的求知欲,因為他的論辯方式,蘇格拉底也被看作是智者學派,其實二者有本質區(qū)別。與智者學派相比,蘇格拉底A. 適應現(xiàn)實需要追求功利B. 強調人的價值和決定作用C. 研究重心轉向人和社會D. 追求知識及人的自我約束【答案】D【解析】【詳解】蘇格

22、拉底通過談話揭露對方的無知,以此來刺激人的求知欲,表明蘇格拉底重視追求知識,蘇格拉底反對智者學派過度強調人的作用、忽視道德,追求人的自我約束,故D正確;智者學派忽視道德追求功利,不符合題意,排除A;智者學派強調人的價值和決定作用,不符合題意,排除B;智者學派研究重心已經轉向人和社會,不符合題意,排除C。19. 文藝復興時期,教堂里面的繪畫和廣場上的雕刻,主題是宗教,表現(xiàn)的往往卻是真實的人生,一些以朝圣或形容神跡的故事,其中又隱含了許多為了信仰而不惜挑戰(zhàn)權威的故事。這說明文藝復興A. 否定天主教會權威B. 推動了信仰的自由C. 追求人的自身價值D. 恢復古典傳統(tǒng)文化【答案】C【解析】【詳解】文藝

23、復興時期,教堂里面的繪畫和廣場上的雕刻,主題是宗教,表現(xiàn)的往往卻是真實的人生,體現(xiàn)了重視人的價值的人文主義精神,故C正確;宗教改革否定天主教會權威,A 不符合題意,排除;宗教改革主張因信稱義,推動了信仰的自由,排除B;文藝復興是打著恢復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旗號,實質是宣傳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D 錯誤?!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主題是宗教, 表現(xiàn)的往往卻是真實的人生”, 聯(lián)系所學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分析解答。20. 有人認為,信徒可以自以為是上帝特別賦予他使命,一個人在世間的作為正是上帝賦予他恩寵的象征。世俗的成功,例如在商業(yè)上獲得利潤,也不過是代表他可能已經是上帝選擇的神意表現(xiàn),其著重點是使命

24、感,這體現(xiàn)了A. 宗教意識進一步淡薄B. 個人奮斗的合理性C. 世俗生活與信仰對立D. 信仰得救的自主性【答案】B【解析】【詳解】世俗的成功,例如在商業(yè)上獲得利潤,也不過是代表他可能已經是上帝選擇的神意表現(xiàn),符合加爾文的先定論,先定論為資產階級發(fā)財致富辯護, 指出資產階級發(fā)財致富是上帝的恩賜, 是上帝先定的, 體現(xiàn)了個人奮斗的必要性、合理性,故B 正確;材料屬于加爾文宗教改革思想,“宗教意識進一步淡薄”錯誤,排除A;“世俗的成功,例如在商業(yè)上獲得利潤,也不過是代表他可能已經是上帝選擇的神意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世俗生活與信仰的結合,錯誤;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信仰得救,排除D。21. 哥白尼闡述日心說的天體運

25、行論被羅馬教廷宣布為禁書;他的后繼者布魯諾被宣布為“異教徒”, 燒死于羅馬;通過天文觀測證實哥白尼學說的伽利略則被判處終身監(jiān)禁。這說明A. 科學在與神學的艱難斗爭中前進B. 否定上帝存在是科學發(fā)展的前提C. 日心說否定了宗教的價值與意義D. 天文觀測是科學進步的重要手段【答案】A【解析】【詳解】哥白尼提出、布魯諾、伽利略進一步說明、證實日心說,動搖了基督教會的地心說,遭到宗教迫害,說明科學在與神學的艱難斗爭中前進,故A正確;B項材料信息不能體現(xiàn),排除;日心說否定了基督教會的地心說,并非否定了宗教的價值與意義,排除C; D 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信息,排除。22. 牛頓的研究都是基于嚴謹?shù)目茖W觀察和人

26、類理性,而不是上帝的指示,他的研究獲得了各方的贊譽。1727 年牛頓逝世時,越來越多的歐洲人爭相致力成為各個領域的牛頓,政治、經濟、司法只是這些領域中的幾個。這反映了A. 牛頓的研究解放了人們的思想B. 科學研究方法開始得到社會認可C. 牛頓力學標志科學時代的開始D. 科學的進步改變了人類日常生活【答案】A【解析】【詳解】牛頓的研究都是基于嚴謹?shù)目茖W觀察和人類理性,而不是上帝的指示,越來越多的歐洲人爭相致力成為各個領域的牛頓,說明越來越多的歐洲人擺脫宗教的束縛,思想得到解放,故 A正確;材料無法體現(xiàn)“開始得到社會認可”,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牛頓的科學研究方法促進人們思想解放,C不符合材料主旨,

27、排除;材料無法體現(xiàn)“人類日常生活”的改變,排除D。23. 孟德斯鳩1721 年完成的波斯人信札是法國最早的哲理小說,敘述了波斯青年旅居巴黎的 10 年生活, 小說當年就出了四版,還有若干偽版。之后著名的哲理小說有伏爾泰的老實人和狄德羅的拉摩的侄兒等。哲理小說A. 表達了對理性王國的失望B. 擴大了啟蒙思想的影響C. 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矛盾D. 提出了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案【答案】B【解析】【詳解】孟德斯鳩、伏爾泰和狄德羅都是啟蒙思想家,他們通過哲理小說傳播了啟蒙思想,擴大了啟蒙思想的影響,故 B 正確; 孟德斯鳩、伏爾泰和狄德羅都是啟蒙思想家,他們倡導理性, A是浪漫主義文學的特點,不符合題意,排

28、除;孟德斯鳩、伏爾泰和狄德羅都是啟蒙思想家,他們反對封建制度,宣傳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民主思想,C錯誤;材料中哲理小說無法體現(xiàn)提出了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案,排除D。24. 牡丹亭中的杜麗娘,為了純潔自由的愛情,可以死而復生;西游記里的孫悟空,具有超凡的能力。與這種風格類似的作品是A. 悲慘世界B. 人間喜劇C. 戰(zhàn)爭與和平D. 等待戈多【答案】A【解析】【詳解】 結合所學可知,浪漫主義富有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偏重于表現(xiàn)主觀理想,牡丹亭中的杜麗娘,為了純潔自由的愛情,可以死而復生;西游記里的孫悟空,具有超凡的能力,體現(xiàn)浪漫主義文學的特點,悲慘世界是浪漫主義文學,故A正確;人間喜劇 戰(zhàn)爭與和平是現(xiàn)

29、實主義文學,排除BC; 等待戈多是現(xiàn)代主義文學,排除D。25. 下圖是畫家康定斯基創(chuàng)作于1939 年的一幅油畫。黑色的背景猶如黑夜,深沉而神秘,抽象的幾何圖案仿佛構成了一對熱戀的男女,中間的種種抽象符號傳遞著濃濃的愛意。該作品A. 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B. 強調光和色的瞬間效果C. 具有典型的現(xiàn)實主義特征D. 重視藝術家內心的自我感受【答案】D【解析】【詳解】 根據“抽象的幾何圖案仿佛構成了一對熱戀的男女, 中間的種種抽象符號傳遞著濃濃的愛意”可知,該作品符合現(xiàn)代主義繪畫特點抽象、畫面多以變形、夸張、怪誕,現(xiàn)代主義繪畫重視內心的自我感受,故D 正確;A不符合油畫信息,排除;B是印象派繪畫的特點

30、,不符合題意,排除;現(xiàn)實主義關注人生、關注生活、關注現(xiàn)實,不符合題意,排除C。第卷(非選擇題共50 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 小題,第26 題 14 分,第 27 題 10 分,第 28 題 14分,第 29 題 12 分,共 50 分。26.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曾說“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蔽挫湔J為,就那些對待臣下態(tài)度非常惡劣的君主而言, “寇仇之報, 不亦宜乎?”但朱熹強調孟子的說法只是一種要求君主禮遇臣下的警示之語,并非表示臣下可以真正對君“不忠”。 在君臣之義上,朱熹指出:“父子之仁,君臣之義,莫非天賦之本然,民彝之固有;彼乃獨以父子為自然,而謂臣之相屬,

31、特出于事勢之不得已,夫豈然哉!”編自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材料二在黃宗羲看來,君和臣的目的都是為了萬民的憂樂,其關系應是“名異(具體位置不同)而實同(擔負共同職責)”的平等關系。父子之間的關系是無法選擇的,無父則無子,因此應該孝敬父親。君和臣之間并沒有命定的血緣關系,將兩者聯(lián)結到一起的是他們治理天下的著職責,臣下與君主是可以相互選擇的,這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兩者之同的血緣,而是天下萬民的公利,臣下與君主在目標一致時才會合作。摘編自黃宗羲明夷待訪錄( 1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朱熹與黃宗羲君臣觀的異同。(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兩種觀念產生的社會背景,并分

32、別指出其歷史價值?!敬鸢浮?( 1)相同點:認為君主應該尊重禮遇臣下。不同點:朱熹認為君臣秩序是天理;黃宗羲認為君臣關系是平等的,可以相互選擇;君臣共治天下。( 2)社會背景:朱熹:唐末五代十國以來,武將權臣篡位時有發(fā)生,威脅君主專制統(tǒng)治,沖擊儒家綱常倫理秩序。黃宗羲: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強化;明末清初,社會劇烈動蕩,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統(tǒng)治危機日益加深;商品經濟發(fā)展,市民階層壯大,倡導個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現(xiàn)。歷史價值:朱熹的君臣觀從哲學高度論證君臣秩序的合理性,有利于維護統(tǒng)治,穩(wěn)定社會秩序;黃宗羲的君臣觀沖擊了君主專制統(tǒng)治,影響了后世的反專制斗爭。【解析】【詳解】 ( 1 )相同點:根據“

33、要求君主禮遇臣下的警示之語”“名異(具體位置不同)而實同(擔負共同職責)的平等關系”得出認為君主應該尊重禮遇臣下。不同點:根據“父子之仁,君臣之義,莫非天賦之本然”得出朱熹認為君臣秩序是天理;根據“平等關系”“臣下與君主是可以相互選擇的”得出黃宗羲認為君臣關系是平等的, 可以相互選擇;根據“天下萬民的公利, 臣下與君主在目標一致時才會合作”得出君臣共治天下。( 2)社會背景:朱熹:結合所學可知,唐末以來,武將權臣篡位時有發(fā)生,君主專制受到沖擊, 儒家綱常倫理秩序受到破壞。黃宗羲:聯(lián)系所學明末清初進步思想產生的背景,分別從君主專制空前強化、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商品經濟發(fā)展等角度總結回答。歷史

34、價值:根據材料和宋明理學的影響,朱熹的君臣觀上升到哲學高度,有利于維護統(tǒng)治;聯(lián)系所學,黃宗羲的君臣觀沖擊了君主專制統(tǒng)治,對后世的反專制斗爭也產生深遠影響。2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神權專政的時代,教士可以替神發(fā)言,規(guī)劃人間的鐵序;教士們也有權力決定赦免或是不赦免人的罪行。這種固人而異的神律,就是不可預測的規(guī)律。宗教革命以后,德國系統(tǒng)的法律,主權國家制定法律,是根據人類個體共存于一個社會的要求來制定的。方面追溯到羅馬時代的法律,另一方面,也將這些法律解釋為神律在人間的體現(xiàn)。法國大革命以后,拿破侖又在這套羅馬法的基礎上,編纂出拿破侖法典,也不外乎根據神設定的秩序,制定出一套適用于人間

35、的行為規(guī)范。這種法典,也必須合乎理性。摘自許倬云說歷史:現(xiàn)代文明的成壞材料二啟蒙運動的了不起的發(fā)現(xiàn),是把批判理性應用于權威、傳統(tǒng)和習俗時的有效性, 不管這權威、傳統(tǒng)、 習俗是宗教方面的,法律方面的,還是社會習慣方面的,提出問題,要求進行試驗,不接受過去一貫所作所為,或所說所想的東西,已經成為十分普遍的方法論。布洛克(英) 西方人文主義傳統(tǒng)( 1 )根據材料一,指出歐洲社會在對人的判罰方面的主要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 2)根據材料二,指出啟蒙運動提倡的評判原則,并說明其進步之處?!敬鸢浮?( 1 )變化:判罰主體由教士到主權國家;判罰依據由神律為主到法律為主;判罰標準由隨意到固定(或

36、由不具體到具體)。原因: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發(fā)展;民族國家建立;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 2)原則:理性主義(不承認外界的一切權威);進步:既反對神權,又反對專制主義?!窘馕觥俊驹斀狻?( 1 ) 變化: 根據“教士們也有權力決定赦免或是不赦免人的罪行”“主權國家制定法律, 是根據人類個體共存于一個社會的要求來制定的”概括得出判罰主體由教士到主權國家; 根據“這種固人而異的神律, 就是不可預測的規(guī)律”“主權國家制定法律, 是根據人類個體共存于一個社會的要求來制定的”概括得出判罰依據由神律為主到法律為主, 判罰標準由隨意到固定。原因: 根據所學,可從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民族國家建立、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等角

37、度分析總結。( 2) 原則: 根據“把批判理性應用于權威、傳統(tǒng)和習俗時的有效性”得出理性主義;進步:根據“不管這權威、 傳統(tǒng)、習俗是宗教方面的,法律方面的,還是社會習慣方面的”概括得出啟蒙運動既反對神權,又反對專制主義。28.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曾國藩、李鴻章的推動下,18721875 年, 清政府分四批共派120 名 (廣東 84 人,江蘇20 人,浙江9 人,福建4 人,安徽2 人,山東1 人)幼童到美國留學,主要學習軍政、船政、步算、制造諸學。李鴻章、沈葆楨還促成清政府于1885 年三次派遣以福建船政學堂的學生為主體的留學生赴歐洲諸國留學,主要學習造船、駕駛、兵技等。學生出

38、洋后,仍兼講中學,課以孝經、小學、五經及國朝律例等書,還要集中學習圣諭廣訓。中國近代赴歐美與赴日留學教育比較分析材料二清末新政開始后,留學政策上升到國家政策層面并由此得到推廣。1901 年,清政府發(fā)布上諭,命令各省督撫仿照江蘇、湖北等省做法,選擇文理明通之士出國留學。同時,自費留學生如學成獲得優(yōu)等文憑回國,準照官派留學生一體考驗、獎勵和派用。當時清政府認為歐美各國道遠費重,即不能多往,而日本則斷不可不到。赴日留學的中國學生到1905 年底達到8000 余人的規(guī)模。在當時留日學生中,速成科占67%、普通科30%,高等??迫雽W者3%一 4%,進入大學者僅1%。清政府1907 年發(fā)布上諭:(留學生對

39、)國家要政任意要求, 不考事理,肆口詆其,以至無理愚民隨聲附和,奸徒游匪借煽惑,大為世道人心之害。據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晚清卷( 1 )根據材料,概括19 世紀后期留學教育的特點,并指出20 世紀初留學教育的變化。( 2)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 20 世紀初赴日留學熱潮出現(xiàn)的原因,并指出留學教育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敬鸢浮?( 1 )特點:主要由洋務派推動;留學方向主要前往歐美;學生主要來自東部沿海地區(qū);學習內容主要為洋務運動服務;注重對學生的傳統(tǒng)教育與思想灌輸。變化: 留學政策成為國家政策;政府鼓勵自費留學;日本成為留學主要目的地;留學人數(shù)增多;學習形式多樣,且多為速成。

40、( 2)原因:日本經過明治維新漸趨富強;甲午戰(zhàn)敗,民族危機加深,激發(fā)中國學習日本熱潮;政府提倡和鼓勵;日本留學費用低;中日兩國距離接近,語言文字、風俗習慣接近,留學日本較為便利。影響: 吸收并傳播了近代思想文化,有利于近代思想解放和民主革命的發(fā)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窘馕觥俊驹斀狻?( 1 )特點:根據“18721875 年,清政府分四批共派120 名(廣東84 人,江蘇20 人,浙江9人,福建4 人,安徽2 人,山東1 人)幼童到美國留學”“三次派遣以福建船政學堂的學生為主體的留學生赴歐洲諸國留學”得出主要由洋務派推動, 留學方向主要前 往歐美,學生主要來自東部沿海地區(qū);根據“主要學習軍政、船政、步算、制造諸學”“學 習造船、駕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