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中歷史 :1.2 漢代儒學練習 人民版必修3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6/1d710dc4-527c-4c7b-b9d5-a50c5a2eafc0/1d710dc4-527c-4c7b-b9d5-a50c5a2eafc01.gif)
![2012年高中歷史 :1.2 漢代儒學練習 人民版必修3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6/1d710dc4-527c-4c7b-b9d5-a50c5a2eafc0/1d710dc4-527c-4c7b-b9d5-a50c5a2eafc02.gif)
![2012年高中歷史 :1.2 漢代儒學練習 人民版必修3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6/1d710dc4-527c-4c7b-b9d5-a50c5a2eafc0/1d710dc4-527c-4c7b-b9d5-a50c5a2eafc03.gif)
![2012年高中歷史 :1.2 漢代儒學練習 人民版必修3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6/1d710dc4-527c-4c7b-b9d5-a50c5a2eafc0/1d710dc4-527c-4c7b-b9d5-a50c5a2eafc04.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漢代儒學一、選擇題1.在爭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大一統(tǒng)”二者的關系時,下面四種結論,正確的是( ) A政治上的統(tǒng)一確保思想上的統(tǒng)一B董仲舒的學說適應專制統(tǒng)治的需要 C思想上的統(tǒng)一為政治上的統(tǒng)一服務D漢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思想【答案】C【點撥】一種思想能否被統(tǒng)治者所采納,既要看它是否符合時代需求,也要看它是否能迎合統(tǒng)治者的要求。董仲舒發(fā)展了儒家思想,強調(diào)“大一統(tǒng)”和“天人感應”,適應了強化中央集權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對于鞏固國家的統(tǒng)一,有積極的作用,這是漢武帝采取董仲舒主張的根本原因。2.董仲舒認為“天生民性,有善質(zhì)而未能善,于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毕铝袑@一思想理解
2、最準確的是A. 認為民性本善,君權神授B. 感嘆人性本惡,呼喚王道C. 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D. 建議以禮入法,以禮入俗【答案】A【點撥】本題考查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這句話的意思是上天賦予人的本性,有的人天生具有善的素質(zhì)而不能成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樹立王道來教化這些人為善,這是天意啊。由此可知A正確。董仲舒認為沒有天生的善,只有天生的善質(zhì),善質(zhì)經(jīng)過王道教化之后才能成為善,這是天意。因此這一思想體現(xiàn)了人性本善,君權神授。仔細解讀材料,“有善質(zhì)而未能善”說明董仲舒主張“民性本善”,“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意在主張君權神授。正確解讀材料,不難得出正確答案。在董仲舒看來,人之本性存有“善”的潛“
3、質(zhì)”,但未有“善”的體現(xiàn),要使人之善的本性表現(xiàn)出來,就必須有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來教化他們,這是“天意”。這段話的意思概括下就是:民性本善,君權天授?!窘Y束】3.西方有學者認為:“促成中國文明的內(nèi)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許是通稱為儒家學說的道德準則?!辈牧现械摹叭寮覍W說的道德準則”是指A.民貴君輕 B.天人感應 C.三綱五常 D.和諧中庸【答案】C【點撥】注意“儒家學說的道德準則”,只有C是道德準則,D是哲學思想4.西漢時,一大夫隨武帝外出打獵,武帝獵得一頭小鹿,交大夫帶回,路遇母鹿,兩鹿互相哀鳴,引起大夫的惻隱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斷曰:“中感母恩,雖廢君命,徙之可也?!奔创蠓蛐貞涯笎壑椋m然
4、有違君命,但也應減輕處罰。董仲舒的斷案體現(xiàn)的思想是 A“兼愛” B“以仁入法” C“心即理也” D“致良知”【答案】B【點撥】主要提取董仲舒話語的信息,首先是說大夫有惻隱之心,之后由于放了小鹿而減輕處罰。5.“仁義禮制,政之本也;法令刑罰,政之末山。無本不立,無末不成?!边@言淪的基本態(tài)度是 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儒法并用 D.外儒內(nèi)法【答案】C【點撥】材料認為禮(儒)為本,法為末,但是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是儒法并用。6.漢武帝時期以漢民族為主體的文化共同體基本形成。與此相關事件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儒學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B大一統(tǒng)的文化體制形成C民間私人辦學蔚然成風 D選官方式和程序排斥民
5、意【答案】C【點撥】漢武帝時期,雖然也存在著民間私人辦學,但文化共同體的基礎是儒家思想,而以儒家思想為教學內(nèi)容的主要是官辦學校,因此說,民間私人辦學蔚然成風與形成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文化共同體關系不大。正是因為漢武帝重視儒家思想,創(chuàng)辦了太學,以儒家思想為經(jīng)典,因此說,儒學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從而也就使大一統(tǒng)的文化體制形成,這一時期的選官方式是察舉和孝廉,而這也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7.西漢時期,儒學逐漸發(fā)展為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主要原因是A儒學汲取了佛、道的有益內(nèi)容 B適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C“四書”“五經(jīng)”被定為教科書 D影響遠及東亞、東南亞和歐洲【答案】B【點撥】本題考查了學生對西漢儒學發(fā)展為
6、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原因的理解,A.C選項不符史實,D是影響。8“王者承天意以從事”。這體現(xiàn)了 A孟子的“仁政”思想 B茍子的“人之性惡”思想 C董仲舒的“君權神授”思想 D朱熹的理學思想【答案】C【點撥】君主是奉承天運來做事的,反映了“君權神授”的觀點9.中國古代君主有頒布罪己詔的傳統(tǒng)。其內(nèi)容一般是君主反省自己的德行和政策。唐德宗曾頒罪己大赦詔曰:“天譴于上而朕不悟, 人怨于下而朕不知”。與上述思想有關的派別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答案】A【點撥】漢代儒家的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應說,認為,君主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諸侯都要服從天子的統(tǒng)治;如果天子無道,上天便會降災于他。10.有人認為
7、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繼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這一觀點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A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亦覆舟” C認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動搖。D認為人君要愛護百姓,如果殘暴,天將降災禍于他【答案】D【點撥】本題只有C.D項符合董仲舒的思想,其中D項董仲舒天人感應思想繼承了儒家“仁政”思想11.孟子說:“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倍偈嫣岢觥熬龣嗌袷凇?、“大一統(tǒng)”的思想。兩者思想主張的共同點是( ) A主張民貴君輕 B維護統(tǒng)治秩序 C強調(diào)層層分封 D體現(xiàn)以德治民【答案】B【點撥】“君權神授”認為皇帝的權力是神給的,
8、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間行使權力,管理人民。這實際上是一種愚民政策,維護統(tǒng)治秩序的政策。大一統(tǒng)指的是政治、經(jīng)濟、文化、思想等方面空前的統(tǒng)一,也是一種維護統(tǒng)治秩序的政策。12.董仲舒融合先秦以來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學,其思想基礎源于對一部儒家經(jīng)典的新闡釋,該經(jīng)典是 A.春秋 B.論語 C.孟子 D.易經(jīng) 【答案】A【點撥】董仲舒的主要主張是“春秋大一統(tǒng)”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可見他的思想基礎是源自春秋。二、非選擇題13.閱讀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論:材料一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材料二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材料三
9、不尚賢,使民不爭;大道廢,存仁義;法令滋章,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辈牧纤姆驀佬陶?,民之所畏也;重罰者,民之所惡也。故圣人陳其所畏以禁其邪,設其所惡以防其奸,是以國安而暴亂不起。吾以是明仁義愛惠之不足,而嚴刑重罰之可以治國也。引自中國通史參考資料請回答: (1)以上言論都是圍繞什么中心問題展開的?(1分)概括四段材料各自提出的核心主張。(4分) (2)為什么在同一問題上,會出現(xiàn)各種不同的主張?(2分)(3)上述各種主張中,哪一種在戰(zhàn)國時期更能受到各國統(tǒng)治者的重視?(1分)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簡要分析原因。(2分) (4)上述各種主張
10、中,哪一種對后世影響最大?(1分)原因是什么?(2分)【答案】答:圍繞的中心問題:如何治理國家,才能鞏固統(tǒng)治(1分)。材料一主張“德”、“禮”;材料二主張尚賢;材料三主張無為;材料四主張重罰(4分)。答:因為各派代表的階級立場不同(2分)。答:材料四的主張(1分)。因為適應了建立專制主義政治體制的需要和國家走向統(tǒng)一的潮流(2分)。答:材料一的主張(1分)。因為儒家學說經(jīng)過西漢董仲舒的發(fā)揮,適應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的需要,逐漸成為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思想。(2分)【點撥】本題借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觀點來考查如何治理國家的問題;回答各問時注意當時的時代背景及各派所代表的階級利益。14
11、閱讀下列材料:中華文化史(馮天瑜等著)認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表現(xiàn)為“以民本思潮和專制主義為兩翼的百家爭鳴的私學文化”;秦漢以后“定型為以儒學為正宗,兼納百家、融匯釋道的帝國文化”;而“在商品經(jīng)濟有較充分發(fā)育的基礎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葉以前的整個中國社會都相當幼弱?!被卮鹣铝袉栴}:(1)列舉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私學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現(xiàn),并分析這一時期“私學文化”得以產(chǎn)生發(fā)展的根源。(2)概述秦漢至兩宋時期的“帝國文化”的形成過程。(3)指出導致清中葉以前“市民文化”在整個中國社會中相當幼弱的主要原因?!敬鸢浮浚?)表現(xiàn):孔子“以德治民”,孟子“民貴君輕”,荀子“民水君舟”,墨子“兼愛非攻”等。(符合題意要求即可)根源: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發(fā)展);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壞。(2)漢朝:董仲舒發(fā)揮儒家學說,提出君權神授、大一統(tǒng)的理論,漢武帝采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儒家思想開始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 宋朝:程灝、程頤、朱熹等吸收釋、道教義,將儒學發(fā)展到理學階段,鞏固了儒學的主體地位。(3)原因: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阻礙了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強化阻礙了“市民文化”的發(fā)展;八股取士、文字獄等文化思想政策;閉關鎖國不利于中國“市民文化”與西方市民文化的交流、融合?!军c撥】本題考查是思想史的內(nèi)容,第一問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杉木林地買賣合同
- 對講機購銷合同
- 手房中介購房合同
- 網(wǎng)絡工程合同協(xié)議
- 鍋爐采購合同
- 交通行業(yè)智能交通管控方案
- 鋼筋購買銷售合同
- 衛(wèi)星通信系統(tǒng)建設工程承包合同
- 勞動合同和人力資源公司簽訂
- 光伏安裝勞務分包合同
- 《社區(qū)康復》課件-第八章 視力障礙患者的社區(qū)康復實踐
- 透析患者的血糖管理
- 漢堡王行業(yè)分析
- 人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全冊雙減同步分層作業(yè)設計 (含答案)
- 肝硬化“一病一品”
- 2024大型活動標準化執(zhí)行手冊
- 大學美育十六講六七講
- 瀝青拌合站講義課件
- 《快遞實務》 教案 項目三 快遞收件業(yè)務操作、項目七 快遞保價與賠償業(yè)務
- 《逆向建模與產(chǎn)品創(chuàng)新設計》課程標準
- AI時代的藝術創(chuàng)作與表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