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曹操與楊修_第1頁
高三語文曹操與楊修_第2頁
高三語文曹操與楊修_第3頁
高三語文曹操與楊修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曹操與楊修上海市第二中學 包亮教學目標1、通過梳理戲劇情節(jié)和品讀人物語言,理解曹操與楊修復雜而矛盾的人物性格;2、領會劇本通過富有個性特征的戲劇語言刻畫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藝術手法;3、在理解劇本內(nèi)容的基礎上,探討楊修之死的悲劇因素,體會編劇的用心。說明: 曹操與楊修從體裁上看,屬于劇本;從題材上看,屬于歷史故事新編;它所在的第三單元主題是“歷史”。 歷史故事中表現(xiàn)的人物矛盾沖突是學生學習這篇文章的興趣點所在;現(xiàn)代改編中體現(xiàn)的反思是學生學習這篇文章的難點所在。 根據(jù)劇本的特點,擬設計從故事情節(jié)、人物性格和矛盾沖突這三個層面由淺入深地展開解讀,最終挖掘出悲劇因素。 設計理念是,參與和對話。 參與劇本的

2、閱讀訣竅在于假設自己是其中的演員;歷史故事的解讀訣竅在于假設自己是其中的人物。參與意味著設身處地地把自己投入進去。 對話與劇本中的演員對話意味著演出;與歷史中的人物對話意味著思辨;與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對話意味著學習。 教學指導思想是,把課堂變成舞臺。在這個舞臺上展現(xiàn)劇中人物,同時也展現(xiàn)師生自己。教學重點與難點1、重點:品評主要人物的矛盾性格;2、難點:領會楊修之死的社會因素。說明: 1、歷史故事中表現(xiàn)的人物矛盾沖突是學生學習這篇文章的興趣點所在。 在解讀過程中應注意緊扣文本開展分析。三國演義里相關故事是學生所熟知的,這些信息可能干擾課文的解讀,從而使學生忽視課文的新編特點。所以,應強調(diào)從文章中為

3、發(fā)言找依據(jù),牢牢把握住解讀的對象。 2、現(xiàn)代改編中體現(xiàn)的反思是學生學習這篇文章的難點所在。 在反思“有沒有可能避免悲劇”的過程中,學生容易陷入“沒有依據(jù)地假設”誤區(qū),脫離文本虛構(gòu)解決途徑。應注意及時指出錯誤,把討論引導到對性格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大方向上。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導入新課品故事1、導入語:我們這堂課要學的是曹操與楊修,這是一出京劇的選段,曹操與楊修是戲里的兩位主人公。2、提出問題:課文大家事先都預習過了,那么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些什么?兩人的關系怎么樣呢?請你用一些合適的動詞把中間那個“與”字替換掉:曹操(?)楊修3、小結(jié):曹操對楊修的態(tài)度是矛盾的:有愛也有恨,最

4、終恨占了上風。1、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概括故事主要情節(jié)(或人物關系),選用合適的詞語。課堂交流。2、預設答案:(1)殺(2)妒忌(3)懷疑(4)欣賞(5)舍不得殺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劇情;初步感知曹操與楊修的愛恨矛盾,為下一步品評人物性格設置臺階。品人物1、過渡與指導:為什么曹操對楊修是又愛又恨呢?這要從曹操與楊修各自的性格中去找原因。戲劇與小說相比的一大特征在于,它主要通過人物的臺詞來反映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2、提出問題:請快速閱讀課文,邊圈畫臺詞,邊概括一些合適的形容詞放在兩個人的名字前面:(?)的曹操與(?)的楊修(教學重點)3、指導策略:(1)強調(diào)概括與圈畫相結(jié)合,發(fā)言要言之有據(jù),一語中的

5、。(2)鼓勵同學相互補充,相互爭辯。4、小結(jié):曹操與楊修各自的性格都是矛盾的。他們各自性格上的優(yōu)點使得曹操再三地不忍殺楊修;他們各自性格上的缺點又使得曹操不得不殺楊修。1、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圈劃人物對話中的相關語句、提煉人物性格,發(fā)言交流。2、預設答案:曹操(1)妒賢嫉能(2)好猜忌(3)求賢若渴(4)憂國憂民楊修(1)料事如神,但不通人情世故(2)恃才傲主(3)以國家為重品評人物的性格,感悟人物性格的矛盾;為下一步理解人物的悲劇結(jié)局設置臺階。品矛盾1、過渡與指導:帶著“殺還是不殺”的問題,故事在二人最后的對話中達到高潮,走向悲劇性的結(jié)局。戲劇與小說相比的又一大特征在于,它不但可以讀,還可以演

6、、可以看。演員能通過獨特的唱念、表情和動作揭示出臺詞的深意,甚至是臺詞的言外之意。2、提出問題:請大家欣賞京劇名角表演的高潮片斷,同時思考:這個高潮片斷的焦點在哪幾個字眼上?請你再用一些合適的詞把中間那個“與”字替換掉:曹操 楊修(注意中間一個雙向的箭頭)3、指導策略:(1)充分利用京劇片斷,提示學生注意通過演員的唱念、表情和動作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2)抓住“不明白”一詞,追問:他們各自認為對方不明白自己什么?對方真的是不明白么?4、總結(jié):曹操與楊修本來都是出類拔萃的人物,但他們各自的矛盾性格,使他們終于無法攜手共事。最終一個壯志未酬,英年早逝;一個兵敗斜谷,功虧一簣!1、學生欣賞演出片段的

7、錄像,揣摩人物心理、把握矛盾實質(zhì),交流發(fā)言。2、預設答案:(1)“不明白”(2)笑(3)哭3、曹操與楊修的心思其實是“明明白白的”;但他們都不能明白對方,或者說,理智上可能明白了,但情感上各懷苦衷,不愿意認可對方,做出妥協(xié)。感悟楊修之死的悲劇性:曹楊各自的矛盾性格與互不理解最終導致了二人都不愿接受的悲劇性結(jié)局。“品矛盾”實質(zhì)上也是收束前三階段的教學成果。品悲劇1、問題:了解了曹操與楊修的悲劇,我們不妨來設想一下,他們倆有沒有可能避免悲劇的發(fā)生呢?(教學難點)2、指導策略:(1)提示學生,事物的決定因素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一個是內(nèi)因方面,也就是個人因素;另一個是外因方面,也就是社會因素。(2)指

8、導學生,避免沒有依據(jù)地假設。3、總結(jié)語:楊修之死證明了,在封建社會中,知識分子作為一種依附力量,是不可能獨立而具有力量的。事實上,楊修又何嘗不是一個雞肋呢?他是曹操手上一塊食之有味,棄之不可惜的雞肋罷了。作為人才,只有在統(tǒng)治者感到生存危機之時才能被記得,被當作工具來使用;而一旦他才高藝大,稍具主見,便馬上會招來殺身之禍。這恐怕是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最大的悲劇所在吧。在當今社會,該如何避免此類悲劇的再度發(fā)生?這難道不值得我們當代人深思么?1、學生思考引發(fā)矛盾的因素,小組討論,發(fā)言與辯論。2、預設答案:(1)個人因素各自矛盾的性格(2)社會因素兩人懸殊的地位。將思考由現(xiàn)象引向本質(zhì),由文本引向現(xiàn)實,從而揭示這篇作品的現(xiàn)實意義。課后作業(yè)學習反饋三國演義中記載了許多“楊修之死”這樣的耐人尋味而眾說紛紜的故事。在它之前,還有三國志后漢書;在它之后,又有各種戲說、改編、品評文章。課后,請大家從三國演義中選擇一個人物或一個故事,摘抄相關資料;并以“我品三國”為題寫作一篇練筆。搜集資料,閱讀并圈劃摘抄,在此基礎上完成練筆。消化課堂學習中積累的大量“認識副產(chǎn)品”(品評人物的方法、角度、思路和實踐渴望等)。開拓學生的閱讀面與思考面。思路點撥 本文是新編歷史京劇曹操與楊修的節(jié)選,在課前可以組織學生觀摩京劇演出,帶給他們劇本相關概念的感性認識。也可以圍繞“楊修之死”的故事引導學生開展專題閱讀,然后抓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