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 )兩大類。A)的關科學素養(yǎng)與科研方法 題庫(一)單選題:每題 1分,共30 題,只有唯一一個選項正確1、完成方案設計后,就進入了具體實施過程。方案設計一般包括理論型和(A. 實用型 B.實踐型 C.實施型 D.實驗型2、組織材料論證觀點的過程是指( D)。A.集資料 B.定選題 C.修改D.擬初稿3、推進科技進步和創(chuàng)新,下列哪一項不是政府的主要職責。 (C)A. 堅持以政府為導向,整合科研資源為科技創(chuàng)新服務B. 加強科技宏觀管理,營造有利于科技創(chuàng)新的政策環(huán)境C. 重點支持關系國計民生、國家安全和長遠利益的基礎研究和社會公益研究D. 有效整合科研資源,激發(fā)企業(yè)和全社會的創(chuàng)新活力4、科研道德不
2、僅具有協(xié)調人與人、個人與群體的關系的作用,并且還具有協(xié)調( 系的作用。A. 人與自然 B. 人與社會 C. 社會與人 D. 自然與社會5、下列哪個選項不是科研不正之風的特征?( C)A.獨立性 B裙帶性 C.一次性 D.頑固性6、通過授予有限時間內的專有地位是指( A)。A.專利 B.發(fā)明 C.創(chuàng)造 D認證7、為了寫作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做了多年的精心準備,參考了 583 本書,摘錄的各 種材料和統(tǒng)計資料達數(shù)十萬字,這個人是( A)。A 列寧 B 斯大林 C 馬克思 D 恩格斯8、 規(guī)劃綱要明確了今后我國科技工作應把(D )作為未來高技術產業(yè)迎頭趕上的重點。A 發(fā)展能源資源 B 前沿技術 C
3、 天空海洋技術 D 生物技術9、現(xiàn)代重大科研創(chuàng)新實踐帶有( D )的性質和意義。A 局部性 B 地區(qū)性 C 全國性 D 全球性10 、 在制定生物分類系統(tǒng)的過程中, 創(chuàng)立了分類方法, 開創(chuàng)了生物分類學, 促進了生物 進化思想的形成,這個人是( D)。A 亞里士多德 B 維納 C 培根 D 林奈11、(A)是形式邏輯體系的創(chuàng)始人。A 亞里士多德 B 維納 C 培根 D 希爾伯特12 、以科學方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被稱為( D )。A 科學價值觀 B 科學世界觀 C 科學認識論 D 科學方法論13、 科研創(chuàng)新要有(C),才能及早抓住前沿研究課題,使我國科研發(fā)展居于世界領先 水平。A 學術意識 B 創(chuàng)
4、新意識 C 超前意識 D 挑戰(zhàn)意識14 、 方法( Method )與方法論( Methodology )在( A )上屬于兩個不同的范疇。A 認識論 B 價值觀 C 方法論 D 世界觀15 、 報刊論文和( B )共同構成了社會研究的最主要的兩大信息源。A)。A 網(wǎng)絡媒介 B 圖書專著 C 電視媒體 D 廣播媒介16、 關于我國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描述不正確的是(A 能夠滿足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B 關鍵技術自主研發(fā)比例低,發(fā)明專利少C 科技成果轉換滯后,尖子人才比較缺乏D 同發(fā)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17 、 作為調整人與人之間、 個人與集體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是指(
5、A )。A 道德 B 法制 C 愛國主義 D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18 、 在論文的選題方面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選熱門還是選冷門?這就涉及(A )的問題。A 選題的意義 B 選題的環(huán)境 C 選題的條件 D 選題的起點19 、 科學素質的基礎是什么?( A)A 科學知識 B 科學價值 C 科學態(tài)度 D 科學精神20 、 當前科學發(fā)展的主要途徑是指( D)。A 技術科學、人文科學相互滲透與綜合B 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的相互滲透和綜合C 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的相互滲透與綜合D 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的相互滲透與綜合21、對于學術論文的客觀檢測,歷來一向沿用傳統(tǒng)的(D)。這種籠統(tǒng)的模糊印象式方法難以科學地精確
6、反映出不同個性的論文的差別, 既不利于識別人才, 又很難發(fā)現(xiàn)具體 問題。A 社會道德批評方法 B 社會歷史方法 C 原型評定方法 D 等級定性方法22、在正式撰寫學術論文之前,先(C) ,可以極大地幫助作者鍛煉思想,提高構思能力,這一辦法是被長期實踐證明有效的辦法之一。A 集資料 B 定選題 C 擬定提綱 D 擬初稿23、生物與其生存環(huán)境之間相互作用的變化所導致的部分或整個生物群體遺傳物質的 一系列不可逆轉的改變,這是指( B)。A 生物變異 B 生物進化 C 生物滅絕 D 生物產生24 、科研人員道德最基本的行為規(guī)范是指( D)。A 奉獻精神 B 學術精神 C 愛國主義 D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
7、務25 、 在實驗設計中,要使統(tǒng)計量(樣本指標)代表參數(shù)(總體指標) ,除用隨機抽樣方 法縮小誤差外, 重復實驗是保證實驗結果可靠的另一基本方法, 這是實驗設計的另一基 本原則( C )。A 對照性原則 B 隨機化原則C 重復性原則D 典型性原則26 、 隨著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 出現(xiàn)了許多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 已打破了傳統(tǒng)的自然科學 和社會科學的截然分界, 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成為現(xiàn)代科學發(fā)展的重要特點。這是( B)的客觀基礎。A 回溯法 B 移植法 C 比較法 D 綜合法27 、“重復別人的,不搞創(chuàng)新,盲目立項,甚至專門跟著別人后面模仿”的行為屬于(A)。A 科學研究的低水平重復B 學術壟斷C
8、科研成果的虛報造假D 科技著作、論文的剽竊與抄襲28、實驗設計的意義在于用較少的投入獲得較高的產出,其中( C)是實驗設計的首要原則。A 典型性原則 B 重復性原則 C 對照性原則 D 隨機化原則29、學術論文寫作的最主要的基本步驟,需要占用總時數(shù)的約三分之二,這是指(D)。A 集資料和擬初稿 B 定選題和集資料 C 修改和定稿 D 擬初稿和修改30、為了避免傳統(tǒng)學術論文檢測的弊端,可采用(A)檢測法,設計一份社會科學學術論文得分表 。A 定量 B 定向 C 定型 D 定性31、 規(guī)劃綱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確定了( D)的指導方針。A “自主創(chuàng)新、重點發(fā)展、支撐跨越
9、、引領未來”B “自主發(fā)展、重點跨越、創(chuàng)新發(fā)展、引領未來”C “自主發(fā)展、重點超越、支撐未來、引領創(chuàng)新”D “自主創(chuàng)新、重點跨越、支撐發(fā)展、引領未來”32、米勒模擬地球的原始大氣實驗,縮小了艦船、飛機等模型實驗,均采用的是(C)的方法。A 數(shù)字建模 B 信息處理 C 物理模擬 D 計算機模擬(二)多選題 :每題 2 分 ,共 20 題 ,至少有兩個選項正確,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1 、對論文的語言、文字標點符號進行檢驗的標準是什么?( ABCD )A 要符合國家規(guī)范 B 準確 C 鮮明 D 精要2、下列哪項是國際學術會議的結束語句?(CD)A In our paper , we propo
10、sed a new method(novel structure )B This paper comme nts briefly on C In clos ing I want to men tio n very brieflyD The last part of my report will be devoted to3、 對于論文的檢測,從主觀檢測角度看應該注意什么?(ABCD )A 對論文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標題、論點、論據(jù)、論證過程、結論等逐一進行檢驗B 對論文的表述形式進行檢驗C 對論文的語言、符號進行檢驗D 對論文的文字、標點進行檢驗4、 幾何學主要的研究對象是什么?(AB )ABCD )
11、A 空間 B 形狀 C 數(shù)字 D 加減乘除5、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主義道德行為規(guī)范要求科研人員要如何表現(xiàn)?(A 為人民的科研事業(yè)刻苦學習B 努力掌握為人民服務的本領C 對祖國和人民的事業(yè)要有主人翁意識D 對祖國和人民的事業(yè)有歷史責任感6、系統(tǒng)工程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霍爾(A.D.Hall) 提出了三維結構圖是哪三維?( ABC )A 邏輯維 B 時間維 C 知識維 D 理論維7、科研選題的方法有哪些?( ABCD )A 回溯法B 從學科之間或學科內部的“空白區(qū)”或交接處C 從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尋找薄弱環(huán)節(jié)D 從讀書和討論中發(fā)現(xiàn)問題8、對于科研實踐說法正確的是?( ABCD )A 科研實踐是整個學習階
12、段的第一環(huán)B 科研實踐的目的主要是通過實踐來掌握科研的方法C 科研實踐是對前一階段學習的檢驗D 科研實踐是為將來從事科研工作做準備9、農業(yè)技術包括什么?( ABCD )A 良種繁育B 耕作栽培C 土壤和肥料AC)D 病蟲防治10 、下列哪些選項是關于拓撲預測的正確描述?(A 是灰色預測法的一種B 是對某個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大小與時間所作的預測C 是一種全波形預測D 在農業(yè)方面,用在人口、糧食、畜牧業(yè)的相互協(xié)調預測11、廣義的素質包括什么內容? (AECD)A 遺傳素質 B 身體素質 C 文化素質 D 道德素質12 、 20 世紀科技的發(fā)展使科學的發(fā)展趨勢呈現(xiàn)為( ABD )的趨勢。A 分化 B 交
13、叉 C 異化 D 綜合13、 反饋控制方法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BD )A 能保證所獲得的信息系統(tǒng)、客觀、真實、準確和可靠B 能增強可控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C 能保證可控系統(tǒng)對運動目標的跟蹤D 能確??煽叵到y(tǒng)實現(xiàn)最優(yōu)控制ABCD )ABD )14 、在學會會議上, 針對提問者對于學會報告的問題, 報告者的應答策略是什么?A 謙遜 B 從容C 穩(wěn)妥D 完整15 、下列關于參加學術會議及報告前進行的講前演練描述正確的是哪幾項?(A 提高對演講成果的信心B 把演講狀態(tài)調到最佳位置C 修改完善論文內容D 調試相關設備16 、從主觀檢測角度看,論文的檢測應該注意什么?(ABCD )A 對論文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標題、論
14、點、論據(jù)、論證過程、結論等逐一進行檢驗B 對論文的表述形式進行檢驗C 對論文的語言、符號進行檢驗D 對論文的文字、標點進行檢驗17 、實驗效果的內容包括實驗指標的選擇和觀察方法兩個部分,關于指標的選擇涉及哪些要求?( ABCD )A 指標的關聯(lián)性 B 指標的客觀性 C 指標的靈敏度D 指標的特異性18 、哪些方面是學術壟斷的主要表現(xiàn)?(ABC )A 唯我獨準,排斥他人學術觀點B 科研項目壟斷C 借助自己的學術權威,為自己、親屬或他人謀取學術名譽、文化資本和社會地位D 進行學術交流和研討19 、下列哪些選項是國際學術會議的開場語句?(AC)A I am very pleased to have
15、this opportunity to。B First let me express my gratitudeC Now after a short introduction I would like to read to the main part of my paperD The last part of my report will be devoted to。A 分化 B 交叉 C 分析 D 綜合21 、與“與其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意思相同的是( AB)A、方法比知識更重要B、科學知識是點成的金,量終有限;科學方法則是點石成金的手指,可以產生無窮的金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16、樂之者D、科學家不是因為有用才研究自然的,他們研究自然是因為他們從中得到了快樂22、國際學術會議的特點是( AC)A、成員的國際性 B成員的地區(qū)性 C語言的國際性 D討論的激勵性23、社會科學方面的資料包括( ABCD )A 口頭傳說B 音像資料 C 文物圖片 D 圖書報刊24、 科學社團是科技人員按照專業(yè)領域聯(lián)合起來形成的法人團體,可分為(BCD )團體。A 網(wǎng)絡性的 B 國際性的 C 全國性的 D 地區(qū)性的25、 進行科研活動,前期是課題準備階段,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有哪些(AC)?A 科研資料的收集B 科研選題C 文獻閱讀D 整理出研究思路專業(yè)技術人員繼續(xù)教育考試一、單選1. (A 實踐活動
17、)是在各種各樣的科學共同體中進行的,它本質上是共同體的產物。2. (A 科學研究方法 )是在人們解決某些實際問題的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種手段和步驟。3. (A 代表會議)是指針對某一研究領域中的一些重點問題,召集一些相關的代表而舉辦的 學術會議。4. (B 黑箱)是指那些人們暫時無法打開或不允許打開并且也無法直接觀測其內部結構,只 能從外部輸入和輸出來認識的系統(tǒng)。5. ( D 團體定期會)是指學術團體定期組織的主要由本學術團體成員參加的會議,會議周期 短的為半年,長的為一年或兩年不等。6. ( A 信息方法)是現(xiàn)代通信理論、控制論、自動化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等現(xiàn)代科技的綜 合運用。7. (C 反饋
18、控制方法)是利用反饋的手段,對系統(tǒng)進行控制調節(jié),以增強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或實現(xiàn) 系統(tǒng)目標的方法。8. ( D 林奈)在制定生物分類系統(tǒng)的過程中,創(chuàng)立了分類方法,開創(chuàng)了生物分類學,促進了 生物進化思想的形成。9. ( B 社會現(xiàn)實的需要)不斷地給社會科學工作者提出新的課題。10. ( A 阿基米德)第一次把試驗的經驗研究方法和幾何的演繹推理巧妙地結合起來,建立 了著名的杠桿原理。11. 報刊論文和( B 圖書專著)共同構成了社會研究的最主要的兩大信息源。12. 巴門尼德、柏拉圖等人的研究為(A 亞里士多德)創(chuàng)立形式邏輯體系奠定了基礎。13. 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一類系統(tǒng)是指(A 灰色系統(tǒng))。14
19、. 查閱建國后的報刊資料,可以利用(D新華日報)。15. 從閱讀報紙、書刊或其他途徑得來的少量信息出發(fā),加上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識和相關知 識,運用一系列假設性、 創(chuàng)造性的演繹推理, 導出一系列結論,然后在實踐中加以證實的方 法,這是指( C 信息推理術) 。16. 從根本上講,科研課題的產生來自于實踐與理論的(D 矛盾)。1 7. “重復別人的,不搞創(chuàng)新 ,盲目立項 ,甚至專門跟著別人后面模仿”的行為屬于 (A 科學研究的 低水平重復) 。18. 對邏輯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他的著作論邏輯中研究了歸納的人是(A 德謨克利特)。19. 對紅樓夢進行詞頻分析,以了解曹雪芹的語言風格和高鄂的語言風格
20、的區(qū)別以及他 們所代表的時代色彩,這是采用了( A 內容分析法) 。20. 對于長篇小說的分析不宜采用(B 文字結構分析 )。21. 對于學術論文的客觀檢測,歷來一向沿用傳統(tǒng)的( D等級定性方法)。這種籠統(tǒng)的模糊印象式方法難以科學地精確地反映出不同個性的論文的差別,既不利于識別人才, 又很難發(fā)現(xiàn)具體問題。22. 當前的科學技術發(fā)展,呈現(xiàn)高度分化,又趨于一體化的態(tài)勢,(A 多學科交叉)貫通已成為一種普遍的趨勢。23. 讀了元好問全集 ,有他的小說集續(xù)夷堅志 ;而查遍于各種文學史、小說史、論文 索引,都沒有發(fā)現(xiàn)對于這部小說集的論述。這時可細讀原著,如認為確有一定價值、地位, 應予表出,這屬于( D
21、 建設性研究) 。24. 恩格斯曾經指出:方法是研究對象的“ (D 類似物)?!?5. 20 世紀 60 年代我國大慶發(fā)現(xiàn)石油,當時這是國家機密,嚴禁外傳,但日本人卻通過對 我們報紙所發(fā)的有關石油會戰(zhàn)的新聞報道和圖片分析, 加之他們擁有的我國東北的文獻資料, 從而推斷出我國正在何處開采石油、開采量有多大等重要情報。這是采用了(C信息推理術)。26. 方法(Method)與方法論(Methodology)在(A認識論)上屬于兩個不同的范疇。27. 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是( A 力)。28. 規(guī)范高校教師、教授的學術行為真正有力的措施是(C凈化學術環(huán)境)。29. 個人利益服從( B 國家和人民的
22、利益)是科研人員必備的思想品德。30. 公理方法的產生導致了科學史上第一門理論形態(tài)的科學(B 歐幾里得幾何學)的產生。31. 灰色系統(tǒng)方法中, 通過參考序列和比較序列的幾何圖形進行比較分析是指(D 直觀分析) 。32. 灰色線性規(guī)劃法中的線性規(guī)劃是(D 運籌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33. 進行科研課題選題的時候要根據(jù)自己的特長選題,這里所謂特長,是指(B 在科研方面所具有的優(yōu)點) 。34. 決定人的能力發(fā)展的因素是(D 后天因素) 。35. 將知識信息印刷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上的文獻是指( A 印刷型文獻) 。36. 科研后期為材料整理階段,下列各項,不屬于該階段主要任務的是(D 課題研究方向的制定
23、)。37. 科研道德不僅具有協(xié)調人與人、個人與群體的關系的作用,并且還具有協(xié)調(A 人與自然)的關系的作用。38. 科研的客觀條件中, ( D 資料)是最重要的條件。39. 科研人員提高道德修養(yǎng)的根本途徑是( D 科研創(chuàng)新實踐) 。40. 科研人員道德最基本的行為規(guī)范是指(D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41. 科研人員成長和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攻克科研尖端課題的強大的精 神支柱,這是指( C 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 。42. 科研選題包括確定研究( C 方向)和選擇研究課題兩個方面。43. 科研課題的選題一定要從( C 自己的實際條件)出發(fā),不可好高騖遠。44. 科學素養(yǎng)重視( C 科
24、學、技術、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45. 科學的研究方法是在 (A 實踐)中逐漸創(chuàng)造發(fā)展起來的, 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而完善。46. 科學教育的總目標是( D 培養(yǎng)具有科學素養(yǎng)的人) 。47. 科學方法可分為三個層次:各門自然科學中的特殊研究方法,各門自然科學中的一般研 究方法和普遍性的哲學方法。 各層次方法研究的對象和范圍是不同的。 在科學方法的三個層 次中,重點是( A 第二層次科學方法論和第三層次領域特殊研究方法) 。48. 科學研究立足于文獻資料和( A 經驗事實)。49. 科學社團是科技人員按照專業(yè)領域聯(lián)合起來形成并經過必要的程序在政府有關部門登記 的法人團體,下列不屬于科學社團分類的
25、( D 學科性科學社團 )。50. 林興宅以系統(tǒng)方法研究魯迅的阿Q 正傳,較成功地解開了復雜的阿 Q 形象之謎,是運用了( B 移植法)。51. 論文答辯是( B 定量檢測法)的必不可少的程序。52. 李正民借鑒熵定律和耗散結構理論研究文學發(fā)展規(guī)律,提出了“文學散化律”和中國古代 文學史分期的新見解,是運用了( B 移植法)。53. “In conclusion may I repeat . ”是屬于國際學術會議的( D 結束語句)常用語。54. “I would answer your questions as follows .”是屬于國際學術會議的( D 答復語句)常用語。55. “In
26、 our paper, we proposed a new method (novel structure) .”是屬于國際學術會議的( C 內容語句)常用語。56. 馬克思的經濟學著作(C資本論),深刻闡明了資本主義條件下經濟危機的不可克服 性、周期性,指出資本主義必將滅亡的真理。57. 目前文獻檢索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是( A 利用檢索工具書查找法) 。58. 目前,在一般系統(tǒng)方法中的( B 黑箱方法)已成為進行系統(tǒng)辨識的理論基礎。59.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頒布實施的第一年是指(D2006 )。60. 人的高尚道德品質來源于( A 社會實踐) 。61. 人的自信心來源于崇高的( A 理想
27、)。62. 人類最早的研究方法是( D 觀察法)。63. 人的認識、意志、信念、自信、向往和理想、目標、氣質、性格等個性心理特征的總稱 是指( D 心理素質) 。64. 人從本質上講,是( D 自然動物) 。65. 若要使論文寫得條理清晰、脈絡分明,必須要使全文有一條貫穿線,這就是論文的(A主題)。66. 生物與其生存環(huán)境之間相互作用的變化所導致的部分或整個生物群體遺傳物質的一系列 不可逆轉的改變,這是指( B 生物進化 )。67. 實驗設計的首要原則是( A 對照性原則) 。除了受觀察處理因素外,其他影響效應指標的 一切條件在實驗組與對照組中應盡量相同,要有高度的可比性,才能排除混雜因素的影
28、響, 對試驗觀察的項目做出科學結論。68. 實驗對象即受試對象,受試對象的選擇十分重要,對實驗結果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下 列不可以成為醫(yī)學科研的受試對象的是( D 無機物)。69. 上要對學校、科研院所負責,完成各項教學任務及學生的實習實訓工作;下要注意提高 全系教職工、 科研人員的綜合素質, 創(chuàng)造各種學習進修、 學術交流等方面的機會。 這是指 (B 系主任)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70. 提綱的格式一般類似于( B 文摘),要把重點、結論等內容分條列出。71. 推動了人類道德的變化的第一生產力是指( B 科學技術)。72. “This report contains .,first, . s
29、econd, .; finally,”是屬于國際學術會議的 (B 導言語句)常用語。73. 通過編碼將文字和圖像等轉換成二進制數(shù)學代碼,記錄在磁帶、磁盤、磁鼓、光盤等載體上,利用時再通過計算機將其轉換成文字或圖像,供人們閱讀,這是指(C機讀型文獻)。74. 通過對文獻中的詞、短語、概念、主題、字符、句子、段落、人物等進行量的分析,從而比較精確地揭示文獻的內涵及其傳播的信息的實質的一種方法,這是指( A 內容分析法) 。75. 通過源于實際而高于實際的科學抽象,在科學思維中完全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擾,使研究 條件達到或接近理想化程度進行研究的方法是指( D 理想化方法) 。76. 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是
30、( D 元素)。77. 為了避免論文抄襲剽竊或捉刀代筆的可能性,定量檢測法只能反映論文的水平,卻無法 確認作者的真實性,所以( A 論文答辯)是必要的。78. 完成方案設計后,就進入了具體實施過程。方案設計一般包括理論型和(D 實驗型)兩大類。79. “文獻”一詞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早在我國( B 春秋)時期就出現(xiàn)了。80. 我國的科學教育與國外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我們應該改進和加強(D 技術教育) 。81. 我國宋代著名學者 ( D 朱熹) 曾指出:“讀書有疑,所有見, 自不容不立論。 其不立論者, 只是讀書不到疑處耳 !”82. 我國學者鄧聚龍教授繼 20 世紀 60 年代發(fā)表的“去余控制
31、”理論后,在 80 年代初正式提出 的利用數(shù)學模型來處理和研究信息不完備的實際問題時所提出的方法,這是指(A灰色系統(tǒng))理論。83. 狹義的素質是指人的生理上先天形成的特點,又稱為天賦,主要是指神經系統(tǒng)、感覺器 官、運動器官等的特點,其中( D 腦)的特點尤為重要。84. 下列選項中, ( C 一次性)不是科研不正之風的特征。85. 下列屬于文獻調查方法的選項是( C 選題具體化方法) 。86. 下列哪一項不是研究設計的原則( D 唯一性原則) 。87. 下列物質中,最為微觀的是( D 夸克)。88. 下列哪一項不是國際 21 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 教育財富 蘊藏其中提出終
32、身教育的支柱( D 學會生存)。89. 下列各項中, ( A 開場語句)是國際學術會議的常用語。90. 下列各項中,不是學術會議報告一般步驟的是(B 閱讀全文) 。91. 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讀書筆記形式的是(A 全文)。92. 下列各項,不屬于專利申請類型的是(A 食品專利 )。93. 下列所列理論中,不是 20 世紀 40 年代以來相繼誕生的一系列新興的學科的是( D 戲劇 創(chuàng)作論)。94. 學術論文寫作的最主要的基本步驟,需要占用總時數(shù)的約三分之二,這是指(A 集資料和擬初稿)。95. 學術論著個性和風格的形成,需要研究者有敏銳的藝術感受力,這是(D 文學研究)的前提。96. 信息 (in
33、formation) 作為一個科學概念被正式地、明確地提出并經系統(tǒng)的研究,開始于(A 申農的信息論)的產生和發(fā)展。97. 學會會議報告的撰寫提綱的目的是( C 為聽者提供關鍵信息) 。98. 選題方法中的移植法最早是( B 自然)的科學方法。99. 亞里士多德提出了科學知識體系的理論化設想,并創(chuàng)立了相應的邏輯工具( C 公理 方法)。101. 用(C比較法)選題,首先要注意確認屬于同一種類或同一條件、同一關系。102. 用字母符號表示未知數(shù)的值進行運算, 求解各種代數(shù)方程是代數(shù)學的核心內容之一, 這 是指( C 代數(shù))。103. 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為依據(jù)而撰寫的原始文獻,如期刊論文、研究報告
34、、學位論文、 政府出版物等,這是指( A 一次文獻)。104. 以數(shù)學理論為工具進行數(shù)學研究的方法是指( B 數(shù)學方法)。105. 以科學方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被稱為( D 科學方法論) 。106. 營造學術氛圍的直接方式, 也是最能取得立竿見影效果的一種方式, 是( D 學術講座) 。107. 由于計算機一般不能識別原始文獻資料, 利用計算機處理文獻信息時, 必須把有關文獻資料轉換為數(shù)字的形式這種過程就叫做(B 編碼)。108. 一般而言,課題研究中的很多成果是以(C 科研論文 )的形式推出的。109. 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如何,全憑( B 精神)塑造。110. 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指(A創(chuàng)新)。
35、111. 運用數(shù)學分析, 處理和概括與研究系統(tǒng)相關的經驗材料, 得到反映對象的定量關系和運 動規(guī)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或具體算法, 然后結合系統(tǒng)所處的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對數(shù)學模型求解, 并對求得的數(shù)學解進行深入的、 符合實際的討論, 以作出評價和解釋, 形成對問題的判斷和 預見。這是指( D 公理化方法) 。112. 由學術機構組織的、 旨在對某一領域或某一專題大家共同關注或感興趣的研究課題進行 廣泛學術交流的研討形式, 其目的在于為同行學者提供一種集體研討、 充分表述個人觀點一 起共同提高的機會,這是指( D 學術會議) 。113. 要使統(tǒng)計量 (樣本指標 )代表參數(shù) (總體指標 ),除用隨機抽樣方
36、法縮小誤差外,重復實驗 是保證實驗結果可靠的另一基本方法,這是實驗設計的另一基本原則(C 重復性原則) 。114. 研究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詩,應采用(B 心理批評和形式批評模式)分析方式。115. 運用數(shù)理統(tǒng)計學理論和方法來進行設計,以減少抽樣誤差和排除系統(tǒng)誤差,這是指(C統(tǒng)計學設計) 。116. 在中國,早就有“三個臭皮匠 ,頂個諸葛亮”的俗語,這說明人們對( D 合作意義)的認識 源遠流長。117. 在激勵機制中, ( C 物質激勵)具有重要的、主體的作用。118. 在學術上形成了獨特風格并且取得重要成就的研究群體是指(D 科學學派 )。119. 在研究設計中要注意盡可能地在研究設計中采
37、用新觀點、新概念、 新方法及新技術, 特別要注重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是遵循了( B 創(chuàng)新性原則)原則。120. 在研究天文學、 物理學并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 創(chuàng)立了近代實驗方法, 并把數(shù)學方法運 用于科學研究中,開創(chuàng)了近代科學的數(shù)學化進程的人是( D 伽利略)。121. 在實驗研究中, 不僅要求有對照, 還要求各組間除了處理因素外, 其他可能產生混雜效 應的非處理因素在各組中 (對照和實驗組 )盡可能保持一致,保持各組的均衡性,這就是(B隨機化原則) 。122. 作為一種理解性的閱讀, 它不僅要求深入地、 正確地理解文獻的精華部分, 掌握作者的 真實意圖,而且還要求研究人員能夠恰如其分地對文獻予
38、以評價,這是指( C 精讀)。123. 作為調整人與人之間、 個人與集體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是指(A道德)。124. 作為理論論據(jù)的有權威性的資料,如馬列經典著作,這是指( A 理論性資料 )。125. 足資參考的著作和論文是指( B 學術性資料 )。126. 正確的研究方法對于科學技術研究而言,就是確定正確的( B 研究路線)。127. 晝夜交替和季節(jié)變換與( A 地球圍繞著太陽作周年運動并且自轉)有關。128. 周先民用心理分析方法來解釋李商隱的“無題詩” ,揭示了前人所未道的深層心理奧秘, 是運用了( B 移植法)。129. 在實踐中,中國戰(zhàn)國時期秦國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
39、水利工程和中醫(yī)的辨證施治之 道,都是運用( C 系統(tǒng)觀點)的最好例證。130. 中藥種植中培育品系的研究將( D 藥用植物 )列為受試對象。131. 選題時,要從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尋找( A 薄弱環(huán)節(jié))。二、多選1. 比較世界上一些國家的科學教育目標,我們可以看出(ABCD )。A 科學教育的共同特點是采用綜合課程的形式,重視對科學技術的性質的理解, 重視基本概念和原理,重視對事物的聯(lián)系的認識 B 注重對科學、技術、社會三者之間關系的理解 C 強 調學生運用科學的能力,包括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價值觀、判斷力、審美意識,對科學方法的 運用,對社會問題正確的判斷和解決的能力 D 學生的發(fā)展及潛能的發(fā)揮,
40、包括自主性的形 成、個性的發(fā)展2. 從事科研創(chuàng)新工作,要有一個善懷疑的頭腦,善于求異,它包括(ABCD )。A 不盲從 B 不迷信 C 不唯上是從 D 不唯書權威是從3. 從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尋找薄弱環(huán)節(jié),可以從下列(ABD )等方面考慮。A 其成果有無不完備、不深入、不妥當之處 B 某學科領域中,哪些問題尚待解決 C 在已解 決的問題中,有哪些問題需要根據(jù)時代的發(fā)展進行補充或修正 D 當前學術界有較大爭議的 主要問題是什么4. 從哲學角度看,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方法按其普遍性程度可分為的三個層次是(ABC )。A 各門自然科學中的特殊研究方法 B 各門自然科學中的一般研究方法 C 各門自然科學中
41、的 普遍性的哲學方法 D 各門自然科學中的孤立研究方法5. 從制度層面加強科研道德建設的舉措有( ABCD )。A 建立健全相關的制度規(guī)范 B 強化知識產權管理 , 鼓勵原始性創(chuàng)新C 改革人才管理制度 ,促進科研道德建設 D 建立和完善科學的學術管理和評價機制6. 當課題接近結束時,主要的工作是填報項目結題報告,結題報告的要點有(ABCD )。A 根據(jù)課題任務指標,對比闡述任務完成情況 B 以表格或圖示提供具體數(shù)據(jù),附錄相關證明C 對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討論,重點闡述創(chuàng)新點 D 對研究成果的評述,包括先進性、存在的 問題及展望7. 道德的種類繁多,概括起來,分為( ABCD )等等。A 社會公共道
42、德 B 個體道德 C 職業(yè)道德 D 科研道德8. 第二次產業(yè)革命的主要特征是( ABCD )。A 電力技術 B 通信技術 C 化工技術 D 內燃機的廣泛應用9. 對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的過程,以下論述正確的是(ABCD )。A 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的過程是一個對已有知識和以往研究歷程的反思過程 B 學習科學研究 方法的過程是一個分析、分類、歸納、關聯(lián)已有知識的創(chuàng)造過程 C 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的過 程是一個學習、掌握新方法的過程 D 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的過程是一個開拓思路、啟發(fā)思維 的過程10. 對于論文的檢測,從主觀檢測角度看應該注意的是(ABCD )。A 對論文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標題、論點、論據(jù)、論證過程、結
43、論等逐一進行檢驗 B 對論文的表 述形式進行檢驗 C 對論文的語言、文字、標點符號進行檢驗 D 以上都對11. 概念推演的過程可分為( ABCD )等幾個階段。A 借助術語分析對課題涉及的術語內容有了準確的認識后, 研究人員就要尋找在某種程度上 決定術語的那些具體概念B 對上述具體概念的概念特征進行分析,進一步展開課題所涉及的術語的內容C 對具體概念的經驗特征進行分析,使其具有可操作性D 以推演為依據(jù), 搜集資料, 經過分析加工后, 再從較高的水平上返回原有的術語, 以修改、 充實和發(fā)展所研究的概念12. 個性特征的建立的基礎是( ABCD )。A 氣質 B 性格 C 興趣 D 愛好13. 廣
44、義的素質包括( ABCD )。A 遺傳素質 B 身體素質 C 文化素質 D 道德素質14. 根據(jù)文獻加工的層次與深度來劃分,文獻信息源主要(ABC )。A 一次文獻 B 二次文獻 C 三次文獻 D 四次文獻15. 根據(jù)文獻載體的形式分類,文獻信息源主要包括的類型有(ABCD )。A 印刷型文獻 B 縮微型文獻 C 機讀型文獻 D 視聽型文獻16. 國際學術會議的廣域性類型的代表有(ABCD )。A 國際光學工程學會 B 光通信國際會議 C 光電通信國際會議 D 亞太光通信會議17. 國際學術會議是一種學術影響度較高的會議,它的基本作用有(AB)。A 交流作用 B 啟發(fā)作用 C 引導作用 D 以
45、上都對18. 國內外學術會議的參會要點有( ABCD )。A 成果突出、創(chuàng)新性強是參會的基礎 B 提綱簡明、準備充分是報告的前提 C 句法準確、語 言流暢是必備的技能 D 聽懂提問、認真回答是負責的態(tài)度19. 國際學術會議常用語較多,其句法視不同場合靈活多變。下列屬于國際學術會議常用語的是( ABCD )。A 開場語句 B 導言語句 C 內容語句 D 結束語句20. 國際學術會議的基本功能有( AB )。A 對學科發(fā)展的引導功能 B 對學術成果的承認功能 C 對學術的凈化功能 D 對學術的壟斷功 能21. 幾何學主要研究( AB ),通過用少量的幾何圖形和相應的符號表達式來描述立體圖形。A 空
46、間 B 形狀 C 數(shù)字 D 加減乘除22. 鑒別文獻的方法主要有( ABCD )。A 可以把不同研究人員關于同一主題的資料用同樣方法收集起來加以比較, 以驗證它們是否 一致及其差異大小B 可以把不同研究人員利用不同方法、 經過不同的途徑所收集的關于同一研究對象的資料加 以對比,相互印證,以鑒別其全面性與可靠性C 可以分析和研究與文獻有關的原始記錄,如觀察記錄、實驗記錄、訪談記錄、回收的問卷 等,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鑒別真?zhèn)蜠 可以把同一文獻的不同版本或同一主題的相關文獻加以比較, 以鑒別文獻信息的全面性和 可靠性23. 檢驗論文的標準是( AB )。A 要符合國家規(guī)范 B 準確、鮮明、精要 C 主題
47、明確 D 以上都對24. 具體地說,閱讀文獻的技巧包括的內容有(ABC )。A 偵察 B 瀏覽 C 精讀 D 略讀25. 舉行論文答辯,對論文作者的提問可從以下(ABCD )等方面提出問題。A 針對論題和論點的 B 針對論證方法的 C 針對論文中精彩之處的 D 針對論據(jù)的26. 科學的本質是指( ABC )。A 科學是一種認識活動 B 科學是理論化的知識體系 C 科學是一種社會建制 D 科學是一種理 論精神27. 科學精神是對( ABC )的提煉和升華, 也是值得現(xiàn)代人普遍追求的價值理想和行為準則。A 科學態(tài)度 B 科學價值 C 科學規(guī)范 D 科學技術28. 科學精神主要包括( ABCD )。
48、 A 探索求真 B 理性思考 C 嚴謹實證 D 懷疑反思29. 科學方法的研究對象是( ABCD )。A 介紹科學研究的哲學方法和思維科學方法 B 介紹系統(tǒng)方法,從全局的高度建立科學研究 的總體概念 C 討論一些具體領域的科學研究方法D 介紹部分經濟學和社會科學研究方法30. 科學方法是從科學認識過程中總結出來的規(guī)律,下列屬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 學普遍適用的方法有( ABD )。A 歸納法 B 演繹法 C 實驗法 D 分析法31. 科學方法在科學技術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表現(xiàn)在(ABC )。A 科學方法是導致科學發(fā)現(xiàn)的有效手段B 科學方法是促進科學理論形成與發(fā)展的強力催化劑C 科學
49、方法是科學研究程序規(guī)范化和最優(yōu)化的指南D 科學方法是認識世界的唯一方法32. 科學獎勵的主要類型有( ABC )。A 建制承認 B 職業(yè)承認 C 榮譽性承認 D 經濟性承認33. 科學研究方法呈現(xiàn)出的藝術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BCD )。A 藝術美 B 科學美 C 和諧性 D 簡單性34. 科學研究方法的相互關系中,下列對低級簡單方法和高級復雜方法的論述,正確的是 (ABCD )。A 越是高級復雜的科學,其適用的方法就越多,各種方法之間的關系也就越復雜才能獲得較B 在解決客觀實際中的復雜問題時, 必須將各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綜合運用, 為滿意的結果C 低級簡單的方法是高級復雜方法產生、存在的基礎D
50、高級復雜的方法又往往將簡單方法包含在自身之中35. 科學素養(yǎng)核心的共同因素包括( ABCD )。A 對科學技術的理解,包括理解科學技術的性質、概念、原理、過程 B 對科學、技術、社 會三者關系的理解 C 科學的精神和態(tài)度 D 運用科學技術解決日常生活及社會問題的能力36. 科研創(chuàng)新要有“六敢”精神,下列屬于“六敢”精神的有( ABD )。A 敢想前人或他人未想過的研究課題 B 敢說前人或他人未說過的話C 敢于違背規(guī)律和真理 D 敢于和善于克服一切困難去探索真理37. 科研的客觀條件包括(ABCD )。A設備B經費C導師D資料38. 科研發(fā)展與道德進步的關系是(AB)。A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對人類道
51、德的歷史發(fā)展趨勢有影響 B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必將促進新 道德規(guī)范的形成 C 道德的發(fā)展具有相對獨立性 D 道德的發(fā)展具有依賴性39. 科研不正之風的特征有( ABCD )。A 以追逐名利為目的 B 獨立性與裙帶性并存 C 具有極大的潛伏性、隱蔽性 D 具有頑固性和 反復性40. 科研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概括起來主要有(ABCD )。A 教育功能 B 激勵功能 C 凝聚功能 D 輻射功能41. 科研道德失范現(xiàn)象產生原因有( ABCD )。A 利益驅使是科研不正之風產生的直接動力 B 官本位思想的誘導及其后果 C 學術評價制度 不盡合理是科研不正之風的誘因 D 學術批評與監(jiān)督機制不健全為科研
52、不正之風容留了生存 空間42. 科研工作者若要敢于在科研領域頂天立地,需要十四種心理素質,下列選項屬于這十四 種素質之中的有( ABC )。A 要有崇高理想 B 要有濃厚的和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 C 要有不斷求異的心理 D 要有敢于違背規(guī) 律和真理的精神43. 科研前期為課題準備階段,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有(AC )。A 科研資料的收集 B 科研選題的方略 C 文獻閱讀 D 整理出研究思路44. 科研人員道德修養(yǎng)的主要內容有(AB )。A 愛國主義 B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C 職業(yè)道德 D 科研道德45. 科研設計主要是為了保證科研結果具有以下(ABCD )等幾方面的性質。A 有用性 B 獨創(chuàng)性 C 可
53、重復性 D 經濟性46. 檢驗論文的標準是(AB )。A要符合國家規(guī)范 B準確、鮮明、精要 C主題明確D以上 都對47. 科研資料的收集方式有(ABCD )。A 平時對有關文獻的收集積累 B 根據(jù)某一專題進行的文獻檢索和收集C 從論文、綜述或專著中引用的文獻目錄 D 通過其他方式尋找有價值的資料48. 論文的表述形式包括( ABCD )等方面。A 表述 B 描述 C 論述 D 風格49. 論文的表述形式中的表述是指對論文(ABCD )等方面的安排。A 結構 B 重點 C 層次 D 布局50. 論文的表述的要求是( ABCD )。A 一般以詳寫和略寫的區(qū)別來突出重點 B 總體結構要求比例合理,具
54、有形式美 C 各段落之 間的層次關系要一目了然 D 檢驗的標準是邏輯性51. 美國的福斯特、維克多和凱沃夫提出的科學教育目標的特點是(AB )。A 把如何學習科學納入科學教育的目標 B 強調學生個性和潛能的發(fā)展C 規(guī)范學生的思維 D 限制學生的個性發(fā)展52. 內容分析法中的內容分析最關鍵的一步是對內容進行定量處理和計算,以下屬于定量處 理方法的是( ABC )。A 統(tǒng)計各類別在文獻中出現(xiàn)的頻率 B 統(tǒng)計分配給某一類別的篇幅量 C 各類別所展示的詳盡 程度 D 統(tǒng)計抽樣誤差53.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主義道德行為規(guī)范要求科研人員有(ABCD )表現(xiàn)。A 為人民的科研事業(yè)刻苦學習 B 努力掌握
55、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C 對祖國和人民的事業(yè)要有主 人翁意識和歷史責任感 D 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54. 確定科研課題選題的原則有( ABCD )。A 根據(jù)不同的研究目的選題 B 根據(jù)社會需要選題C 根據(jù)學術價值和科學發(fā)展趨勢選題 D 根據(jù)自己的特長選題55. 確定科研課題,一般應從( BCD )等方面考慮。 A 創(chuàng)新性 B 可行性 C 科學性 D 必要性56. 實驗效果即實驗效應,其內容包括實驗指標的選擇和觀察方法兩個部分,指標選擇的要求有( ABCD )。A 指標的關聯(lián)性 B 指標的客觀性 C 指標的靈敏度 D 指標的特異性57. 術語分析一般包括幾個相互聯(lián)系的階段,它們是(A
56、BCD )。A 對與課題有關的術語及其相應的概念進行有目的研究B 通過詞源分析搞清特定術語的來龍去脈C 將課題所涉及的一組術語聯(lián)系起來,研究術語及其所表達的概念D 依據(jù)前幾階段獲得的新資料, 對照選題階段所做的假設和推測, 給每個概念以準確的、 具 體的表述,從而使選題階段的模糊表述明朗化58. “數(shù)學實驗”過程主要包括( ABC )等幾個步驟。A 建立描述系統(tǒng)行為的數(shù)學模型 B 將數(shù)學模型轉化成能用計算機作數(shù)值運算的形式,并依 據(jù)初始條件,使模型在計算機上運轉 C 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D 對實驗對象進行調查59. 團結合作精神受人的( ABCD )等多種因素所規(guī)定和制約的穩(wěn)定的意識傾向,是一種優(yōu) 秀的思想品德。 P64A 知識 B 品德 C 修養(yǎng) D 能力60. 為建立邏輯方法論做出了理論貢獻的科學家有(ABC )。A 泰勒斯 B 亞里士多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匯編
- 第四單元 自然界的水(大單元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上冊同步備課系列(人教版2024)
- 第12課 民族大團結(教學設計)八年級歷史下冊同步備課系列(統(tǒng)編版)
- 第六單元 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單元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八年級歷史下冊新課標核心素養(yǎng)一站式同步教與學
- 兒科護理學習題庫含參考答案
- 第四單元《 參考活動2 研制便攜式羽毛球輔助訓練器》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蘇少版八年級上冊
- 足球腳內側踢地滾球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體育與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 2025年自動氣體滅火系統(tǒng)項目建議書
- 2024商洛市商州區(qū)沙河子鎮(zhèn)商洛陸港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12《紀念白求恩》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冊同步課堂(統(tǒng)編版2024)
- 課件:《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第一講 中華民族共同體基礎理論
- 技術序列學習地圖(2023年)
- 2024年高考政治考試題海南卷及參考答案
- 絕經后無癥狀子宮內膜增厚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24年版)解讀
- 15萬噸水廠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結婚轉戶口委托書
- 超級蘆竹種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具有高經濟價值和廣泛應用前景
- 離婚協(xié)議書模板可打印(2024版)
- JJF(皖) 179-2024 氣體渦街流量計在線校準規(guī)范
- 2024-2025學年部編版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綜合檢測題二
-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導學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