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復習要點02_第1頁
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復習要點02_第2頁
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復習要點02_第3頁
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復習要點02_第4頁
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復習要點0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復習要點 1文言文兩則 1.學弈選自孟子?告子。通過寫弈秋教兩人下棋的事,說明了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故事體現(xiàn)了兩小兒善于觀察,敢于提問,說話有理有據(jù)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3.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稱為“亞圣”。后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鬃邮谴呵飼r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一生的言行被弟子編成論語一書。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yǎng)等。   4.理解句子。   (1)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

2、也。        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回答說:“不是這樣的?!?  (2)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3)孰為汝多知乎?        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5.學弈全文: 學弈(yì)1 弈秋2,通國3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4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為聽5;一

3、人雖聽之6,一心以為有鴻鵠(hú)7將至,思援8弓繳(zhuó)9而射之。雖與之10俱11學,弗(fú)12若之矣(y)13。為14是其15智弗若與(yú)?曰:非然也。 注釋:1、本文選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弈:下棋。 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稱為弈秋。 3、通國:全國。   4、誨:教導。5、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6、之:指弈秋的教導。7、鴻鵠:天鵝。 8、援:引,拉。 9、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 10、之:他,指前一個人。11、俱:一起。 12、弗:不。

4、13、矣:了。14、為:因為。15、其:他的,指后一個人。 學弈全文翻譯: 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他教導兩個學生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學生雖然也在聽弈秋講課,心里卻一直想著天上有天鵝要飛過來,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來。雖然他倆在一塊兒學習,但是后一個同學不如前一個學得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說:不是這樣的。 6、兩小兒辯日全文: 兩小兒辯日16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17,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18日始出時去19人近,而日中20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21日中則如盤盂(yú)22,此不為遠者小而近

5、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ng)滄涼涼23,及其日中如探湯24,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25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26多知27乎?” 注釋:16、本文選自列子?湯問。17、辯斗:辯論,爭論。18、以:認為。 19、去:離。20、日中:正午。 21、及:到。 22、盤盂:盛物的器皿。圓者為盤,方者為盂。 23、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 24、探湯:把手伸向熱水里。意思是天氣很熱。湯:熱水。 25、決:判斷。26、汝:你。 27、知:通“智”。    兩小兒辯日全文翻譯: 有一天,孔子到東方游學,看到兩個小

6、孩為什么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么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而中午時要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看起來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   

7、60; 孔子也不能判斷是怎么回事。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2匆匆   1.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他的作品還有綠、背影。   2.文章緊扣“匆匆”,寫了時光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3.課文運用了擬人、比喻、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開頭、結尾都用了設問句,首尾呼應,突出時間來去匆匆的惋惜和無奈的強烈情感。   4.寫出珍惜時間的語句。  (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5.句子理解: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

8、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榮枯是時間飛逝的痕跡?!拔覀兊娜兆訛槭裁匆蝗ゲ粡头的??”運用設問的方法,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作者運用比喻,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大海。表現(xiàn)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愁緒。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經意中來去匆匆。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

9、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時間匆匆而去的形象化為“如輕煙”“如薄霧”,比喻獨特,聯(lián)想新奇。輕煙、薄霧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縱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時光的流逝。 3桃花心木    1.桃花心木的作者是林清玄,我們學過他的和時間賽跑。文章借樹的生長比喻人的成長。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huán)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的重要意義。   2.樹的生長“不確定”指老天下雨,種樹人澆水沒規(guī)律。人生活的“不確定”指生活中不可預知的坎坷、曲

10、折、磨難。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尋找水源、拼命扎根,就能長成百年大樹,顯示出勃勃生機。人在不確定中生活,經歷風雨和磨難就能成為意志堅強有所作為的人。樹似人,人如樹,這篇文章是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   3.表達文章主旨句子是“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边@句話的意思是只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為堅強的人,有所作為的人。 6北京的春節(jié)   1.本課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   2.文章詳細描述過春節(jié)的三次高潮:(1)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2)初一男

11、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招待客人,小孩逛廟會。(3)十五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   3.課文按時間順序,對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節(jié)三部分寫得詳細,其它部分寫得簡略,這樣寫的好處是:點面結合、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4.本課突出的表達方法是以時間為順序,有詳有略。 10十六年前的回憶    1.本文是李大釗同志的女兒李星華寫的一篇回憶錄,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業(yè)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除開頭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后的順序來敘述的。全文前后照應、首尾連貫,使整篇文章

12、顯得緊湊,同時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親的被害記在心里的感情。 2.本文按時間順序寫了四件事: (1)被捕前,李大釗同志堅持革命工作。 (2)被捕時,李大釗同志從容鎮(zhèn)定。 (3)法庭上,李大釗同志與敵人作斗爭。 (4)被害后,李大釗的妻兒悲傷的情形。 3.課文前后照應有多處 (1) 我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         后來聽母親說為了避免黨組織被破壞,父親只好把一些書籍和文件燒掉 作用:使讀者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的更清楚,得到的印象、感受更深刻。 (2) 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那是我父親的被難日

13、       我低聲對母親說:“媽,昨天是4月28日?!?作用:突出了作者對父親被害這件事印象深刻,表達了對父親的深深懷念。 (3) 工友閻振三一早上街買東西,直到夜里還不見回來。       在軍警中間,我發(fā)現(xiàn)了前三天被捕的工友閻振三。 作用:使讀者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更清楚,印象更深刻。 4.理解句子 (1)那年春天,父親夜里回來的很晚。每天早晨出去了。  體現(xiàn)了他對革命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 (2)局勢越來越嚴重他的朋友勸他離開北京,母親也幾次勸他  李大釗同志把革命看的

14、比生命重要,體現(xiàn)了他堅決無私和大無畏的精神。 (3)他們奪下父親的手槍父親保持著他慣有的嚴峻態(tài)度  表現(xiàn)了李大釗在敵人面前的鎮(zhèn)定、從容和大無畏的精神。 (4)在法庭上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fā)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沒戴眼鏡”和“亂蓬蓬的長頭發(fā)”說明了李大釗遭受了苦刑;“平靜”說明了他經歷殘酷的折磨后依舊堅強;“慈祥”表現(xiàn)了李大釗對親人的愛護。 (5)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他對革命事業(yè)的信心 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充滿信心,所以在極端困難、危險的情況下,能夠坦然自若,不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屈服,也不因親人的喊聲、哭聲而憂傷,他用安定

15、沉著影響親人,使他們化悲傷為力量。 12為人民服務  1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備團追悼張思德會議上所做的演講,是一篇議論文。 2.文章從三方面說明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1)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 (2)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3)搞好團結,克服困難,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14賣火柴的小女孩 1.課文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話,他的作品還有:海的女兒、丑小鴨、拇指姑娘。本課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 2.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暖和的火爐,是因為她十分寒

16、冷,渴望得到溫暖;第二次擦燃火柴,她看到噴香的烤鵝,是因為她十分饑餓,渴望得到食物;最后擦燃整把火柴,她看到了慈祥的奶奶,是因為她想把奶奶留住,和奶奶一起飛走,遠離寒冷、饑餓、痛苦。 3.文章之所以打動,是因為作家巧妙的表達方法:寫實和寫虛交替進行,美麗的幻想和殘酷的現(xiàn)實交替出現(xiàn)。 4.寫出下面兩段話的理解。 (1)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小女孩離開人世在美妙的幻覺中死去了,小女孩只要活在這個世界,就只有寒冷、饑餓和痛苦。 (2)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曾經”指的是火柴擦燃后的幻想。前一個“幸?!敝感∨⑴R死前在美好的幻想中度過的,是幸福

17、的;后一個“幸?!敝感∨⑺篮缶蜎]有寒冷、饑餓和痛苦,就徹底幸福了。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貧富懸殊的社會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 15凡卡   1.本文的作者是俄國作家契訶夫,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反映了沙皇統(tǒng)治下,俄國社會中窮苦兒童的悲慘命運,揭露了當時社會制度的黑暗。 2.本文由作者的敘述、信的內容、凡卡的回憶和想象三部分穿插組成的,凡卡在信中通過吃不飽,睡不好,挨打、受人欺負三方面寫了學徒生活的痛苦,并回憶了鄉(xiāng)下生活的兩個情景:爺爺守夜的情景和過圣誕節(jié)的情景。 3.文章表達上的特點是: (1)講凡卡的悲慘遭遇時,作者的敘述,凡卡的信和寫信過程中的回憶,三部分內容穿

18、插組成; (2)采用了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3)課文以凡卡的夢結尾,暗示了他愿望的破滅,給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們對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對黑暗社會的憤怒。   第16課  魯濱孫漂流記的梗概部分按魯濱孫歷險的時間順序記敘,寫了“遇險島上”、“建房定居”、“養(yǎng)牧種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國”,讓我們初步了解了魯濱孫在荒島戰(zhàn)勝困難、謀求生存的非凡經歷,表現(xiàn)了魯濱孫(不畏艱險、機智堅強、聰明能干)的特點。 (喜歡這個人物的理由:魯濱孫在嚴酷的現(xiàn)實面前,戰(zhàn)勝了種種困難,頑強生存下來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第17課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文學大師馬克?吐

19、溫的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國讀者的喜愛,歷經百年,魅力不減。梗概圍繞“歷險”寫了湯姆的五次歷險。突出地表現(xiàn)了湯姆(敢于探險、追求自由)的性格特點。   湯姆?索亞歷險記和魯濱孫漂流記中的寫作方法: 細節(jié)描寫使人如臨其境; 生動的語言描寫使人如聞其聲; 心理描寫讓人了解事情背后的變化; 側面烘托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鮮明; 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寫使文章條理清楚等。 回顧  拓展四 1、日積月累。 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邁哈福茲平民史詩 眼淚無法洗去痛苦。(冰島)拉克司內斯冰島之鐘 最偉大的見解是最樸實的。(英國)戈爾丁蠅王 人是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著的。(蘇聯(lián))靜靜的頓河 守信是一

20、項財寶,不應該隨意虛擲。(哥倫比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錘的打擊,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爾飛鳥集 只有那些勇敢鎮(zhèn)定的人,才能熬過黑暗,迎來光明。(危地馬拉)阿斯圖里亞斯(玉米人) 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課就是打不敗他。(美國)海明威老人與海 六下語文課文復習資料 第一課文言文兩則 1、背誦課文,默寫。 2、知識點: 學弈選自孟子. 告子,學弈這個故事,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 湯問,這個故事體現(xiàn)了兩小兒善于觀察,說話有理有據(jù)以及孔子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3、注釋 (1)字、詞: 弈:下棋。  

21、; 通國:全國。   誨:教導。   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鴻鵠:天鵝。   援:引,拉。   俱:一起。   弗:不。   矣:了。   為:因為。 其:他的,指后一個人。 辯斗:辯論,爭論。   以:認為。   去:離。   日中:正午。   及:到。 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   探湯:把手伸向熱水里。意思是天氣很熱。

22、   湯:熱水。   決:判斷。   孰:誰。   汝:你。 文中幾個“之”的意思 (2)句子: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譯)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說:不是這樣的。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譯)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孰為汝多知乎? (譯)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3)譯文: 學弈 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他教導兩個學生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學生雖然也在聽弈秋講課,心里卻一直想著天上有天鵝要飛過來,想要拉弓引箭把它射下來。雖然

23、他倆在一塊兒學習,但是后一個學生不如前一個學得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治理不如別人好嗎?說:不是這樣的。 兩小兒辯日 有一天,孔子到東方游學,看到兩個小孩為什么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么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 而中午時要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看起來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這不是進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 孔子也不能判斷是怎么回事。 兩個

24、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第二課匆匆(散文) 1、背誦課文。 2、知識點: 匆匆的作者是著名散文大師朱自清,他的散文名篇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本文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3、理解句子: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枯榮是時間飛逝的痕跡?!拔覀兊娜兆訛槭裁匆蝗ゲ粡头的兀俊笨此圃趩?,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2)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

25、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比喻句。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時間消逝得那么快,無聲無息,無影無蹤,表現(xiàn)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愁緒。 (3)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排比句。作者從人們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經意中來去匆匆。 (4)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 比喻獨特,聯(lián)想新奇。日子就是如此稍縱即逝。 4、背誦明日歌。 5、有關珍惜時間的句子: (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3)黑發(fā)不知

26、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第三課桃花心木(寫作特點:借物喻人) 1、背誦第4、13、14自然段。 2、句子的理解: (1)奇怪的是,他來得并沒有規(guī)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這句話寫種樹人的奇怪做法。有兩點奇怪:一是來的時間不確定,隔三差五,或十幾天來一次;二是澆水的量不確定,時多時少。作者桔樹苗的生長,來比喻人的成長,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huán)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2)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27、。 這里的“不確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預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難。只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為堅強的人、有作為的人。 (3)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因為種樹人來的目的就是讓樹木適應環(huán)境,把很少的養(yǎng)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經得起風吹雨打的鍛煉,學會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壯成長。如種樹人所愿,現(xiàn)在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說明他種樹成功了。 回顧. 拓展一 1、        日積月累:人生哲理的格言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28、0;      師說 (2)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左傳 (3)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              墨子 (4)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      傳習錄 (5)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

29、160;    文心雕龍 2、邯鄲學步比喻一味模仿別人,不僅學不到本事,反而把原來的本事也丟掉了。 第六課北京的春節(jié) 1、背誦第7、11、12自然段。 2、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滿族人,代表作駱駝祥子、我這一輩子、四世同堂、正紅旗下等。老舍的語言風格:北京韻味,通俗明白,幽默詼諧。 3、北京的春節(jié)是按時間順序寫的。 時間        自然段        風俗習慣     

30、   詳略安排 臘月初旬到年底       16        熬臘八粥;泡臘八蒜;吃糖;大掃除;購置年貨        略寫 除夕        7        家家燈火通宵,炮聲不絕,吃團圓飯,守歲   

31、     詳寫 初一        89        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        詳寫 初六        10        店鋪開張;伙計輪流去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

32、60;       略寫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        1112        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        詳寫 正月十九        13        春節(jié)結束,小孩上學,

33、大人忙活        略寫 像這樣詳略得當?shù)亟榻B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習俗,好處是點面結合,重點突出,主次分明,使北京的春節(jié)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顧. 拓展二 1、日積月累 (1)元日宋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2、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3、元日寫的是除夕時的情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寫的是中秋時的情景。我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還有清明、端午、乞巧節(jié)等。描寫我

34、國傳統(tǒng)佳節(jié)的詩句有:“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等。 第十課十六年前的回憶(回憶錄) 1、背誦第5、7、17、19、22自然段。 2、十六年前的回憶通過對李大釗的回憶,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后的順序來敘述的。被捕前寫父親燒掉文件和書籍,工友閻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式的險惡與處境的危險;被捕時寫了敵人的心虛、殘暴與父親的處變不驚;法庭上描寫了李大釗的鎮(zhèn)定、沉著;被害后寫了全家的無比悲痛。 文章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業(yè)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 3、理解句子: (1)父親是很慈祥的,從來沒罵過我們,

35、更沒打過我們。我總愛問父親許多幼稚可笑的問題。他不論多忙,對我的問題總是很感興趣,總是耐心地講給我聽。這一次不知道為什么,父親竟這樣含糊地回答我。 從這句話看出父親平常非常慈祥,有耐心;而這一次卻是不耐煩地,含糊地回答我,這是因為當時的局勢十分嚴重,不是和孩子談心的時候,而且這件事并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這里寫出了李大釗對待親人慈愛與對待工作認真嚴肅。 (2)局勢越來越嚴重,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他的朋友勸他離開北京,母親也幾次勸他。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你要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離開呢?”母親只好不再說什么了。 李大釗把革命工

36、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表現(xiàn)了他對革命高度負責的的精神。 (3)在法庭上,我們跟父親見了面。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fā)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父親雖受敵人的折磨,但依舊沉著、慈祥。“沒戴眼鏡”“亂蓬蓬的長頭發(fā)”說明敵人對李大釗施了重刑,“平靜”說明李大釗經歷殘酷的折磨后依舊堅強,“慈祥”體現(xiàn)了李大釗對親人的愛。 4、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與開頭的聯(lián)系是:首尾呼應。這樣寫的好處:使文章顯得非常緊湊,同時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親的被害牢記在心的思想感情。 第十二課為人民服務(議論文) 1、背誦全文。 2、為人民服務是一篇議論文,議論文一般包含論點、論

37、據(jù)、論證三個要素。本文的作者是毛澤東,是為紀念張思德所作的演講。文章開頭就鮮明地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宗旨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然后結合當前的實際,從三個方面說明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一是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二是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三是搞好團結、克服困難、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3、理解句子: (1)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文章開篇就點明主題。 整段話表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和革命軍隊的

38、根本宗旨。我們的隊伍不管在什么時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百分之百地為人民服務。完全的意思:除了為人民服務,沒有別的目的;徹底是貫徹到底的意思。 (2)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zhàn)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這句話的意思是,革命隊伍的人是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走到一起來的。因此,不論是干部對戰(zhàn)士,還是戰(zhàn)士對戰(zhàn)士,都要互相關心、愛護和幫助。這樣才能更好地團結起來,共同奮斗,實現(xiàn)我們的目標。 4、共幾句?每句話說的是什么意思?句與句是怎樣連起來的?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

39、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 這段話共3句話。第一句是講我們要歡迎批評,第二句話是講我們歡迎任何人的批評,第三句話是講我們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確的批評。句與句之間聯(lián)系緊密,意思層層遞進。再抓住這段話中的關聯(lián)詞語分析,我們可以進一步明確:衡量批評正確與否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確的批評的目的也只有一個,就是為人民服務。 回顧. 拓展三 1、囚歌,作者:葉挺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 我應

40、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2、紅巖中的人物有:江姐、許云峰、華子良、小蘿卜頭 革命題材的小說 鐵道游擊隊,作者劉知俠;紅日,作者吳強;小兵張嘎,作者徐光耀;小游擊隊員,作者王愿堅;赤色小子,作者張品成。 第十四課賣火柴的小女孩 1、背誦1、2、3、5、6、7、9、10、11、12自然段。 2、這篇課文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話,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特點:寫實和寫虛交替進行,美麗的幻象和殘酷的現(xiàn)實更迭出現(xiàn),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慘命運。 拇指姑娘、海的女兒、丑小鴨也是安徒生的作品。 3、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重點寫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眼前出現(xiàn)了四次幻景。第一次看到了溫暖

41、的大火爐,因為小女孩非常寒冷,她渴望得到溫暖。第二次看到了噴香的烤鵝,因為小女孩非常饑餓,她渴望得到食物。第三次看到了美麗的圣誕樹,因為小女孩非常痛苦,她渴望得到歡樂。第四次看到了慈祥的奶奶,因為小女孩非常孤獨,她渴望得到疼愛。 4、理解句子: (1)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小女孩離開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覺中死去了。再也不用忍受寒冷、饑餓和痛苦了。 (2)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兩個“幸?!钡暮x? ) 前一個“幸福”是小女孩臨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過的,是幸福的;后一個“幸福”是小女孩死了就沒有寒冷、饑餓和痛苦了,就徹底幸福了

42、。通過這兩個“幸?!?,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壓抑心頭的滿腔悲憤,感受到作者對窮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對貧富懸殊社會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 第十五課凡卡 1、背誦第6、8、21自然段。 2、課文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反映了沙皇統(tǒng)治下俄國社會中窮苦兒童的悲慘命運,揭露了當時社會制度的黑暗。 凡卡在信中向爺爺傾訴自己難以忍受的悲慘的學徒生活,再三哀求爺爺帶他離開這兒,回到鄉(xiāng)下去,并回憶了鄉(xiāng)下生活的兩個情景:一是爺爺守夜的情景;二是過圣誕節(jié)的情景。 本文在表達上有兩個特點:第一,講凡卡的悲慘遭遇時,作者的敘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寫信過程中的回憶三部分內容穿插起來,互相映襯。第二, 采用了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回顧. 拓展四 1、日積月累。 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邁哈福茲平民史詩 眼淚無法洗去痛苦。(冰島)拉克司內斯冰島之鐘 最偉大的見解是最樸實的。(英國)戈爾丁蠅王 人是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著的。(蘇聯(lián))靜靜的頓河 守信是一項財寶,不應該隨意虛擲。(哥倫比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錘的打擊,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爾飛鳥集 只有那些勇敢鎮(zhèn)定的人,才能熬過黑暗,迎來光明。(危地馬拉)阿斯圖里亞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