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第五單元_第1頁
四年級語文第五單元_第2頁
四年級語文第五單元_第3頁
四年級語文第五單元_第4頁
四年級語文第五單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 五 單元計劃教材分析:本組教材以“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為專題,選編了精讀課文長城頤和園、略讀課文秦兵馬俑,3篇課文都配有精美的實景或?qū)嵨飯D片,展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魅力,是引領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一扇扇窗口。教材中的“資料袋”,語文園地中圍繞文物保護展開的口語交際,以寫導游詞為內(nèi)容的習作,“寬帶網(wǎng)”建議學生繼續(xù)搜集關于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資料教材中安排的這些語文實踐活動,都是圍繞本組專題展開的,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聽、說、讀、寫、查(資料)等活動中,在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盡可能多地了解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激發(fā)探究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培養(yǎng)自覺保護文物

2、古跡和風景名勝的意識與習慣。教學本組時,要將感悟課文理解內(nèi)容、認識事物增長見聞、品味語言領悟?qū)懛ā⑻找鼻楦惺艿窖盏确矫嬲掀饋?,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留心文章表達的方法。教師應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閱讀積累和旅游經(jīng)歷,將圍繞這一專題進行的資料搜集、整理、閱讀、交流分享等活動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并延伸至整個學期以至今后的學習生活之中;提倡學生建立“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之旅”專用資料袋,或?qū)⑺鸭降馁Y料放入本學期的“語文資料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交流相關的圖片畫作、詩詞楹聯(lián)、故事傳說等,不斷感受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魅力。教學目標:1.認識23個生字,會寫24個生字。2.了解長城

3、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激發(fā)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4.想象兵馬俑的神態(tài)與氣勢,激發(fā)民族自豪感。5.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教學重點:1.認識23個生字,會寫24個生字。2.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教學難點:1.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激發(fā)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2.想象兵馬俑的神態(tài)與氣勢,激發(fā)民族自豪感。3.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單元課時安排:17 長城 2課時18 頤和園 3課時19

4、 秦兵馬俑 1課時語文園地五 4課時合計: 10課時課 時 計 劃教學內(nèi)容或課題:17 長城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2.過程與方法: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lián)想。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教學重點:圖文結(jié)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感悟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是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展開想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教學難點。教學方法:自讀自悟,討論交流教具與學具:生字卡片教學過

5、程:設計思路一、展示資料,交流信息1.分小組展閱和簡介搜集到的有關長城的資料與信息,并確定在全班交流的小組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2.全班交流,分享信息。可用多種方式交流與展示。對學生的資料和信息老師應給予充分肯定,對于其來源作適當?shù)淖穯枴?鼓勵學生將圖片和資料整理好辦展覽或?qū)??對于已去過長城的學生,鼓勵他們談談自己的經(jīng)歷和印象。老師再概述長城的特點、影響與魅力(順勢引入書中的長城)。二、感知課文,識寫生字1.板書課題。要求學生結(jié)合文中的背景圖或插圖再讀課文,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再抓住課文景奇文美情濃的特點,從激發(fā)學生當解說員人手,引發(fā)學生與課文形成真情互動。2.引入識字(要當好解說員,必須從正確、流

6、利讀課文起步)。a識:如易讀錯字:“峻”不能讀成jn,“峪”不能讀成y,“屯”不能讀成tn;能巧記字:“嘉”用形聲法,“嘹”可用意合法組成“嘹望”來識記等。老師用多種形式對生字特別是難記難識字進行強化。 b寫:老師對學生已寫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點撥即可,如“嘉”字的“吉”下不能少兩點,“隔”中門字里的部分兩點一橫一豎不能多寫一橫;其次要強調(diào)把字寫的工整好看;更正寫字本上的錯別字。練讀課文,朗朗上口三、重點在讀正確、流利、熟練上下功夫。1.反復自讀,細心琢磨,初步讀出語言的流動感;同桌互讀,相互指點,初步讀出語言的靈動感。2.自由展讀,共同欣賞,互評提高,在難讀處老師作適當點撥,同時,要關注讀

7、書發(fā)展慢的學生,多給機會他們展示自己的進步。字詞是構建語文大廈的基石,識字教學不能放松。在讀通、熟讀的基礎上感知文本中的長城之偉大。讓學生入情入境,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布置作業(yè):1.預習作業(yè):熟讀課文,看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進行描述的。2.課后作業(yè):寫生字;朗讀課文,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板書設計: 遠: 長 龍 長城 近:高 大 堅 固 ( 偉大奇跡) (氣魄雄偉)   聯(lián)想:血 汗 和 智 慧 課后反思:課 時 計 劃教學內(nèi)容或課題:17.長城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

8、,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2.過程與方法: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lián)想。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教學重點:圖文結(jié)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感悟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是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展開想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教學難點。教學方法:點撥教學和朗讀教學教具與學具: 教學過程:設計思路一、復習生字詞二、創(chuàng)設情境,放開品讀1.由學生交流怎樣進一步讀書。老師圍繞“解說”引導激發(fā)。一是要讀出理解,讓文本語言承載的意旨觸摸學生的心靈;二是讀出感悟,變話為畫,讓文本語言激蕩學生的精神,引發(fā)情感共鳴。從而

9、使學生體會到只有這樣才可能當一個有魅力的解說員。2.自選方法,自讀自悟。一是要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和見解;二是在自己最想讀的句段上多讀,讀出自己的感悟和想象。三是注意作者幾個觀察點。教師融入學生之中,和學生同讀共品,人情人境,不斷生成與發(fā)展。重點可放在第三段上。第一段:讀文看圖,看圖讀文。讀中一觀山勢崇山峻嶺;二看長城蜿蜒盤旋;三想畫面氣勢飛揚、雄偉壯觀。注意結(jié)合地圖讓學生感受長城的長。問:讀了這段,你們有話想說嗎?第二段:讀文解圖,認識長城。 問:從這段中你們讀出了什么?一是讓學生了解長城的結(jié)構,可由學生板圖標注理解;二是讓學生了解長城的歷史作用,可圖文對照講述(對其作用可適當拓展,或由學生簡

10、說,或由老師簡介);三是讓學生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第三段:走上長城,體驗偉大。a相機抓住學生的第一句朗讀:在品味“站”“踏”“扶”中,多形式地引導學生在讀中一步步融進作者的思緒與情感。你是怎樣走上長城的?(在被深深吸引中、在忘情的觀賞中、在無比的激動中不知不覺地走上長城的)這時,你腦海里出現(xiàn)了什么?古代人民修建長城的情景(自然地不容你不想)。b朗讀第二句話,讓學生充分感受工程的浩大,充分想象施工艱難,充分體會古代勞動人民所付出的代價。此時,你面對的是什么?讓學生走人情境:體會腳下陡峭的山嶺、肩上沉重的條石。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感受?長城偉大,古代勞動人民更偉大。c指名讀第三句,讓學生抓住“多少”

11、“才”品味、想象:你們從“多少”這個詞想到了什么?從“才”上體會到什么?更進一步激發(fā)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美之情。所以說第四段:抓住“氣魄雄偉”“偉大”引導學生讀出精神豐收、讀出無比自豪。如果學生入文時直奔第三段,可在讀第二句時引入第二段讀悟,再回到第三段;第一段也可最后誦讀。)3.走出文本,抒發(fā)情懷。學生讀了課文,精神世界一定不能平靜,讓學生用自己的全部情感對著長城:a、說(喊)一句自己最想說的話;b面對長城這份世界遺產(chǎn),你們想到了什么?三、解說長城,拓展延伸1.解說:a自主準備,小組練習??梢越庹f全文,也可解說某一部分;可以照文本講,也可適當增減用自己的話講。b展示風采,解說交流。對著長城掛圖

12、、圖片展覽或影像講。以評價推波助瀾。2.積累:摘抄自己最喜歡的精彩詞句。3.拓展:自讀文后“資料袋”的內(nèi)容,搜集相關資料并擇其一處寫成百字景點簡介,準備舉行“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風景名勝展示會(可安排12課時結(jié)合“寬帶網(wǎng)”進行)。從朗讀中感悟作者認真觀察的態(tài)度和寫作方法。感悟運用對比、擬人來突出特點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用詞的生動、準確。總結(jié)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創(chuàng)設由內(nèi)化到外化的轉(zhuǎn)換實踐活動,讓學生切實地學好語言和表達方法。布置作業(yè):1.預習作業(yè):讀18頤和園,了解課文內(nèi)容。 2.課后作業(yè):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板書設計 遠: 長 龍 長城 近:高 大 堅 固 ( 偉大奇跡) (氣魄

13、雄偉)   聯(lián)想:血 汗 和 智 慧 課后反思:課 時 計 劃教學內(nèi)容或課題:18 頤和園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認識“頤、聳、閣”等7個生字,會寫“殿、廊、柱”等11個生字,理解并會書寫“神清氣爽、金碧輝煌、滑過、隱隱約約”等詞語。2.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賞美愛美的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背誦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和摘抄最感興趣的詞句。3.情感與態(tài)度價值觀: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教學重點: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教學難點:難點借助課文,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

14、感。教學方法:引導探究,自讀自悟,討論解疑 教具與學具: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思路一、導入新課。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教師板書課題)那里有著名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等人文景觀。今天就讓我們尋著作者的足跡,一同來飽覽頤和園的美景。二、出示幻燈片,認識頤和園的幾個著名景觀,從直觀入手,對頤和園的美景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有條件的可以給學生播放有關頤和園的風景教學錄相片。或出示一組有關頤和園名勝風光圖片。)三、學生輕聲讀課文,用筆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劃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四、學習生字和要求寫的字。1學習生字:識字教學的要求是讀準字音、記清

15、字形、了解字義。會給生字組詞。(1)利用漢語拼音,讀準字音。(2)用多種方法記憶字形。 用拆合法記“殿、眺、閣、聳”的字形。例如“殿”字。我們把它拆成三個部分,左上角是尸體的“尸”;左下角是個“共”字;右邊是沒有的“沒”的右半邊“殳”;再把這三個部分正確地組合在一起就是“殿”字。 利用形聲字構字規(guī)律記憶“閣、雕”的字形。“閣”屬于外形內(nèi)聲類,“門”形旁表意;“各”聲旁表音。講解:聲旁和形旁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有的形旁能大致表示出屬于哪一類的;有的就不能明確地表示出來。有的聲旁能表音,有的就不能準確地表示讀音。如:“堤”字就不能念成(shi)。因此,學生在遇到形聲字時不要“念半邊”,要正確運用形

16、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識字。 用比較法(根據(jù)生字字形上的特點,找出一些與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形近字之間區(qū)別對比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記住生字的字形)記憶“栽、雕、賞”的字形。栽裁載;賞黨堂;雕準誰淮。(3)借助字典理解字義、詞義;查字典也可以幫助學生識字。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查字典使用工具書的這種能力。學生具備了這種能力將終生受益。2解釋下列詞語: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姿態(tài)不一:樣子各不相同。琉璃瓦:內(nèi)層有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燒制成的瓦。形狀像半邊粗竹筒,外部多是綠色或金黃色,鮮艷、發(fā)光,多用來鋪宮殿或廟宇的屋頂。橫檻:本課指橫嵌的長方形欄板

17、。宮殿:帝王居住的高大華麗的房屋。遠眺:往遠處看。畫舫:裝飾華美、專供游人乘坐的船。蔥郁:青翠茂密。(五)用不同的方法給課文分段。(六)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給課文分段。出示幻燈片,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著名景觀。利用各種識字方法記憶各類生字詞。布置作業(yè):1.預習作業(yè):讀18頤和園,畫出課文生字詞,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2.課后作業(yè):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 板書設計游覽順序景物特點長廊長、美萬壽山腳下佛香閣閃閃發(fā)光(抬頭看)排云殿金碧輝煌頤和園(美麗的大公園)蔥郁的樹叢登上萬壽山黃綠屋頂(向下望)朱紅的宮墻昆明湖靜、綠古老的城樓、白塔昆明湖 堤岸、石橋、楊柳小島、宮殿、十七孔橋、石柱、獅子課后反

18、思:課 時 計 劃教學內(nèi)容或課題:18 頤和園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認識“頤、聳、閣”等7個生字,會寫“殿、廊、柱”等11個生字,理解并會書寫“神清氣爽、金碧輝煌、滑過、隱隱約約”等詞語。2.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賞美愛美的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背誦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和摘抄最感興趣的詞句。3.情感與態(tài)度價值觀: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教學重點: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教學難點:難點借助課文,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教學方法:引導探究,自讀自悟,討論解疑 教具與學具: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19、:設計思路一、齊讀課文,講讀第1、6自然段。1齊讀課文。2提問:(1)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課文開頭就點明了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景色優(yōu)美;頤和園很大,占地范圍廣。)(2)作者有什么希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親自到頤和園去細細游賞。因為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所以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夠到頤和園去游覽那里的美景。)二、明確作者的游覽順序。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三、講讀,學習課文第二段。1指名朗讀,思考討論,教師歸納明確:(1)作者是怎樣來到長廊的?(2)長廊的特點是什么? (3)作者是怎樣把長廊這處景觀寫具體的? 2按照

20、提示給第二段分層。從整體上和外部介紹長廊;從內(nèi)部介紹長廊;講長廊兩旁風景宜人。分層的結(jié)果:第一層是第1、2句;第二層是第3句;第三層是第4、5句。3逐層學習:(重點學習第二層)(1)學習第一層:從整體和外部介紹長廊。長廊的外部:綠的柱子,紅漆的欄桿。(2)學習第二層:長廊內(nèi)部: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且內(nèi)容各不相同。讀句子;提問:畫的內(nèi)容包括“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边@說明了什么?(說明畫的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文化園林藝術的燦爛和勞動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3)學習第三層:長廊兩旁:風景宜人?!伴L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這句說明

21、了什么?(說明長廊兩旁的花木品種多、數(shù)量多;“開”和“謝”是一對反義詞,形象地說明了長廊兩旁鮮花常開的景色特點。)“使人神清氣爽”的:“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這句話間接地說明了長廊是昆明湖邊的一處美景。長廊在昆明湖的右邊。一進頤和園的大門,長廊就把它那富有特點的美,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怎樣朗讀這段才能把長廊的美讀出來呢?注意:學生讀的形式要豐富一些;不要讓學生產(chǎn)生枯燥乏味感。俗話說“熟讀成誦”,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此段。四、講讀,學習第三段指名兩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第3、4兩個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1作者游完長廊,站在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觀?它們各是怎樣的

22、?佛香閣:八角形寶塔,建在半山腰,三層頂上所鋪的黃色琉璃瓦閃閃發(fā)光。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輝煌。教師提問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讀書。讓學生從書中去尋找答案,組織好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多讀、多說,以便形成能力。2作者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不同的三個方向望,分別看到了什么?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試背第4自然段。學生在討論交流中,感知白頤和園的美景。教師提問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讀書。讓學生從書中去尋找答案,組織好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多讀、多說,以便形成能力。學生通過分層學習,了解我國古代文化園林藝術的燦爛和勞動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要邊讀

23、邊想象,想象出昆明湖平靜的美來。布置作業(yè):1.預習作業(yè):讀18頤和園,畫出課文生字詞,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2.課后作業(yè):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 板書設計游覽順序景物特點長廊長、美萬壽山腳下佛香閣閃閃發(fā)光(抬頭看)排云殿金碧輝煌頤和園(美麗的大公園)蔥郁的樹叢登上萬壽山黃綠屋頂(向下望)朱紅的宮墻昆明湖靜、綠古老的城樓、白塔昆明湖 堤岸、石橋、楊柳小島、宮殿、十七孔橋、石柱、獅子課后反思:課 時 計 劃教學內(nèi)容或課題:18 頤和園 (第三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認識“頤、聳、閣”等7個生字,會寫“殿、廊、柱”等11個生字,理解并會書寫“神清氣爽、金碧輝煌、滑過、隱隱約約”等詞語。2.

24、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賞美愛美的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背誦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和摘抄最感興趣的詞句。3.情感與態(tài)度價值觀: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教學重點: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教學難點:難點借助課文,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教學方法:朗讀教學 教具與學具: 教學過程:設計思路一、齊讀全文。昨天我們領略了頤和園里長廊、萬壽山佛香閣的美景,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橋的美景。二、學習課文第四段。1指名朗讀第四段。思考,回答問題:(1)作者從萬壽山下來,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長長的堤岸;

25、幾座樣式不同的石橋;倒垂的楊柳;湖心小島,十七孔橋。)(2)十七孔橋是怎樣的?(十七孔橋有十七個橋洞,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并且這么多獅子姿態(tài)不一,各不相同。)(3)石柱上雕刻著眾多的獅子且姿態(tài)不一,這說明了什么?(獅子“姿態(tài)不一”的特點,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2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1)教師范讀。教師在范讀時,要通過表情語氣的變化,感情的處理來加以體現(xiàn)。(2)學生模仿練習。(3)指名朗讀、齊讀。三、默讀課文,體會游記這類文章的寫作方法。1按照一定的順序?qū)憽#ㄓ斡[順序、觀察順序、方位變化順序、季節(jié)變化順序。)2運用好過渡句,交待清游覽順序。3抓住

26、景物特點分層次寫具體。4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四、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五、檢查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找總起句,體會作者是如何圍繞總起句具體描述的。通過對重點詞語的朗讀,感受我國園林的精髓之處。通過朗讀,深化對課文的理解。以讀促理解,感受作者描述的方法。布置作業(yè):1.預習作業(yè):19秦兵馬俑,有感情的讀文。2.課后作業(yè):1.寫生字詞。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板書設計游覽順序景物特點長廊長、美萬壽山腳下佛香閣閃閃發(fā)光(抬頭看)排云殿金碧輝煌頤和園(美麗的大公園)蔥郁的樹叢登上萬壽山黃綠屋頂(向下望)朱紅的宮墻昆明湖靜、綠古老的城樓、白塔昆明湖 堤岸、石橋、楊柳小島、宮殿、十七孔

27、橋、石柱、獅子課后反思:課 時 計 劃教學內(nèi)容或課題:19秦兵馬俑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認識8個生字,積累“舉世無雙、享譽世界、規(guī)模宏大、南征北戰(zhàn)、所向披靡、神態(tài)自若、躍躍欲試、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等詞語。2.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秦兵馬俑的規(guī)模、類型和特點,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搜集并應用相關資料的興趣和習慣。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秦兵馬俑的規(guī)模、類型和特點,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秦兵馬俑的規(guī)模、類型和特點,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方法:讀中感悟,語言訓練促理解 教具與學具:教學

28、過程:設計思路一、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1.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2.學生自認生字,相互交流。從讀音上看:瞰 、弩、頷、髻、鎧五個字的音容易發(fā)錯。同學們要看準拼音,多讀幾遍,尤其是“n”的鼻音要讀好。多音字“乘”的不同讀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況下該讀哪種音。二、學生根據(jù)自讀提示,再次閱讀課文。(一)閱讀提示:1.秦兵馬俑是什么樣的呢?有什么特點呢?作者又是怎么介紹兵馬俑的呢?同學們,讀一讀課文就能明白的。2.文章分為幾個部分來講兵馬俑的?每個部分講的什么?各個部分是用哪句話連接起來的?3.文章著重對哪個部分進行了描寫?重點讀一讀。(二)學生回答,討論三、精讀選段1.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

29、兵馬俑的規(guī)模宏大。從哪些語句說明兵馬俑的確“規(guī)模宏大”的呢?數(shù)據(jù)中體會規(guī)模宏大。你可以勾畫出有關數(shù)據(jù)讀一讀,體會它面積之大、數(shù)量之多。單舉開掘的一號坑里兵馬俑的數(shù)量進一步說明規(guī)模宏大。兵馬俑的陣容巨大和氣勢恢弘、制作工藝精湛,體會到規(guī)模宏大。2.文章又是怎樣介紹“兵馬俑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呢?學生勾畫書中具體描寫的樣子及神態(tài)的詞語, 體會到個性特點將軍傭 身材魁梧 頭戴軍冠 身披鎧甲 手握寶劍 昂首挺胸,站在前列 神態(tài)自若 久經(jīng)沙場 肩負重任 沉毅多謀武士俑 體格健壯 穿著裝扮目光炯炯 威武凝重 剛烈豪爽騎兵傭 上身著短甲左手持弓箭 勇猛善戰(zhàn) 堅毅頑強車兵傭 分為馭手和軍士 分工明確 各司其

30、責弓弩手 張弓搭箭 神情專注 隨時準備沖鋒陷陣馬 傭 形體健壯 肌肉豐滿躍躍欲試 神氣活現(xiàn) 斗志昂揚3.第三至第十自然段,會真正體會到:“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睆亩?,由衷地熱愛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贊美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4.第11自然段 橫線的句子是這部分的中心句。它既對上文作了小結(jié),又對下文的學習作了提引?!皹O為”放在“精美”的前面,更加突出了兵馬俑的舉世無雙,絕無僅有的地位?!岸嗽敗本褪亲屑毜乜?、細致地打量。這些兵馬俑乍一看,似乎一樣,但只有精心端詳時,才會發(fā)現(xiàn)它的細微差異。加底紋的部分,具體介紹了兵馬俑的不同神態(tài)。作者運用打比方、

31、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加以細描,仿佛讓我們看到,那一個個神武的勇士威武不屈的拼死沙場的高大形象;仿佛讓我們傾聽到,那一個個威猛將士思鄉(xiāng)念親的凄婉心聲;仿佛讓我們感受到,那一個個兵馬俑背后的血淚與辛酸正是作者的獨巨匠心選擇了恰當?shù)挠^察視角,運用這樣的表達方式,讓我們讀出中華民族的偉大,悟出中國人民智慧的偉大?!啊笔∪チ耸裁茨兀孔髡吡艚o我們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創(chuàng)造當你與作者一道思緒馳騁,神游兵馬俑,就會用想象的翅膀觸摸到兵馬俑的神韻,品嘗創(chuàng)造的快樂。通過對重點詞語的理解,了解秦兵馬俑的特點。在討論交流中,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將寫法學以致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布置作業(yè):1.預習作業(yè): 預習語文

32、園地五,了解內(nèi)容。2.課后作業(yè):把自己覺得好的句子摘抄下來。板書設計 19 秦兵馬俑 (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形象鮮明 展示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課后反思:課 時 計 劃教學內(nèi)容或課題:語文園地五教學目標:1.以“保護文物”為話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文物保護意識。2.學寫介紹“世界遺產(chǎn)”的導游詞,提高書面與口頭表達能力。3.領悟并在習作中運用“比照”的寫法。4.背誦積累古詩望岳,提高記憶力,感受泰山美景。教學重點:以“保護文物”為話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文物保護意識。教學難點:學寫介紹“世界遺產(chǎn)”的導游詞,提高書面與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方法:以疑促讀,讀中悟情 教具與學

33、具:師生準備與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有關的音像圖文資料,搜集有關文物保護的資料,搜集泰山風景圖片資料。教學過程:設計思路第一課時 寬帶網(wǎng)一、明確任務指名讀“寬帶網(wǎng)”下面的話,說一說本次搜集資料的范圍、要求:課外,搜集與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有關的圖片、詩詞、楹聯(lián)或故事、傳說,感受這些“世界遺產(chǎn)”的魅力。二、交流方法1.方法展示臺:近一段時間,你是采用什么辦法搜集資料的?遇到了困難是怎么克服的?教師隨機板書,如:留心書報中散見的資料,隨時發(fā)現(xiàn),隨時摘抄、剪貼或復?。徊殚喕蛸徺I有關的旅游類書籍、雜志、碟片;在語文教材和古詩讀本中查找相關詩詞;登錄相關網(wǎng)站,如直接輸入關鍵詞“世界遺產(chǎn)在中國”;(有條件的可讓

34、學生當堂搜尋并展示);調(diào)查訪問游覽過的親朋好友,看門票、游覽手冊、照片;從中學、小學各科教材中查找;觀看有關的電視節(jié)目,可從中國電視報中關注相關預告;2.資料展示會:展示一下你已經(jīng)搜集的圖片、文字資料、簡要談談搜集的過程。3.老師的建議:a建立“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之旅”專用資料袋或資料本,分類收藏。b組成合作小組進行搜集與整理資料。 c要糾正一些不當做法,如完全由家長代勞,只搜集不閱讀的“假性占有”。資料過于深奧、亂剪書報等。 4.全班的決議:按照個人提出建議全班形成決議的方式,決定展示交流的形式、時間、評比表彰辦法等。如可在一定范圍內(nèi)(班上或校內(nèi)、社區(qū)內(nèi))讓學生自主舉辦“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圖片展”等

35、。三、課后實踐學生進一步搜集相關資料,為“口語交際”“習作”和專題展示活動做準備。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布置作業(yè):1.預習作業(yè):預習語文園地五的“口語交際”。2.課后作業(yè):介紹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課后反思:課 時 計 劃教學內(nèi)容或課題:語文園地五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抓住動物特點進行口語交際,激發(fā)他們習作的興趣和熱情,培養(yǎng)良好的習作習慣。教學重點: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提高文物保護意識,樹立“保護文物,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小處做起”的觀念。教學難點: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提高文物保護意識,樹立“保護文物,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小處做起”的觀念。教學方法:交流討論 教具與學具: 教學過程

36、:設計思路一、激情引入,揭示話題1.師:長城,是中華民族的根,是中華民族的魂,是華夏兒女的驕傲!然而,令人痛心的是,長城正在遭受毀滅性破壞,已被世界古遺址基金會列入全球100處最瀕危遺址名單。教師大屏幕快速顯示長城被毀的駭人聽聞的事例(見長城如父,作者董耀會)也可出示教材中關于長城被毀壞的報道。2.當你得知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呢?有什么想法呢?板書:口語交際保護文物展開討論,提出建議1.四至六人一組,圍繞保護長城的問題展開討論,提出保護長城的建議。一入主持,一人記錄,人人發(fā)言,充分討論。教師巡回傾聽,引導學生打開思路。2.各組推薦代表在全班發(fā)言,并組織評議。教師適當板書要點,引導把建議相同或相似的歸入一類。3.自由發(fā)言:由保護長城開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跡被破壞的情況,說說怎樣加以保護。二、創(chuàng)設情境,模擬交際教師可創(chuàng)設以下情境,師生、生生自主選擇進行模擬口語交際,如:1.勸說游人不亂丟垃圾,不亂涂亂畫。2.向村民宣傳保護長城的重要性和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guī)定。3.向有關領導匯報少先隊員的建議。4.即興演講:“保護文物,人人有責。”在模擬交際過程中,教師要通過點撥、組織評議等方式引導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具體些,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