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測試卷_第1頁
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測試卷_第2頁
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測試卷_第3頁
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測試卷_第4頁
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測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單元測試卷(時間:120分鐘滿分:120分)題號一二(一)(二)(三)三總分得分一、積累與運用(26分)1下列詞語中字音、字形全對的一項是()(2分)A丁卯(mo) 尊囑(zn) 譬如(pì) 顛沛流離(pèi)B妥貼(ti) 別扭(bié) 拖沓(tà) 誨人不倦(huì)C累贅(li) 竹蔑(miè) 修葺(qì) 不恥下問(ch)D契約(qì) 德馨(xn) 清漣(lián) 悲天憫人(mn)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葉圣陶先生就是這樣嚴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

2、寫話風格,平易近人,鮮明簡潔,細致懇切,念,順口,聽,悅耳,說像話還不夠,就是話。B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C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種快樂還要加幾倍哩!D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雖說他是一輩子苦痛,也都可以。3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不當?shù)囊豁検?)(2分)A他還有嚴的一面,是律己,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B正走著,他突然指著前面叫了起來:“看,梨花!”C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D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的是,“心上一塊石頭落

3、了地”。4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A在那美麗富饒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B微笑是一首動人的歌聲,它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溫馨。C江邊垂柳,裊娜多姿,令許多游人不禁停下腳步駐足觀賞。D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5將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連貫的話,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2分)到了長成,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人生若能永遠像兩三歲小孩,本來沒有責任,那就本來沒有苦。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A B C D6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5分)(1)予獨

4、愛蓮之_,濯清漣而不妖。(2)陋室銘中點明主旨的句子是,。(3)愛蓮說中用“牡丹”來反襯“蓮”的一句是_,_。7有人讀了愛蓮說創(chuàng)作了一個上聯(lián),請你根據(jù)上聯(lián)對出下聯(lián)。(3分)上聯(lián):周氏愛蓮比君子下聯(lián):_8某校開展以“弘揚傳統(tǒng)·孝敬父母”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完成以下任務。(8分)(1)【積累】請寫出一句與父愛、母愛有關的名言、俗語或兩句前后連貫的古詩。(2分)_(2)【探究】閱讀下面材料,并寫出你的探究結(jié)果。(3分)材料一下面是中央電視臺一則公益廣告的截圖材料二“父母最想要的是什么?”“最讓父母傷心的話是什么?”某媒體對5家大規(guī)模養(yǎng)老院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92%的老人最想要的

5、是跟兒女團聚,“你別管我”這句話最讓父母傷心。探究結(jié)果:_(3)【拓展】通過參與這次“弘揚傳統(tǒng)·孝敬父母”的活動,你將用哪些具體行動回報父母呢?(寫出三點)(3分)_二、閱讀理解(44分)(一)陋室銘(13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9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義。(4分)(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2)談笑有鴻儒()(3)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4)無絲竹之亂耳()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1)斯是

6、陋室,惟吾德馨。_(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_11下面對選文內(nèi)容和寫法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對高潔情操的追求。B文章在描寫“陋室”時,重點突出了“陋室”環(huán)境之清幽寧靜和室內(nèi)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表明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鄙棄。D作者在結(jié)尾處引用孔子的話,意在表明只要環(huán)境清幽寧靜,生活閑適,“陋室”就不陋。1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對于作者這種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3分)_(二)在“無紙時代”,讀紙質(zhì)書(14分)祝勇現(xiàn)在,讀紙質(zhì)書的人少了,手機閱讀者卻在增加。對此,寫書的人感受最深,因為書的發(fā)行數(shù)早已

7、不復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壯觀。對于一位寫作者嘔心瀝血的文字,人們已經(jīng)無暇顧及,這將寫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尷尬位置,高純度的文本也日益變成寫作者的“獨語”。書這個詞,原本是指一本具體的書,就是尚書中國第一部歷史文獻集,后來意義變寬,指所有的著作。生活要人們?nèi)暝^斗,因此,一部手機,就是一個高濃縮的書房,在見縫插針的地鐵里讀一讀手機上的文字,也不失為一種溫暖的撫慰。現(xiàn)在手機上的書算不算書,我不知道。假若讓我決斷,我認為手機上的書不叫書,只有紙質(zhì)書才是書。我認同手機閱讀的便捷,同時擔憂手機閱讀的輕淺化和碎片化。我相信載體的變遷,必定帶來內(nèi)容的變化。當年我們古老的文字在甲骨、青銅、竹簡、布帛、紙頁上不

8、斷轉(zhuǎn)移,與之伴隨的必定是語言和內(nèi)容的變化。比如青銅器上的文字必然是精簡的,所記內(nèi)容也一定是國家大事,所謂“祀”與“戎”,也就是祭祀和戰(zhàn)爭。當文字轉(zhuǎn)移到紙頁上,化作詩詞、書札、文章,書寫才自由自在,才成為一種均等的權利,抒情、議論也才成為可能,并蔓延出燦爛的文學史,有了我們浩大、輝煌的紙上文明,像王羲之蘭亭序、李白上陽臺帖、蘇軾寒食帖,還有9億字的四庫全書。當書從紙頁轉(zhuǎn)移到電子屏幕上,改變的絕不僅僅是外殼,而是思維方式和傳播方式。網(wǎng)絡呼喚點擊量,因此造就了“標題黨”,而一些沉靜的、意蘊深藏的文字,顯然是不適合手機閱讀的。手機的書庫中當然也可以下載各類經(jīng)典,但有誰會在手機上讀黑格爾、韋伯、陳寅恪、

9、錢鍾書?有人說,紙的時代已然過去,就像甲骨時代、青銅時代終將過去一樣。但我仍頑固地認為,紙質(zhì)書的時代不會消亡。文字需要閱讀,文化則需要撫摸、感受、相融。我們的文字,從來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我們碰觸到的不應該僅僅是冰冷的顯示屏,更應該是溫潤的紙頁那是我們的文化,古代中國的四大發(fā)明之一。紙從自然中來,帶著生命的氣息,牽動著漢字的呼吸筋脈,與我們的生命血乳交融。“中國最美的書”“世界最美的書”,都依托紙而存在。書的藝術,實際就是紙的藝術。抽去一張紙,美就會被抽空,文化也會被肢解。當然,我們還沒有到悲觀的時候。我們看到,書店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在增加,在各大城市不斷進駐黃金地段。像誠品、言幾又、方所

10、、西西弗這些品位高尚的書店也不斷刷新著我們對書店的老印象,讓閱讀和選購變得更加輕松、時尚和舒適,在書店里翻書的,絕大多數(shù)是年輕人。最近為拙著故宮的隱秘角落與讀者面對面交流,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來聆聽我回溯歷史、講述故宮的,居然多是年輕讀者在電子時代長大的一代,對閱讀,尤其是紙質(zhì)書的閱讀,竟然有著天然的好感。讀紙質(zhì)書,才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閱讀。因為這樣的閱讀,讓我們的思想沉靜、深入,體驗文明的純美與輝煌。這樣的閱讀是可貴的,哪怕只有短短幾分鐘。(選自人民日報海外版2017年4月21日)13請簡要概括本文的論述層次。(3分)_14在作者看來,手機閱讀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2分)_15如何理解第段中的“均等

11、”一詞?(3分)_16第段中的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_17作者為什么堅定地認為“紙質(zhì)書的時代不會消亡”?(3分)_(三)世界上最柔軟的路(17分)參加了一個助學公益活動,我認識了那位山村女教師。女教師三十多歲,清秀的臉上帶著幾分靦腆,一說話臉就紅,像山里入秋的楓葉。談話中知道她大學畢業(yè)后放棄了留在城市的機會,主動請纓,去了一所很偏僻的山村小學。眾人在感嘆欽佩的同時,問她為何能堅守這么多年?她說,也曾動搖過。當初選擇去偏僻山區(qū),是被電影鳳凰琴中扎根山區(qū)的美麗女教師感動了。她覺得自己就是電影中女教師的影子。于是,那年楓葉泛紅的時候,她來到了這所大山深處的小學。所謂學校,無

12、非就是三間簡陋的屋子,三十多個學生,一個黃土地操場,操場上一桿褪色的國旗。學校的教師除了她,就只有一位老校長這與鳳凰琴的場景驚人的相似。山里的風景是美的,山里的人是可親的。誰家有了好吃的,都會讓孩子拉她去家里。學生們都很懂事,也喜歡黏在她身邊。鄉(xiāng)親們就像她的親人,即便自己幾乎和外界失去聯(lián)系,她仍很滿足。直到第三年,她回城參加同學會,才強烈感覺到自己落伍了。無論是服裝打扮,還是言談舉止,連一直以來堅守的信念,在別人訝異不解的眼神里都變得毫無底氣。同學問她,難道你要在山里待一輩子?輕輕的一句話,卻重重地落在她的心上,一直沉到心底。走,還是留?從那以后,兩種選擇就像兩股纏繞在一起的亂麻,一直糾結(jié)在她

13、心里,無從解脫。朋友苦口婆心勸告,父母老淚縱橫哀求,現(xiàn)實中需要面對的問題太多。一次次,父母和著眼淚的話語就像洶涌的潮水,把她一直以來堅固的心堤沖垮了。終于,她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抉擇回城。她向一直關心自己的老校長說出了這個決定。老人吧嗒吧嗒地抽著煙,沉默了片刻,說,妮啊,你是該回去了,都三年了,我們不能耽誤你一輩子不到一天,村里的人都知道了這個消息。孩子們圍著她,仰著小臉,拉著拽著,哭著讓她不要走。臨走前一晚,屋外響起烈烈的風聲。不一會兒,大雨傾盆,噼里啪啦的雨點砸在窗欞上。她一夜未眠,腦海里浮現(xiàn)的滿是白天孩子們哭花的淚臉。天終于還是亮了。屋外的小院里擠滿了人,全村的女人都來了。張奶奶拿來了煮熟的

14、雞蛋,李嬸端來了熱騰騰的手搟面,王大娘提來了一籃子核桃她淚光漣漣,被眾人擁著出了院門,發(fā)現(xiàn)院前泥濘的土路鋪上了一層厚厚軟軟的黃沙。淚眼望去,村里的男人們正在前方趕著用沙鋪路,用小車推,用鐵锨鏟全村的男人都來了,還有她的學生。老校長走過來,說,妮啊,今天你走,我們也沒能為你做什么,就修修路,鋪點沙,你能好走些。那天,大伙兒一直將黃沙路鋪到山外。她的淚也一直流到山外。故事的結(jié)局是,第三天,她又回來了。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在鄉(xiāng)親們驚喜的招呼聲里,在孩子們震耳的歡呼聲中,她又踏著那條鄉(xiāng)親們用心為她鋪的路,回來了。她也要為鄉(xiāng)親們用心去鋪一條路,一條讓孩子們踩著堅實的步子,走出大山,去到外面世界的路。那

15、次活動以后,我便時常想起那位山村女教師,想起那個鋪路的故事。我想,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軟的路。18感知全文,請簡要概括選文的故事情節(jié)。(4分)主動請纓,執(zhí)教山村_村民鋪路,真情送行_。19品讀全文,談談“我”為何認為“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軟的路”?(3分)_20第段畫線句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作用?(3分)_21第段畫線句屬于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3分)_22這篇選文讓我們想起許多“美麗”的老師,“最美鄉(xiāng)村教師”莊巧真就是其中的一個,請你寫一段話來贊美你身邊最“美”的老師。(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60字左右)(4分)_三、寫作(50分)23題目:留在心中的那份_要求:把題目補充完整;文體

16、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500字。(這是邊文,請據(jù)需要手工刪加)第四單元測試卷1D2.A3.D4.C5.B6.(1)出淤泥而不染(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牡丹花之富貴者也7.陶公喜菊勝群芳8.(1)示例: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2)父母對孩子付出了無限的愛;孩子沒有完全認識父母的苦心;父母對子女的期待僅是希望得以團聚。(3)示例:在家孝順父母,不跟父母頂嘴;主動做家務;主動跟父母交流,多溝通。9.(1)有名,出名(2)大(3)調(diào)弄(4)弦樂器和管樂器,這里泛指奏樂的聲音10.(1)這是簡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2)苔痕長到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

17、室內(nèi)染上了青色11.D12.示例一:這種交友方式可取,我們就要與那些有知識有學問的人交往,這樣才能不斷進步。示例二:這種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13.首先點出當下“讀紙質(zhì)書的人少了”這一事實;其次提出“只有紙質(zhì)書才是書”這一觀點并闡述理由;接著結(jié)合現(xiàn)實論述了“紙質(zhì)書的時代不會消亡”的觀點;最后強調(diào)指出“讀紙質(zhì)書,才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閱讀”。14.優(yōu)點:方便快捷;容量很大。缺點:輕淺化,不能用于閱讀一些沉靜的、意蘊深藏的文字;碎片化,只能見縫插針地進行閱讀,閱讀內(nèi)容通常短小零碎。15.不再受書寫材質(zhì)的束縛,文字不再要求精簡。內(nèi)容不再限于國家大事,文字的形式變得豐富(可以創(chuàng)作詩詞、書札、文章等),表達方式變得多樣(可以進行抒情、議論),書寫變?yōu)樽杂勺栽凇?6.舉例論證。論證了手機不適合閱讀沉靜的、意蘊深刻的文字這一觀點,進而論證了手機閱讀改變了思維方式和傳播方式的觀點。17紙質(zhì)書是文化的承載和傳遞者;紙質(zhì)書具有藝術的美,書依托紙而存在;書店的增加,方便了紙質(zhì)書的閱讀和購買;年輕讀者對紙質(zhì)書有天生的好感。18.聽從勸告,決定回城深受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