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哲學測試題及答案_第1頁
生活與哲學測試題及答案_第2頁
生活與哲學測試題及答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測試題命題人:李 正試卷說明:1. 考試范圍:生活與哲學第一單元2. 時間: 90 分鐘,滿分: 100 分3. 本試題由第 I 卷和第 II 卷兩部分組成第 I 卷(選擇題)一、每道題的四個選項中,有且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道題 2分,共 60 分。1. 在現(xiàn)實生活中,雞生蛋,蛋生雞。但若是要追問究竟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這一問題時,有人認 為先有雞, 有人認為先有蛋, 還有人認為雞和蛋具有同樣的遺傳物質(zhì)基礎(chǔ), 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現(xiàn)無 所謂先后。 當人們對世界“打破沙鍋問到底”時, 就會形成他對世界一定的總的看法和觀點, 這種 看法和觀點( ) 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屬

2、于世界觀范疇 可以指導人們正確的認識和改造世界 是關(guān)于世界觀的學說A.B. C D.2. 有人認為,哲學的智慧產(chǎn)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也有人認為,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 世界的思考。這兩者 ( )A. 是矛盾的,因為實踐是一切認識的源頭B. 是矛盾的,因為對實踐的追問未必都是哲學C. 不矛盾,前者是從本源來說的,后者是從獲取方式來說的D. 不矛盾,說哲學源于對實踐的追問,是因為認識在不斷發(fā)展3. 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陳云說:“學好哲學,終身受益”。這說明 () 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shù) 哲學的智慧產(chǎn)生于人類的實踐 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就 在我們生活之中哲學能夠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

3、界A.B. C D.4. “哲學不是在世界之外, 就如同人腦雖然不在胃里, 但也不在人體之外一樣。 ”“人們遠在知道什 么 是 辯 證 法 以 前 , 就 已 經(jīng) 辯 證 地 思 考 了 ?!?這 兩 句 話 共 同 說 明 了 哲 學 的 ()A. 內(nèi)涵 B. 起源 C. 任務(wù) D. 性質(zhì)5. “人人有貴于己者,弗思耳矣。 ”(每個人皆有他自己的尊貴之處,只是不去思考罷了 ) 只要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 生活的質(zhì)量自然會隨之提高, 生命的內(nèi)涵也將更為豐富。 哲學是我們品味人生的開始。 這從哲學上啟示我們要 ()A. 正確認識思維和存在的關(guān)系B. 堅持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C正確對待社會進步與個人發(fā)展

4、的關(guān)系D.發(fā)揮哲學指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作用6. 哲學是遭人誤解最久、最深的一門學問??梢哉f它不是科學,也可以說它是最抽象的科學。這句話中前后兩個“科學”分別是指()A. 具體科學 樸素的、零散的世界觀和方法論B. 具體科學 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jié)C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科學之科學D.現(xiàn)世的智慧,文化的活動靈魂科學之科學7. 現(xiàn)實生活中,哲學往往被一些人忽視, “哲學不能帶來錢”成了他們的思維定勢。 一位著名哲學 家揶揄地說:“當年馬克思撰寫哲學的貧困,如今則出現(xiàn)了貧困的哲學。但事實證明一個輕 視理論思維的民族是不會有光明的未來的。這是因為( )A. 哲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5、,其任務(wù)就是揭示具體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B. 哲學只是關(guān)于世界觀的學說C哲學是對人們實踐活動的概括和總結(jié)D.哲學能夠為人們的實踐活動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8. “一個科學家,如果沒有哲學思想,便只是一個做粗活的工匠;一個藝術(shù)家,如果沒有哲學思想, 便只是一個供人玩樂的藝人?!边@句話可以說明() 哲學與科學藝術(shù)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 哲學對藝術(shù)和科學具有指導作用 科學和藝術(shù)的發(fā)展受哲學思想的影響 有了哲學思想,就是一個有成就的科學家和藝術(shù)家A.B C D 9. 思想高尚的人,不會做偷雞摸狗之事; 思想齷齪的人,不可能成就驚天動地的事業(yè)。 播種一種觀念就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

6、種習慣就收獲一種命運。要改變命運, 就要先改變行為;要改變行為,先要改變思想,解放思想。 這是因 為()A. 方法論決定世界觀B. 世界觀和方法論隨時互相轉(zhuǎn)化C. 世界觀決定方法論D. 世界觀和方法論都有相對獨立性10. “今天科學技術(shù)不僅僅是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shù),還是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整個知識體系,而這個體系的最高概括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錢學森關(guān)于哲學與科學關(guān)系的論斷的合理性在 于() 認為哲學是科學之科學,是最高概括的科學 主張科學是哲學的知識前提,哲學是科學的最高概括 強調(diào)離開了哲學世界觀的指導,科學研究就不能取得進展 指出哲學與科學具有一致性,哲學對科學具有方法論的指導作用A.

7、B.CD.11.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A. 思維與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B. 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C. 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guān)系問題D. 思維和存在的關(guān)系問題12. 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著名的思想家, 孟子提出了 “萬物皆備于我”的思想, 老子 提出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這兩種思想的共同點是 ( )A. 都承認客觀事物及其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B. 都承認客觀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 都否認思維決定存在D. 都否認存在決定思維13. 毛澤東曾明確指出,存在第一性,思維第二性,這是思維與存在同一性的唯物主義前提,只有 肯定這一條,我們才能與唯心主義劃

8、清界限。這主要說明 ()A、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B、 對思維與存在何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C、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不同的世界觀與方法論D思維與存在的性質(zhì)是不同的14. 國家能夠既 著眼當 前,又謀劃 長遠,制 定符合 經(jīng)濟發(fā)展要求 的宏觀 調(diào)控政策。說 明 ( )A. 思維第一性,存在第二性B. 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C. 思維是對存在的正確反映D. 建立在存在基礎(chǔ)上的思維是變化無常的15. 我國宏觀調(diào)控的政策,既要保持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又要根據(jù)宏觀經(jīng)濟形勢的變化而做適當?shù)恼{(diào) 整,增強宏觀調(diào)控的針對性、靈活性。這種做法屬于A. 肯定存在決定思維的唯物主義觀點B .否

9、認人能夠認識客觀事物的不可知論觀點C. 否認物質(zhì)決定意識的唯心主義觀點D. 承認宏觀調(diào)控是哲學基本問題的觀點16. 在實際生活中,學生要面對和處理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學習實際之間的關(guān)系,教師要面對和處理 自己的教學設(shè)計和教學實際的關(guān)系。上述材料體現(xiàn)了A. 思維和存在的關(guān)系問題,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B. 思維和存在的關(guān)系問題,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的和必須回答的問題C. 思維和存在的關(guān)系冋題是哲學的基本冋題D. 思維和存在的關(guān)系問題,貫穿哲學發(fā)展的始終17. 斯蒂芬霍金在他的著作大設(shè)計一書中提出:“宇宙創(chuàng)造過程中,上帝沒有位置沒有必 要 借 助 上 帝 來 為 宇 宙 按

10、 下 啟 動 鍵 ”。 從 世 界 觀 上 看 , 與 該 觀 點 一 致 的 有 ( ) 康德:人是萬物的尺度赫拉克拉特:世界是由一團活火組成的泰勒斯:世界由水構(gòu)成朱熹:理生萬物,理主動靜A.B .C .D .18.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 ,與之相對立的觀點是()A. “心外無物”B .“天地為萬物之本”C. “夫形于天地之間者,物也”D. “舍天地則無以為道”19. “我看到蘋果的顏色和形狀,嗅到它的氣味,摸到它的光滑,嘗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對蘋果的認 識 , 所 以 蘋 果 的 存 在 就 是 我 的 感 覺 的 相 加 ?!?這 種 觀 點 屬 于 ( )A. 客觀唯心主義B.

11、主觀唯心主義C.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D.辯證唯物主義20. 下列觀點屬于唯物主義的是()A.心外無物B.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C.理在氣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21. 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銘文: “不論是誰騷擾了法老的安寧, 死神之翼將在他的頭上降臨。”令人生畏的銘文從哲學上看屬于 ()A.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B. 近代機械唯物主義C.主觀唯心主義D.客觀唯心主義22.A .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 C .神靈天意決定著社會的變化 23.富貴在天,生死由命這是屬于A .機械唯物主義觀點BC .主觀唯心主義觀點D列說法正確反映思維和存在的關(guān)系的是( )B .“形存而神存,形謝則神滅” D .“物

12、是觀念的集合”( ).客觀唯心主義觀點.樸素唯物主義觀點24管子說:“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边@是()A 古代唯物主義觀點B形而上學唯物主義C .辯證唯物主義觀點D.客觀唯心主義觀點25. 古希臘恩培多克勒“流溢說”認為,認識是從物體流溢出來的物質(zhì)經(jīng)過感官通道引起的;德謨 克利特“影像說”認為,感覺和思想是物體的影像到達于感官引起的;近代唯物主義者培根認為, 知識就是存在的映象。上述觀點( ) 都承認意識能夠正確反映認識的對象 都符合物質(zhì)第一性、意識第二性這一唯物主義基本原則 都認為世界史不可認識的都帶有明顯的狹隘性和形而上學的特點A. B. C. D. 26. 列寧把唯心主義哲學稱作“一

13、朵不結(jié)果實的花”,是因為() 唯心主義包含某些合理的思想 唯心主義片面擴大意識作用,脫離了物質(zhì) 以唯心主義為指導就不能正確地認識和改造世界 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fā)展A.B. C.D.27.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是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這兩個“對子”( )A.是并列且等量齊觀的B.都屬于哲學基本問題的范疇C.屬于源與流的關(guān)系問題D.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28. 每一個真正的哲學問題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處時代脈搏的一次跳動,每一個真正的哲學問題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處時代的一段最強的音符。哲學作為一定社會和時代精神生活、 觀念形態(tài)的重要內(nèi)容()A. 源于哲學

14、家的主觀想象B. 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jīng)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 是對客觀現(xiàn)實的真實反映D.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29. 在馬克思的墓碑上刻著兩行字:“以往的哲學家只是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造世界?!边@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A.階級性B .反思性C .實踐性D .科學性30. “中國夢”的提出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nèi)涵,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為未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fā)展開辟了新途徑。馬克思主義中國 化的過程()是馬克思主義科學化、革命化的過程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民族化的過程是中華民族不斷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過程是“中國夢”理論的形成和實踐過程A. B

15、. C. D. 第II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共40 分)31. 材料一 19世紀,自然科學已經(jīng)由“主要搜集材料的科學”發(fā)展為“本質(zhì)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學”。地質(zhì)學、胚胎學、動植物生理學和有機化學等一大批說明自然界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學科紛紛建立 起來。自然科學的巨大進步使人們從哲學上概括自然科學的成就,全面、深刻地解釋自然界唯物辯證性質(zhì)的條件已經(jīng)成熟。材料二牛頓是古典力學的奠基人,在自發(fā)唯物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創(chuàng)立了萬有引力理論。晚年的牛頓在研究 行星為什么會圍繞太陽運轉(zhuǎn)時,由于信奉上帝,認為除了萬有引力的作用外,還有一 個“切線力”,這個“切線力”只能是來自上帝的“第一推動力”。綜合材料一、材料二,

16、說明哲學和具體科學之間的聯(lián)系。(8分)32.2016年4月底以來,中國南方地區(qū)多次出現(xiàn)強降雨過程,暴雨洪澇造成中國南方11省區(qū)市的部分地區(qū)受災。造成1517.9萬人受災,死亡101人,直接經(jīng)濟損失超過80億元人民幣。災難過后, 大多數(shù)人們開始積極地重建家園,但也有一些人思想“另類”,議論紛紛:第一種人說,一切都是天意,天命不可違;第二種人說,天災不可避免,但事在人為,我們應該把損失縮減到最低程度。試判斷上述二種人分別屬于什么哲學派別,其基本觀點各是什么? (8分)33. 14 15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是一聲場反映新興資產(chǎn)階級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權(quán) 的思想文化運動,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鋒

17、和文化巨匠,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空前繁榮,為資本主義 的發(fā)展開辟了道路。結(jié)合材料說明哲學對社會變革的作用。(12分)3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 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在內(nèi)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fā)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澤東思想、凝結(jié)了幾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帶領(lǐng)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 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jié)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chǔ)。 中國特色社會主 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fā)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我們?yōu)槭裁匆獔猿竹R克思主義哲學

18、?( 12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2分X30=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ACABDBDCCCDDBBA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ADABBDBBABBCBCB二、非選擇題(40分)31. 從材料一看,自然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fā)展,這說明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chǔ),具體科學的發(fā)展推動哲學的發(fā)展。(4分)從材料二看,從事科學研究必然受到已有世界觀的影響,這說 明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4分)32. 第一種人認為“天命不可違”,屬于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其基本觀點是: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xiàn)實的物質(zhì)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xiàn)。(4分)第二種人屬于唯物主義,其基本觀點是:物質(zhì)是世界的本原,物質(zhì)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zhì)的反映。( 4 分)33. 首先體現(xiàn)在它可以通過對社會弊端, 對舊制度、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 想。(4 分) 還體現(xiàn)在它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 提出社會發(fā)展的理想目標, 指引人們追求美好未來。( 4 分) 可以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zhuǎn)變?yōu)樽兏锷鐣木薮笪镔|(zhì)力量。(4分)34.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我們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和思想智慧,是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