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中樞及反射_第1頁
心血管中樞及反射_第2頁
心血管中樞及反射_第3頁
心血管中樞及反射_第4頁
心血管中樞及反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心血管中樞(cardiovascular center) 是指產生和控制心血管反射的神經元集中的部位。分布在從大腦皮層到脊髓的各級中樞,形成調節(jié)心血管活動的復雜網絡3一、心血管中樞:分布于各級中樞一、心血管中樞:分布于各級中樞(一)脊髓心血管神經元:(一)脊髓心血管神經元: T T、L L段脊髓灰質中間外側柱段脊髓灰質中間外側柱原始心血管反射原始心血管反射(二)延髓:基本中樞(二)延髓:基本中樞 (1)(1) 縮血管區(qū)(縮血管區(qū)(C1C1): :延髓頭端腹外側部(延髓頭端腹外側部(rVLMrVLM)心交感和交感縮血管神經元心交感和交感縮血管神經元 (3) (3)延髓心迷走中樞:延髓心迷走中樞:

2、 疑核、迷走神經背核疑核、迷走神經背核(2 2)舒血管區(qū)()舒血管區(qū)(A1)A1):延髓尾端腹外側區(qū)(:延髓尾端腹外側區(qū)(cVLMcVLM) 抑制縮血管區(qū)神經元活動抑制縮血管區(qū)神經元活動 (4) (4)傳入神經接替核傳入神經接替核(sensory area)(sensory area):孤束核(:孤束核(NTSNTS)4。(三)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樞:(三)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樞:下丘腦,大腦皮層下丘腦,大腦皮層 在延髓以上的腦干、下丘腦、小腦和大腦中都存在與心血管活動有關的神經元。例如,下丘腦是機體內臟活動調節(jié)的高級整合中樞,在調節(jié)體溫、攝食、水平衡、性行為、睡眠與覺醒以及發(fā)怒、恐懼等情緒反應的

3、過程中,都表現(xiàn)出相應的循環(huán)功能改變。動物實驗可以看到,電刺激下丘腦的防御反應區(qū),可引起警覺狀態(tài),表現(xiàn)為骨骼肌緊張性明顯加強。同時出現(xiàn)心率加快,心肌收縮力加強,骨骼肌血管舒張,皮膚和內臟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等一系列心血管反應,以適應當時機體的狀態(tài)。大腦特別是邊緣系統(tǒng)、小腦都參與調節(jié)下丘腦、延髓等心血管神經元的活動,使心血管活動與機體各種行為的改變相協(xié)調。5感受器感受器: :機械感受器或血管壁牽張感受器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carotid artery baroreceptors)本質:感覺神經末梢本質:感覺神經末梢適宜刺激:血管壁的機適宜刺激:血管壁的機械牽張械牽張主動脈弓壓力感受

4、器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aortic archbaroreceptors)二、心血管反射二、心血管反射 (一)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 -減壓反射減壓反射(baroreceptor reflex)1.1.反射弧組成:反射弧組成: 6迷走神經舌咽神經主動脈神經竇神經頸總動脈傳入神經傳入神經 (1) 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的傳人神經纖維組成頸動脈竇神經(sinus nerve ) 。竇神經加入舌咽神經,進人延髓,與孤束核的神經元發(fā)生突觸聯(lián)系。(2)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的傳人神經纖維行走于迷走神經干內,然后進人延髓,到達孤束核。7傳出神經與效應器傳出神經與效應器心迷

5、走神經心交感神經8心迷走緊張心迷走緊張 2 2、反射過程:、反射過程: 血壓(BPBP) 頸頸A A竇竇主主A A弓弓壓力感受器傳入沖動壓力感受器傳入沖動竇神經竇神經主動脈神經主動脈神經延髓孤束核 中樞機制心率心率搏出量搏出量心交感緊張心交感緊張交感縮緊張交感縮緊張外周阻力外周阻力BPBP( )()( )()910Quiz11竇內壓與動脈血壓的關系竇竇 內內 壓壓動動 脈脈 血血 壓壓70123.3.特點:特點: 負反饋調節(jié),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負反饋調節(jié),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對正常范圍內的血壓變化敏感對正常范圍內的血壓變化敏感(100mmHg100mmHg)對瞬間的血壓變化很敏感對瞬間的血壓變化很敏感維

6、持動脈血壓相對穩(wěn)定4.4.生理意義生理意義: :有重調定(有重調定(resettingresetting)現(xiàn)象。)現(xiàn)象。13竇內壓與動脈血壓的關系竇竇 內內 壓壓動動 脈脈 血血 壓壓70竇內壓在平均動脈壓(竇內壓在平均動脈壓(100mmHg)水平范圍內變動時,反射最敏感,水平范圍內變動時,反射最敏感,糾偏能力最強糾偏能力最強高血壓者曲線右移,表現(xiàn)為調定點上移調定點調定點(壓力感受性反射功能曲線)14(二)化學感受性反射(二)化學感受性反射:化學感化學感受器受器+頸動脈體頸動脈體竇竇N N 心血管中樞心血管中樞動脈血壓動脈血壓呼吸中樞呼吸中樞呼吸運動呼吸運動特點:特點:適宜刺激是血液中的化學成

7、分,主要調節(jié)呼吸適宜刺激是血液中的化學成分,主要調節(jié)呼吸對正常范圍內對正常范圍內BPBP的波動不起調節(jié)作用。的波動不起調節(jié)作用。BP80mmHgPO2 PCO2H+延髓孤延髓孤束核束核反射過程:反射過程:血液中血液中主動脈主動脈N N 主動脈體主動脈體生理意義:生理意義: 只有在低氧、窒息、失血、酸中毒、只有在低氧、窒息、失血、酸中毒、BPBP過低等過低等情況下發(fā)揮作用。情況下發(fā)揮作用。15(三)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三)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機械牽張機械牽張化學物質化學物質心肺心肺感受器感受器中樞中樞血壓血壓腎血流腎血流 排水排鈉排水排鈉意義:意義:調節(jié)循環(huán)血量和細胞外液量調節(jié)循環(huán)

8、血量和細胞外液量迷走緊張迷走緊張交感緊張交感緊張(緩激肽、前列腺素)(緩激肽、前列腺素)血量血量視上核視上核室旁核室旁核ADHADH尿量尿量心鈉素心鈉素Bainbridge反射 給麻醉動物快速抽液或輸血,可反射性引起心跳加快,稱為Bainbridge用氣囊擴張左、右心房,也能使心率加快,但對心肌收縮力和外周阻力無明顯影響。此反射經迷走神經傳人,由交感神經傳出(四)(四) BainbridgeBainbridge反射反射 外源性心血管反射的感受器位于心血管系統(tǒng)外。與內源性反射相比,這些反射在正常情況下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作用較小。但在某些環(huán)境、應激和病理生理情況下.外源性反射具有保護作用和重要的生理意義。(五)外源性心血管反射(五)外源性心血管反射當腦血流量減少時,心血管中樞的神經元可發(fā)生反應,引起交感縮血管緊張顯著加強,外周血管高度收縮,動脈血壓升高,以改善腦血液供應,形成腦缺血反應。 腦缺血反應腦缺血反應維持重要血管的血量在心房、心室和肺循環(huán)血管中存在許多壓力感受器,總稱為心肺感受器cardiopulmonary baroreceptor 。興奮的適宜刺激有兩大類 疑核 nucleus ambiguus、孤束核 nucleus of the solitary tract、迷走神經背核 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