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3、4單元_第1頁
四年級語文3、4單元_第2頁
四年級語文3、4單元_第3頁
四年級語文3、4單元_第4頁
四年級語文3、4單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授課年級四年級學科語文課型講讀任課教師課題11 鎖不住的心課時2課時授課時間教材分析鎖不住的心是一首現代兒童詩,詩歌以兒童和媽媽說心里話的方式表達了孩子熱切的渴望:世界也是一本書,大自然是廣闊的課堂,請不要鎖住屋門,放我到大自然中去擁抱藍天、白云,親近小鳥、青蛙,在那里,我同樣可以獲取知識,獲得營養(yǎng)。詩歌語言淺顯,感情真摯、自然,字里行間充滿了童真、童趣,詩歌中描寫的孩子的生活、心理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分析這篇文章貼近生活、想象獨特,與學生生活密切聯(lián)系,學生理解起來并不困難,因此可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入,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引起對本課主題的思考。接著引導學生感情朗讀,體會詩歌中蘊涵的情感。抓

2、住重復性的關鍵語句,把握詩中孩子的形象特點。設計理念首先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入,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引起對本課主題的思考。接著引導學生感情朗讀,體會詩歌中蘊涵的情感。抓住重復性的關鍵語句,把握詩中孩子的形象特點。最后再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文中的孩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如果媽媽聽到了這些話會怎么想呢?我們幫這個孩子想個辦法,怎樣讓媽媽知道這些話?教學目標1、正確認讀本課2個生字,學會書寫5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詩歌的韻律美。3、朗讀詩歌,透過語言文字,體會孩子渴望到大自然中去自由自在玩耍、體驗、獲取知識的迫切心情。教學重點理解父母的做法,感受父母做法中對自己的愛。教學難點

3、透過語言文字感受詩歌所要表達的情感。理解詩歌中孩子的感情,并嘗試著和自己的父母溝通、交流。教學方法1、身在屋中,心在自然2、挖掘省略,深入文本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 學 過 程 設 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間教學內容教師行為期望學生行為個性修改一、聯(lián)系實際,談話導入。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詩歌。三、細讀文本,了解孩子的迫切心情。四、朗讀全文,回歸整體。五、書寫生字。一、品讀文本,情感體驗。二、情感朗讀,加深理解。三、情感交流,感受親情。四、拓展延伸。第一課時35分710分2025分710分第二課時57分1015分1015分710分引導學生認識到詩歌中的小孩子可能因為貪玩(媽媽認為的)被媽媽鎖在家里,并被要

4、求好好讀書,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和媽媽說了這番話。師生合作朗讀,即教師讀每小節(jié)前四行相似的部分,學生接讀后面的內容?!皨寢?,你以為鎖住屋門就鎖住了我的心”“池塘就是裝滿水的臉盆、衣架就是大樹、絨鳥就是真的小鳥、我的桌椅就是大山、課桌上的字就是羊群”最后一節(jié)教師導語:每個同學都有和父母溝通的方法,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詩歌,看看詩中的小朋友是如何向自己的媽媽表達自己的心聲的。教師板書課題:鎖不住的心課件出示閱讀提示:文中的孩子渴望什么?他是怎樣去實現的?反饋交流中引導學生體會詩中孩子的做法和想象:不能真正到池塘看青蛙鳴叫,但是,綠紙片、臉盆都可以成為孩子的“玩具”,都能因他們的想象而變得生動起來。重點指

5、導:“絨”的右邊注意不要寫成“戒”。理解詩句“世界也是一本書”。你同意這種說法嗎?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也可以引用名家名言或名人事例加以說明。課件出示交流話題。在交流中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對自己父母的了解來進行推測。通過父母的想法讓學生體會到,父母的做法源于對我們的愛。這件事應該怎樣解決呢?把他們的故事講給父母聽,并和父母一起幫他們想一想,這件事應該怎樣解決。學生交流: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平時你有沒有自由自在玩耍的時間?在玩耍與學習的問題上你的父母和你有沒有不同意見?你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的?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喜歡的方式解決,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邊讀邊思考:文中的孩子因

6、為什么事情,在什么情況下和媽媽說的這番話?學生展示讀第一小節(jié)。再次朗讀第一小節(jié),讀出孩子心中迫切的渴望。自主學習第二、三小節(jié)。用第一小節(jié)的學習方法學習第二、三小節(jié)。感受孩子心中的渴望。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你認為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勾畫有關的重點詞句。1、抓住三個“媽媽,你以為鎖住屋門就鎖住了我的心”來體會文中孩子的無奈,對媽媽做法的反抗與不滿。2、抓住“池塘就是裝滿水的臉盆、衣架就是大樹、絨鳥就是真的小鳥、我的桌椅就是大山、課桌上的字就是羊群”來體會文中孩子的活潑、頑皮與聰明。3、抓住最后一小節(jié)體會孩子的“懂事”。學生伴隨音樂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可以自己讀,可以同桌分小節(jié)讀,也可以

7、小組合作朗讀。學生小組中交流,想一想:媽媽原來是怎樣想的?假如媽媽了解了“我”的想法,她又會怎樣呢?板書設計11、鎖不住的心 懂事 活潑 頑皮 無奈教學反思 授課年級四年級學科語文課型精讀任課教師課題小溪流的歌課時2授課時間教材分析小溪流的歌是一篇學生較感興趣的童話,語言如散文詩一般優(yōu)美,可讓學生在朗讀中把握內容。而對本文主題的理解,學生的發(fā)言可能會出現一個百花齊放的局面。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去挖掘文本內涵,讓童話真正地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教師則需要選擇有效的突破口,設計問題,讓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從中獲得有益而深刻的啟示。學生分析 這是一篇構思巧妙,語言優(yōu)美,形象鮮明生動的童話,可以通

8、過反復誦讀把握小溪流的形象特點和精神,小溪流成長的四個階段極富畫面感,,感知童話語言形象生動的特點,進而悟出本文的主題思想。設計理念本課設計本著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品讀賞析,整體思路體現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掌握本課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復的誦讀中了解小溪流成長的過程。體會“小溪流”、“枯樹樁”、“烏鴉”、“泥沙”的各自特點以及他們的象征意義。學習小溪流奮斗不息的積極進取精神。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教學重點學習小溪流奮斗不息的積極進取精神。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教學難點在反復的誦讀中了解小溪流成長的過程。體會“小溪流”、“枯樹樁”、“烏鴉”、“

9、泥沙”的各自特點以及他們的象征意義。教學方法品讀理解課文內容,分角色朗讀,進一步感悟藝術形象教學準備課件第一課時教 學 過 程 設 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間教學內容教師行為期望學生行為個性修改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揭題。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三、作業(yè):熟讀課文,為精讀課文做準備。23分鐘2025分鐘1015分鐘(二)多媒體出示下列詞語,檢查認讀:哼哼唱唱 卵石 蝌蚪 嗓音 拐彎 一截 枯樹樁 牢騷 歇會兒 恐嚇 水閘 吟唱 積蓄 眺望 洪亮 怨恨 發(fā)銹歌曲欣賞泉水叮咚,當代著名作家嚴文進筆下的小溪流也“唱著歌兒,彈著琴弦,流向遠方”,今天,就讓我們來欣賞這首小溪流的歌。(一)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0、: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四)師:速讀課文,用一句話概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五)師:那小溪流是如何長大的?展示小溪流成長為大海的過程:小溪小河大江海洋先由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小溪流是怎樣一步步成長壯大奔向大海的。(三)開火車朗讀課文。(幫助正音,使學生朗讀達到要求。)(課文講述了小溪流的成長過程)請全班交流。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教 學 過 程 設 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間教學內容教師行為期望學生行為個性修改一、復習導入二、品讀課文三、總結遷移23分2532分57分品讀課文領悟文章主題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小溪流唱著歌流進小河,流進大江,一步步成長壯大奔向大海的。(一)師:再讀課

11、文,說說在小溪流的成長過程中,哪些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結合有關詞語句子談談你的感受。指導感情朗讀。(注意讀出小溪流和枯樹樁的不同語氣語調)如果小河真的被恐嚇住了,設想將會出現怎樣的局面?面對烏鴉的恐嚇,小溪流依舊不知疲倦地奔流,變成了大江。(多媒體出示大江的圖片,感受小溪的不斷成長)(多媒體出示波濤洶涌的大海圖片)不能持之以恒的例子(穿插在講課中)美國華盛頓山的一塊巖石上立著一塊標語:那里曾是一個女登山者躺下去的地方,而當時她正在苦苦尋覓的裝有食物和救助用品的庇護所“登山小屋”只距她一百步,如果她再多走一百步,她就能夠活下去。阿里巴巴總裁馬云說:“今天會很殘酷,明天會更殘酷,后天會很美好,

12、但大部分人會死在明天的晚上。”而我的網站就是這樣跪著生存了下來。大海是小溪的目標,按理說,他已經完成了理想,完成了目標,他還是做了些什么?大海波濤洶涌,為什么還以小溪流同樣的清亮的嗓子回答,時時不忘自己是一條小溪。課文以“小溪流的歌”為題,那“小溪流的歌”到底是一首什么樣的歌?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勾畫重點詞句,并做好批注。小組交流。課堂交流。1學生朗讀“枯樹樁”勸阻小溪流的話?!鞍l(fā)牢騷”、“歇”、“待”,表現了他們滿足現狀,不思進取的思想。同時,他們還代表了社會生活中衰朽沒落的事物?!盎顫娪淇斓男∠鳌薄坝们辶恋纳ひ舾璩薄安幌胪A簟北憩F小溪流的快活。(多媒體出示小溪流的圖片)小溪流不

13、斷長成了小河(多媒體出示小河的圖片)2學生朗讀“烏鴉”勸阻小溪流的話?!皯袘械馗?、“恐嚇”可以看出,“烏鴉”所代表的是社會中沒有上進心,不思進取的人,他們考慮的只是有沒有“好玩意兒”。(指導用恐嚇的語氣朗讀)(a像烏鴉一樣懶惰而孤獨,b變成一潭死水,慢慢變臭,或漸漸蒸發(fā)直到消失。)3學生朗讀“泥沙”勸阻小溪流的話。“累”、“喘不過氣”、“憤憤”、“怨恨”、“偷偷地沉下去”說明他代表的是跟時代或潮流前進了一段后,認為“已經走得差不多了”,半途停頓下來,甘愿掉隊的人。引導學生抓住“巨大無比”“洪亮而低沉”、“不費力地掀起”“幫助輪船航行”體會小溪流已經很強壯,他要幫人們做更多的事情,并感悟到小

14、溪流勇往直前的精神。大江是怎樣的?沒有忘記自己原來是小溪流,不停地往前流。大江能清醒地認識自己,有著持之以恒的精神配樂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音樂:江河水)4學生朗讀“沉船”勸阻小溪流的話。“不耐煩”、“休息”說明“沉船”所代表的是社會中那些異常懶惰,甚至懶到連牢騷都懶得發(fā)的人。大海涌起來,向上,向前,向著四面八方,他是要流向哪里?(周邊支流,返回小溪,再次奔向大海。)大海飛向純潔的藍天,這又是為什么?(變成水珠,降雨,返回小溪,再次奔向大海。)(表明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配樂朗讀,齊讀。(音樂:海之詩)唱的是一首“永遠不休息”的歌,是一首快樂的歌,勇往直前的歌,積極進取的歌,永不懈怠的歌板

15、書設計小溪流的歌 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 (枯樹樁、枯黃的草) (烏鴉) (泥沙和沉船) 小溪流的歌是勇往直前、積極進取、永不懈怠的歌教學反思授課年級四年級學科語文課型閱讀任課教師課題13 成長課時1課時授課時間教材分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生活和經歷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所以,社會、家庭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成長。那么一個人的童年應該怎樣度過?一直在父母的溺愛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還是自立自強,從小練就一身生存的本領?這篇課文就記敘了意大利小男孩約翰雖然生活在一個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卻堅持用勞動為居民點送報紙,來掙自己的零用錢。故事告訴我們:讓孩子在勞動中磨煉自己,更有利于他們的成長學生分析每個人都

16、有自己的童年。童年的生活和經歷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所以,社會、家庭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成長。通過反復朗讀課文,利用勾畫批注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引起情感的共鳴,從而讓學生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學習小約翰自食其力的精神。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讀、思、悟,最終懂得從小培養(yǎng)生活的能力,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長的道理。設計理念1、由“我”前后對約翰家情況的不同猜測,引導課文分層,然后分層引導學生理解“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猜測。2、抓住課文重點內容,引導學生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教學目標1、正確認讀本課8個生字,學會書寫12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小約翰在優(yōu)

17、越的生活環(huán)境中,仍然自食其力的事情,對西方國家的教育背景有所了解。3、使學生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學習小約翰自食其力的精神。教學重點通過多種形式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理解詞語的能力,同時也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學難點誦讀課文,利用勾畫批注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教學方法 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使學生相互交流,相互促進。教學準備學生準備:預習課文,自學生字,遇到不懂的記下來。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教 學 過 程 設 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間教學內容教師行為期望學生行為個性修改一、導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fā)聯(lián)想,引起感悟。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三、自讀自悟,交流

18、體會。四、討論文章命題。五、拓展閱讀,深化理解。35分710分1520分710分35分(一)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這個單元學過的課文。我們今天學習的成長,再一次讓我們了解國外家長與我們不同的教育理念,國外兒童不同于我們的成長故事。“儉”與“檢”“挎”與“跨”“銷”與“消”等形近字不要混淆。 “戴”與“帶”在用法上容易混淆,要注意區(qū)分?!白痢薄皾笔嵌嘁糇郑梢宰寣W生自己查字典理解另外的讀音和用法。(1)他的大眼睛忽閃忽閃地盯著香腸,用手取了一根,自言自語地嘀咕:“不夠買兩根?!边@句話,他幾乎天天重復著,好像她的口袋里只允許裝上兩塊錢。所有的疑惑在這一瞬間解開,約翰的家境是非常優(yōu)越的,但是他能依然堅

19、持送報紙,可見這個孩子的自強、自立、自我約束都是非常值得我們敬佩的。題目是一篇文章的文眼,當別人看到題目時就能猜測文章寫的主要內容。有些文章可以用文中的人名、事物名為題,有些文章可以用本文的中心命題,還可以用文中的關鍵詞來命題等。在今后寫作時,可以運用以上方法給文章起一個合適的題目,這樣會為你的作文增色不少。出示課件鎖不住的心讓我們了解到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中國孩子成長中的煩惱。女孩兒烏塔讓我們了解外國孩子豐富的成長經歷。(二)教師導入。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本課生字可以采用形近字和同音字比較的方式進行。 3、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教師趁熱打鐵,指導學生記憶字形,學習書寫。(一)課件出示品讀學習提

20、示: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或看法,并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樣是寫孩子自強自立的文章,這篇文章為什么不像女孩兒烏塔一樣,用“小約翰”命題,而以“成長”為題?教師進行總結。(一)向學生推薦夏令營中的較量,這是作者十幾年前寫的一篇文章了,至今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二)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情況,結合成長、夏令營的較量這兩篇文章,把自己的感受寫在“小筆頭”上。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確,讀流暢。2、勾畫出不懂的詞句,小組內先交流,解決不了的全班交流。(1)小組內討論如何更好地記住這些字,如何把字寫好看。 (2)學生課下練習書寫生字。邊讀課文邊想:約翰是個怎

21、樣的孩子?并在文中畫出相關的語句,寫出自己的閱讀感想。小男孩重復的行為使大家頓生疑竇,引起了讀者好奇,是因為媽媽給他的錢很少嗎?是他家的經濟條件差嗎?其實是男孩對自己的一種約束。(2)當“我”要送他兩根香腸時,他“用手推讓”,“話說得不卑不亢”。約翰是一個自尊、要強的孩子,令我們對他頓生好感。(3)“是我的媽媽?!彼坏任艺f完,笑著回答,“雪太大了,媽媽不放心,一定要陪伴我送報” (4)“你每月送報紙,可以拿到多少報酬?”他告訴我:“八十元。圣誕節(jié)時報紙多,可以拿一百元以上?!痹瓉硭囊露道锊皇菦]有錢,他自己掙的錢足可以購買兩根香腸了。他的克制與節(jié)儉,是對自己勞動所得的珍惜啊。全班展開討論。板

22、書設計 13成長 媽媽不喜歡嗎?約翰用兩塊錢買東西 他家的經濟條件差嗎? 這 樣 做 為 了 成 長教學反思 授課年級四年級學科語文課型精讀任課教師課題14 差別課時2授課時間教材分析當今社會充滿競爭,也充滿了機遇。我們應學會如何增長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應對競爭,把握機遇。差別講了一個普通而又意味深長的小故事:兩個年輕人同在一家店鋪工作,一個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為老板做事,得到重用;另一個不能靈活地處理問題,得不到重視。從中我們可以獲得做人處事的啟示。文章結構嚴謹,絲絲入扣,具有較強的邏輯性。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凸顯了兩個年輕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辦事風格,很好地表現了“差別”的主題。學生分析引導學生將自己

23、對課文的理解轉化成語言、動作,在活潑輕松的形式中,內化語言,引發(fā)思考。設計理念學文和實際生活相結合,進一步自悟,領會文章的內涵,明白哲理。教學目標1學會書寫6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3分角色表演故事,注意發(fā)揮想象,合情合理地補充人物對話。4學習作者以小見大的表達方式,注意觀察生活小事,通過生活細節(jié)表現人物性格或生活哲理。教學重點學習作者以小見大的表達方式,注意觀察生活小事,通過生活細節(jié)表現人物性格或生活哲理。教學難點l歸納總結阿諾德和布魯諾之間的“差別”,交流自己從課文中得到的啟示,懂得做事情應該多動腦筋、開拓思路,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和主人翁精神。教學方法利用復述故事的形式整體

24、把握課文內容,學文和實際生活相結合,進一步自悟,領會文章的內涵,明白哲理教學準備課件第一課時教 學 過 程 設 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間教學內容教師行為期望學生行為個性修改一、針對題目,提出問題二、梳理問題,板書存疑。三、感知文本,自讀自悟。四、指導書寫,識記生字23分鐘35分鐘2025分鐘710分鐘針對題目,提出問題感知文本,自讀自悟。指導書寫,識記生字(一)教師板書課題,與此同時,總結“差”字的多種讀音。(二)當你讀完題目“差別”時,腦海里會出現哪些問題?(二)教師重點指導容易出錯的生字,如“諾”右邊是“若”不是“苦”;“筐”字的下邊“匡”內不要多加一點。(三)課上聽寫,組內檢查,糾正錯字,全體學習

25、。學生齊讀課題。課文寫的是誰和誰的差別?他們的差別在什么地方?這些差別給他們雙方帶了哪些不同的效應?又是什么樣的原因導致這樣的結局呢?(一)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可以默讀,可以放聲讀,也可以同桌一起分角色朗讀,對你喜歡的語句還可以多讀幾次。(二)認讀本課生字詞(三)小組討論存疑問題,全班交流。(一)學生相互交流記字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生字字形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第二課時教 學 過 程 設 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間教學內容教師行為期望學生行為個性修改一、復習導入二、把握人物特點,理解課文內涵三、暢談啟示,感悟哲理。四、角色表演,深化理解五、放飛想象、能力培養(yǎng)23分2025分57分5-8

26、復述故事,整體感知。把握人物特點,理解課文內涵暢談啟示,感悟哲理。角色表演課后續(xù)寫(一)文章中有哪些主要人物?二)這兩個人物形象之間有何共同之處?(三)在這些共同點的基礎之上,老板為什么幾次給阿諾德提薪,他又有哪些特點呢?四)相反,布魯諾他存在著哪些缺點呢?(五)布魯諾和阿諾德之間真正的差別是什么?明確:思維方式、觀察能力、應變能力。通過閱讀“差別”這個故事,結合現實,談談你覺得自己更接近誰,從中你又得到什么啟示布魯諾后來有沒有變化呢?他能不能趕上阿諾德?請同學們合理地作出推斷,猜想故事的結局,續(xù)寫差別分組讀課文,找學生復述故事情節(jié)。反饋:布魯諾和阿諾德反饋:1、年齡相同,工作相同,起初待遇相

27、同。2、對老板交代的任務都認真對待。1、對于同一個問題懂得“縱”(土豆的具體情況)“橫”(市場上其他物品如西紅柿)思考。2、有很強的觀察能力。3、有對信息的整合能力、對形勢的決斷能力。反饋:1、做事缺乏主見,沒有遠見卓識。2、墨守成規(guī),言聽計從。3、不能預見事態(tài)的發(fā)展從而做出更好的處理決定。1、做事情就像下棋一樣,每走一步都需要考慮到下面的好幾步怎么走,想得越周全,看得越遠,棋藝越高。做事的時候,不要只注意眼前的事物,應該多考慮一下以后的發(fā)展,學會動態(tài)地看問題。2、做事情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要善于動腦筋思考,學會長遠打算。(一)自由結成三人小組,分好角色,根據課文內容,再加入自己的想象,補充好人

28、物對話,演一演差別。(二)表演結束后對照課文進行評價,請表演的同學講講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和表演體會。板書設計14差別布魯諾 阿諾德 反復跑三次 一次問清楚 發(fā)牢騷 無話可說 (對工作消極被動) (對工作積極主動) 墨守成規(guī),做事缺乏主見 有思想,有主見,對上級的話不是 沒有遠見卓識 言聽計從教學反思授課年級四年級學科語文課型講讀任課教師課題15 給予的故事課時2課時授課時間教材分析 給予的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沙漠中迷路后,饑渴已極、幾近死亡,面對一壺能救命的水做出的選擇:他選擇了付出這壺救命水,結果不但自己喝上了甘甜的泉水,還給別人留下了救命之水。故事贊美了高尚無私、給予奉獻的品格。學生分析給予

29、的故事這篇課文,具有濃郁的情感色彩,讀起來令人感動。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努力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真正的走進課文,與文本對話,達到情感交融的效果。設計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文中的三個場景,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交流研討等多種形式,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進行反復的品味,感受主人公關愛別人、甘于奉獻的高貴品質。教學目標正確認讀本課4個生字,學會書寫10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相互給予的快樂和幸福。教學重點讓學生自讀自學疏通生字詞,大體了解文章內容。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思考并討論,把握文章中心教學難點揣摩一個在沙漠中飽受饑渴折磨、瀕臨死亡的人面對一壺水和一張紙條的抉擇。

30、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給予的意義。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重在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他們所要表達的情感,讀中悟,悟中讀,讀到文本中去,品到文本中去,讓學生真正的體會出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并適當的設計精妙的問題,引導學生做換位思考,激發(fā)學生情感。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 學 過 程 設 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間教學內容教師行為期望學生行為個性修改 一、故事導入,揭示課題。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三、置身場景,暢談感受。四、設置懸念,承接研讀。一、復習舊知,通讀全文。二、反復揣摩,重點理解。三、品味“給予”,總結全文。四、感情升華,拓展延伸。五、課下作業(yè),推薦篇目。35分710分2025分57

31、分第二課時35分1520分710分57分35分(一)學習第一個場景。(二)學習第二個場景?!耙劝堰@壺水灌進汲水器,才能打出水。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壺裝滿水。”(三)學習第三個場景。(一)聽寫生字詞。(二)四人小組內分段讀文。(三)過渡。(一)結合課文內容與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二)此時此刻,你想對主人公說些什么?(四)在茫茫的沙漠中,寸草不生,驕陽似火,主人公饑渴難耐,他如果不管紙條上的忠告,選擇喝下水壺里的水,也無所謂錯,而那又會有怎樣的結果?出示課件,學生展開想象討論。(五)主人公在冒著犧牲自己生命的危險,也要試一試,為更多的人找到生命之水,這是何等高尚的品質呀。 (六)

32、我們與主人公一起經歷了這個艱難的抉擇,共同體會到了給予的幸福和快樂。此時此刻,你們想在紙條上加上一句什么話呢?出示課件把給予的故事講給家長和朋友聽。出示課件教師講述故事:高爾基的給永遠比拿愉快。出示課件。板書課題,過渡:我們看看給予的故事又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主人公是在什么樣的處境中面臨生死的抉擇?你是從哪看出來的?(第一自然段)出示課件。讀了這一段,在你眼前展現出怎樣的一幅畫面?讓學生想象著說。假如是你,頭頂上是火辣辣的太陽,腳下是茫茫的大沙漠,此時的你又饑又渴,還迷失了方向,描述一下你當時的感受。幻燈出示茫茫的沙漠,感受炎熱與饑渴。學生帶著這種感覺來讀一下這一段。過渡:他的堅強,永

33、不放棄求生的希望,支撐著他一步一步的向前。命運之神沒有拋棄他,這時他看到了一絲希望,是什么呢?木屋、水壺、汲水器、紙條對于一個在沙漠中飽受饑渴折磨、瀕臨死亡的人來說,哪怕是一壺水也能挽救他的生命。恰在這時,真的在他面前出現了一壺水,然而他并沒有立即喝下這壺救命的水,因為他在水壺上看到了這樣一段話課件出示紙條上的話。如何理解紙條上的話?紙條上的話有兩層意思:(1)滿足自己的需求。(2)方便別人。課件出示第四段:水壺里有水,證明了紙條上的話有一部分是真的了。這時我們的主人公面臨了一個很艱難的抉擇,是什么呢?在這種情況下,假如是你,你會怎么做? 生死就在一念之間,他又是怎樣的心情?他做出了怎樣的抉擇

34、呢?猶豫再三:引導學生一步步由淺入深體會 “猶豫”什么意思,“再三”呢?“猶豫再三”可能會是什么樣子?把水倒入,按紙條上的話做。按紙條做后的結果是怎樣的?這時主人公是什么樣的心情呢?你體會到了什么?是什么促使他這樣去做,讓他把生死置之度外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研讀課文。是什么促使那個人按紙條上說得去做呢?課件出示: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嘗到甘美的泉水。此時此刻,你想對主人公說些什么?主人公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人們,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嘗到甘美的泉水。所以他在紙條上加上了幾句話:請相信我,紙條上的話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嘗到甘美的泉水。這是主人公的肺腑之言,誰來讀一讀他加上的這幾句

35、話?學完課文,你對“給予”又有什么新的理解?希望同學們可以永遠的記住一句話:“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學生暢談生活中給予他人與得到給予的經歷。自讀課文,邊讀邊劃出本課的生字詞,標好段落。開火車認讀生字,識記生字。學生帶著這種感覺來讀一下這一段。生齊讀。學生齊讀,體會:當他看到這壺水和紙條上的字時,他的心情怎樣?帶著上面所談到的這種心情讀一讀。學生討論交流。聽寫生字詞。四人小組內分段讀文。結合課文內容與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生讀。小故事中蘊涵著大道理,談談學完本文的感受。板書設計給予的故事一壺水 無私高尚 給予奉獻 教學反思 授課年級四年級學科語文課型精讀任課教師課題16 頤和園課時2授課時間教材分析頤和園是一篇描繪人文景觀的文章。全文層次清楚,前后呼應。作者用具體形象、生動優(yōu)美和富有想象的語言描繪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觀,處處洋溢著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其不同景物的特點各有不同,作者在寫法上也不一樣,突出表達方法上的變化。通過本文的學習,學生不僅能夠領略到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同時也能激發(fā)他們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感受到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從而引發(fā)他們對美的向往,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