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體詩格律幾問一體制_第1頁
近體詩格律幾問一體制_第2頁
近體詩格律幾問一體制_第3頁
近體詩格律幾問一體制_第4頁
近體詩格律幾問一體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唐 詩 選(一)山行(二)黃鶴樓(三)石壕吏溫故知新談古詩 名義:與近體詩對言(歷代皆有之) 別稱:古體詩、古風 體式:五言為主,七言居次,間有雜言 源頭:樂府詩(民間先行,文人仿效) 定體:班固詠史(五言)曹丕燕歌行(七言) 格律:可換韻,不限平仄、對仗、句數猜詩體1 上 邪 , 我 欲 與 君 相 知 長 命 無 絕 衰 山 無 陵 , 江 水 為竭 , 冬 雷 震 震 夏 雨 雪 , 天 地 合 , 乃 敢 與 君 絕 (上 邪 )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隰P。少年見羅敷,

2、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陌上桑)猜詩體2 【一】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猜詩體3輞川閑居贈裴迪秀才輞川閑居贈裴迪秀才 王維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動動腦( 95基測二)根據近體詩的格律,下列這首七言絕句中的空格應填入哪些字?玉樓天半起笙歌, 風宮嬪笑語。 月殿影開聞夜漏,水精簾捲近秋。 (A)送,河 (B)

3、迎,波 (C)拂,色 (D)向,月 (A)聯(lián)考題(86推甄) 露濃煙重草萋萋,樹映闌干柳拂堤。 一院落花無客醉,殘月有鶯啼。 芳筵想像情難盡,故樹荒涼路欲。 惆悵羸驂來往慣,每經門巷亦長嘶。 (王建李處士故居) A 三更;凄三更;凄 B 單扉;橫單扉;橫 C 一池;歧一池;歧 D 半窗;迷半窗;迷 D聯(lián)考題(84推甄)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簷間積雨; 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餉春耕。 (蘇軾新城道中) A 淋;魚;柴淋;魚;柴 B 沖;石;茶沖;石;茶 C 痕;橋;水痕;橋;水 D 聲;柳;筍聲;柳;筍 D聯(lián)考題(83推甄) 馬穿

4、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餘忽惆悵,村橋原似吾鄉(xiāng)。 (王禹偁村行) A 揚;桂;楓揚;桂;楓 B 寒;芳;榴寒;芳;榴 C 長;梨;樹長;梨;樹 D 茫;蘆;桑茫;蘆;桑 C唐詩體制簡介n詩歌史上黃金時代n格律探究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新興的詩體,名稱乃與古體詩相對而言。其字數、句數、平仄、對仗和押韻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主要類別有律詩和絕句,其中又各有五言、七言之別。絕句每首四句;律詩每首八句。清王夫之薑齋詩話云:絕先於律,五言絕句,自五言古詩來;七言絕句, 自歌行來。所謂歌行,乃指樂府詩。七言絕句,原出於南北朝樂府小詩

5、。唐初沈佺期、宋之問完成律詩格律;或云:沈、宋完成五言格律,杜審言完成七言格律。 此外亦有十句以上的律詩,稱為排律或長律。律詩、排律皆限押平聲韻,絕句亦以平聲韻為主,五絕則有押仄聲韻的。近體詩無論絕、律,通常是偶數句押韻,隔句押韻,一韻到底,不得換韻,不得重複韻腳。近體詩格律幾問近體詩格律幾問 一一體製1.近體詩分哪兩類?律詩、絕句2.以字數分別,又各自有那兩類?各有多少字? 五七言、五律 40字、七律 58字、五絕 20字、七絕 28字3. 排律也是近體詩嗎?一首排律至少有幾句?可以是單數句嗎? 是、十句、不可體製二平仄1.古音有四聲,指的是哪四聲?這四聲何者屬平聲?何者屬仄聲? 平上去入、

6、平聲分陰平陽平,仄聲指上去入三聲。2. 這四聲與今日國語的四聲相合相異的情形如何? 國語的輕聲一聲二聲屬平聲,三聲屬上聲,四聲屬去聲,入聲已失3.凡是近體詩都講求上下句平仄相對嗎? 是4.一首五言仄起式首句不押韻的律詩,其平仄格律該如何寫?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5.一首七言平起式首句押韻的律詩,其平仄格律該如何寫?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6.一首絕句的平仄剛好是截一首律詩的一半嗎?是 7.詩家鍛字鍊句,在平仄上有些忌諱

7、或規(guī)則可尋,以下名詞,請試了解之:一三五不論 二四六分明 一三五字平仄可改易,二四六字則不可孤平 : 兩仄聲之間孤立一平聲三平落腳 : 一句末三字皆為平聲失黏 : 每一聯(lián)之後句與下一聯(lián)之首句平仄不相同三對仗1.凡是近體詩必講究對仗嗎? 律詩是,絕句不必然2.嚴格的對仗是指哪些方面的講究? 上下句平仄相反、詞性相對、意思相對3.一首律詩有幾聯(lián)?必須對仗的是哪兩聯(lián)? 四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4.有不合格式的對仗,如: 偷春格、蜂腰格,是指怎樣的對仗? 首聯(lián)對仗、頷聯(lián)或頸聯(lián)該對而未對四押韻1.凡近體詩都只能押平聲韻嗎? 不是,絕句可押仄聲2.凡近體詩都必須一韻到底不可換韻嗎?是3.凡近體詩都必須偶數句押韻,奇

8、數句必不能押韻嗎? 不是,有第一句起韻者,餘者奇數句皆不可押韻4.一首近體的平起仄起式由何判斷? 第一句的第二個字 唐代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唐詩創(chuàng)作繁富,據清代編纂的全唐詩,錄存作品已達四萬八千九百多首,作者姓名可考者多達二千二百多人。唐詩不僅發(fā)展出各種流派,還形成了多樣化的體制?;蚴抢^承漢、魏、六朝的樂府、古體詩,或是新創(chuàng)的近體詩,無不具備。 宋以後的中國古典詩歌,都沒有越出它的範圍。 唐人樂府詩大多不合樂,或借舊題寫新意,或立新題以敘事,完全不受古樂府的限制,音樂上雖是擺脫舊調的拘束,內容上卻發(fā)揚了漢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fā)感於哀樂,緣事而發(fā)的精神,為詩歌反映時事,開闢了廣闊的道路。

9、古體詩是隋、唐以前就得到發(fā)展的詩歌,進入唐代,由於篇幅短小、格律嚴整的律絕近體盛行,促使它發(fā)生新的變化。一般說來,唐人的古體詩筆力馳騁,氣象崢嶸,不僅用以抒寫波瀾起伏的感情,還用來敘事和議論。 類別體制絕句律詩排律句數四句八句八句以上字數五言、七言五言、七言五言、七言押韻偶數句押韻偶數句押韻偶數句押韻韻腳一韻到底,不可換韻。一韻到底,不可換韻。可以換韻。對仗對仗與否不拘。1.中間(頷、頸)二聯(lián)必須對仗2.起結兩聯(lián)對仗拘1.起結兩聯(lián),不必對仗2.其餘各聯(lián),兩兩相對(一)山行n題解n作者n課文注釋n問題討論賞心悅目一楓紅賞心悅目二 本詩為七言絕句,選自樊川外集,是一記遊之作,描繪作者山行時所見秀麗

10、的秋色。自從宋玉唱出了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名句以來,遇秋而興悲興悲,似乎成了古代文人詩歌的傳統(tǒng)主題。但是性格豪爽的杜牧卻能不落窠臼,別開生面,即如這一首山行,更在蕭瑟秋意中寫出清朗絢爛之景,堪稱一首秋的讚歌。 前兩句寫秋山高寒,後兩句寫楓林紅豔,構成一幅楓葉流丹、山林染豔的畫面;襯托出作者玩賞大自然時的愉悅心情,一掃前人詠秋詩歌淒清蕭涼的情調,使秋天山林呈現一種熱烈、生機蓬勃的景象,那停車而望,陶然而醉的詩人也融入景中。詩人的筆力由淡而濃,直至最濃墨重彩的末句後,戛然而止,造成情韻悠揚,餘味無窮的詩趣。如此色彩鮮明,意境優(yōu)美,是千載傳誦的名作。 杜牧,字牧之,唐京兆萬年(今陝

11、西省西安市)人。生於德宗貞元十九年(西元八 三年),卒於宣宗大中六年(西元八五二年),年五十。 杜牧出身名門望族,是中唐宰相、史學家杜佑之孫。曾任監(jiān)察御史、史館修撰,並做過幾任刺史,晚年任司勳員外郎、中書舍人。杜牧早年以濟世之才自負,曾作阿房宮賦以諷諭當世。其詩、賦、古文俱佳,尤以七言近體詩的詩作成就最高?;驅懢笆闱?,或懷古詠史,情致豪邁,議論精警,風格俊爽,韻味雋永,直可追步盛唐,於晚唐詩壇上自成一家,與李商隱齊名,人稱小李、杜。有樊川文集、樊川別集、樊川外集等書傳世。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平聲麻韻寒山:指秋山斜:古音一 ,與二四句之末字家花協(xié)

12、韻。白雲生處:白雲湧生的地方。生,一作深。坐愛楓林晚:因為喜愛楓林的暮景。坐,因為。霜葉:經霜的楓葉。山行 問題討論一、本詩所寫秋色的情調, 與傳統(tǒng)的詩文有什麼不同? 答:秋天,在古代詩人筆下,似乎和蕭瑟、淒涼結了不解之緣。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 便是始作俑者??墒?,在一片低沉衰颯的悲秋聲中,亦有人唱出迥然不同的另一種調子來。比如劉禹錫的秋詞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他把秋天富有生命力的一面,鮮明、活躍地表現出來了。杜牧此詩的情調和它們十分相似。這種愛秋、頌秋的思想感情,是和兩位

13、詩人匡時濟世的懷抱、勇於奮鬥的精神,分不開的。二、作者用哪些詞語來交代題目?請指出來。答:作者所用遠上寒山、石徑、白雲生處和停車等詞語,來交代題目山行的動作之美。三、閱讀下列詩篇後,請回答各問題: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其二)1.這首詩篇的主題為何? 答 :這是一首贈別的詩歌。是杜牧與一位歌女離別時所作的詩篇。2.此詩後兩句在寫作手法上有何特色?答:這首詩前兩句用賦(直述)的手法寫離情,後兩句用擬人化手法寫離別的感傷?!菊f明】杜牧的贈別有兩首,第一首內容如下: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四、請你以具體的顏

14、色描寫你對歲月的感覺。例歲月像畫家手上的調色盤:天真無邪的童年是快樂的白;青春奔放的青年是熱情的紅;穩(wěn)重歷練的壯年是成熟的藍;圓滿遲暮的老年是等待的灰。答:1. 歲月最像森林四季的顏色,初春新綠好似嬰兒清新的臉龐,盛夏多彩豔麗則像青少年新新人類多姿多變,秋日金黃彷彿中年豐收滿足,冬季枯黃則如老年豁達安詳。(潘曉玲)2. 歲月像漸層綠色,剛出生時是最清純的淡淡的泛白的綠;兒童、柔柔粉粉的粉綠;青少年,明度高,活潑的翠綠;中壯年,繁盛的橄欖綠;老年,沉穩(wěn)莊嚴,給人安心的感覺,深沉的墨綠。(涂育慈)(二)黃鶴樓n題解n作者n課文注釋n問題討論黃鶴樓今貌 本詩為七言律詩,選自全唐詩。黃鶴樓在今湖北省武

15、漢巿西黃鵠磯上,俯瞰長江,極目千里。詩的前兩聯(lián)寫黃鶴樓的由來,從神話傳說寫到現實感受。鶴去樓空,白雲悠悠,不僅反映了黃鶴樓的古今變化,也表現了詩人登樓時的寂寞之感。後兩聯(lián)寫登樓所見景色,以漢陽樹木、鸚鵡洲芳草、江上煙波等寥闊空曠的景色,寄寓遊子思鄉(xiāng)的愁情。 短短八句詩,描繪了一幅長江中游明麗壯闊的江天景色圖。以敘事做開頭,飽蘊著感情。中間以景寓情,情景交融。結尾觸景生情,情思不盡。本詩以歌行入律,詩的前四句一氣貫注,黃鶴二字再三出現,奔騰直下。第三句幾乎全用仄聲,完全擺脫格式和平仄的拘束,自然流瀉,意到筆隨,情躍紙上。雖是破格之作,但仍然給人大氣磅礡、一氣呵成的感覺。 全詩熔神話與現實於一爐,

16、古今、虛實、遠近、情景巧妙結合,創(chuàng)造了蒼茫壯闊的意境。相傳李白登黃鶴樓,見到這首詩,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結果斂手而去, 後曾模仿此詩作登金陵鳳凰臺詩??芍嗽妼畎走@種大文豪的震撼,以致產生敬佩、不甘的錯綜複雜感受,而宋人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足見此詩備受推崇。 崔顥,唐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巿)人。約生於武后長安(西元七一七四年)年間,卒於玄宗天寶十三年(西元七五四年)。崔顥於開元十一年(西元七二三年)中進士,任司勳員外郎。崔顥青年時期,生活放蕩,詩篇流於輕豔;後來從軍出塞,多戎旅之作,氣勢雄渾,風骨凜然。全唐詩存其詩一卷,共四十二首。昔人已乘

17、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平聲尤韻悠悠:此指白雲悠然飄盪的樣子。歷歷:十分清楚的樣子。漢陽:在武昌西,與黃鶴樓隔江相望。萋萋:茂密的樣子。鸚鵡洲:在漢陽縣西南大江中。 相傳東漢末年,禰衡曾為洲上所產鸚鵡寫過一篇鸚鵡賦,後來禰衡被黃祖所殺,葬於江上,世人因稱此洲為鸚鵡洲。鄉(xiāng)關:故鄉(xiāng)。一、詩中前三句連用黃鶴,不合律詩的格律,但卻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答:首三句連用黃鶴,不但強調了黃鶴在詩中的重要性,而且產生了類似排比句法的效果, 雖然平仄上略有問題,但卻使首四句一氣呵成, 很有氣勢,成為千古傳誦的佳句。二、

18、作者在具體描寫黃鶴樓眼前景物的部分裡,特別寫到鸚鵡洲,有沒有什麼用意? 答:作者在具體描寫黃鶴樓眼前景物時,想到了即席作鸚鵡賦的禰衡那充滿辛酸和血淚的遭遇。引起了詩人心靈的微妙悸動,思鄉(xiāng)之情和身世之感油然而生。三、閱讀下列詩篇後,請回答各問題: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註鳳凰臺:在今江蘇省南京市鳳凰山, 相傳南朝宋元嘉年間,飛來三隻五色鳥,狀如孔雀,時人以為鳳凰,因稱山為鳳凰山,築臺其上,稱鳳凰臺。吳宮:三國時東吳所建的宮苑。衣冠: 顯貴者的代稱。古邱:古墳。邱,同丘。三山:在

19、今南京市西南長江南岸,因有三峰相連而得名。二水句:指白鷺洲將秦淮河中分為二。白鷺洲,在今南京市,因常有白鷺聚集而得名。浮雲能蔽日:比喻小人蒙蔽君主,使賢才受到排斥。1.請比較此詩和崔顥的黃鶴樓在主旨、格律上有何不同?答 :李白生性狂放瀟灑,所以不太寫講究格、律謹嚴的七律。登金陵鳳凰臺是他少數作品中較為有名的一首,據說還是模仿崔顥的黃鶴樓寫的。所以我們讀這首詩時,可以拿崔顥的那一首來比較。黃鶴樓的前四句是這樣: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四句一氣直下,全部以黃鶴為中心(四句中三句有黃鶴),而歸結於黃鶴不可復見(白雲悠悠)。同樣的意思李白只寫了兩句(但鳳凰仍出

20、現三次):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後面則接著寫: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邱。好像彼此之間不甚有關聯(lián)。其實是有的,只是不太容易看出而已。 崔顥的黃鶴是仙人的意象,而李白的鳳凰則可以聯(lián)想到人世間的帝王及其顯貴大臣(龍、鳳在中國一向具有這種象徵意義的)。而且,剛好金陵又是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建都之地,而如今六朝早已煙消雲散。那麼, 鳳凰的一遊不正如六朝的短暫繁華嗎?鳳凰的一去不復返不正如六朝興盛的不可復睹嗎?如此一來,三、四句所說吳宮花草、晉代衣冠不是很自然的接上臺空江自流嗎?就後四句而言,登金陵鳳凰臺和黃鶴樓完全一致。黃鶴樓云: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

21、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鳳凰臺則云: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倿楦‰吥鼙稳?,長安不見使人愁。前兩句同樣寫望遠,即前人所謂竭盡目力,勞勞望遠,但崔顥所見亦只是武漢(黃鶴樓所在地),不見家;李白所見亦只是金陵,不見長安。兩人的不同,除了寫景的風格之外,就是一個想家,一個想長安罷了。(節(jié)錄自呂正惠賞析唐詩賞析編江南江北)相異之處相同之處詩名黃鶴樓登金陵鳳凰臺作者崔顥李白動機末二句懷鄉(xiāng)末二句懷君藉傳說引起主題題旨純以懷鄉(xiāng)為主三、四句感慨歷史興亡登臨懷古、題壁之詩格律首句不押韻首句押韻平起式、押尤韻。韻腳洲、流相同立意一、三句寫去,二、四句寫空將去與空兩句集於一、二句1.懷古:崔前四句,白前二句2.

22、描景:崔、白五六兩句體裁以歌行體入律未以歌形體入律2.據言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是要和崔顥的黃鶴樓別一苗頭的。後世對此二詩評價不一,有人喜歡黃鶴樓的自然渾成,有人以為登金陵鳳凰臺旨意深遠,孰較勝一籌,始終未定論。而你比較喜歡哪一首?為什麼? 答:舊說以為李白看了崔顥黃鶴樓詩後,便擬作了本詩,與之爭勝。計有功唐詩紀事認為恐不然!沈德潛唐詩別裁就說: 從心所造,偶然相似,必謂摹倣司勳,恐屬未是。至於崔、李二詩的優(yōu)劣,前人評論極多,方回說李詩與崔詩相似,格律氣勢,未易甲乙;紀昀不以為然地說:氣魄遠遜崔詩,云未易甲乙,誤也。劉後村則謂:太白此詩,較之崔作,所謂棋逢敵手。田子藝則說:機杼一軸,天飾燦然,各用

23、疊字,而章法尤高絕。劉辰翁也說:開口雄偉,脫落雕飾,俱不論。若無後兩句,亦不必作。出於崔顥而特勝之以此。以上諸說,以劉辰翁之說最當。其實,二詩皆自心而發(fā),即景而成,意象偶同,而勝景各擅。(乾隆御批),實在很難論其優(yōu)劣。至於本詩的作意,蕭士贇分類補注李太白詩曾推測說:此詩因懷古而動懷君之思乎?抑亦自傷讒廢,望帝鄉(xiāng)而不見, 乃觸境而生愁乎?也同樣不容易確定! 不過,本詩在懷古之中,隱寓傷時之意,則是無可置疑的?。ü?jié)錄自黃永武、張高評編著唐詩三百首鑑賞)(三)石壕吏n題解n作者n課文注釋n問題討論 本詩為五言古詩,選自杜工部集。唐肅宗乾元二年(西元七五九年)春,郭子儀、李光弼等人所率領的六十萬大軍,

24、在鄴城(今河南省安陽縣)被史思明擊潰。朝廷為補充兵力,便在洛陽以西至潼關一帶,強行捉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這時,杜甫正由洛陽經過潼關,趕回華州(今陝西省華縣)任所。途中就其所見所聞,寫成了三吏三吏(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三別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的歷史場景。 石壕吏一詩,透過有吏夜捉人具體描繪老婦及其一家人悲慘的遭遇,來揭露官吏的橫暴,反映戰(zhàn)亂中百姓的苦難。情節(jié)完整,故事性強,是一首傑出的敘事詩。整個故事情節(jié)都是在詩人凝神屏息的傾聽中進行的,這樣筆墨經濟,又使詩的主題更加凸出,同時還給讀者留下更廣闊的想像空間。全詩寓悲憫於敘事之中,不著抒情和議論,但句句沉痛

25、,展現詩人素描的功力,更呈現詩聖民胞物與的襟懷。 杜甫,字子美,唐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縣)人。祖籍京兆杜陵(今陝西省長安縣南),故自稱杜陵布衣。生於睿宗景雲(漢代京畿的行政區(qū)域) 三年(西元七一二年),卒於代宗大曆五年(西元七七年)五十九。 杜甫為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開元後期,應寶中寓居長安近十年,抑鬱不得志。安、史之亂起,備受顛沛流離之苦。肅宗時,官左拾遺,因直言極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後又移家四川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畔。友人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推薦他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攜家出蜀,飄泊於湖北、湖南一帶。 杜甫世稱詩聖,與李白齊名。其詩多傷時憂國、描繪離亂之作,又有詩史之稱。杜甫善

26、於汲取前人的成就,集古今詩學之大成,各體無不精美,尤以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鬱頓挫、蒼涼雄渾為主。著有杜工部集。宋刊本新刊校定集注杜詩書影文學成就詩聖稱號 杜甫一生至終崇奉儒家思想,充滿聖氣,所以就被稱做詩聖。 杜甫追求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抱負。而他自己就是堯舜時那種賢臣: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稷是舜的農官, 契是舜的司徒,他們是杜甫要學的榜樣。 從基本思想上看,杜甫大體上是儒家忠君愛民的思想。杜甫詩歌特色與成就 他繼承了從詩經以來的現實主義傳統(tǒng)。他透過詩歌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杜詩的藝術特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談:1.現實主義的精神 杜詩中常有的議論,都是和鮮明的藝術形象結合在

27、一起。例如石壕吏中老婦人一家的悲慘遭遇,就是千萬個貧苦家庭的縮影,形象地概括了貧富的懸殊。2.細節(jié)描寫,刻劃入微 杜詩境界雄奇壯闊,而且往往是通過刻劃眼前細微的景物,和內心感情的細微波動來表達。這是杜甫超越一般現實主義詩人的地方。如春望用濺淚之花、驚心之鳥去襯托出自己傷時之深;用不勝簪的白首去表現深廣的憂國思家之情。又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從細致刻劃屋漏雨溼的痛苦入手,逐步推展到一般人的痛苦上,以小見大,以近求遠。3.風格沉鬱頓挫 沉鬱是指杜甫詩歌中思想感情的深沉鬱積;頓挫則主要指語意的頓挫轉折、氣勢的跌宕搖曳。國家的危機、社會的動亂、人民的苦難、個人政治和生活上的困頓、思想情感的博大深厚,以及表

28、現手法的含蓄蘊藉,都是形成這種風格的重要因素。 作品在這種風格的基調上,呈現多種多樣的風采,或質樸,或瑰麗,或清新明快,或古簡拙重,或雄渾悲壯,無不達於勝境。4.語言凝煉遒勁,又善用口語和方言 杜詩的語言藝術也有特出的成就。其最大的特點是凝煉、深沉、遒勁,最能體現這種風格的是以秋興為代表的七言律詩。 此外,杜甫還善於運用民間口語和方言俚諺。他把一些鄙俚的字如鵝兒、肥男等都採入詩中,使詩歌顯得格外生動、親切。他更在詩中加插對話,使人物的語言個性化,如新婚別就是一個例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 ! 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三韻通押平聲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