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試驗06:測量物質密度的試驗_第1頁
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試驗06:測量物質密度的試驗_第2頁
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試驗06:測量物質密度的試驗_第3頁
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試驗06:測量物質密度的試驗_第4頁
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試驗06:測量物質密度的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六、測量物體密度的實驗【實驗原理】:p=m/v【實驗器材】:量筒、天平、待測物體或液體、細線、水、燒杯等【固體的密度】:固體的質量可直接用天平稱得,外形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可通過“排水法”來測定,然后,根據(jù)密度定義求得密度?!緦嶒灢襟E】:用天平測出石塊的質量m;向量筒內倒入適量的水,測出的水的體積Vi;把石塊放入量筒中,測出石塊和水的總體積V2;算出石塊的體積V=y-Vi;利用公式P=m/v算出石塊的密度。【液體的密度】:(1)先測液體和容器的總質量,(2)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體,并測出這部分液體的體積,(3)再稱出容器與剩余液體的總質量,兩者之差就是量筒內液體的質量,(4)再用密度公式求出

2、液體的密度?!緦嶒灢襟E】: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將燒杯中的鹽水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記下體積V;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總質量ni,算出量筒中鹽水的質量m=m-m2;利用公式p=m/v算出鹽水的密度。【考點方向】:體積的測量量筒:量筒是用來測量液體體積的儀器,。(1)量筒上的單位一般是ml,1ml=1cm(2)量筒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1/30選:選擇與適當?shù)牧客?;放:把量筒放在上;測:若量筒內的液體內有氣泡,可輕輕搖動,讓氣泡釋放出來;讀: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面的中部相平,即要與凸液面(如水銀)的部或凹液面的部(如水)相平。天平的使用1、使用天平時,先觀察量程和分度值,估測物體質

3、量;再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為什么?因為:。2、調節(jié)天平時應先將游碼移到處,再調節(jié),時指針指在分度標尺處上或指針在中央紅線左右擺動幅度相同即可。(左偏右調)3、稱量過程中要用夾取祛碼,物碼,先大后小,最后移動直至天平o4、讀數(shù)=讀數(shù)+數(shù);5、如果祛碼缺了一角,所測物體質量比實際質量。6、使用量筒時先觀察和;7、注意量筒的量程沒有刻度線。8、觀察時視線要與在同一水平線上。9、如果使用天平時把左盤放置的祛碼,右盤放置的物品,那么該天平是否可以準確測量物體的密度,為什么?答:。10、實驗中將最小的祛碼5g放入天平右盤后,發(fā)現(xiàn)中央分布盤的指針向右偏,那么接下來的操作應該【創(chuàng)新母題】:測量小石塊的密度。

4、甲乙丙(1)將天平放在上,游碼移到處,發(fā)現(xiàn)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為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2/30(2)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量小石塊的質量,右盤所加祛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天平平衡,則小石塊的質量m為g;如果粗心的小明沒有注意到祛碼已經(jīng)生銹,那么小石塊的實際質量應該比m的值(選填“偏大/偏小/相等”)。(3)測量小石塊密度的實驗原理是;需要用到的主要實驗工具是、。(4)實驗中發(fā)現(xiàn)沒有量筒,用下列兩種方案來測量小石塊的體積。方案一:如圖丙所示,將燒杯放在水平臺面上,用細線系住小石塊輕輕放入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使小石塊在水中,在燒杯壁上記下水面位置。將小石塊從

5、水中取出后,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E為152.4go向燒杯內緩緩加水至標記處,再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為165.2g。萬案一:向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口。如圖丙所示,將燒杯放在水平臺面上,用細線系住小石塊輕輕放入燒杯中,使小石塊浸沒在水中,在燒杯壁上記下水面位置。將小石塊從水中取出后,向燒杯中緩慢加水至標記處,然后再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R5o(5)根據(jù)方案一測量結果計算出小石塊密度p=kg/m3,測出的小石塊密度與真實值相比(選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6)你認為根據(jù)哪一種方案測量結果計算出的小石塊密度更精確?為什么?答:,理由是。(7)該實驗

6、中如果不缺乏量筒,在如下的實驗操作步驟合理的順序是。用天平測出小石塊的質量用細線系住小石塊,輕輕放入空量筒中在量筒中裝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將小石塊從量筒中取出,記下水的體積用細線系住金屬塊,把金屬塊浸沒在量筒的水中,記下水的體積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金屬塊的密度A.B.C.D.練習1:(2019?廣東)學校創(chuàng)新實驗小組欲測量某礦石的密度,而該礦石形狀不規(guī)則,無法放入量筒,故選3/30用水、燒杯、天平(帶祛碼和鐐子)、細線、鐵架臺等器材進行實驗,主要過程如下:(1)將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撥至標尺處,并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將裝有適量水的燒杯放入天平的左盤,先估計燒杯和水的質量,然

7、后用往天平的右盤(選填“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試加祛碼,并移動游碼,直至天平平衡,這時右盤中的祛碼和游碼所在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g.(3)如題圖乙所示,用細線系住礦石,懸掛在鐵架臺上,讓礦石浸沒在水中,細線和礦石都沒有與燒杯接觸,天平重新平衡時,右盤中祛碼的總質量及游碼指示的質量值總和為144g,則礦石的體積為33.3、m-(水1.010kg/m)如題圖丙所示,礦石下沉到燒杯底部,天平再次平衡時,右盤中祛碼的總質量及游碼指示的質量值總和為174g,則礦石的密度為kg/m練習2:(2019?蘇州)用不同的方法測量小石塊和小瓷杯的密度。測小石塊的密度天平放置于工作臺上,將游碼

8、移到標尺處,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g.在量筒kg/m3;用此天平測量小石塊的質量,右盤所加祛碼和游碼位置如圖甲所示,則小石塊的質量為內放入適量的水,用細線綁好小石塊,緩慢放入水中,如圖乙所示,則小石塊的密度為(2)測小瓷杯的密度如圖丙所不,先在量筒內放入適量的水,液面刻度為V1;再將小瓷杯浸沒于水中,液面刻度為V2;最后撈小瓷杯密度的表達式P起小瓷杯并將杯中的水倒回量筒,使其浮于水面(水未損失),液面刻度為4/30=(用Vi、%、V3和p水表示)。實驗完畢后發(fā)現(xiàn)小瓷杯內的水未倒干凈,則所測結果(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練習3:(2019衢州)托盤天平是一種精密測量儀器,某實驗室天平

9、的配套祛碼及橫梁標尺如圖。LOOg50g20g20g10g5gI。l134I,(1)小科發(fā)現(xiàn)祛碼盒中的祛碼已磨損,用這樣的祛碼稱量物體質量,測量結果將。(2)小科觀察銘牌時,發(fā)現(xiàn)該天平的最大測量值為200g,但他認為應為210g。你認為小科產生這種錯誤想法的原因是。(3)小江認為銘牌上最大測量值沒有標錯,但祛碼盒中10g的祛碼是多余的,而小明認為祛碼盒中所有的祛碼都是不可缺少的。你認為誰的觀點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練習4:(2019南充)如圖,小紅同學在“測量鹽水的密度”實驗中,操作步驟如下:11順同丸卻如1ml一=三-=三_=二二=|=|=_|=_|=_|=_Z丙(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10、,游碼放在零刻度線,發(fā)現(xiàn)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調節(jié),直到橫梁水平平衡。(2)已知空燒杯的質量為28g,現(xiàn)將適量鹽水裝入燒杯,并放在天平的左盤,測量其質量,待天平平衡時,如圖乙所示。然后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丙所示由此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kg/m3。(3)小紅同學此次實驗操作測得的鹽水密度將偏(填“大”或“小”)。練習5:(2019廣安)小聰同學在江邊撿到一塊漂亮的鵝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它的密度。乙5/30丙丁(1)如圖甲所示,小聰在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過程中的錯誤操作是;(2)小聰糾正錯誤后,正確測量出了鵝卵石的質量,如圖乙所示,鵝卵石的質量為g;

11、(3)小聰將鵝卵石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靜止時液面如圖丙所示,則計算出鵝卵石密度為3kg/m。(4)小聰根據(jù)所測數(shù)據(jù),在圖丁上描出一個對應的點A,接著他又換用另一石塊重復上述實驗,將所測數(shù)據(jù)在圖上又描出了另一個對應的點B,若pA、pB分別代表鵝卵石和另一石塊的密度,則paPb(選填“>”、或)。練習6:(2019成都)在“測量石塊的密度”實驗中:(1)小李同學首先用天平測出石塊的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祛碼和游碼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石塊的質量為g。甲乙(2)為了測量出石塊的體積,小李同學先往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圖乙所示.他的操作合理嗎?為什么?答:。(3)四個小組測量出的石塊密度如下

12、表所示:A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2.5X103kg/m32.6g/cm31.0x102kg/m3CL,32.5g/cm其中錯誤的是第組的測量結果(4)對實驗進彳T評估時,下列分析正確的是6/30A.放置天平的操作臺面不水平.測出的質量偏B.放置天平的操作臺面不水平,測出的質量偏小C.先測石塊體積,后測石塊質量,測出的密度偏D.先測石塊體積,后測石塊質量.測出的密度偏大練習7:(2019青島)測量鹽水的密度,方案如下:(1)用天平和量筒進行測量;請完成實驗步驟:用天平稱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將燒杯中的適量鹽水倒入量筒中,讀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利用上述所測物理量,寫出鹽水密度的表達式p鹽=。(2

13、)用液體密度計直接測量因為鹽水的密度比水的大,所以選用最小刻度是1.0g/cm3的液體密度計。它的測量原理是:密度計放入不同液體中,都處于漂浮狀態(tài),它所受的浮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被測液體密度越大,其排開液體的體積越,所以它的刻度是從1.0g/cm3(選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順次標記1.1、1.2、1.3練習8:(2019鐵嶺)下面是小光測量密度的實驗。甲工丙?。?)測量可樂的密度。請你將實驗過程補充完整:小光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如圖甲所示位置。此時他應將平衡螺母適當向(“左”或“右”)調節(jié),使天平平衡。將裝有可樂的燒杯放

14、在天平的左盤中,在右盤中放入50g、20g、10g三個祛碼后,天平指針剛好指在分度盤中線位置。將杯中的一部分可樂倒入量筒中,量筒內可樂的體積如圖乙所示,為cn3o測出剩余可樂和燒杯的總質量如圖丙所示,其總質量為g,則可樂的密度是,一3g/cm。7/30計算出密度后,小光發(fā)現(xiàn)量筒內的可樂中有很多氣泡,這樣會使小光測量的密度值會(填“偏大”或“偏小”)。(2)小光用剛剛測量過密度的可樂(密度用P0表示)又測出了一塊木塊的密度,請你把他的實驗步驟補充完整。用天平測出木塊的質量m。用一個碗裝有足夠多的可樂,將木塊和一個空瓶疊加在一起漂浮,如圖丁所示。向瓶中倒水,直到木塊,用天平測出瓶和水的總質量已。木

15、塊密度表達式p木=。練習9:(2019長春)實驗小組在測量小石塊的密度的實驗中:(1)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量小石塊的質量,天平平衡時祛碼的質量及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小石塊的質量m=g(2)將小石塊浸沒在裝有2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圖乙所示,小石塊的體積V=cm3(3)計算出小石塊的密度p=g/cm3(4)如圖先測量小石塊的體積,然后從量筒中取出小石塊直接測量質量,所測的密度值與真實值相比(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練習10:(2019臨沂)小明在濱河陽光沙灘游玩時撿到一塊鵝卵石,并對該鵝卵石的密度進行了測量。印己的丁巾(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將游碼移至稱量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后,

16、分度標尺的指針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使天平橫梁平衡。8/30(2)測量鵝卵石質量時,將最小為5g的祛碼放入托盤天平的右盤后,分度標尺的指針如圖乙所示,接下來的操作是,直至天平橫梁平衡。(3)天平平衡時,所用祛碼和游碼在稱量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可以得知鵝卵石的質量是go(4)如圖丁所示,鵝卵石的體積是cm3(5)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該鵝卵石的密度為g/cm3.(6)將該鵝卵石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并浸沒在某液體中靜止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戊所示,鵝卵石所受浮力為No(g取10Nkg)練習11:(2019泰安)物理學習小組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他們的實驗器材有:托盤天平(

17、配有祛碼和攝子)、玻璃杯、細線和一個體積為10cm3、密度為7.9g/cm3的實心鐵塊。請完成下列問題:甲乙(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天平指針靜止時在分度盤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應將橫梁上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直到平衡。(2)在玻璃杯中倒入適量的該液體,放在天平左盤中,用向右盤中加減祛碼,并調節(jié)游碼,直到橫梁恢復平衡,測量玻璃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102.4g。(3)用細線拴住鐵塊使其浸沒在液體中,鐵塊不接觸玻璃杯,液體無溢出,進行再次測量,測量數(shù)據(jù)如圖乙所示,測量值m2=g。(4)計算該種液體的密度p=kg/m3。練習12:(2019涼山)在做測

18、量液體密度的實驗中,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位置如甲圖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使橫梁平衡。(2)天平調節(jié)平衡后,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28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食用油,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如圖乙所示,將燒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體積如圖丙所示,則燒杯中食用油的質量為g,食用油的密度為kg/m3。(3)小明用這種方法測出的食用油密度與真實值相比(選填“偏大”或“偏小”)。(4)小華認為不用量筒也能測量出食用油的密度,他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調好天平,用天平測

19、出空燒杯質量為m);在燒杯中裝滿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m;把燒杯中的水倒盡,再裝滿食用油,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食用油的總質量為m2。則食用油的密度表達式p=(已知水的密度為p水)練習13:(2018?無錫)小明想測量一枚生雞蛋的密度,他的方案是:先使雞蛋在鹽水中懸浮,然后測出鹽水的密度p鹽水,貝Up雞蛋=p鹽水.(1)小明使雞蛋在鹽水中懸浮的操作步驟如下:步驟一:將雞蛋放入空燒杯,慢慢加水,浸沒沉在杯底雞蛋,如圖a;步驟二:向水中加鹽,用玻璃棒慢慢攪拌,使雞蛋逐漸上浮,直至漂浮在鹽水面上,如圖b;步驟三:用膠頭滴管滴加水,用玻璃棒慢慢攪拌,使漂浮的雞蛋逐漸下沉,直至懸浮在鹽水中,如圖c.

20、abc甲對上述實驗中雞蛋所受浮力大小的分析,正確的是A.步驟一中雞蛋所受的浮力始終不變B.雞蛋處于圖c狀態(tài)時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C.雞蛋處于圖a狀態(tài)時所受浮力比圖b狀態(tài)時大D.雞蛋從圖b狀態(tài)變?yōu)閳Dc狀態(tài)的過程中,所受浮力增大(2)小明取來天平、量筒和小燒杯,測量圖c燒杯中鹽水的密度.他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如圖乙,此時應,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的刻度線,天平調節(jié)好后,測量步驟如下10/30vmL=-90步驟一:如圖丙,在小燒杯中倒入適量鹽水,用天平測出小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m;步驟二:如圖丁,把小燒杯中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測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為V;步驟三:測出小燒杯和杯中剩余鹽水的質量m=38.8

21、g;則m1=g,V=cm3,小明所測鹽水的密度p鹽水=kg/m3;若小明沒有對圖乙的天平進行調節(jié),就按照上述步驟進行測量,則測得的鹽水密度(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練習14:(2018?深圳)“測量橙汁的密度”實驗為了測量結果更準確,下列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是(用字母表示)A.計算橙汁的密度B.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C.燒杯中盛適量的橙汁,用天平測出橙汁和燒杯的總質量D.調節(jié)天平平衡E.將燒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中,讀出橙汁的體積測量橙汁和燒杯總質量時,祛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總質量為go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個完全相同的燒杯和適量的水,也可以完成該實驗。實驗步驟如下:a.用已調好

22、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記為m);b.向一個燒杯倒入適量橙汁,用天平測出橙汁和燒杯的總質量,記為m;c.向另一個燒杯中倒入與橙汁等深度的水(如圖乙),用天平測出水和燒杯的總質量,記為m;11/30d.橙汁的密度p橙汁=(水的密度用p水表示)實驗六、測量物體密度的實驗解析版【實驗原理】:p=m/v【實驗器材】:量筒、天平、待測物體或液體、細線、水、燒杯等【固體的密度】:然后,根據(jù)密度定義固體的質量可直接用天平稱得,外形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可通過“排水法”來測定,求得密度。【實驗步驟】:用天平測出石塊的質量m;向量筒內倒入適量的水,測出的水的體積Vi;把石塊放入量筒中,測出石塊和水的總體積上;算出石塊

23、的體積V=V-Vi;利用公式p=m/v算出石塊的密度。【液體的密度】:(1)先測液體和容器的總質量,(2)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體,并測出這部分液體的體積,(3)再稱出容器與剩余液體的總質量,兩者之差就是量筒內液體的質量,(4)再用密度公式求出液體的密度?!緦嶒灢襟E】: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將燒杯中的鹽水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記下體積V;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總質量R2,算出量筒中鹽水的質量m=m-m2;利用公式p=m/v算出鹽水的密度。【考點方向】:體積的測量量筒:量筒是用來測量液體體積的儀器,。(1)量筒上的單位一般是ml,1ml=1cm312/30(2)量筒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

24、項:選:選擇量程與分度值適當?shù)牧客?放: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測:若量筒內的液體內有氣泡,可輕輕搖動,讓氣泡釋放出來;讀: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面的中部相平,即要與凸液面(如水銀)的里部或凹液面的法部(如水)相平。天平的使用1、使用天平時,先觀察量程和分度值,估測物體質量;再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為什么?因為天平是一個等臂杠桿,只有天平處于水平平衡是,兩邊受到的力才相等,物體和祛碼的質量才相等。2、調節(jié)天平時應先將游碼移到稱量標尺左端零刻度處,再調節(jié)平衡螺母,時指針指在分度標尺中央紅線處,或指針在中央紅線左右擺動幅度相同即可。(左偏右調)3、稱量過程中要用鐐子夾取祛碼,生物五碼,先大后小,最后

25、移動皿,直至天平水平平衡。4、讀數(shù)=祛碼讀數(shù)+游碼讀數(shù);5、如果祛碼缺了一角,所測物體質量比實際質量他乂。6、使用量筒時先觀察量程和分度值;7、注意量筒的量程沒有0刻度線。8、觀察時視線要與凹面底部或凸面頂部在同一水平線上。9、如果使用天平時把左盤放置的祛碼,右盤放置的物品,那么該天平是否可以準確測量物體的密度,為什么?答:可以準確測量;因為如果左盤放置祛碼,右盤放置物品時,只要讀數(shù)時讓祛碼的讀數(shù)減去游碼的讀數(shù),仍可以測量準確的物品質量。10、實驗中將最小的祛碼5g放入天平右盤后,發(fā)現(xiàn)中央分布盤的指針向右偏,那么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先把最小為5g得祛碼拿走,然后再移動游碼;【創(chuàng)新母題】:測量小

26、石塊的密度。(1)將天平放在上,游碼移到處,發(fā)現(xiàn)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為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2)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量小石塊的質量,右盤所加祛碼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天平平衡,則小石塊的質13/30量m為g;如果粗心的小明沒有注意到祛碼已經(jīng)生銹,那么小石塊的實際質量應該比m的值(選填“偏大/偏小/相等”)。(3)測量小石塊密度的實驗原理是;需要用到的主要實驗工具是、。(4)實驗中發(fā)現(xiàn)沒有量筒,用下列兩種方案來測量小石塊的體積。方案一:如圖丙所示,將燒杯放在水平臺面上,用細線系住小石塊輕輕放入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使小石塊在水中,在燒杯壁上記下水面位置。將

27、小石塊從水中取出后,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已為152.4g。向燒杯內緩緩加水至標記處,再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為165.2g。萬案一:向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恒。如圖丙所示,將燒杯放在水平臺面上,用細線系住小石塊輕輕放入燒杯中,使小石塊浸沒在水中,在燒杯壁上記下水面位置。將小石塊從水中取出后,向燒杯中緩慢加水至標記處,然后再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小。(5)根據(jù)方案一測量結果計算出小石塊密度p=kg/m3,測出的小石塊密度與真實值相比(選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6)你認為根據(jù)哪一種方案測量結果計算出的小石塊密度更精確?為什么?答:,理由是。(7)

28、該實驗中如果不缺乏量筒,在如下的實驗操作步驟合理的順序是。用天平測出小石塊的質量用細線系住小石塊,輕輕放入空量筒中在量筒中裝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將小石塊從量筒中取出,記下水的體積用細線系住金屬塊,把金屬塊浸沒在量筒的水中,記下水的體積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金屬塊的密度A.B.C.D.【答案】:(1)水平臺面;零刻度線;左14/30(2) 32;偏?。?3) p=m/v;天平;量筒;(4) 浸沒;(5) 2.5X103;偏?。挥捎谑瘔K從水中拿出時,上面沾有水,所以倒入水的質量偏大,求得水的體積偏大,即小石塊的體積偏大,根據(jù)密度公式p=m/v知,所測密度會偏小。(6)方案二;測量的小石塊的體積誤差比

29、方案一小。C【解析】:(1)天平使用時要先將其放置在水平臺面上,游碼左端歸置零刻度線處,確保天平平衡才能使用,根據(jù)圖甲所示,指針偏向右端,為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動;(2)天平的讀數(shù)為祛碼的讀數(shù)加數(shù)游碼的讀數(shù),因此小石塊的質量m=30g+2g=32g;如果在稱量過程中發(fā)現(xiàn)祛碼生銹,生銹會使祛碼本身的質量變大,因此測量的石塊質量會偏小。(3)測量小石塊的密度,根據(jù)p=m/v原理,需要測量出質量和體積,實驗室測量質量的工具是天平,而不規(guī)則的固體,可以利用量筒“排水法”來間接測量體積。(4)利用“排水法”測量不規(guī)則固體體積時需要把不規(guī)則固體完全浸沒于水中,其排開水的體積

30、就等于固體的體積。(5)由步驟可知,倒入水的質量為:m水=165.2g-152.4g=12.8g,此時水的體積V水=m水/pK=12.8g/1g/cm3=12.8cm3,小石塊的體積等于倒入水的體積,則V=V水=12.8cm3,小石塊密度p=m/v=32g/12.8cm3=2.5g/cm3=2.5x103kg/m3。由于石塊從水中拿出時,上面沾有水,所以倒入水的質量偏大,求得水的體積偏大,即小石塊的體積偏大,根據(jù)密度公式p=m/v知,所測密度會偏小。(6)方案二測量結果計算出的小石塊密度更精確,因為由于先測量了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然后使小石塊浸沒在水中,在燒杯壁上記下水面位置,所以向燒杯中緩慢

31、加水至標記處,不至于加水過多。(7)第一步,用天平測出小石塊的質量;第二步,在量筒中裝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第三步,用細線系住小石塊,把小石塊浸沒在量筒的水中,記下水的體積;第四步,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小石塊的密度。分析知第一、二步的先后順序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故可互換,綜合分析只有C正確。15/30練習1:(2019?廣東)學校創(chuàng)新實驗小組欲測量某礦石的密度,而該礦石形狀不規(guī)則,無法放入量筒,故選用水、燒杯、天平(帶祛碼和鐐子)、細線、鐵架臺等器材進行實驗,主要過程如下:(1)將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撥至標尺處,并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將裝有適量水的燒杯放入天平的左盤,先估

32、計燒杯和水的質量,然后用往天平的右盤(選填“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試加祛碼,并移動游碼,直至天平平衡,這時右盤中的祛碼和游碼所在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g.(3)如題圖乙所示,用細線系住礦石,懸掛在鐵架臺上,讓礦石浸沒在水中,細線和礦石都沒有與燒杯接觸,天平重新平衡時,右盤中祛碼的總質量及游碼指示的質量值總和為144g,則礦石的體積為333m.(水1.0103kg/m3)(4)如題圖丙所示,礦石下沉到燒杯底部,天平再次平衡時,右盤中祛碼的總質量及游碼指示的質量值總和為174g,則礦石的密度為kg/m3.【答案】:(1)零刻度線(2)鐐子;從大到?。?24(3) 2.5X10-

33、53(4) 2.5X10【解析】:(1)用天平測量物體前應先把游碼撥至零刻度線處。(2)試加祛碼時應用鐐子夾取不能直接用手拿?。辉嚰屿畲a時應該遵循從大到小的原則;燒杯和水的質量等于祛碼的質量與游碼指示的質量和,由圖甲可知,燒杯和水的質量為:m=120g+4g=124g。(3)礦石浸沒在水中時,礦石受到水對它向上的浮力的作用,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礦石對水有向下的壓力,即F壓=0.02kgx19N/kg=0.2N,所以F浮=F壓=0.2N,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16/30的重力。所以V礦=5浮/(P水g)=2X10-5nBo(4)由圖丙可知,礦石

34、的質量為:m=174g-124g=50g,所以礦石的密度為:p?r=m/V礦=2.5X103kg/m3。練習2:(2019?蘇州)用不同的方法測量小石塊和小瓷杯的密度。(1)測小石塊的密度天平放置于工作臺上,將游碼移到標尺處,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用此天平測量小石塊的質量,右盤所加祛碼和游碼位置如圖甲所示,則小石塊的質量為g.在量筒3內放入適量的水,用細線綁好小石塊,緩慢放入水中,如圖乙所示,則小石塊的密度為kg/m;(2)測小瓷杯的密度如圖丙所不,先在量筒內放入適量的水,液面刻度為V;再將小瓷杯浸沒于水中,液面刻度為最后撈起小瓷杯并將杯中的水倒回量筒,使其浮于水面(水未損失),液面刻度為小

35、瓷杯密度的表達式p杯=(選填“偏大”、(用V、V、M和p水表示)。實驗完畢后發(fā)現(xiàn)小瓷杯內的水未倒干凈,則所測結果偏小”或“不變”)。(1)水平;零刻線;17.4;3.48X103;(2)p水(V3-Vi)/(V2-V1);不變。(1)天平調平之前,應先放在水平面上,并將游碼歸零,然后根據(jù)指針偏轉方向,調節(jié)平衡螺母,左偏右旋、右偏左旋。天平分度值是0.2g,右盤祛碼質量是20g,游碼左側指在標尺上2g后面第2個小格上,所以小石塊的質量為m=10g+5g+2.4g=17.4g;量筒中原有30mL水,放入石塊后,量筒液面上升到35mL因此石塊體積V=35ml-30ml=5ml=5cm3;小石塊的密度

36、P=TJf=3.48g/cm3=3.48x103kg/m3;(2)先在量筒內放入適量的水,液面刻度為V;再將小瓷杯浸沒于水中,液面刻度為V2;則陶瓷的體積V=V-V1,瓷杯處于漂浮時,則G=F浮,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6排;所以,G=G非,則瓷杯質量m=m&=p水(V3-V1);所以小瓷杯密度:p逢=v=-;17/30由小瓷杯密度表達式:P可知,小瓷杯內的水未倒干凈,對所測結果沒有影響。購一M練習3:(2019衢州)托盤天平是一種精密測量儀器,某實驗室天平的配套祛碼及橫梁標尺如圖。臼苜33daiF,iii"11i""initii,i-LWg?0g20

37、g2Qg10g5gI。1234(1)小科發(fā)現(xiàn)祛碼盒中的祛碼已磨損,用這樣的祛碼稱量物體質量,測量結果將。(2)小科觀察銘牌時,發(fā)現(xiàn)該天平的最大測量值為200g,但他認為應為210g。你認為小科產生這種錯誤想法的原因是。(3)小江認為銘牌上最大測量值沒有標錯,但祛碼盒中10g的祛碼是多余的,而小明認為祛碼盒中所有的祛碼都是不可缺少的。你認為誰的觀點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敬鸢浮?(1)偏大(2)小科認為祛碼的總質量是205g,標尺的最大刻度是5g(3)小明的觀點正確,因為少了10g祛碼,運用其他祛碼及游碼無法完成某些200g以內的質量值的稱量【解析】:(1)祛碼磨損后,自身質量變??;當測量同一

38、物體的質量時,需要增加祛碼或多移動游碼,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則測量結果大于物體實際質量。(2)小科觀察銘牌時,發(fā)現(xiàn)該天平的最大測量值為200g,而由圖可知祛碼的總質量是205g,標尺的最大刻度是5g,所以小科認為該天平的最大測量值應為210g;即:小科產生這種錯誤想法的原因是他認為祛碼的總質量是205g,標尺的最大刻度是5g;(3)當被測物體的質量為162g時,則需要的祛碼有100g、50g、10g,游碼需撥至標尺上的2g處,如果少了10g的祛碼,無法利用其他祛碼及游碼使天平平衡,無法測得其質量;可知小明的觀點正確,因為少了10g祛碼,運用其他祛碼及游碼無法完成某些200g以內的質量值的稱量。

39、練習4:(2019南充)如圖,小紅同學在“測量鹽水的密度”實驗中,操作步驟如下:18/301M80E402DIni三三三一三=|=三一=三=三-=|=_|=_(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放在零刻度線,發(fā)現(xiàn)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調節(jié),直到橫梁水平平衡。(2)已知空燒杯的質量為28g,現(xiàn)將適量鹽水裝入燒杯,并放在天平的左盤,測量其質量,待天平平衡時,如圖乙所示。然后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丙所示由此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kg/m3。(3)小紅同學此次實驗操作測得的鹽水密度將偏(填“大”或“小”)(1)左;(2)1.1X103;(3)偏大。(1)把天平放

40、在水平桌面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后,由圖甲知,指針偏右,此時應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節(jié),直到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的刻度線;(2)由圖乙知,天平標尺的分度值為0.2g,鹽水和燒杯的總質量=50g+20g+20g+4g=94g,鹽水的質量為394g-28g=66g;鹽水的體積V=60ml=60cm,鹽水的密度p1.1g/cm3=1.1x103kg/m3;(3)把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測體積時,由于燒杯內壁粘有鹽水,所以測得體積V偏小,根據(jù)p可知,所測鹽水密度偏大。練習5:(2019廣安)小聰同學在江邊撿到一塊漂亮的鵝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它的密度。19/30niL=-10Cmg丙T(

41、1)如圖甲所示,小聰在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過程中的錯誤操作是;(2)小聰糾正錯誤后,正確測量出了鵝卵石的質量,如圖乙所示,鵝卵石的質量為g;(3)小聰將鵝卵石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靜止時液面如圖丙所示,則計算出鵝卵石密度為3kg/m。(4)小聰根據(jù)所測數(shù)據(jù),在圖丁上描出一個對應的點A,接著他又換用另一石塊重復上述實驗,將所測數(shù)據(jù)在圖上又描出了另一個對應的點B,若pA、pB分別代表鵝卵石和另一石塊的密度,則paPb(選填“>”、或)?!敬鸢浮?(1)沒有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2)27;(3)2.7X103;(4)>?!窘馕觥浚?1)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應先把游碼移到標尺

42、左端的零刻度,再調節(jié)平衡螺母,由圖甲可知,小聰在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過程中的操作錯誤是游碼沒有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2)由圖乙知,天平標尺的分度值為0.2g,鵝卵石的質量:m=20g+5g+2g=27g;(3)由圖丙知,量筒的分度值為2mL鵝卵石放在量筒后讀數(shù)為60ml,所以鵝卵石的體積:V=60ml-50ml3=10ml=10cm;所以鵝卵石的密度:p=典='>=2.7g/cm3=2.7x103kg/m3;V10cm(4)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為一個定值,即質量與體積的圖象為一條過原點的直線,根據(jù)A、B兩個點分別做出圖象,如圖所示:V/cm320/30由圖可知,當體積相同時

43、,A的質量等于B的質量,故pA>PB。練習6:(2019成都)在“測量石塊的密度”實驗中:.則石塊的質量為(1)小李同學首先用天平測出石塊的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祛碼和游碼位置如圖甲所示g。為了測量出石塊的體積,小李同學先往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圖乙所示.他的操作合理嗎?為什么?答:(3)四個小組測量出的石塊密度如下表所示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2.5x103kg/m32.6g/cm31.0X102kg/m3CL,32.5g/cm其中錯誤的是第組的測量結果(4)對實驗進彳T評估時,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放置天平的操作臺面不水平.測出的質量偏B.放置天平的操作臺面不水平,測出的質量偏小C.先

44、測石塊體積,后測石塊質量,測出的密度偏D.先測石塊體積,后測石塊質量.測出的密度偏大【答案】:(1)43g;(2)不合理;量筒中裝的水太多;(3)第三組;(4)D【解析】:(1)天平的讀數(shù),需要注意的是單位統(tǒng)一和游碼讀數(shù)讀左邊對齊的地方。(2)熟知實驗操作過程和原理,同時需注意減少實驗誤差和避免錯誤的操作。通過估算一下石塊的體積,會發(fā)現(xiàn)放入量筒中可能會超過量筒量程,故會讓實驗數(shù)據(jù)不準確。(3)密度單位統(tǒng)一以后會發(fā)現(xiàn)第三組數(shù)據(jù)與其他數(shù)據(jù)相差十倍左右,故只有第三組的數(shù)據(jù)有明顯的錯誤。(4)AB選項中存在錯誤的操作,應放在水平臺面上。但此題若沒放到水平臺面上,不會影響到實驗數(shù)據(jù)的正確性,因為天平是等

45、臂杠桿,沒放置水平可以通過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去求解,不影響結果。CD中先測體積,后測質量,體積是準確的,但由于放入水里的石塊會吸水,導致質量偏大,故計算的密度也偏大。練習7:(2019青島)測量鹽水的密度,方案如下:21/30(1)用天平和量筒進行測量請完成實驗步驟:用天平稱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將燒杯中的適量鹽水倒入量筒中,讀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利用上述所測物理量,寫出鹽水密度的表達式p鹽=。(2)用液體密度計直接測量因為鹽水的密度比水的大,所以選用最小刻度是1.0g/cm3的液體密度計。它的測量原理是:密度計放入不同液體中,都處于漂浮狀態(tài),它所受的浮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

46、力;被測液體密度越大,其排開液體的體積越,所以它的刻度是從1.0g/cm3(選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順次標記1.1、1.2、1.3【答案】:(1)用天平稱出剩余鹽水和燒杯的總質量m2;(m-m2)/V(2)等于;小;由上而下?!窘馕觥浚?1)測鹽水密度步驟如下:用天平稱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將燒杯中的適量鹽水倒入量筒中,讀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用天平稱出剩余鹽水和燒杯的總質量m;量筒中鹽水的質量m鹽=m-m2,由上述所測物理量,得出鹽水密度的表達式p鹽=(m-m2)/V。(2)密度計在不同液體中都漂浮,漂浮時,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據(jù)F浮=6物=p液gV排可知,F浮不變,液體

47、密度p液越大,V排越小,所以密度計由上而下刻度越來越大。練習8:(2019鐵嶺)下面是小光測量密度的實驗。(1)測量可樂的密度。請你將實驗過程補充完整:22/30小光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如圖甲所示位置。此時他應將平衡螺母適當向(“左”或“右”)調節(jié),使天平平衡。將裝有可樂的燒杯放在天平的左盤中,在右盤中放入50g、20g、10g三個祛碼后,天平指針剛好指在分度盤中線位置。將杯中的一部分可樂倒入量筒中,量筒內可樂的體積如圖乙所示,為cm?。測出剩余可樂和燒杯的總質量如圖丙所示,其總質量為g,則可樂的密度是3g/cm。計算出密度后,小光發(fā)現(xiàn)量筒內的可樂中

48、有很多氣泡,這樣會使小光測量的密度值會(填“偏大”或“偏小”)。(2)小光用剛剛測量過密度的可樂(密度用p0表示)又測出了一塊木塊的密度,請你把他的實驗步驟補充完整。用天平測出木塊的質量m。用一個碗裝有足夠多的可樂,將木塊和一個空瓶疊加在一起漂浮,如圖丁所示。向瓶中倒水,直到木塊,用天平測出瓶和水的總質量m。木塊密度表達式p木=。(2)剛好浸沒在可樂中;【答案】:(1)左;40;38;1.05;偏小;【解析】:(1)若指針右偏,應該向左調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可樂設燒杯的總質量為:m總=50g+20g+10g=80g;3重筒中可樂的體積:V=40mL=40cm;剩余可樂與燒杯的質

49、量:m«=20g+10g+5g+3g=38g;量筒中可樂的質量:m=m總m剩=80g38g=42g;可樂的密度:p=-42gg=1.05g/cm3;v40cmJ筒內的可樂中有很多氣泡,會使體積偏大,根據(jù)密度公式p寸可知密度偏小;(2)向瓶中倒水,直到木塊剛好浸沒在可樂中,用天平測出瓶和水的總質量R1O23/30木塊剛好完全浸沒在可樂中時,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木塊的體積,即V排=丫水=2_,P木因為木塊和瓶整體漂浮,所以整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空瓶、瓶中的水和木塊的總重力,即F浮=0V排=Q口E巾=(m+m)g,由此可得木塊的密度:p木二叫P0;'妙"口+叱練習9:(20

50、19長春)實驗小組在測量小石塊的密度的實驗中:甲乙(1)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量小石塊的質量,天平平衡時祛碼的質量及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小石塊的質量m=g.(2)將小石塊浸沒在裝有2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圖乙所示,小石塊的體積V=cm3(3)計算出小石塊的密度p=g/cm3(4)如圖先測量小石塊的體積,然后從量筒中取出小石塊直接測量質量,所測的密度值與真實值相比(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答案】:(1)48;(2)20;(3)2.4;(4)偏大【解析】:(1)由圖可知,物體的質量等于祛碼質量的總和加上游碼的數(shù)值,故填48;(2)由圖可知,物體的體積為V物=40ml-20ml=20ml

51、=20cm3,故填20;(3)根據(jù)密度公式p=m/V=48g/20cm3=2.4g/cm3;(4)若先測量體積,后測質量的話,從液體中取出物體后會帶有一些液體,測得的質量會偏大,體積不變,質量偏大,所以比值會偏大.練習10:(2019臨沂)小明在濱河陽光沙灘游玩時撿到一塊鵝卵石,并對該鵝卵石的密度進行了測量。24/30甲乙丙丁成(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將游碼移至稱量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后,分度標尺的指針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使天平橫梁平衡。(2)測量鵝卵石質量時,將最小為5g的祛碼放入托盤天平的右盤后,分度標尺的指針如圖乙所示,接下來的操作是,直至天平橫

52、梁平衡。(3)天平平衡時,所用祛碼和游碼在稱量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可以得知鵝卵石的質量是go(4)如圖丁所示,鵝卵石的體積是cm3(5)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該鵝卵石的密度為g/cm3.(6)將該鵝卵石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并浸沒在某液體中靜止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戊所示,鵝卵石所受浮力為No(g取10Nkg)【答案】:(1)右;(2)先把最小為5g得祛碼拿走,然后再移動游碼;(3)54;(4)20;(5)2.7;(6)0.2.【解析】:(1)由甲圖可知,分度標尺的指針偏左,所以平衡螺母應該向右調節(jié);(2)在稱量過程中,加入5g祛碼后,由乙圖可知,指針指在分度標尺的右側,說明右盤祛碼質量大,應該取回5g

53、祛碼,再向右移動游碼;由圖丙可知,祛碼的質量為50g,游碼左側與4g對應,則鵝卵石的質量為m=50g+4g=54g;由圖丁可知,鵝卵石的體積為V=70mL-50mL=20mL=20cm3;3(5)鵝卵石的留度為p=m/v=54g/20cm3=2.7g/cm;(6)鵝卵石的重力為G=mg=0.054kgx10N/kg=0.54N,由戊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0.34N,F浮=G-F'=0.54N-0.34N=0.2N25/30練習11:(2019泰安)物理學習小組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他們的實驗器材有:托盤天平(配有祛碼和攝子)、玻璃杯、細線和一個體積為10cnf、密度為7.9g/cm3

54、的實心鐵塊。請完成下列問題:甲乙(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天平指針靜止時在分度盤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應將橫梁上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直到平衡。(2)在玻璃杯中倒入適量的該液體,放在天平左盤中,用向右盤中加減祛碼,并調節(jié)游碼,直到橫梁恢復平衡,測量玻璃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102.4g。(3)用細線拴住鐵塊使其浸沒在液體中,鐵塊不接觸玻璃杯,液體無溢出,進行再次測量,測量數(shù)據(jù)如圖乙所示,測量值m>=g。(4)計算該種液體的密度p=kg/m3。(1)左;橫梁;(2)鐐子;(3)111.2;(4)0.88X103。(1)根據(jù)天平調平衡時遵循的原則:左偏右調,右偏左調,圖示中托盤天平的指針靜止在分度盤中線的右側,所以應該向左調節(jié)平衡螺母,直到橫梁平衡;(2)向盤中加減祛碼要用鐐子,不能用手接觸祛碼;(3)由圖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液體、鐵塊和玻璃杯的總質量:ni=100g+10g+1.2g=111.2g,(4)金屬塊排開的液體的質量為:m=111.2g-102.4g=8.8g=0.0088kg;排開的液體的重力,即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F浮=G=mg=0.0088gx10N/kg=0.088N;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液體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