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賦》教案_第1頁
《阿房宮賦》教案_第2頁
《阿房宮賦》教案_第3頁
《阿房宮賦》教案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阿房宮賦教案教學目的:1.理解常見文言詞語的含義和用法。2.了解體會作者對秦亡的原因的看法,以及文章的寫作目的。3. 感受課文形象生動的比喻、豐富瑰麗的想像、大膽奇特的夸張?zhí)攸c。 4.體會本文駢散結(jié)合的特點5.從秦始皇驕奢淫逸、浪費資源中獲得教訓(xùn)和啟示教學課時:2課時。第一課時一.教學導(dǎo)入:“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總結(jié)歷史的興亡教訓(xùn)可以補察當今為政的得失。在這種思想的指導(dǎo)下,賈誼寫了過秦論,其中心論點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贬槍h初的情況,主張施行仁政。同樣是總結(jié)秦亡的教訓(xùn),針對唐敬宗繼位后,廣造宮室,天怒人怨的現(xiàn)實,杜牧作阿房宮賦以諷時刺世,那么,在這篇賦中,杜牧又提出了怎樣的觀點

2、呢?讓我們通過學習來體會。二.作者介紹: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萬年(陜西西安)人,著名詩人、文學家,唐宰相杜佑之孫。文宗太和二年(828)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文人耿介,不屑逢迎。曾為宣州、揚州等府署幕僚?;鼐┖?,歷任監(jiān)察御史,黃、池、睦等州刺史,官終中書舍人。杜牧年少時即有經(jīng)邦濟世的遠大抱負,猶喜論政治、軍旅之事,主張固邊、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孫子兵法十三篇,人稱其有“王佐之才”。文學上主張“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兵衛(wèi)”,強調(diào)文章形式要為內(nèi)容服務(wù)。文、賦、詩皆工,詩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杜”(李白和杜甫稱“老李杜”)。同學們知道杜牧的多少作品呢?可以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3、教師點拔(選其中的幾首)。三.背景介紹與解題:阿房宮,秦宮名,故址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北。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役夫七十余萬,工程浩大,至秦滅時仍未完工。因其前殿所在地為阿房,故稱“阿房宮”。杜牧此文寫于唐敬宗寶歷元年(825),自稱有諷喻敬宗“大起宮室,廣聲色”之意?!百x”是古文中介于韻文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形成于漢代,盛行于六朝。多用鋪陳夸張手法,極盡渲染之能事,語言講究對偶,注重聲律,辭藻華麗,富有文采,稱為駢賦。唐宋時,它已經(jīng)趨向散文化,句式參差,長短不齊,多以散代駢,押韻也比較自由,人稱“文賦”。四、注意正音五、劃分結(jié)構(gòu),概括大意。一(12):由外到內(nèi),由樓閣建筑到人物

4、活動,鋪敘阿房宮建筑宏偉、豪華,極寫宮中生活荒淫、奢靡。二(34):由古及今,鋪寫秦始皇驕奢淫逸,浪費資源。終于導(dǎo)致滅亡,諷喻當朝切勿重蹈覆轍。六、具體研讀教材分析第一段(一)補充解釋:1 六王畢,四海一 一:數(shù)詞作動詞,統(tǒng)一。2 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 而:表順接的連詞。北、西:名詞作狀語。走:達。3 各抱地勢 抱:適合,隨著。4 盤盤焉 焉:的樣子。5 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落:量詞,座,所。6 復(fù)道行空 行空:橫跨半空。7 不知西東 西東:互文見義,指各個方向。8 歌臺暖響 響:聲響,指歌聲和樂聲。9 而氣候不齊 而:然而。氣候:天氣(風雨晴雪),指情況。齊:相同。(二)分析內(nèi)容:1 前四個3字句:

5、寫出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的豪邁氣概,也寫出阿房宮興建營造的非同凡響。2 第二句:從全景寫阿房宮的雄偉壯觀。3 第三四句:寫阿房宮依山水而建,突出它利用自然,巧奪天工的氣派。4 第五句:由實寫樓閣、廊檐到虛寫長橋復(fù)道。5 第六句:用夸張、襯托的手法,借寫歌舞的冷暖來陪襯它的宏大寬廣。第二課時一、復(fù)習第一段:檢查翻譯、背誦及活用詞掌握理解情況。二、分析第二段。(一)補充解釋:1 辭樓下殿 辭:離開。下:走下,名詞作動詞。2 輦來于秦 輦:名詞作狀語,坐著輦車。3 朝歌夜弦 朝、夜:名詞作狀語,在早上、在夜晚。弦:名詞作動詞,彈弦,奏樂。4 為秦宮人 為:成為。5 綠云擾擾,梳曉鬟也 綠云:黑發(fā)。6 雷霆

6、乍驚 乍:突然。7 杳不知其所之也 之:動詞,往,到。8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 收藏、經(jīng)營:動詞作名詞,金玉珍珠。9 齊楚之精英 精英:出類拔萃的人。10 金塊珠礫 塊、礫:名詞作動詞,當土塊、當石子。(二)分析內(nèi)容:1 第一句:照應(yīng)“六王畢,四海一”。2 第三句:寫宮人梳妝打扮,著力表現(xiàn)其明艷動人。3 第四五句:寫宮人的凄慘生活,揭示秦始皇生活的驕奢淫逸。4 第六七句:由寫人的被欺辱轉(zhuǎn)而寫物被踐踏。5 小結(jié):寫阿房宮里的美人和珍寶,揭露秦朝統(tǒng)治者奢靡的生活,為下文的議論做準備。三、分析第三段。(一)補充注釋:1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心:心意,意愿。2 秦愛紛奢 紛:多,繁華。3 人亦念

7、其家 念:顧念。4 奈何取之盡錙銖 奈何:怎么,為什么。5 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 于:比。南畝:田間。6 多于周身之帛縷 周:全。帛縷:借代衣物。7 戍卒叫,函谷舉 舉:被攻占。(二)分析課文:1 前四句:對比人心事理,質(zhì)問秦統(tǒng)治者的貪婪與殘暴。2 第五句:比喻、排比,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zāi)難。3 第六七句:寫“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驕固”的統(tǒng)治者進行較量,結(jié)果阿房宮成了一片焦土。4 小結(jié):由描寫轉(zhuǎn)入本段的議論抒情,逐漸顯示文章旨意。 四、分析第四段。(一)補充注釋:1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名詞作動詞,族滅。2 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 使:如果。愛:愛護。3 則

8、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 遞:傳遞。為:做。4 誰得而族滅也 得:能夠。5 秦人不暇自哀 哀:哀嘆。6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鑒:意動用法,以為鑒。(二)分析內(nèi)容:1 第二句:闡明興亡自取的道理。2 第四句:申述論據(jù),指出愛民與長治久安息息相關(guān)。3 第五句:用“后人”委婉地提醒唐統(tǒng)治者不要重蹈覆轍,意味深長。4 小結(jié):總結(jié)六國和秦滅亡的歷史教訓(xùn),向當世統(tǒng)治者發(fā)出警告。五、總結(jié)全文1 . 揭示主題:不愛人民的統(tǒng)治者必將導(dǎo)致滅亡。2 .簡要比較阿房宮賦與六國論、過秦論在寫法上與本文的異同。分析:共同特點是:都以秦與六國的興亡為論題,都針對當時朝政有為而發(fā),規(guī)勸當政者要引以為鑒。各篇的獨創(chuàng)性是: (1)、賈誼論秦亡,在歷史上首先揭示了秦亡的根本原因是“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的道理。 (2)、蘇洵論六國之亡,第一次從“六國破滅”的內(nèi)部因素的角度來立論,對這些內(nèi)部因素的分析又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經(jīng)濟、外交、軍事等多方面,而且處處顯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 (3)、阿房宮賦,可以說是用賦的形式來寫議論文,這寫法本身就具有獨創(chuàng)性;其次,作者選擇了一個具體、形象的事物作為立論的角度,把阿房宮作為秦始皇驕奢淫逸的象征,作為秦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