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習題及參考答案:中國文學批評史練習題及參考答案皖西學院中文系盧佑誠編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練習題第一章一、填空題:1、先秦時期文學理論批評的萌芽和產(chǎn)生,大致可以春秋末期的孔子為界分為兩個階段;孔子以前,從孔子開始2、人類早期的文藝觀總是和相聯(lián)系的。3、戰(zhàn)國以前人們(包括孔子在內(nèi))都不把詩經(jīng)看作一部單純的文學作品,而是把它作為4、朱自清先生說“詩言志”是我國歷代詩論的。二、解釋概念:1、文學觀念2、文藝觀念三、簡答題:1、先秦時期的文學理論批評有何特點?2、先秦時期所講的“文學”和今天所講的“文學”含義相同嗎?3、試述“詩言志”提出的大概時間和具體內(nèi)涵。4、春秋時期,人們對詩的認識是怎樣的,試舉例說
2、明。-Vr.第二章一、填空題:1、孔子的文學思想以為核心,強調(diào)文學,認為文學是2、孔子在美學思想上的主要特征是強調(diào)的結(jié)合。3、孟子提出了和的文學批評方法。4、荀子的對先秦儒家關(guān)于文藝和政治的關(guān)系作了全面的理論總結(jié)。二、解釋概念:1、“興、觀、群、怨”2、“以意逆志”“知人論世”3、“以道制欲”“樂合同,禮別異”4、“溫柔敦厚”三、翻譯:1、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2、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3、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無樂,樂則必發(fā)于聲音,形于動靜;而人之道,聲音動靜,性術(shù)之變盡是矣。荀子樂論4、夫聲樂之入人也深
3、,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謹為之文。樂中平,則民和而不流,樂肅莊,則民齊而不亂。民和齊,則兵勁城固,敵國不敢嬰也。荀子樂論四、論述題:1、試述孔子的文學思想。2、試述荀子的文學思想。第二早一、填空題:1、儒家比較注重文藝的,道家比較注重文藝的2、老子對文藝和美學的主要貢獻有二:一是,二是3、莊子的“自然無為”哲學觀反映在文藝美學方面,就形成為的審美標準和藝術(shù)創(chuàng)造原則。4、荀子解蔽批評莊子。5、莊子秋水云:“可以言論者,物之也??梢砸庵抡?,物之也。6、,方能創(chuàng)造出化工造物般的藝術(shù)珍品。這是莊子藝術(shù)創(chuàng)作論的要害之所在。二、解釋概念:1、“大音希聲,大象無形”2、“坐忘”“心齋”3、“指與物化”4、“得意
4、忘言”三、翻譯:1、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魯侯見而問焉,曰“子何術(shù)以為焉?”對曰:“臣工人,何術(shù)之有!雖然,有一焉。臣將為鐻,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齊以靜心。齊三日,而不?一城焙途袈唬黃胛迦?;敢怀非由浊G黃肫呷眨煌嵊興鬧n翁逡病5筆遣皇幣玻薰淝勺連夤竅蝗緩筧肷攪鄭厶煨裕恍吻烈櫻緩蟪杉L,然后加手焉;不然則已。則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與!”莊子達生2、工倕旋而蓋規(guī)矩,指與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靈臺一而不桎。忘足,履之適也;忘要,帶之適也;知忘是非,心之適也;不內(nèi)變,不外從,事會之適也。始乎適而未嘗不適者,忘適之適也。莊子達生3、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
5、有一史后至者,亹亹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般礴嬴。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鼻f子田子方4、桓公讀書于堂上。輪扁斵輪于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耶?”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痹唬骸叭粍t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斵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yīng)于心,口不能言,有數(shù)存焉于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鼻f子天道四、問答題
6、:1、為什么說老子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為中國古代藝術(shù)意境理論的產(chǎn)生奠定了哲學和美學基礎(chǔ)?2、試以莊子的寓言故事為例,談?wù)勄f子的文藝美學思想。3、為什么說先秦道家思想具有藝術(shù)精神?第四章一、填空題:1、如果說先秦時期主要是為文學理論批評奠定了基礎(chǔ)的話,那么漢魏六朝則是在這種基礎(chǔ)上,發(fā)展成為。2、儒家的文藝思想,其基本綱領(lǐng)是。3、魏晉南北朝時代由于儒家思想的衰落,玄學和佛學的興起,文學理論批評方面的特點是4、漢代儒家文藝思想有代表性的綱領(lǐng)性著作是和。5、揚雄說:“詩人之賦,詞人之賦。”6、東漢前期在儒家文藝思想進一步深化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反傳統(tǒng)的進步的文藝思潮,它以、為最杰出的代表。7、王充論衡
7、一書突出地體現(xiàn)了的文藝觀和美學觀。二、解釋概念:1、“發(fā)憤著書”2、“風、雅、頌”“賦、比、興”3、“真美”4、“發(fā)乎情,止乎禮義”三、翻譯:1、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yīng),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樂記)2、自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于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云。(漢書藝文志詩賦略論)3、文由胸中而出,心以文為表。有根株于下,有榮葉于上,有實核于內(nèi),有皮殼于外。文墨辭說,士之榮葉、皮殼也。實誠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內(nèi)表里,自相副稱,
8、意奮而筆縱,故文見而實露也。人之有文也,猶禽之有毛也。毛有五色,皆生于體,茍有文無實,是則五色之禽,毛妄生也。豈徒雕文飾辭,茍為華葉之言哉?精誠由中,故其文語感動人深。(論衡超奇篇)4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賢臣;虬龍鸞鳳,以托君子;飄風云霓,以為小人。(離騷經(jīng)序)四、簡答題:1、漢代儒家文藝觀相對先秦儒家文藝觀有何特點?2、試述樂記、毛詩序的詩樂思想。3、談?wù)勍醭涞奈乃嚸缹W觀。4、為什么說王逸對屈原及其作品的評價,表面上看和劉安、司馬遷比較一致,而實際上倒是和揚雄、班固比較一致?5、中國文學的“自覺時代”是從漢代
9、開始,還是從曹丕的時代開始?請談?wù)勀愕目捶ā?J-*Vr.第五章一、填空題:1、魏晉時期,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念發(fā)生了動搖,儒家思想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解放帶來了的解放,文學創(chuàng)作獲得較為自由的發(fā)展,文學觀念也開始有了新的變2、曹丕的乃是由經(jīng)學時代轉(zhuǎn)向玄學時代,在文藝思想發(fā)展和文藝理論批評方面,具有重大轉(zhuǎn)折意義的一篇綱領(lǐng)性文獻。3、陸機的,第一次全面系統(tǒng)地研究了的基本理論。4、“詩而綺靡,賦而瀏亮?!?、晉葛洪抱樸子的文藝見解主要表現(xiàn)為、等。6、南朝文學思想發(fā)展中有兩個十分重大的問題,即是和。7、永明聲律論的代表人物有、等。8、“四聲八病”具體是指。9、南朝時提出區(qū)分文筆,正是為了進一步分清。1
10、0、蕭統(tǒng)在文選序中提出的選文標準是。二、解釋概念:1、魏晉玄學2、“文氣”說3、“詩緣情”說4、永明聲律論5、南朝文筆之爭三、翻譯:1、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于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王弼周易略例明象)2、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jié)奏同檢,至于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典論論文3、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其致也,情瞳昽而彌鮮,物昭?、丿G閎貉災(zāi)海罩既蟆8V煸丁園擦鰨氯苯
11、S謔淺鏈氫鱸茫粲斡閬喂扯鮒卦日?;溉翄傯翰鸟?啥乖浦J瞻偈樂諼模汕r刂旁稀P懷諞雅糲n閿諼湊瘛9酃?jié)a裼諦媵B暮S諞凰病#交段母場罰?4、古之學者有二,今之學者有四。夫子門徒,轉(zhuǎn)相師受,通圣人之經(jīng)者,謂之儒。屈原、宋玉、枚乘、長卿之徒,止于辭賦,則謂之文。今之儒,博窮子史,但能識其事,不能通其理者,謂之學。至如不便為詩如閻纂,善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謂之筆。吟詠風謠,流連哀思者,謂之文。而學者率多不便屬辭,守其章句,遲于通變,質(zhì)于心用。學者不能定禮樂之是非,辯經(jīng)教之宗旨,徒能揚榷前言,抵掌多識,然而挹源之流,亦足可貴。筆退則非謂成篇,進則不云取義,神其巧惠,筆端而已。至如文者,唯須綺觳紛披
12、,宮徵靡曼,唇吻遒會,情靈搖蕩。而古之文筆,其源又異。(蕭繹金樓子立言四、問答題:1、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觀念的變遷表現(xiàn)在那些方面?2、試述魏晉玄學中言意之辯與文藝美學的聯(lián)系。3、為什么魯迅先生說中國文學的“自覺時代”從曹丕開始?4、談?wù)勱憴C的文藝思想。、填空題:1、劉勰的是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史上一部最杰出的重要著作。全書共篇,可分上篇和下篇兩部分,上篇包括,下篇包括2、劉勰的思想特點是。3、劉勰認為文學的本質(zhì)是。4、“情在詞外曰一一,狀溢目前曰一一。”“一一也者,文外之重旨也;一一也者,篇中之獨拔者也。”5、體性篇中把文學風格歸納為八種基本類型,即“八體”,是指一一、一一、一一、6、劉勰認為
13、作家個性形成有四個方面的因素,這四個因素又可分成先天和后天兩類,先天因素是,后天因素是。7、熔裁篇中說“草創(chuàng)鴻筆,先標三準”,“三準”是指:、8、劉勰的文體論各篇都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論述,即9、時序篇提出文學發(fā)展與時代關(guān)系的著名論斷:“文變?nèi)竞?,興廢系乎一-”。10、文心雕龍論述文學自身的繼承與革新的發(fā)展規(guī)律的,集中體現(xiàn)在篇,論述文學發(fā)展與社會生活關(guān)系的集中體現(xiàn)在篇。11、關(guān)于文學閱讀和文學批評,劉勰提出著名的“六觀”說:一觀,二觀一一,三觀,四觀,五觀,六觀。12、知音篇提出三種不正確的批評態(tài)度,它們是,,二、解釋概念:1、原道2、神思3、隱秀4、風骨5、通變?nèi)?、翻譯:1、古人云“形在江海之
14、上,心存魏闕之下?!鄙袼贾^也。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為妙,神與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氣統(tǒng)其關(guān)鍵;物沿耳目,而辭令管其樞機。樞機方通,則物無隱貌;關(guān)鍵將塞,則神有盾心。神思2、夫情動而言形,理發(fā)而文見,蓋沿隱以至顯,因內(nèi)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氣有剛?cè)?,學有淺深,習有雅鄭,并情性所鑠,陶染所凝,是以筆區(qū)云譎,文苑波詭者矣。故辭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風趣剛?cè)?,寧或改其氣;事義淺深,未聞乖其學;體式雅鄭,鮮有反其習;各師成心,其異如面。體性3、是以昭悵述情,必始乎風,沉吟鋪辭,莫先于骨。故辭之待
15、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結(jié)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故練于骨者,析辭必精,深乎風者,述情必顯。錘字堅而難移,結(jié)響凝而不滯,此風骨之力也。若瘠義肥辭,繁雜失統(tǒng),則無骨之征也。思不環(huán)周,牽課乏氣,則無風之驗也。風骨4、夫設(shè)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shù)無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詩賦書記,名理相因,此有常之體也;文辭氣力,通變則久,此無方之數(shù)也。名理有常,體必資于故實;通變無方,數(shù)必酌于新聲;故能騁無窮之路,飲不竭之源。然綆短者銜渴,足疲者輟途,非文理之數(shù)盡,乃通變之術(shù)疏耳。故論文之方,譬諸草木,根干麗土而同性,臭味晞陽而異品矣。通變5、凡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故圓照之象,
16、務(wù)先博觀。閱喬岳以形培塿,酌滄?丁雜黝頒N匏接誶嶂兀黃讜靼緩竽芷嚼砣艉猓沾僑緹狄印!蜃何惱咔槎欠iii畚惱吲囊勻肭椋夭力衷矗溆謀叵浴J澇賭涿媯櫛拈湫摹F癯善閔??浑H墩罩鄖扯!噸簟?四、論述題:1、簡述劉勰的文學創(chuàng)作理論。2、試述劉勰的文學發(fā)展觀。3、談?wù)剟③牡奈膶W批評觀。第七章一、填空題:1、清章學誠文史通義中稱贊劉勰的文心雕龍“體大而慮周”鐘嶸的“思深而意遠”該書對自漢迄梁位五言詩作家,分為一一、一一、一一三品進行評價。2、鐘嶸的思想。3、鐘嶸的詩學理論可概括為、等。4、評阮籍詩曰:“言在,情寄?!?、評顏延之詩時曾引湯惠休的話:“如芙蓉出水,如錯彩鏤金。”6、鐘嶸說:“故知為建安之杰,、為
17、輔;為太康之英,、為輔;為元嘉之雄,為輔;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詞之命世也。"7、鐘嶸說:“干之以風力,潤之以丹采,使,是詩之至也?!?、鐘嶸認為五言詩受詩經(jīng)影響的,其特點是;受楚辭影響的,其特占八、9、評任昉詩曰:“故世稱一一詩一一筆,昉深恨之。”10、詩品序曰:“五言居文詞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會于流俗,豈不以,最為詳切者耶!”二、解釋概念:1、直尋2、滋味3、建安風力4、賦、比、興三、翻譯:1、其源出于國風,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zhì),粲溢今古,卓爾不群。嗟乎!陳思之于文章也,譬人倫之有周、孑L,鱗羽之有龍鳳,音樂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黻黼。俾爾懷鉛吮墨者,抱篇章而
18、景慕,映余暉以自燭。故孔氏之門如用詩,則公干升堂,思王入室,景陽潘陸,自可坐于廊廡之間矣。(評“魏陳思王植”詩)2、其源出于應(yīng)璩,又協(xié)左思風力。文體省凈,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世嘆其質(zhì)直。至如“歡言酌春酒”,“日暮天無云”,風華清靡,豈直為田家語耶!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評“宋徵士陶潛”詩)3、夫?qū)僭~比事,乃為通談。若乃經(jīng)國文符,應(yīng)資博古,撰德駁奏,宜窮往烈。至乎吟詠情性,亦何貴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臺多悲風”亦惟所見;“清晨登隴首”羌無故實;“明月照積雪”詎出經(jīng)史。觀古今勝語,多非補假,皆由直尋。顏延、謝莊,尤為繁,于時化之。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
19、書抄。近任昉、王元長等,詞不貴奇,競須新事?醋髡擼瑢円猿傷住K炷司湮扌橛錚鏤扌樽鄭新尾柜模嘉囊焉酢5勻揮(18)跡敝燈淙恕4始仁擼蛞思郵亂澹湫惶觳牛冶硌剩嘁煥硨酰。d妒沸頡罰?四、論述題:1、試論鐘嶸的“直尋”說。2、試論鐘嶸的“滋味”說。第八章一、填空題:1、隋唐時期,對齊梁文學主要有兩種態(tài)度,一是全盤否定,一是基本肯定。前者以一一、為代表;后者以、為代表。2、“,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保ɡ畎仔葜x眺樓餞別校書叔云)3、“,清詞麗句必為鄰?!保ǘ鸥驗榱^句)4、在唐人選唐詩中,殷璠的是很重要的一個選本,它不但選詩,而且附以評?錚美礪勱岷涎丘姆椒"澩锪慫約旱氖杓???5、相傳為王昌齡的詩
20、格中說“詩有三境”,一曰;二曰;三曰一一6、皎然的中有關(guān)詩境的論述是對殷璠、王昌齡詩境論的進一步發(fā)展。7、劉禹錫對詩歌意境的美學特征作了非常深刻,非常確切的理論概括:一“”。二、解釋概念:1、興寄2、興象3、意象4、意境三、翻譯:1、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竟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古人??皱藻祁j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陳子昂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序2、璠今所集,頗異諸家:既閑新聲,復(fù)曉古體。文質(zhì)半取,風騷兩挾。言氣骨則建安為傳?酃淘蛺擋淮蔥閌浚拗律罨蟆廿丁蟓河岳英靈集集論)3、或云:詩不假修飾,任其丑樸;但風韻正,天真全
21、,即名上等。予曰:不然。無鹽缺容而有德,曷若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又云:不要苦思,苦思則喪自然之質(zhì)。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時,須至難至險,始見奇句;成篇之后,觀其氣貌,有似等閑,不思而得:此高手也。有時意靜神王,佳句縱橫,若不可遏,宛如神助。不然,蓋由先積精思,因神王而得乎?(皎然詩式“取境”條)四、論述題:1、如何正確評價齊梁文學。2、試述唐初陳子昂的詩文主張。3、試述皎然的詩學思想。4、談?wù)勀銓σ饩忱碚摰恼J識。第九章一、填空題:1、“文章合為一一而著,歌詩合為一一而作”(白居易與元九書2、唐代古文提倡者所說的古文,是指。3、蘇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稱韓愈“起八代之衰,濟天下之
22、溺?!?、以古文代替駢文而成為文章寫作主要語體形式,并且在文風上發(fā)生重大轉(zhuǎn)折的這場歷史性變化,是由唐代古文運動的主將和來完成的。5、“歡愉之辭,而窮苦之言?!保n愈荊潭唱和詩序)6、柳宗元“文以明道”的“道”不同于韓愈的“道”:一是;二是7、柳宗元在楊評事文集后序中說“文有二道”:一是“箸述者流”,二是“比興者流”,表現(xiàn)出柳宗元對的區(qū)分。8、司空圖的理論是對王昌齡的詩境論、皎然的情境論、劉禹錫的境生象外論的進一步發(fā)展,也是對唐代詩歌意境論的一個總結(jié)。9、二十四詩品的“品”與謝赫的畫品,鐘嶸的詩品的“品”字的含義不盡相同,是指。10、“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出自二十四詩品中的一品。二、解釋概念:1
23、、“救濟人病,裨補時闕”2、“氣盛言宜”3、“不平則鳴”4、“象外之象”5、“味外之旨”三、翻譯:1、自登朝以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wù),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箸,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時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屢降璽書,訪人急病。仆當此日,擢在翰林,身為諫官,手請諫紙,啟奏之外,有可以救濟人病,裨補時闕,而難于指言者,輒詠歌之,欲稍稍遞進聞于上。(白居易與元九書)2、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
24、者,其皆有弗平者乎?。n愈送孟東野序)3、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懼其剽而不留也;未嘗敢以怠心易之,懼其弛而不嚴也;未嘗敢以昏氣出之,懼其昧沒而雜也;未嘗敢以矜氣作之,懼其偃蹇而驕也。抑之欲其奧,揚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節(jié),激而發(fā)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4、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難,已不堪憂。是有真宰,與之沉浮。如淥滿酒,花時返秋。悠悠空塵,忽忽海漚。淺深聚散,萬取一收。(二十四詩品)四、論述題:1、試論白居易的文學思想。2、試比較韓愈、柳宗元文學思想的異同。3、為什么說司空圖的詩學理論是唐代意境理論的總結(jié)第十章一、填空題:1
25、、宋代的詩文革新運動主要是針對當時而發(fā)起的,代表人物有、等。2、我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次以“詩話”命名的是的3、寫出下列話語的提出者言在耳目之內(nèi),情寄八荒之表”()情在詞外曰隱,狀溢目前曰秀”()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近而不浮,遠而不盡”()4、梅堯臣說“作詩無古今,5、蘇東坡說“發(fā)纖秾于,寄至味于說,對后世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6、周敦頤在周子通書中提出7、江西詩派所謂“一祖三宗”是指8、江西詩派得名起于的江西詩社宗派圖。9、黃庭堅的詩學思想大致可用、三字來概括。10、列出北宋時期主要的詩話著作等;南宋時期主要詩話著作二、解釋概念:1、“詩窮而后工”2、“風水相遭”說3、“詩
26、眼”4、“奪胎換骨”“點鐵成金”5、“云門三種語”三、翻譯:1、圣人之文,雖不可及,然大抵道勝者文不難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不暇著書,荀卿蓋亦晚而有作。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語,此道未足而強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見前世之文傳,以為學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謂終日不出于軒序,不能縱橫高下皆如意者,道未足也。若道之充焉,雖行乎天地,入于淵泉,無不之也(。歐陽修答吳充秀才書)2、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zhì),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鬃釉弧把灾晃?,行而不遠?!庇衷唬骸稗o達而已矣?!狈蜓灾褂谶_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風
27、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了然于口與手者乎?是之謂辭達。辭至于能達,則文不可勝用矣。(蘇軾答謝民師書)3、寄詩語意老重,數(shù)讀過,不能去手,繼以嘆息,少加意讀書,古人不難到也。諸文亦皆好,但少古人繩墨耳??筛熳x司馬子長、韓退之文章。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后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人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黃庭堅答洪駒父書)4、蘇黃用事押韻之為工,至矣盡矣,然究其實,乃詩人中一害,使后生只知用事押韻之為詩,而不知詠物之為工,言志之為本也,風雅自此掃地矣。國風離騷固不論,自漢魏以來,
28、詩妙于子建,成于李杜,而壞于蘇黃。余之此論,固未易為俗人言也。子瞻以議論為詩,魯直又專以補綴奇字,學者未得其所長,而先得其所短,詩人之意掃地矣。(張戒歲寒堂詩話)四、論述題:1、試述歐陽修的文學思想。2、試述蘇軾的文學思想。3、試述黃庭堅的文學思想。第十一章一、填空題:1、江西詩派得名于的江西詩社宗派圖,除此之外,他還有紫微詩話、童蒙詩訓(xùn)等詩學著作。2、宋理學家周敦頤提出“文以載道”,朱熹提出。3、寫出下列詩句的作者:“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江山豈無意,邀我覓新詩”()“傳語閉門陳正字,可憐無補費精神”()4、的,在宋人詩話中有鶴立雞群之姿,它的出現(xiàn)標志著以詩話形式探討詩歌藝術(shù)理論進入
29、更自覺的階段。5、的一文,是北宋末期最早出現(xiàn)的較為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詞的創(chuàng)作的專論,提出詞“別是一家”。6、南宋詞的創(chuàng)作是以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派詞為主流,對豪放詞給以充分肯定或較高評價的南宋詞論家有、等。7、“,衣缽相傳豈是真。已覺祖師低一著,紛紛法嗣復(fù)何人。”(王若虛)8、“心畫心聲總失真,。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保ㄔ脝枺?、宋元時期的劉辰翁對的評點,被認為是小說評點的濫觴。10、元代鐘嗣成的,是一本記載戲曲作家及其作品的著作,其中也反映他的戲曲思想。二、解釋概念:1、別材、別趣2、妙悟3、盛唐氣象4、自得5、詞要清空,不要質(zhì)實三、翻譯:1、柳耆卿后出,掩眾制而盡其妙,好之者以為
30、不可復(fù)加。及眉山蘇氏,一洗綺羅香澤之態(tài),擺脫綢繆婉轉(zhuǎn)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于是花間為皂隸,而柳氏為輿臺矣。(胡寅題酒邊詞)2、“漢謠魏什久紛紜,正體無人與細論。誰是詩中疏鑿手?暫教涇渭各清渾?!薄把厶幮纳渥陨?,暗中摸索總非真。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元好問論詩絕句)3、夫詩有別材,非關(guān)書也;詩有別趣,非關(guān)理也。而古人未嘗不讀書,不窮理。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詩者,吟詠情性也。盛唐詩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近代諸公作奇特解會,遂以文字為詩,以才學
31、為詩,以議論為詩。夫豈不工,終非古人之詩也。蓋于一唱三嘆之音,有所歉焉。(嚴羽滄浪詩話詩辨)4、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罌飯囊,或醉或夢,塊然泥土者,則其人雖生,與已死之鬼何異?此曹固未暇論也。其或稍知義理,口發(fā)善言,而于學問之道,甘于暴棄,臨終之后,漠然無聞,則又不若塊然之鬼為愈也!予嘗見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間耳。獨不知天地開辟,亙古及今,自有不死之鬼在。(鐘嗣成錄鬼簿序)四、論述題:1、試述南宋詩論家對江西詩派的批評。2、你是如何看南宋詞論家對蘇詞的不同評價。3、試論嚴羽詩學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第十二章一、填空題:1、明清時期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的
32、繁榮和鼎盛時期,其主要特征是、2、明初自洪武至宣德、正統(tǒng)的近百年間,文學思想以為主導(dǎo)傾向,從弘治、正德之交到隆慶、萬歷之際的百年間,以前后七子為代表的文藝思潮占據(jù)文壇的主要地位。3、的以初、盛、中、晚四個時期來研究唐詩,并繼承嚴羽以盛唐為法的思想。4、“前七子”有專門論詩著作的有的;“后七子”有專門論詩著作的有的、的。5、前后七子的共同詩文主張是。6、明代從嘉靖后期開始,文藝上出現(xiàn)了一種新思潮,其代表人物有、7、“唐宋八大家”一說出自的。8、竟陵派的代表人物是、,他們的詩學主張是二、解釋概念:1、格調(diào)2、本色3、童心4、性靈5、法因于敝而成于過三、翻譯:1、費侍郎廷言嘗問作詩,予曰:“詩必有具
33、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聲。聞琴斷知為第幾弦,此具耳也;月下隔窗辨五色線,此具眼也。試取所未見詩,即能識其時代格調(diào),十不失一,乃為有得。”費殊不信。一日與喬編修維翰觀新頒中秘書。予適至,費侍郎掩卷問曰:“請問此何代詩也?”予取讀一篇,輒曰:“唐詩也”。又問“何人?”予曰:“須看兩首”??串?,曰:“非白樂天乎?”于是二人大笑。啟卷視之,蓋長慶集,印本不傳久矣。(李東陽麓堂詩話)2、追昔為詩,空同子刻意古范,鑄形宿鏌,而獨守尺寸。仆則欲富于材積,領(lǐng)會神情,臨景構(gòu)結(jié),不仿形跡。詩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币杂星笏疲椭抟?。近詩以盛唐為尚,宋人似蒼老而實疏鹵,元人似秀峻而實淺俗。今仆詩不免元習
34、,而空同近作,間入于宋。仆固蹇拙薄劣,何敢自列于古人?空同方雄視數(shù)代,立振古之作,乃亦至此,何也?凡物有則,弗及者、及而退者與過焉者,均謂之不至。譬之為詩,仆則可謂勿及者,若空同,求之則過矣。(何景明與李空同論詩書)3、夫既以聞見道理為心矣,則所言者皆聞見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雖工,于我何與?豈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蓋其人既假,則無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與假人言,則假人喜;以假事與假人道,則假人喜;以假文與假人談,則假人喜。無所不假,則無所不喜。滿場是假,矮人何辯也?然則雖有天下之至文,其湮滅于假人而不盡見于后世者,又豈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茍童心
35、尚存,則道理不行,聞見不立,無時不文,無人不文,無一樣創(chuàng)制體格文字而非文者。(李贄童心說)4、大都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有時情與境會,頃刻千言,如水束注,令人奪魄。其間有佳處,亦有疵處,佳處自不必言,既疵處亦多本色獨造語。然予則極喜其疵處;而所謂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飾蹈襲為恨,以為未能盡脫近代文人氣習故也。(袁宏道序小修詩)四、論述題:1、試述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詩文主張。2、試述李贄、公安“三袁”的詩文主張。第十三章一、填空題:1、明代小說理論批評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二是;三是2、明代小說理論批評的代表人物有3、徐渭寫了有關(guān)南戲的專門理論批評著作。4
36、、吳江派和臨川派論爭的焦點是,吳江派的代表人物是,主張;臨川派的代表人物是,主張5、明代后期戲曲理論方面有兩部比較重要的專著,這就是的;的。詩品詞品曲品書品古畫品錄、解釋概念1、評點3、事贗而理真6、用連線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南朝庾肩吾南朝謝赫南朝鐘嶸明楊慎明呂天成2、吳江守法,臨川尚趣3、本色當行翻譯:1、水滸傳者,發(fā)憤之所作也。蓋自宋室不競,冠履倒施,大賢處下,不肖處上。馴致夷狄處上,中原處下,一時君相猶然處堂燕鵲,納幣稱臣,甘心屈膝于犬羊已矣。施、羅二身在元,心在宋;雖生元日,實憤宋事。是故憤二帝之北狩,則稱大破遼以泄其憤;憤南渡之茍安,則稱滅方臘以泄其憤。敢問泄憤者誰乎?則前日嘯聚水滸之
37、強人也,欲不謂之忠義不可也。是故施、羅二公傳水滸而復(fù)以忠義名其傳焉。(李贄忠義水滸傳序)2、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復(fù)能冥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fù)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湯顯祖牡丹亭記題詞)3、何元朗,一言兒啟詞宗寶藏,道欲度新聲休走樣,名為樂府,須教合律依腔。寧使時人不鑒賞,無使人撓喉捩嗓。說不得才長,越有才越當著意斟量。(沈璟詞隱先生論曲二?繕瘛罰?4、大
38、抵純用本色,易覺寂寥;純用文調(diào),復(fù)傷雕鏤。拜月,質(zhì)之尤者,琵琶兼而用之,如小曲語語本色,大曲引子如“翠減祥鸞羅幌”“夢繞春闈”過曲如“新篁池閣”、“長空萬里”等調(diào),未嘗不綺繡滿眼,故是正體。玉玦大曲,非無佳處,至小曲亦復(fù)?疃庋剩虻諏釤咩淬匆印9首髑咝胂熱掀瀆吠罰緩罌尚煲楣朋盡V簾舊祝琢髻蹈晃拇手??苦棠潘濁成鈧媯樵諼19.#衷諫樸貌耪咦彌選#躡韉隆肚傘巧'奐沂罰?四、論述題:1、試述明代小說理論批評中對真與假的認識。2、試述明代小說理論批評的主要成就。3、你對吳江派和臨川派論爭作何評價。第十四章一、填空題:1、王夫之的文學理論批評著作,主要有、一-竺等。2、3、宀完整、4、王夫之的詩
39、學思想主要表現(xiàn)為和。葉燮的,不同于一般的詩話,不像一般詩話那樣零散、瑣碎,而是比較系統(tǒng)的理論著作。葉燮的詩學思想主要表現(xiàn)為解釋概念:2、“現(xiàn)量”4、“理、事、情”1、3、5、1、“攝興觀群怨于一爐”情景“互藏其宅”“才、膽、識、力”翻譯: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中情者,如“長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棲憶遠之情;“影靜千官里”自然是喜達行在之情。情中景尤難曲寫,如“詩成珠玉在揮毫”寫出才人翰墨淋漓自心欣賞之景。凡此類知者遇之,非然亦鶻突看過,作等閑語耳。(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內(nèi)編)“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盡矣。辨漢、魏、唐、宋之雅俗得失以此,讀三
40、百篇者必此也?!翱梢浴痹普?,隨所“以”而皆“可”也。于所興而可觀,其興也深;于所觀而可興,其觀也審。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摯。出于四情之外,以生起四情;游于四情之中,情無所窒。作者用一致之思,讀者各以其情而自得。故關(guān)雎,興也;康王宴朝,而即為冰鑒?!坝捴兌h猷辰告”,觀也;謝安欣賞,而增其遐心。人情之游也無涯,而各以其情遇,斯所貴于有詩。(王夫之詩譯)2、曰理、曰事、曰情三語,大而乾坤以之定位,日月以之運行,以至一草一木一飛一走,者缺一,則不成物。文章者,所以表天地萬物之情狀也。然具是三者,又有總而持之,條而貫之者,曰氣。事、理、情之所以為用,氣之為用也。譬之一草一木
41、,其能發(fā)生者,理也。其既發(fā)生,則事也。既發(fā)生之后,夭矯滋植,情狀萬千,咸有自得之趣,則情也。茍無氣以行之,能若是乎?又如合抱之木,百尺干霄,纖葉微柯以萬計,同時而發(fā),無有絲毫異同,是氣之為也。茍斷其根,則氣盡而立萎,此時理、事、情俱無從施矣。大約才、識、膽、力,四者交互為濟,茍一有所歉,則不可登作者之壇。四者無緩急,而要在先之以識。使無識,則三者俱無所托。大凡人無才,則心思不出;無膽,則筆墨畏縮;無識,則不能取舍;無力,則不能自成一家。(葉燮原詩)四、論述題:1、試述王夫之的詩學思想。2、試述葉燮的詩學思想。第十五章一、填空題:1、金圣嘆的文學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他對、六部書的評點中,他稱為六大才子
42、書。2、繼金圣嘆評點水滸之后,在對長篇小說的評點方面,最有名的是評點的三國演義,評點的金瓶梅和評點紅樓夢。3、李漁是明清之交著名的戲劇理論批評家,著有,其中、是關(guān)于戲劇的理論。4、李漁關(guān)于戲劇語言非常重視,他在“詞采第二”中對戲劇語言提出了四點要求:5、李漁對“科諢”語言也提出了、等重要原則。二、解釋概念:1、“以文運事”和“因文生事”2、小說“三境”3、“結(jié)構(gòu)第一”4、“貴顯淺”和“重機趣”三、翻譯:1、大凡讀書先要曉得作書之人是何心胸,如史記,須是太史公一肚皮宿怨發(fā)揮出來。所以他于游俠、貨殖傳特地著精神。乃至其余諸記傳中,凡遇揮金殺人之事,他便嘖嘖賞嘆不置。一部史記只是“緩急人所時有”六個
43、字,是他一生著書旨意。水滸傳卻不然。施耐庵本無一肚皮宿怨要發(fā)揮出來,只是飽暖無事,又值心閑,不免伸紙弄筆,尋個題目,寫出自家許多錦心繡口。故其是非皆不謬于圣人。后來人不知,卻于水滸上加“忠義”二字,遂并比于史公發(fā)憤著書一例,正是使不得。某嘗道水滸勝似史記,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卻不是亂說。其實史記是以文運事,水滸是因文生事。以文運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卻要算計出一篇文字來,雖是史公高才,也畢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順著筆性去,削高補低都有由我。(金圣嘆讀第五才子書法)2、至于結(jié)構(gòu)二字,則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韻抽毫之始,如造物之賦形,當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為制定全形,使點血而具五官百骸
44、之勢。倘先無成局,而由頂及踵,逐段滋生,則人之一身,當有無數(shù)斷續(xù)之痕,而血氣為之中阻矣。工師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間架未立,先籌何處建廳,何方開戶,棟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揮斤運斧。(李漁閑情偶記結(jié)構(gòu)第一)曲文之詞采,與詩文之詞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何也?詩文之詞采貴典雅而賤粗俗,宜蘊藉而忌分明。詞曲不然,話則本之街談巷議,事則取其直說明言。凡讀傳奇而有令人費解;或初閱不見其佳,深思而后得其意之所在者;便非絕妙好詞;不問而知,為今曲,非元曲也。元人非不讀書,而所制之曲,絕無一毫書本氣,以其有書而不用,非當用而無書也;后人之曲,則滿紙皆書矣。元人非不深心,而所填之詞,皆覺過于淺
45、近,以其深而出之淺,非借淺以文其不深也。后人之詞,則心口皆深矣。(李漁閑情偶記詞采第二)四、論述題:1、試述金圣嘆的小說理論批評思想。2、試述李漁的戲劇理論批評思想。第十八早一、填空題:1、清代在詩歌理論方面出現(xiàn)了四個主要的流派:以為代表的派;以一一為代表的派;以為代表的派;以為代表的派。2、王士禛的論詩著作,有、等,他的學?拋陂氖凼占諞黃穡莆?3、王士禛的詩學思想核心是4、沈德潛的詩學理論批評主要見于詩話和他所編選的5、袁枚的詩學思想核心是,他的詩話著作是。6、翁方綱詩學思想核心是,他的詩話著作是。7、桐城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論文偶記的作者是8、姚鼐明確提出桐城派文論的綱領(lǐng)是的統(tǒng)9、清代詞學
46、有以為代表的派,有詞選集,所選詞以為指歸;有以為代表的派,有詞選集,所選詞以一為指歸兩大派。10、周濟屬詞派,其詞論著作是二、解釋概念:1、“神韻”說3、“性靈”說5、“義法”說7、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三、翻譯:2、“格調(diào)”說4、“肌理”說6、“義理、辭章、考據(jù)”說1、汾陽孔文谷云:“詩以達性,然須清遠為尚?!毖ξ髟撛姡毴≈x康樂、王摩詰、孟浩然、韋應(yīng)物,言:白云抱幽石,綠篠媚清漣'清也;'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兌?;螐P坑脛瘢剿星逡?。“昃幂季諝ゅ?!逶都嬤病W芷涿鈐諫裨弦印!薄吧裨稀倍鄭柘蚵凼孜四槌觶恢燃詿恕廿跏慷G池北偶談2、詩貴性情,亦須論法。雜亂而無章,非詩
47、也。然所謂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而起伏照應(yīng),承接轉(zhuǎn)換,自神明變化于其中。若泥定此處應(yīng)如何、彼處應(yīng)如何,不以意運法,轉(zhuǎn)以意從法,則死法矣。試看天地間水流云在、月到風來,何處著得死法?(沈德潛說詩晬語)3、嘗謂詩有工拙,而無古今。自葛天氏之歌至今日,皆有工有拙,未必古人皆工,今人皆拙。即三百篇中,頗有未工不必學者,不徒漢、晉、唐、宋也。今人詩有極工極宜學者,亦不徒漢、晉、唐、宋也。然格律莫備于古,學者宗師,自有淵源。至于性情遭遇,人人有我在焉,不可貌古人而襲之,畏古人而拘之也。今之鶯花,豈古之鶯花乎?然而不得謂今無鶯花也。今之絲竹,豈古之絲竹乎?然而不得謂今無絲竹也。天籟一日不斷,則人
48、籟一日不絕。(袁枚答沈大宗伯論詩書)4、神氣者,文之最精處也;音節(jié)者,文之稍粗處也;字句者,文之最粗處也。然論文而至于字句,則文之能事盡矣。蓋音節(jié)者,神氣之跡也;字句者,音節(jié)之矩也。神氣不可見,于音節(jié)見之;音節(jié)無可準,以字句準之。(劉大魁論文偶記)5、夫詞,非寄托不入,專寄托不出。一物以事,引而伸之,觸類多通,驅(qū)心者若游絲之繯飛英,含毫如郢斤之斫蠅翼。以無厚入有間,既習已,意感偶生,假類畢達,閱者千百,謦欬勿違,斯入矣。賦情獨深,逐境必寤,醞釀日久,冥發(fā)妄中;雖鋪敘平淡,摹繪淺近,而后萬感橫集,五中無主;讀其篇者,臨淵窺魚,意為魴鯉,中宵驚電,罔失東西,赤子隨母笑啼鄉(xiāng)人緣劇喜怒,抑可謂能出矣。
49、(周濟宋四家詞選目錄序論)四、問答題:1、袁枚和沈德潛的詩學思想,分歧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2、為什么說翁方綱的詩論代表“學者之詩”?3、劉大魁所說的“神氣”的含義是什么?4、為什么說姚鼐的古文理論是對方苞、劉大魁古文理論的繼承和總結(jié)?五、論述題:試述清代浙派和常州詞派的詞學思想。第十七章一、填空題:1、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fā)展到近代時期,產(chǎn)生了一個明顯的變化,這就是2、龔自珍和魏源的文學思想的共同特征是3、劉熙載的,是他文藝美學的代表作,共分六個部分:、4、陳廷焯的是中國古代詞話中篇幅最大,成就較高的一部重要著作。5、在清末四大詞人王鵬運、鄭文焯、況周頤、朱祖謀中,從詞論方面來說,最有成就的當推,
50、其論詞著作是。6、被梁啟超稱為“詩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其詩歌理論核心是二、解釋概念:1、“尊情”c“宀”2、“完”3、“作詞之法,首貴沉郁”4、“詞境”“詞心”5、“重、拙、大”三、翻譯題:1、人外無詩,詩外無人,其面目也完。何以謂之完也?海秋心跡盡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于所不言求其言亦在是。要不肯尋扯他人之言以為己言,任舉一篇,無論識與不識,曰:此湯益陽之詩(。龔自珍書湯海秋詩集后)2、作詞之法,首貴沉郁,沉則不浮,郁則不薄。顧沉郁未易強求,不根底于風騷,烏能沉郁?十三國變風,二十五篇楚詞,忠厚之至,亦沉郁之至,詞之源也。不究心于此,率爾操觚,烏有
51、是處?(陳廷焯白雨齋詞話)3、作詞有三要:曰重、拙、大。南渡諸賢不可及處在是。重者,沉著之謂。在氣格,不在字句。問哀感頑艷,“頑”字云何詮。釋曰:“拙不可及,融重與大于拙之中,郁勃久之,有不得已者出乎其中,而不自知,乃至不可解,其殆庶幾乎。猶有一言蔽之,若赤子之笑啼然,看似至易,而實至難者也?!保r周頤蕙風詞話四、問答題:1、劉熙載在文學理論批評上的主要成就有哪些?2、為什么說黃遵憲是“詩界革命”的代表人物?第十八章一、填空題:1、中國近代中西文學思想直接交流和融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和2、梁啟超的新文學思想主要表現(xiàn)在他所提倡的、。3、梁啟超改良主義小說理論的綱領(lǐng)性論文是。4、梁啟超的文學思想和他
52、政治主張密不可分。5、王國維最有代表性,影響最為廣泛深刻的文學理論批評著作是,其核心理論是。6、王國維深入鉆研過西方的哲學和美學,特別愛好和的著作,并對中西學術(shù)的不同認真地作過對照比較。二、解釋概念:1、“熏、浸、刺、提”2、“境界”說3、“隔”與“不隔”4、“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三、翻譯題:1、古今之詩有兩大種:一曰詩人之詩,一曰非詩人之詩。之二者,其境界有反比例,其人或相非或不相非,而要之未有能相兼者也。人境廬主人者,其詩人耶?彼其劬心營目憔形,以斟酌損益于古今中外之治法,以憂天下,其言用不用,而國之存亡,種之主奴,教之絕續(xù),視此焉。吾未見古之詩人能如是也。其非詩人耶?彼其胎冥冥而息淵淵
53、,而神味沈醲,而音節(jié)入?iii咽由A10.憾筇啤巍N崳醇胖鞘四莧縭且病#浩舫度司陳蒞稀罰?2、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詩人對于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nèi),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nèi),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nèi),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國維人間詞話四、論述題:1、試論梁啟超的新文學思想。2、為什么說王國維是“意境”理論的集大成者?參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題:1、嚴格地說還沒有什么正式的文學理論批評,在有文字記載前的原始藝術(shù)中,只能看到當時人們對文藝和勞動、宗教、自然、社會關(guān)系的初步的認識。從孔子開始,我國古代文藝思想和文學理論批評的發(fā)展進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學生餐廳的照明與色彩搭配藝術(shù)
- 深度解讀網(wǎng)絡(luò)輿情的來源與影響研究報告解讀分享
- 現(xiàn)代金融行業(yè)中的移動支付技術(shù)與教育普及
- 快手國慶節(jié)的活動方案
- 國慶假期活動方案
- 國慶節(jié)酒店漲價活動方案
- 2、3、4的乘法口訣(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人教版
- Unit1 There is a horse in this photo(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四年級上冊001
- 17《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
- 13 我能行(說課稿)-統(tǒng)編版(五四制)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 春節(jié)后復(fù)工安全教育培訓(xùn)考試試題及答案
- 寄宿制學校工作總結(jié)
- 小學數(shù)學6年級應(yīng)用題100道附答案(完整版)
- 2024年江蘇農(nóng)牧科技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yīng)性測試題庫含答案
- JT-T 1495-2024 公路水運危險性較大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查規(guī)程
- JT-T-390-1999突起路標行業(yè)標準
-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加減混合計算300題及答案
-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qū)中考物理二診試卷(含答案)
-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 鮮切水果行業(yè)分析
- 第7章-無人機法律法規(gu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