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論是一門什么樣的學問?(1)_第1頁
教學論是一門什么樣的學問?(1)_第2頁
教學論是一門什么樣的學問?(1)_第3頁
教學論是一門什么樣的學問?(1)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學論是一門什么樣的學問?(1)    【內(nèi)容提要】教學論既不是純?nèi)凰急娴睦碚搶W科,也不是完全處方式的應用學科,它要探討的基本問題既包括做好教學這件事的行事依據(jù),又涉及如何提高教和學的合理性與有效性;教學論在理論上的基本邏輯結構是:目標假定對象假定內(nèi)容和方法假定。教學論與課程論之間的關系在目前看是交叉的,但最終是整合的。要使我國教學論獲得更為健康的發(fā)展,必須關注課程和教學理論性質(zhì)的認識起點,現(xiàn)實的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實踐起點,以及探討教學論問題的方法論起點。  一、教學論是什么性質(zhì)的學科“教學論是基礎學科還是應用學科?”這樣的提問在今天聽

2、起來已經(jīng)十分類似當年人們探問“光是粒子還是波”。蘇聯(lián)教學論的舶來,讓人以為教學論就應當是十分系統(tǒng)和完整的基礎理論學科,但是,大量西方教學理論的傳入,又給人以十分強烈的應用學科印象。其實,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各自內(nèi)部以及相互之間朝著相互滲透方向發(fā)展的今天,這種非此即彼的兩分式的歸類和提問已經(jīng)顯得機械刻板和毫無意義了。我們有必要超越這種兩分法,回到原來的地方重新提問:教學論是一門什么樣的學問?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簡略回顧教育學界在這個問題上的爭鳴。王策三先生是“堅持理論科學性質(zhì)”的代表,他指出“在許多年中,教學論往往與教學法、教學經(jīng)驗等同起來。一些基礎理論問題未得到研究,教學實踐中許多重大

3、問題也未得到理論上的探討和說明”。“值得注意的是,也要防止把教學論搞成教學規(guī)律匯編或教學規(guī)律清單?!薄敖虒W論揭示規(guī)律,是要通過研究事實,在解決教學問題中,進行觀察、實驗、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經(jīng)過艱苦細致、曲折反復的過程,才可望獲得不同程度的成果,并通過建立自己的教學論諸范疇和理論體系具體地系統(tǒng)地表述出來?!保ㄗⅲ和醪呷?教學論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58.)徐勛教授沒有否定教學論要堅持理論科學的性質(zhì),但他認為理論的源泉是實踐。他引證西方教學論自拉特克、夸美紐斯直到當今的學者都強調(diào)教學論是研究教學藝術、教學技術的學問,是應用科學,而蘇聯(lián)學者一般認為教學論是理論科學,還有學者認

4、為是邊緣科學,并以它的對象教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為依據(jù),認定“教學論兼有理論性和應用性這兩個特點”。(注:徐勛.關于教學論的研究對象、任務、方法之我見J.教育研究,1986,(3).)老一代的爭論未果,新一輪的烽煙又起。有的學者認為,“將教育研究分成純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兩大部分”,“這種分類方式過于籠統(tǒng)和簡單”,而贊同根據(jù)研究的目的將教育研究分為基礎理論研究、外推的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三類?!巴馔频睦碚撗芯繉嶋H上是一種以理論研究為主,但是又將研究視點推向實踐應用的兼具理論與應用色彩的研究類型。我們認為,從學科性質(zhì)來看,教學論正屬于外推的理論研究?!边@樣定位意味著“教學論既要堅持以理論研究為

5、主,不斷提高理論成果的抽象概括水平,又要在已有理論原理的指導下,開展必要的應用研究,解決教學中一些帶有普遍性的操作問題。例如,提供教學設計的一般程序,教學評價的基本方法,課堂控制的一般技術,等等”。(注:田慧生.對教學論學科性質(zhì)、地位與研究對象的再認識J.教育研究,1997,(8).)一些學者似乎不滿意這種缺少共識的狀況,他們指出:“正是這種認識上的分歧和模糊性,使我國教學論成為一個既含基本理論,又含教學實踐,既有理論研究,又有應用研究的龐雜體系,它面面俱到而任何一面都難以深入到學科內(nèi)容結構”并預言,隨著現(xiàn)代教學論的發(fā)展和教學論學科的不斷分化與綜合,“教學論將因其主要是闡明教與學的原理、揭示教

6、學規(guī)律的學科而越來越成為一門理論學科。”(注:蔡寶來,王嘉毅.現(xiàn)代教學論的概念、性質(zhì)及研究對象J.教育研究,1998,(2).)還有學者回應說,“我國教學論界對教學論作為一門學科的理論性質(zhì)是有所認同的,而且在不斷努力。問題的關鍵是,現(xiàn)代教學論的理論性應如何實現(xiàn)?”他們認為目前應重視這樣幾個方面:“一是樹立正確的理論觀念,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薄岸且μ岣哐芯空呃碚撍仞B(yǎng)與思維水平?!薄叭菍ΜF(xiàn)代教學論的理論性不能籠統(tǒng)論述,應予以具體分析和落實。”“現(xiàn)代教學論發(fā)展到今天,它自身又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學科體系,每一個分支學科又都有其特定的理論指向,也有不同的理論建構目標?!保ㄗⅲ豪铊ぃ炖^存

7、.也談現(xiàn)代教學論的概念、性質(zhì)及研究對象J.教育研究,1998,(12).)也就是說,理論性是有不同層級的。對學科性質(zhì)的探討還涉及對其邏輯結構的認識。英國教育學家穆爾(T.W.Moore)在教育理論的結構一書中指出:“教育理論是一種邏輯上復雜的結構,可以用大量不同的方法加以評價。就它包含經(jīng)驗判斷而言,它要受有關的經(jīng)驗事實的檢查;就它包含價值判斷而言,它易受各種哲學論點的責難;就它是一種論點而言,它要受內(nèi)部的一致性的檢驗。假如某種教育理論經(jīng)不起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檢驗,人們就不會用它來指導教育實踐?!保ㄗⅲ忽妮峥?教育學文集.教育與教育學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所以,理解一種教育理論如教

8、學論的邏輯結構十分重要。對教學論學科性質(zhì)的認識不同,對其邏輯結構的理解也不同。自然科學界把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開發(fā)研究稱為“上游”“中游”“下游”,如果非要作一番比喻的話,教學理論很像是處在“中游”的學科,即應用學科,因為它既不像教育學原理、教育哲學那樣“基礎”,也不像學科教學法那樣“應用”。教學論當然是一種理論,但理論學科是可以區(qū)分為“描述解釋”的理論和“構想規(guī)范”的理論兩種類型的。根據(jù)穆爾的觀點,教育理論是一種實踐性理論,它與描述性理論、解釋性理論(后兩種又稱“科學理論”)在結構上有很大的不同?!皩嵺`性理論通常是一種處方,或更有可能是若干處方,而科學理論通常是關于事實的概括的結論。應該清楚

9、的是,任何試圖構建和創(chuàng)立一種實踐性理論的人,都必須用與科學家相當不同的方式著手研究?!笨茖W理論的研究始于“事情的某種可能狀態(tài)是這樣的”這種假定,而實踐性理論則開始于另一種假定:“事情的某種可能狀態(tài)應該是這樣的,而且要達到某種所希望的目的?!薄耙环N實踐性理論必須始于目的或目標。然后人們必須確定,在既定的環(huán)境中,什么是實現(xiàn)這個所希望的目的的最佳手段”“一種實踐性的理論主要由一套有各種理由支持的建議組成。”它的結構可以用簡化的方式表示如下。(注:瞿葆奎.教育學文集.教育與教育學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P作為一種目的是希望達到的。2.既然這樣,Q是達到P的最有效方式。3.因此,從事有

10、關Q的任何事情。接下來,穆爾詳細討論了教育理論的各種假定,它們是:(注:根據(jù)瞿葆奎主編教育學文集·教育與教育學第491-495頁內(nèi)容概括。)1.關于教育目的或種種教育目的的假定。都涉及“要培養(yǎng)特定類型的個體和要實現(xiàn)特定的社會”這些價值的假定,且進一步假定這些目標都是有可能實現(xiàn)的。2.關于受教育的人(一般是指兒童或學生)的本性的假定。其基本假定是,人的行為有一定的可塑性,在教育兒童時所做的一切,對兒童將有一定的持續(xù)的影響。3.關于知識的性質(zhì)以及教授這些知識的合適的方法的假定。這里的一個假定是,知識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說上述第一點是關于教育過程終點的假定,第二點是關于教育過程起點的假定,那

11、么第三點就是關于如何把起點上的人引導到終點的假定。筆者贊成穆爾對實踐性理論的假定,也贊同他關于教育理論體系中包含著經(jīng)驗判斷和價值判斷這兩類判斷,但不能贊同教育理論是“一種處方”或“若干處方”的說法。至少,我國的教學論體系不是“一種處方”或“若干處方”,盡管有的人希望它是現(xiàn)成的處方,盡管有的人試圖將它變成處方,盡管幾乎每一本教學論教科書都包含著數(shù)量不少的處方,如怎樣備課、怎樣上課等等。然而,教學論從本質(zhì)上講不是處方,甚至也不完全是實踐性理論,它也包含有穆爾所說的屬于科學理論的那些“關于事實的概括的結論”。如果我們比較一下幾本有代表性的教學論教科書,如蘇聯(lián)東歐、北美西歐和我國及亞洲國家教學論著作,

12、從中不難看出,既使是在最強調(diào)教學論的理論性的蘇聯(lián)教學論,也沒有把教學論看成是純粹的基礎學科,而是包含著為數(shù)不少的穆爾所說的“實踐性理論”;北美西歐國家的教學理論著作大多是關于“如何教學”的應用性指導,但也不要因此而誤解歐美的教學論都是“處方”而毫無“病理分析”。布魯納的兩本書教育過程和教學理論探索就有很濃厚的理論色彩,這僅從前四章的標題就不難看出:“成長的模式”“教育是社會的創(chuàng)造力”“論教學的若干原則”“人類:一個研究的課題”。(注:布魯納.教育理論探索M.邵瑞珍譯,林慧芬校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加涅的教學設計原理中也有大量的心理學理論闡述。我國教學論教材中反映的教學論學科結構,就

13、其共性而言,都屬于那種在“描述解釋”基礎上對教學實踐加以“構想規(guī)范”的實踐性理論,它要探討的基本問題既包括做好教學這件事的行事依據(jù),又包括如何提高教和學的合理性與有效性,其理論的基本邏輯結構都是“目標假定對象假定內(nèi)容和方法假定”。二、教學論與課程論是何種關系課程論是研究課程的設計、編制和課程改革的理論。課程設計理論包括研究課程系統(tǒng)的結構、地位、相互聯(lián)系和自我更新等問題;課程編制理論包括研究課程編制的各種模式,如課程的目標、內(nèi)容、實施與評價等方面的問題;課程改革理論包括研究革新的要點,交流革新的意見,用教育學的觀點分析其合理性和確切性,衡量對個人實踐的影響,檢驗適應地方情況的程度等(注:施良方,崔允.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99.24.)課程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對課程進行系統(tǒng)研究并從理論上加以概括是20世紀以后的事。一般認為,美國課程專家博比特(F.Bobbit)1918年出版的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