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油茶主要病蟲害防治指引_第1頁
【2019年整理】油茶主要病蟲害防治指引_第2頁
【2019年整理】油茶主要病蟲害防治指引_第3頁
【2019年整理】油茶主要病蟲害防治指引_第4頁
【2019年整理】油茶主要病蟲害防治指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力發(fā)展油茶產業(yè),既是保障我國糧油安全的大事,又是帶動山區(qū)農民增收致富的好項目,還是現(xiàn)代林業(yè)建設的新亮點。油茶病蟲害是影響油茶生產的重要因子,只有結合我國2000多年栽培中積累的經驗,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做好病蟲害監(jiān)測預報和防治技術推廣,使廣大林農了解和掌握防治技術,科學防治,才能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實現(xiàn)國家林業(yè)局大力發(fā)展油茶產業(yè)的戰(zhàn)略部署。據(jù)調查,油茶病蟲害160多種,但可造成危害的種類主要有20多種。以下是油茶主要病蟲害發(fā)生情況和防治要點,僅供參考。油茶主要病蟲害一、病害1、油茶軟腐病AgaricodochiumcamelliaeLiu,WeietFan又名油茶落葉病,我國各油茶產區(qū)都有發(fā)

2、生,是油茶的主要病害之一。癥狀特點:油茶軟腐病主要危害油茶葉、芽和果實。病害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也可在葉片任何部位發(fā)生。病斑初呈半圓形或圓形,水漬狀,在陰雨潮濕時,迅速擴展為黃色或黃褐色不規(guī)則的大斑。病斑邊緣不明顯,葉肉腐爛,僅剩表皮,2-3天內病葉即可脫落。后期病斑上散生土黃色粒狀物,在放大鏡下呈白色鈕扣狀,是此病的明顯特征。有時染病葉片也能懸掛在樹梢上越冬。芽或嫩葉感病后,即可枯黃腐爛而死。果實發(fā)病后造成大量裂果和落果。干旱高溫時,病斑開裂,裂口不齊,有縱裂、橫裂或縱橫開裂,后脫落。果實自發(fā)病到脫落,約經2-4周,一般自7月份開始落果,直至采收時仍有脫落。影響發(fā)病的因素:油茶軟腐病的流行與

3、溫濕度,立地條件,茶林的密度和郁閉度有密切關系。茶林密度和郁閉度大的林區(qū)容易發(fā)病,山凹、陰坡或排水不良以及撫育管理粗放的油茶林或苗圃容易發(fā)病。防治方法:密度過大的油茶林要及時整枝修剪或疏伐,使林內通風透光良好。冬季消除病葉、病果,消滅越冬病原。苗圃地要選擇排水良好的地方,并加強管理。發(fā)病時噴灑1:1:120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加水600-80時液,或100-300W多菌靈。2、油茶茶苞病Exobasidiumgracile(Shirai)Syd乂稱葉月中病、茶桃。主要分布于安徽、浙江、湖南、江西、福建、臺灣、廣西、廣東、貴州等省(區(qū))。癥狀特點:本病主要危害花芽、葉芽和嫩葉,導致

4、過度生長,芽、葉肥月中變形,嫩梢最終枯死,影響植株生長和果實產量。癥狀表現(xiàn)隨發(fā)病器官和時間不同而有差異。花芽感病后,子房肥月中膨大成球狀物。葉芽感病后,葉片月中大成肥耳狀,數(shù)個月中大的葉片聚集在一起,形似鷹爪。開始時表面呈淺紅棕色,或淡玫瑰紫色,間有黃綠色。以后,表皮開裂脫落,露出淺白色粉狀物。最后粉狀物被霉菌所污染,變?yōu)楹诤稚?,病部干縮,長期懸掛枝頭而不脫落。嫩葉染病后,常局部出現(xiàn)圓形月中塊,約占葉片的五分之一,表面呈紅色或淺綠色,背面為粉黃色或煙灰色,最后病葉脫落。影響發(fā)病的因素:此病1年發(fā)生1次。其發(fā)生與氣溫、日照和濕度有密切關系,最適溫度為12-18C。細葉小果油茶比較抗病,因春季萌動

5、較遲,常在發(fā)病后期尚未萌動,因而避開了病菌侵染。大葉中果油茶、大果油茶萌動早,發(fā)葉快,新葉抽出時,恰好是發(fā)病的適宜時節(jié),所以比較易感病。在通風不良、陽光不足的茂密林分中發(fā)病較重,更新的分英枝最易感病。病害在樹冠中、下部發(fā)病較多。防治方法:在擔抱子成熟飛散前,在受害部位以下,剪除受害部分,燒毀或深埋。必要時在發(fā)病期間噴灑1:1:100波爾多液或波美0.5度石硫合劑三至五次,亦可收到防病的效果。3、油茶炭疽病Glomerellacingulata(Stonem.)SpauldetSchrenk!油茶的主要病害。在長江流域以南各省的大面積油茶栽培區(qū),以及河南、陜西南部地區(qū)發(fā)生普遍。病害發(fā)生后,引起嚴

6、重落果、落蕾、枝梢枯死,甚至整株衰亡。各?。▍^(qū))油茶常年因該病減產10-30%,重病區(qū)可達40-50%。在典型林分,病落蕾占落蕾總數(shù)的26-45%。由于落果、落蕾,對當年產量影響很大。癥狀特點:果實、枝梢、葉片均可發(fā)病。果實上的典型病斑為黑褐色或棕褐色圓斑。初期,果面上出現(xiàn)紅褐色小點,后擴大,變?yōu)楹稚梁诤稚?,后期的病斑上輪生小黑點,為病菌的分生抱子盤。雨后,露水浸潤和濕度大時,產生粉紅色顆粒狀、粘質的分生抱子堆。一果可有一至十余個病斑,病斑擴展后可聯(lián)合。嫩葉病斑多發(fā)生在葉間、葉緣,半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黑褐色,常有不規(guī)則輪狀細皺紋,邊緣紫紅色。老葉病斑下陷,褐色,有時黑褐色,亦常有不規(guī)則、較稀輪

7、紋,病斑邊緣紫紅色。春季嫩梢上病斑多在基部,呈舌狀或橢圓形,褐色至黑褐色。夏、秋季以樹基、樹干、大枝上不定芽萌發(fā)梢的病斑占多數(shù),癥狀同上,部位以中部居多。在2、3年生枝條上病斑為梭形、下陷的潰瘍斑。大枝和樹干上為輪枝狀大型病斑,由外向內逐層下陷,木質部灰黑色。影響發(fā)病的因素:林內濕度大的中等密度林內,如連季套種高稈作物,有利于病害發(fā)展。防治方法:(1)在普通油茶林,尤其重病區(qū),選擇抗病高產單株,就地繁育,及時推廣。(2)禁止從重病區(qū)調種;種子在果殼儲藏或播種前,用0.2%退菌特可濕性粉劑拌種處理。(3)冬季之早春前,剪除病枝與帶有病蕾、病幼果的小枝至病部以下1.5寸處;摘除病葉、病果。刮治大枝

8、和干部病斑。刮口和工具經0.1%升汞水或75%酒精消毒,傷口涂敷波爾多液保護。(4)結合撫育,抹除枝干上不定芽,剪除不定芽萌發(fā)梢。(5)根據(jù)當?shù)乜赡軛l件,噴藥保護。選用藥物有:波爾多液1:1:100加1-2%茶枯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加水5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加水800-100帥液。4、油茶煤污病Neocapnodiumsp又稱煤病或煙煤病,在我國各油茶產區(qū)都有分布。茶林受害輕的影響油茶樹生長,并造成落花落果,降低茶籽的產量和品質,重的枝枯葉落,終至全林枯死。癥狀特點:受害油茶樹枝葉上產生黑色煤塵狀菌苔。葉上菌苔最初常在葉片正面沿主脈產生,然后逐步擴及全葉以至葉的背面,并且逐漸

9、增厚,厚度可達0.5毫米。菌苔表面粗糙,或呈絨毯狀。在病菌分生抱子器盛發(fā)階段,可見密生的鬃毛狀突起物,高可達1毫米。在缺乏營養(yǎng)或環(huán)境不適的條件下,菌苔收縮干裂,可自葉面剝離。小枝上菌苔形態(tài)相同。有的煤污病的菌苔,初在葉正面呈黑色圓形霉點,后擴展成不規(guī)則形,或互相匯合覆蓋整個葉面。影響發(fā)病的因素:煤食菌是植物枝葉表面的腐生物,由于阻礙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使植物受害。它們主要以蛇類、財蟲、粉虱等害蟲的分泌物為營養(yǎng)來源,有時也可利用植物本身的分泌物。因此,在這些害蟲為害的林分中,常同時發(fā)生煤污病。油茶煤污病經常流行于海拔300600米的林分中,低山丘陵地區(qū)雖也常有發(fā)生,但一般不很嚴重。止匕外,林分密度過

10、大以及處于陰坡和山窩等處的林分也較易發(fā)病。防治方法:油茶煤污病的防治首先應加強油茶林的撫育管理,及時間伐和修枝,保持適當?shù)拿芏龋沽謨韧L透光,既有利于開花坐果,又可減輕發(fā)病程度。初開始發(fā)病林分,誘病昆蟲和煤污病大都出現(xiàn)在個別或局部枝葉上,可及早除去這些病蟲枝葉加以燒毀,以免擴散蔓延。噴施石硫合劑,夏季用波美0.5-1度液,冬季用波美3-5度液,對煤污病有良好滅殺效果,但對蛇類害蟲的效果稍差。如蛇類發(fā)生嚴重,可噴松脂合劑12-20音液。5、油茶白絹病SclerotiumrolfsiiSacc又稱菌核性根腐病,主要發(fā)生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我國南方各省的油茶產區(qū)較普遍,苗木受害嚴重。有些地方的苗圃

11、,油茶發(fā)病率可高達50%以上,引起苗木大量死亡。癥狀特點:病害多發(fā)生于接近地表的苗木基部或根頸部。先是皮層變褐腐爛,不久即在其表面產生白色絹絲狀菌絲層,并作扇形擴展,天氣潮濕時,可蔓延至地面上。而后長出油茶籽狀小菌核,初白色,后變淡紅色、黃褐色,以至茶褐色。苗木受害后,影響水分和養(yǎng)分的輸送,以致生長不良,葉片逐漸變黃凋萎,最終全株枯死。病苗容易拔起,其根部皮層腐爛,表面有白色菌絲層及菌核產生。影響發(fā)病的因素:本病菌發(fā)育最適溫度約30,在pH5.9時,最適于繁殖。光線能促進產生菌核,最有效波長是在藍光及接近紫外線的區(qū)域。土壤濕度和性質,對病害發(fā)生有直接影響。通常在濕度較大的土壤中,發(fā)病率高。土壤

12、有機質豐富,含氮量高的囤地,病害很少發(fā)生。而貧瘠的土壤,尤其是缺肥苗床,則發(fā)病嚴重。在酸性至中性pH5-7土壤中病害發(fā)生多,而在堿性土壤發(fā)病則少。土壤粘重板結的地區(qū),發(fā)病率也高。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用1%硫酸銅液澆灌苗根,以防止病害繼續(xù)蔓延,或用萎銹靈10ppm,或氧化萎銹靈25Ppm以抑制病菌生長,也有良好的效果;在菌核形成前,拔除病株,并仔細掘起其周圍病土,加入新土;在發(fā)病跡地上,每畝施用石灰100斤,可以減輕下一季度的病害;注意排水,消滅雜草,并增施有機肥料,以促使苗木生長旺盛,增強抗病能力。發(fā)病嚴重的固地,可與禾本科作物,如玉米、高粱等進行輪作,輪作年限應在4年以上。6、油茶半邊瘋病C

13、orticiumsp.又名白皮病、白腐病、干枯病、石膏病、爛腳瘟等。1958年以來,廣東、廣西、浙江、江西、湖南等?。▍^(qū))相繼報道有該病發(fā)生。癥狀特點:由于枝干被害,生長顯著衰退,枝葉稀疏,葉片發(fā)黃,繼之落葉、落花和落果,最后枝干枯死。病害多從油茶枝干背蔭面基部開始發(fā)生,感病后的樹皮局部凹陷,病部與健部交界處有棱痕。病皮失去原有光澤,較為粗糙。以后產生石膏狀白粉層,平鋪于病組織表面,即病原菌子實體。病斑自枝干一邊開始,縱向比橫向擴展快,常呈長條形,并可向枝條上蔓延。病斑周圍產生愈傷組織,使病斑下陷。病原菌絲侵入木質部后,木質部呈黃褐色腐朽。在橫切面上,病部與健部交界處可見明顯棕褐色帶紋。影響發(fā)

14、病的因素:油茶半邊瘋流行規(guī)律與氣溫、林齡及立地條件關系密切。病斑隨著氣溫的升高、油茶林齡的增長而嚴重。陰坡、山拗、密林、土壤瘠薄以及撫育管理粗放的油茶林發(fā)病重。防治方法:應著重加強撫育管理,增強油茶抗病力。結合墾復修剪,徹底清除病枝,集中燒毀,以減少侵染來源。對輕病枝干,及時刮治,然后涂抹1:3:15的波爾多液。7、油茶藻斑病Cephaleurosvireseen水unze主要發(fā)生在長江以南,是油茶上普遍發(fā)生的一種葉部病害,在濕度大、通風透光不良的油茶林中,危害比較嚴重,影響油茶的生長。癥狀特點:油茶藻斑病發(fā)生在油茶的老葉上,葉的正反面均可發(fā)生病斑,但以葉反面為多。病斑初期是葉上產生淡黃色斑點

15、,具上有針頭大小的圓點,有的連成片,發(fā)展成點狀或十字形,病斑灰綠色,稍有突起,然后逐漸向四周擴展。病斑中期變?yōu)榍嗪稚?,明顯隆起,光照下觀察呈黃綠色,中間有褐色小點,病斑直徑0.5-228米不等,其上有不規(guī)則,不明顯的放射狀分枝。病斑后期為暗褐色,邊緣色淺,近圓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表面光滑且隆起,從中央放射出分枝,并有氈狀物,上面有纖維狀的細紋和茸毛。影響發(fā)病的因素:四月開始危害,到五、六月份在高溫高濕的有利條件下,營養(yǎng)體生長發(fā)育迅速,先后產生抱子囊梗、抱子囊和游動抱子,通過風雨進行傳播。濕熱的氣候適宜病菌的抱子形成和傳播,特別是六月份屬傳播侵染的盛期。油茶密集、通風透光不良,空氣濕熱有利于發(fā)

16、病。管理不善,樹勢衰弱,促使病害發(fā)展蔓延。防治方法:對地下水位高的油茶園要開溝排水,并加強茶園清理,促使通風透光;多施磷鉀肥,可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對發(fā)病嚴重的茶園,可以在4-6月或采果季節(jié)結束后,噴殺菌劑進行防治,出于藻類對銅素非常敏感,故可用1%波爾多液噴霧防治效果較好。二、蟲害1、油茶毒蛾EuproctisPseudoconspersaStrand又名油茶毛蟲、毛辣蟲、茶辣子。分布概況:全國各油茶產區(qū)均有分布為害情況:幼蟲取食葉片,吃光后也取食嫩樹皮和幼果等,使油茶枯死或大量減產。形態(tài)特征:雌蛾體長10-13毫米,全體黃褐色,雄蛾體長7毫米,全體黑褐色。卵乳黃色,球形。卵塊外有黃色茸

17、毛覆蓋。幼蟲體長11-2噸米。第4-11節(jié)兩側各有黑瘤突起兩對,背上一對較大,瘤上簇生黃色毒毛。生活習性:一般1年2-3代,以卵越冬。幼蟲常聚集為害,在樹干附近土中或在枯枝落葉中結繭化蛹。成蟲有趨光性,產卵在葉背中脈附近,覆有乳黃色絨毛。防治方法:(1)化學防治。3齡前可用0.2%阿維菌素2500-300時液進行防治;煙草水防治:煙草葉0.5kg,加水30kg或煙筋0.5kg加水10kg,浸一天,用時加1-2斤生石灰噴灑;用肥皂水浸泡幼蟲,將肥皂或棉油皂切成薄片,用少量水煮溶,加水(不能用井水)配成150200吾液,將有蟲枝葉浸入肥皂水內,隨即取出,殺蟲率可達100%。(2)生物防治。4月中、

18、下旬每畝用1.5-2萬億白僵菌抱子噴霧或含抱量100億/g白僵菌原粉lkg噴粉防治幼蟲。(3)人工防治。越冬卵期結合茶籽收摘進行人工摘卵。止匕外,進行油茶撫育、蛹期墾復也有一定效果。2、油茶尺蟆BistonmarginataMatsumura又名相思葉尺蝶、量尺蟲、吊絲蟲,是油茶的主要害蟲。分布概況:各油茶產區(qū)均有發(fā)生。為害情況:為害嚴重時,常吃光葉片,造成落果。如連續(xù)受害二、三年,則全株枯死。大發(fā)生時可將成片油茶樹葉吃光,受害部形似火燒,造成果實早落。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長14-18毫米,灰褐色。幼蟲體長可達54毫米,黃色,雜生黑褐色斑點,頭頂有顯著的三角形凹陷。蛹棕黑色,橢圓形,頭頂兩側具有刻

19、紋的耳狀突起2個。生活習性:1年1代,以蛹在茶苑附近疏松潮濕土面及枯技落葉層中越冬,翌年2、3月成蟲羽化。成蟲于3月上旬開始產卵于枝干上,至4月中旬孵化,幼蟲6月上旬開始陸續(xù)入土化蛹。防治方法:(1)物理防治。挖蛹。油茶尺蛾蛹期長達8個月,可在秋、冬季結合復墾挖蛹,把翻出土面的蛹直接殺死,被翻入土內的蛹不易羽化出土。培土埋蛹。蛹多分布在樹死附近,未經復墾的茶山可采取蓋上16.5-23cm厚的土,用鋤打緊,使成蟲羽化后不能出土。捕蛾刮卵。成蟲飛翔力弱,易于捕捉;卵產在樹枝的干陰凹面,粘附不緊,容易刮下。捕捉幼蟲。4-6齡幼蟲抗藥力強,藥殺效果差,可人工捕捉。(2)生物防治。用蘇云金桿菌含抱子數(shù)0

20、.5億-1.0億/ml的菌液防治3-4齡幼蟲;用松毛蟲桿菌含抱子數(shù)0.5億-0.7億/ml的菌液防治4齡幼蟲。(3)藥劑防治。幼齡幼蟲期可噴灑阿維菌素、20%鼠戊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魚藤精300-400音液進行防治。3、油茶象CurculioChinensisCheveolat又名茶籽象鼻蟲,是為害油茶籽實的主要害蟲。分布概況: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貴州、云南、四川、陜西等省。為害情況:成蟲和幼蟲均為害茶籽,但以幼蟲蛀害較嚴重,造成落果,并引起油茶炭疽病,為害籽仁,使油茶嚴重減產。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長8-11毫米,黑色。卵黃白色,長橢圓形,一端稍尖。幼蟲體長10-204

21、米,多為金黃色。蛹長9-11毫米,黃白色。生活習性:一般2年1代(少數(shù)地區(qū)1年1代),跨三個年度,世代重迭。成蟲喜蔭,有假死性。防治方法:(1)品種選擇。選擇抗蟲較強的早熟品種和遲熟類型的紫紅球、紫紅桃等為籽種,并培育新的抗蟲品種。(2)物理防治。冬挖夏鏟,林糧間作,修枝撫育,以降低蟲口密度,減輕為害;定期收集落果,以消滅大量幼蟲;在成蟲發(fā)生盛期,用盆或瓶盛置糖醋液,誘殺成蟲;摘收的茶果堆放在水泥曬場上,幼蟲出果后因不能入土而自然死亡。也可堆放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幼蟲出果入土,第2年放水灌田,也可淹死幼蟲。(3)生物防治。在高溫高濕的6月用白僵菌防治成蟲。(4)藥劑防治。在4-7月成蟲盛發(fā)期,用

22、綠色威雷200-300音液于成蟲羽化前噴1次。4、茶蠶AndracabipunctataWalker又名茶狗子、毛蟲、茶葉家蠶、無毒毛蟲等,為油茶和茗茶的重要食葉害蟲。分布概況:分布于安徽、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廣東、臺灣、廣西、湖北、云南等省。為害情況:幼蟲成團群集枝葉上取食,嚴重時葉片全被吃光,對油茶生長和產量影響很大。形態(tài)特征:成蟲棕黃色。卵橢圓形,黃褐色。幼蟲體長可達55毫米,黑褐色,頭棕色。生活習性:一般1年2-3代(安徽2代、廣東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但溫暖地區(qū)在冬季各種蟲態(tài)可同時出現(xiàn)。成蟲飛翔力弱。初期幼蟲有群集性,4齡后逐漸分散,在樹基或枯枝落葉中結繭化蛹,蛹多集結在一處。

23、防治方法:(1)結合秋冬油茶墾復培土消滅越冬蛹。(2)利用幼蟲的群集性,人工捕捉或摘除卵塊。(3)當孵化率達16%-20%時,可向后推加常年同一時期的1-3齡幼蟲歷期,即進入防治適期。每畝用100億/g的蘇云金桿菌抱子菌粉0.5kg,對水100kg噴霧。(4)在幼蟲發(fā)生期噴灑魚藤精300吾液。5、茶織鐮蛾Casmarapatronameyrick又名油茶蛀莖蟲、茶枝蛀蛾、茶鉆心蟲,是油茶的主要害蟲。分布概況:分布于廣東、福建、臺灣、江西、浙江、江蘇、湖南、安徽、四川、貴州和云南等省。為害情況:幼蟲蛀食枝干,造成葉子凋萎及蛀道上部枝條枯死。十年生的幼樹為害最嚴重,常全株死亡。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長1

24、6-20毫米,前翅中央有兩個圓圈白斑。卵馬齒形,淡米黃色,具網狀刻紋,散生。幼蟲體長25-30毫米,頭部黃褐色。蛹長18-20毫米,黃褐色,腹末有一對突起。生活習性:1年1代,以幼蟲在被害枝條內越冬。成蟲有趨光性,產卵于頂芽基部,每處一粒。初孵幼蟲由葉腋蛀入芽鞘,以后由上而下蛀食木質部,每隔一定距離,有一圓形排泄孔,排出黃棕色顆粒狀糞便,為此蟲為害的主要特征。如已化蛹,羽化孔外部有絲膜封閉。防治方法:(1)加強林地管理。7-9月剪除被害枝,集中燒毀,清潔林地,減少病蟲孳生環(huán)境。(2)物理防治。成蟲羽化盛期設黑光燈誘殺。(3)化學防治。必要時用脫脂棉蘸80%敵敵畏乳油40-50B液,塞進蟲孔后用

25、泥封住,毒殺幼蟲。6、茶梢蛀蛾ParametriotestheaeKuz.又稱茶蛾、茶梢蛾主要為害油茶、茗茶和山茶等。分布概況:分布于江西、湖南、江蘇、安徽、浙江、貴州、四川、福建、廣東、廣西、云南等省。為害情況:初孵幼蟲潛食葉肉,形成淡黃色透明斑點。秋末轉蛀當年夏秋梢,梢葉逐漸枯萎死亡。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長5-7毫米,深灰色帶金屬光澤,卵淡黃色,橢圓形。幼蟲體長8-10毫米,頭小,深褐色,腹足不發(fā)達。蛹長5-7毫米,黃褐色,近圓筒形,腹末有一對向上伸出的突起。生活習性:多數(shù)地區(qū)1年1代,福建、廣東則1年2代。以幼蟲在茶梢或葉片內越冬。成蟲趨光性強,初孵幼蟲從葉背潛食葉內,形成直徑3-5毫米的潛

26、斑,被蛀枝梢有蛀孔。防治方法:(1)加強苗木調運檢疫,防止傳播蔓延。(2)剪除被害梢,集中放置林間紗籠內,待寄生蜂羽化后,茶梢蛾成蟲羽化之前燒毀。(3)根據(jù)茶梢蛾成蟲具有趨光性強的特性,利用黑燈光誘殺。(4)5-6月對嚴重受害林分用40%氧化樂果2.0%溶液加適量黃泥制成藥泥漿,涂刷樹干。(5)每年4月中、下旬越冬幼蟲轉蛀時(即轉梢危害),用含抱子2X108/ml的白僵菌噴霧或噴粉。7、油茶綿蛇MetaceronemajaponicaMask又名油茶白毛階、蠟絲蛇、日本卷毛蛇。為害油茶、茗茶等。分布概況:江西、浙江、湖南、安徽等油茶產區(qū)均有分布。為害情況:主要吸食茶樹葉子和枝干的汁液,分泌蜜露

27、,導致煤污病發(fā)生,使樹勢衰弱,引起落花落果,重者全株枯死。形態(tài)特征:雌成蟲體長4-5毫米,無翅,長橢圓形。雄成蟲有翅一對,體淡黃色,尾部有一對細長的蠟絲。卵極小,肉白色,長圓形。初孵若蟲淡黃色,2齡后開始分泌蠟毛。生活習性:1年1代,以受精雌成蟲越冬。防治方法:(1)營林措施。適度整枝撫育,及時清除蟲源。(2)生物防治。保護和利用寬緣唇瓢蟲(ChilocorusrufitarsusMotschulsky),中華顯盾瓢蟲(HyperaspissinensisCrotch)等,瓢蟲成蟲以蛇若蟲為食,幼蟲專食蛇卵,捕食量極大;(3)化學防治。25%高滲苯氧威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應選擇晴天,由下朝上

28、噴霧。8、黑附眼天牛ChreonomaatritarsisPic.又名油茶紅頸藍翅天牛、油茶藍翅天牛、茶紅頸天牛。為害情況:幼蟲蛀害枝干。常繞食茶樹皮層一周,然后蛀入干心為害,被害處形成多個瘤狀節(jié)結,輕則生長不良,重者易折斷或枯死,對油茶樹勢及產量影響很大。分布概況:長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長9-12毫米,體被長豎毛,頭部橙黃色,復眼黑色,幼蟲體長18-2盆米,黃白色,頭部黃色。蛹長約10毫米,橙黃色。生活習性:2-3年1代,分別以上年和當年的幼蟲越冬。成蟲產卵時,將樹皮咬破成新月形刻槽,然后產卵于刻槽裂縫皮層下。防治方法:(1)加強撫育管理并修剪滅蟲,將被害枝條平環(huán)痕處剪去燒毀

29、。(2)人工捕捉成蟲。成蟲羽化期間,可以在每天早晨進行人工捕殺。(3)保護和利用天敵。黑附眼天牛需2年才完成1個世代,幼蟲期特長,黃翅黑兜姬蜂等幼蟲期的天敵有助于控制其種群數(shù)量。(4)化學防治。8月間晴好的天氣,用40%氧化樂果的20%稀釋液于有蟲枝節(jié)結下部涂刷一圈,可殺死上年幼蟲。9、茶天牛AeolesthesindutaNewman又名楝樹天牛,茶褐天牛。分布概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貴州、廣東、廣西、臺灣等省。為害情況:幼蟲為害油茶主干,并深入根部,嚴重影響產量和樹木生長。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長23-33毫米,灰褐色,翅面呈黃褐色絹狀光澤。卵乳白色,長橢圓形,一端稍尖削。幼蟲體長3

30、0-45毫米,體乳白色。踴長約25毫米,乳白色,復眼黑色。生活習性:在江西3年1代,第1、2年以幼蟲越冬。幼蟲可沿主根往下蛀食1尺多深,蟲道大而彎曲,有大量蛀屑排出孔外,化蛹多在根頸部。防治方法:(1)結合油茶墾復,培土埋根頸,減少成蟲產卵機會。(2)在成蟲出現(xiàn)前,于主干、根頸部用白涂劑涂刷,防止產卵。(3)成蟲發(fā)生期人工捕捉。(4)藥劑防治。向有蟲樹木的干部注入10%叱蟲咻可濕性粉劑1500音液,然后用粘土團封塞洞口。10、綠鱗象甲HypomecessquamosuFabricius又名絨綠象甲。食性極雜,除為害油茶外,還為害茶、油茶、柑桔、棉花、甘蔗、桑樹、大豆、花生、玉米、煙、麻等。等百

31、余種植物。為害情況:成蟲取食林木的嫩枝、芽、葉,能吃盡葉片,嚴重時還啃食樹皮,影響樹勢或使全株枯死。分布概況: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福建、臺灣、四川、云南、貴州。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長約13毫米,越冬成蟲紫褐色。卵灰白色,長橢圓形。幼蟲體長10-17毫米,乳白色至淡黃色。蛹長約14毫米,黃白色。生活習性:1年1代。以成蟲或老熟幼蟲在表土內越冬。防治方法:(1)利用成蟲假死性進行人工捕捉。(2)成蟲盛發(fā)期,用棉油皂50倍液噴霧。(3)用膠粘殺。用桐油加火熬制成膠糊狀,涂在樹干基部,寬約10cm,象甲上樹時即被粘住。涂一次有效期2個月。11、八點蠟蟬Ricaniaspe

32、culumwalker又名八點光蟬、咖啡黑褐蛾蠟蟬。寄主植物種類廣泛,除為害油茶外,還為害油桐、板栗、刺槐、苦楝、梨、桃、柑桔等近百種植物。分布概況:江西、浙江、江蘇、安徽、廣東、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均有分布。為害情況:若蟲、成蟲多在嫩枝葉及茶桃上吸食汁液。茶桃被害后,呈黑色干裂,重則脫落;嫩枝被害后葉片枯黃,新芽停止生長。其排泄物又能誘致煤污病,大大影響樹木的光合作用。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長約7毫米,連翅10-14毫米,暗褐色。卵乳白色,長橢圓形。若蟲乳白色,略近菱形。生活習性:1年1代,以卵在枝梢內過冬。成蟲善跳,產卵時先用產卵器刺傷皮層,鑿成數(shù)處刻痕,產卵其中,產卵痕一般為7-38毫米,外被棉絮狀白色蠟絲。防治方法:(1)秋冬結合油茶整枝,把產卵枝剪去,集中燒毀。(2)在5月中、下旬若蟲孵化盛期,噴48%樂斯本乳油300時液或10%叱蟲咻可濕性粉劑2000吾液。(3)成蟲能飛善跳,藥液不易噴到,在發(fā)生較多的油茶密林中,可用煙霧劑熏殺,每畝用藥量1-2斤。12、葡萄麗金龜Adoretustenuimaculatuswaterhouse又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