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融湖世紀花園服務中心:彭紅軍融湖世紀花園服務中心:彭紅軍第一講第一講 新規(guī)范簡介新規(guī)范簡介一、一、住宅建筑規(guī)范住宅建筑規(guī)范簡介簡介二、二、住宅性能評定技術標準住宅性能評定技術標準簡介簡介三、三、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簡介簡介第二講第二講 住宅建筑規(guī)范住宅建筑規(guī)范GB50368GB5036820052005詳解詳解一、住宅的外部環(huán)境與內部環(huán)境一、住宅的外部環(huán)境與內部環(huán)境二、住宅建筑二、住宅建筑三、住宅結構三、住宅結構四、住宅設備四、住宅設備五、住宅的防火與疏散五、住宅的防火與疏散六、住宅的節(jié)能六、住宅的節(jié)能七、住宅的使用與維護七、住宅的使用與維護第一講第一講 新規(guī)范簡介新規(guī)范簡介第一節(jié)
2、 住宅建筑規(guī)范簡介一、目的和意義二、編制原則和指導思想1、全文強制。2、以住宅建筑作為一個完整的對象,規(guī)范對九個方面的基本功能做了規(guī)范,包括基本規(guī)定、外部環(huán)境、建筑、結構、室內環(huán)境、設備、防火與疏散、節(jié)能、使用與維護等方面。其中對涉及到居住基本需求的外部環(huán)境和室內環(huán)境進行了非常詳盡的規(guī)定。3、體現(xiàn)性能化原則,主要規(guī)定住宅建設在結構安全、火災安全、使用安全,衛(wèi)生、健康與環(huán)境,噪聲控制,資源節(jié)約和合理利用以及其他涉及公眾利益方面,必須達到的指標或性能要求。4、全面兼顧、突出重點。在系統(tǒng)完成住宅建筑規(guī)范有關內容的同時,重點突出與節(jié)能、節(jié)水、節(jié)材、節(jié)地有關的技術要求,以及維護公眾利益、構建和諧社會、城
3、鄉(xiāng)統(tǒng)籌等方面的要求。第五節(jié)第五節(jié) 建筑預測建筑預測 2001至2013年 剛跨入世紀,建筑設計師們將大膽創(chuàng)新和極力追求建筑的藝術化。例如,將原來傳統(tǒng)的透明玻璃改用通電后能發(fā)光的彩色玻璃,一到晚上,使建筑物顯得光彩奪目。有的建筑物通體藍色,有的建筑物是晶瑩的黃色,有的則閃爍著各式廣告圖案及紅綠相間的條紋,等等。這個期間的建筑物設計,其最大的特點是追求曲線美。建筑物上采用的曲線,曲面形式將會比直線和平面式多得多,如窗戶多為圓形、橢圓形或其它各種形狀。2014年至2040年 這一時期的城市建筑將傾向于修道院式設計,由建筑群圍成一個或幾個天井形狀。這是出于對人多地少和犯罪率高的考慮,因為與外界相比,在
4、這種以建筑物圍成的天井內自然要安全得多。這個時期的建筑物大多是智能型的,在建筑物中安裝有多種智能傳感器,用于檢測應力、沉降、裂縫、腐蝕,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其它問題。借助于環(huán)境傳感器,可檢測空氣的溫度、濕度和污染程度等情況,并通過墻壁和房頂對空間進行過濾。所有這些信息都能很快反饋到一個中心處理機構,以保證建筑物的可靠及居民的安全與健康。在住房設計方面,個性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由于個性化空間的追求幾乎是永無止境的,因而房屋裝修技術在這一時期將會迅速發(fā)展。 2041至2055年 在這一時期,由于人們普遍懷念“昔日美好時光”,懷舊的城鄉(xiāng)建筑設計比重將越來越大。到了這個時期,陳舊的建筑物已落伍,勢必紛紛被
5、具有生氣的新型建筑物所取代。這一時期的新型建筑物著重追求美感。這時,各種先進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建筑材料將廣泛使用,從而使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大大延長。在這個時期還可能采用一種高科技新產品滋懸浮電梯,這種電梯不僅可像磁懸浮列車那樣運行平穩(wěn)和安全,而且升降速度也要比普通電梯快好幾倍。 2056至2070年 這個時期將大規(guī)模地建造帶穹頂?shù)某鞘小榱藢崿F(xiàn)這個目標,需要利用現(xiàn)有的高層建筑的柱子,在城市的上空撐起一個重量輕、半透明的巨大的罩子。有了這樣的穹頂,整個城市可以變得四季如春,一切活動都可以一天小時不間斷地進行。每當夜幕降臨時,由電腦控制的無數(shù)的彩色激光,會將穹頂變成色彩斑斕的反光鏡。第二講第二講 住宅
6、建筑規(guī)范(住宅建筑規(guī)范(GB50368GB5036820052005)解析)解析 相關規(guī)范:民用通則相關規(guī)范:民用通則 住宅設計規(guī)范住宅設計規(guī)范 低規(guī)、高規(guī)低規(guī)、高規(guī) 人防人防 有關建筑物理的規(guī)范有關建筑物理的規(guī)范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住宅的外部環(huán)境與內部環(huán)境住宅的外部環(huán)境與內部環(huán)境一、可持續(xù)發(fā)展對建筑室內外物理環(huán)境的基本要求一、可持續(xù)發(fā)展對建筑室內外物理環(huán)境的基本要求二、規(guī)范主要內容二、規(guī)范主要內容3.1.13.1.1 住宅建設應符合城市總體規(guī)劃要求,保障居民基本的生住宅建設應符合城市總體規(guī)劃要求,保障居民基本的生 活條件和環(huán)境,經(jīng)濟、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間?;顥l件和環(huán)境,經(jīng)濟、合理、有效地使
7、用土地和空間。 3.1.23.1.2 住宅選址應有利于避免有害氣體和工程地質災害等對住住宅選址應有利于避免有害氣體和工程地質災害等對住 宅的影響。宅的影響。 3.1.33.1.3 住宅應具有與人口規(guī)?;蜃≌?guī)模相對應的公共服務設住宅應具有與人口規(guī)?;蜃≌?guī)模相對應的公共服務設 施、道路和公共綠地。施、道路和公共綠地。 3.1.83.1.8 住宅應滿足人體健康所需的通風、日照和隔聲的要求。住宅應滿足人體健康所需的通風、日照和隔聲的要求。 3.1.93.1.9 住宅選材應避免對室內環(huán)境造成污染。住宅選材應避免對室內環(huán)境造成污染。 3.1.103.1.10 住宅應具有防止外窗玻璃、外墻裝飾等墜落傷人
8、的措住宅應具有防止外窗玻璃、外墻裝飾等墜落傷人的措 施。施。 3.1.113.1.11 住宅必須進行節(jié)能設計,且住宅及其室內設備應能有住宅必須進行節(jié)能設計,且住宅及其室內設備應能有 效利用能源和水資源。效利用能源和水資源。 3.1.123.1.12 居住區(qū)和住宅應符合無障礙設計原則。居住區(qū)和住宅應符合無障礙設計原則。 3.2.13.2.1 住宅建設應選用經(jīng)過認證或具有標識的合格設備與產品。住宅建設應選用經(jīng)過認證或具有標識的合格設備與產品。 3.2.23.2.2 當住宅建設采用不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新技術、當住宅建設采用不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新技術、 新工藝、新材料時,必須經(jīng)相關程序核準
9、。新工藝、新材料時,必須經(jīng)相關程序核準。 3.2.33.2.3 未經(jīng)技術鑒定和設計許可,不得拆改結構構件和加層改未經(jīng)技術鑒定和設計許可,不得拆改結構構件和加層改 造。造。 3.3.13.3.1 達到設計使用年限的既有住宅需要繼續(xù)使用時,應委托達到設計使用年限的既有住宅需要繼續(xù)使用時,應委托 具有相應資質的機構鑒定,并根據(jù)鑒定結果進行處理。具有相應資質的機構鑒定,并根據(jù)鑒定結果進行處理。 3.3.23.3.2 既有住宅的改造、改建應與節(jié)能、防火改造同步進行。既有住宅的改造、改建應與節(jié)能、防火改造同步進行。 4.1.1 住宅間距,應滿足日照要求為基礎,綜合考慮采住宅間距,應滿足日照要求為基礎,綜合
10、考慮采 光、光、通通 風、消防、防災、管線埋設、視覺衛(wèi)生等要求確定。住風、消防、防災、管線埋設、視覺衛(wèi)生等要求確定。住宅宅 日照標準應符合表日照標準應符合表 4.1.1 的規(guī)定。對于特定情況還應符的規(guī)定。對于特定情況還應符合下合下 列規(guī)定:列規(guī)定: 1. 老年人住宅不應低于冬至日日照老年人住宅不應低于冬至日日照2h的標準;的標準; 2. 舊區(qū)改建的項目內新建住宅日照標準可以酌情降低,但舊區(qū)改建的項目內新建住宅日照標準可以酌情降低,但 不應低于大寒日日照不應低于大寒日日照1 h的標準。的標準。 計算起點 :底 層 窗 臺 面 (距室內地坪 0.9m 高的外墻位置) 有效日照時間帶 (當?shù)卣嫣枙r
11、) 816 9154.1.24.1.2 住宅至道路邊緣的最小距離,應符合表住宅至道路邊緣的最小距離,應符合表 4.1.4 4.1.4 的規(guī)定;的規(guī)定; 注:當?shù)缆吩O有人行便道時,其道路邊緣指便道邊線。 住宅不應向路面寬度大于9m的道路開設出入口。 4.1.34.1.3 住宅周邊設置的各類管線不應影響住宅的安全,并應防住宅周邊設置的各類管線不應影響住宅的安全,并應防 止管線腐蝕、沉陷、震動及重壓。止管線腐蝕、沉陷、震動及重壓。 4.2.1 4.2.1 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公建)應包括:教育、醫(yī)療衛(wèi)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公建)應包括:教育、醫(yī)療衛(wèi) 生、文化、體育、商業(yè)服務、金融生、文化、體育、商
12、業(yè)服務、金融 郵電、社區(qū)服務、市郵電、社區(qū)服務、市 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九類設施。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九類設施。 4.2.24.2.2 配套公建的項目與規(guī)模,必須與居住人口規(guī)模相對應。配套公建的項目與規(guī)模,必須與居住人口規(guī)模相對應。 并應與住宅同步規(guī)劃、同步建設、同期交付。并應與住宅同步規(guī)劃、同步建設、同期交付。 4.3.1 4.3.1 每個住宅單元至少應有一個出入口可以通達機動車。每個住宅單元至少應有一個出入口可以通達機動車。 人車混行道路的設計時速不應大于 15 公里 / 小時。 4.3.24.3.2 道路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道路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1、雙車道路面寬度不應小于、雙車道路面
13、寬度不應小于 6m 6m ;宅前路的路面寬度不應;宅前路的路面寬度不應 小于小于 2.5m 2.5m ; 2 2、當盡端式道路的長度大于、當盡端式道路的長度大于 120m 120m 時,應在盡端設不小于時,應在盡端設不小于 12m 12m 12m 12m 的回車場地。的回車場地。 3 3、主要道路坡度較大時,應設緩沖段與城市道路相接;、主要道路坡度較大時,應設緩沖段與城市道路相接; 4 4、在地震設防地區(qū),道路交通應考慮減災、救災要求。、在地震設防地區(qū),道路交通應考慮減災、救災要求。地 震設防城市,干路高層住宅后退 1015 米。 4.3.3 4.3.3 無障礙道路應貫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無
14、障礙道路應貫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1、坡道的坡度應符合表、坡道的坡度應符合表4.3.34.3.3的規(guī)定的規(guī)定 2 2、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廣場入口應設緣石坡、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廣場入口應設緣石坡 道。坡面應平整,且不應光滑。坡度應小于道。坡面應平整,且不應光滑。坡度應小于 1 1: 20 20 , 坡寬應大于坡寬應大于 1.2 1.2 米。米。 3 3、通行輪椅車的坡道寬度不應小于、通行輪椅車的坡道寬度不應小于 1.5m1.5m4.4.1 4.4.1 新區(qū)的綠地率不應低于新區(qū)的綠地率不應低于 30% 30% 。 4.4.2 4.4.2 公共綠地總指標不應少于公共綠地總指
15、標不應少于 1m2/ 1m2/ 人。人。4.4.3 4.4.3 人工景觀水體的補充水嚴禁使用自來水。無護人工景觀水體的補充水嚴禁使用自來水。無護欄水體的近岸欄水體的近岸 2m 2m 范圍內以及園橋、汀步附近范圍內以及園橋、汀步附近 2.0m 2.0m 范圍內,水深不應大于范圍內,水深不應大于 0.5m 0.5m 。 4.4.4 4.4.4 臨近噪聲源的住宅周邊應采取防噪措施。臨近噪聲源的住宅周邊應采取防噪措施。 4.5.1 4.5.1 地面水的排水系統(tǒng)應根據(jù)地形特點設計,地面地面水的排水系統(tǒng)應根據(jù)地形特點設計,地面排水坡度不應小于排水坡度不應小于0.2 0.2 ; 4.5.2 4.5.2 住宅
16、用地的防護工程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住宅用地的防護工程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1、臺階式用地的臺階之間應用護坡或擋土墻連接,相、臺階式用地的臺階之間應用護坡或擋土墻連接,相 鄰臺地間高差大于鄰臺地間高差大于 1.5m 1.5m 時,應在擋土墻或坡比值大時,應在擋土墻或坡比值大 于于 0.5 0.5 的護坡頂加設安全防護設施;的護坡頂加設安全防護設施; 2 2、土質護坡的坡比值應小于或等于、土質護坡的坡比值應小于或等于 0.5 0.5 ; 3 3、高度大于、高度大于 2m 2m 的擋土墻和護坡的上緣與住宅間水平距的擋土墻和護坡的上緣與住宅間水平距 離不應小于離不應小于 3m 3m ,其下緣與住宅
17、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其下緣與住宅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 于于 2m2m 。7.1.1 7.1.1 住宅建筑應在平面布置和建筑構造上采取措施,住宅建筑應在平面布置和建筑構造上采取措施,保證室內安靜。臥室、書房與起居室關窗狀態(tài)下的允許噪保證室內安靜。臥室、書房與起居室關窗狀態(tài)下的允許噪聲級不應大于聲級不應大于50dB(A50dB(A聲級聲級) )。7.1.2 7.1.2 樓板計權標準化撞擊聲聲壓級不應大于樓板計權標準化撞擊聲聲壓級不應大于75dB75dB。 應采取構造措施提高樓板的撞擊聲隔聲性能。應采取構造措施提高樓板的撞擊聲隔聲性能。7.1.3 7.1.3 空氣聲計權隔聲量,樓板不應小于空氣聲計權隔
18、聲量,樓板不應小于40dB40dB(分隔住(分隔住宅和非居住用途的樓板不應小于宅和非居住用途的樓板不應小于55 dB55 dB),分戶墻不應?。?,分戶墻不應小于于40dB40dB,外窗不應小于,外窗不應小于30dB30dB,戶門不應小于,戶門不應小于25B25B。應采取。應采取構造措施提高樓板、分戶墻、外窗、戶門的空氣聲隔聲性構造措施提高樓板、分戶墻、外窗、戶門的空氣聲隔聲性能。能。7.1.4 7.1.4 水、暖、電、氣管線穿過樓板和墻體時,孔洞周水、暖、電、氣管線穿過樓板和墻體時,孔洞周邊應采取密封隔聲措施。邊應采取密封隔聲措施。7.1.5 7.1.5 電梯不應與臥室、起居室緊鄰布置。收條件
19、限制需電梯不應與臥室、起居室緊鄰布置。收條件限制需要緊鄰布置時,必須采取有效的隔聲和減振措施。要緊鄰布置時,必須采取有效的隔聲和減振措施。7.1.6 7.1.6 管道井、水泵房、風機房應采取有效的隔聲措施,管道井、水泵房、風機房應采取有效的隔聲措施,水泵、風機應采取減振措施。水泵、風機應采取減振措施。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住宅建筑住宅建筑一、規(guī)范主要內容一、規(guī)范主要內容 5.1.1 5.1.1 每套住宅應設臥室、起居室(廳)、廚房和衛(wèi)每套住宅應設臥室、起居室(廳)、廚房和衛(wèi)生間等基本空間。生間等基本空間。 5.1.2 5.1.2 廚房應設置爐灶、洗滌池、案臺、排油煙機等廚房應設置爐灶、洗滌池、案臺、
20、排油煙機等設施或預留位置。設施或預留位置。5.1.35.1.3廚房地面應有防水構造措施。廚房地面應有防水構造措施。 5.1.3 5.1.3 衛(wèi)生間不應直接布置在下層住戶的臥室、起居衛(wèi)生間不應直接布置在下層住戶的臥室、起居室(廳)和廚房、餐廳的上層。室(廳)和廚房、餐廳的上層。 衛(wèi)生間地面和局部墻衛(wèi)生間地面和局部墻面應有防水構造。面應有防水構造。5.1.45.1.4在衛(wèi)生間應設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等設施或預在衛(wèi)生間應設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等設施或預留位置;布置便器的衛(wèi)生間的門不應直接開在廚房內。留位置;布置便器的衛(wèi)生間的門不應直接開在廚房內。 5.1.5 5.1.5 外窗窗臺距樓面、地面的凈
21、高低于外窗窗臺距樓面、地面的凈高低于 0.90m 0.90m 時,應時,應有防護設施。六層及六層以下住宅的陽臺欄桿凈高不應低有防護設施。六層及六層以下住宅的陽臺欄桿凈高不應低于于 1.05m 1.05m ,七層及七層以上住宅的陽臺欄桿凈高不應低,七層及七層以上住宅的陽臺欄桿凈高不應低于于 1.10m 1.10m 。防護欄桿的垂直桿件間凈距不應大于。防護欄桿的垂直桿件間凈距不應大于 0.11m 0.11m 。 5.1.6 5.1.6 臥室、起居室(廳)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臥室、起居室(廳)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 2.40m 2.40m ,局部凈高不應低于局部凈高不應低于 2.10m 2.10m ,且其
22、面積不應大于室內使用,且其面積不應大于室內使用面積的面積的 1/3 1/3 。利用坡屋頂內空間作臥室、起居室(廳)。利用坡屋頂內空間作臥室、起居室(廳)時,其時,其 1/2 1/2 面積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面積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 2.10m 2.10m 。 5.1.7 5.1.7 陽臺地面構造應有排水措施陽臺地面構造應有排水措施 。5.2.1 5.2.1 走廊和走廊和 公共公共 部位通道的凈寬部位通道的凈寬 不應小于不應小于 1.20m 1.20m , 局部凈高局部凈高 不應低于不應低于 2.10m 2.10m 。 5.2.2 5.2.2 外廊、內天井及上人屋面等臨空處欄桿凈高,六層外廊、內天井
23、及上人屋面等臨空處欄桿凈高,六層及六層以下不應低于及六層以下不應低于 1.05m 1.05m ;七層及七層以上不應低于;七層及七層以上不應低于 1.10m 1.10m 。欄桿應防止攀登,垂直桿件間凈空不應大于。欄桿應防止攀登,垂直桿件間凈空不應大于 0.11m 0.11m 。 5.2.3 5.2.3 樓梯梯段凈寬不應小于樓梯梯段凈寬不應小于 1.10m 1.10m 。六層及六層以下。六層及六層以下住宅,一邊設有欄桿的梯段凈寬不應小于住宅,一邊設有欄桿的梯段凈寬不應小于 1m 1m 。樓梯踏步。樓梯踏步寬度不應小于寬度不應小于 0.26m 0.26m ,踏步高度不應大于,踏步高度不應大于 0.1
24、75m 0.175m 。扶。扶手高度不應小于手高度不應小于 0.90m 0.90m 。樓梯水平段欄桿長度大于。樓梯水平段欄桿長度大于 0.50m 0.50m 時,其扶手高度不應小于時,其扶手高度不應小于 1.05m 1.05m 。樓梯欄桿垂直。樓梯欄桿垂直桿件間凈空不應大于桿件間凈空不應大于 0.11m 0.11m 。樓梯井凈寬大于。樓梯井凈寬大于 0.11m 0.11m 時,時,必須采取防止兒童攀滑的措施。必須采取防止兒童攀滑的措施。 5.2.4 5.2.4 住宅與附建公共用房的出入口應分開布置。住宅的住宅與附建公共用房的出入口應分開布置。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陽臺、外廊及開敞樓梯平臺的下部時
25、,應公共出入口位于陽臺、外廊及開敞樓梯平臺的下部時,應采取防止物體墜落傷人的安全措施。采取防止物體墜落傷人的安全措施。5.2.5 5.2.5 七層以及七層以上的住宅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七層以及七層以上的住宅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 16m 16m 以上的住宅必須設置電梯。以上的住宅必須設置電梯。 5.2.6 5.2.6 住宅建筑中設有管理人員室時,應設管理人員使用住宅建筑中設有管理人員室時,應設管理人員使用的衛(wèi)生間。的衛(wèi)生間。5.3.1 5.3.1 七層及七層以上的住宅,應對以下部位進七層及七層以上的住宅,應對以下部位進行無障礙設計行無障礙設計 : 1 1
26、建筑入口;建筑入口; 2 2 入口平臺;入口平臺; 3 3 候梯廳;候梯廳; 4 4 公共走道;公共走道; 5 5 無障礙住房。無障礙住房。 5.3.2 5.3.2 建筑入口及入口平臺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建筑入口及入口平臺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1 1、建筑入口設臺階時,應設輪椅坡道和扶手;、建筑入口設臺階時,應設輪椅坡道和扶手; 2 2、坡道的高度和水平長度應符合表、坡道的高度和水平長度應符合表 5.3.2 5.3.2 的規(guī)定;的規(guī)定; 高度 (m) 1.00 0.75 0.60 0.35 坡度 1:16 1:12 1:10 1:8 3 3、供輪椅通行的門凈寬不應小于、供輪椅通
27、行的門凈寬不應小于 0.80 m 0.80 m ; 4 4、供輪椅通行的的推拉門和平開門,在門把手一側的墻、供輪椅通行的的推拉門和平開門,在門把手一側的墻 面,應留有不小于面,應留有不小于 0.5 0.5 米的墻面寬度;米的墻面寬度; 5 5、供輪椅通行的門扇,應安裝視線觀察玻璃、橫執(zhí)把手和、供輪椅通行的門扇,應安裝視線觀察玻璃、橫執(zhí)把手和 關門拉手,在門扇的下方應安裝高關門拉手,在門扇的下方應安裝高 0.35m 0.35m 的護門板;的護門板; 6 6、門檻高度及門內外地面高差不應大于、門檻高度及門內外地面高差不應大于 15mm 15mm ,并應以斜,并應以斜 面過渡。面過渡。 5.3.3
28、5.3.3 七層及七層以上住宅建筑入口平臺寬度不七層及七層以上住宅建筑入口平臺寬度不應小于應小于 2.0m 2.0m 。 5.3.4 5.3.4 供輪椅通行的走道和通路寬度不應小于供輪椅通行的走道和通路寬度不應小于 1.20m1.20m 5.4.1 5.4.1 住宅的臥室、起居室(廳)、廚房不應布置在地下住宅的臥室、起居室(廳)、廚房不應布置在地下室。當布置在半地下室時,必須對采光、通風、日照、防室。當布置在半地下室時,必須對采光、通風、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護采取措施。潮、排水及安全防護采取措施。 5.4.2 5.4.2 住宅地下機動車庫應符合以下的規(guī)定:住宅地下機動車庫應符合以下的規(guī)定:
29、 1 1、庫內坡道嚴禁將寬的單車道兼作雙向車道。、庫內坡道嚴禁將寬的單車道兼作雙向車道。 2 2、庫內不應設置修理車位,并不應設有使用或存放易燃、庫內不應設置修理車位,并不應設有使用或存放易燃、 易爆物品的房間。易爆物品的房間。 3 3、庫內車道凈高不應低于、庫內車道凈高不應低于 2.20m2.20m。車位凈高不應低于。車位凈高不應低于 2.00m2.00m 4 4、庫內直通住宅單元的樓(電)梯間應設門,嚴禁利用樓、庫內直通住宅單元的樓(電)梯間應設門,嚴禁利用樓 (電)梯間進行自然通風。(電)梯間進行自然通風。5.4.3 5.4.3 住宅地下自行車庫凈高不應低于住宅地下自行車庫凈高不應低于
30、2.00m 2.00m 。 5.4.4 5.4.4 住宅地下室應采取有效防水措施。住宅地下室應采取有效防水措施。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住宅結構住宅結構一、規(guī)范主要內容一、規(guī)范主要內容3.1.5 3.1.5 住宅結構在規(guī)定的設計使用年限內應具有足夠的可靠度。住宅結構在規(guī)定的設計使用年限內應具有足夠的可靠度。3.2.3 3.2.3 未經(jīng)技術鑒定和設計許可,不得拆改結構構件和加層改造。未經(jīng)技術鑒定和設計許可,不得拆改結構構件和加層改造。6.1.1 6.1.1 住宅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不應低于住宅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不應低于 50 50 年,安全等級不應低于年,安全等級不應低于二級。二級。 6.1.2 6.1
31、.2 抗震設防烈度為抗震設防烈度為 6 6 度及以上地區(qū)的住宅結構必須進行抗震設度及以上地區(qū)的住宅結構必須進行抗震設計,其抗震設防類別不應低于丙類。計,其抗震設防類別不應低于丙類。 6.1.3 6.1.3 住宅設計應取得合格的巖土工程勘察文件。對不利地段,應提住宅設計應取得合格的巖土工程勘察文件。對不利地段,應提出避開要求或采取有效措施;嚴禁在抗震危險地段建造住宅建筑。出避開要求或采取有效措施;嚴禁在抗震危險地段建造住宅建筑。 6.1.4 6.1.4 住宅應能承受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各種作用和環(huán)境住宅應能承受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各種作用和環(huán)境影響。在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內,住宅結構
32、和結構構件必須滿足安全性、影響。在結構設計使用年限內,住宅結構和結構構件必須滿足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要求。適用性和耐久性要求。6.1.5 6.1.5 鄰近住宅的永久性邊坡的設計使用年限,不應低于受其影響的鄰近住宅的永久性邊坡的設計使用年限,不應低于受其影響的住宅結構的設計使用極年限。住宅結構的設計使用極年限。 6.2.1 6.2.1 住宅結構材料應具有規(guī)定的強度、適用性和耐久性,住宅結構材料應具有規(guī)定的強度、適用性和耐久性,并應符合節(jié)約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保護的原則。并應符合節(jié)約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保護的原則。 6.3.1 6.3.1 住宅應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文件,綜合考慮主體結構住宅應根據(jù)巖土工程勘察文
33、件,綜合考慮主體結構類型、結構體系、材料、地域和施工條件等因素,進行地類型、結構體系、材料、地域和施工條件等因素,進行地基基礎設計。基基礎設計。 6.3.2 6.3.2 地基基礎應進行承載力設計,地基變形應能保證上地基基礎應進行承載力設計,地基變形應能保證上部結構安全和各項建筑功能的正常使用要求。部結構安全和各項建筑功能的正常使用要求。 6.3.3 6.3.3 基坑開挖及其支護應保證其自身及其周邊環(huán)境的安基坑開挖及其支護應保證其自身及其周邊環(huán)境的安全性。全性。6.3.46.3.4樁基礎和經(jīng)處理后的地基應進行豎向承載力檢驗。樁基礎和經(jīng)處理后的地基應進行豎向承載力檢驗。 6.4.1 6.4.1 住
34、宅不應住宅不應 采用嚴重不規(guī)則的結構體系。住宅建筑采用嚴重不規(guī)則的結構體系。住宅建筑 應避免因局部結構構件破壞而導致整個結構喪失承載能力應避免因局部結構構件破壞而導致整個結構喪失承載能力和穩(wěn)定性。和穩(wěn)定性。 抗震設防的住宅,不應采用嚴重不規(guī)則的設抗震設防的住宅,不應采用嚴重不規(guī)則的設計方案。計方案。6.4.2 6.4.2 抗震設防地區(qū)的住宅,應進行結構、結構構件的抗抗震設防地區(qū)的住宅,應進行結構、結構構件的抗震驗算、并根據(jù)結構材料、結構體系、房屋高度、抗震設震驗算、并根據(jù)結構材料、結構體系、房屋高度、抗震設防烈度、場地類別等因素,采取可靠的抗震措施。防烈度、場地類別等因素,采取可靠的抗震措施。
35、 6.4.3 6.4.3 住宅中躍層或錯層部位的豎向結構構件、結構轉換住宅中躍層或錯層部位的豎向結構構件、結構轉換層、連體結構的連接體及其周圍的結構構件,應采取可靠層、連體結構的連接體及其周圍的結構構件,應采取可靠的抗震加強措施。的抗震加強措施。 9 9 度抗震設計的住宅,不得采用錯層度抗震設計的住宅,不得采用錯層結構、連體結構以及帶結構轉換層的結構。體結構以及帶結構轉換層的結構。 6.4.4 6.4.4 住宅的砌體結構,應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證其整體性;住宅的砌體結構,應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證其整體性;在抗震設防地區(qū)尚應滿足抗震性能要求。在抗震設防地區(qū)尚應滿足抗震性能要求。6.4.5 6.4.5 底
36、部框架、上部砌體結構住宅,結構轉換層的托墻底部框架、上部砌體結構住宅,結構轉換層的托墻梁、樓板以及緊鄰轉換層的豎向結構構件應采取可靠的加梁、樓板以及緊鄰轉換層的豎向結構構件應采取可靠的加強措施;在抗震設防地區(qū),底部框架不應超過強措施;在抗震設防地區(qū),底部框架不應超過 2 2 層。層。6.4.6 6.4.6 住宅中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和住宅中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和配筋構造應滿足受力性能和耐久性要求。配筋構造應滿足受力性能和耐久性要求。 6.4.7 6.4.7 住宅的普通鋼結構、輕型鋼結構構件及其連接應采住宅的普通鋼結構、輕型鋼結構構件及其連接應采取有效的防火、防腐
37、措施。取有效的防火、防腐措施。 6.4.8 6.4.8 住宅木結構構件應采取有效的防火、防潮、防腐、住宅木結構構件應采取有效的防火、防潮、防腐、防蟲措施。防蟲措施。 6.4.96.4.9依附于住宅結構的的圍護結構和非結構構件,應采依附于住宅結構的的圍護結構和非結構構件,應采取與主體結構可靠的連接或錨固措施;并應滿足安全性和取與主體結構可靠的連接或錨固措施;并應滿足安全性和適用性要求。適用性要求。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住宅設備住宅設備一、規(guī)范主要內容一、規(guī)范主要內容3.1.11 3.1.11 住宅必須進行節(jié)能設計,且住宅及其室內設備應住宅必須進行節(jié)能設計,且住宅及其室內設備應能有效利用能源和水資源
38、。能有效利用能源和水資源。 8.1.1 8.1.1 住宅應設室內給水排水系統(tǒng)。住宅應設室內給水排水系統(tǒng)。8.1.2 8.1.2 嚴寒地區(qū)和寒冷地區(qū)的住宅應設采暖設施。嚴寒地區(qū)和寒冷地區(qū)的住宅應設采暖設施。8.1.3 8.1.3 住宅應設照明供電系統(tǒng)。住宅應設照明供電系統(tǒng)。8.1.4 8.1.4 住宅的給水總立管、雨水立管、消防立管、采暖住宅的給水總立管、雨水立管、消防立管、采暖供回水總立管和電氣、電信干線(管),不應布置在住宅供回水總立管和電氣、電信干線(管),不應布置在住宅套內。公共功能的閥門、電氣設備和用于總體調節(jié)和檢修套內。公共功能的閥門、電氣設備和用于總體調節(jié)和檢修的部件,應設在共用部
39、位。的部件,應設在共用部位。8.1.5 8.1.5 住宅的水表、電能表、熱量表和燃氣表的設置應住宅的水表、電能表、熱量表和燃氣表的設置應便于管理。便于管理。8.2.1 8.2.1 生活給水系統(tǒng)及生活熱水系統(tǒng)的水質、管道直飲水生活給水系統(tǒng)及生活熱水系統(tǒng)的水質、管道直飲水系統(tǒng)的水質及生活雜用水系統(tǒng)的水質應符合使用要求。系統(tǒng)的水質及生活雜用水系統(tǒng)的水質應符合使用要求。8.2.2 8.2.2 生活給水系統(tǒng)應充分利用城市給水管網(wǎng)的水壓直接生活給水系統(tǒng)應充分利用城市給水管網(wǎng)的水壓直接供水。供水。8.2.3 8.2.3 生活飲用水水池(箱)和管道的設置,應保證二次生活飲用水水池(箱)和管道的設置,應保證二次
40、供水的水質使用要求。供水管道、閥門和配件應符合耐腐供水的水質使用要求。供水管道、閥門和配件應符合耐腐蝕和耐壓的要求。蝕和耐壓的要求。8.2.4 8.2.4 套內分戶用水點的給水壓力不應小于套內分戶用水點的給水壓力不應小于0.05MPa0.05MPa。入。入戶管的給水壓力不應大于戶管的給水壓力不應大于0.35MPa0.35MPa8.2.5 8.2.5 采用集中熱水供應系統(tǒng)的住宅,配水點的水溫不應采用集中熱水供應系統(tǒng)的住宅,配水點的水溫不應低于低于4545; 8.2.6 8.2.6 衛(wèi)生器具和配件應采用節(jié)水型產品,不得使用一衛(wèi)生器具和配件應采用節(jié)水型產品,不得使用一次沖水量大于次沖水量大于6L6L
41、的坐地下便器。的坐地下便器。8.2.7 8.2.7 住宅廚房與衛(wèi)生間排水立管應分別設置。排水管住宅廚房與衛(wèi)生間排水立管應分別設置。排水管道不得穿越臥室。道不得穿越臥室。8.2.8 8.2.8 設有淋浴器和布置洗衣機的部位應設置地漏,其設有淋浴器和布置洗衣機的部位應設置地漏,其水封深度不得小于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50mm。構造內無存水彎的衛(wèi)生器具與生。構造內無存水彎的衛(wèi)生器具與生活排水管道連接時,必須在排水口以下設存水彎,存水彎活排水管道連接時,必須在排水口以下設存水彎,存水彎的水封深度不得小于的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50mm。8.2.9 8.2.9 地下室、半室中低于室外地面的衛(wèi)生器具和
42、地漏地下室、半室中低于室外地面的衛(wèi)生器具和地漏的排水管,不應與上部排水管連接。的排水管,不應與上部排水管連接。8.2.10 8.2.10 適合建設中水設施和雨水利用設施的住宅,應按適合建設中水設施和雨水利用設施的住宅,應按照當?shù)赜嘘P規(guī)定配套建設中水設施和雨水利用設施。照當?shù)赜嘘P規(guī)定配套建設中水設施和雨水利用設施。8.2.11 8.2.11 設有中水系統(tǒng)的住宅必須采取確保使用、維修及設有中水系統(tǒng)的住宅必須采取確保使用、維修及防止誤飲誤用的安全措施。防止誤飲誤用的安全措施。 8.3 8.3 采暖、通風與空調采暖、通風與空調地下室如果采暖,地面指得就是地下室的底板。不過通常地下室如果采暖,地面指得就
43、是地下室的底板。不過通常地下室底板下的土體熱阻在地下室底板下的土體熱阻在3 3以上,遠大于以上,遠大于1.2.1.2.不足為慮。不足為慮。(不要另做保溫)(不要另做保溫)地下室如果不采暖,地面指得就是地下室的頂板??稍诎宓叵率胰绻徊膳孛嬷傅镁褪堑叵率业捻敯???稍诎宓踪N聚苯版解決。如果地下室的耐火等級為一級時,可以底貼聚苯版解決。如果地下室的耐火等級為一級時,可以改用礦棉氈等材料。改用礦棉氈等材料。8.4 8.4 燃氣燃氣8.5 8.5 電氣電氣第五節(jié)、第五節(jié)、 住宅建筑的防火與疏散住宅建筑的防火與疏散有人認為住宅建筑規(guī)范有防火章節(jié),就可以不看防火規(guī)范。錯!他忘記了住規(guī)1.0.5 尚應符合
44、經(jīng)國家批準或備案的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就是住宅要符合高規(guī)、建規(guī)!出了事故,只是注冊建筑師才有責任,其他的簽字人沒有責任。這就是執(zhí)行注冊建筑師制度的初衷一、規(guī)范主要內容一、規(guī)范主要內容3.1.6 3.1.6 住宅應具有防火安全性能。住宅應具有防火安全性能。 3.1.7 住宅應具備滿足人員在緊急事態(tài)時從建筑中安全撤出的功能。9.1.1 9.1.1 住宅建筑的周邊環(huán)境應為滅火救援提供外部條件。住宅建筑的周邊環(huán)境應為滅火救援提供外部條件。9.1.2 9.1.2 住宅建筑中相鄰套房之間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住宅建筑中相鄰套房之間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9.1.3 9.1.3 當住宅與其他功能空間處于同一建筑內時,
45、住宅部當住宅與其他功能空間處于同一建筑內時,住宅部分與非住宅部分之間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且住宅部分的分與非住宅部分之間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且住宅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應獨立設置。安全出口和疏散樓梯應獨立設置。 經(jīng)營、存放和使用甲、乙類物品的商店、作坊和儲藏經(jīng)營、存放和使用甲、乙類物品的商店、作坊和儲藏間,嚴禁附設在住宅建筑中。間,嚴禁附設在住宅建筑中。9.1.49.1.4住宅建筑的耐火性能、疏散條件和消防設施的設置應住宅建筑的耐火性能、疏散條件和消防設施的設置應滿足防火安全要求。滿足防火安全要求。9.1.5 9.1.5 住宅建筑設備的設置和管線敷設應符合防火安全要住宅建筑設備的設置和管線敷設
46、應符合防火安全要求。求。9.1.6 住宅建筑的防火與疏散要求應根據(jù)建筑層數(shù)、建筑面積等因素確定。 注: 1、當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間處于同一建筑內時,應將住宅 部分的層數(shù)與其他功能空間的層數(shù)疊加計算建筑層數(shù)。 2、當建筑中有一層或若干層的層高超過3m時,應對這些層 按其高度總和除以3m進行層數(shù)折算,余數(shù)不足1.5m時, 多出部分不計入建筑層數(shù);余數(shù)大于或等于1.5m時,多 出部分按1層計算。9.2.1 9.2.1 住宅建筑的耐火等級劃分為四級,其構件的燃燒住宅建筑的耐火等級劃分為四級,其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不應低于表性能和耐火極限不應低于表9.2.19.2.1的規(guī)定。的規(guī)定。 注: 1、上人的
47、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平屋頂,其屋面板的 耐火極限分別不應低于1.50h和1.00h; 2、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屋面板應采用不燃燒材料, 但其屋面防水層和絕熱層可采用可燃材料; 3、外墻指除內外保溫層外的主體構件。9.2.2 住宅建筑的耐火等級應符合表住宅建筑的耐火等級應符合表9.2.29.2.2的規(guī)定。的規(guī)定。(表(表9.2.2 9.2.2 住宅建筑的耐火等級要求住宅建筑的耐火等級要求) )見書見書9.3.1 .3.1 住宅建筑與相鄰建筑、設施之間的防火間距應根住宅建筑與相鄰建筑、設施之間的防火間距應根據(jù)建筑的耐火等級、外墻的防火構造、滅火救援條件及設據(jù)建筑的耐火等級、外墻的防火構造、滅火
48、救援條件及設施的性質等因素確定。施的性質等因素確定。9.3.2 9.3.2 住宅建筑與相鄰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應符合住宅建筑與相鄰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應符合表表9.3.29.3.2要求:要求:注:當建筑的外墻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后,其防火間距可注:當建筑的外墻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后,其防火間距可適當減少或貼鄰。適當減少或貼鄰。9.4.1 9.4.1 防火墻的構造應牢固、完整。防火墻上不應開門窗防火墻的構造應牢固、完整。防火墻上不應開門窗洞口,當必須開設時,應采用甲級防火門窗,并應能自行洞口,當必須開設時,應采用甲級防火門窗,并應能自行關閉。關閉。9.4.2 9.4.2 電梯井和管道井設置應符合
49、下列要求:電梯井和管道井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1、電梯井應獨立設置,井內嚴禁敷設燃氣管道,并不應敷設與電梯無關、電梯井應獨立設置,井內嚴禁敷設燃氣管道,并不應敷設與電梯無關 的電纜、電線等。電梯井井壁除開設電梯門洞和通氣孔洞外,不應開的電纜、電線等。電梯井井壁除開設電梯門洞和通氣孔洞外,不應開 設其他洞口。電梯門不應采用柵欄門。設其他洞口。電梯門不應采用柵欄門。 2 2、電纜井、管道井、排煙道、排氣道、垃圾道等豎向管道井,應分別獨、電纜井、管道井、排煙道、排氣道、垃圾道等豎向管道井,應分別獨 立設置;其井壁應為耐火極限不低于立設置;其井壁應為耐火極限不低于 1.00 h 1.00 h 的不
50、燃性構件。的不燃性構件。 3 3、電纜井、管道井應在每層樓板處采用不低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性材、電纜井、管道井應在每層樓板處采用不低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性材 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電纜井、管道井與房間、走道等相連通的空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電纜井、管道井與房間、走道等相連通的空 洞,其空隙應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洞,其空隙應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4 4、電纜井、管道井設置在防煙樓梯間前室、合用前室時,其井壁上的檢、電纜井、管道井設置在防煙樓梯間前室、合用前室時,其井壁上的檢 查門應采用丙級防火門。查門應采用丙級防火門。9.4.4 9.4.4 當住宅建筑中的樓梯、電梯直通住宅樓層下部的汽車庫時
51、,樓梯、當住宅建筑中的樓梯、電梯直通住宅樓層下部的汽車庫時,樓梯、電梯在汽車庫入口部位應采用防火分隔措施。電梯在汽車庫入口部位應采用防火分隔措施。 9.5 9.5 安全疏散安全疏散9.5.1 9.5.1 住宅建筑應根據(jù)建筑的耐火等級、建筑層數(shù)、建筑住宅建筑應根據(jù)建筑的耐火等級、建筑層數(shù)、建筑面積、疏散距離等因素設置安全出口,并應符合下列要求:面積、疏散距離等因素設置安全出口,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9.5.3 9.5.3 住宅建筑的樓梯間形式應根據(jù)建筑形式、層數(shù),建住宅建筑的樓梯間形式應根據(jù)建筑形式、層數(shù),建筑面積及套房戶門的耐火等級等因素確定。在樓梯間的首筑面積及套房戶門的耐火等級等因素確定。在
52、樓梯間的首層應設置直接對外的出口,或將對外出口設置在距離樓梯層應設置直接對外的出口,或將對外出口設置在距離樓梯間不超過間不超過15m15m處。處。 9.5.4 9.5.4 住宅建筑樓梯間頂棚、墻面和地面均應采用不燃性住宅建筑樓梯間頂棚、墻面和地面均應采用不燃性材料。材料。 9.6 9.6 消防給水與滅火設施消防給水與滅火設施9.6.1 8 9.6.1 8 層及層及 8 8 層以上的住宅建筑應設置室內層以上的住宅建筑應設置室內消防給水設施。消防給水設施。9.6.2 35 9.6.2 35 層及層及 35 35 層以上的住宅應設自動噴水層以上的住宅應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滅火系統(tǒng)。 9.7.1 10
53、 9.7.1 10 層及層及1010層以上住宅建筑的消防供電不應低于二層以上住宅建筑的消防供電不應低于二級負荷要求。級負荷要求。 1 1、19 19 層及層及 19 19 層以上住宅應按一級負荷要求供電,層以上住宅應按一級負荷要求供電, 2 2、19 19 層及層及 19 19 層以上住宅建筑的自備發(fā)電設備,應設有層以上住宅建筑的自備發(fā)電設備,應設有自動啟動裝置,并能在自動啟動裝置,并能在 30s 30s 內供電;其他住宅建筑自備內供電;其他住宅建筑自備發(fā)電設備,當采用自動啟動有困難時,可采用手動啟動裝發(fā)電設備,當采用自動啟動有困難時,可采用手動啟動裝置置9.7.2 35 9.7.2 35 層
54、及層及 35 35 層以上的住宅建筑應設置火災自動報層以上的住宅建筑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警系統(tǒng)。 9.7.3 10 9.7.3 10 層及層及 10 10 層以上住宅建筑的層以上住宅建筑的 樓梯間、電梯間及樓梯間、電梯間及 其前室應設置應急照明。其前室應設置應急照明。 疏散用的應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應低于疏散用的應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應低于 0.5lx 0.5lx 。9.8 9.8 消防救援消防救援 9.8.1 10 9.8.1 10 層及層及 10 10 層以上住宅建筑應設置環(huán)形消層以上住宅建筑應設置環(huán)形消防車道,或至少沿建筑的一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防車道,或至少沿建筑的一個長邊
55、設置消防車道。9.8.2 9.8.2 供消防車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應設供消防車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應設置消防車道。并滿足消防車的取水要求。置消防車道。并滿足消防車的取水要求。 9.8.3 12 9.8.3 12 層及層及 12 12 層以上的住宅應設消防電梯。層以上的住宅應設消防電梯。第六節(jié)、第六節(jié)、 住宅的節(jié)能住宅的節(jié)能一、設計是建筑節(jié)能第一關一、設計是建筑節(jié)能第一關1、節(jié)能建筑的設計應該從規(guī)劃入手,建筑單位應在朝向和體型設計,建筑平面布局,圍護結構設計,建筑設備設計等幾個方面做到節(jié)能。2圍護結構是建筑節(jié)能的重點。建筑的圍護結構包括屋面、墻體(包括金屬、石材等非透明的幕墻)和門窗(包
56、括玻璃幕墻)。建筑師應根據(jù)建筑的功能和美觀要求,綜合考慮經(jīng)濟因素,采取有效的手段,滿足建筑節(jié)能的要求。 我們不能否定某種建筑存在的合理性,也不能否定建筑師的創(chuàng)意。問題是,不同的建筑應該采用不同的建筑工地手段去解決帶來的建筑功能和性能方面的問題。只要我們對整個建筑進行綜合的考慮,建筑某個方面的缺陷是可以用其它方面的努力來滿足的。建筑設計的好壞,決定著建筑的外觀,功能、性能、造價、甚至決定著建筑的前途和命運,所以,建筑設計是整個建筑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當然也是建筑節(jié)能設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二、規(guī)范主要內容10.1.1 住宅應通過合理選擇建筑的體形、朝向和窗墻面積比,增強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使用能效比較高的采暖和空氣調節(jié)設備和系統(tǒng),采取室溫調控和熱量計量措施來低采暖、空氣調節(jié)能耗。 10.1.2 節(jié)能設計應采用規(guī)定性指標,或采用直接計算采暖、空氣調節(jié)能耗的性能化方法。10.1.3 10.1.3 住宅圍護結構的構造應防止圍護結構內部保溫材住宅圍護結構的構造應防止圍護結構內部保溫材料受潮。料受潮。10.1.4 10.1.4 住宅公共部位的照明應采用高效光源,住宅公共部位的照明應采用高效光源, 高效燈具高效燈具和節(jié)能控制措施。和節(jié)能控制措施。 10.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勞務合同補充協(xié)議合同范本
- 單位房屋借用合同范本
- 勞動使用期合同范本
- 利用合同范本掙錢
- 上海徐匯金杯租車合同范本
- 監(jiān)控弱電維護合同范本
- 醫(yī)院電動車租售合同范本
- 備案的借住合同范本
- 單位之間借支合同范本
- 2003勞務合同范本
- 教育專家報告合集:年度得到:沈祖蕓全球教育報告(2023-2024)
- 兒童尿道黏膜脫垂介紹演示培訓課件
- 靜壓樁施工技術交底
- 2023發(fā)電企業(yè)防汛工作管理辦法
- 《酒店客房管理課件》
- 服裝市場調研報告
- 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課件
- 醫(yī)院維修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 第四單元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單元教學設計)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 《公路路基路面現(xiàn)場測試規(guī)程》(3450-2019)
- 對北京古建筑天壇的調查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