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生存定律_第1頁
程序員生存定律_第2頁
程序員生存定律_第3頁
程序員生存定律_第4頁
程序員生存定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來這些陸續(xù)累積下來的文章是要匯集成一本書的,和俠少同學也談過,但弄V眾投實在太忙了,沒空管精調細作它了,所以把這些章節(jié)陸續(xù)整理下放出來,希望對剛入行的小朋友們有些幫助。有些事真是入行很久后才明白,感覺上如果能預先明白了,應該挺有幫助的。下面故事開始。-有這樣兩個人,他們一個66年出生于陜西長安和一個68年出生于山西陽泉,而后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兩個人又先后以長安縣第一名和陽泉市第一名的成績,在85年和87年考進北京大學。在近50歲的時候兩個人一個歷經(jīng)社教、裝飾業(yè)、賣肉最終在檔案館找到了歸宿,一個則在留學、Infoseek打工、回國創(chuàng)業(yè)之后成為知名公司的CEO。前一個是賣肉才子陸步軒,后一個則是百

2、度CEO李彥宏。兩個人起點類似,但現(xiàn)狀的差異又是如此的巨大!究竟是什么力量造成了這種人生差異,其中又是否有規(guī)律可尋?  對上面這個問題,我想至少在程序員的職場里答案是肯定的,在這里人生是有一種內在的支配規(guī)律的。  本書中試圖用四個可控變量來定義程序人生的規(guī)律,它們分別是:自身價值-也就是你能干什么;自身價值上的表達力-也就是別人認為你能干什么;自身價值的稀缺性-也就是在特定時空背景下,市場對某種技能的渴求程度;身處公司的特質和未來-也就是公司提供了怎樣的平臺給人發(fā)揮。本書認為這四個變量一起決定了一個人在職場中的市場價值,個人的一切選擇主要是為了在這四個變

3、量上有所收益,并使市場價值最大化。 程序員是一個非常離奇的職業(yè),雖然名字都是程序員但現(xiàn)實中的程序員各方面差異卻極大。單純從物質收益的角度看超級程序員可以駕著游艇度假休閑,而有的程序員卻只能懷揣僅剩的180元而看不到明天。這是身處職業(yè)路徑上不同位置所帶來的差異。職業(yè)路徑確實就像分了級的梯子一樣,走到那個高度就有那個高度的榮光。而為了在這梯子上走的順暢,則需要使努力與規(guī)律契合,并在關鍵時刻做對選擇,惟其如此人生整體表現(xiàn)出來的效能才會高。 在黑客帝國這部電影中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這樣一種場景,尼奧帶著鑰匙匠走在一條滿是門的走廊里,必須開對門,尼奧才能見到Matrix的架構師。人生與此類似,

4、每個人都面對和尼奧一樣的問題:未來處于未知之中,每一次選擇就是一次對人生未知部分的解碼,選擇之后人生的確定性增強而不確定性減弱,當所有未知褪去,人生也就瓜熟蒂落。 就像尼奧歷盡許多辛苦才來到眾多選擇之門前面一樣,要想主動選擇而不是被動承受,首先要爭得選擇權。這種選擇權往往來之不易,大多時候一個人許多年的努力拼搏才能換來一次選擇的權利;但選擇權的浪費卻又無比的容易,這在軟件行業(yè)尤為突出。看看周圍,就可以感覺到有多少本來可以很杰出的人因為選錯公司、選錯行業(yè)、選錯領域而默默無聞。 這是由軟件獨屬于自身的特征所決定的。比如說:軟件本身并不是一個邊界清晰的領域,當軟件和數(shù)學相結合時,

5、它具有數(shù)學的特征,當軟件和管理結合時,它就具有管理的特征。這種特別之處使程序員的選擇權更容易被誤用,因為待選項實在太多。 要想掙得選擇權并盡可能避免誤用,事實上需要對程序人生中所內蘊的規(guī)律洞若觀火。為此,我們就需要知道程序員可能的人生出口、需要知道左右這種人生出口的職場定律、需要知道定律之下那些是可控變量、那些是預設前提、需要知道可控變量應該如何去改變。其中可控變量是掙得選擇權并避免誤用它的關鍵。這也正是本書的根本目的。通過對規(guī)律的解析來為程序員的成長來提供一點參照,讓人少走一點彎路。最后為了避免被人指責為功利心太重,不懂人生價值,補充一點關于人生價值的說明。 一個人變成什么樣是有規(guī)

6、律可循的,比如:陸步軒最終成為檔案館的職員、李彥宏成為CEO,這背后是有一種支配規(guī)律的;但變成這個樣子是否有價值,則只依賴于人的內心世界和自身的選擇。陸步軒可以認為自己很成功,李彥宏可以認為自己很失敗。這樣的想法依賴于人的價值系統(tǒng),就像只有原點、X軸、Y軸定了才有坐標可以標記位置一樣,價值系統(tǒng)定了才能判定某種現(xiàn)實是否有價值,比如說:忠誠的神父可能并不會認為成為CEO是有價值的事情。這種價值系統(tǒng)與個人關聯(lián)很大,也只有個人才有定義個人價值系統(tǒng)的權利。本書中基本不談這種人生價值,而只談如何取得更大的成績。上一篇里主要寫了幾個可能的人生出口,接下來講這些出口依賴于什么,這篇有點過渡性質,嫌煩可以不看。

7、對于一個程序員,大致的結局多是上述五種中的一個。其中轉管理的程序員和成就高手的程序員算是穩(wěn)中有升。創(chuàng)業(yè)者算是生死未卜。維持原狀的老程序員則是失意的。他的選擇權會被收的越來越窄,在工作層面,他需要和畢業(yè)生競爭,在家庭支出方面他所要承擔的比別人一點不少。人生總是這樣,向你索取的一端往往是確定的,而你所能獲得的卻往往是不確定的,人就夾在這個中間,如果無法給自己撐開足夠大的空間,那就會很難受。 初入職場的程序員看到這里,最為關心的幾乎一定是:這么多出口,我的未來可以是其中那個? 很不幸這并非是一個可以立刻給出答案的簡單問題,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不只要考慮那個是適合自己的出口,也要考慮如

8、何走到這個出口面前,并避免那些代表失意的。 為了回答上述問題,需要對未來做點預測,而為了對未來做點預測,那么需要為人生建立一個大致的模型,接下來把個人的努力等作為輸入,這樣輸出端會因此而有各種相應的變化。但這個模型就像被藏起來的密碼,需要費點心思才能找得到-這也正是這本書要做的事情。 這時嘗試以寫程序的方式建立一種精確的人生模型是非常困難的。一旦試圖這樣做很容易進入一個誤區(qū),即期望為人生建立一個真理式的公式。比如:如果你努力,那么你一定成功。如果你有責任感,你一定成功。如果你人品好,你一定成功。如果你讀書,那么一定成功。如果你注意細節(jié),那么你一定成功。如果你時間管理做好,你

9、一定成功。. . 上邊的這些邏輯并非憑空想象,而是很多成功學書籍的基本出發(fā)點。這種種來自成功學書籍的陳詞濫調很像一個拙劣的程序員把分支、選擇、循環(huán)硬套在人生上的結果,雖然看著有幾分道理,但實是不對的。在分析人生規(guī)律時,事實上很難找到類似自然科學中的、精確的絕對真理。據(jù)說某位行為科學家曾經(jīng)總結過:上帝把所有容易的問題都留給了物理學家。言下之意是,社會學科的問題都大不易。 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生是不精確的。太多偶然因素可以影響最終的結果,而這些因素本身又大多不可量化,試想一下你應該如何量化一份時運,一場姻緣。但這并不意味著不可以對人生的方向進行大致的分解和預測,比如:如

10、果一個人每天除了吃飯就是睡覺,那他人生一定沒有成績,這就很容易預測。 這里的關鍵是要找到起關鍵作用的可控因子和權變變量。我們可以說X導致Y,但這只能在Z所限定的條件下。而又由于權變變量太多,偶然性無法完全去除,我們也必須在結果中接受一定的模糊性。一個人可以是天才程序員,也很努力,但他跑到了一個外包的公司做簡單重復的工作,那么就可能他的才能始終無人發(fā)現(xiàn),人生一樣可能沒有閃光點。這就是人生的偶然性。 人生其實是條曲線,其振幅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收窄。對嬰兒而言,其未來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對耄耋老翁而言,其未來則唯一而確定。而一個人最終振幅的高度則同時取決于:機緣、天分和努力。家

11、世,時代種種皆可歸為機緣。智商、情商、體質種種皆可歸為天分。機緣和天分皆是命數(shù),無從左右的起。也即是說,一個人持有的,可以打破既定命數(shù)的砝碼也只是努力而已。從人生長短的角度來看,上帝是公平的,每個人可用時間大致相同。不同的則是努力的效能。努力本身并不只是簡單的付出,還牽涉到方向的選擇,形勢的順應,環(huán)境的駕馭諸如此類??紤]了這些的努力更容易在收入、職位等有形收獲上看見結果,忽視這些的則更可能辛苦卻顆粒無收。這就是在下一章中將會展開的生存定律。 程序員的人生出口很多人非常想知道自己的未來是什么樣子的,迫切到一定程度甚至會找算命先生。如果并不是想得到一個精確結果,這事兒其實并沒有想的那么難

12、。程序員的人生看起來五花八門,可以是Windows系,可以是Android系,可以是iPhone系等等,但如果為之做點抽象,那就會發(fā)現(xiàn)人生出口的類別其實不多,接下來我們就結合例子來看看程序員的人生中最可能的幾個出口。這些出口里有大部分人的未來景象。1 成就超一流高手袁峰先生是Windows圖形編程一書的作者,也是一位純粹的程序員。從袁峰先生公開的簡歷()來看,袁峰先生從1993年加入HP一直到現(xiàn)在在微軟從事CLR的開發(fā)始終是在編程第一線。在他的Blog上可以看出清晰的技術路線圖:Printing GDI/GDI+  XPS WPF P

13、arallel Computing  Debugging  Performance  CLR。 考慮到袁峰先生是78年入學的大學生,今年估計已近60歲,我們可以想象在剩余的職業(yè)生涯中,袁峰先生應該會一直從事編程工作。這也就意味著袁峰先生的職業(yè)生涯以編程開始,以編程結束,是非常典型的純技術流的程序員:一生中不涉其他,唯有編程。 如果你很仔細的讀過Windows圖形編程,你就會對袁峰先生在技術上的造詣佩服的五體投地,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上У氖牵S著技術更迭,這本書里講的很大一部分東西已然失去了現(xiàn)實意義,所以

14、大概是買不到了。 這是程序員比較典型的一個出口,其特征是走比較純粹的技術路線,其要點是技術上要能達到一定高度,最終成為頂級程序員。常說的CodeGuru和架構師都可以歸在這一類別下,雖然這兩者間還是有差異。走這條路時最怕陷入平庸,那樣的話高不成低不就,很容易被新入行者超越。一旦成為技術路線上的低值人群,那就有被提前淘汰的風險,同時幾乎必然會轉變成失意者。 2 積累、爆發(fā)、開始創(chuàng)業(yè)與袁峰先生成為鮮明對比的是大家很熟悉的求伯君先生,這兩個人雖然八竿子打不著,但參照意義其實很強。袁峰先生1982年本科畢業(yè),而求伯君先生1984年本科畢業(yè),可以講他們是同齡人。袁峰先生畢業(yè)

15、于南京大學,求伯君先生畢業(yè)于國防科技大學,可以講兩個人起點、天分估計也差不多,但兩個人走的道路卻完全不一樣。 求伯君先生在1994年前可以說是比較典型的程序員,這段時間里他和袁峰先生非常類似,其中值得寫入軟件開發(fā)史冊的事情是幾乎一個人完成了DOS下的WPS。在這個時間段上,求伯君先生無論在技術上還是產品上應該都是超絕的高手。這點可以從小米CEO雷軍先生的回憶上看出來:1990年初,我在一個朋友那用了WPS漢卡,當時就被震住了。界面易用美觀,更強的是打印結果可以先模擬顯示出來。署名是香港金山公司求伯君,覺得這個“香港”軟件寫得真好。1994年求伯君先生創(chuàng)立珠海金山電腦公司,自此人生路徑

16、與袁峰先生開始有絕大分歧。在這之后,求伯君先生更多的是以企業(yè)家,而非是程序員的身份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直至2011年求伯君先生宣布退休,退出公眾視線。 求伯君先生的履歷昭示了另一種程序員的道路,即以技術和熱情創(chuàng)造輝煌產品,再以產品為創(chuàng)業(yè)基石。IT行業(yè)本來就是個智力密集型的行業(yè),想想創(chuàng)造一家水泥公司和軟件公司的差別可以更好的理解IT行業(yè)與傳統(tǒng)行業(yè)間的這種差異。互聯(lián)網(wǎng)、云計算的興起使創(chuàng)業(yè)的門檻進一步降低,理論上講只要能做出優(yōu)秀的產品并找到風險投資,幾乎每個人都可以開始創(chuàng)業(yè)。雖然創(chuàng)業(yè)并非是這本書主要探討的內容,但在當前的形勢下創(chuàng)業(yè)確實也是少部分程序員的一個人生出口。3 轉向管理之路由

17、程序員而管理者是一條非常常見的道路,很像是程序世界里的學而優(yōu)則仕。 現(xiàn)在很多軟件企業(yè)中的中級管理人員(包括部門經(jīng)理、產品經(jīng)理、項目經(jīng)理等)里70后、80后比較多,他們大多在2000年之后畢業(yè)。這部分人員中的很大一部分走的是這樣一條道路:在畢業(yè)后往往會從事35年的編程工作,接下來由于工作表現(xiàn)不錯,同時也具備比較好的表達和溝通能力,于是開始肩負起部分管理工作。一旦開始從事管理工作后,接下來在工作中管理的成分越來越重,和程序的距離越來越遠,已經(jīng)算不得是純粹的程序員了。從時間開銷的角度看,他們同PPT打交道的時間穩(wěn)步上升,而直接同編譯器打交道的時間則穩(wěn)步下降,并有變0的趨向。 這條

18、道路是如此普遍,以至于每個程序員只要往四周一看,就都可以看到這條道路上的人。好奇者可以問問身邊的中層管理人員,看看是不是這樣一個成長故事。 走上這條道路的人需要爬的是另一種梯子,比如從項目經(jīng)理到技術總監(jiān)再到CTO。當然每一層的選拔都會卡死相當一部分人。某些前行無路的人往往需要做一個艱難的選擇,要么安全的維持現(xiàn)狀,要么冒點險切換公司。 在很多技術路徑較短,不以技術為核心的公司里,為了收入的提升這往往是一條必走的道路,所以可以講這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人生出口。但很多人所認為的“程序員30歲前需要向管理轉行,這碗青春飯沒法持續(xù)吃下去”,并不永遠正確,在很多場合下這類選擇反倒相當于自

19、廢武功,使自己管理上沒什么成績,技術又荒廢了,這點會在后面的章節(jié)里進一步提到。 4 維持原狀的老碼農維持原狀的含義是加入程序員隊伍后,工作內涵并無實質性變化,只是體現(xiàn)為一種簡單的重復-這是與第一種程序員不同的關鍵,第一種程序員要不停的有技術上的深化和提高。 這類程序員所做的工作的表象形式會有所不同,比如可能今天做的是處理服裝公司的網(wǎng)頁,明天處理的則可能是化工廠的網(wǎng)頁,但實質上各種工作本質上差別不大,從技術上看,沒有層級差異。 下面走到這條道路上的程序員的常見經(jīng)歷:姑且把這個程序員成為X,他大學畢業(yè)后,加入一家對日外包類公司。接下來他工作的公司和地點就不停

20、的變化。去過蘇州、南京、北京、上海,由于總是不太如意,迫于經(jīng)濟壓力也曾經(jīng)到過日本,做過派遣社員,但當無法被派遣出去時,無奈之下就又回到了國內。 在不停的遷移過程中,工作內容變更的比較頻繁,橫跨多個領域,比如:銀行、證券、GPS等。但從層次來看,基本上是在應用層打轉,工作內容也趨于簡單化,基本上是在設計好的文檔指導下做編碼。由于自身能創(chuàng)造的價值沒有顯著突破,作為結果收入、職位基本上改善不多。掙扎10年之后,他很苦惱,因為自己做的事情,畢業(yè)生往往也很快就可以做,而生活的壓力卻在不停的隨著年紀的增加而增加。 上述這樣的經(jīng)歷應該并不特殊,在很多人的身上應該都可以看到類似的人生軌跡。差別只是X可能是公司A,具體到某個人可能是公司B;X可能去的是華東,具體到某個去的可能是華北。這類程序員如果不退場,不升級,那接下來的生命中工作和生活只會以某種模式繼續(xù)重復。如果運氣不好,甚至可能會失業(yè)。更可怕的是到一定年紀后,很大一部分這類程序員會發(fā)現(xiàn)自己連退場的資格也沒有,因為除了會寫程序,并不會做其他的事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