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499.2-2007 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相比于《GB 1499-1998 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調(diào)整和更新:

  1. 標準名稱與結(jié)構(gòu)變化:新標準將原標準拆分為多個部分,其中《GB/T 1499.2-2007》專門針對熱軋帶肋鋼筋,這使得標準內(nèi)容更加細化和專業(yè)化。

  2. 增加規(guī)格范圍:新標準擴展了鋼筋的直徑規(guī)格范圍,更好地適應了不同建筑結(jié)構(gòu)的需求,提高了規(guī)范的適用性。

  3. 技術(shù)要求提升:對鋼筋的力學性能、工藝性能以及化學成分等方面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例如,提高了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的最低限值,增加了對鋼筋最大力總伸長率的要求,確保了鋼筋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檢驗規(guī)則改進:新標準對產(chǎn)品的檢驗方法、抽樣數(shù)量及合格判定規(guī)則進行了修訂,增加了檢驗的科學性和公正性,確保產(chǎn)品質(zhì)量的可追溯性。

  5. 新增牌號:引入了新的鋼筋牌號,以滿足不同工程對材料性能的特定需求,如高強度、耐腐蝕性等,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

  6. 環(huán)保要求:考慮到可持續(xù)發(fā)展,新標準可能隱含或直接提及了對生產(chǎn)過程中環(huán)??刂频囊?,鼓勵采用更環(huán)保的生產(chǎn)工藝和技術(shù)。

  7. 術(shù)語和定義更新:對一些專業(yè)術(shù)語進行了明確和更新,增強了標準的準確性和國際兼容性。

  8. 實施日期與過渡期:新標準明確了實施日期,并可能設定了舊標準向新標準過渡的具體安排,為企業(yè)提供了調(diào)整生產(chǎn)和檢驗流程的時間。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jīng)官方授權(quán)發(fā)布的權(quán)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xiàn)行標準GB/T 1499.2-2018
  • 2007-08-14 頒布
  • 2008-03-01 實施
?正版授權(quán)
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GB1499.2-2007_第1頁
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GB1499.2-2007_第2頁
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GB1499.2-2007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GB1499.2-2007-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

GB1499.2-2007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二部分:熱軋帶肋鋼筋

Steelforthereinforcementofconcrete—

Part2:Hotrolledribbedbars

(ISO6935-2:1991,Steelforthereinforcementofconcrete—

Part2:Ribbedbars,NEQ)

前言

GB1499分為三個部分:

---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

---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

---第3部分:鋼筋焊接網(wǎng)。

本部分為GB1499的第2部分,對應國際標準ISO6935-2:1991《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帶肋鋼筋》,與ISO6935-2:1991的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本部分同時參考了國際標準的修訂稿“ISO/DIS6935-2(2005)”。

本部分代替GB1499-1998《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

本部分與GB1499-1998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適用范圍增加細晶粒熱軋鋼筋;

---增加細晶粒熱軋鋼筋HRBF335、HRBF400、HRBF500三個牌號;

---增加3.1普通熱軋鋼筋、3.2細晶粒熱軋鋼筋、3.11特征值三條定義;

---增加第5章訂貨內(nèi)容;

---增加7.5疲勞性能、7.6焊接性能、7.7晶粒度三項技術(shù)要求;

---對“表面質(zhì)量”、“重量偏差的測量”等條款作修改;

---修改鋼筋牌號標志:HRB335、HRB400、HRB500分別以3、4、5表示,HRBF335、HRBF400、HRBF500分別以C3、C4、C5表示;

---取消原附錄B“熱軋帶肋鋼筋參考成分”;

---增加現(xiàn)附錄B“特征值檢驗規(guī)則”;

---增加附錄C“鋼筋相對肋面積的計算公式”。

本標準為條文強制性標準,其中6.4.1條、7.3.5條、7.4.2條、7.5條、表3的尺寸a、b和附錄C為非強制條款,其余均為強制條款。

本部分附錄A、附錄B為規(guī)范性附錄。附錄C為資料性附錄。

本部分由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標準化技術(shù)委員會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中冶集團建筑研究總院、首鋼總公司、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冶金工業(yè)信息標準研究院、湖南華菱漣源鋼鐵有限公司、濟南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參加起草單位:寶鋼集團一鋼有限公司、邢臺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何成杰、王麗敏、張炳成、柳澤燕、高建忠、王麗萍、杜傳治、劉光穆、高玲、馮超、李志敏、朱建國。

本部分參與起草人:王軍、張少博。

本部分1979年2月首次發(fā)布,1984年6月第一次修訂,1991年6月第二次修訂,1998年10月第三次修訂。

1 范圍

本部分規(guī)定了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的定義、分類牌號、訂貨內(nèi)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技術(shù)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包裝、標志和質(zhì)量證明書。

本部分適用于鋼筋混凝土用普通熱軋帶肋鋼筋和細晶粒熱軋帶肋鋼筋。

本部分不適用于成品鋼材再次軋制成的再生鋼筋及余熱處理鋼筋。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nèi)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222鋼的成品化學成分允許偏差

GB/T223.5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還原型硅鉬酸鹽光度法測定酸溶硅含量

GB/T223.11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過硫酸錢氧化容量法測定鉻量

GB/T223.12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碳酸鈉分離二苯碳酞二肼光度法測定鉻量

GB/T223.14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鉭試劑萃取光度法測定釩含量

GB/T223.17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測定鈦量

GB/T223.19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新亞銅靈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測定銅量

GB/T223.23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測定鎳量

GB/T223.26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硫氰酸鹽直接光度法測定鉬量

GB/T223.27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硫氰酸鹽乙酸丁醋萃取分光光度法測定鉬量

GB/T223.37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蒸餾分離靛酚藍光度法測定氮量

GB/T223.40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離子交換分離氯磺酚S光度法測定我鈮量

GB/T223.59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銻磷鋁藍光度法測定磷量

GB/T223.63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高碘酸鈉(鉀)光度法測定錳量

GB/T223.68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管式爐內(nèi)燃燒后碘酸鉀滴定法測定硫含量

GB/T223.69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管式爐內(nèi)燃燒后氣體容量法測定碳含量

GB/T228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GB/T228-2002,eqvISO6892:1998(E))

GB/T232金屬材料彎曲試驗方法(GB/T232-1999,eqvISO438:1985(E))

GB/T2101型鋼驗收、包裝、標志及質(zhì)量證明書的一般規(guī)定

GB/T4336碳素鋼和中低合金鋼火花源原子發(fā)射光譜分析方法(常規(guī)法)

GB/T6394金屬平均晶粒度測定法

GB/T17505鋼及鋼產(chǎn)品交貨一般技術(shù)要求(GB/T17505-1998,eqvISO404:1992)

GB/T20066鋼和鐵化學成分測定用試樣的取樣和制樣方法(GB/T20066-2006/ISO14284:1998,IDT)

YB/T081冶金技術(shù)標準的數(shù)值修約與檢測數(shù)值的判定原則

YB/T5126鋼筋混凝土用鋼筋彎曲和反向彎曲試驗方法(YB/T5126-2003/ISO10065:1990,MOD)

3定義

下列定義適用于本部分。

3.1

普通熱軋鋼筋hotrolledbars

按熱軋狀態(tài)交貨的鋼筋。其金相組織主要是鐵素體加珠光體,不得有影響使用性能的其他組織存在。

3.2

細晶粒熱軋鋼筋hotrolledbarsoffinegrains

在熱軋過程中,通過控軋和控冷工藝形成的細晶粒鋼筋。其金相組織主要是鐵素體加珠光體,不得有影響使用性能的其他組織存在,晶粒度不粗于9級。

3.3

帶肋鋼筋ribbedbars

橫截面通常為圓形,且表面帶肋的混凝土結(jié)構(gòu)用鋼材。

3.4

縱肋longitudinalrrib

平行于鋼筋軸線的均勻連續(xù)肋。

3.5

橫肋transverserib

與鋼筋軸線不平行的其他肋。

3.6

月牙肋鋼筋crescentribbedbars

橫肋的縱截面呈月牙形,且與縱肋不相交的鋼筋。

3.7

公稱直徑nominaldiameter

與鋼筋的公稱橫截面積相等的圓的直徑。

3.8

相對肋面積specificprojectedribarea

橫肋在與鋼筋軸線垂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積與鋼筋公稱周長和橫肋間距的乘積之比。

3.7

肋高ribheight

測量從肋的最高點到芯部表面垂直于鋼筋軸線的距離。

3.8

肋間距ribspacing

平行鋼筋軸線測量的兩相鄰橫肋中心間的距離。

3.9

特征值characteristicvalue

在無限多次的檢驗中,與某一規(guī)定概率所對應的分位值。

4 分類、牌號

4.1 鋼筋按屈服強度特征值分為335、400、500級。

4.2 鋼筋牌號的構(gòu)成及其含義見表1。

表1

類別

牌號

牌號構(gòu)成

英文字母含義

普通熱

軋鋼筋

HRB335

由HRB+屈服強度

特征值構(gòu)成

HRB—熱軋帶肋鋼筋的英文(HotrolledRibbedBars)縮寫

HRB400

HRB500

細晶粒

熱軋鋼筋

HRB335

由HRBF+屈服強度

特征值構(gòu)成

HRBF—在熱軋帶肋鋼筋的英文縮寫后加“細”的英文(Fine)首位字母。

HRB400

HRB500

5 訂貨內(nèi)容

按本部分訂貨的合同至少應包括下列內(nèi)容:

a)本部分編號;

b)產(chǎn)品名稱;

c)鋼筋牌號;

d)鋼筋公稱直徑、長度(或盤徑)及重量(或數(shù)量、或盤重);

e)特殊要求。

6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6.1公稱直徑范圍及推薦直徑

鋼筋的公稱直徑范圍為6mm~50mm,本標準推薦的鋼筋公稱直徑為6mm、8mm、10mm、12mm、16mm、20mm、25mm、32mm、40mm、50mm。

6.2公稱橫截面面積與理論重量

鋼筋的公稱橫截面面積與理論重量列于表2。

表2

公稱直徑,mm

公稱橫截而面積,mm2

理論重量,kg/m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32

36

40

50

28.27

50.27

78.54

113.1

153.9

201.1

254.5

314.2

380.1

490.9

615.8

804.2

1018

1257

1964

0.222

0.395

0.617

0.888

1.21

1.58

2.00

2.47

2.98

3.85

4.83

6.31

7.99

9.87

15.42

注:表1中理論重量按密度為7.85g/cm3,計算。

6.3 帶肋鋼筋的表面形狀及尺寸允許偏差

6.3.1 帶肋鋼筋橫肋設計原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6.3.1.1 橫肋與鋼筋軸線的夾角β不應小于45°,當該夾角不大于70°時,鋼筋相對兩面上橫肋的方向應相反。

6.3.1.2 橫肋公稱間距不得大于鋼筋公稱直徑的0.7倍。

6.3.1.3 橫肋側(cè)面與鋼筋表面的夾角α不得小于45°。

6.3.1.4 鋼筋相鄰兩面上橫肋末端之間的間隙(包括縱肋寬度)總和不應大于鋼筋公稱周長的20%。

6.3.1.5 當鋼筋公稱直徑不大于12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于0.055;公稱直徑為14mm和16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于0.060;公稱直徑大于16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于0.065。相對肋面積的計算可參考附錄C。

6.3.2 帶肋鋼筋通常帶有縱肋,也可不帶縱肋。

6.3.3 帶肋鋼筋采用月牙肋表面形狀時,其形狀如圖1所示,尺寸和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的規(guī)定。鋼筋的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偏差符合表4規(guī)定時,鋼筋的內(nèi)徑偏差可不作交貨條件。

6.3.4 不帶縱肋的月牙肋鋼筋,其內(nèi)徑尺寸可按表3的規(guī)定作適當調(diào)整,但重量允許偏差仍應符合表4的規(guī)定。

表4單位為毫米

公稱直徑

內(nèi)徑d

橫肋高h

縱肋高h1

(不大于)

橫肋寬

b

縱肋寬

a

間距l(xiāng)

橫肋末端最大間隙(公稱周長的10%弦長)

公稱

尺寸

允許

偏差

公稱

尺寸

允許

偏差

公稱

尺寸

允許

偏差

6

5.8

±0.3

0.6

±0.3

0.8

0.4

1.0

4.0

±0.5

1.8

8

7.7

±0.4

0.8

+0.4

-0.3

1.1

0.5

1.5

5.5

2.5

10

9.6

1.0

±0.4

1.3

0.6

1.5

7.0

3.1

12

11.5

1.2

+0.4

-0.5

1.6

0.7

1.5

8.0

3.7

14

13.4

±0.4

1.4

1.8

0.8

1.8

9.0

4.3

16

15.4

1.5

1.9

0.9

1.8

10.0

5.0

18

17.3

1.6

±0.5

2.0

1.0

2.0

10.0

5.6

20

19.3

±0.5

1.7

2.1

1.2

2.0

10.0

±0.8

6.2

22

21.3

1.9

±0.6

2.4

1.3

2.5

10.5

6.8

25

24.2

2.1

2.6

1.5

2.5

12.5

7.7

28

27.2

±0.6

2.2

2.7

1.7

3.0

12.5

±1.0

8.6

32

31.0

2.4

+0.8

-0.7

3.0

1.9

3.0

14.0

9.9

36

35.0

2.6

+1.0

-0.8

3.2

2.1

3.5

15.0

11.1

40

38.7

±0.7

2.9

±1.1

3.5

2.2

3.5

15.0

12.4

50

48.5

±0.8

3.2

±1.2

3.8

2.5

4.0

16.0

15.5

注1:縱肋斜角Θ為0°~30°。

注2:尺寸a、b為參考數(shù)據(jù)。

d1-----鋼筋內(nèi)徑;

α-----橫肋斜角;

h------橫肋高度;

β-----橫肋與軸線夾角;

h1-----縱肋高度;

θ-----縱肋斜角;

a-----縱肋頂寬;

l------橫肋間距;

b-----橫肋頂寬。

圖1月牙肋鋼筋(帶縱肋)表面及截面形狀

6.4 長度及允許偏差

6.4.1 長度

6.4.1.1 鋼筋通常按定尺長度交貨,具體交貨長度應在合同中注明。

6.4.1.2 鋼筋可以盤卷交貨,每盤應是一條鋼筋,允許每批有5%的盤數(shù)(不足兩盤時可有兩盤)由兩條鋼筋組成。其盤重及盤徑由代需雙方協(xié)商確定。

6.4.2 長度允許偏差

鋼筋按定尺交貨時的長度允許偏差為±25mm。

當要求最小長度時,其偏差為+50mm。

當要求最大長度時,其偏差為-50mm。

6.5 彎曲度和端部

直條鋼筋的彎曲度應不影響正常使用,總彎曲度不大于鋼筋總長度的0.4%。

鋼筋端部應剪切正直,局部變形應不影響使用。

6.6 重量及允許偏差

6.6.1鋼筋可按理論重量交貨,也可按實際重量交貨。按理論重量交貨時,理論重量為鋼筋長度乘以表2中鋼筋的每米理論重量。

6.6.2鋼筋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的規(guī)定。

表4

公稱直徑/mm

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偏差/%

6~12

±7

14~20

±5

22~50

±4

7 技術(shù)要求

7.1 牌號和化學成分

7.1.1 鋼筋牌號及化學成分和碳當量(熔煉分析)應符合表5的規(guī)定。根據(jù)需要,鋼中還可以加入V、Nb、Ti等元素。

表5

牌號

化學成分,%

C

Si

Mn

P

S

Ceq

HRB335

HRBF335

0.25

0.80

1.60

0.045

0.045

0.52

HRB400

HRBF400

0.54

HRB500

HRBF500

0.55

7.1.2碳當量Ceq(%)值可按式(1)計算:

Ceq=C+Mn/6+(Cr+V+Mo)/5+(Cu+Ni)/15···············(1)

7.1.3鋼的氮含量應不大于0.012%。供方如能保證可不作分析。鋼中如有足夠的氮結(jié)合元素,含氮量的限制可適當放寬。

7.1.4鋼筋的成品化學成分允許偏差應符合GB/T222的規(guī)定,碳當量Ceq的允許偏差為+0.03%。

7.2交貨型式

鋼筋通常按直條交貨,直徑不大于12mm的鋼筋也可按盤卷交貨。

7.3力學性能

7.3.1鋼筋的屈服強度Rel、抗拉強度Rm、斷后伸長率A、最大力總伸長率Agt等力學性能特征應符合表6的規(guī)定。表6中所列各力學性能特征值,可作為交貨檢驗的最小保證值。

表6

牌號

Rel/

MPa

Rm/

MPa

A/

%

Agt/

%

不小于

HRB335

HRBF335

335

455

17

7.5

HRB400

HRBF400

400

540

16

HRB500

HRBF500

500

630

15

7.3.2 直徑28mm~40mm各牌號鋼筋的斷后伸長率A可降低1%;直徑大于40mm各牌號鋼筋的斷后伸長率A可降低2%。

7.3.3 有較高要求的抗震結(jié)構(gòu)適用牌號為:在表1中已有牌號后加E(例如:HRB400E、HRBF400E)的鋼筋。該類鋼筋除應滿足以下a)、b)、c)的要求外,其他要求與相應的已有牌號鋼筋相同。

a)鋼筋實測抗拉強度與實測屈服強度之比R°m/R°el不小于1.25。

b)鋼筋實測屈服強度與表6規(guī)定的屈服強度特征值之比R°el/Rel不大于1.30。

c)鋼筋的最大力總伸長率Agt不小于9%。

注:R°m為鋼筋實測抗拉強度;R°el為鋼筋實測屈服強度。

7.3.4 對于沒有明顯屈服強度的鋼,屈服強度特征值Rel應采用規(guī)定比例延伸強度Rp0.2。

7.3.5 根據(jù)供需雙方協(xié)議,伸長率類型可從A或Agt中選定。如伸長率類型未經(jīng)協(xié)議確定,則伸長率采用A,仲裁檢驗時采用Agt。

7.4 工藝性能

7.4.1 彎曲性能

按表7規(guī)定的彎芯直徑變曲180°后,鋼筋受彎曲部位表面不得產(chǎn)生裂紋。

表7毫米

牌號

公稱直徑d

彎芯直徑

HRB335

HRBF335

6~25

3d

28~40

4d

>40~50

5d

HRB400

HRBF400

6~25

4d

28~40

5d

>40~50

6d

HRB500

HRBF500

6~25

6d

28~40

7d

>40~50

8d

7.4.2 反向彎曲性能

根據(jù)需方要求,鋼筋可進行反向彎曲性能試驗。

7.4.2.1 反向彎曲試驗的彎芯直徑比彎曲試驗相應增加一個鋼筋公稱直徑。

7.4.2.2 反向彎曲試驗:先正向彎曲90°后再反向彎曲20°。兩個彎曲角度均應在去載之前測量。經(jīng)反向彎曲試驗后,鋼筋受彎曲部位表面不得產(chǎn)生裂紋。

7.5 疲勞性能

如需方要求,經(jīng)供需雙方協(xié)議,可進行疲勞性能試驗。疲勞試驗的技術(shù)要求和試驗方法由供需雙方協(xié)商確定。

7.6 焊接性能

7.6.1 鋼筋的焊接工藝及接頭的質(zhì)量檢驗與驗收應符合相關(guān)行業(yè)標準的規(guī)定。

7.6.2 普通熱軋鋼在生產(chǎn)工藝、設備有重大變化及新產(chǎn)品生產(chǎn)時進行型式檢驗。

7.6.3 細晶粒熱軋鋼筋的焊接工藝應經(jīng)試驗確定。

7.7 晶粒度

細晶粒熱軋鋼筋應做晶粒度檢驗,其晶粒度不粗于9級,如供方能保證可不做晶粒度檢驗。

7.8 表面質(zhì)量

7.8.1 鋼筋應無有害的表面缺陷。

7.8.2 只要經(jīng)鋼絲刷刷過的試樣的重量、尺寸、橫截面積和拉伸性能不低于本部分的要求,銹皮、表面不平整或氧化鐵皮不作為拒收的理由。

7.8.3 當帶有7.8.2條規(guī)定的缺陷以外的表面缺陷的試樣不符合拉伸性能或彎曲性能要求時,則認為這些缺陷是有害的。

8 試驗方法

8.1 檢驗項目

每批鋼筋的檢驗項目、取樣方法和試驗方法應符合表8的規(guī)定。

表8

序號

檢驗項目

取樣數(shù)量

取樣方法

試驗方法

1

化學成分

(熔煉分析)

1

GB/T20066

GB/T223

GB/T4336

2

力學

2

任選兩根鋼筋切取

GB/T228、本標準8.2

3

彎曲

2

GB/T232、本標準8.2

4

反向彎曲

1

YB/T5126、本標準8.2

5

疲勞試驗

供需雙方協(xié)議

6

尺寸

逐支

本標準8.3

7

表面

逐支

目視

8

重量偏差

按本標準8.4

按本標準8.4

9

晶粒度

2

任選兩根鋼筋切取

GB/T6394

注:對化學分析和拉伸試驗結(jié)果有爭議時,仲裁試驗分別按GB/T223、GB/T228進行。

8.2 拉伸、彎曲、反向彎曲試驗

8.2.1 拉伸、彎曲、反向彎曲試驗試樣不允許進行車削加工。

8.2.2 計算鋼筋強度用截面面積采用表2所列公稱橫截面面積。

8.2.3 最大力總伸長率Agt的檢驗,除按表8規(guī)定采用GB/T228的有關(guān)試驗方法外,也可采用附錄A的方法。

8.2.4 反向彎曲試驗時,經(jīng)正向彎曲后的試樣,應在100℃溫度下保溫不少于30min,經(jīng)自然冷卻后再反向彎曲。當供方能保證鋼筋經(jīng)人工時效后的反向彎曲性能時,正向彎曲后的試樣亦可在室溫下直接進行反向彎曲。

8.3 尺寸測量

8.3.1 帶肋鋼筋內(nèi)徑的測量應精確到0.1mm。

8.3.2 帶肋鋼筋縱肋、橫肋高度的測量采用測量同一截面兩側(cè)橫肋中心高度平均值的方法,即測取鋼筋最大外徑,減去該處內(nèi)徑,所得數(shù)值的一半為該處肋高。應精確到0.1mm。

8.3.3 帶肋鋼筋橫肋間距采用測量平均肋距的方法進行測量。即測取鋼筋一面上第1個與第11個橫肋的中心距離,該數(shù)值除以10即為橫肋間距,應精確到0.1mm。

8.4 重量偏差的測量

8.4.1 測量鋼筋重量偏差時,試樣應從不同根鋼筋上截取,數(shù)量不少于5支。每支試驗長度不小于500mm。長度應逐支測量,應精確到1mm。測量試樣總重量時,應精確到不大于總重量的1%。

8.4.2 鋼筋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偏差(%)按式(2)計算:

8.5 驗結(jié)果的數(shù)值修約與判定應符合YB/T081的規(guī)定。

9 檢驗規(guī)則

鋼筋的檢驗分為特征值檢驗和交貨檢驗。

9.1 特征值檢驗

9.1.1 特征值檢驗適用于下列情況

a) 供方對產(chǎn)品質(zhì)量控制的檢驗;

b) 需方提出要求,經(jīng)供需雙方協(xié)議一致的檢驗;

c) 第三方產(chǎn)品認證及仲裁檢驗。

9.1.2 特征值檢驗應按附錄B規(guī)則進行。

9.2 交貨檢驗

9.2.1 交貨檢驗適用于鋼筋驗收批的檢驗。

9.2.2 組批規(guī)則

9.2.2.1 鋼筋應按批進行檢查和驗收,每批由同一牌號、同一爐罐號、同一規(guī)格的鋼筋組成。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超過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數(shù)),增加一個拉伸試驗試樣和一個彎曲試驗試樣。

9.2.2.2 允許由同一牌號、同一冶煉方法、同一澆注方法的不同爐罐號組成混合批,但各爐罐號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錳量之差不大于0.15%?;旌吓闹亓坎淮笥?0t。

9.2.3 檢驗項目和取樣數(shù)量

鋼筋檢驗項目和取樣數(shù)量應符合表8及9.2.2.1的規(guī)定。

9.2.4 檢驗結(jié)果

各檢驗項目的檢驗結(jié)果應符合第6章和第7章的有關(guān)規(guī)定。

9.2.5 復驗與判定

鋼筋的復驗與判定應符合GB/T17505的規(guī)定。

10 包裝、標志和質(zhì)量證明書

10.1帶肋鋼筋的表面標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0.1.1 帶肋鋼筋應在其表面軋上牌號標志,還可依次軋上經(jīng)注冊的廠名(或商標)和公稱直徑毫米數(shù)字。

10.1.2 鋼筋牌號以阿拉伯數(shù)字或阿拉伯數(shù)字加英文字母表示,HRB335、HRB400、HRB500分別以3、4、5表示,HRBF335、HRBF400、HRBF500分別以C3、C4、C5表示。廠名以漢語拼音字頭表示。公稱直徑毫米數(shù)以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

10.1.3 公稱直徑不大于10mm的鋼筋,可不軋制標志,可采用掛標牌方法。

10.1.4 標志應清晰明了,標志的尺寸由供方按鋼筋直徑大小作適當規(guī)定,與標志相交的橫肋可以取消。

10.2 牌號帶E(例如HRB400E、HRBF400E等)的鋼筋,應在標牌及質(zhì)量證明書上明示。

10.3 除上述規(guī)定外,鋼筋的包裝、標志和質(zhì)量證明書應符合GB/T2101的有關(guān)規(guī)定。

附錄A

(規(guī)范性附錄)

鋼筋在最大力下總伸長率的測定方法

A1試樣

A.1.1長度

試樣夾具之問的最小自由長度應符合表A.1要求:

表A.1單位為毫米

鋼筋公稱直徑

試樣夾具之間的

最小自由長度

d≤25

350

25<d≤32

400

32<d≤50

500

A.1.2原始標距的標記和測量

在試樣自由長度范圍內(nèi),均勻劃分為10mm或5mm的等間距標記,標記的劃分和測量應符合GB/T228的有關(guān)要求。

A.2拉伸試驗

按GB/T228規(guī)定進行拉伸試驗.直至試樣斷裂。

A.3斷裂后的測量

選擇Y和V兩個標記,這兩個標記之間的距離在拉伸試驗之前至少應為100mm。兩個標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wǎng)絡傳播等,侵權(quán)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因數(shù)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jīng)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zhì)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