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學寒假作業(yè)資料_第1頁
高二化學寒假作業(yè)資料_第2頁
高二化學寒假作業(yè)資料_第3頁
高二化學寒假作業(yè)資料_第4頁
高二化學寒假作業(yè)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寒假作業(yè) 1 1下列措施不能達到節(jié)能減排目的的是 A利用太陽能制氫燃料 B用家用汽車代替公交車 C利用潮汐能發(fā)電 D用節(jié)能燈代替白熾燈22007年3月,溫家寶指出“優(yōu)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護環(huán)境”,這是我國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基礎性要求。你認為下列行為不符合這個要求的是 A. 大力發(fā)展農(nóng)村沼氣,將廢棄的秸軒轉化為清潔高效的能源B. 加快太陽能、風能、生物質(zhì)能、海洋能等清潔能源的開發(fā)利用C. 研制開發(fā)以水代替有機溶劑的化工涂料D. 將煤轉化成氣體燃料可以有效地減少“溫室效應”的氣體產(chǎn)生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變化都伴隨著能量變化B任何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都表現(xiàn)為熱量變化C伴有能量變

2、化的物質(zhì)變化都是化學變化D即使沒有物質(zhì)的變化,也可能有能量的變化4未來新能源的特點是資源豐富,在使用時對環(huán)境無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屬于未來新能源標準的是 天然氣 煤 核能 石油 太陽能 生物質(zhì)能 風能 氫能 A B C D5熾熱的爐膛內(nèi)有反應:C(s)+O2(g)=CO2(g);H = 392KJ/mol,往爐膛內(nèi)通入水蒸氣時,有如下反應:C(s)+H2O(g)=H2(g)+CO(g);H = +131KJ/mol,CO(g)+1/2O2(g)=CO2(g);H = 282KJ/mol,H2(g)+1/2O2(g)=H2O(g);H =241KJ/mol,由以上反應推斷往熾熱的的爐

3、膛內(nèi)通入水蒸氣時 A不能節(jié)省燃料,但能使爐火瞬間更旺 B雖不能使爐火瞬間更旺,但可以節(jié)省燃料C既能使爐火瞬間更旺又可以節(jié)省燃料D既不能使爐火瞬間更旺,又不能節(jié)省燃料低高物質(zhì)所具有的總能量2 A (g) + B(g)2 C (g)6分析右面的能量變化示意圖,確定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 2 A(g)+ B(g) 2 C(g);H0B. 2 A(g)+ B(g) 2 C(g); H0C. 2A + B 2 C;H0D. 2C 2 A +B ;H07根據(jù)下列熱化學方程式,判斷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順序正確的是 N2(g)+ H2 (g) NH3(g) ;H46.19kJmol1H2(g)+ Cl2(g)HC

4、l(g) ;H92.36kJmol1I2(g)+ H2 (g) HI(g) ;H25.96kJmol1A. HClNH3HI B.HI HCl NH3 C.HCl HI NH3 D.NH3 HI HCl 8氫氣、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熱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H2(g)1/2O2(g)H2O(l) H285.8kJ/molCO(g)1/2O2(g)CO2(g) H283.0kJ/molC8H18(l)25/2O2(g)8CO2(g)9H2O(l) H5518kJ/molCH4(g)2O2(g)CO2(g)2H2O(l) H89.3kJ/mol相同質(zhì)量的氫氣、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燒時,放出熱量

5、最少的是A H2(g) B CO(g) C C8H18(l) D CH4(g)9根據(jù)以下3個熱化學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HQ1 kJ/mol2H2S(g)+O2(g)2S (s)+2H2O(l) HQ2 kJ/mol2H2S(g)+O2(g)2S (s)+2H2O(g) HQ3 kJ/mol判斷Q1、Q2、Q3三者關系正確的是A Q1Q2Q3 B Q1Q3Q2 C Q3Q2Q1 D Q2Q1Q3 10已知熱化學方程式: H2O(g)H2(g) + 1/2O2(g) H = +241.8kJmol H2(g)+ 1/2O2(g) H2O(1) H

6、= 285.8kJmol 當1g液態(tài)水變?yōu)樗魵鈺r,其熱量變化是 A吸熱88kJ B 吸熱2.44KJ C放熱44kJ D 吸熱44KJ11同溫同壓下,已知下列各反應為放熱反應,下列各熱化學方程式中熱量數(shù)值最小的是A、2A ( l ) + B ( l ) = 2C (g ) H1 B、2A ( g ) + B ( g ) = 2C (g ) H2C、2A ( g ) + B ( g ) = 2C ( l ) H3 D、2A ( l ) + B ( l ) = 2C ( l ) H412已知熱化學方程式:SO2(g)+ O2(g) SO3(g) H = 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

7、SO2和1molO2充分反應,最終放出的熱量為 A 196.64kJ B 196.64kJmol C 196.64kJ D 196.64kJ13如下圖所示,H1=393.5 kJmol-1,H2=395.4 kJmol-1,下列說法或表示式正確的是 A. C(s、石墨)= C(s、金剛石) H= +1.9 kJmol-1B. 石墨和金剛石的轉化是物理變化C. 金剛石的穩(wěn)定性強于石墨D. 1 mol石墨的總鍵能比1 mol金剛石的總鍵能小1.9 kJ寒假作業(yè) 21已知25、101kPa條件下:4Al (s) + 3O2 (g) = 2Al2O3 (s) H = -2834.9 kJmol-1 4

8、Al (s) +2O3 (g) = 2Al2O3 (s) H = -3119.91 kJmol-1由此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等質(zhì)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變O3 為吸熱反應B等質(zhì)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變O3 為放熱反應CO3比O2穩(wěn)定,由O2變O3 為吸熱反應DO2比O3穩(wěn)定,由O2變O3 為放熱反應2強酸與強堿的稀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的熱效應:H+(aq)+OH-(aq)=H2O(1) 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質(zhì):稀醋酸 濃硫酸 稀硝酸,恰好完全反應時的熱效應H1、H2、H3的關系正確的是 AH1H2H3 BH1H3H2CH1H2H3H23已

9、知:CH4(g)+2O2(g)CO2(g)+2H2O(g) H- Q1 ; 2H2(g)+O2(g) = 2H2O(g) H- Q2; H2O(g) = H2O(l) H- Q3 常溫下,取體積比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氣體112L(標準狀況下),經(jīng)完全燃燒后恢復到常溫,則放出的熱量為 A. 4Q1+0.5Q2 B. 4Q1+Q2+10Q3 C. 4Q1+2Q2 D. 4Q1+0.5Q2+9Q34已知:CH3CH2CH2CH3(g)6.5O2(g) = 4CO2(g)5H2O(l) H2 878 kJmol-1(CH3)2CHCH3(g)6.5O2(g) = 4CO2(g)5H2O(l) H

10、2 869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正丁烷分子儲存的能量大于異丁烷分子B. 正丁烷的穩(wěn)定性大于異丁烷C. 異丁烷轉化為正丁烷的過程是一個放熱過程D. 異丁烷分子中的碳氫鍵比正丁烷的多5已知膽礬溶于水時溶液溫度降低,室溫下將1mol無水硫酸銅制成溶液時放出熱量為Q1kJ,又知膽礬分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uSO45H2O(s) = CuSO4(s)+5H2O(l) H=+Q2 kJmol-1則Q1、Q2的關系為 A. Q1Q2 C. Q1=Q2 D. 無法確定6.在火箭推進器中裝有強還原劑肼(N2H4)和強氧化劑(H2O2),當它們混合時,即產(chǎn)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氣,并放出大量熱。已知0.

11、4mol液態(tài)肼和足量H2O2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蒸氣,放出256.65kJ的熱量。(1)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2)已知H2O(l)=H2O(g);H=+44kJmol-1,則16 g液態(tài)肼燃燒生成氮氣和液態(tài)水時,放出的熱量是_kJ。(3)上述反應應用于火箭推進劑,除釋放大量的熱和快速產(chǎn)生大量氣體外,還有一個很突出的優(yōu)點是_。(4)已知N2(g)+2O2(g)=2 NO2(g);H=+67.7 kJmol-1, N2H4(g)+O2(g)= N2(g)+2H2O (g);H=-534 kJmol-1,根據(jù)蓋斯定律寫出肼與NO2完全反應生成氮氣和氣態(tài)水的熱化學方程式_。(5)已知: N2 (

12、g) 2O2 (g) 2NO2 (g) H = + 67.7kJ/molN2H4 (g) O2 (g) N2(g) 2H2O (g) H = -543kJ/mol1/2H2 (g) 1/2F2 (g) HF (g) H = -269kJ/molH2 (g) 1/2O2 (g) H2O (g) H = -242kJ/mol有人認為若用氟代替二氧化氮作氧化劑,則反應釋放能量更大,肼和氟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7用5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卮鹣铝袉栴}:(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

13、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是 。(2)燒杯間填滿碎紙條的作用是 。(3)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求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4)如果用6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熱 (填“相等、不相等”)(5)用相同濃度和體積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會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8(1)據(jù)了解,我國興建的三峽工程提供的水力發(fā)電功率相當于3000萬kW的火力發(fā)電站。因此,三峽建設將有助于控制( )A. 溫室效應 B. 白色污染 C

14、. 城市污水的任意排放 D. 長江中、下游的洪澇災害(2)已知1 g碳粉在氧氣中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32.8 kJ(與1g 原煤相當),試寫出相關的熱化學方程式: 。(3)若以火力發(fā)電,要達到3000萬kW的功率,每天至少要消耗原煤多少噸(1千瓦時3.6106 J,燃煤熱能轉化為電能的轉化率為50 )。9在一定條件下,CH4 和CO的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分別為:CH4 ( g ) + 2O2 ( g ) = 2H2O ( l ) + CO2 ( g ) H = 890 kJ/mol2CO ( g ) + O2 ( g ) = 2CO2 ( g ) H = 566 kJ/mol一定量的CH4和CO

15、的混合氣體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為262.9 kJ,生成的CO2用過量的飽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到50 g白色沉淀。求混合氣體中CH4 和CO的體積比。我的收獲:寒假作業(yè) 31化學反應中通常伴隨著能量變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煤燃燒時將部分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B電解熔融Al2O3時將部分化學能轉化為電能C炸藥爆炸時將部分化學能轉化為動能 D鎂條燃燒時將部分化學能轉化為光能2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F(xiàn)有以下四個化學反應方程式: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H2SO4(aq)Ba(OH)2(aq)=BaSO4(

16、s)2H2O(l);HCl(aq)NH3H2O(aq)=NH4Cl(aq)H2O(l);CH3COOH(aq)NH3H2O(aq)=CH3COONH4(aq)H2O(l),其中放出的熱量為57.3 kJ的是()A和 B C D以上都不對3對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H5 800 kJmol1的敘述錯誤的是()A該反應的反應熱為H5 800 kJmol1,是放熱反應B該反應的H與各物質(zhì)的狀態(tài)有關,與化學計量數(shù)也有關C該式的含義為:25 、101 kPa下,2 mol C4H10氣體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時放出熱量5 800 kJD該反應為丁烷燃燒的熱

17、化學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燒熱為5 800 kJmol14下列關于反應能量的說法正確的是()AZn(s)CuSO4(aq)=ZnSO4(aq)Cu(s) H-216 kJmol1,則反應物總能量生成物總能量B相同條件下,如果1 mol氫原子所具有的能量為E1,1 mol 氫分子所具有的能量為E2,則2E1E2C101 kPa時,2H2(g)O2(g)=2H2O(l)H571.6 kJmol1,則H2的燃燒熱為571.6 kJmol1DH(aq)OH(aq)=H2O(l)H57.3 kJmol1,則1 mol NaOH的氫氧化鈉固體與含0.5 mol H2SO4的稀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

18、的熱量5已知:H2(g)F2(g)=2HF(g)270 kJ,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 L氟化氫氣體分解成1 L氫氣和1 L氟氣吸收270 kJ熱量B1 mol 氫氣與1 mol 氟氣反應生成2 mol液態(tài)氟化氫放出的熱量小于270 kJC在相同條件下,1 mol氫氣與1 mol氟氣的能量總和大于2 mol氟化氫氣體的能量D1個氫氣分子與1個氟氣分子反應生成2個氟化氫分子放出270 kJ熱量6下列各組熱化學方程式中,化學反應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C(s)O2(g)=CO2(g)H1 C(s)O2(g)=CO(g)H2S(s)O2(g)=SO2(g)H3 S(g)O2(g)=SO2(g)H4H

19、2(g)O2(g)=H2O(l)H5 2H2(g)O2(g)=2H2O(l)H6CaCO3(s)=CaO(s)CO2(g)H7 CaO(s)H2O(l)=Ca(OH)2(s)H8A B C D7已知下列幾種烷烴的燃燒熱數(shù)據(jù)如下:烷烴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燃燒熱(kJmol1)8901 5602 2202 880據(jù)此判斷,表示戊烷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AC5H12(l)8O2(g)=5CO2(g)6H2O(l) H3 540 kJmol1BC5H12(l)8O2(g)=5CO2(g)6H2O(g) H3 540 kJmol1CC5H12(l)8O2(g)=5CO2(g)6H2O(g) H3

20、540 kJmol1DC5H12(l)8O2(g)=5CO2(g)6H2O(l) H3 540 kJmol18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正丁烷H2 878 kJmol1(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異丁烷H2 869 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正丁烷分子儲存的能量大于異丁烷分子 B正丁烷的穩(wěn)定性大于異丁烷C異丁烷轉化為正丁烷的過程是一個放熱過程 D異丁烷分子中的碳氫鍵比正丁烷的多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3個大題,共26分)9(6分)比較下列各組熱化學方程式中H的大小關系:(1)S(s)O2

21、(g)=SO2(g)H1 S(g)O2(g)=SO2(g)H2H1_H2(填或“”,下同);(2)CH4(g)2O2(g)=CO2(g)2H2O(l)H1 CH4(g)2O2(g)=CO2(g)2H2O(g)H2H1_H2;(3)4Al(s)3O2(g)=2Al2O3(s)H1 4Fe(s)3O2(g)=2Fe2O2(s)H2 H1_H2。10(8分)在化學反應中,只有極少數(shù)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應物分子發(fā)生碰撞時才可能發(fā)生化學反應,這些分子被稱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變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單位通常用kJmol1表示。請認真觀察下圖,請回答問題。(1)圖中所示反應是_

22、(填“吸熱”或“放熱”)反應,該反應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熱,該反應的H_(用含E1、E2的代數(shù)式表示)。(2)已知熱化學方程式:H2(g)O2(g)=H2O(g)H241.8 kJmol1,該反應的活化能為167.2 kJmol1,則其逆反應的活化能為_。11(12分)下表是幾種常用燃料(1 mol)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物質(zhì)炭粉(C)一氧化碳(CO)氫氣(H2)甲烷(CH4)乙醇(C2H5OH)狀態(tài)固體氣體氣體氣體液體熱量(kJ)392.8282.6285.8890.31 367(1)從熱量角度分析,目前最適合家庭使用的優(yōu)質(zhì)氣體燃料是_。(2)寫出管道煤氣中的一氧化碳燃燒熱的熱化學

23、方程式_。(3)充分燃燒1 mol表中各種燃料,排放出二氧化碳的量最多的是_。(4)礦物燃料儲量有限,而且在燃燒過程中會產(chǎn)生污染。根據(jù)能源多樣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我國開發(fā)利用的綠色能源有氫能、_等。我的收獲:寒假作業(yè) 41 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化學授予理查德赫克等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鈀催化交叉偶聯(lián)”方面的研究。下面關于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催化劑只改變反應的正反應速率 B催化劑通過升高反應的活化能來加快反應速率C催化劑能夠改變反應的反應熱 D催化劑不能改變反應物的轉化率2關于下列過程熵變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A溶解少量食鹽于水中,S0 B純碳和氧氣反應生成CO(g),S0CH2O(

24、g)變成液態(tài)水,S0 DCaCO3(s)加熱分解為CaCO3(s)和CO2(g),S03對于某一可逆反應,在不同條件下的平衡狀態(tài)中,正、逆反應速率的關系是 ( )4已知反應A(g)3B(g)=2C(g)D(g)在某段時間內(nèi)以A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1 mol/(Lmin),則此段時間內(nèi)以C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 ( )A0.5 mol/(Lmin) B1 mol/(Lmin) C2 mol/(Lmin) D3 mol/(Lmin)5反應2A(g) 2B(g)E(g)H0,達到平衡時,要使正反應速率降低,A的濃度增大,應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壓 B減壓 C減少E的濃度 D降溫6

2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定溫度下,反應MgCl2(l)=Mg(l)Cl2(g)的H0S0B凡是放熱反應都是自發(fā)的,凡是吸熱反應都是非自發(fā)的C常溫下,2H2O2H2O2,即常溫下水的分解反應是自發(fā)反應D對于反應H2O2=2H2OO2,加入MnO2或升高溫度都能加快O2的生成速率7現(xiàn)有下列各組溶液:10時10 mL 0.1 molL1的Na2S2O3溶液和50 mL0.05 molL1的H2SO4溶液;10時10 mL 0.05 molL1的Na2S2O3溶液和10 mL 0.1 molL1的H2SO4溶液;30時10 mL 0.05 molL1的Na2S2O3溶液和10 mL 0.1 mol

26、L1的H2SO4溶液。若同時將它們混合發(fā)生反應: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則出現(xiàn)渾濁的先后順序是 ( )A B C D8一定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4NH3(g)5O2(g) 4NO(g)6H2O(g) H905.9 kJ/mol,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4 mol NH3和5 mol O2反應,達到平衡時放出的熱量為905.9 kJB平衡時v正(O2)v逆(NO) C平衡后降低壓強,混合氣體平均摩爾質(zhì)量增大D平衡后升高溫度,混合氣體中NO含量降低9由丙烯合成正丁醛的反應:CH3CH=CH2(g)COH2CH3CH2CH2CHO(l)該反應為正向放熱的可逆反應,為增大

27、反應速率和提高原料氣的轉化率,你認為應該采用的適宜反應條件是()A低溫、高壓、催化劑 B適當?shù)臏囟?、高壓、催化劑C常溫、常壓、催化劑 D適當?shù)臏囟?、常壓、催化?0雙選題反應A(g)B(g) C(g)D(g)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B升高溫度,利于A的轉化率增大C加入催化劑時,該反應的反應熱發(fā)生改變D增大壓強,能夠加快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速率11(2011天津高考)向絕熱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條件下使反應SO2(g)NO2(g) SO3(g)NO(g)達到平衡,正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示意圖如圖所示。由圖可得出的正確結論是()A反應在c點

28、達到平衡狀態(tài)B反應物濃度:a點小于b點C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Dt1t2時,SO2的轉化率:ab段小于bc段12將4 mol A和2 mol B放入2 L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A (g)B(g) 2C(g);H0,4 s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此時測得C的濃度為0.6 mol/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4 s內(nèi),v(B)0.075 mol/(Ls) B4 s后平衡狀態(tài)下,c(A)c(C)21C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若只升高溫度,則C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增大D達到平衡狀態(tài)后,若溫度不變,縮小容器的體積,則A的轉化率降低T/KK1K29731.472.381 1732.151.6713雙選題設反應Fe(

29、s)CO2(g) FeO(s)CO(g)Ha kJ/mol,反應Fe(s)H2O(g) FeO(s)H2(g)Hb kJ/mol,以上兩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分別為K1和K2。在不同溫度下,K1、K2的值如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bb D在常溫下反應一定能自發(fā)進行14某溫度下,在一個2 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進行如下反應:3A(g)2B(g) 4C(s)D(g),反應2 min后達到平衡,測得生成1.6 mol 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前2 min,D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2 mol/(Lmin) B此時,B的平衡轉化率是40%C增大該體系的壓強,平衡不移動 D增加

30、B,平衡向右移動,B的平衡轉化率增大15有一反應:2AB 2C,其中A、B、C均為氣體,下圖中的曲線是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下的平衡曲線,x軸表示溫度,y軸表示B的轉化率,圖中有 a、b、c三點,如圖所示,則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該反應是放熱反應Bb點時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不再變化CT1溫度下若由a點達到平衡,可以采取增大壓強的方法Dc點:v(正)”“”或“”)92.4 kJ。5(12分)在一個2 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3 mol A和1 mol B,發(fā)生下述反應:3A(g)B(g) 2C(g)3D(s),5 min達到平衡時,C的濃度為0.6 mol/L。(1)達到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_,此溫度下

31、的平衡常數(shù)K_。(2)維持容器的溫度不變,若縮小容器的體積,則平衡將向_(填“正反應方向移動”“逆反應方向移動”或“不移動”)。(3)維持容器的體積和溫度不變,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氦氣,達到新平衡時,B、C的濃度之比將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4)當增加A的濃度,B的轉化率_;若將C分離出來,化學平衡常數(shù)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6(6分)(2011課標全國卷,節(jié)選)(1)在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考察溫度對反應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填序號);溫度為T1時,從反應開始

32、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為v(CH3OH) molL1min1該反應在T1時的平衡常數(shù)比T2時的小 該反應為放熱反應處于A點的反應體系從T1變到T2,達到平衡時增大(2)在T1溫度時,將1 mol CO2和3 mol H2充入一密閉恒容容器中,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若CO2的轉化率為,則容器內(nèi)的壓強與起始壓強之比為_。7(10分)由于溫室效應和資源短缺等問題,如何降低大氣中的CO2含量并加以開發(fā)利用,引用了各界的普遍重視。目前工業(yè)上有一種方法是用CO2生產(chǎn)燃料甲醇。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CO2(g)3H2(g) CH3OH(g)H2O(g),該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1)上述反應平衡常數(shù)K的表

33、達式為_,溫度降低,平衡常數(shù)K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2)在體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測得CO2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變化如下表所示。從反應開始到5 min末,用氫氣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H2)_。t/min0251015n(CO2)/mol10.750.50.250.25(3)下列條件能使上述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_(填寫序號字母) a及時分離出CH3OH氣體 b適當升高溫度c保持容器的容積不變,再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 d選擇高效催化劑我的收獲:寒假作業(yè)61、下列關于強、弱電解質(zhì)的敘述中正

34、確的是 ( )A、強電解質(zhì)都是離子化合物,弱電解質(zhì)都是共價化合物B、強電解質(zhì)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電解質(zhì)都是難溶性化合物C、強電解質(zhì)的水溶液中無溶質(zhì)分子,弱電解質(zhì)的水溶液中有溶質(zhì)分子D、強電解質(zhì)的導電能力強,弱電解質(zhì)的導電能力弱2、 氨水有下列平衡:NH3H2O NH4+ + OH- 當其它條件不變時,改變下列條件,平衡向左移動,且c(NH4+)增大的是 ( )A、加NaOH B、加鹽酸 C、加NH4Cl D、加同濃度氨水3、 在100,100 mL蒸餾水中c(OH-) = 110-6 molL-1,當改變下列條件之一時,c(OH-)仍然等于110-6 molL-1的是 ( )A、溫度降低到25

35、 B、加入10-6 mol NaOH固體,保持100C、加入10-6 mol NaCl固體。溫度降低到25 D、蒸發(fā)掉50 mL水,保持1004、 在0.01 molL-1的H2SO4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OH-)是( )A、510-13 molL-1 B、0.01 molL-1 C、110-7 molL-1 D、110-2molL-15、pH為4的鹽酸1 mL稀釋為約1 L,稀釋前后溶液中指示劑的顏色變化是( )A、稀釋前后酚酞均為無色 B、石蕊試液均為紫色C、甲基橙由紅色變?yōu)辄S色 D、甲基橙由黃色變?yōu)槌壬?、 60 mL 0.5 molL-1 NaOH溶液和40 mL 0.4 molL-1

36、的H2SO4相混合后,溶液的pH約為 ( )A、0.5 B、1.7 C、2 D、13.27、 在鹽類的水解過程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鹽的電離平衡被破壞 B、水的電離平衡被破壞C、沒有發(fā)生中和反應 D、溶液的pH一定變大8、 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體積也相同的一元酸和一元堿相互中和時,溶液( )A、顯酸性 B、顯堿性 C、顯中性 D、酸堿性無法確定9、 為了配置CH3COO-與Na+離子物質(zhì)的量濃度值比為1:1的溶液,可向溶液中加入 ( )A、適量的鹽酸 B、適量的NaOH固體 C、適量的KOH 固體 D、適量的NaCl固體10、 下列反應中,屬于水解反應且使溶液顯酸性的是 ( )ANH4

37、+ + H2O NH3H2O + H+ B、HCO3- + H2O CO32- + H3O+ CS2- + H2O HS- + OH- D、NH3 +H2O NH4+ +OH-11、 實驗室在配制硫酸鐵溶液時,先把硫酸鐵晶體溶解在稀硫酸中,再加水稀釋到所需的濃度,這樣操作的目的是 ( )A、提高硫酸鐵的溶解度 B、防止硫酸鐵分解 C、降低溶液的pH D、抑制硫酸鐵水解12、 實驗室有下列試劑:NaOH溶液 水玻璃 Na2S溶液 NH4Cl溶液 濃H2SO4,其中必須用帶橡膠塞的試劑瓶保存的是 ( )A、 B、 C、 D、13、 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含微粒種類最多的是 ( )A、CaC

38、l2 B、CH3COONa C、NH3 D、K2S14、下列物質(zhì)的稀溶液中,溶質(zhì)的陰、陽離子的個數(shù)比為1 :2的是( )A、(NH4)2SO4 B、NaHSO4 C、K2S D、Na HCO315、 為了配置NH4+的濃度與Cl-的濃度比為1 :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 ( ) 適量的HCl 適量的NaCl 適量的氨水 適量的NaOH A、 B、 C、 D、16、 c(NH4+)相同的下列溶液 NH4Cl (NH4)2SO4 NH4HSO4 NH4HCO3,其物質(zhì)的量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A、 B、 C、 D、17、下列儀器使用前不需檢驗是否漏水的有 ( )A、移液管 B、分液

39、漏斗 C、滴定管 D、容量瓶18、酸堿恰好完全中和時,它們一定相等的是 ( )A、質(zhì)量 B、物質(zhì)的量 C、物質(zhì)的量濃度 D、H+和OH-的物質(zhì)的量寒假作業(yè) 71、用酸滴定堿時,滴定前讀酸式滴定管讀數(shù)時,仰視讀數(shù),滴定結束時讀數(shù)正確,這樣會使測得的堿溶液的濃度 ( )A、偏高 B、偏低 C、不受影響 D、不能確定2、下列實驗中,直接采用沾有水滴的儀器,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的是( )A、氨的噴泉實驗:燒瓶 B、實驗室制取氧氣:試管C、中和滴定:錐形瓶 D、中和滴定:滴定管3、下列物質(zhì)的水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的是 ( )A、Ca(OH)2 B、CH3COOH C、BaSO4 D、CH3COONa4、已

40、知HClO是比H2CO3還弱的酸,反應:Cl2 + H2O HCl + HClO,達到平衡后要使HClO的濃度增大,可加入 ( )A、H2S B、HCl C、CaCO3 D、NaOH(固體)5、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純水也是一種電解質(zhì)B、無論是酸性、中性還是堿性稀溶液,只要溫度恒定,c(H+)c(OH-)是一個常數(shù)C、一定溫度下,0.1 molL-1的磷酸溶液中H+主要來自于酸的第一步電離D、強堿溶液中不存在H+6、 體積相同、pH相同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再用氫氧化鈉溶液中和時,兩者消耗氫氧化鈉的物質(zhì)的量是 ( )A、相同 B、鹽酸多 C、醋酸多 D、無法比較7、等體積的下列溶液中,陰離子的總濃度最大的是( )A、0.2 molL-1K2S B、0.1 molL-1Ba(OH)2 C、0.2 molL-1NaCl D、0.2 molL-1(NH4)2SO48、在相同溫度時100mL 0.01mol/L的醋酸溶液與10mL0.1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較,下列數(shù)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 中和時所需NaOH的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