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紙的檢測技術(shù)的研究_第1頁
宣紙的檢測技術(shù)的研究_第2頁
宣紙的檢測技術(shù)的研究_第3頁
宣紙的檢測技術(shù)的研究_第4頁
宣紙的檢測技術(shù)的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宣紙的檢測技術(shù)的研究一、宣紙的歷史1.宣紙的出現(xiàn)宣紙的出現(xiàn)與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造紙術(shù)的發(fā)明息息相關(guān)。宣紙是由紙祖蔡倫發(fā)明的植物纖維造紙術(shù)發(fā)展演變而來的。蔡倫字敬仲(?公元121年),東漢桂陽(今湖南耒陽)人,于東漢興元年(公元105年)造出“蔡候紙”而成為造紙術(shù)的發(fā)明人,開辟了世界文明史的新紀元。傳統(tǒng)的造紙方法有選料、挫搗、洗漂、烘干等工序,宣紙就是繼承這些過程的精華而產(chǎn)生的,植物纖維造紙術(shù)發(fā)祥于我國北方(以河南洛陽為中心地帶)地區(qū),但由于交通、建都及原材料的原因逐漸南移。公元四世紀,晉元帝司馬睿建都南京,政治文化中心的偏移使得造紙業(yè)也由北向南轉(zhuǎn)移。在長江以南造紙術(shù)因有了豐富便利的原材料

2、供給,在長江流域迅速發(fā)展起來。當時的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地相繼開辦了紙廠。充足的原輔材料促成了造紙術(shù)的迅速傳播,繼而各種材料的紙張也應運而生。根據(jù)史料記載:東晉時產(chǎn)生了藤紙,隋代又大批量制造了楮皮紙,唐代時有出現(xiàn)了宣紙?!靶垺币辉~最早出現(xiàn)在唐代著名學者張彥遠在乾符年間(公元815年公元875年)所著的歷代名畫記一書的論畫體工用榻寫一章節(jié)中的“好事者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這是最直接對宣紙定名的文章。事實上,在張彥遠之前就已有將宣紙作為貢品了,只是沒有明確定名而已。新唐書地理志和唐六典上記載著“宣州貢紙、筆”等文字,可見該地所產(chǎn)紙、筆在當時已甲于全國,因唐代的涇縣、宣城、寧國、旌

3、德和太平等均屬于宣州管轄,而據(jù)宣州府志載,宣紙主要集中在涇縣一帶,由此推斷,宣紙之名的產(chǎn)生與當時所管轄的州府息息相關(guān),也即與地理位置的關(guān)系極其密切。2.宣紙的發(fā)展涇縣宣紙誕生之后,其生產(chǎn)由于時代和社會背景的不同,歷經(jīng)由少到多、由盛到衰、盛衰交替的過程。宋代,文化傳播媒介的發(fā)展,宣紙需求大增,宣州各地所產(chǎn)宣紙供不應求。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六月朝廷“詔降宣紙式下杭州,歲選五萬番”;但由于受自然條件等限制,未能持續(xù)發(fā)展。少量的涇縣宣紙則更為文人所索求,如宋代詩人在再寄權(quán)子滿詩中寫到:“有錢莫買金,多買江東紙,江東紙白如春云”。而宋時的涇縣已屬江南東路的寧國府管轄了。二、宣紙的原材料宣紙的原料是

4、青檀樹皮和潦草(高桿稻草) 宣紙的選料和其原產(chǎn)地涇縣的地理有十分密切的關(guān)系。因青檀樹是當?shù)刂饕臉浞N之一,故青檀樹皮便成為了宣紙的主要原料。而當?shù)赜址N植水稻,大量的稻草便也成為了原料之一。涇縣更伴青戈江和新安江,這三點便為涇縣的宣紙產(chǎn)業(yè)打下基礎(chǔ)。至宋、元之后,原料中又添加了楮、桑、竹、麻,以后擴大到十余種。經(jīng)過浸泡、灰腌、蒸煮、漂白、打漿、水撈、加膠、貼烘等十八道工序,歷經(jīng)一年方可制成。制作宣紙的原料,明代以前一律用純一的青檀樹枝韌皮,配方單一;以檀皮為原料制成的宣紙,韌力、拉力強、潤墨性好,用它來創(chuàng)作,潑墨山水,可以任意涂抹,而絕無穿通的憂慮。 明代之后為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兩種原料互相搭配使用

5、。 青檀樹為中國特產(chǎn),是生長在長江中下游山丘區(qū)的一種多年生植物,其樹皮纖維細長并強韌,是造紙的最佳原料。青檀樹又以二年生的枝條皮為最佳,并于春末夏初剝?nèi)橐?。沙田稻草為皖南山區(qū)山腳田出產(chǎn)的稻草。因山腳田肥力不足,其生長的稻草纖維拉力強,有機質(zhì)少,葉少桿多,制料時容易漂白加工,適宜于造紙。人們將上述兩種各具特點的纖維,即木類植物長纖維和草類植物短纖維,以適當?shù)谋壤旌虾?,纖維之間就能自然而然地緊密,聚合而成紙。所造之紙強度和挺度好。所以千百年來宣紙始終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為原料。三、宣紙的分類1.按加工方法分類宣紙分為一般可分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種。熟宣是加工時用明礬等涂過,故紙質(zhì)較生宣為硬,吸

6、水能力弱,使用時墨和色不會洇散開來,宜于繪工筆畫而非水墨寫意畫。其缺點是久藏會出現(xiàn)“漏礬”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箋、冷金、酒金、蠟生金花羅紋、桃紅虎皮等皆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紙。生宣則吸水力強,用淡墨水寫時,墨水容易滲入,化開。用濃墨水寫則相對容易。故創(chuàng)作書畫時,需要掌握好墨的濃淡程度,方可得心應手。而生宣的品類則有夾貢、玉版、凈皮、單宣、棉連等。半熟宣也是從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兩者之間,“玉版宣”即屬此一類。2.按宣紙按用料配比分類宣紙又按用用料的不同比重分為棉料,凈皮,特種凈皮三大類;按尺寸分為二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七尺,八尺,丈二,丈六,尺四,尺六,尺八等規(guī)格;

7、按厚度分有單宣,夾宣,二層,三層,四層幾種。最薄型的宣紙是特制的,主要用于拓片,拷貝,印刷古籍,裝幀印譜;品名有棉連,扎花,羅紋,龜背紋,蟬翼等。3.按造紙原料分類宣紙可以分為弱吸墨紙類和強吸墨紙類兩大類。造紙的主要原料多為植物纖維,以竹與木為主,木之纖維柔韌,制成紙,吸墨較強;竹之纖維脆硬,所制之紙,吸墨性較弱。(1)弱吸墨紙類:多系竹纖維制成,紙面較光滑,墨浮于表面,不易慢開,所以色彩鮮艷。以箋紙類為主,如澄心堂紙、泥金箋,還有今之洋紙也屬之。(2)強吸墨紙類:多系木質(zhì)纖維所制,吸墨性強,表面生澀,墨一落紙,極易漫開,書寫常加漿或涂蠟,光彩不若箋紙鮮明,較為含蓄,以宣紙類為主。雖然較晚出現(xiàn)

8、,但今已取代箋紙,成為最名貴的書寫用紙。四、宣紙的制作過程宣紙的制作工序繁復,傳統(tǒng)的制作方式有一百三十六道工序(有說一百零八道),其主要部分在于原料的制作。從青檀樹皮和稻草的采集到制作成潔白的紙漿,全靠石灰,燒堿以及大自然的日曬雨淋,采集水浸漿灰踩堆堿蒸攤曬舂料等等,反復多次,須耗時三年,每一個過程都要讓它有細微的改變,期間手工的拿捏全憑經(jīng)年累月的傳幫帶的感覺,奧妙自不待言。要最大限度的提取植物的纖維又最小限度的不破壞纖維的結(jié)構(gòu),使之能形成中空的管狀物。原料制作完成就進入到撈紙,曬紙,剪紙的過程了。把原料按一定的比例配方注入放滿清水的撈紙的槽桶,加入獼猴桃藤樹汁,由幫槽工用專業(yè)工具充分的攪拌,

9、紙漿在水中形成均勻的懸浮物,由掌簾和抬簾師傅用紙簾撈出,紙漿在水的帶動下均勻的平鋪于竹簾之上,然后放置于紙榨之上,如嫩豆腐,幫榨工慢慢擠出紙中水分,成為紙?zhí)?,送入曬紙房;紙?zhí)?jīng)反復多次澆水和烤干上紙架,曬紙工便一張張揭起貼到紙焙上烘干,揭下打捆做好標記送入剪紙樓;剪紙工打開捆好的宣紙對著亮光一張張檢看,剔除掉有雜質(zhì),水窟窿,破損的紙張,然后用專用剪紙刀四邊剪整齊,一刀宣紙就出爐了,做好標記送入庫房。伐條宣紙的傳統(tǒng)做法是,將青檀樹的枝條先蒸,再浸泡,然后剝皮,曬干后,加入石灰與純堿(或草堿)再蒸,去其雜質(zhì),洗滌后,將其撕成細條,晾在朝陽之地,經(jīng)過日曬雨淋會變白。然后將細條打漿入膠:把加工后的皮料

10、與草料分別進行打漿,并加入植物膠(如楊桃藤汁)充分攪勻,用竹簾抄成紙,再刷到炕上烤干、剪裁后整理成張。制作宣紙的工具亦十分講究,如撈紙用的竹簾,必須采用到紋理直,骨節(jié)長,質(zhì)地疏松的苦竹。五、鑒別宣紙質(zhì)量的方法(一)檢測宣紙對水墨的吸附力,測定方法有三種1.觀察宣紙暈狀化開情況??稍谛埳系紊弦坏螣o沉淀的藍墨水,凡由濃到淡擴散化開,呈圓形者為上品,如出現(xiàn)鋸齒形、放射形或水墨分開,色澤呆滯,則為下品。2.吸水測驗取寬20毫米,長120-150毫米的白紙條,在離邊分別為5毫米及20毫米處,各畫一條鉛筆線,然后將紙條浸入水中達5毫米處,觀察其吸水情況。當水上升到20毫米處后,開始記錄每分鐘吸水高度,并

11、求縱向與橫向水高度之差。凡一分鐘吸水高在12-20毫米,尤其以15毫米左右為上品;縱向與橫向吸水高度差在2毫米以內(nèi)為最好。凡達不到上述標準者為下品。3.墨色測驗采用硯磨墨,硯要細潔,墨要頂煙,墨粒細而新鮮,著墨于紙,墨色烏黑而鮮,干后不變灰色者為好。(二)檢測宣紙是否起皺變形。取20*20厘米正方形試樣宣紙,在水中浸半小時后取出,平鋪在玻璃板上,用吸墨紙吸去水份,再將試樣紙移到不施膠的紙上,陰干后,測其收縮率縱向在0.5%以內(nèi),橫向在0.7%以內(nèi)的,書畫后均不起皺。(三)測定宣紙的壽命,也有三種方法1.抗熱試驗將紙裁成三塊,一塊留作對比,其余兩塊放置在105攝氏度的烘箱中,不密閉烘12小時,以

12、不變色者為好。2.紫外線照射將紙樣放在距離10厘米的40W紫外線燈光下照射9小時,做白度變化對比。 3.蟲蛀試驗將樣紙放入裝有蠹魚的瓶中,觀察其有無蟲蛀小洞。六、宣紙的性能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進步,宣紙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除書畫外還運用于科技,化工,軍事方面。宣紙有千年壽紙的美譽,這也是因為宣紙原料和特定的制作方法決定的。長期的自然緩慢的制作過程,使得纖維的受傷程度最小,纖維的雜質(zhì)最少,而且在宣紙的整個制作過程中,幾乎很少有強力的擠壓作用。因為有了這樣一個鍛煉和受苦受累的過程,成型的宣紙便不再畏懼歷史和自然的強大摧毀作用,不怕水腐,不怕蟲蛀,而且隨著長時間的慢氧化過程,讓宣紙越發(fā)的純凈,手感眼感更

13、加的柔和,紙張的性能越發(fā)的穩(wěn)健,這就是宣紙的第二大特性可貯存性。韌如布帛柔如紗棉,是對宣紙的另一美譽。因皮料的團性纖維得以稻草的直線纖維的有效補充,纖維之間互相交織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又讓連接間有如有關(guān)節(jié)一般的能自然伸展,所以無論是縱橫拉扯或是撕裂都有其一定的耐受性,抗拉性,當需要折、卷、揉她時,因其關(guān)節(jié)的作用和中空的形狀,讓宣紙展示了極其柔順的一面,正因為她的極強的可塑性,該韌則韌該柔則柔,也讓她為那些借水墨以舒展自己心中對世界的理解的文人們提供了更大揮灑的舞臺空間,這是宣紙的第三大特性可塑性。宣紙的生產(chǎn)制作是極其保密的,坊間曾流傳日本人偷竊宣紙生產(chǎn)技術(shù),出現(xiàn)了好多個故事,其實就算他們偷去

14、了制作技術(shù)也沒有用的,因為影響宣紙質(zhì)量和性能的因素不僅僅是制作的技術(shù),還有樹皮和稻草的產(chǎn)地,宣紙生廠地的氣候和泉水,特別是水的因素,這些已經(jīng)由宣紙人經(jīng)過無數(shù)的實驗證明是絕對正確無誤的,這也是宣紙的一個特性獨一性??傊埵侵袊鴦趧尤嗣竦陌l(fā)明創(chuàng)造,是智慧的結(jié)晶,也是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財富。七、宣紙的檢測技術(shù)(一)宣紙常用規(guī)格、重量及偏差表1 尺寸偏差及每刀重量允許差品    種規(guī)格mm尺寸偏差mm每刀重kg每刀允許差g四尺單690×1380700XI380±32.40+100      100重四尺單2.

15、95+100      150棉連2.15+100      100四尺夾3.65+150      150四尺二層4.10+150      200四尺三層5.55+150      250羅紋2.15+100      100皮四尺單3.05+150    

16、;  150皮棉連2.45+100      100扎花1.50+100      100五尺單840XI5303.20+100      150五尺夾5.15+100      250五尺二層5.40+150      250五尺三層7.00+200      350皮五尺單3.80+1

17、00      150六尺單970×18005.00+150      250六尺夾7.30+250      350六尺二層7.90+200      350六尺三層10.00+300     500尺八屏530×23403.15+100      150八尺匹l242X248421.0

18、0+2100    2100丈二宣1449X367537.50+3750    3750丈六(露皇)1932×503767.50+4000   一10000二丈(千禧)2460X6530(毛邊)一一一注1:宣紙為平板紙,以100張為1刀。注2:也可按訂貨合同執(zhí)行。注3:每刀允許偏差只作推薦性要求。(二)理化指標表2    理化指標指標名稱單 位指   標特種凈皮類凈皮類棉料類緊度g/cm30.35±0.04亮度(白度)%70.0裂斷長縱橫平均km

19、2.502.201.70撕裂指數(shù)縱橫平均 mN·m2g9.28.28.O濕強度縱橫平均mN440390320潤墨性方法一(見附錄B)應符合標準樣要求方法二(見附錄C)A2.33.5D%27.033.025.035.022.038.0S050607耐老化白度(絕對值)下降 %5.0吸水性縱橫平均mm1220縱橫差 3.0伸縮性受濕后平均伸長%0.75干燥后平均收縮1.00塵埃度0.5 mm22.0 mm2  個m26888100其中:不多于0.3 mm21.5 mm2(黑)242832大于1.5 mm2(黑)不許有雙漿團個m2不許有水份%10.0注:方法二暫不作型式檢驗和交收檢驗的依據(jù)。(三) 抽樣調(diào)查標準交收檢驗時,檢查項目的檢查水平、抽樣檢查方案及合格質(zhì)量水平(AQL)等表3 抽樣方案及合格判定批量刀正常二次檢查抽樣方案      檢查水平S-4不合格的分類樣本大小刀B類不合格品C類不合格品B 類不合格C 類不合格AQL=6.5AQI=l0AcReAcRe2630033(6)0122潤墨性伸縮性吸水性濕強度耐老化緊度亮度(白度)裂斷長撕裂指數(shù)雙漿團塵埃度交貨水分外觀瑕疵55(10)0122033430150088(16)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