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結構設計總工及總結53~_第1頁
一位結構設計總工及總結53~_第2頁
一位結構設計總工及總結53~_第3頁
一位結構設計總工及總結53~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六超限高層建筑工程實例。1.無錫茂業(yè)城二期:機械工業(yè)部深圳設計研究院。 建筑總面積 383338.63m2 6度設防區(qū),風壓0.50Kpa(100年),地面粗糙度為C類 建筑場地類別為類 主要的三項均屬超限高層建筑工程。a.四號住宅,超限情況:1) 位移比大于1.2(1.27)2) 豎向構件不連續(xù)(有轉換層);3) 上部縮進尺寸大于0.25(為0.35);4) 高位轉換(六層為轉換層)結構高度為99.5m,地上29層,地下2層。局部框支剪力墻結構。b.五號住宅超限情況:1) 位移比大于1.2(1.32)2) 豎向構件不連續(xù)(有轉換層);3) 上部縮進尺寸大于0.25(為0.35);4) 高位轉

2、換(六層為轉換層)結構高度為99.5m,地上29層,地下2層。局部框支剪力墻結構。c.超高層塔樓超限情況:型鋼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結構,結構高度為277米,地上68層,地下2層,標準層樓蓋采用鋼梁,板厚100mm.1) 高度超過了高規(guī)A級高度的127米,127/150=0.84784.7%2) 設有三個加強層。3) 二層模板開洞大于30%。相對超限的措施: 四,五號住宅 采用SATWE和ETABS兩種程序進行彈性分析, 并設有作彈性動力時程分析, 同時按單塔和多塔分別計算。 超高層塔樓1) 采用SATWE和ETABS兩種程序進行彈性分析,2) 采用SATWE進行彈性動力時程分析,結果均滿足要求;3

3、) 采用SATWE進行彈塑性動力時程分析,最大層間位移角為X向1/353,Y向1/329,小于1/100.4) 采用了以下性能目標 ·多遇地震(小震)作用下結構基本完好,處于彈性狀態(tài);·設防地震(中震)作用下,柱,墻肢及加強層伸臂桁架,腰桁架構件不屈服;·在罕遇地震(大震)作用下,簡歷墻平均剪應力不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層間最大位移角不戳過1/100,結構不倒塌。5) 抗震加強措施。 ·抗震等級按一級采用;·第6層采用了型鋼混凝土外框架以加強其側向剛度。·第26,47層設置剛桁架加強層,加強層上下層樓板厚為150mm; 沿核心筒外

4、筒周圍設有通長鋼骨,墻內設置鋼暗撐。·第2層樓面開洞面積大于30%,增設了型鋼混凝土外框架。·第2,67,68層采用加厚核心筒外筒墻厚及提高外框架柱配筋率。·底部加強區(qū)核心筒外墻墻肢內設500X25鋼管以增加結構受壓延性。·第6,26,47層及其附邊樓層提高剪力墻分布筋配筋率,原因是此三層層高變化較大d.審查意見:e.存在問題:1)基礎埋置深度;2)48層以上內筒四角與鋼梁交點處,有一個方向形不成剛性節(jié)點;3)核心筒外筒墻型鋼和外框柱型鋼沿高度可以減少或取消;4)為型鋼連梁在連梁兩端增設二型鋼柱可以取消,型鋼連梁可改為交叉暗撐。2.三亞國際交流培訓中心工

5、程:巴拿馬建筑及工程師有限公司 廣州市建筑設計院 本工程地上26層酒店,高100m,地下二層,6度設防區(qū),類場地,100年基本風壓為1.05KN/m2,地面粗糙度為A類。 本工程相距海邊100-200m, 結構采用局部框支剪力墻結構。 超限情況:a. 平面和豎向不規(guī)則;b. 有轉換層(在五層頂轉換)c. 偶然偏心作用下位移比 Y-5% 1.67 X±5% 1.47d. 轉換層以下橫墻間距40m. 主要問題:a. 向轉換層以下剪力墻偏少,致使框支柱承擔的剪力達30%40%,形不成第2道防線。b. 地震作用下傳遞途徑不清楚(見剖面1-1,2-2,3-3)c. 二次轉換梁偏多。d. 斜墻受

6、力不理想。e. 禿頭柱。f. 只用SATWE,PMSAP和ETBAS作了彈性整體分析。g. 只用樓層側向剛度方法計算轉換層上下剛度比。3.??貒H廣場: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 建筑總面積為10.3萬m2,地下三層,地上49層,地面以上高190.3m,采用結構形式為鋼骨混凝土筒中筒結構。該工程于1989年設計,當時主要依據為工業(yè)與民用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TJ11-78,設防烈度為8度進行抗震設計。設計中也參照了當時尚未頒布的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T11-89報審稿的抗震構造措施。大廈始建于1992年,1995年主體結構施工到15層后停建。 為了準確了解結構的實際情況,提供續(xù)建的依據,業(yè)主委托了國家工業(yè)建筑

7、診斷與改造工程技術中心對??貒H廣場結構進行了檢測和鑒定,結論為:1) 部分混凝土構件由于鋼筋銹蝕嚴重,造成混凝土保護層脹裂,鋼筋裸露,更進一步加深銹蝕;2) 主樓部分鋼骨混凝土柱與剪力墻混凝土強度偏低,軸壓比不足。3) 柱頭,樓板等部位結構損傷較多。設計單位按照現行建筑抗震規(guī)范GB50011-2001分別用SATWE和ETABS計算設計基本加速度為0.20g和設計基本加速度為0.30g兩種情況進行計算,場地類別為類,風壓按1.1X0.75=0.825KN/M2計算中考慮對已有15層結構進行了加固處理。計算結果為:當為0.20g時,最大層間位移角為1/869(X向)和1/836(Y向)并且其他

8、均能滿足現行規(guī)范要求。當為0.30g時,其最大層間位移角為1/560(X向)和1/540(Y向)遠大于規(guī)范1/700的要求(樓蓋在已建15層部分為鋼梁加110mm厚混凝土板,15層以上則為鋼梁加壓型鋼板。),況且構件嚴重超標,柱軸壓比最大為0.90,剪力墻軸壓比達到0.60。結構雖然經加固也很難滿足現行規(guī)范的要求。為此海南島建設廳與二OO七年六月六日在海南召開了“海控國際廣場”復工結構專家技術論證會,認為“續(xù)建工程倘若按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進行設計顯然不符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對已建部分的加固不可能達到新規(guī)范的要求,因此,續(xù)建工程按建筑抗震規(guī)范GBJ11-89計算地震作用,采用

9、構造措施是可行的。”超限情況:1)高度超:8度設防,筒中筒B級高度為170m,超B級。2)豎向構件不連續(xù)。3)位移比大于1.2。超限措施:1)本工程續(xù)建按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J11-89設防烈度8度進行設計;2)底部加強區(qū)按中震不屈服驗算;3)轉換構件按中震彈性驗算,包括斜撐和斜撐下框筒柱;4)外筒采用鋼骨混凝土柱,內筒配置構造鋼骨,提高結構的延性。5)考慮本工程第1,2振型的影響較大,采用靜力彈性分析驗算結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彈塑性變形。6)參考新建工程場地附近地震安全性評估報告,按規(guī)范amax取0.22進行構件承載力驗算。l 地震的性能目標: 多遇地震 設防地震 罕遇地震樓面鋼梁 彈性 中震不屈服 允許進入塑性,變形控制外框筒鋼梁 彈性 中震不屈服 允許進入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