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線路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驗講義全_第1頁
電子線路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驗講義全_第2頁
電子線路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驗講義全_第3頁
電子線路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驗講義全_第4頁
電子線路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驗講義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 . . 電子線路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驗講義實驗一 電原理圖的創(chuàng)建與元件庫、元件的使用一、 實驗目的系統(tǒng)掌握EDA基本知識,包括軟件的安裝、熟悉Multisim 2001基本界面、電原理圖的創(chuàng)建、元件庫與元件的使用等。二、 實驗儀器multisim2001軟件 PC機三、 實驗原理本實驗通過一個具體實例掌握用戶界面的定制、元器件選取、線路(含總線)的連接,子電路的創(chuàng)建以與文字描述框的設置等四、 實驗容1、 軟件界面輸入如下參考原理圖,要求背景采用白底各種顏色文字、元件采用DIN標準或ANSI標準。圖1 原始原理圖2、 測出并記錄三極管三個極的靜態(tài)電壓。測量三極管靜態(tài)工作電壓是對電路進一步分析的

2、基礎。通過靜態(tài)工作電壓的測量,可以檢查電路的連接情況。測量靜態(tài)工作電壓可以用虛擬萬用表和元件庫中的電壓表測量,但必須對信號源進行屏蔽。而采用SPICE中的直流分析法,信號源是自動屏蔽的。要求同學們采用多種方法測量,并記錄對比測量結果。3、 找電路的最佳靜態(tài)工作點。記錄最佳靜態(tài)工作點時三極管三個極的電壓。三極管工作有三個區(qū)域,飽和區(qū),截止區(qū)和放大區(qū)。所謂最佳靜態(tài)工作點,是指靜態(tài)工作點設置在放大區(qū)的中點。如果工作點接近飽和區(qū),則容易產(chǎn)生飽和失真。如果工作點接近截止區(qū),則容易產(chǎn)生截止失真。利用虛擬示波器和傅立葉分析法定性和定量測試輸出信號的失真情況。通過定量分析的結果,學會判別飽和失真和截止失真。4

3、、 找電路的動態(tài)圍,記錄電路允許輸入的最大電壓值(有效值)。5、 找出電路中除三極管外,影響電壓放大倍數(shù)的主要元件。要求記錄對放大倍數(shù)有影響的元件,同時要求記錄影響放大倍數(shù)元件的影響力大?。ǘㄐ杂涗洠?。6、 去掉信號源和負載電阻,引入電路輸入端口和輸出端口,把上述電路變成一個具有同等功效的子電路,如下所示。圖2 放置輸入輸出端口和變換子電路菜單圖3 引入輸入端口和輸出端口的原理圖圖4 子電路7、 電路界面的設置圖5 用戶截面設置對話框之一圖6 用戶截面設置對話框之二8、 對子電路功效進行驗證。連接如下驗證電路。比較原電路和子電路的輸出結果。圖7 子電路驗證電路五、 思考題1、 如何分析電路的頻

4、率響應?2、 如何確定電路的輸入電阻和輸出電阻?實驗二 虛擬儀器的調用與仿真一、 實驗目的熟練掌握虛擬儀器的調用技術,包括數(shù)字萬用表、函數(shù)信號發(fā)生器、瓦特表、示波器、波特圖儀、字信號發(fā)生器、邏輯分析儀、邏輯轉換儀、失真分析儀等。二、 實驗儀器multisim2001軟件 PC機三、 實驗原理將用于電路測試任務的各種儀器逼真地與電原理圖一起放置在軟件操作界面上,進行各種實驗,是本軟件的特色。Multisim2001提供的11種常用的電子儀器,使得仿真實驗規(guī)模完全能與一般實驗室相比擬。虛擬儀器的面板、基本操作與實際儀器非常相似,測量結果可以直接加工處理。圖1 multisim2001附帶11種虛擬

5、儀器四、 實驗容1、 畫出如下電原理圖圖2 電原理圖2、 用虛擬示波器判斷是放大器嗎?如果是放大器,放大倍數(shù)是多少?有沒有移相?移相是多少?用示波器和波特圖儀兩種虛擬儀器測出信號源頻率為1Khz時的電壓放大倍數(shù)、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的相位差。記錄相關數(shù)據(jù)。圖3 用虛擬示波器測試電原理圖圖4 用虛擬示波器測試的結果3、 改變信號源頻率,觀察和測試上述波形有無變化,如何變化?4、 用波特圖儀測試是濾波器嗎?如是,是什么類型的濾波器?截止頻率是多少?圖5 用虛擬波特圖儀測試電原理圖圖6 用虛擬波特圖儀測試結果5、 信號源用虛擬信號發(fā)生器代替,重做上述實驗。6、 分析C1、C2對帶寬的影響五、 思考題1

6、、 用波特圖儀測試的時候,是否一定需要外加輸入信號源?2、 虛擬信號源的三個輸出端的選擇與輸出信號大小之間有什么關系?3、 波特圖儀的橫縱坐標初始值和最終值如何確定?實驗三 基本分析方法的使用一、 實驗目的熟練掌握SPICE分析方法,包括直流工作點分析、交流分析、瞬態(tài)分析、傅里葉分析、參數(shù)掃描分析以與multisim的后處理功能等。二、 實驗儀器multisim2001軟件 PC機三、 實驗原理在multisim2001中,啟動simulate菜單中的analyses命令,即可以彈出如下子菜單。圖1 基本分析方法菜單四、 實驗容1、 畫出電原理圖或調出實驗二中保存的電原理圖。圖2 電原理圖2、

7、 用參數(shù)掃描分析法分析R1的作用。(1)確定輸出節(jié)點和要掃描的元件和參數(shù)(2)選擇菜單命令Analysis / Parameter Sweep.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置需要分析的參數(shù)(3)選擇分析的類型,可以是直流工作點、瞬態(tài)或交流頻響分析(4)點擊Simulate開始分析(5)記錄R1對電壓放大倍數(shù)的影響、對電路移相的影響、對截止頻率的影響。畫出測試結果圖。圖3 設置四種參數(shù)掃描分析方法中的某一種方法圖4 選中需要分析的節(jié)點圖5 分析結果顯示3、 用參數(shù)掃描分析法同理分析R3、R4、C1、C2的作用與其影響力大小。記錄相關數(shù)據(jù)。4、 在上述基礎上分析如果要使截止頻率變?yōu)?00HZ,如何設置電路

8、參數(shù)?五、 思考題1、 為什么要顯示節(jié)點?2、 如何區(qū)分與三個參數(shù)對應的三條曲線?3、 如何使讀數(shù)精度提高?4、 如何確定放大器動態(tài)圍和判斷放大波形是否失真?實驗四:電路基本定理的PSpice描述一、實驗目的1、 熟悉OrCADCapture設計環(huán)境,熟練掌握Capture的操作方法與環(huán)境參數(shù)的設置2、 熟悉PSpice的仿真功能,熟練掌握仿真參數(shù)的設置方法二、實驗設備PC機、ORCAD軟件三、實驗原理1、Capture設計過程設置原理圖設計環(huán)境新建Design Project and Schematic繪制原理圖設計后續(xù)處理2、PSpice是電路級的仿真軟件,整個流程如下:繪制原理圖設置仿真

9、參數(shù)運行仿真觀測并分析仿真結果四、實驗容(自選)(一)戴維南定理的運用戴維南定理描述:一個線性含源一端口電路,其外部特性可以用一個獨立電壓源與一個線性電阻的串聯(lián)組合來等效。該獨立電壓源的電壓等于此含源一端口處的開路電壓,其電阻等于此含源一端口電路所有獨立源置零時,從端口處看進去的入端電阻。實驗步驟:(OrCAD原理圖繪制和PSpice仿真設計步驟見附錄)1、 繪制電路圖1-1。2、 先直接直流仿真求出R8的電壓和電流大小,并記錄。圖1-13、 更改電路,測出a-a的斷開電壓。并求出從a-a向左看進去的等效電阻。(將原電路中的激勵源全部去除,然后在a-a端設置一個大小為1A的電流源測出電壓,根據(jù)

10、比值得出電路的輸入電阻)4、 根據(jù)第3步的仿真結果把a-a左端電路進行等效。畫出電路圖。然后仿真測出等效電路中R8的電壓和電流,并記錄。5、 將第2步和第4步的結果相比較,得出結論。(二)定理的應用定理描述:一個線性含源一端口,其外部特性可以用一個獨立電流源與一個線性電導的并聯(lián)組合來等效。該電流源的電流等于此含源一端口電路在端口處的短路電流,其電導為此含源一端口電路各獨立源置零時,從端口看進去的無源一端口電路的入端電導。1、 繪制電路圖2,先直接仿真R5的電流,并記錄。圖1-22、將R5用一電感元件代替,因為在直流激勵電路圖中電感元件等效于短路。運行仿真的出短路電流,并記錄。3、將電路中的激勵

11、源全部去掉,電流源短路,電壓源開路,將電阻R5去掉,換上一個電流源Is,值為1A,電流源兩端電壓與Is的比值就是等效電阻的大小。仿真并記錄。4、利用第2、3步的短路電流和入端電導求R5的電流。(畫出電路圖,記錄仿真結果)。5、比較第1和第4步的結果,驗證定理的正確性。(三)正弦電路的串聯(lián)諧振1、繪制電路圖1-3,判斷電路是否處于諧振狀態(tài)。計算電容電感電阻的電壓值。2、仿真觀測V1的電壓波形,電感和電容的電壓波形與大小,并記錄。3、仿真觀測電阻的電壓波形和大小,并與第1步的計算值比較。圖1-3五、思考題 1、寫出用PSpice進行電路仿真的步驟。附錄:繪 制 電 路 圖一、 Capture操作環(huán)

12、境Capture有三個主要工作窗口:專案管理視窗:管理與原理圖相關的一系列文件,相當于資源管理器。Schematic窗口:原理圖窗口,相當于一圖紙。信息查看窗口(Session Log):用于顯示相關操作的提示或出錯信息。信息查看窗口Schematic窗口專案管理視窗二、 Capture設計參數(shù)設置Capture的環(huán)境參數(shù)包括:系統(tǒng)屬性與設計模板兩大類。系統(tǒng)屬性包括(Options>Preferences):Colors/Print:color settingGrid Display:set grid display modePan and Zoom:設置放大與縮小的倍數(shù)Select:s

13、elect mode settingMiscellaneous:others setting such as Line StyleText Editor:set something about text editor系統(tǒng)設計模板參數(shù)包括(Options>Design Template):Fonts:set all kinds of fontTitle Block:標題欄內容的設定Page Size:要繪制的圖紙大小Grid Reference:邊框的設定與顯示Hierarchy:設置階層的屬性SDT Compatibility:與SDT文件兼容性的設置三、 新建Project(creat

14、e a design project)Capture的Project是用來管理相關文件與屬性的。新建Project的同時,Capture會自動創(chuàng)建相關的文件,如DSN、OPJ文件等,根據(jù)創(chuàng)建的Project類型的不同,生成的文件也不盡一樣。根據(jù)不同后續(xù)處理的要求,新建Project時必須選擇相應的類型。Capture支持四種不同的Project類型。在菜單欄中選擇file>new>Project:Analog or Mixed-signal Circuit 本工程以后將進行數(shù)/?;旌戏抡鍼C Board Wizard 本工程以后將用來進行印刷版圖設計Programmable Log

15、ic Wizard 本工程以后將用于可編程器件的設計(在9.2版本已經(jīng)不支持)Schematic本工程只進行原理圖設計Name:The name of projectLocation:The save path of project四、 開始繪制電路圖新建project后,進入Schematic窗口,則在窗口右邊會出現(xiàn)下圖的工具欄:Place partPlace wirePlace net namePlace BusPlace junctionPlace power放置階層放置端口放置分頁圖紙間的接口Place gnd放置階層引腳繪制無電氣性質符號添加文字指示管腳不連接放置總線引出管腳1、 P

16、lace part(放置器件)在Capture中,調用器件非常方便,即使您不清楚器件在庫中的名稱,也可以很容易查找并調出使用。使用Capture CIS還可以讓您通過Internet到Cadence的數(shù)據(jù)庫(包含1萬多個器件信息)里查找器件。點擊Place part快捷按鈕或點擊place>part將調出如下對話框:當前使用的庫當前使用庫中的器件要選擇的器件實時顯示當前選中器件的外形搜索器件刪除當前庫中選中的庫添加庫到當前庫中點擊part search按鈕,調出下面的器件搜索對話框:搜索的內容,支持*號統(tǒng)配符搜索的結果搜索的目標路徑,即只搜索此路徑下的庫文件中的器件2、 連線與放置數(shù)據(jù)總

17、線(Place wire or bus)點擊Place wire(或place bus)按鈕進入連線(或放置數(shù)據(jù)總線)狀態(tài),此時鼠標變成十字形,移動鼠標,點擊左鍵即可開始連線(或放置數(shù)據(jù)總線)。連線時,在交叉而且連接的地方會有一個紅點提示,如果你需要在交叉的地方添加連接關系,點擊place junction,把鼠標移動到交叉點并點擊左鍵即可。放置數(shù)據(jù)總線后,點擊place bus entry按鈕放置數(shù)據(jù)總線引出管腳,管腳的一端要放在數(shù)據(jù)總線上。3、 放置網(wǎng)絡名稱(place net name)點擊place net alias按鈕,調出place net alias對話框,在alias對話框中

18、輸入要定義的名稱,然后點擊OK退出對話框,把鼠標移動到你要命名的連線上,點擊鼠標左鍵即可。注意:數(shù)據(jù)總線與數(shù)據(jù)總線的引出線一定要定義網(wǎng)絡名稱。4、 放置電源和地(place power or GND)點擊Place power(或Place GND),調出如下對話框:原理圖上power或GND的網(wǎng)絡名稱Power與GND的種類圖形符號5、 放置階層與階層管腳對于一大的原理圖來說,通常都是把它分割成多個模塊,再對子模塊進行。Capture支持采用階層的方式來設計,即用一個方塊來代替一個功能模塊,進入階層時,Capture會自動把階層的管腳關系引入到階層原理圖里。點擊Place Hierarchi

19、cal Block,調出如下對話框:與PCB相關,即是否當成一個器件階層模塊的類型:Schematic ViewVHDLEDIFProjectPspice ModelPspice Stimulus階層模塊包含的原理圖的文件名即存儲路徑階層模塊包含的原理圖名稱階層模塊在原理圖上的編號放置好階層后,接下來就是放置階層的管腳。放置階層管腳時,必須保證階層被選中。點擊Place Pin,調出下示對話框:對于數(shù)字電路,階層管腳是否數(shù)字總線階層管腳的類型階層管腳的名字6、 放置端口與分頁圖紙間的接口點擊Place Hierarchical Port(或place Off-page connector)放置

20、端口(或分頁圖紙間的接口),調出如下對話框:庫中的器件圖紙上的名稱圖形符號對于端口,不同端口之間的區(qū)別在于其類型的不同,它的類型可以從它的TYPE屬性中得知,雙擊端口或選中端口并點擊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Edit Properties,調出如下窗口:7、 添加文字(place text)點擊place text按鈕,系統(tǒng)彈出如下對話框:文本內容如果文本要分行,請按Ctrl+Enter鍵更改文本的字體與顏色五、 原理圖繪制后續(xù)處理原理圖繪制好之后,接下來就是對電路圖進行DRC檢測,生成網(wǎng)表與材料清單。PSpice仿真分析:一、 繪制原理圖原理圖的具體繪制方法已經(jīng)在Capture中講過了,下面主要講

21、一下在使用PSpice時繪制原理圖應該注意的地方。1、 新建Project時應選擇Analog or Mixed-signal Circuit2、 調用的器件必須有PSpice模型首先,調用OrCAD軟件本身提供的模型庫,這些庫文件存儲的路徑為CaptureLibrarypspice,此路徑中的所有器件都有提供PSpice模型,可以直接調用。其次,若使用自己的器件,必須保證*.olb、*.lib兩個文件同時存在,而且器件屬性中必須包含PSpice Template屬性。3、 原理圖中至少必須有一條網(wǎng)絡名稱為0,即接地。4、 必須有激勵源。原理圖中的端口符號并不具有電源特性,所有的激勵源都存儲在

22、Source和SourceTM庫中。5、 電源兩端不允許短路,不允許僅由電源和電感組成回路,也不允許僅由電源和電容組成的割集。 解決方法:電容并聯(lián)一個大電阻,電感串聯(lián)一個小電阻。6、 最好不要使用負值電阻、電容和電感,因為他們容易引起不收斂。二、 仿真參數(shù)設置1、 PSpice能夠仿真的類型在OrCAD PSpice中,可以分析的類型有8種,其中五種分析類型的定義如下:直流分析:當電路中某一參數(shù)(稱為自變量)在一定圍變化時,對自變量的每一個取值,計算電路的直流偏置特性(稱為輸出變量)。交流分析:作用是計算電路的交流小信號頻率響應特性。噪聲分析:計算電路中各個器件對選定的輸出點產(chǎn)生的噪聲等效到選

23、定的輸入源(獨立的電壓或電流源)上。即計算輸入源上的等效輸入噪聲。瞬態(tài)分析:在給定輸入激勵信號作用下,計算電路輸出端的瞬態(tài)響應?;竟ぷ鼽c分析:計算電路的直流偏置狀態(tài)。2、 建立仿真描述文件在設置仿真參數(shù)之前,必須先建立一個仿真參數(shù)描述文件,點擊或PSpice>New simulation profile,系統(tǒng)彈出如下對話框:調用以前Profile的參數(shù)設置Profile的名稱輸入name,選擇Create,系統(tǒng)將接著彈出如下對話框:在Analysis type中,你可以有以下四種選擇:Time Domain(Transient):時域(瞬態(tài))分析 DC Sweep:直流分析 AC Sw

24、eep/Noise :交流/噪聲分析 Bias point:基本偏置點分析在Options選項中你可以選擇在每種基本分析類型上要附加進行的分析,其中General Setting是最基本的必選項(系統(tǒng)默認已選)。3、 設置和運行DC Sweep 點擊或PSpice>Edit Simulation profile,調出Simulation Setting對話框,在Analysis type中選擇DC Sweep,在Options中選中Primary Sweep,如下所示:Sweep variable:直流掃描自變量類型 Voltage source:電壓源 Current source:電

25、流源必須在Name里輸入電壓源或電流源的Reference,如“V1”、“I2”。 Global parameter:全局參數(shù)變量 Model parameter:以模型參數(shù)為自變量 Temperature:以溫度為自變量 Parameter:使用Global parameter或Model parameter時參數(shù)名稱Sweep type:掃描方式 Linear:參數(shù)以線性變化 Logarithmic:參數(shù)以對數(shù)變化 Value list:只分析列表中的值 Start:參數(shù)線性變化或以對數(shù)變化時分析的起始值 End:參數(shù)線性變化或以對數(shù)變化時分析的終止值 Increment、Points/D

26、ecade、Points/Octave:參數(shù)線性變化時的增量,以對數(shù)變化時倍頻的采樣點。4、 設置和運行AC Sweep點擊或PSpice>Edit Simulation profile,調出Simulation Setting對話框,在Analysis type中選擇AC Sweep/Noise,在Options中選中General Settings,如下所示:AC Sweep Type:其中參數(shù)的含義與DC Sweep的Sweep Type中的參數(shù)含義一樣。Noise Analysis:噪聲分析 Enabled:在AC Sweep的同時是否進行Noise Analysis。 Outp

27、ut:選定的輸出節(jié)點。 I/V:選定的等效輸入噪聲源的位置。 Interval:輸出結果的點頻間隔。注意:對于AC Sweep,必須具有AC激勵源。產(chǎn)生AC激勵源的方法有以下兩種:一、調用VAC或IAC激勵源;二、在已有的激勵源(如VSIN)的屬性中加入屬性“AC”,并輸入它的幅值。對于Noise Analysis,選定的等效輸入噪聲源必須是獨立的電壓源或電流源。分析的結果只存入OUT輸出文件,查看結果只能采用文本的形式進行觀測。5、 設置和運行瞬態(tài)分析(Time Domain(Transient)點擊或PSpice>Edit Simulation profile,調出Simulatio

28、n Setting對話框,在Analysis type中選擇Time Domain(Transient),在Options中選中General Settings,如下所示:Run to:瞬態(tài)分析終止的時間Start saving data:開始保存分析數(shù)據(jù)的時刻Transient options:Maximum step:允許的最大時間計算間隔Skip the initial transient bias point calculation:是否進行基本工作點運算Output file Options:控制輸出文件容,點擊后彈出如下對話框:是否詳細輸出偏置點的信息是否進行傅立葉分析在OUT文件

29、里存儲的數(shù)據(jù)的時間間隔Output:用于確定需對其進行傅里葉分析的輸出變量名。Number of Harmonics:用于確定傅里葉分析時要計算到多少次諧波。Pspice的定值是計算直流分量和從基波一直到9次諧波。Center:用于指定傅里葉分析中采用的基波頻率,其倒數(shù)即為基波周期。在傅里葉分析中,并非對指定輸出變量的全部瞬態(tài)分析結果均進行分析。實際采用的只是瞬態(tài)分析結束前由上述基波周期確定的時間圍的瞬態(tài)分析輸出信號。由此可見,為了進行傅里葉分析,瞬態(tài)分析結束時間不能小于傅里葉分析確定的基波周期。實驗五 電路板的設計一、實驗目的:1、鞏固OrCADCapture設計環(huán)境 2、熟悉電路板的設計流

30、程二、實驗儀器:PC機,ORCAD軟件三、實驗原理:電路設計首先是繪制電路圖,也就是根據(jù)所要制作專題的目標與規(guī)格,盡可能使用最普與的元件、最單純的電路,以達到目的。第二步是進行電路仿真,就是利用如PSpice的電路仿真軟件,對第一個階段所繪制的電路圖進行數(shù)字與模擬仿真,驗證電路的功能與各項反應,以判斷該電路的可行性。第三步則是進行電路板布線,就是利用如OrCAD Layout Plus的電路板設計軟件,對第一階段所繪制的電路圖進行電路板布線。如圖1所示。繪制電路圖進行電路仿真正確?設計電路板YesNo圖1Layout Plus打開文件程序的第一步是載入板框文件(*.tpl)或技術文件(*.tc

31、h),這是程序所提供的設計環(huán)境與運用策略,也可直接選用程序預設文件(Default)。第二步是載入網(wǎng)絡表,也就是把我們所畫的電路圖導入電路板的途徑。第三步就是把它存成電路板文件(*.max),順利進入Layout Plus電路板編輯窗口。如圖2(a)所示。電路板的編輯程序,首先是繪制板框,即定義元件與走線活動圍。然后是元件布置,這是電路板設計中,相當關鍵性的動作。元件布置的好壞嚴重影響電路板的布線成功率與該電路板的電氣性能。最后是自動步線,如果自動走線不能達到百分之百成功的話,或走線不很理想,則得手工編輯。當走線編輯完成后,則可存盤與輸出(打?。H鐖D2(b)所示。載入板框或技術文件載入網(wǎng)絡表

32、保存電路板文件繪制板框擺放文件自動布線與后續(xù)作業(yè)圖2(a) 圖2(b)四、實驗步驟:(一)、準備工作1在Capture CIS 中繪制如下電路圖,并仿真。求出R5中的電流。2編輯元件屬性,在Edit Properties菜單中編輯元件封裝屬性。 3生成Netlist 在Capture中的專案管理視窗下,點擊按鈕或Tools>Creat Netlist4 啟動Layout,如下所示:5 啟動File>New命令或按鈕6 指定所要啟用的板框文件(*.tpl)或技術文件(*.tch)7 指定所要載入的網(wǎng)絡表文件(*.nml)8 存成電路板文件(*.max)9 給你的器件查找并定義封裝(如

33、果第二步?jīng)]做或者有問題則會要求定義封裝)Layout調入Netlist時,會自動運行AutoECO,檢測Layout的Library中是否有器件的封裝,如果沒有,可以通過Link existing footprint to component來連接封裝。如下所示: (二)、零件布局調入網(wǎng)絡表后,零件將隨著綱路檔案的載入而散布在編輯區(qū)里,緊接著,依下列步驟進行自動零件布置:1、 定義板框。首先切換到Global Layer層(按0鍵),然后按鈕,進入放置物件狀態(tài),再以畫框的方式,直接在編輯區(qū)里畫板框。2、 再指向所要繪制板框的起點,按鼠標左鍵,再拉開光標,即可展開一條線。再按鼠標左鍵,將線條固定

34、,再打開光標,即可展開一個三角形,再按鼠標左鍵,將該三角形固定,再拉開光標,即可展開成一個矩形。按鼠標左鍵,將該舉行固定。如果板框已定義完畢,則按鼠標右鍵,拉開快捷菜單,選取End Command命令即可。3、 板框定義完成后,啟動Auto>Place>Board命令,程式即迅速布置零件。(三)、自動布線零件布置完成后,只要啟動Auto>Autoroute>Board命令,即可進行自動布線。(四)、輸出Layout Plus的打印可分為校對用的打印印與精細的輸出,校對用的打印是將各板層重疊在一起打印輸出,當我們要進行疊印時,則File>Print/Plot啟動命令

35、,然后在隨即出現(xiàn)的對話盒中,選擇打印選項,再按ok鈕即可打印。如果要進行精細的打印或分板層輸出的話,則啟動Options> Post Process命令,然后在隨即出現(xiàn)的表格中,選擇所要打印的板層,再點擊鼠標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取其中的Plot to Print Manager命令,即可打印選中的板層。(五)、手工布線要求:(1)改變電阻R1和R2的位置。 (2)改成兩層的布線。 (3)R1、R3的布線寬度為18-20mil。加權值為99。上面采用程序默認的技術文件(Default.tch),就是四層板的布線,除了頂層、底層,還有兩個層。由于例子簡單,可以重新手工編輯電路板。1、 拆除布線設置PCB板層,要求PCB沒有布線。這就需要拆除布線。啟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