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史復習要點_第1頁
園林史復習要點_第2頁
園林史復習要點_第3頁
園林史復習要點_第4頁
園林史復習要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名詞解釋:1.2.3.4.5.6.皇家園林:屬于皇帝個人和皇室所有。古稱苑、苑囿、宮苑、御園、御苑。私家園林:屬于民間的貴族、官僚、縉紳所有,古稱園、園亭、園野、池館、別業(yè)、草 堂等。 寺觀園林:大內御苑:行宮御苑:駐蹲。離宮御苑:佛寺和道觀的附屬園林,包括寺觀內部庭院和外圍地段的園林化環(huán)境。建設在首都的宮城和皇城之內,緊鄰皇居或很近,便于皇帝日常臨幸游憩。建設在都城近郊、遠郊風景幽美處,或遠離都城的風景地帶。供皇帝偶一游 憩或短期建設在都城近郊、遠郊風景幽美處,或遠離都城的風景地帶。作為皇帝長期 居住、處理朝政的地方,相當于一處與大內聯(lián)系著的政治中心。7. 囿:王室專門集中豢養(yǎng)禽獸、禽鳥的場

2、所。有藩籬。供帝王貴族進行狩獵、游樂的園 林形式。8. 靈囿:周文王繞靈臺修建的苑囿名。泛指帝王豢養(yǎng)動物的園林9. 臺: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臺??捎^天象,通神明,也可登高遠眺,欣賞風景。10. 曲水流觴:魏晉名士常于3月3,因流設席,激水推杯,席前而飲,賦詩歡會。行洛陽名園記:宋李格非著,記述作者親歷的比較名重于當時的園林19處,是有關北宋私家園林的重要文獻。12. 一池三山:太液池中筑有蓬萊、瀛洲、方丈三座人工山。太液池象征大海,三山象征 神山,這種仙界的做法是古典皇家園林常用的方式。13. 無心畫(尺幅窗):各種門窗洞對植物起到框景、夾景作用。14. 計成(園;臺):是中國第一本園林藝術理

3、論的專著。明末造園家計成著。造園思想: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步隨景異。15.壺中天地: 16.須彌芥子:簡答1. 生成期:商周秦漢,以小農經(jīng)濟為基礎的封建社會形成,皇家園林規(guī)模宏大,成為主流。轉折期:晉南北朝,私家園林興起,寺觀園林開始興盛,確立了園林美學思想,為中國式園林大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全盛期:隋唐,帝國統(tǒng)一,園林風格基本形成。成熟期:兩宋到清初,封建社會發(fā)育定形,園林富于創(chuàng) 作,完全成熟。成熟后期:封建社會逐步瓦解,園林繼承傳統(tǒng),趨于精致,但缺少創(chuàng)造精神。2. 中國古典園林特點:仁本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與自然美的融揉。3詩畫的情趣。運用各個藝術門類之間的觸類旁通。4.意境的涵蘊:將主觀

4、理念感情和客觀生活景物結合于創(chuàng)作中。3. 園林發(fā)展四個階段:一1人類社會原始時期,萌芽狀態(tài)。2農耕經(jīng)濟為主的文明社會,百花爭艷群星燦爛。3工業(yè)社會4二戰(zhàn)后,可持續(xù)發(fā)展。4. 中國古典園林向風景式發(fā)展原因(古典園林的起源):1 社會因素,山水審美觀念的確立。2意識形態(tài)方面因素:a天人合一:天人和諧,雖宛b君子比德:將大自然某些外在形 態(tài)屬性與 人內在品德聯(lián)系。C神仙思想的主導而模擬仙境,是山岳和海島風景的再現(xiàn),體現(xiàn)在秦漢園林。對向風景是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5. 牛成期中國古典園林特點:一a尚不具備古典園林的全部類型,造園主流是皇家園林。B功能的轉變:由狩獵通神求仙生產(chǎn)為主轉化為觀賞游憩為主。建筑只

5、是簡單的散布,建筑與其它要素無有機關系,園林總體規(guī)劃尚比較粗放,沒有多少設計經(jīng)營。C受三種思想(第四題)向風景式園林發(fā)展,但審美經(jīng)營尚處低級水平,造園活動未達到藝術創(chuàng)作境 界。6. 北魏洛陽城規(guī)劃特點:a北魏洛陽在中國城市建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其功能分區(qū)較漢魏更明確,規(guī)劃格局更趨完備。干道、衙署、宮城、御苑自南而北構成城市中軸線,是皇 居所在,政治活動中心。B大內御苑毗鄰宮城之北,便于帝王游賞,也有軍事上退足已守的用意。C城市完全成熟了的中軸線規(guī)劃體制(奠定了中國封建時代都城規(guī)劃的基礎,確 立了此后皇都格局模式)內城以外為外郭城,構成宮城、內城、外城三套城垣的形制,外城大部 分為居民坊里。

6、D恢復魏晉的城市供水設施。7. 魏晉南北朝時期園林發(fā)生了哪些變化:a功能,復雜到簡單。B規(guī)模,豪華宏大到隱逸。C類型,少到多。D創(chuàng)作方法,寫實到寫實寫意結合。E造園技藝,粗糙到細致。8. 魏晉南北朝特色:a皇家園林的狩獵求仙通神功能基本消失.游賞活動成為主導的甚至唯一的功能。B私家園林異軍突起,城市私園代表華奢和斗富。莊園別墅代表天然清純、隱逸 的審美思想,深刻影響后世的私家園林特別是文人園林。C形成皇家私家寺觀三大類型并行發(fā)展的局面,和略具雛形的園林體系。D創(chuàng)作方法由寫實趨于寫實寫意相結合。E園林規(guī)劃由粗放到細致,造園活動上升到藝術創(chuàng)作,建筑與自然取得密切的協(xié)調融揉。9. 白居易對園林發(fā)展的

7、貢獻: 白居易園林規(guī)劃思想,已成為后世城市一般宅院的普遍模式,成為后世文人士大夫對園林的一種普遍價值取向,對后世中國園林藝術的發(fā)展具有深遠影響。10布局特點:1 廬山草堂:在天然勝區(qū)相地而筑,辟池筑臺,引泉懸深,既有蒼松古山,又植山竹 野卉,就自然之勝,稍加構飾而成別墅園林。草堂能借自然之美景,充分融入自然之境,在無華樸實中體現(xiàn)出深刻意境。2、洛陽履道坊:宅門向西臨坊里巷,西巷有伊渠 從南往北,又往東流去。園內水由西墻下引入,在園內周圍繞流,上東北隅流出入伊渠。 南面是園,有水池;第宅在東北,第宅西是西園。11隋西苑設計特點:a沿襲一池三山的仙苑皇帝傳統(tǒng)造園模式,b西苑中有發(fā)達水系,水是園中重

8、要景觀,形成多層次的山水空間。c點線結合,景點以建筑為中心,16組建筑結合水道穿插形成園中園。D有大量建筑營造、植物配置品種多,范圍廣。1、試述承德避暑山莊體布局。按“前宮后苑”規(guī)劃形式進行規(guī)劃。宮廷區(qū)設在南面、其后即為廣大的苑林區(qū)。苑林區(qū) 又分湖泊區(qū)、平原區(qū)、山巒區(qū)三大部分。A宮廷區(qū):宮廷區(qū)包括三組平行的院落建筑群:正宮、松鶴齋、東宮。B苑林區(qū)包括三個大景區(qū):湖泊景區(qū)、平原景區(qū)、山岳景區(qū)(1)湖泊景區(qū),人工開鑿的湖泊及其島堤和沿岸地帶。特點整個 湖泊由洲、島、橋、堤劃分為若干水域。其中最大的是如意洲4公頃;建筑:在全園中相對建筑密度比較集中。建筑布局與水域有機結合。(2)平原景區(qū):南臨湖、東

9、界院墻、西北依山,呈狹長三角形地帶。景觀特點:建 筑密度較低;植物配置豐富。(3)山岳景區(qū):面積較大,占全園面積的三分之二。景觀特點:以山體為主,各山 峰形成起伏連綿的輪廓線。建筑布局,建筑密度低,起點綴作用,以突出山莊天然野 趣的主調。苑林區(qū)的總體布局:湖泊景區(qū)具有濃郁的江南情調,平原景區(qū)宛若塞外景觀,山岳景區(qū)象 征北方的名山。12.艮岳設計特征與成就亠布局奇巧,拋棄中軸對稱,順其自然布置。景點開辟透視線,忽明忽暗但主次分明,整體統(tǒng)一,東部以山為主,西部以水見長,山環(huán)水抱,建筑依山就勢錯落有致,與環(huán)境相融。B成就:a置石:出現(xiàn)特置石。b理水:有完整 的水系 幾乎包羅了內陸天然水體的全部形態(tài)。

10、c植物配置:植物品種多且配置 方式有孤植叢 植混交及片植等方式。d建筑:建筑40余處,幾乎包羅了當時的全部建筑形式。e筑山:天然山岳典型化的概括。13. 文人園林特征:簡遠疏朗雅致天然14. 張南恒(漣)造園思想:徹底否定了園林造山模仿自然的寫實手法,提出截 溪斷谷法,主張以截取大山一角而讓人聯(lián)想大山整體形象的作法。15. 明末著名造園家:a張漣b計成c張南陽:疊山見石不露土,豫園。D文震亨,長 物志e李漁閑情偶寄無心畫,認為取景在借。16. 三大風格比較:a江南:疊山:太湖石為主,石多于土,技藝高超。植物:種類繁多以落葉樹為主,明顯的司機特色,植物往往為園林欣賞的主題。建 筑:以江 南民居為

11、創(chuàng)作源泉,建筑的個體形象玲瓏輕盈,具有一種柔美的氣質。水體:豐富, 多形成構圖中心b。北方:建筑:厚重封閉,多用軸線。植物:楊柳榆槐,落葉針葉 樹多。疊山:青石和北太湖石,凝重。水體:相對較少、c嶺南:建筑:通透開敞, 體量大。植物:種類豐富色彩鮮艷,四季花團錦簇。疊山:英石、珊瑚礁石。水體:17. 清代皇家園林成就:a獨具壯觀的總體規(guī)劃b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c全面吸收江 南造園技藝,引進其造園手法,再現(xiàn)江南園林主題、具體仿建名園d復雜多樣的象征寓意。18. 清:大內:景山、西苑、兔園、御花園、慈寧宮花園、寧壽宮花園、建福宮花園。行 宮:香山行宮、南苑、靜宜園、靜明園。離宮: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承德避 暑山莊平面:諧趣園:19.留園:20.寄暢園:網(wǎng)師園:21拙政園:填空:1.人們對大自然風景的審美觀念進入高級階段標志:山水風景的大開發(fā),山水藝術的大興盛。2.世界園林劃分為歐洲園林體系、伊斯蘭園林體系、中II園林體系。3.按園林基址的選擇和開發(fā)方式不同。中國古典園林可分為人工山水園、自然兩大類型。3.建童宣是歷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園林。從此以后一池三山遂 成為歷史皇家園林的主要模式。4.三山五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