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系統(tǒng)基本構造和形態(tài)_第1頁
運動系統(tǒng)基本構造和形態(tài)_第2頁
運動系統(tǒng)基本構造和形態(tài)_第3頁
運動系統(tǒng)基本構造和形態(tài)_第4頁
運動系統(tǒng)基本構造和形態(tài)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運動系統(tǒng)基本構造和形態(tài)運動系統(tǒng)由骨、骨連接(關節(jié))和骨骼肌組成,占成人體重的60%(骨20%,骨骼肌40%)。骨起杠桿作用,關節(jié)是運動的樞紐,骨骼肌是動力器官。人體支架由骨和骨連接構成人體骨骼分顱骨軀干骨四肢骨骨的分類第一節(jié) 骨 骼人體骨骼有四種基本形態(tài)(一)骨的形態(tài)骨骼分為長骨、短骨、扁骨、不規(guī)則骨1、長骨長管狀,分布于四肢,一體兩端。2、短骨立方形,成群分布于腕和踝部。3、扁骨板狀,主要構成顱腔、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護作用。4、不規(guī)則骨形狀不規(guī)則,多布于中軸及頜骨、蝶骨。骨的形態(tài)(二)骨的構造骨質密質骨 質地致密,耐壓,于骨表面松質骨 海綿狀,由骨小梁構成骨膜骨髓黃骨髓 無造血功能紅骨髓

2、具造血功能骨(外)膜 纖維結締組織構成,有豐富 血管和神經,對骨的營養(yǎng)、 有再生和感覺的重要作用。骨內膜 襯在髓腔內面和松質間隙內。骨的化學成分骨的發(fā)生和生長有機質骨膠原纖維無機質鈣鹽(羥磷灰石)受年齡、性別、營養(yǎng)狀況、活動方式的影響膜化成骨纖維膜內進入成骨細胞后形成的骨。軟骨成骨軟骨內形成骨化中心,后進入成骨 細胞形成的骨。有機質:骨膠原纖維束和粘多糖蛋白。支架,賦予彈性和韌性。無機質:堿性磷酸鈣。使骨堅硬、挺實。成人有機質與無機質的比例為3:7 骨的表面結構突起:突、棘、隆起、粗隆、結節(jié)、嵴凹陷:窩、凹、小凹、溝、壓跡空腔:腔、竇、房、小房膨大:頭、小頭、髁、上髁骨面:面、緣、切跡骨的功能

3、:人體支架、支持體重、保護內臟、賦予人體基本形態(tài);是鈣、磷的儲存庫,骨髓有造血功能。骨的理化性質骨的發(fā)生和發(fā)育骨發(fā)生于胚胎中胚層的間充質。成骨過程有兩種:1.膜化成骨 纖維膜內進入成骨細胞后形成的骨2.軟骨成骨軟骨內形成骨化中心,后進入成骨細胞形成的骨。骨的可塑性與骨組織工程骨的可塑性:骨的基本形態(tài)由遺傳基因所決定,但其形態(tài)構造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受內外環(huán)境的影響將會發(fā)生不斷變化。如神經、內分泌、營養(yǎng)及理化因素等。骨組織工程:組織細胞體外培養(yǎng) 擴增 種植 移植 有功能新組織骨組織工程研究領域:種子細胞 生物組織支架 骨生長因子3、骨的連接:直接連接相鄰骨以結締組織、軟骨或骨相連,活動幅度小或不能活

4、動。間接連接由結締組織形成的關節(jié)囊相連,關節(jié)的活動幅度較大。關節(jié)由關節(jié)面、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腔構成,關節(jié)囊包括纖維膜和滑膜兩部分。關節(jié)腔由軟骨圍成?;沟男再|與作用:透明淡紅色蛋白狀粘液,弱堿性,人體大關節(jié)一次僅能抽出毫升其質較量更重要,主要在其粘稠性透明質酸(乙酰氨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的聚合體)的含量,透明質酸減少,滑夜的粘稠性降低,滑夜的性能下降,被認為是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病因。關節(jié)盤:介于兩關節(jié)面之間的纖維軟骨板,把關節(jié)腔分為兩部分半月板:膝關節(jié)內側半月形纖維軟骨板連接形式直接連接間接連接(關節(jié))纖維連接軟骨連接骨連接骨的連接直接連接1 纖維連接:韌帶、縫相鄰骨以結締組織、軟骨或骨相連,活動幅度小或

5、不能活動2 軟骨連結透明軟骨結合纖維軟骨聯合骺軟骨椎間盤恥骨聯合3 骨連接間接連結 關節(jié)關節(jié)的基本構造1.關節(jié)面2.關節(jié)囊3.關節(jié)腔纖維層滑膜層關節(jié)軟骨負壓關節(jié)的輔助裝置韌帶關節(jié)盤關節(jié)唇滑膜囊囊內韌帶囊外韌帶關節(jié)的運動移 動屈和伸 (跖屈、背屈)內收和外展旋 轉 : 旋內、旋外(旋前、旋后)環(huán) 轉旋內旋外環(huán) 轉環(huán) 轉外翻內翻手掌向后手掌向前手掌手背背曲跖曲關節(jié)的分類單軸關節(jié)滑車關節(jié)車軸關節(jié)雙軸關節(jié)橢圓關節(jié)鞍狀關節(jié)多軸關節(jié)球窩關節(jié)平面關節(jié)三、人體全身骨骼分布顱骨外側面觀顱骨內側面觀顱骨去下頜底面觀去顱頂上面觀脊柱整體觀頸曲 腰曲 前 胸曲 骶曲 后脊柱的運動屈、伸、側屈、旋轉和環(huán)轉側面觀背面觀腹

6、面觀背腹頸椎7胸椎12腰椎5骶椎5尾椎3-41椎骨的一般形態(tài)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鉤椎關節(jié):第3-7頸椎體上面?zhèn)染壪蛏贤黄鸬淖刁w鉤與上位椎體下面的兩側唇緣相接,則形成鉤椎關節(jié)。椎體椎弓突起(1)頸椎椎體小橫突有孔棘突分叉寰椎 樞椎(2)胸椎有肋凹棘突呈疊瓦狀(3)腰椎錐體大棘突呈板狀水平后伸椎體骶椎骶骨骶角骶管裂孔尾椎尾骨柄體劍突1、胸骨胸骨角: 胸骨柄與體連接處微向前突,稱胸骨角 兩側平對第二肋,是計數肋的重要標志。2、胸肋關節(jié)3、胸廓的整體觀及其運動胸廓上口胸廓下口胸骨下角肋弓肋軟骨胸骨肩胛骨鎖骨 上肢帶骨附肢骨骼 鎖骨 肩胛骨上肢骨上肢骨肱骨手骨橈骨尺骨下肢帶骨下肢骨髖骨 髂骨恥骨坐骨下肢

7、骨股骨髕骨脛骨腓骨足骨 骨骼肌第二節(jié) 人體有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類。運動系統(tǒng)的肌是骨骼肌,它是運動系統(tǒng)的動力部分,隨人的意志控制,又稱隨意??;廣泛分布于頭、頸、軀干和四肢,全身共有600多塊,約占體重的40。每塊肌都有一定的形態(tài)、結構、位置和輔助裝置,并有豐富的血管、淋巴管分布和神經支配,所以每塊肌都可視為一個獨立的器官。肌的形態(tài)肌的形態(tài)多種多樣,可概括為長肌、短肌、闊肌和輪匝肌四種。長肌多分布于四肢,收縮幅度大;短肌多分布于軀干深層,收縮幅度??;闊肌扁薄寬大呈片狀,多分布于軀干淺層,構成體腔的壁,除運動外,還有保護和支持體腔器官的作用;輪匝肌呈環(huán)形,分布于孔、裂的周圍,收縮時使孔裂關閉。平

8、滑肌心肌骨骼肌肌肉肌的構造肌的構造每塊肌都由肌腹和肌腱兩部分構成。肌腹主要由紅色柔軟的肌纖維構成,位于中央,有收縮功能。肌腱由白色強韌的腱纖維組成,位于肌腹兩端,附著于骨面,無收縮功能。長肌的肌腱多呈條索狀。闊肌肌腱常呈片狀,稱腱膜。起點止點動點定點協(xié)同肌 完成同一動作拮抗肌 產生相反運動骨骼肌的起止和作用起點止點肌腹跨關節(jié)數量與關節(jié)的運動軸一致動靜點不衡定肌的配布原則肌運動的三種形式省力杠桿速度杠桿平衡杠桿速度杠桿平衡杠桿省力杠桿肌的杠桿作用形狀:三角肌、斜方肌大?。盒卮蠹?、臀大肌位置:岡上肌、岡下肌、肋間肌起止:胸鎖乳突肌、肱橈肌作用:拇收肌、旋后肌、大收肌綜合:肱二頭肌、股四頭肌骨骼肌的命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