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暑假培優(yōu):5.6假設法解應用題全國通用_第1頁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暑假培優(yōu):5.6假設法解應用題全國通用_第2頁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暑假培優(yōu):5.6假設法解應用題全國通用_第3頁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暑假培優(yōu):5.6假設法解應用題全國通用_第4頁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暑假培優(yōu):5.6假設法解應用題全國通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06 子虛烏有 假設法解應用題 學習目標:理解何為假設法,掌握假設法解題的基本模型。靈活運用假設法解決相關的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訓練學生的數(shù)學邏輯思維及解題技巧。教學重點:理解假設法及其基本解題方法,并能靈活運用假設法解決數(shù)學問題。教學難點:靈活運用假設法解決相關的數(shù)學問題。教學過程:一、情景體驗師:同學們,上課前我們先一起來做一個游戲。(教師陳述游戲規(guī)則: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教師示范,學生效仿)師:同學們表現(xiàn)的真棒!在剛剛的游戲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只青蛙有四條腿,那么大家知道雞有幾條腿呢?兔子呢

2、?生:1只雞有2條腿,1只兔子有4條腿。師:好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與雞兔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板書課題)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雞與兔的腿相差的數(shù)量是2條,對吧?(對)師:大約1500年前,孫子算經就曾記載到這個有趣的問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同學們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可讓學生發(fā)言)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究的數(shù)學問題。(展示例題1)思維探索(建立知識模型)展示例題:例1:今有雞、兔共居一籠,數(shù)頭共有35個,數(shù)腳共有94只,問雞、兔各有多少只?師:思考一下,數(shù)頭共有35個,說明什么?生:說明雞和兔共有35只。師:如果全部是雞呢?應該有多少只腳呢?(教師

3、引導:1只雞兩只腳)生:235=70(只)師:算得很快哦!可是問題中告訴我們數(shù)腳共有94只,想一想,多了多少只腳呢?為什么會多呢?生:多了24只腳:94-70=24(只)。生:因為不全部是雞,還有兔子呀!生:因為一只兔子比一只雞要多2只腳。師:大家的想法都不錯。因為事實不全是雞,在35只動物中有一部分是兔子,而一只兔子比一只雞要多出2只腳,現(xiàn)在多出了24只腳,想一想,應該有多少只兔子呢?生:12只。師:你是如何理解的,怎么算出來的呢?生:一只兔子比一只雞多兩只腳,那么兩只兔子就要比兩只雞多四只腳,依次類推,現(xiàn)在多出24只腳,我們只用算24里面有多少個2就可以了。師:說的非常好!因為242=12

4、,這里的12就是兔子的只數(shù)。既然知道了兔子的只數(shù),雞的只數(shù)是不是就非常容易算出來了呢?生:雞有23只:35-12=23(只)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教給大家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數(shù)學方法:假設法(板書)。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再認真思考一下,如果我們一開始假設的不全是雞,而是兔子呢?又該如何計算呢?(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完成)解題步驟:假設全是雞 假設全是兔子 235=70(只) 435=140(只) 兔的只數(shù): 雞的只數(shù): (94-70)(4-2)=12(只) (140-94)(4-2)=23(只) 雞的只數(shù): 兔子的只數(shù): 35-12=23(只) 35-23=12(只)小結:假設法”就是先通過假設,再依照已

5、知條件進行推算,根據(jù)數(shù)量上出現(xiàn)的矛盾,進行比較,并作適當調整,從而找到正確的答案。比如“雞兔同籠”等問題就是運用“假設法”解決的。模型1: (兔的腳數(shù)總只數(shù)-總腳數(shù))(兔的腳數(shù)-雞的腳數(shù))=雞的只數(shù); 總只數(shù)-雞的只數(shù)=兔的只數(shù)模型2: (總腳數(shù)-雞的腳數(shù)總只數(shù))(兔的腳數(shù)-雞的腳數(shù))=兔的只數(shù); 總只數(shù)-兔的只數(shù)=雞的只數(shù)思維拓展(知識模型拓展)展示例題:例2:小紅有1角、5角的硬幣共35枚,一共是9元5角,問兩種硬幣各多少枚?師:思考并比較一下,這個問題能不能用假設法解決呢?生:可以,把1角看做雞,5角看做兔子。師:很好,如果35枚全是5角的硬幣,一共是多少錢呢?動手算一算。生:355=1

6、75(角),一共是175角錢。師:實際共有多少錢呢?生:95角,9元5角=95角。師:很好,這樣假設后的錢數(shù)比實際要多,多多少呢?生:175-95=80(角)師:我們知道兩種硬幣相差4角:5-1=4(角),說明實際有多少枚1角的硬幣呢?生:804=20(枚)。師:還有別的解題方法嗎?(學生自主完成,匯報結果)解題步驟:假設全是1角 假設全是5角 135=35(角) 535=175(角) 5角的枚數(shù): 1角的枚數(shù): (95-30)(5-1)=15(枚) (175-95)(5-1)=20(枚) 1角的枚數(shù): 5角的枚數(shù): 35-15=20(枚) 35-20=15(只)展示例題:例3:一個停車場共停

7、了24輛車,共有86個輪子。已知每輛汽車有4個輪子,每輛三輪摩托車有3個輪子。則停車場有三輪摩托車多少輛?師:思考一下,用假設法解決問題,我們可以假設全是什么車呢?生:假設全是汽車。生:假設全是三輪摩托車。師:現(xiàn)在我們分兩個小組,一組假設全是汽車,一組假設全是三輪摩托車,完成后,比較一下,答案是一樣的嗎?(學生分組自主完成,匯報結果,教師總結)解題步驟:假設全是汽車 假設全是三輪摩托車 424=96(個) 324=72(個) 三輪摩托車輛數(shù): 汽車輛數(shù): (96-86)(4-3)=10(輛) (86-72)(4-3)=14(輛) 三輪車輛數(shù): 24-14=10(輛)師:分析兩種解法,你們認為哪

8、一種更為簡單一些呢?生:第一種。師:對,因為這個問題和前兩個問題不同的是,只要我們求三輪摩托車的數(shù)量,所以我們可以假設全是汽車,就可以更快的求出問題結果。四、融匯貫通(知識模型的運用)展示例題: 例4:小奧、朋朋兩人進行射擊比賽,規(guī)定每射中一發(fā)得20分,脫靶一發(fā)則倒扣12分。兩人各射了10發(fā),共得208分,其中小奧比朋朋多得64分,則小奧射中幾發(fā)?師:思考一下,這道題可以用假設法解答嗎?如果可以,怎么理解呢?師:要求小奧射中幾發(fā),我們必須知道小奧的得分,一共得了多少分呢?生:136分。師:算的真快,你是如何計算的呢?生:(208+64)2=136(分)師:真棒!分析題目,因為小奧與朋朋一共得了

9、208分,而小奧比朋朋多64分,結合和差問題的解題方法:(和+差)2=較大數(shù),就可以算出小奧的得分了。師:知道了小奧的得分,要求小奧射中幾發(fā),又該如何計算呢?生1:用假設法,假設全中。生2:用假設法,假設全都沒中。師:可以假設全都沒中嗎?其實是可以的,只不過這種情況會很少出現(xiàn),所以做這類題目的時候我們通??紤]好的情況,即假設全中。師:中與沒中的區(qū)別在哪里呢?生:如果沒中,20分不僅僅沒有得到,還要扣12分,相差20+12=32(分)。師:好的,現(xiàn)在我們假設小奧全射中,自己動手算一算。(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匯報結果)解題步驟:假設全中 2010=200(分) 脫靶數(shù): (200-136)(2

10、0+12)=2(發(fā)) 射中數(shù): 10-2=8(發(fā)) 展示例題: 例5:明代的算法統(tǒng)宗中記載有一個“和尚分饅頭”的問題:大和尚與小和尚共100名,分配100個饅頭,大和尚每人給3個,小和尚每3人給1個,問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師: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和前面的數(shù)學問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生:小和尚是3個人分一個,大和尚是1個人分3個,不好比較。師:真仔細。那么我們如何將小和尚和大和尚統(tǒng)一比較呢?(學生發(fā)言,教師總結)師:既然小和尚是3個人分1個,那么大和尚3個人要分幾個呢?生:1個大和尚分3個,3個大和尚就分9個。師:很好。這樣我們可以把3個人做為一組,對吧?(對)那么一組大和尚比一組小和尚分的個數(shù)多幾個呢?(9-1=8)現(xiàn)在我們假設全是大和尚,自己嘗試做一下。(學生自主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