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豆與常見病取穴---業(yè)務講座教案_第1頁
耳穴埋豆與常見病取穴---業(yè)務講座教案_第2頁
耳穴埋豆與常見病取穴---業(yè)務講座教案_第3頁
耳穴埋豆與常見病取穴---業(yè)務講座教案_第4頁
耳穴埋豆與常見病取穴---業(yè)務講座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耳穴埋豆與常見病取穴-業(yè)務講座教案 交流內容一、概述二、耳廓解剖與耳穴分布三、耳穴埋豆常見病取穴 1.定義: 耳穴埋豆法是用膠布將藥豆準確地黏貼于耳穴處,給予適度的揉、按、捏、壓,使其產生酸、麻、脹、痛等刺激感應,以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外治療法。一、概述臨床內、外、婦、兒、五官、骨傷科及內分泌代謝等疾病2.適應癥失眠、老年便秘、預防感冒、暈車、預防和處理輸血、輸液反應等一、概述3.禁忌癥1耳廓上有濕疹、潰瘍、凍瘡;年老體弱、有嚴重器質性疾病慎用2孕婦40天至3個月者不宜耳壓,5個月后需要治療者,可輕刺激,不宜壓貼子宮,腎、卵巢、內分泌等穴3有習慣性流產的孕婦禁用 4.注意事項1評估要到位,查看舌

2、苔脈象-患者對疼痛的耐受程度-是否處于饑餓狀態(tài)。2體位,如膽石癥取右側臥位,冠心病取正坐位,泌尿系結石取病側在上方的側臥位。3辯證選穴、配穴,一般選5-7穴為宜,主次搭配;定穴時應先觀察耳廓有無陽性點,然后從上到下,從內到外,逐一尋找壓痛點。 4.注意事項4消毒范圍視耳廓大小和所選的穴位而定。5時間:一般留籽3-5天,濕熱天氣,宜2-3天。每4小時按壓一次,每日按壓35次,每次1-2min。6按壓時,應根據(jù)病癥及患者耐受程度,選用不同的按壓手法,切勿揉搓??茨?、食指往后上方拉住耳輪,由上至下、從內到外觀察耳穴區(qū)域有無變形、變色、丘疹、脫屑、結節(jié)、充血、凹陷等陽性反應。壓用探針或針柄沿耳廓自上而

3、下,自內向外對耳穴均勻緩慢地按壓,詢問患者感覺,選壓痛最明顯點為治療點。測使用耳穴探測儀測定耳穴皮膚電阻變化,篩選出主要低電阻點來查找反應點。 6.取穴 5.選穴按臨床經驗選穴5按疾病相應部位選穴1按循經辯證選穴2按臟腑辯證選穴3按現(xiàn)代醫(yī)學理論選穴4胃病取“胃”“神門”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作用,可治療失眠、痛經等病月經不調選“內分泌”脫發(fā)、遺精選“腎”偏頭痛屬足少陽膽經循行部位,選“膽”7.手法對壓法直壓法點壓法輕揉按摩法直壓法 對壓法 食指、拇指指尖垂直按壓,至有沉重脹痛感時,持續(xù)按壓20秒鐘,停歇10秒鐘,再按20秒鐘。重復壓主穴610次,配穴46次。適用于實證、痛證、瘀證。操作方法 點壓法 指腹

4、(或指尖)按壓丸藥,至有輕度脹痛時,每穴以0.5秒鐘的速度間歇地按壓12分鐘。適用于一般體質或虛實不顯者。如失眠、頭昏。操作方法輕柔按摩法 指腹順時針方向旋轉輕輕揉壓,至稍有脹痛或刺痛后,每穴按壓12分鐘。適用于虛證或年老體弱者。操作方法 二、耳廓及耳穴分布耳輪對耳輪上腳對耳輪下腳對耳輪三角窩耳屏對耳屏耳甲艇耳甲腔耳垂耳輪腳 屏間切跡輪屏切跡屏上切跡耳舟1.耳廓的解剖 一舟一垂兩輪三腳三窩三切跡 像一個在子宮內 倒置的胎兒頭部朝下臀部及下肢朝上胸部及軀干在中間。2.耳穴形象分布1耳垂-頭面部。2對耳屏-頭和腦部。3輪屏切跡-腦干。4耳屏-咽喉、內鼻、腎上腺。5屏上切跡-外耳。2.耳穴形象分布1

5、1耳輪腳-膈肌。12耳輪腳周圍-消化道。13耳甲艇-腹腔。 14耳甲腔-胸腔。 15屏間切跡-內分泌腺系統(tǒng)。2.耳穴形象分布3.耳穴耳尖神門盆腔腎胰膽肝胃脾腦干枕頂內耳子宮交感膀胱大腸直腸小腸十二指腸肺心三焦腦點(緣中)內分泌皮質下顳額垂前 表示內側穴位三、常見病癥臨床應用主穴:神門、耳尖、皮質下 1.頭痛前額:額、胃(陽明頭痛)兩顳:顳、交感、膽(少陽頭痛)頭頂:頂、肝(太陽頭痛)心腎不交:肝、腎全頭痛:額、顳、枕、頂辨證取穴耳尖神門皮質下1.頭痛 常見病癥臨床應用主穴:內耳、額、枕、腦點、神門、交感肝陽上亢:心、肝、腎、三焦氣血虧虛:脾、胃、腎腎精不足:腎、子宮、內分泌痰濁內蘊:肺、脾、腎

6、、皮質下瘀血阻絡:腦干、腎、內分泌、皮質下 2、眩暈辨證取穴神門交感腦點枕額內耳2.眩暈常見病癥臨床應用主穴:神門、心、皮質下、交感、枕、腦干 垂前辨證取穴: 心脾兩虛:脾、小腸 肝郁氣滯:肝、三焦 心虛膽怯:交感、膽 心腎不交:肝、腎 胃失和降:交感、胃、脾3.不寐交感內分泌腦干神門心枕垂前3.不寐常見病癥應用主穴:胃、小腸、大腸、三焦辨證取穴: 實秘:肺、神門 虛秘:脾、腎、內分泌4.便秘 4.便秘 大腸脾肺三焦胃皮質下常見病癥臨床應用5.胃脘痛主穴:神門、皮質下、交感、胃辨證取穴: 肝氣犯胃、肝胃郁熱者加肝穴 脾胃虛寒者加脾穴交感內分泌肝小腸心神門胃脾5.胃脘痛納呆1、燒心、反酸、嘈雜

7、2、噯氣、胃脘脹滿神門胃脾肝 6. 吐酸7.嘔吐神門肝胃脾賁門交感常見病癥應用主穴:子宮、卵巢、內分泌、交感、皮質下辨證取穴: 寒凝胞中:腎、脾、膀胱、神門 氣滯血瘀:肝、膽、神門 氣血虛弱:心、肺、脾 肝腎不足:肝、腎8.痛經 皮質下卵巢內分泌子宮交感8.痛經常見病癥應用主穴:降壓點、皮質下、交感辨證取穴:1.肝陽上亢:耳尖、耳背靜脈、高血壓點、肝、肝陽等放血,2.痰濕雍盛:內分泌、胰膽、三焦。3.虛證:神門、內分泌、腦、耳后腎穴4.陰虛陽亢:腎、神門、耳背溝放血,5.陰陽兩虛:頭昏點、枕、耳背腎。9.高血壓9. 高血壓耳尖神門腎肝枕交感心腦點(緣中)皮質下額 表示內側穴位常見病癥應用10.

8、減肥主穴:內分泌、神門。辨證取穴:1.促進排便:大腸、胃、肺、口、賁門2.內分泌紊亂:丘腦、卵巢、腦點3.食欲過盛:饑點、渴點、脾、胃4.嗜睡:丘腦、神門外耳屏尖腎上腺外鼻饑點渴點心臟點常用穴位定穴:1、神門:在三角窩的外1/3處,對耳輪上下腳交叉之前。 2、交感:在對耳輪下腳端與耳輪內側交界處。3、內分泌:在屏間切跡內耳甲腔底部。4、皮質下:在對耳屏的內側面。5、脾:在肝穴下方,耳甲腔的外上方。6、胃:在耳輪腳消失處。7、肝:胃、十二指腸穴的后方。8、賁門:在耳輪腳下方外1/3處。9、大腸:在耳輪腳上方內1/3處。10、小腸:在耳輪腳上方中1/3處。11、肺:心穴的上、下、外三面。12、腎:在對耳輪下腳的下緣,小腸穴直上方。13、心:在耳甲腔中心最凹陷處。14、三焦:在屏間穴的上方。常用穴位定穴:15、耳尖:將耳輪向耳屏對折時,耳廓上面的尖端處16、卵巢:在對耳屏的內側前下方,是皮質下穴的一部分17、枕:在對耳屏外側面的后上方1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