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分公司應急救援預案(共16頁)_第1頁
華東分公司應急救援預案(共16頁)_第2頁
華東分公司應急救援預案(共16頁)_第3頁
華東分公司應急救援預案(共16頁)_第4頁
華東分公司應急救援預案(共16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建筑第二(d r)工程局有限公司登封(dn fn)中水西線項目部 安全(nqun)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編 制: 審 核: 審 批: 2015年10月18 日目錄(ml)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6844 1.編制(binzh)目的 PAGEREF _Toc6844 3 HYPERLINK l _Toc7577 2. 編制(binzh)依據 PAGEREF _Toc7577 3 HYPERLINK l _Toc51 3. 應急預案原則3 HYPERLINK l _Toc29573 4.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 PAGEREF _Toc29573 4 HYPERLIN

2、K l _Toc29210 4.1 應急組織體系 PAGEREF _Toc29210 4 HYPERLINK l _Toc12012 4.2職責分工4 HYPERLINK l _Toc11964 5.應急響應 PAGEREF _Toc11964 7 HYPERLINK l _Toc28430 5.1響應分級 PAGEREF _Toc28430 7 HYPERLINK l _Toc7158 5.2響應啟動標準7 HYPERLINK l _Toc18001 5.3響應啟動 PAGEREF _Toc18001 8 HYPERLINK l _Toc1016 5.4響應結束 PAGEREF _Toc10

3、16 9 HYPERLINK l _Toc25871 6. 應急救援9 HYPERLINK l _Toc17172 7.事故發(fā)生的處理程序和搶救措施 PAGEREF _Toc17172 10 HYPERLINK l _Toc30426 8.事故、事件報告程序 PAGEREF _Toc30426 12 HYPERLINK l _Toc15605 9.應急救援、報警路線 PAGEREF _Toc15605 12 HYPERLINK l _Toc9612 10.應急預案演練 PAGEREF _Toc9612 14 HYPERLINK l _Toc23942 11. 事故調查與處理 PAGEREF _

4、Toc23942 14 HYPERLINK l _Toc14603 11.1事故調查 PAGEREF _Toc14603 14 HYPERLINK l _Toc21005 11.2事故處理 PAGEREF _Toc21005 15 HYPERLINK l _Toc8834 12.相關處罰 PAGEREF _Toc8834 161.編制(binzh)目的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積極應對在生產活動中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事件,并高效、有序地組織對事故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工作秩序,促進華東分公司安全、高效、可持續(xù)性地發(fā)展,根據(gnj)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安全

5、生產許可證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結合分公司施工的實際情況,特制定華東分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binzh)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3、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4、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guī)定5、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應急預案原則1、預案是發(fā)生緊急事故時的處理程序和措施。2、預案是針對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huán)境受到破壞而又具有突發(fā)性的事故、災害。如觸電、機械傷害、坍塌、火災及自然災害。3、預案是以努力保護人身安全為第一目的,同時兼顧財產安全安全和環(huán)境防護。4、預案要結合實際,措施明確(mngqu)、具體、具有很強

6、的可操作性。5、預案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gudng)。4.組織機構及職責(zhz)分工4.1 應急組織體系為加強安全工作的領導,以適應安全形勢的需要,分公司成立安全生產委員會,下設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常設在分公司安全管理部,張平主持日常工作,負責分公司范圍內及各項目的應急演練工作、現場救護、保護、通訊、后勤供應、事故調查等。組 長:安小波副組長:胡亞成、柯其紅組 員: 戈 波 李振東 劉亞杰 呂新寬 尹曉紅 馮金波 張智超 蘆 賀 張 平 葛軍奇 鄭冠紅 程 秀 趙曉峰 付 曼 徐林康4.2職責分工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負責本工程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日常工作由安全環(huán)境管

7、理部兼管。一旦發(fā)生重大事故或緊急情況時,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立即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偨浝?安小波)任總指揮,如總經理不在時,則由副組長任總指揮,依次類推,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施工現場應急救援小組負責事故的現場搶救和應急處置及報警工作,崗位職責分工見下表所示。崗位職責分工(fn gng)序號崗位職能及職責1應急總指揮1)分析緊急狀態(tài)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 2)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 3)與外部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 4)直接監(jiān)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 5)最大限度地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 6)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 7

8、)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 8)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 9)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 10)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qū)域的安全性。 2應急副總指揮1)協助應急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 2)向應急總指揮提出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應急反應對策和建議; 3)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 4)組織相關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施工場區(qū)生產過程各危險源進行風險評估; 5)定期檢查各常設應急反應組織和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應急反應準備狀態(tài); 6)根據實際條件,努力與周邊有條件的企業(yè)為在事故應急處理。3危險源風險評估組1)對各施工現場及加工廠特點以及生產

9、安全過程的危險源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 2)指導生產安全部門安全措施落實和監(jiān)控工作,減少和避免危險源的事故發(fā)生; 3)完善危險源的風險評估資料信息,為應急反應的評估提供科學的合理的、準確的依據; 4)落實周邊協議應急反應共享資源及應急反應最快捷有效的社會公共資源的報警聯絡方式,為應急反應提供及時的應急反應支援措施; 5)確定各種可能發(fā)生事故的應急反應現場指揮中心位置以使應急反應及時啟用; 6)科學合理地制定應急反應物資器材、人力計劃。 4后勤供應組1)協助制訂施工項目或加工廠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項目施工生產廠場的應急反應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jiān)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的儲備數量,收集

10、和建立并歸檔; 2)定期檢查、監(jiān)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 3)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項目經理部施工場區(qū)的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做好物資源數據儲備; 4)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施工現場,并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增援,同時提供后勤服務。 5應急救援組1)搶救現場傷員; 2)搶救現場物資; 3)組建現場消防隊; 4)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 6事故調查組1)保護事故現場; 2)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 3)調查了解事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 4)按“

11、四不放過”的原則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總結。 4.2.1聯絡小組組長:柯其紅 聯系電話員(z yun):李振東、呂新寬、戈波、尹曉紅、程秀、蘆賀、鄭冠紅主要職責:發(fā)生事故時,了解掌握事故情況,負責(fz)事故發(fā)生后在第一時間通知公司及當事人的親人及對外聯系(linx)、救援、情況報告、傳達上級指示要求。第一時間向急救醫(yī)院、公司及當地消防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報告和求援;配合并為事故調查處理提供條件,以取得最大的內外部門幫助。 4.2.2救援(jiyun)小組組長:馮金波 聯系電話員(z yun):張平、張智超、張兵兵、葛軍奇、徐

12、林康主要職責:其任務是負責受傷(shu shng)人員的救治和送醫(yī)院急救。接報或確認有人員傷害,應及時組織救護;根據傷者受傷部位和傷害性質應對采取施救方式方法,(避免二次傷害);臨場評估傷害狀態(tài),及時傳遞求助需求;日常認真做好應急救護基本配置并由專人保管。同時負責損失控制,物資搶救,對事故現場劃定警戒區(qū),阻止與工程無關人員進入現場,保護事故現場不遭破壞。5.應急響應5.1響應分級 按照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本預案應急響應級別原則上分為“一級(擴大救援響應)”和“二級(分公司、公司級救援響應)”兩級。響應標準如下(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5.2響應啟動標準

13、二級響應(公司級救援響應)存在下列任意一種情況,且分公司有能力控制事態(tài)的,啟動二級響應。事故后,有1人以上,3人以下被困的;已經或可能導致3人以下死亡的;已經或可能導致10人以下中毒(重傷)的;已經或可能(knng)導致1000萬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 一級響應(擴大(kud)救援響應) 存在下列(xili)任意一種情況,啟動一級響應。 (1)分公司應急機制,應急力量或資源不足,無法控制事態(tài),需要上級增援的;(2)事故后,有3人以上被困的; (3)已經或可能導致3人以上死亡的; (4)已經或可能導致10人以上中毒(重傷)的; (5)已經或可能導致1000萬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5.3響應啟動1、生

14、產安全故發(fā)生后,在必要情況下,領導小組可設立應急救援現場指揮部(簡稱現場指揮部),由分公司經理(項目施工現場由各項目經理)擔任現場指揮長,實行現場指揮長負責制,現場指揮部人員由安全總監(jiān)、技術負責人、部門負責人、安全員等組成。并按規(guī)定逐級進行上報并迅速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根據應急預案和事故的具體情況,搶救傷員,保護現場,設置警戒標志,按照“分級響應,快速處理,以人為本,積極自救”的工作原則,進行應急處置。2、按照應急救援預案組織現場自救,排除險情,保護事故現場。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事故現場物件的,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做出書面記錄。在事故調查期間,組織施工現場隱患排

15、查和人員安全培訓。 3、主管經理及安全部門牽頭,配合政府各部門進行事故調查(dio ch),提供調查資料。 4、由工會負責人及勞務管理部門牽頭,組織傷者救護,傷亡人員家屬(jish)的慰問、安置和賠償工作。 5、領導小組及行政(保衛(wèi))部門牽頭,在事發(fā)部位(bwi)設置警戒標志,安排專人看守;封閉施工現場,控制人員出入;組織人員接待和信息協調控制工作。5.4響應結束當社會救援趕到現場,事故現場得以控制,受災人員全部安全撤離,消除隱患,經事故現場安全領導小組批準后,宣布響應結束。應急結束后,將事故情況上報分公司安全生產委員和上級主管部門,并移交所需要有關的情況及文件,寫出事故應急工作總結報告。應急

16、救援1、事故發(fā)生后,當事人或事故發(fā)現人必須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將所發(fā)現的安全事故情況報告領導小組,同時采取應急措施,防止事態(tài)擴大。小組接報后應立即按照分工迅速組織人員搶救、保護事故現場。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事故現場物件時,應當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做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2、搶救傷員時,要采取正確的救助方法,避免二次傷害;同時遵循救助的科學性和實效性,防止搶救阻礙或事故蔓延;對于傷員救治醫(yī)院的選擇要迅速、準確,減少不必要的轉院,貽誤治療時機。 3、事故現場仍然(rngrn)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隱患時, 必須采取必要措施,防止

17、在救援過程中發(fā)生二次傷害。7.事故發(fā)生的處理程序和搶救(qingji)措施各類事故(shg)的處理程序和搶救措施序號項目措施1處置程序施工現場一旦發(fā)生事故時,施工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應根據當時的情況立即采取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或進行現場搶救,同時要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報警,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后,要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指揮搶救排險,并根據規(guī)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盡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并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偝邪椖坎恐贫ǔ霰竟こ痰陌踩劳ǖ兰鞍踩枭⒌缆仿肪€圖,在特定樓層設置臨時應急避難處,在通道口標明距離最近臨時避難樓層的距離并確保通道的暢通,遇突發(fā)緊急事故時,由專人指揮

18、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人員的緊急疏散,根據不同的事故,明確疏散的方向、距離和集中地點。 2報警聯絡一旦發(fā)生事故時,施工現場應急救援小組在進行現場搶救、搶險的同時,要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電話進行報警,如有人員傷亡的,要撥打“120”急救電話和總承包相關主管部門電話;如果發(fā)生火災,應撥打“119”火警電話和總承包相關主管部門電話。3各類事故搶救措施高處墜落及物體打擊事故的搶險措施: 工地急救員邊搶救邊送就近醫(yī)院。 坍塌事故的搶險措施: 一旦發(fā)生事故,應盡快解除擠壓,在解除壓迫的過程中,切勿生拉硬拽,以免進一步傷害,現場處理各種傷情,如心肺復蘇等。同時,就近送醫(yī)院搶救。嚴重可能全身被埋,引起土埋窒息而死亡,

19、在急救中應先清除頭部的土物,并迅速清除口、鼻污物,保持呼吸暢通 機械傷害事故的搶險措施: 1)對于一些微小傷,工地急救員可以進行簡單的止血、消炎、包扎。 2)受傷嚴重者就近送醫(yī)院。 中毒事故的搶險措施: 施工現場一旦發(fā)生中毒事故,讓病人大量飲水、刺激喉部使其嘔吐,立即送醫(yī)院搶救,向當地衛(wèi)生防疫部門報告,保留剩余食品以備檢驗。 火災事故的搶險措施: 1)迅速切斷電源,以免事態(tài)擴大,切斷電源時應戴絕緣手套,使用有絕緣柄的工具。當火場離開關較遠時需剪斷電線時,火線和零線應分開錯位剪斷,以免在鉗口處造成短路,并防止電源線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員觸電。 2)當電源線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時切斷時,一方面派人去供

20、電端拉閘,一方面滅火,人體的各部位與帶電體保持一定充分距離,搶險人員必須穿戴絕緣用品。 3)撲滅電氣火災時要用絕緣性能好的滅火劑如干粉滅火機,二氧化碳滅火器、1211 滅火器或干燥砂子,嚴禁使用導電滅火劑撲救。 4)氣焊中,氧氣軟管著火時,不得折彎軟管斷氣,應迅速關閉氧氣閥門停止供氧。乙炔軟管著火時,應先關熄炬火,可用彎折前面一段軟管的辦法將火熄滅。 5)一般情況發(fā)生火災,工地先用滅火器將火撲滅,情況嚴重立即打“119”報警、講清火險發(fā)生的地點、情況、報告人及單位等。 質量事故的搶險措施: 1)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全體管理人員對現場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采取合理的補救措施。 2)分析事故原因,對施

21、工責任人、施工負責人和全體施工人員進行現場技術交底,避免同樣的問題再次出現。 3)對事故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避免類似事故發(fā)生。 傳染性疾病事故的搶險措施: 1)發(fā)現疫情后,對疫源地進行封鎖,徹底消毒 2)撥打120急救,將患者隔離治療,轉運時應戴口罩 勞資糾紛事件的應急措施: 1)項目經理部在獲悉事件發(fā)生后必須在向企業(yè)總部高管層領導和業(yè)主報告 2)處理勞資糾紛事件要注意運用國家法律、法規(guī)、政策,開展耐心細致的宣傳解釋和思想政治工作,公正處理、妥善解決工人提出的實際問題和合理要求,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tài)擴大,疏導工人返回工作崗位,盡快恢復生產、生活和社會秩序,確保社會政治穩(wěn)定。 地震突發(fā)事件的應急措

22、施: 立即停止各種施工工作,尋找任何可躲避的空間躲藏(如桌椅下等), 保持鎮(zhèn)定、不得盲目跑向戶外。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不得聽信謠言,藏于安全環(huán)境部位等待救援。 觸電事故的搶險措施: 一旦發(fā)生觸電傷害事故,首先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方法是切斷電源開關,用干燥的絕緣木棒、布帶等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將觸電者撥離電源),其次將觸電者移至空氣流通好的地方,情況嚴重者,邊就地采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臟按壓法搶救,同時就近送醫(yī)院。 8.事故(shg)、事件報告程序 9.應急(yng j)救援、報警路線華東(Hudng)分公司安全應急救援電話: 華東分公司安全部0

23、25-68730710主管生產安全副總經理柯其紅全總監(jiān)馮金波:138041509559.1醫(yī)院:南京市市級機關醫(yī)院 地址:南京市成賢街116號 路線:北京東路雞鳴寺成賢街116號 救援(jiyun)電話:02583699555/02583699666C所示(南京市市級機關(jgun)醫(yī)院)9.2派出所:南京市公安局玄武(xunw)分局玄武湖派出所地址:南京市洲城根66號路線:北京東路龍蟠路小紅山環(huán)湖路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玄武湖派出所聯系電話:02584421192A所示(按南京市公安局玄武(xunw)分局玄武湖派出所)10.應急(yng j)預案演練針對(zhndu)

24、“重大危險源”可能發(fā)生的事故,每季度至少組織進行一次模擬演習,其目的在于:保證各種應急反應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zhàn)狀態(tài),全體作業(yè)人員熟悉作業(yè)現場緊急疏散道路;檢驗相關應急人員的應急能力,確保發(fā)生緊急情況時救援工作能按照預案有序進行,防止因應急反應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根據演習情況,及時調整預案與實際狀況相符。事故調查與處理 11.1事故調查11.1.1事故發(fā)生單位應組織相關部門在政府部門事故調查人員到達現場(xinchng)后,提供與事故有關的如下材料:1.事故(shg)單位的營業(yè)證照、資質證書復印件; 2.有關(yugun)經營承包經濟合同、安全生產協議書;

25、3.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4.技術標準、安全操作規(guī)程、安全技術交底; 5.三級安全培訓教育記錄及考試卷或教育卡(傷者或死者); 6.項目開工證,總、分包施工企業(yè)安全生產許可證; 7.傷亡人員證件(包括特種作業(yè)證及身份證); 8.用人單位與傷亡人員簽訂的勞動合同; 9.事故調查的初步情況及簡單事故經過(包括:傷亡人員的自然情況、事故的初步原因分析等); 10.事故現場示意圖、事故相關照片及影像材料; 11.與事故有關的其他材料。 11.1.2.事故調查期間,事故單位負責人和有關人員不得擅離職守,并隨時接受事故調查組的詢問,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11.1.3.事故發(fā)生后,事故單位應迅速組成內部事故調查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